高一地理:1.1《人口增长模式》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1.1.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1.1.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https://img.taocdn.com/s3/m/4afe372f9ec3d5bbfc0a74e0.png)
2.立体图的判读
1.柱状图
微专题三 工业区位坐标图的判读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 上图中甲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 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上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 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 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 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 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 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x h) k(a 0) ;
(3)零点式1 2 f (x) a(x x )(x x )(a 0) .
附:本册总结
微专题一 人口迁移 1.掌握人口迁移的分析思路 2.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方法
(1)看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水平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往往经济因素是主导。 (分3布)特看点年龄青老青壮年少年人年人口人口迁口迁移迁移:移:家:经庭家济因庭因素因素或素或环或婚境教姻因育因素因素素
地区 人口出生率(‰)
全世界
24
A国
9
B国
15
人口死亡率(‰) 9 11 6
人口自然增长率(‰) 15
9
C国
37
6
31
1234567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入表中,并将A、B、C填入 下面的自然增长率距平图中。
1.1人口分布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1人口分布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735dc64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a.png)
口分布状况。
两个区域人口密度相同,但是人口
分布状况差异很大,左图人口分布很不均
匀,右图则比较均匀。
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
欧洲西部
东亚地区
南亚地区
北美东部
世界各地人口分布 很不均匀,有的地 区人口稠密,有的 地区人口稀少。
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纬度和海拔分布规律
60°N 20°N
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活动
【思考】 1.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 部地区人口少。
2.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 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 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活动
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
2、人文因素:经济、交通、历史、政治、军事、文化
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
• 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 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 和生产,人口稀少
• 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 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 量极少, 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 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
防御 航运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 什么关系?
水源水是源制进约一塔步里影木响盆人地口生的产具和体生分活布的。主河要流因、素湖,泊而沿水岸源供的水主方要便来,源具是有夏交季通高、山水冰产雪 融养水殖,等水方源面最的丰优富势的,地利区于集生中产在和盆生地活的,边人缘口,较故密城集镇。主在要干分旱布地在区盆有地水边源缘灌的溉绿的洲地方区。
90%
近90%的人口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 在20°N—60°N范围内最为集中。 低平地区,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高一地理必修课件人口增长模式
![高一地理必修课件人口增长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517a7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f.png)
素的综合影响。
当代人口增长趋势分析
全球人口增长趋势
全球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趋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虽然较高,但也在逐渐下 降。同时,部分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趋势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部分国家出现负 增长。
未来人口增长预测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口影响日益显著
01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增加,对人口生
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02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和岛国构成威
胁。
0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社会因素对人口增长影响
政治稳定性
政治稳定的国家和地区通常人口增长来自快,而政治动荡可能导致 人口减少。
社会福利制度
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可以降低生育意愿,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通常伴随着人口增长的减缓。
文化因素对人口增长影响
生育观念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育观念差异较大,如一些地区的人们更倾向于 多子多福。
随着全球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 ,未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同时, 各国政府将更加重视人口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 人口政策。
02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与特点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01
02
03
高出生率
由于缺乏有效的避孕措施 和生育观念落后,出生率 往往非常高。
高死亡率
由于医疗条件落后、生活 水平低下等原因,死亡率 也很高。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课件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课件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6b7c4bae45c3b3566ec8bcd.png)
地 低地 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中分布在地
形 高山和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 势较低的第
高原 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三级阶梯上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 热带干旱地
气温 类居住,约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 区,人口集
气 候
降水
地带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 同。一般来讲,降水较多、人口密
矿业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一第般一来 章讲,人降口水分较布多、、迁人移口与密合集理,容5降量.水较根少、据人口上稀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
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有(多选)(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
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答案:低平 北半球中低 沿海 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约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F.青藏高原
由于土壤肥力、耕作性能不同,人口分布不同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c3bd6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c.png)
【变式训练】(2009·全国文综Ⅰ)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人口数量与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人口数量与人口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99f7f6bb04a1b0717fd5dd64.png)
出生率、死亡率 (2)读图1.2描述十万年以来人口增长的特点?
数量少 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 增长加速
数量继续增多 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疑难突破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1)各大洲按人口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 人口增长率高的三个大洲是: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 业、经济等的压力,影 响经济发展、不利于人 口素质的提高。
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人口素质。
中国: 问题: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②某些发达地区出现人口老龄化 原因:①建国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出生率升高, 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②目前,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 口基数大,每年增长绝对数量仍很大;③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 出生率下降,寿命延长,某些发达地区出现老龄化。 影响:①就业压力大,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②社会负 担加重;③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④老年人生活孤单。 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完 善就业渠道,③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部
农业历史悠久,
交通、城市发
达
人口 稀少 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纬度高,气温 自然条件恶劣,
亚寒带针叶林、 低,赤道附近 开发程度低
热带雨林带、沙 湿热,沙漠地
漠地带、高原和 区干旱,山区
山区
地势高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黑河
西部地区
面积占53﹪ 人口占6﹪
腾冲
东部地区
面积占47﹪ 人口占94﹪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1)上图反映四国家的_____(填序号),该国应当 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③;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数量少 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 增长加速
数量继续增多 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疑难突破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1)各大洲按人口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 人口增长率高的三个大洲是: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 业、经济等的压力,影 响经济发展、不利于人 口素质的提高。
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人口素质。
中国: 问题: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②某些发达地区出现人口老龄化 原因:①建国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出生率升高, 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②目前,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 口基数大,每年增长绝对数量仍很大;③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 出生率下降,寿命延长,某些发达地区出现老龄化。 影响:①就业压力大,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②社会负 担加重;③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④老年人生活孤单。 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完 善就业渠道,③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部
农业历史悠久,
交通、城市发
达
人口 稀少 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纬度高,气温 自然条件恶劣,
亚寒带针叶林、 低,赤道附近 开发程度低
热带雨林带、沙 湿热,沙漠地
漠地带、高原和 区干旱,山区
山区
地势高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黑河
西部地区
面积占53﹪ 人口占6﹪
腾冲
东部地区
面积占47﹪ 人口占94﹪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1)上图反映四国家的_____(填序号),该国应当 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③;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高一地理: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44张PPT)
![高一地理: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966432767f5acfa1c7cdf8.png)
耒阳市正源学校
01
人口增长
2018年下学年
耒阳市正源学校
中国近现代的人口增长
中国人口到18世纪中叶已经超过4亿。在近代,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在 籍人口又有不少增加,从1841年的4.13亿增加 到1949年的5.41亿,在109年中增加了31%以上。 这一速度,远远超过中国古代的人口增长速度, 但大大低于前100年,即从1741年的1.43亿增 加到1840年的4.13亿的速度。
战争 自然灾害
2018年下学年
耒阳市正源学校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会影响生育观念,从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
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的关系
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有什 么关系?
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 越低。
同等教育水平,农村与城市妇 女生育率有何差别?
答:农村生育率大于城市
2018年下学年
2018年下学年
耒阳市正源学校
P3 活 动
一般来说,女性人口比重高,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高,这 将使人口出生数增多,从而使人口出生率升高。
………………………………………………………………………… ……………………………………………………………………
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出生率就越低。因为受过较高教育的 妇女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较小,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
(144万),第三是印度(95万)。
2018年下学年
耒阳市正源学校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低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生物学规律 育龄妇女的比重
(2)经济基础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完整版人口增长模式公开课课件
![完整版人口增长模式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e4b1414b35eefdc8d3339c.png)
低死亡
低增长
发展中国家出 现时间:20世 纪50年代至今
出现时间 :发 达国家 20世 纪初;发展 中国家 21世 界初
总结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出现时间
读表讨论探究:1. 按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把各国分类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美国
1.48
0.88
0.6
德国
0.93
出现原因
生产率水平 极为低下, 以采集、狩 猎为主
以手工劳动 为主的自然 经济
(二)“高-低-高”模 (人口增长过渡模式)
式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出现时 18世纪中期以后 间 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大 幅度增加,医疗卫生事
出现 业得到迅速发展,死亡 原因 率下降,形成了“高低
高”模式
原 社会经济因素 制度因素
因 计划生育因素
死亡 率稳定
出生 率低
自然增 长率低
整体人口 差 增(长现模代式型)异
城市已完 成转变, 为现代型
部分乡村 正在转变, 属过渡型
“高低高”过渡到了 ”三低”模式,但也有地区差异
中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在增加 ,但是增长趋势在下降
人口结构的变化
中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
德国鼓励生育的宣传画
人口增长影响及对策
2 .发展中国家为“高低高” 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影响
物资供应 环境问题
生活质量 社会安定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归纳总结
A、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
(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 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带来的问题: (2) 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 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 (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
低增长
发展中国家出 现时间:20世 纪50年代至今
出现时间 :发 达国家 20世 纪初;发展 中国家 21世 界初
总结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出现时间
读表讨论探究:1. 按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把各国分类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美国
1.48
0.88
0.6
德国
0.93
出现原因
生产率水平 极为低下, 以采集、狩 猎为主
以手工劳动 为主的自然 经济
(二)“高-低-高”模 (人口增长过渡模式)
式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出现时 18世纪中期以后 间 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大 幅度增加,医疗卫生事
出现 业得到迅速发展,死亡 原因 率下降,形成了“高低
高”模式
原 社会经济因素 制度因素
因 计划生育因素
死亡 率稳定
出生 率低
自然增 长率低
整体人口 差 增(长现模代式型)异
城市已完 成转变, 为现代型
部分乡村 正在转变, 属过渡型
“高低高”过渡到了 ”三低”模式,但也有地区差异
中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数量在增加 ,但是增长趋势在下降
人口结构的变化
中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
德国鼓励生育的宣传画
人口增长影响及对策
2 .发展中国家为“高低高” 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影响
物资供应 环境问题
生活质量 社会安定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归纳总结
A、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
(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 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带来的问题: (2) 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 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 (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23d5f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标准
指标
人口容量
年人均消费粮食
500千克 550千克 600千克
16.6亿 15.1亿 13.8亿
环境人口
容量约为 16亿人
资源、人体营养和 耕地、草原和水资 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
文化教育
源利用状况
~9亿人
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 按美国的消费水平
人口应控制在10亿 之内 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 亿之内
4.政策: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21℃±3℃
图2
低温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____________的 影响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 影响_________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人口密度
思考:找出图中 的人口分布密集 区,分析其人口 密集的原因。
东亚 南亚 西欧
美国东北部
东亚 南亚: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久,农业生产发达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商贸繁荣 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区和金融贸易区
三、我国人口分布
爱辉(黑河)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面积占53﹪ 人口占6﹪
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从1850年的不到100公斤,增加到 1950年的1000公斤,1995年已经达到人均2055公斤, 1995年美国人均消费11312公斤,中国人均1083公斤。如果 5个中国人要用1个美国人那么多的石油,也就是说中国的石 油消耗量跟美国持平,人类就该另找一个星球搬家。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 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 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 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
第一章人口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
![第一章人口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31971e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f.png)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
(2)定类型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 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主要特点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
老年人口比重小 大致均衡
老年人口比重大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 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 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 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 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 “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 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 然是100%。
低-低-低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出生率
高 高 低
死亡率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 高 低
人口增长特征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人口增长
原始型
模式
“高—高—低”
传统型 “高—低—高”
现代型 “低—低—低”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
1、社会经济方面:生活富裕,减少生育 2、制度方面:国家人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
促使出生率下降
3、计划生育方面:少生、优生、优育政策
深入人心
增长模式:由“高-低-高”向“三低”过
我国 渡
人口
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型
增长 状况
地区差异
农村:处于转变阶段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30年来,人口少生了3 个多亿,人口总和生育 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 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 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 行列。使世界60亿人口 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到 来各推迟了4年,为控 制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做
思考:
这种人口增长 模式有什么特点?
主要存在于什么 时期?形成原因?
现在主要分布 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前)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 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低
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 会的初期) 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原因:手工劳动为主,粮食供应和生存条件有一定的改善
“J”
读图思考: 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公元前人口增长缓慢,而现代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 出—总生—人人—口口—数数×100% 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 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
=
死—总亡—人人—口口—数数×100%
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 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总口—人数—口——数死—亡—人—口—数— ×100%
巴西 巴基斯坦
俄罗斯 孟加拉国
日本 尼日利亚
2002年人 口数/亿
12.95 10.41 2.88 2.17 1.74 1.48 1.47 1.43 1.27 1.15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0-1995 1995-2000 2000-2005
1.10
0.91
0.75
1.86
1.64
1.41
1.00
“地球村”的人口增长:
快! 每年净增
每天净增
7800万人 21.4万人
快! 每小时净增
每分钟净增
8904人 148人
每秒钟净增 一节课净增
快! 2.5人 ?人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 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 医院出生,这一天也成为 “中国13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
0.83
0.71
1.54
1.43
1.22
1.49
1.31
1.20
2.68
2.77
2.50
-0.03
-0.16
-0.19
3.10
2.00
2.10
0.16
0.17
0.10
2.57
2.39
2.24
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现状:
1、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 (现
代型)。 (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目前已 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_____向___的转变。
上图反映的人口增长模式属
型,出现于 时
期,其特点是
,人口增长慢的原因有
。
上图反映的人口增长模式属
和地区为
,特点是
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有
型,其分布时间 。这一时期人
。
上图反映的人口增长模式属
一、人口增长
☆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条件:
生物学规律的制约
经济基础 及上层建 筑领域
经 经济发达程度 济 文化教育水平 基 医疗卫生条件
础 妇女就业状况
上 婚姻生育观
层 建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筑 战争
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
归根结底 取决于生 产力的发 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
现
传 统
代 型
这两种模式都是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受自然条件的影 响比较大而形成的.
现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少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黑死病说明了什么?是什么遏制了中世纪的欧洲人 口增长?
我国唐代妇女初婚姻年龄和当前相比大还是小? 初婚年龄与人口出生率有什么关系? 我国提倡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数量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
现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 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接近于零:英国、比利时、芬兰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过渡型
增长模式
历史 时期
高-高-低
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资 本主义社会初期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
高-低-高
低-低-低
特点是
,原因是
型,分布于 , 。
性别失衡:中国最大人口问题
正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衡问题成为了各界妇女代表关注的焦 点。“性别比失衡已经成为中国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潘贵玉不无忧虑 地说。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新生婴 儿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即新生婴儿中男孩与女孩的 比例为116.86:100。海南省是中国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 省份之一,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35.64,而其他国家的 正常值大约在105到107之间。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规定禁 止采用超声波手段和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婴儿性别进行选 择。然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不少私人医生还在偷 偷地为孕妇提供胎儿性别鉴定,一次费用可高达1000元。
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之间是什么 关系?
赤脚医生
四.“低-低-低”模式
这种人口增 长模式有什么特 点?
主要存在于 哪个时期?形成 原因?
主要分布在 哪些国家和地区?
“低-低-低”模式
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原因:是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以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 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 =自—然总—增人—长口—人数—口—数—×100% 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
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什么是 出生率? 什么是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0,表示人口增加, 数值越大,增长越快。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 < 0,表示人口减少, 数值越大,人口减少得越多、越快。
三.从“高-低-高”模 式
思考:
这种人口增长 模式有什么特点?
主要存在于什 么时期?形成的原 因?
现在主要分布 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高-低-高”模式
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时期:18世纪中期以后,即产业革命以后
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 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现在世界上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欧洲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基本终结
工业革命后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
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
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生育观念
人口死亡率下降。
和生育行为发生变化。
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2.5 0.94 1.40
死亡率 (%)
0.65 0.82 0.64
自然增 长率 (%)
新增人 口数 (万)
1.85 118.36
0.12 15.22
0.76 963.24
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哪个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2000年,埃及,日本,中国自然增长的人口各是多少?哪 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的人口多一些?
2、发展中国家多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3、世界整体表现为“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案例研究 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中国的人口
• “高-低-高”型
过 渡
时间(年) 1970 1999
• “三低”型 2004
出生率 (%) 3.34
1.52
1.23
自然增长率 (%)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 = 0, 表示人口即不增长,也不减少,
人口停止增长。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 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下面是2000年三个国家的人口统计资料,计算并 填写下表。
国家
总人口 (万)
埃及 6398 日本 12687 中国 126743
出生率 (%)
出了重大贡献。但我国 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 至1000万的速度递增, 人口形势不容乐观。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2.58 0.88
0.59
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 现了人口增长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 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走完了一些发 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 人口增长的措施,使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 长率都大幅度的下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 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