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导学案
32摩擦力(导学案)(原卷版)高一物理
![32摩擦力(导学案)(原卷版)高一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a4259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4.png)
第2节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公式F=μF 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学习重难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重点)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重点难点)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重点)【知识回顾】初中摩擦力内容复习:一、摩擦力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相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1.产生条件:(1) ;(2)发生;(3)接触面不光滑。
2.作用点:摩擦力发生在上,所以摩擦力的作用点就在接触面上,但为了研究方便,可把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可将摩擦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有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起作用;有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起作用。
三、摩擦力的大小测量和影响因素1.使用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通过或增大接触面,可以增大摩擦,通过减小压力或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减小摩擦。
四、摩擦的利用和防止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3)将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
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4)使接触面互相分离。
§8.3 摩擦力 导学案课件
![§8.3 摩擦力 导学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648c02bb68a98271fefaa4.png)
4.传送带与货物
5.拔河
有害的摩擦力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随堂练习
1.某同学用手把5N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 竖直向上 5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___N,方向_________.当人手对 不变 木块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小明先用10N的力推木箱,木箱未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 力为 10 N;然后他用100N的力推,木箱此时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100 N;最后他用了200N的推着 木箱在地面上加速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100 N 。 增大接触面 粗糙程度 3. 旅游鞋的鞋底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 增大压力 从而增大摩擦;用手握紧瓶子是为了__________从而增大摩 擦,使瓶子不至于掉下来;移动重的木箱,在箱底垫上几根 圆木棒是将_滚动代替滑动 __ ____从而减小摩擦;做针线活时,将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针在头发中擦几下是为了_____ ____从而 减小摩擦。
一个木块 一个木块 一个木块上加一 个钩码
拉力
摩擦力
(F)N (F摩) N
实验及数 据记录
2 组
4
5
次数
木板
接触面
一个木块上加两 个钩码
作用在接触 面上的压力 一个木块 一个木块 拉力 摩擦力
(F)N (F摩) N1来自2 3 4 5毛巾
棉布 木板 木板 木板
一个木块
一个木块上加一 个钩码 一个木块上加两 个钩码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 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一、摩擦力(F摩)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8-3 摩擦力 导学案(含答案)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8-3 摩擦力 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015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 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的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认识摩擦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习重点】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学习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和静摩擦力的大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3.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等。
【合作探究】探究一、滑动摩擦力【做一做】感受摩擦力①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相对运动的力;②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慢慢向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要运动的力;③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的力。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aed9f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0.png)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能够运用摩擦 cre-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重点1. 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三、导学难点1.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具体影响。
四、导学内容1. 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得物体在运动时受到阻碍。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外力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外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外力时,物体会遏制运动或减速运动。
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方法不同。
对于静摩擦力,可以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_s = μ_s * N其中,f_s为静摩擦力,μ_s为静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对于动摩擦力,可以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_k = μ_k * N其中,f_k为动摩擦力,μ_k为动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五、导学案例小明用力推动一个木箱,发现木箱并没有挪动。
请问木箱受到的是什么力?如何计算这种力的大小?六、导学练习1. 请简述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2.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为什么?3.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0N,支持力为100N,求静摩擦系数的大小。
4. 一个物体受到的动摩擦力为10N,支持力为50N,求动摩擦系数的大小。
七、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掌握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学会了如何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物理素养。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d5f9f482fb4daa48d4b51.png)
摩擦力导学案
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压力N成正比.
(2)公式:f=μN其中N表示压力,μ叫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与两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粗
糙、干湿程度)有关.
二、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_______相切并且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_________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4.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_________,也即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f max表示.
(2)相关因素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三、摩擦力的调控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之间的_________程度.(2)增大物体间的_________.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小物体间的压力.(2)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产生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无关.()
(5)汽车轮胎的花纹有利于增加轮胎与接触面的摩擦.()。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0761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0.png)
《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能够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了解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2、难点(1)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
(2)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分析。
三、知识回顾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平衡力?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比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让我们能够稳步前行;推动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使物体移动。
那么,什么是摩擦力?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五、知识点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虽然没有运动,但有沿桌面滑动的趋势,书与桌面之间就存在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比如,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铅笔与纸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例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06436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3.png)
《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话题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摩擦力的存在?比如在行走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会使我们停下来,或者在推动物体时,摩擦力会使我们感到阻力。
那么,摩擦力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1.2 进修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 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表现形式- 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探究过程2.1 实验探究1)实验一:摩擦力的存在材料:桌子、书本步骤:将一本书本放在桌子上,用手推动书本。
观察书本的运动情况。
2)实验二:摩擦力的大小材料: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滑润圆滑的桌面步骤:分别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桌面上,用力推动它们。
观察不同材质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2.2 知识解析-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互相阻碍运动的力量。
-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拙水平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3 例题演练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施加一个5N的水平拉力,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求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答案: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木块上的水平拉力,即5N。
2)一个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小车的动摩擦力为8N。
求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小车的加速度等于推力减去动摩擦力,即10N-8N=2N。
三、拓展应用3.1 实际应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汽车行驶时的刹车、滑雪时的制动、橡皮擦擦拭铅笔时的擦除等。
请同砚们思考摩擦力在这些情境中的作用是什么?3.2 探究延伸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摩擦力大小,并总结实验结果。
可以尝试应用不同的材质和表面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观点和分类,掌握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137a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1.png)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摩擦力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存在,试验探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提高试验技能和探究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同学能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试验态度,熬炼思维力量、抽象力量,运用物理学问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计算式。
(2)难点:试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观看法、试验法、争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展现几个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车急刹车、冰壶运动等。
通过提问这些情景中的现象,引导同学思索,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导出新课。
环节二:科学探究问题1:滑动摩擦力什么状况下才会消失?结合前面学的静摩擦力条件进行争论。
同学争论:需要有压力、粗糙的接触面以及相对运动。
问题2:为什么冰壶、火车、孩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呢?试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猜想:与压力有关,与速度有关,与质量有关,与粗糙程度有关等等。
2.设计试验: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可通过加减砝码转变压力,转变拉动速度,更换接触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
弹簧秤示数便是滑动摩擦力示数,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3.进行试验:6人一组进行试验,留意小组内部的分工问题,老师巡察。
4.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沟通争论:共享试验中的数据和试验细节,误差处理等;争论掌握变量法的留意事项,即掌握无关变量相同,只转变探究的'物理量等;试验平安问题、爱护器材问题等等。
6.总结:结合试验结论和教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问题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推断呢?结合示例分析并争论。
示例:木块在地面上滑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并带动木板一起滑动。
同学争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相对运动方向有时并不是运动方向。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addb4de80d4d8d05a4f65.png)
§6.4 摩擦力导学案主备人:刘旭审核人:李汝忠孙宗强房雪莹柳贵亮2013/1/9【学习目标:】1、记住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作用点。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接触面积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自主学习与探究】实验探究一: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下面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结论:1、什么是摩擦力?2、分析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条件1:2:3、4、3、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实验探究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动手动脑:1、动一动:请你用力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的感觉有什么不同?2、想一想:若保持压力相同,用手分别在桌面和毛巾表面滑动,体会两次的感觉有什么不同?3、那么,你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二)设计并进行实验:1、方案及物理方法:(注意: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器材:3、步骤:4、记录数据的表格:表一: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表二:压力相同时5、分析以上数据得出的结论:【达标检测】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采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2、下列现象中能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是()A.草地与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之间B.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的木块C.从滑梯上匀速滑下的小孩D.静止在水平地上的石块3、下列因素中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无关的是( )A.物体间的压力B.物体间的接触面积C.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D.以上都无关4、用示意图表示被马拉动做匀速运动的车辆(画一个方框来代表)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3090e5901020207409c79.png)
8.3《摩擦力》导学案一、参与、观看比赛,思考其中原因,引入新课。
二、进行试验感受摩擦力实验1:两手合实,来回搓动。
实验2: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
实验3: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三、观察图寻找摩擦力同学们还能找到哪些摩擦力吗?例如:四、演示实验,问题导学,提炼出摩擦力的定义。
观看实验然后回答问题:1刷毛是直的还是弯的,说明什么?2摩擦力发生在什么位置?3刷毛时候何时变弯,说明摩擦力何时产生?4刷毛向哪个方向弯,说明什么?5摩擦力有什么作用?再次实验,保持毛刷不动,拉动黑板,观察刷毛的方向。
尝试提炼出摩擦力的定义:四、观察前面的图片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1影响因素:依据什么产生此猜想?猜想2影响因素:依据什么产生此猜想?猜想3影响因素:猜想依据:猜想4影响因素:猜想依据:猜想5影响因素:猜想依据:综合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五、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我们探究的猜想是:我们的方案是:我们选用的器材是:实验表格实验结论: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的:六、观看视频应用摩擦力视频一司机用什么方法脱困?视频二司机用什么方法脱困?七、联系实际应用摩擦力(1)自行车上的哪些部位存在摩擦?(2)哪些摩擦是有益的?哪些摩擦是有害的?(3)使用自行车时是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八、科幻作文,升华摩擦力。
以《没有摩擦的世界》为题写一篇科幻小作文。
《运动与摩擦力》 导学案
![《运动与摩擦力》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bcc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0.png)
《运动与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了解摩擦力的种类。
2、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4、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摩擦力的概念。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难点(1)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知识链接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推动一个很重的箱子时,感觉很费力;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骑自行车时,刹车能让车很快停下来。
这些现象都与一种力有关,那就是摩擦力。
那么,什么是摩擦力?它是怎样产生的?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运动与摩擦力”。
(二)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例如,我们在水平地面上推动一个箱子,箱子与地面之间就存在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摩擦力的种类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静摩擦力。
比如,我们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比如,我们在地面上推动一个箱子,箱子在地面上滑动,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比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在这三种摩擦力中,滚动摩擦力通常小于滑动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导学案》
![《运动与摩擦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33ca7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d.png)
《运动与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引导运动与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它们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无处不在。
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将了解到运动和摩擦力之间的干系,以及如何利用摩擦力进行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到以下几个重点内容:什么是运动和摩擦力,它们之间的干系是怎样的,以及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二、观点诠释1. 运动: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两种。
2. 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三、案例分析1. 一个滑雪运动员在雪地上滑行时,摩擦力对他的影响是什么?他如何利用摩擦力来控制滑行的速度和方向?2. 一辆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摩擦力如何影响车辆的加速和制动?为什么需要合理利用摩擦力来确保行车安全?3. 在冰球比赛中,球员在冰面上滑行时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他们如何利用摩擦力来改变速度和方向,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四、实验设计1.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不同表面上物体的滑动情况,了解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实验材料:滑润圆滑表面、粗拙表面、不同重量的物体、测力计等。
3. 实验步骤:a. 将不同表面的平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b. 将不同重量的物体放在平板上,用测力计测量需要施加的力才能使物体开始滑动。
c.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不同表面对摩擦力的影响。
五、知识拓展1.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和表面间的粗拙水平有关,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压力。
2.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制动、滑雪运动、冰球比赛等都离不开摩擦力的作用。
六、练习题目1. 什么是运动和摩擦力?它们之间有什么干系?2. 举例说明摩擦力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 如何利用摩擦力来控制物体的运动?4. 摩擦力的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七、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运动与摩擦力之间的干系,以及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完整版)8.3摩擦力导学案
![(完整版)8.3摩擦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ba1259b14e852458fb57f0.png)
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一.基础知识知识点1:摩擦力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并举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探究活动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探究活动2:用力把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使你的手有向某个方向运动的趋势(但不要运动起来),感受一下你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结论: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 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是:一是两个物体 ; 二是两个物体表面要 , (填粗糙或光滑);三是一个物体要在另一个物体上 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 。
例1: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_______(“左”或“右”)。
知识点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原理】【实验方法】【提出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长木板、砝码、棉布、毛巾等.思考:1.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2.怎样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
(1)怎样改变木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怎样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实验步骤】4.把棉布换成毛巾表面,重复步骤3的操作.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 拉动木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滑动摩擦力越。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
注意弹簧测力计要与桌面平行,拉动过程中要慢,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拓展小刚同学在做“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认为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运动的速度有关,请你利用器材,设计实验知识点3:摩擦的利用与防止阅读课P25内容和插图,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以及常见的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在生活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有时需要增大摩擦(有益),有时又需要减小摩擦(有害),所以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写字用力,这是通过的方法来摩擦;自行车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从而摩擦.旱冰场的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这是减小接触面的__________,从而______摩擦,这样可以滑得更顺畅.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是使部件之间形成一层油膜,使它们互不接触,从而摩擦;气垫船通过的方法来摩擦根据以上事例总结出改变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方法:①②。
摩擦 《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
![摩擦 《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93211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8.png)
摩擦《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这4篇《摩擦力》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摩擦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摩擦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
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这个实验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做的测定性实验。
为突出重点,选取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为探究性实验,这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检验、分析论证的好选题。
因为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不陌生,但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不清楚。
摩擦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摩擦应该增大,有害的摩擦应该减小。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2e9d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0.png)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优秀12篇)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打破以往的教学结构,将摩擦力作为一个整体来逐步研究,而不是分别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使得学生更全面的从本质上掌握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有三大特点:1、采用“学习即研究”的理念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围绕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
让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研究的过程,从而实现物理学习的本质。
2、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就地取材的物品来进行小实验,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却能带给学生最真实的体验,让学生有最直接的感受。
3、采用知识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融于一体,通过实践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与类比、猜想与假设、实验与归纳、控制变量法、描点作图法等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已具有一定初中知识背景下,进一步来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一)学情分析1.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并可应用二力平衡进行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2.在初中阶段对摩擦力有定性了解,但不够深入高中阶段加以细化;3.在初中学习电阻时用到过控制变量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P57-P61,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
是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中物理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大家在初中已接触过摩擦力的学习,高中应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认识摩擦力,静摩擦力的问题很复杂,具体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时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
本节课,我力求使学生们可以正确认识静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可以列举说明静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最大静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导学案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1346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0.png)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2、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2、理解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1、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知识准备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五、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比如,推动一个沉重的箱子在地面上移动时会感到很费力;在冰面上行走比在普通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滑倒。
这些现象都与摩擦力有关。
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学习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思考:请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中存在滑动摩擦力?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猜想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长方体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在研究某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实验步骤:①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将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4af21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c.png)
《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摩擦力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行走、开车、书写等等。
那么,你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
2. 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摩擦力的观点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表面不光滑而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拙水平有关。
2. 摩擦力的类型(1)静摩擦力:当物体静止时,与另一物体接触的力。
(2)动摩擦力:当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与另一物体接触的力。
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max = μs * N其中,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合力。
(2)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 μk * N其中,f为动摩擦力,μk为动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合力。
四、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教科书和相关资料的进修,了解摩擦力的观点、类型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探究:进行一些简单的摩擦力实验,观察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实际情况,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3. 问题解答:针对摩擦力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对摩擦力的应用能力。
五、教室练习1. 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木块开始挪动时,与地面接触的力是什么?2. 一个斜面上放着一个物体,斜面的倾角增大时,物体开始滑动的条件是什么?3. 一个施加力为10N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5,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摩擦力大小。
六、拓展延伸1. 如何减小摩擦力?2. 摩擦力对机械设备的影响有哪些?3. 有哪些应用摩擦力的实际案例?七、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摩擦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摩擦力的观点、特点和计算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摩擦力,合理运用它带来的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3.3《摩擦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理解最大静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 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一、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
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
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例一】如图,某时刻木块正在以3m/s的速度在以5m/s 速度向右传送的传送带上向右运动,试判断:木块的运动方向。
木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
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与压力成正比F=μFN压力FN与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______、接触面的______程度有关。
在通常情况下,μ<1。
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N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5.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受力物体上。
【例二】在东北的林场中,冬季常用马拉的雪橇运木材,雪橇有两个与冰面接触的钢制滑板.如果冰面是水平的,雪橇和所装的木材的总质量是5.0t(吨),滑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027,马要在水平方向上用多大的力才能拉着雪橇在冰道上匀速前进?问题:1.相对运动和运动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2.压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吗?请举例说明。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吗?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吗?三、静摩擦力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
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
跟滑动摩擦力条件的区别是: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0<F≤Fmax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
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
比如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没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
其操作程序是:A.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B.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c.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D.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一一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5.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受力物体上。
【例三】下述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例四】用水平推力F把重为G的黑板擦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力,当把推力增加到2F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原来的几倍?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比较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符号及单位产生原因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表面粗糙有挤压作用的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摩擦力用f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大小f=μN始终与外力沿着接触面的分量相等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问题:1.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2.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吗?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吗?课堂训练:.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支持面的滑动方向相反;c、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用100N的力在水平方向匀速推动重500N的箱子,那么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μ值为多大?3.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作用时,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10N,水平向左;B.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4.如图,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其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
此时水平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为多少?方向如何?若撤去力F1,木块将怎样运动,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将如何变化?课后作业:.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作用.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D.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越重,使它滑动时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与物重成正比.B.由μ=f/N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3.如图所示,一个重G=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B.大小是10N,方向向右.c.大小是20N,方向向左.D.大小是20N,方向向右.4.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5.一木块重G=30N,按图中四种方法放置时施加的外力分别为F1=10N,F2=20N,F3=30N,F4=40N,则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分别为N1=______,N2=______,N3=______,N4=______.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G=20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桌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分别用水平拉力F1=15N、F2=30N、F3=80N 拉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______,f2=______,f3=______.7.一块长l、质量为m的均匀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当木板受到水平推力F向右运动伸出桌面1/3时,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8.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重G=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______,B对A的摩擦力等于______.*9.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重为30N的物体.用两个大小均为F=100N的水平力压木板,物体与两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f=0.2.求:当物体不动时,物体与木板A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若用竖直向上的力将物体拉出来,所需拉力的最小值是多少?阅读材料: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的发展在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空间间隔S、时间t和质量m这三个物理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一根尺静止时这样长,当它运动时还是这样长;一只钟不论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运动状态,其快慢保持不变;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与它运动时的质量一样。
这就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到了十九世纪末,面对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经典力学遇到了困难。
在新事物面前,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发表了题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创建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指出:长度、时间和质量都是随运动速度变化的。
长度、时间和质量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来表示:,(通称“尺缩效应”)、(通称“钟慢效应”)、(通称“质—速关系”)上列各式里的v是物体运动的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速,l0和l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沿速度v的方向测得的物体长度;t0和t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测得的时间;m0和m分别为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系统中测得的物体质量。
但是,当宏观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则上面的一些结果就变为l≈l0、t≈t0、m≈m0,因而对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使用牛顿定律来处理问题,还是足够精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