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合集下载

剪力墙支模验算(赵)

剪力墙支模验算(赵)

剪力墙支模验算对首层剪力墙支模进行验算:基本假设:剪力墙高4.2m,施工温度20℃,砼采用泵送砼,浇筑速度V=2m/h,不掺具有缓凝性的外加剂,墙厚按300mm,支模木模板,为δ=20mm的松木板,竖楞木截面尺寸为50㎜×50㎜,横楞木截面尺寸为100㎜×100㎜,对拉螺栓间距@600×550mm,采用松木f m=13N/mm2,f v=1.5N/mm2,E=9.5×105N/mm2,螺栓f t=170N/mm2模板容许挠度[ω]=L/400(L ——模板构件的跨度)墙模板各部件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计算:(1)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2KN/m2(2)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F=0.22γc t0β1β2V1/2=0.22×25×200/ (20+15) ×1×1×21/2=44.45KN/m2F=r c H=25×4.2=105KN/m2取二者中较小值F=44.45 KN/m2 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2=4 KN/m2 ,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强度验算荷载值(不考虑折减系数):q=1.2×44.45+1.4×4=53.34(恒)+3.36(活)=58.94 KN/m2刚度验算荷载值:q=53.34KN/m2计算简图2、竖楞木间距:侧板计算宽度取1000mm,楞木间距取500mm,则L/h=500/20=25查表8-31,L/h﹥13.5,故由挠度控制:L/400=0.677 q’L4/100EI=0.677×53.34×L4×12 /(100×9.5×103×1000×203)移项简化得L3=43.8×106L=352mm取竖向间距为350mm。

墙体稳定性验算

墙体稳定性验算

墙体稳定计算在此偏于安全的选取底部加强层上一步存在大开洞楼层进行墙体稳定性验算,具体过程如下: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墙肢的支承条件: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层高 h =5600mm 剪力墙截面高度 bf = 60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200mm1.1.3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部位:其他部位1.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19.11N/mm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 32600N/mm1.1.5 墙顶轴压比 N/(fcA)= 0.54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0.54*19.11*200 = 2063.7kN/m1.2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 1/25,且不应小于 160mm。

tmin = Max{224, 20, 160} = 224mm,取 tmin = 23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 tmin,应进行墙体稳定计算。

1.3 墙体稳定计算1.3.1 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的计算长度系数ββ= 1 / [1 + (h / 3 / bf) ^ 2] = 1/[1+(5600/3/600)^2] = 0.09 < 0.25,取β= 0.251.3.2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LoLo =β * h = 0.25*5600 = 1400mm1.3.3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q ≤ Ec * t ^ 3 / (10 * Lo ^ 2) (高规式 D.0.1) Ec * t ^ 3 / (10 * Lo ^ 2)= 32600*200^3/(10*1400^2)= 13306.1kN/m ≥ q = 2063.7kN/m,满足要求。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模板一: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本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以确保建造结构的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章节的内容。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剪力墙的定义与作用2. 相关术语和符号解释2.1 剪力墙相关术语解释2.2 符号解释及使用说明3. 剪力墙设计要求3.1 可靠性要求3.2 限值要求3.3 稳定性要求4. 剪力墙验算理论基础4.1 线性弹性理论4.2 剪力墙受力过程分析4.3 极限状态设计理论5. 剪力墙验算方法5.1 材料力学性能确定方法5.2 剪力墙截面尺寸计算方法5.3 剪力墙受力计算方法5.4 完整剪力墙体系的整体验算方法6. 剪力墙设计案例分析6.1 某建造剪力墙设计案例一6.2 某建造剪力墙设计案例二7. 剪力墙施工与质量控制7.1 施工材料选择与测试7.2 剪力墙施工过程控制7.3 质量验收与检测标准8. 剪力墙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8.1 剪力墙受力计算中常见误区8.2 剪力墙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解析9. 结论9.1 剪力墙验算结论9.2 未来研究方向附件:附件一:剪力墙设计案例一计算表格附件二:剪力墙设计案例二计算表格附件三: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相关法律一:相关法律注释一2. 相关法律二:相关法律注释二------------------------------------------------------------------------模板二:最新剪力墙稳定验算本旨在提供最新的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以确保建造结构的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章节的内容。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剪力墙的定义与作用2. 剪力墙的分类与构造形式2.1 剪力墙的分类2.2 剪力墙的构造形式3. 剪力墙设计原则与要求3.1 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3.2 刚度与稳定性要求3.3 材料性能要求4. 剪力墙稳定验算理论基础4.1 非线性弹塑性理论4.2 剪力墙受力过程分析4.3 极限承载力设计理论5. 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5.1 材料力学性能确定方法5.2 剪力墙截面尺寸计算方法5.3 剪力墙受力计算方法5.4 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的改进与优化6. 剪力墙设计实例分析6.1 某高层建造剪力墙设计实例分析6.2 某特殊结构剪力墙设计实例分析7. 剪力墙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7.1 施工材料选择与试验7.2 剪力墙施工工艺控制7.3 质量验收与检测标准8. 剪力墙设计中常见难题及解决措施8.1 剪力墙受力计算中常见问题分析8.2 剪力墙设计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处理9. 总结与展望9.1 剪力墙稳定验算成果总结9.2 未来研究与发展方向展望附件:附件一:剪力墙设计实例分析数据表格附件二:剪力墙稳定验算计算表格附件三:剪力墙施工工艺控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相关法律一:相关法律注释一2. 相关法律二:相关法律注释二。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引言概述:剪力墙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提供建筑物的稳定性。

剪力墙的稳定验算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的稳定验算,包括验算步骤、验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剪力墙的稳定性。

正文内容:1.剪力墙的稳定性概述1.1剪力墙的定义和作用1.2剪力墙的稳定性重要性1.3剪力墙的荷载传递路径2.剪力墙稳定验算的基本步骤2.1剪力墙结构的建模2.2确定剪力墙面积和位置2.3荷载计算2.4剪力墙设计参数的选择2.5剪力墙稳定性验算3.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3.1弹性验算方法3.1.1弹性验算的基本原理3.1.2弹性验算的适用范围3.2非线性验算方法3.2.1非线性验算的基本原理3.2.2非线性验算的适用范围3.3静力弹塑性验算方法3.3.1静力弹塑性验算的基本原理3.3.2静力弹塑性验算的适用范围4.剪力墙稳定验算的注意事项4.1剪力墙布置要求4.1.1剪力墙的间距和布置密度4.1.2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4.2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要求4.3剪力墙构造细部设计要点4.3.1剪力墙的墙体厚度4.3.2剪力墙的开洞和开口处理4.4剪力墙位移控制4.5剪力墙的抗震设防等级5.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实例分析5.1剪力墙结构的建模和参数设定5.2荷载计算和求解5.3弹性验算和非线性验算结果比较5.4结果分析和讨论总结:剪力墙的稳定验算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介绍剪力墙的稳定性概述,剪力墙稳定验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剪力墙稳定验算的注意事项和实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全面和专业的剪力墙稳定验算知识。

在进行剪力墙的稳定验算时,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剪力墙的结构布置、荷载计算、验算方法和设计要求,以确保剪力墙的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并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1. 引言
1.1 目的
1.2 背景
1.3 适用范围
2. 定义和术语
2.1 剪力墙
2.2 稳定性验算
2.3 力学参数定义
3. 剪力墙设计原理
3.1 剪力墙的作用与功能
3.2 剪力墙的结构形式
3.3 剪力墙的材料选择
3.4 剪力墙的布置要求
4.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
4.1 简介
4.2 水平力计算方法
4.3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
4.3.1 剪力墙的水平力
4.3.2 剪力墙的刚度
4.3.3 剪力墙的滞回性能
5. 弯矩对剪力墙的影响
5.1 弯矩产生的原因
5.2 弯矩对剪力墙的影响
5.3 弯矩的验算方法
6. 剪力墙的施工与监控
6.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2 施工技术要点
6.3 监控指标及方法
7. 剪力墙的设计示例
7.1 示例1:住宅剪力墙设计
7.2 示例2:商业建筑剪力墙设计
7.3 示例3:高层建筑剪力墙设计
【附件】:
附件1:剪力墙设计软件使用手册.pdf
附件2:剪力墙结构图纸.dwg
附件3:相关验算表格.xlsx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建筑法:指国家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总称。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法规。

高层建筑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x

高层建筑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x

高层建筑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x高层建筑中,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作用是提供建筑物的墙体稳定性。

本文将围绕剪力墙的墙体稳定性进行探讨。

剪力墙是指通过墙体的抗剪能力来抵抗建筑物受到的剪力作用。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其自身的重量和外部荷载的作用,建筑物会受到各个方向的力的影响,包括剪力。

而剪力墙的作用就是通过墙体的抗剪能力来分担和抵抗这些剪力,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剪力墙的墙体稳定计算是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时需要进行的重要计算之一。

在计算剪力墙的墙体稳定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墙体的几何形状、墙体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墙体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墙体的几何形状对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墙体越高、越宽,其稳定性就越好。

此外,墙体的几何形状还包括墙体的开洞情况。

开洞会导致墙体的强度和刚度降低,从而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剪力墙的墙体稳定计算时,需要考虑墙体的几何形状及开洞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墙体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也是墙体稳定计算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墙体的强度和刚度取决于所选用的材料的性能,如混凝土、砖石等。

在进行墙体稳定计算时,需要根据墙体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参数来确定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墙体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方式也会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连接方式包括墙体与楼板、墙体与柱子等之间的连接形式。

良好的连接方式能够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墙体与其他结构之间的位移和滑移。

因此,在进行剪力墙的墙体稳定计算时,需要考虑墙体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剪力墙的墙体稳定计算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进行墙体稳定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墙体的几何形状、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墙体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方式等因素。

通过科学、准确地进行墙体稳定计算,可以保证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正常运行,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墙体稳定计算 Q-1 计算结果

墙体稳定计算 Q-1 计算结果

单片剪力墙1 墙体稳定计算:Q-1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墙肢的支承条件: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层高 h = 4200mm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200mm1.1.3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 部位:底部加强部位1.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 29791N/mm1.1.5 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1000kN/m1.2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底部加强部 位,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且不应小于 160mm 。

tmin = Max{210, 160} = 210mm ,取 tmin = 210mm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 tmin ,应进行墙体稳定计算。

1.3 墙体稳定计算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底部加强部位, 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且不应小于 160mm 。

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的计算长度系数 β = 11.3.1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LoLo = β * h = 1*4200 = 4200mm1.3.2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q ≤ Ec * t ^ 3 / (10 * Lo ^ 2) (高规式 D.0.1)Ec * t ^ 3 / (10 * Lo ^ 2) = 29791*200^3/(10*4200^2)= 1351.1kN/m ≥ q = 1000.0kN/m ,满足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程序 V2006.09.1566.1569】 Date :2006-11-16 10:55: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最新最全的模板范本如下:剪力墙稳定验算1. 引言本旨在提供剪力墙稳定验算的详细步骤和方法。

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用于提供建造物的纵向稳定性和抗侧移能力。

验算剪力墙的稳定性是确保建造物结构安全的重要。

2. 剪力墙基本原理剪力墙通过其对侧向力的反抗和弯曲抗力来提供建造物的稳定性。

在验算剪力墙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墙的材料、几何形状、位置和连接方式等因素。

3. 剪力墙验算步骤3.1 确定设计参数首先,需要确定设计参数,包括建造物的设计风荷载、地震荷载和其他荷载。

这些参数将用于后续的计算。

3.2 确定墙体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根据建造物的布置和功能要求,确定剪力墙的位置和几何形状。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了解其性质和强度等参数。

3.3 计算剪力墙的抗侧力利用墙体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计算其抗侧力。

这一步需要考虑墙体的几何刚度、材料强度和受力状况等因素。

3.4 进行稳定性验算在获得剪力墙的抗侧力后,进行稳定性验算。

这一步需要比较墙体的抗侧力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力,并进行稳定性判断。

3.5 设计剪力墙连接件根据稳定性验算结果,设计剪力墙的连接件。

连接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强度、刚度和可靠性等因素。

4. 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建造物设计风荷载计算表附件2:建造物地震荷载计算表附件3:剪力墙几何参数表附件4:材料性质表附件5:剪力墙验算计算表附件6:剪力墙连接件设计表5. 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稳定性:指建造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承受所有荷载的能力。

2. 剪力墙:指墙体对水平荷载的反抗能力,通过其弯曲抗力来提供建造物的稳定性。

3. 侧向力:指由于风荷载、地震荷载或者其他荷载引起的建造物的侧向力。

4. 抗侧力:指剪力墙对侧向力的反抗能力,它取决于墙体的材料和几何形状等因素。

5. 连接件:指用于连接剪力墙与其他构件的元素,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6. 结束语本提供了剪力墙稳定验算的详细步骤和方法,旨在确保建造物的结构安全。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

墙体稳定验算(墙肢局部稳定)
单片独立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738.7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T型,工型剪力墙翼缘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 (mm)
1/(1+(h/2bf)^2)^0.5
T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h/2bw)^2)^0.5
工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3h/2bw)^2)^0.5。

附录D墙体稳定验算

附录D墙体稳定验算

附录D 墙体稳定验算D.0.1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20310l t E q c ≤ (D.0.1) 式中:q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E c ——剪力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t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l 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应按本附录第D.0.2条确定。

D.0.2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h l β=0 (D.0.2)式中:β——墙肢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附录第D.0.3条确定;h ——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

D.0.3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应根据墙肢的支承条件按下列规定采用:1,单片独立墙肢按两边支承板计算,取β等于1.0。

2,T 形、L 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翼缘(图D),采用三边支承板按式(D.0.3-1)计算;当β计算值小于0.25时,取0.25。

2211⎪⎪⎭⎫ ⎝⎛+=f b h β (D.0.3-1)式中:b f ——T 形、L 形、槽形、工字形剪力墙的单侧翼缘截面高度,取图D 中各b fi的较大值或最大值。

3,T 形剪力墙的腹板(图D)也按三边支承板计算,但应将公式(D.0.3-1)中的b f 代以b w 。

图D 剪力墙腹板与单侧翼缘截面高度示意4,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图D),采用四边支承板按式(D.0.3-2)计算;当β计算值小于0.2时,取0.2。

22311⎪⎪⎭⎫ ⎝⎛+=w b h β (D.0.3-2) 式中:b w ——槽形、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截面高度。

D.0.4 当T 形、L 形、槽形、工字形剪力墙的翼缘截面高度或T 形、L 形剪力墙的腹板截面高度与翼缘截面厚度之和小于截面厚度的2倍和800mm 时,尚宜按下式验算剪力墙的整体稳定:22.1hI E N c (D.0.4) 式中:N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竖向荷载设计值;I ——剪力墙整体截面的惯性矩,取两个方向的较小值。

关于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的探讨分析朱永辉

关于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的探讨分析朱永辉

关于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的探讨分析朱永辉发布时间:2021-11-06T01:35:25.07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4期作者:朱永辉[导读] 通过算例说明现行规范关于异形剪力墙局部稳定及整体稳定计算方法存在不足之处,根据平板屈曲理论推导出异形剪力墙局部稳定佛山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的计算公式,对异形剪力墙整体稳定的规范计算公式及计算条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剪力墙稳定;局部稳定;整体稳定图1 电梯筒剪力墙平面图如图1,验算电梯筒中间剪力墙Q1的稳定性。

如设置了Q2墙,因Q1左右两边均没有楼板约束,稳定计算时,剪力墙Q1高度应按电梯井总高计算。

假设Q1轴压比,砼C40,,剪力墙高,按《高规》附录D计算Q1满足稳定要求的最小厚度,过程如下。

根据《高规》D.0.1条,(2);D.0.2条,(3);D.0.3.4条(4),当时取0.2;因由(2)得即(5)由(4)得取由(3)得代入(5)得得因此,按《高规》附录D计算上图1电梯井中间剪力墙稳定时,该墙厚度时,才满足稳定性要求。

由此可见,按《高规》附录D验算异形剪力墙翼缘或腹板稳定性不合理、计算结果也不正确。

3.2异形剪力墙翼缘及腹板稳定验算方法异形剪力墙翼缘及腹板并不是一维的杆件,而是二维的三边支承或四边支承板,其受压稳定验算应采用平板屈曲理论。

这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T形、L形剪力墙的翼缘及腹板以及槽形、工字形剪力墙的翼缘为上下两边简支、与翼缘或腹板相连的一边简支、另一边自由的三边支承板,根据文献[3],该平板在均匀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屈曲应力(6)式中为平板的弹性屈曲应力,a 为翼缘板的长度,b为翼缘板的宽度,v 为材料泊桑比(砼的为0.167),t 为翼缘板厚度,为砼压缩模量。

当远大于时,,如工程上考虑安全系数为2,可偏于安全得出异形剪力墙翼缘弹性屈曲应力(7)用上式计算上述例子,取t=250,b=2500,C40砼E=,得即按平板屈曲理论计算,电梯井中间隔墙厚250时,其屈曲应力为,远大于C40砼的抗压强度。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墙肢的稳定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关系到建筑物在承受各种荷载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剪力墙。

剪力墙,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墙体结构。

它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主要作用是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力。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呢?这是因为剪力墙墙肢在受压时,如果其长细比过大或者受到的压力超过一定限度,就有可能发生失稳现象。

失稳会导致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大幅下降,从而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在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其中,墙肢的长度、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情况以及所承受的荷载等都是关键因素。

墙肢的长度和厚度直接影响其稳定性。

一般来说,墙肢越长、越薄,其稳定性就越差。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墙肢的抗压能力就越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减小墙肢的尺寸。

配筋情况对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配筋可以有效地提高墙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钢筋的布置方式、直径和间距等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

在计算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时,通常会采用一些理论和方法。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等效竖向悬臂构件法和整体小开口墙法等。

等效竖向悬臂构件法是将剪力墙墙肢简化为一个竖向的悬臂构件,然后根据材料力学的原理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墙肢比较细长的情况。

整体小开口墙法则是将整个剪力墙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考虑墙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计算其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墙肢较多、开口较小的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当剪力墙墙肢上开有较大的洞口时,需要对洞口周边进行加强处理,以保证墙肢的稳定性。

此外,地震作用对剪力墙墙肢稳定性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地震会产生水平和竖向的加速度,从而增加墙肢所承受的荷载。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合理确定地震作用的大小,并将其纳入到稳定计算中。

[分享]SATWE中如何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七二检测 结构

[分享]SATWE中如何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七二检测 结构

[分享]SATWE中如何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七二检测结构【1】正文: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SATWE中如何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七二检测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的概述2.1 剪力墙的作用及分类2.2 墙肢的定义及作用2.3 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的目的三:验算前的准备工作3.1 收集结构设计图纸3.2 确定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3.3 选择适当的验算方法和标准四: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的具体步骤4.1 计算剪力墙的设计剪力4.2 确定墙肢的有效长度4.3 计算剪力墙的抗扭刚度4.4 验算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五:结果分析与结论5.1 分析验算结果5.2 对不满足验算要求的部分进行修正5.3 得出结论六: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结构设计图纸、验算计算表格、验算结果图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结构设计标准: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7.2 剪力墙:指用来承受水平荷载和提高整体结构刚度的墙体结构。

7.3 墙肢:指剪力墙中起剪力传递和承受作用的部分。

【2】正文:一:前言本文档旨在分享SATWE中如何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七二检测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的概述2.1 剪力墙的作用及分类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承受水平荷载和提高整体结构刚度的墙体结构,根据结构的要求和墙体的形状,剪力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2.2 墙肢的定义及作用墙肢是剪力墙中起剪力传递和承受作用的部分,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

2.3 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的目的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的目的是确保剪力墙及其墙肢在承受荷载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三:验算前的准备工作3.1 收集结构设计图纸在进行剪力墙墙肢稳定验算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结构设计图纸,以了解结构的整体情况。

3.2 确定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图纸,确定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以便进行后续的验算工作。

3.3 选择适当的验算方法和标准根据剪力墙墙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验算方法和标准,确保验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剪力墙稳定计算表格

剪力墙稳定计算表格

剪力墙墙体稳定性计算
(按<高规>JGJ3-2002附录D计算,编制时间2005.11.25)
项目名称计算审核
计算墙号校对日期2013-9-13
墙肢类别选择1 1. 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2. T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三边支承)
3. 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四边支承)
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h= 4.8m
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f cu=30N/mm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0.2m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截面高度bw=0.8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0.8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作用于墙顶组合荷载设计值Nmax=3000kN(从SATWE中查出,TBSA结果文件中查出)
墙肢(单片墙,T形,工字形墙)总截面长度L=3m
剪力墙墙肢(腹板)计算长度l0= 4.80m
剪力墙墙肢(翼缘)计算长度l0=0.00m
剪力墙混凝土弹性模量Ec=29791N/mm2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1000kN/m
剪力墙墙肢(腹板)E c t3/(10*l02)=1034.43kN/m≥1000kN/m满足要求!
剪力墙墙肢(翼缘)E c t3/(10*l02)=不计算。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 剪力墙稳定验算

β=1/{[1+(h/2·bf)]2 β=1/{[1+(h/2·bf)]2 β=1/{[1+(3h/2bw)]2}
实际墙厚 t (mm) 墙肢不失稳需要最小厚度 bw (mm)
轴压比 混凝土等级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fc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x104 N/mm2) 承载力相当于一字墙增加倍数 不失稳承载力设计值 q (KN/m) 截面承载力设计值 Q=fc·t (KN/m) 不失稳轴压比 u
使用说明
下拉菜单选择 输入信息
最终结果 一级结果
查表填入
墙肢计算长度 l0 计算
墙肢属性
翼缘
l0=βh (mm)
7022.47
墙肢所在楼层高 h (mm)
20000
bf (右图各bfi的较大值或最大值 mm)
3750
翼缘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 β
T形腹板 槽形工形腹板
一字型
0.3511 0.3511 0.1240 1.0000
用小工具计算后填入 F=1.2·Ec·I/h2
用小工具计算后填入
按砼规查得稳定系数 ψ 不失稳轴压比 u=F/(fc·A)
0.36 0.641
相当于轴压比
0.9ψ
0.324
当bfi或T形和L形的腹板+翼缘厚度,小于截面厚度2倍 和800mm时,必须进行整体验算
β=1/{[1+(h/2·bf)]2}^0.5 β=1/{[1+(h/2·bf)]2}^0.5 β=1/{[1+(3h/2bw)]2}^0.5
14
48
0.92
36
125
0.4
16
55
0.87
38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

关于剪力墙稳定计算的问题[复制链接]aub0314∙组别高级会员∙生日∙帖子47∙积分532∙性别男∙注册时间2011-04-071#字体大小: t T发表于 2011-05-07 14:46 显示全部把带“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的剪力墙当作一字墙计算,是不合理的。

“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如何定义关于这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附录D“剪力墙稳定计算”中并没有作规定,软件自然也无法对带端柱的剪力墙按非一字墙来验算稳定了。

其实,《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于T形、工字形剪力墙取墙肢计算长度系数的规定本来就不是太科学。

试想一下,一个200厚的T字形剪力墙,翼缘宽度每边仅200mm,能否将它作为三边支承来计算它的计算长度系数呢?所以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征求意见稿(修订第三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槽形剪力墙翼缘的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的2 倍和5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送审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L 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截面高度h 或宽度b(取图D.0.4 中b1和b2 的较大值)小于10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规范这样修改之后,就显得更加科学了,也就是说翼缘必须满足一定的长度要求,否则得按一字墙来计算剪力墙稳定。

回到楼主的问题,端柱的宽度满足多大时,端柱才能算作墙肢的翼缘,规范并没有作出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2.16条第2款注3中指出:端柱截面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这一规定仅仅是为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lc,并非计算墙体稳定)。

朱炳寅在《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185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于有端柱的剪力墙,可直接按面积等效换算成单片剪力墙折算厚度,以考虑端柱截面对墙肢稳定的有利影响。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书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书

关于剪力墙稳定计算的问题[复制链接]aub0314•组别高级会员•生日•帖子47 •积分532 •性别男•注册时间2011-04-07 1#字体大小: t T发表于 2011-05-07 14:46 显示全部把带“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的剪力墙当作一字墙计算,是不合理的。

“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如何定义关于这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附录D“剪力墙稳定计算”中并没有作规定,软件自然也无法对带端柱的剪力墙按非一字墙来验算稳定了。

其实,《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于T 形、工字形剪力墙取墙肢计算长度系数的规定本来就不是太科学。

试想一下,一个200厚的T字形剪力墙,翼缘宽度每边仅200mm,能否将它作为三边支承来计算它的计算长度系数呢?所以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 征求意见稿(修订第三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槽形剪力墙翼缘的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的2 倍和5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送审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L 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截面高度h 或宽度b(取图D.0.4 中b1和b2 的较大值)小于10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规范这样修改之后,就显得更加科学了,也就是说翼缘必须满足一定的长度要求,否则得按一字墙来计算剪力墙稳定。

回到楼主的问题,端柱的宽度满足多大时,端柱才能算作墙肢的翼缘,规范并没有作出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2.16条第2款注3中指出:端柱截面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这一规定仅仅是为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lc,并非计算墙体稳定)。

朱炳寅在《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185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于有端柱的剪力墙,可直接按面积等效换算成单片剪力墙折算厚度,以考虑端柱截面对墙肢稳定的有利影响。

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

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pdf 1设计报告: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设计目标1.3. 文档结构2. 剪力墙设计原理2.1. 剪力墙的作用2.2. 剪力墙的基本原理2.3. 剪力墙设计的常用准则3. 结构参数与荷载3.1. 结构参数3.2. 荷载分析3.3. 荷载组合与分级4. 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4.1. 剪力墙的受力状态4.2. 剪力墙稳定控制要素4.3. 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及计算公式5. 结构连接件设计5.1. 连接件的功能与要求5.2. 连接件的选择与设计原则5.3. 锚筋与板端锚固设计6. 相关验算与检查6.1. 剪力墙内构件的验算6.2. 剪力墙的抗震能力验算6.3. 反复荷载试验7. 设计示例7.1. 剪力墙设计参数7.2. 荷载分析与组合7.3. 剪力墙稳定验算与设计7.4. 连接件的设计7.5. 相关验算与检查结果附件:结构参数表、荷载计算表、设计示意图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参数:指剪力墙的高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

2. 荷载分析:对剪力墙所承受的静载和动载进行分析和计算。

3. 荷载组合与分级:根据设计准则,将不同类型的荷载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进行计算。

4. 剪力墙稳定验算方法:根据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的知识,对剪力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和评估。

5. 连接件的选择与设计原则: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并进行设计。

6. 锚筋与板端锚固设计:对剪力墙中的锚筋和板端锚固的位置、数量和尺寸进行设计。

2项目报告:最完整剪力墙稳定验算1. 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1.2. 项目目标1.3. 项目组成2. 剪力墙设计原理与方法2.1. 剪力墙设计原理介绍2.2. 剪力墙设计方法简介2.3. 常见剪力墙设计问题与解决方法3. 剪力墙设计参数与要求3.1. 剪力墙设计参数的确定方式3.2. 剪力墙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4. 荷载分析与组合4.1. 剪力墙受力分析方法4.2. 剪力墙荷载组合方式4.3. 荷载等级及安全系数的确定方法5. 剪力墙稳定验算5.1. 剪力墙稳定验算的基本原理5.2. 剪力墙稳定验算的方法与步骤5.3. 剪力墙稳定性评价与分级6. 结构连接件的选择与设计6.1. 连接件的功能及要求6.2. 连接件的选择与设计原则6.3. 锚固件的设计与验算要点7. 剪力墙稳定验算实例7.1. 剪力墙设计参数与要求7.2. 荷载分析与组合计算7.3. 剪力墙稳定验算结果7.4. 结构连接件的选择与设计附件:项目计划表、设计参数表、验算结果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剪力墙设计原理介绍:对剪力墙设计中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0 363.11 0.35 C60 27.5 3.6
推导 设R为轴压比,则 R=q/bwfc
8.11 3129.88 9625.00 0.325
整体稳定验算
剪力墙整体截面惯性矩 I (x104 cm4) 20836391.98 22503.30 9000 满足 12775 127.71 54.99 用小工具计算后填入 用小工具计算后填入 F=1.2·Ec ·I/h2 可承受最大轴力 F (KN) JCCAD查得最大轴力 N (KN) 规范公式 N≤1.2·Ec·I/h2 构件截面 A (cm2) 截面回转半径i (mm) l0/i
按砼规查得稳定系数 ψ 不失稳轴压比 u=F/(fc·A)
0.36 0.641
相当于轴压比 0.9ψ 0.324
当bfi或T形和L形的腹板+翼缘厚度,小于截面厚度2倍 和800mm时,必须进行整体验算
β =1/{[1+(h/2·bf )]2}^0.5
2 0.5
β =1/{[1+(h/2·bf )]2}^0.5
22 24 26 28 350 38.95 142.09 200 34.84 75.3
76 83 90 97
0.70 0.65 0.60 0.56
44 46 48 50
1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0 167 174
0.26 0.23 0.21 0.19
使用说明
下拉菜单选择 输入信息 最终结果 一级结果 查表填入
墙肢计算长度 l0 计算
墙肢属性 l0 =β h (mm) 墙肢所在楼层高 h (mm) bf (右图各bfi的较大值或最大值 mm) 翼缘
7022.47
20000 3750 翼缘 0.3511 0.3511 0.1240 1.0000 规范公式 q≤Ect3/(10 l02) q=R·bw·fc=Ect3/(10 l02) bw=t 化简得 bw=(10·R·fc/Ec)^0.5·l0 (D.0.1) T形腹板 槽形工形腹板 一字型
β =1/{[1+(3h/2bw )] }^
t3/(10 l02) /(10 l02)
(D.0.1)
比,则 R=q/bwfc
3
0·R·fc/Ec)^0.5·l0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 ψ l0 /b ≤8 10 12 14 16 18 20 l0/i ≤28 35 42 48 55 62 69 ψ 1.00 0.98 0.95 0.92 0.87 0.81 0.75 l0 /b 30 32 34 36 38 40 42 l0 /i 104 111 118 125 132 139 146 ψ 0.52 0.48 0.44 0.4 0.36 0.32 0.29
β =1/{[1+(h/2·bf)]2 β =1/{[1+(3h/2bw )]
2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
β
β =1/{[1+(h/2·bf)]2
实际墙厚 t (mm) 墙肢不失稳需要最小厚度 bw (mm) 轴压比 混凝土等级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fc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x104 N/mm2) 承载力相当于一字墙增加倍数 不失稳承载力设计值 q (KN/m) 截面承载力设计值 Q=fc·t (KN/m) 不失稳轴压比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