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
高中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高中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48a1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7.png)
第五课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官位世袭
春秋战国时期:
尚贤思想兴起,举荐为官,依据军功授予官职
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考核方法为上计制,御史参与
设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汉朝:
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先考察后推举,考察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和具体标准,如孝廉和茂才
特科有具体标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积功劳为官征辟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
魏晋:220年,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评语为状,标准为家室,道德,才能
隋唐:科举制,分为制举和常举
制举为皇帝自设题目考试选人
常举每年举行,包括明经和近士
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
宋朝: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检查区
台谏合一,御史有议事权,谏官有检察权
元朝:1313年,宣布次年恢复科举制
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明朝有考满和考察都察院代皇帝巡按各省
清朝有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bbec4558fb770bf68a5553.png)
人,亦无千金之家。 ( ——《史记·货殖列传》)
手工业:纺织、 矿冶、陶瓷、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 船、造纸等有了
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明显进步。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扬
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
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 商业:长江沿岸
,覆衣天下。
最为活跃,外贸
——《宋书·列传第十四》)
重点3:民族融合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 ,合称“十六国”。大多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 采取中原模式的国号、典章制度等打乱原有族群布局,缩 小民族差异前秦一度统一,经淝水之战迅速崩溃。
重点3:民族融合
淝水之战 ( 383年)
草木 风声 投鞭 东山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 皆兵 鹤唳 断流 再起
西晋末年,晋元帝(司马睿)率 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后在 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
二、政治:偏安一隅
3、南朝的更替
420年,出身 低级士族的武将 刘裕篡夺皇位, 国号宋。此后 170年间,南方 先后经历了宋、 齐、梁、陈4个 王朝,合称“南 朝”。
四、政治:天下归一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一、政治:短暂统一
2、西晋(265-316年)的短暂统一 司马氏代魏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一、政治:短暂统一
2、西晋( 265-316年 )的短暂统一
八王之乱 (291年—306年,历时16年) 自永熙以来,十有一载,人不见 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 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 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之祸, 至亲之乱,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ccd4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6.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总结嘿,同学们!今天咱要来聊聊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的知识点啦!这可真的超级重要啊!
先来说说这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你想想看啊,古希腊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角色在上面尽情表演。
雅典的公民们,哇哦,他们可以参与政治决策,这多厉害呀!就像咱班同学一起讨论事情一样,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们通过公民大会来决定国家大事,这不就是我们班会投票选班长之类的嘛!
然后呢,还有罗马法。
罗马法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规则手册,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它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就好比我们从一开始的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慢慢变成了明确写下来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定。
要是没有罗马法,那得多混乱呀!比如,要是没有交通规则,街上不就乱成一锅粥啦?这罗马法的影响可深远啦,一直到现在对我们的法律还有很大的启发呢!
再来看看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哇塞,这简直就像是一颗种子,种下去之后长出了参天大树!它为后来西方的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基础。
你说,要是没有古希腊罗马的这些尝试和探索,那现在的政治会是什么样子呢?想象一下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呢!
同学们,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的知识点真的特别重要啊!我们得好好掌握,就像我们要熟练掌握做数学题的方法一样。
不然怎么能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呢?我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把这些知识都吸收进去呀!反正我觉得这些知识超级有趣,你们呢?你们难道不觉得有趣吗?。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https://img.taocdn.com/s3/m/d2a92db102768e9950e73863.png)
伯利克里对改变这一现象有直 接影响的改革措施是:
A、扩大十将军的权力 B、改革公民大会 C、改革五百人大会 D、发放工资和津贴、发放观 剧津贴幻灯片7
三、希腊民主政治的衰落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 大的率领下征服了日渐衰微的希腊。辉 煌一时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就此湮没。
学习探究
1、雅典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幻灯 片 14 2、如何认识雅典民主制度幻灯 片 15
重点: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影响、局 限性。
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地理环境:山峦重叠,海岸线曲折,海岛星罗棋布;
2、众多城邦的出现 (“公民”的概念)
3、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 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4、一系列改革促成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小结:
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促成其形成了
民主政治。而这种民主政治使希腊在众 多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为近现代政 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是,在奴 隶社会下,民主政治也只是奴隶主阶级 和有产者的民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希腊的灭亡,希腊民主也衰亡了。
克里特的米诺斯宫遗址
壁画
军事题材的石雕
克里特的线形文字A幻灯片 15
局限性:
伯利克里:“我们的【政府形式】 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 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 民掌握。”
亚里士多德:“有些人生来就 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 定要统治;” “男子生来就属上等, 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 于人。”
希腊神话, 如诗如画。 希腊民主, 文明之路。 奥林匹克, 功勋显赫。 浪漫柔情, 浸在爱琴。 海伦绝世, 比比皆是。 精湛艺术, 巧夺天工。 人文地理, 风情万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https://img.taocdn.com/s3/m/18350a9e240c844769eaee9b.png)
项:第一项是投票选出对民主造成威胁的
人。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
的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片陶片,写下民主
妨碍者的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加迪
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衣着体面的贵族来写,写了 谁也不知道,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特森。他的名 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喧闹,很多人议论纷纷, 有的说:“他自以为自己在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 其实只是打退了几个敌人而已,就居功自傲。他对国家大 事从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有的说:“他怎 么会被选上的?肯定有人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中伤他。"
如果你是当时民主法庭上的一名审判员,你 会投票苏格拉底死刑吗?
选择题练习
1、(09天津卷)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
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
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
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掷铁饼者(Discobolos), 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 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 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 原作为青铜,希腊雕刻家米隆 (Myron)作于约公元前450年。 雕塑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 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 的瞬间。这尊雕像被认为是 “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 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 佳标志。
帕特农神庙
德尔菲太阳神庙
第5课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 地理环境: 海岸线曲折 港湾众多 山地多平原少
2、城邦的出现:古希腊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 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3、公民: 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自备武装, 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e0ca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0.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社会相当安定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2.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颁布了由汉族士人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要求官吏对照执行;军事方面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建立起一套称为“府兵”的军队系统,管理采取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
这些举措()A.强化了官僚机构的行政职能B.明显倚重士人和地方豪强地主C.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传承D.加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这是因为这次改革()A.结束了分裂状态B.为民主制的发展奠基C.促进了民族融合D.改变了国贫现象4.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
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
清乐的发展说明()A.中原文化的消亡B.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5.北魏一直盛行公卿集议制,规定每月朔望(初一和十五)两天;中午前公卿自己讨论政事,中午后皇帝与公卿“共议可否”,“参论国治,经纶王道,以为常式”。
该制度()A.体现了权力制衡B.削弱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民族交融D.保障决策合理性6.东晋南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有明显提高,三国时上等良田才能达到的亩产十石在此时已成为普遍的产量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C.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7.4世纪时,大量汉族人口南迁,但其原先居住的中原地区人口仍增加了两倍有余。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C.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D.西晋统治阶级的开明政策8.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https://img.taocdn.com/s3/m/835ccd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f.png)
相关史料 淝水之战形势图
基础梳理
(六)北朝 1、 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 一北方。 2、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 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与北周 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为“北朝”。
3、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 灭掉北齐。
4、公元581年,隋朝取代北周。公 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蜀国:公元221年,刘备称帝, 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3、吴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定都建业,国号吴
相关史料
三国的力量对比情况?
画像·魏文帝曹丕
画像·汉昭烈帝刘备
魏国>吴国>蜀国
画像·吴大帝孙权
基础梳理
(二)西晋 1、建立: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 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三国 鼎立局面结束,西晋统一
相关史料
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
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 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 层,称为士族。
材料一: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宋书》
重点探讨
(一)东晋 1、建立: 2、政治特点:士族专权
相关史料
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
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 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 层,称为士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重点探讨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内容: 2、性质: 3、影响: 积极: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 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繁荣。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 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消极:为北魏灭亡埋下伏笔
贺赖 贺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 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5课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5课](https://img.taocdn.com/s3/m/b6d5981bcc1755270722084d.png)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开篇导读』
•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水槽的海域,人们 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这片蔚蓝的海域, 就是地中海。早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以克 里特岛为代表的爱琴文明;以马耳他为代表的巨石文明; 面向海洋的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纵横于西亚的赫梯人、 波斯人;还有将民主思想留给世人的希腊人和开创了一个 地中海时代的罗马人也先后出现在这里。 这个“脚盆”不 仅是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更是现代民主的滥觞。
• 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那么,具体有哪些成 果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单元概览』
• 古希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 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雅典城邦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 改革,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伯利克 里统治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 期”。但民主仅仅是极少数男性公民 的民主,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它 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希腊雅 典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被视为现代 西方文明之源。
望更加强烈。
•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 1.奠基——梭伦改革 • (1)背景:_社_会__矛_盾_______尖锐。
…………②
• ①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
• 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不满。 债务奴隶 • ③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____________。
• (2)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 (3)内容 • ①根据__财_产_____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1.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 【重点难点】
环境及其对城邦、希腊 1.重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希腊民主政治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希腊民主政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a4274f336c1eb91a375de0.png)
法律至上
相对平等
三、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一 )
积极性
1、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 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 2、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 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 初的基础。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三、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二 )
局限性
9%
1、雅典民主只是“成年 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 治制度。
城邦形成
政治民主
政治条件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城 邦: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 村落,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其主要特征, 公 民:祖籍本邦,拥有一定的财产,能自备 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妇女、奴隶和外邦 人不属于公民。
二、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一) 梭伦改革 1、背景:旧贵族的专横统治。
项目
作用
梭伦改革 (前6世纪初)
克利斯提尼改革 (前6世纪末) 伯利克里改革 (前5世纪)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到顶峰或黄金时代
材料一:伯利克里:“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 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 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 上都是平等的;……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 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民 全体居民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实质)
91%
结果是一 个以言论 自由著称 的城市竟 然对一个 除了运用 言论自由 以外,没 有犯任何 其它罪行 的哲学家 提出起诉 并判处死 刑!!!
素养不同的人轮流执政易导 致权力的滥用和民主的暴政
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中华文明比较
古希腊文明 地理 环境 政治 格局 海洋(多山多岛) 四分五裂 工商业为主 海外贸易发达 民主政体 海洋文明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c46d8aec3a87c24028c4dd.png)
希腊文明的摇篮
• 1.背景
•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海洋是以 ______为依托,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 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 岛上,孕育了希腊文明。 8世纪
• (2)城邦出现:①时间:公元前_______到前6 世纪。②含义小:国城寡邦民 面积狭小,人口不多, 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③
• 思考2 梭伦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 【答案提示】原因: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 治,与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和普通民众矛盾尖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 1.时间、人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
• 2.内容
• (1)所有成年男__性____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
职。
男性
• (2)所有成年______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 3.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 (2)内容:①建立十地个区_部_落______为选举单位;
②设立五百十人将议军事会;③组成________委员 会;④扩大公民大会的旧氏权族力等。
• (3)影响:改革基本铲除了________贵族的政 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 治确立起来。
• (3)扩大五百人议事司会法职与能监察。
• (4)陪审法庭成为最高____________机关。
• (5)发放工资,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 3.评价
• (1)进步性: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西为方近政治 现代________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
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
取得了辉煌成就。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的影
历史必修一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历史必修一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b5e755a98271fe910ef9f8.png)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 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 1.把握城邦、公民等概念。(重点) 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 2、环境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影响。(难点) 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爱琴文明: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 迈锡尼文明。 2.克里特文明 (1)出现:公元前2000年至前1700年间,克里特岛产生了 君__主_ 制 国家、王 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 (2)繁荣:公元前1600年左右,出现了文字,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 有明显进步,宫殿规模宏大。 (3)毁灭:约公元前1400年,古希腊人的一支入主克里特,克里特文明从此 销声匿迹。
思Hale Waihona Puke 点拨 误区警示二、古希腊城邦 1.兴起: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2.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 城市 为中心,包括其周边 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易错提醒: 城邦公民不是指全体成年成员,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 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排除于“公民”范 畴之外。所以,古希腊城邦实际上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 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思维点拨:古希腊的城邦殖民与近现代西方的殖民有着本质的不同 (1)希腊殖民城邦和其母邦在政治经济上是平等的;(2)殖民活动扩大了古代地中海的经 济贸易圈,有助于公民集体的稳定和城邦制度的巩固,丰富了古希腊人对世界的认识。
4.主要特征:__小__国__寡__民__、__独__立__自__治____ 5.政体形式:_贵__族__制__、__民__主__制__、__君__主__制__、__寡__头__制__和__僭__主__制___
历史必修一第5课
![历史必修一第5课](https://img.taocdn.com/s3/m/be556de3caaedd3382c4d350.png)
经济文明(奴
隶制工商业, 自由平等公平
竞争)
希 腊
民族精神(开 文
拓进取,勇于 探索冒险)
明
靠近古埃及 文明和两河 流域文明的
中心地带
易于吸收东 方文明,增
长见识
思想文明(求 知欲强,思想
开阔)
三、雅典民主的影响
积极: 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维护了雅典的政治稳定; 为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民主氛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局限性: 局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
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小国寡民的产物;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
乱。
发言人有一定的资格限制
•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庭审 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帕迪在参加第无数次抽 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 黑豆,他兴奋得要跳起来。他成为民众法庭 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并加入了言论法庭, 这个法庭共501人。他审判的对象是
苏格拉底!!
•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 希腊哲学家,他和 他的学生柏拉图及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 士多德被并称为 “希腊三贤”。他 被后人广泛认为是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帕帕迪与苏格拉底的较量:
• 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
「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 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 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帕帕迪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 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 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 举手投他有罪!参加审判的501位法官投票 表决,以略过半数的281票通过有罪判决。 苏格拉底拒不认罪,结果,第二次表决以 360票通过了死刑判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480a0bf18583d04964599f.png)
有利于
海岸曲折 港湾众多 冬季多雨 夏季干热
从事海外贸易和 海外殖民活动
开平宽 放等松 探互自 索利由 的的的 民思社 族想会 特观环 性念境
适合种植葡萄和橄榄 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
一、古希腊文明形成的条件
(二)地——自然环境:
公民 最高权 大会 力机关
决定国家大事 选取公职人员
就议案展开 辩论
所有合 法公民 抽签
准备提案,主 五百 公民大会 人议 附属机构 持大会,监督 落实大会决议 事会
民众 日常司 法庭 法机关
终审高级公职 最大限度保 人员任职资格 持公正,避 免行贿
抽签
一、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二)特点
主权在民 轮番而治 集体领导 法律至上
1.地理位置:欧亚非三洲要冲 2.自然环境:
①地形地貌: 山地多、平原少;港湾众多。 ②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3.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
一、古希腊文明形成的条件 (二)城——社会环境
1、形成时期: 公元前8-6世纪 2、特征: 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3、主体: 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一、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一)形成过程 2、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措施 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影响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 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 选举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大。陶片放逐法,把以富人 为主的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标志 陶片放逐法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奔尼撒战争史》而在 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 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 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 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暗区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 半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 希腊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 暂时的、局部的曲折,西方 学者称之为“黑暗时代”。 这一时期因留下一部重要文 献《荷马史诗》,故又名 “荷马时代”。
1.城邦 (1)形成时间:前8-前6世纪
(2)含义: P21: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3.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政体的类型 (2)城邦政体实行的意义P22
划分依据: 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类型
各自特点
相同点
君主制 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极少
贵族制
贵族掌权、但受公民大会的制斯约巴达
城邦公 民或多
民主制 公民掌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雅关典 或少享
有政治 僭主制 非法取得个人独裁,本质等同于君主制 权利
奴隶36.5万
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
能自备武器服兵役
雅典城邦的居民
1、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的城邦中,你希望 取得什么身份?
2、当你拥有公民身份时,你会关心国家的 独立吗?为什么?
城邦独立 公民身份 公民权利 公民政治
1.城邦 (5)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材料一:……当时,整个希腊世界约有300个左右的城
古希腊 海洋文明 小国寡民的 商业贸易
(民主政治)
城邦政体
发达
个体文化; 自由、平等
古中国 (君主专制) 大河文明
幅源辽阔、 农耕经济 中央集权政体 发达
群体文化, 保守、安土重迁
地理环境 生产方式 政治制度 文明的多样性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国情不同)
学以致用
1.某旅行社组织了一个团队,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解读《物权法》
2.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
影响
山多地少 岛屿多
三面环海 港湾众多
城邦自治、小国寡民、民主政治 (政治)
航海业、商业贸易发展
(经济)
进行海外殖民活动
(对外关系)
吸收东方文化,创造独特文明 (文化)
形成自由、民主、平等、进取 (思想观念)
邦。……斯巴达作为希腊的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与 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与北京市的1/7,其它 小城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
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 阿德科特《希腊城邦的兴起》
探究:阅读“古希腊城邦”和“古希腊城邦政体”的相关内 容,结合“古希腊地理环境图”探究下列问题:
The Glory is Greece! The Grandness is Rome!
辉煌属于希腊! 宏伟归于罗马!
西方文明 ↓(源头) 古希腊文明 ↓(开端) 爱琴文明
古时候地中海东岸腓尼 基,有位美艳的公主叫欧罗 芭。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 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 罗兰。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 山俯瞰大地,发现了欧罗芭, 被她的美色所吸引,于是摇 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 来到了她面前。欧罗芭骑上 了牛背,公牛踏着爱琴海浪 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 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任 命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 芭”。
——交往不便 ——有利城邦制度的形成
(4)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的环境下,对外交往方便吗?有利于希 腊人从事什么活动?容易形成什么思想观念?有利于什么政治的形 成?
——对外交往方便,有利于发展航海业、商业贸易、殖民活动 ——容易形成自由、平等等观念 ——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
“商品经济的性质决定每一个商品的所有人一定是独立的、平 等的,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说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不管什 么人,只要进入了市场,就不存在任何特权。商品交换的平等决定 了民事财产生活领域中主体的平等。”
寡头制 少数贵族掌权,公民大会处于次要地位
能力提升:试以中国和希腊为例,说明其政体的 类型及原因的不同。
大河文明 农业生产
社会稳定 安土重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海洋文明 商业贸易
自由流动 公平交易
民主制
能力提升:试以中国和希腊为例,说明其政体的 类型及原因的不同。
地理条件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思想条件
克里特文明 (前2000年--前1400年)
迈锡尼文明 (前16世纪--前12世纪)
特点: 产生君主制国家 王宫建筑群 线形文字A
特点: 新的君主国兴起
王宫、卫城、王室陵墓 线形文字B 好战尚武
1、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遗址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壁画中的年轻女子
米诺斯王宫驯牛图壁画
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王宫室内复原图 克里特岛上的希腊线形 文字A泥版。
(一个城市+周边村社) ➢ 典型城邦:雅典
斯巴达 (3)居民主体:
拥城有邦政公治民参与权 (4的)男城性邦公实民质集:体
(P22小字:实际上 是……国家组织)
城邦公民: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男性成年公
成年民男4万性
外邦人4.5 万
真正意义的公民
祖籍本邦
妇女、未成
年人5万
须具备的条件
2、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卫城的城墙遗址
军事题材的石雕
迈锡尼文明
纯金面具
迈锡尼文明
双面斧
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
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木马(木马计)
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 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 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 征特洛伊,围攻九年不下。 在第十年,希腊将领奥德 修斯献计,把一批精兵埋 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内放 在城外,假作退兵。特洛 伊人以为敌兵已撤 ,把木 马拉到城内,夜间伏兵跳 出木马,打开城门使希腊 兵得以入城,攻下特洛伊 城。
(1)古希腊自然环境有何特点?
B.三面环海、 港湾众多
A.山多地少、 岛屿多;
希腊地理环境图
(2)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下,农业是否发达?这样会出现什么样的 矛盾?古希腊人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
——农业不发达(粮食不能满足需求) ——人地矛盾尖锐 ——海外殖民扩张
(3)山多、岛屿多的情况下,古希腊内地人们的交往是否方便? 容易形成什么样的国家和政治制度?
古希腊: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 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地区的通称。其地理范 围包括今天的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 细亚半岛西岸。
爱琴文明:指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 间的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 主要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
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迈锡尼 克里特岛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