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呵护意识的增强,野生动物养殖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生态产业。

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具有降低野生动物砍伐、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侵害和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等多种优势。

因此,开展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二、项目目标1.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养殖野生动物方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捕猎和砍伐行为,保护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生存环境。

2.提供就业机会: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将为农村地区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并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促进经济发展: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生产和销售的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项目内容1.栖息环境建设:搭建合适的栖息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包括建立养殖基地、搭建巢穴、提供适宜的食物供给等。

2.种群繁育:通过人工控制繁殖的方式,增加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

采用优生措施,增加生育率,提高繁殖成功率。

3.产品加工与销售:对野生动物的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包括化妆品、药品、保健品等,以及观赏性养殖动物的销售。

四、市场分析1.政策支持:国家已经提出了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的政策支持,对养殖户给予补贴和贷款支持。

2.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野生动物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3.竞争分析:目前野生动物养殖项目还属于新兴产业,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但也不容忽视激烈的竞争。

五、投资与回报1.投资规模:初期投资主要用于养殖基地的搭建和野生动物的购置,预计需要投资100万元。

2.回报周期:预计项目投产后的回报周期为3-5年,之后养殖户可获得较高的收益。

3.盈利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野生动物产品的价格,预计项目可实现年销售额500万元,净利润100万元。

六、风险与对策1.政策风险:由于相关政策可能发生变动,可能会对项目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

2019年大鲵产业发展学习考察报告

2019年大鲵产业发展学习考察报告

大鲵产业发展学习考察报告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大鲵产业的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加快我区大鲵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学习借鉴区外发展经验12月6日至12日由地委副书记龙德文任团长地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顾问、政协地工委原主任叶明瑞地委委员、铜仁市委书记李建地委委员、宣传部长顾明杰地区渔业局局长杨频铜仁、江口、松桃、印江县(市)领导及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赴湖北省十堰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开展了为期7天的大鲵产业发展考察工作考察归来大家深感启发很大受益非浅一、十堰市和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发展现状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对水域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近些年来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栖息地破坏全国适宜大鲵生存的生态环境区域缩小资源衰退湖北省十堰市神农架山麓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溪沟遍布所属房县是我国大鲵四大原产地之一湖南省张家界作为铜仁地区的近邻同属武陵山区所产大鲵均为“武陵山”品系也是我国大鲵四大原种地之一该市有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并设立有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集救护保护、人工驯养繁殖、病害研究等于一体的大鲵救护中心湖北房县群众素来有家庭养殖大鲵的习俗近年来在房县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组建了房县兴农大鲵养殖开发专业合作社着力培植发展壮大大鲵产业合作社已建有繁育基地6处存池大鲵3.5万尾人工养殖初具规模有供繁育的大鲵亲本5000多尾每年可新繁种苗2万余尾全县养殖量已达70000多尾新增产值1.6亿元湖南省张家界市现有大鲵驯养繁殖企业20个驯养规模超万尾的有1家驯养规模超过5000尾的有3家有5家获得《大鲵经营利用许可证》(其中有2家餐饮经营利用许可证1个展览经营利用许可证(中国娃娃鱼博物馆))挂靠驯养繁殖场的委托代理驯养户近50户其村级农民大鲵养殖合作社社员发展迅速目前张家界市池存大鲵10万余尾其中亲鲵超过1万尾拥有大鲵驯养、繁殖专利技术8项(二)发展模式湖北省大鲵发展模式主要是采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管养殖大户养殖大户带养殖农户(社员)开创了委托驯养繁殖制、亲鲵登记备案制等新方式湖南省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发展模式是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今年也在发展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如:永定区后坪镇荷花村农民大鲵养殖合作社等(三)党委、政府的作用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好当地资源湖北、湖南两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十分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通过调研提出了湖北省渔业要分别以“9条鱼”带动一方产业发展房县的大鲵发展就是其中之一房县县委、政府将大鲵产业列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进行扶持成立大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优惠政策聘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与兴农养殖开发专业合作社组建大鲵养殖技术开发中心县政府出资200多万元用于扶持大鲵生态繁育基地建设科技局设立大鲵繁育专项科技经费每年用于大鲵科研经费达10万元以上该县的白鹤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培植大鲵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在资金、技术、领导力量上倾力支持主攻繁育技术大力培植养殖大户示范带领农户发展湖南省张家界市已把大鲵产业发展作为当地旅游的特色项目发展省、市积极统筹协调张家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大鲵保护区共同发展仅大鲵救护中心的建设国家、省、市已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多年的支持与发展还培育出了全国知名的大鲵产业企业湖南润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张家界金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分别亲临实地视察了该市大鲵保护、驯养繁殖和利用情况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七套、十套节目及数十家国内外媒体都对张家界的大鲵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四)、渔业部门的作用湖北、湖南两省和房县、张家界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履行职能、职责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推动大鲵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依法管理有序发展房县渔业部门由过去主要以“堵”为主转变为以“疏”为主在技术指导方面他们对全国较大的大鲵养殖基地和公司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先后与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产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教授建立技术指导合作关系从亲鲵的选育、到养殖池的选点、设计与建造、病害防治等都进行直接的技术指导张家界渔业部门对大鲵的管理由过去依法“没收、罚款、放生”变为“引导、扶持、服务”坚持抓公司带大户大户带农户使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在湖南省渔业部门的倡议下由湖南省润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牵头与湖南大鲵救护中心等单位发起于XX年2月经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湖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并创办了全球唯一的公益性的大鲵行业网站—“大鲵保护国际协作网”其宗旨为:“保护大鲵维护生态平衡”依托it行业最新技术建起了大鲵行业信息平台二、对我区发展大鲵产业的意见(一)我区自然资源条件我区发展大鲵产业的自然资源条件比湖北省房县要好与湖南省张家界市相当我区是全国大鲵四大原产地之一区内以梵净山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适宜发展大鲵的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充分溪流里有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和群众性的稻田养鱼、坑塘养鱼、网箱养鱼均可为发展大鲵养殖提供优质饵料(二)我区大鲵养殖现状我区群众对发展大鲵产业的积极性高有坚持十余年养殖探索的养殖户并积累了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在利用自然河道仿造自然生态环境或洞穴驯养上有独到之处其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截止年11月底全区已有28个养殖场(点)人工养殖大鲵5876尾现要求开展大鲵人工养殖的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农民群众还不少为我区发展大鲵产业奠定了群众基础(三)对我区发展大鲵产业的几点意见遵循“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野生水生动物保护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坚持政府引导依法管理有序发展;坚持运用市场机制、招商引资引领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发展大鲵产业1、划定大鲵自然保护区在调查研究和实地详勘的基础上将有大鲵种质资源流出地划定为相应级别的大鲵自然保护区(点),并逐步升级保护2、建立梵净山大鲵繁育中心和养殖基地(公司)通过招商引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1个梵净山大鲵繁育中心着力梵净山大鲵种源体系建设在梵净山周边县(市)培植7个以上规范化、规模化幅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养殖示范基地(公司)3、通过大鲵繁育中心和“基地(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大鲵养殖积极组建带动力强、机制完善、运营规范的大鲵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养殖户组织起来把产中、产后的相关环节链接起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形成集中繁殖、分散养殖、联合经营、分级管理的新型产业运作管理和发展模式使我区大鲵产业逐步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4、政府应积极引导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开展大鲵养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鼓励科技人员为养殖基地(户)或龙头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对发展大鲵产业作出积极贡献的科技人员应予以奖励5、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作用全区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一是要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健全大鲵养殖技术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大鲵养殖试验、示范工作进一步完善大鲵从亲本繁殖、苗种培育、成体饲养、病害防治等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二是要依法管理加强对大鲵种质资源的监管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要严厉打击非法捕捉、收购、买卖野生大鲵的行为坚决防止野生大鲵自然资源量的流失和破坏。

野生动物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野生动物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可行性报告第1章项目总论1、项目描述:农庄利用养殖、种植的优质产品,发展野味馆、茶庄、狩猎、动物表演、斗野猪、斗野鸡、摸鱼、钓青蛙等餐饮、旅游、休闲项目。

而旅游业、休闲业又可以消化农庄的产品,并节省了大量采摘、运输、销售及损耗等费用,以实现农业向餐饮业、旅游业、休闲业的发展,形成行业之间的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2、市场分析:一、整个行业的市场需求状况:“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这句民间俗语,在社会上已流传了百年之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待饮食已不再是70年代的吃饱就好,如今追求绿色、完善营养、崇尚健康已是二十一世纪的饮食文化趋势.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不同的动植物对人体的某些疾病或生理机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直到今天,来自自然界的药物仍占有极大的比重。

而中医学更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 之说.因此选择些具有一定保健和治疗功用的食物,即是美味佳肴,又可养生保健,不仅能防病治病,还可吃出健康、延年益寿。

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营养需求,诸如野生甲鱼汤,野味一锅烩,锅里壮,宴翅鲍,各类鞭汤等滋补极品佳肴纷纷亮相,各种高档的特色野味饭店层出不穷.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道,“野味之香,香于草木为家而行止自若",野味食品以其独特之处吸引着众多食客,但随着此类消费群体的不断庞大,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凸现。

农村人在城市创业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宽松休闲的乡村,大做“农”字文章,搞各种形式的农家乐,寻求致富的新途径。

以前大多农家乐餐馆都是生意兴隆,但随着大众盲目的跟风,农家乐的内容逐渐变得单调且俗气,不能激起人们消费欲望的兴奋点,农家乐餐馆的生意呈现滑坡。

最近不少有眼光的人们瞄准消费者对野味情有独钟的需求心理,开始把野味作为农家乐餐桌上的耀眼内容,并锁定人们对饮食卫生的时尚追求,屡出奇招,在城市周边的乡村及景色宜人的山村,推出自助式野味餐馆,再造了农家乐生意别样形式的火爆局面.3、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农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央一号文件:加大支农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中央一号文件:粮食安全警钟长鸣立足国内基本自给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山西省神池县关于投资优惠政策文件5、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农村实用技术之中国特种养殖系列(光盘)》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十大热门特种养殖—(第二版)》作者:马立新《特种野猪养殖技术》作者: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野兔养殖效益》作者: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单位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操作应用手册》出版社:宁夏大地出版社。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总结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总结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总结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破坏,许多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物种,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

通过人工繁殖和保护区域的建设,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中国的大熊猫、南非的非洲象、印度的孟加拉虎等都得到了成功的繁育利用。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的总结显示,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保护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禁止非法狩猎和贩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其次,需要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确保它们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

此外,科学家们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野生动物的繁育技术,提高繁育成功率和健康状况。

然而,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野生动物的繁育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且成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其次,野生动物的繁育和保护需要政府、科研机构、NGO等多方合作,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和资源。

总的来说,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护工作,它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繁育,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和繁衍。

松鼠人工繁育可行性报告

松鼠人工繁育可行性报告

松鼠人工繁育可行性报告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森林资源的减少,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威胁。

其中,松鼠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栖小动物,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保护松鼠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们开始探索松鼠人工繁育的可行性。

本文将从松鼠的生态习性、繁殖特点等方面,探讨松鼠人工繁育的可行性。

松鼠的生态习性松鼠是一种树栖小动物,主要分布在森林、林缘和公园等地区。

它们通常喜欢在树冠上筑巢,以避免天敌的袭击。

松鼠是日行性动物,喜欢在早晨和傍晚活动,中午则会躲在树洞里或树冠下避暑。

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坚果、松子、果实等。

松鼠的寿命一般在3-5年左右,但在适宜的环境下,其寿命可达8-10年。

松鼠的繁殖特点松鼠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3-5月份。

雌松鼠发情期间,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来吸引雄松鼠。

一旦受精,雌松鼠怀孕的时间一般为30-45天左右。

每胎产仔2-6只,刚出生时的幼仔体重一般在10克左右。

幼仔在出生后需要母亲喂养和照顾,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才能离开巢穴独立生活。

松鼠人工繁育的可行性从上述松鼠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特点可以看出,松鼠的人工繁育是可行的。

首先,因为松鼠主要栖息在森林、林缘和公园等地区,这些地方通常已经被人类开发和利用,难以提供足够的自然栖息场所,因此人工繁育成为了一种必要手段。

其次,松鼠的繁殖周期较短,每年都能进行繁殖,便于人工繁育的实施。

最后,松鼠的成长速度较快,幼仔在出生后3-4个月就可以离开巢穴独立生活,这也为人工繁育提供了便利。

松鼠人工繁育的实施方法要进行松鼠人工繁育,需要有合适的场所和条件。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于自然栖息环境的场所,包括树枝、松果、果实等,以及温暖舒适的环境。

其次,需要准备好合适的饲料,如坚果、松子、谷物等,以及水。

最后,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松鼠进行照顾和管理,包括注意幼仔的生长发育状况,防止传染病等。

松鼠人工繁育的意义松鼠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工繁育,可以保护和增加松鼠的数量,同时也可以探索更多保护野生动物的可行手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浙江省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浙江省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浙江省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杨柳;周晓丽;陆军;陈碧芽;刘政;朱培;王震伟【摘要】浙江省现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约1500家,分布在11个市89个县(市、区),年产值约50亿元;经营类型主要可分为食药用性、皮毛用、观赏性与实验性.本文分析了发展形势及发展问题,当前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要存在企业觃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野生动物种群退化,缺乏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标准化人工繁育体系不完善,以及人工繁育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促进野生动物产业可持续经营,推广科学驯养繁育及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探索野生动物多元化经营模式等对策,旨在为浙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管理、觃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39)002【总页数】5页(P98-102)【关键词】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浙江【作者】杨柳;周晓丽;陆军;陈碧芽;刘政;朱培;王震伟【作者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杭州 310023;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浙江杭州 310020;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杭州 310023;湖州市林业局,浙江湖州 313000;长兴县林业局,浙江长兴 313100;长兴县林业局,浙江长兴313100;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处,浙江长兴 3131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65野生动物是我国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服务价值、消耗使用价值、商业价值以及游乐观赏价值。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是对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进行的科学实验、展览及其他经济目的的活动[1]。

在做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与合理的经营利用,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人工饲养繁育的野生动物是人类消耗巨大野生自然资源驯化而来,科学繁育和规范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人工饲养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饲养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饲养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严重受到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

为了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人工饲养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项目旨在研究人工饲养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的可行性,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拯救这些珍稀动物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目标1.明确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分析人工饲养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及可行性。

3.研究和探索人工饲养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的方法和策略。

三、可行性分析1.资源可行性:项目所需资源主要包括资金和专业知识。

目前社会上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支持度较高,可以从政府和社会捐赠等渠道筹措到足够的资金。

同时,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以借鉴现有的人工饲养项目经验。

2.技术可行性:人工饲养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包括动物行为学、繁育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技术在目前已有的动物保护研究中已经有所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饲养是可行的。

3.环境可行性:人工饲养需提供合适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饲养条件来模拟野外生态环境,确保野生动物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和需求,可以设计出合理的饲养环境,确保其良好的适应性。

4.社会可行性:人工饲养极小种群野生动物资源可以引起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保护资源的共同行动。

同时,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当地经济发展。

四、方法和策略1.建立人工饲养基地: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场所来建立人工饲养基地,建立完善的动物饲养设施和管理系统。

2.科学选材和繁殖:根据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和繁殖需求,科学选择具有优良品质和适应力的个体进行繁殖,并采取一系列救助措施来提升幼崽的生存率。

3.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在基地内建立具有类似野外环境的饲养空间,营造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食物供给等条件。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研报告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研报告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研报告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研报告为更好地掌握我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现状,规范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活动秩序,发掘培育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示范基地,推动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发展,助力林业产业脱贫增收。

近期,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特对我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安顺市紫云县等地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进行了抽样现场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基本情况(一)竹鼠人工繁育场所基本情况2018年,黔东南州从江县登记在案的竹鼠人工繁育场所共5家,截止目前,全县实有竹鼠人工繁育场所2家,其余均已关闭。

省动管站先后走访了两家养殖场,分别是:从江县玉珠竹鼠养殖场、从江县峻玮竹鼠养殖有限公司;其中,从江县玉珠竹鼠养殖场现有人工养殖竹鼠17只,养殖场内大部分养殖池已空置废弃。

据了解,该养殖场法人代表已于年后进县城务工,现在由其母亲代为管理,由于贫穷和缺少养殖技术等原因,养殖规模日益减小,目前繁育的竹鼠主要供附近村民节日需求和自销;从江县峻玮竹鼠养殖有限公司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广西桂林临川县等地进行引种,初始引种100对(雄鼠和雌鼠比例1:1),经过6-7年发展,现有人工养殖竹鼠1000只左右,通过供应周边乡镇和县城,实现年产值20余万元,农民年增收13余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人。

(二)野猪人工繁育场所基本情况省动管站到紫云县板当镇青柳村韦克荣户了解野猪驯养繁殖相关情况。

据了解,韦克荣饲养仔猪来源为三代野猪种猪与家猪杂交所得,目前共饲养猪70头,其中子三代野猪4头,其余散养个体是否为野猪杂交后代存疑,有待进一步排查。

目前该户正在修建猪舍,计划由散养改为圈养。

二、发展优势依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我省积极推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发掘优秀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示范基地,助力林业扶贫产业大发展。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农村竹鼠养殖在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一是养殖成本低廉,前期投入较小。

人工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人工繁育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已有研究和案例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人工繁育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但需要谨慎考虑其潜在风险和限制。

引言人工繁育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控制和促进物种繁殖的过程。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工繁育已经在许多物种中得到应用,包括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畜牧业的发展。

然而,人工繁育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对于野生动物的影响和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本报告旨在综合评估人工繁育的可行性,并讨论其潜在的环境和生态效应。

人工繁育的应用领域人工繁育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其中包括:-濒危物种保护:人工繁育可以帮助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提高其生存概率,并为其后代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农业和畜牧业:人工繁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以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和质量。

-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人工繁育可以增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动物数量,提供观赏和教育机会。

人工繁育的优势和挑战人工繁育具有以下优势:-保护物种多样性:人工繁育可以帮助保护濒危物种,防止其灭绝,维护生态平衡。

-提高产量和质量:在畜牧业中,人工繁育可以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类对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

-教育和观赏价值: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人工繁育项目,提供了观赏和教育机会,增加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

然而,人工繁育也面临一些挑战:-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人工繁育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使物种更容易受到疾病和环境变化的威胁。

-生态系统的影响:人工繁育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例如引入外来物种和破坏自然繁殖的平衡。

-成本和可持续性:人工繁育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长期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结论根据本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人工繁育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特别是在濒危物种保护和畜牧业方面的应用。

-人工繁育需要谨慎考虑其潜在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特别是对于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

XX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XX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一、引言二、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的可行性和相关问题。

2.调查问卷:对园区员工、专家学者和游客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的态度和观点。

3.实地考察:对园区环境、动物群落状况和驯养设施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园区现有条件是否满足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的需求。

三、文献调研结果1.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需要充足的食物供应、适宜的栖息地和维护良好的人工繁殖系统。

这需要高成本和专业技术支持。

2.驯养观赏:驯养观赏能够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和教育价值,但需要有明确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驯养观赏需要平衡动物福利、游客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四、调查问卷结果1.对动物园员工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员工支持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认为这有助于保护物种和提高公众意识。

2.专家学者的调查结果显示,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可以在合适条件下进行,但需要设立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3.游客的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支持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认为这可以提供更好的观赏和教育体验。

五、实地考察结果1.XX动物园的环境条件较好,有充足的空间和资源支持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

2.园区已有一些成功的驯养繁殖案例,如狮子和熊猫等,表明驯养繁殖在此园区是可行的。

3.园区已有合适的驯养观赏设施,如安全围栏、观赏平台等,能够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

六、可行性分析1.资金和技术: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涉及高成本和专业技术支持,园区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2.动物福利:园区需设立严格的动物保护和管理机制,确保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不对动物福利造成威胁。

3.法律和道德:园区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确保驯养活动合法合规,保护野生动物的权益。

4.公众需求: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有助于满足公众对观赏和教育的需求,提高公众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可行性研究报告

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可行性研究报告

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可行性研究报告梅花鹿这种野生动物身上有着多种营养丰富,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然而,如果我们为了人类自己而大量不杀野生的动物,用他们的身体来制作对人体有益的补品。

这样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所以,一个两全的办法就是驯养和繁殖野生动物。

这样既不用担心野生动物的灭绝,又能帮助人们食用用野生动物制作的补品来强身健体。

驯养和繁殖野生动物在以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为野生动物已经习惯了野外的环境,人工环境很难模仿出他们适应的环境,即使是从出生就在人工的培养下长大,也会多多少少的对环境显得不适应。

所以,像梅花鹿这种虽然浑身是宝的品种,还是不能大规模的饲养。

不过,近几年来,路路通参茸特产有限公司,结合古典历史记录,配合先进的国际领先技术,已经攻破了这一难题。

我公司从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确立了生态环境和饲养团队最重要的方针计划,并着手开始实施。

人工驯养繁殖梅花鹿这一难点,已经得到了彻底的突破。

梅花鹿可以说是满身是宝。

我们熟知的鹿茸,就是鹿科动物的雄性鹿密生茸毛尚未骨化的幼角。

生产鹿茸的鹿科动物主要有两种,梅花鹿或者马鹿。

梅花鹿的鹿茸叫做花鹿茸,马鹿的鹿茸叫做马鹿茸。

鹿茸富有多种营养,是非常好的滋补品,老人小孩都适宜。

他能够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减少被流行病侵害的可能。

保护人体健康。

最重要的是,鹿茸对于身体本来就弱得人,有着非常好的重振作用,适合体制虚弱人的人群。

因此,很多人去医院看病人,往往会选择鹿茸作为礼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本草纲目》上对鹿茸的简介是“圆柱状分枝,顶端钝圆而微弯,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被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皮茸紧贴。

锯口面白色,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

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二茬茸质重,锯口外围多骨化,无腹气。

马鹿茸较粗大,分岔较多,外皮灰褐色或灰黑色,茸毛青灰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

气腥臭,味咸。

正品鹿茸外皮平滑,呈红棕色或棕色,上部毛密柔顺,布有红黄色或棕黄色茸毛,横切面黄白色,有蜂窝状,细孔明显,气微腥,味咸。

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动物园作为一种特殊的游憩场所,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和接触野生动物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动物园内部分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报告通过调研和深入分析,对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提升动物园野生动物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提供参考。

一、引言动物园自上世纪以来便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与动物互动场所。

动物园通过收集、驯养和展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对于公众教育和自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和自然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动物园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观赏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可行性分析1.物种选择:根据动物园内部设施、人员和资金等情况选择适宜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驯养和繁殖,同时考虑物种的保护状态和适应能力。

2.环境配套设施: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饲养设施,包括饲养舍、游泳池等,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3.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的选择、饲养周期的控制等,以确保野生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三、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的可行性分析1.动物选择: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动物种类,如熊猫、孔雀等,同时考虑动物的适应性和与观众的互动性。

2.环境营造: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景观设计、动物展示区域等,以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观赏动物。

3.活动设计:开展各类与野生动物互动的活动,如动物喂食、观赏讲解等,以提供更丰富的观赏体验。

四、问题与对策1.人员技术:提升动物园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以更好地进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观赏服务。

2.环保意识:加强动物保护和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和关注度。

3.法律法规:加强对野生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和监督,以保护野生动物的权益和生存环境。

五、结论通过对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驯养观赏是可行的,但需要注重物种选择、环境配套设施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合理规划和落实。

野生动物养繁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野生动物养繁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园观赏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可行性研究报告XX园目录一、背景 (1)二、相关依据 (2)三、自然优势 (3)四、动物园建设内容及规模 (4)4.1 驯养场所及展馆建设 (4)4.2 其他建设 (4)五、技术管理保障 (5)六、饲料来源 (5)七、观赏动物来源 (6)八、观赏动物驯养原则 (7)九、驯养观赏动物种类 (8)十、环保保护 (9)10.1 粪污处理 (9)10.2 园区绿化 (9)十一、安全防护 (9)11.2 野生动物逃逸防范 (10)11.3 疫源疫病预防 (10)十二、投资 (10)附表: (11)一、背景野生动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有着巨大贡献,是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除具有生态、科学、生产、经济、医学等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和美学价值。

动物园是野生动物饲养、繁殖、观赏、野生动物动物保护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普教育的一个综合基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合理利用野生动物的美学价值,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建立动物园,为人类提供娱乐文化和休闲活动,欣赏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美,同时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科普和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爱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XX 位于XX 西南部,是XX 面积最大的市级行政区,境内群山起伏,境内已建立了16 个不同类别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当前,由于人为因素影响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对野生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生存影响,目前,增强XX 人了解野生动物并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需开展某些濒危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延续种群等工作,因此经过多方面考察和论证,XX 动物园计划在动物园开展蓝孔雀(Pavo cristatus)、灰雁(Anser anser)、豪猪(Hystrix hodgsoni)、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us)4 种XX 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他具有观赏或保护价值的野生动物及黑熊(Ursus thibetanus)、猕猴(Macaca mulatta)、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白鹇(Lophura nythemera)、金雕(Aquila chrysaetos)等17 种XX 重点陆生野生动物和引进的世界濒危物种。

牦牛繁育调研报告

牦牛繁育调研报告

牦牛繁育调研报告牦牛繁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牦牛繁育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牦牛繁育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数据并总结调研结果。

二、调研结果分析1. 牦牛繁育面临的问题从调查问卷中发现,牦牛繁育存在以下问题:(1)牦牛种群数量不足:根据调查结果,近年来牦牛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出现了濒临灭绝的风险。

(2)遗传品质下降:由于长期以来对牦牛遗传品质的无序选择,导致牦牛的育种品质下降。

(3)饲养条件差:部分养殖户反映,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牦牛的饲养条件较差,导致繁育效果不佳。

(4)缺乏科学技术支持:牦牛繁育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如繁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指导不足。

2. 牦牛繁育的现状(1)种群数量:根据调查数据,牦牛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很多养殖户转而选择其他畜禽养殖方式。

(2)养殖区域: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其中西藏自治区拥有最多的牦牛养殖户。

(3)养殖方式:牦牛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户养,少部分养殖场存在,但规模较小。

(4)市场需求:牦牛在市场上的需求有限,主要用于当地居民的肉食和乳制品生产。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牦牛繁育面临的问题,提高牦牛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种群数量调控: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牦牛种群数量的保护力度,并加强监管,避免过度捕捞和滥杀。

(2)优化遗传品质:通过科学、有序的选择和配种,挑选出具有高产、耐寒、抗病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牛进行繁育,提高牦牛的遗传品质。

(3)改善饲养条件:鼓励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提高牦牛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确保牦牛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4)加强科技支持:加大对牦牛繁育的科技支持力度,建立科学繁育的指导体系,提供疾病防控、繁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5)拓宽市场需求:通过品牌推广、市场培育等方式,拓宽牦牛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需求,从而增加养殖户的收益,吸引更多人参与养殖业。

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调研报告

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调研报告

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调研报告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调研报告摘要:本次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调研报告旨在了解目前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调研,现场观察野生动物保护区域,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得出以下结论:目前野生动物保护存在不少问题,包括非法捕猎、栖息地破坏、非法贸易等。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物种多样性,我们建议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增加宣传教育力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一、背景介绍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野生动物因非法贸易、栖息地破坏等原因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对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调研,访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现场观察野生动物保护区域,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获得了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三、调研结果与问题分析1.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法律的执法力度不强,对非法捕猎的打击不力等。

同时,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不协调。

2. 栖息地破坏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城市化过程中的建设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破坏,导致部分野生动物灭绝或濒临灭绝。

3. 非法贸易现象严重我国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现象仍然很严重,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的非法贸易。

非法贸易不仅给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也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秩序造成了危害。

四、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为了解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并加大对非法捕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提高法律的执行效果。

2.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调查报告

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调查报告

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调查报告根据年初的工作安排,2011年,我科会同州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的同志,对全州6县2市的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查的范围是针对已办理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许可证的养殖户。

调查走访了130家,占总数的78%。

调研组一行深入养殖场现场查看,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养殖户、经营户和县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面对面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州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和保护情况1、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状况XX州地貌复杂,森林广布,莽莽林海为多种陆生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天然场所,构成动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储量的丰富性。

据2000年全州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已知陆生脊椎陆生野生动物30目91科50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8种,即金丝猴、白鹤、豹、云豹、扭角羚、林麝、金雕、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69种,即猕猴、短尾猴、豺、黑熊、穿山甲、黄喉貂、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河麂、斑羚、鬣(liè)羚、岩羊、水獭、鸢(yuān)、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褐冠鹃隼(sǚn)、赤腹鹰、栗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鵟(kuáng)、普通鵟、毛脚鵟、灰脸鵟鹰、鹰雕、白腹山雕、秃鹫(jiǜ)、白尾鹞、白腹鹞、鹊鹞、白头鹞、鹗(è)、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红腹角雉(zhì)、勺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草鸮(xiāo)、黄嘴角鸮、红角鸮、领角鸮、雕鸮、毛腿鱼鸮、褐鱼鸮、领鸺(xiū)鹠(liú)、斑头鸺鹠、鹰鸮、纵纹腹小鸮、褐林鸮、灰林鸮、长耳鸮、短耳鸮、楔尾绿鸠、红翅绿鸠、大鲵(ní)、大壁虎、虎纹蛙、拉步甲、三尾虎凤蝶、中华虎凤蝶;有XX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25种,如狼、貉(hé) 、赤狐、狍、豹猫、花面狸、豪猪、中华竹鼠、猪獾(huān)、狗獾、鼬(yòu)獾、华南兔、普通鸬鹚(lúcí)、白鹭等。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总结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总结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总结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宝贵资源,它们的存在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破坏,许多野生动物种群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国家和组织都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繁育利用工作。

他们
通过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和推动立法保护等方式,积极地保护和繁育野生动物。

这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例如一些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的总结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保护区的建设和
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保护区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让野生动物能够自由地繁衍生息。

其次,科学研究对于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繁殖行为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

此外,推动立法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法律的保护,才能够有效地遏制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然而,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非
法捕猎等问题依然存在,给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工作,确保它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通过保护区的
建设、科学研究和立法保护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繁育野生动物,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同时,我们也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和非法捕猎等问题,为野生动物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人工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繁育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目前,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许多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种群,人工繁育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人工繁育是指通过人工干预,通过对动物的生殖行为、繁殖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来达到增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目的。

在我国,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人工繁殖和放归的政策。

而在国际上,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通过人工繁育成功的案例,证明了人工繁育的可行性。

因此,研究人工繁育的可行性对于野生动物保护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繁育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可行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人工繁育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和文献,对人工繁育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和梳理。

2.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已经开展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种类,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专家访谈:与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1.国内外人工繁育的成功案例-对已成功进行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种类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成功的因素和经验。

2.人工繁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目前人工繁育存在的问题,如基因多样性、野化训练、后代释放等方面的挑战。

3.人工繁育的可行性-对人工繁育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可行性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估其在种群恢复和保护中的作用。

4.改进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以提高人工繁育的效率和成功率。

五、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能够对人工繁育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成功的案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成果,能够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和保护工作的进展。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检查内容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检查内容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检查内容篇一《走进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的奇妙检查之旅》最近啊,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特别的“探访”——去一家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做个全面检查。

没错,就是那种听起来就像去动物园后勤保障部一日游的工作,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刚踏进去,就被眼前的一片绿意给惊到了。

这可不是随便在宿舍摆个盆栽那么简单,这是一片精心规划的小森林,里面住的是猴子啊、鸟儿啊这些平时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家伙。

我这心里头啊,就像突然被丢进了欢乐谷,兴奋得乱跑乱窜,要是让同事们知道了,估计得笑我“没见过世面”。

检查嘛,得找些专业人士。

于是,负责人老刘把我们带到了一间“高科技实验室”。

说是高科技,可里面除了显微镜和一堆试管,我还真没看出来有啥特别的。

老刘解释说,他们正在研究一种特殊的饲料,能让小动物们长得更健康,这门道还挺深的。

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跨界”的一幕。

有个员工竟然在给一只过敏的猴子拍背安抚!我震惊之余,还有点想笑。

那猴子也挺“识相”,眨巴着小眼睛,像是在说:“谢谢大哥!”简直就像是在看一场动物版的《笑傲江湖》。

当然,工作归工作。

我们这次主要是查资质、看环境、验营养,确保这些小动物们在人类的照顾下也能过的自由自在。

经过一番“地毯式”搜索,发现这家企业还真挺靠谱的。

无论是卫生条件还是食物储备,都达到了标准,看来这些小家伙们是享福了啊!篇二《检查结束,那些小家伙们的日常》临走的时候,被一个调皮的鹦鹉给拦住了。

它愣是瞅瞅这儿,瞅瞅那儿,似乎是想让我这位“稀客”多陪陪它。

看它眼神里那股子灵动劲儿,我当时就准了:“嘿,小家伙,出名了别忘了我啊!”走出大门的那一刻,心里还真有点不舍。

别看那些小动物平时给我们带来的只是欢笑和惊喜,它们背后却是这家企业的心血。

希望这些企业都能像这家一样,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宝贝一样疼爱,那该有多好啊!这次检查,不仅让我涨了见识,还多了几分对野生动物的怜爱。

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些小小的奇迹,让它们的明天更加灿烂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掌握我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现状,规范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活动秩序,发掘培育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示范基地,推动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发展,助力林业产业脱贫增收。

近期,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特对我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安顺市紫云县等地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进行了抽样现场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基本情况
(一)竹鼠人工繁育场所基本情况
2018年,黔东南州从江县登记在案的竹鼠人工繁育场所共5家,截止目前,全县实有竹鼠人工繁育场所2家,其余均已关闭。

省动管站先后走访了两家养殖场,分别是:从江县玉珠竹鼠养殖场、从江县峻玮竹鼠养殖有限公司;其中,从江县玉珠竹鼠养殖场现有人工养殖竹鼠17只,养殖场内大部分养殖池已空置废弃。

据了解,该养殖场法人代表
已于年后进县城务工,现在由其母亲代为管理,由于贫穷和缺少养殖技术等原因,养殖规模日益减小,目前繁育的竹鼠主要供附近村民节日需求和自销;从江县峻玮竹鼠养殖有限公司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广西桂林临川县等地进行引种,初始引种100对(雄鼠和雌鼠比例1:1),经过6-7年发展,现有人工养殖竹鼠1000只左右,通过供应周边乡镇和县城,实现年产值20余万元,农民年增收13余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人。

(二)野猪人工繁育场所基本情况
省动管站到紫云县板当镇青柳村韦克荣户了解野猪驯养繁殖相关情况。

据了解,韦克荣饲养仔猪来源为三代野猪种猪与家猪杂交所得,目前共饲养猪70头,其中子三代野猪4头,其余散养个体是否为野猪杂交后代存疑,有待进一步排查。

目前该户正在修建猪舍,计划由散养改为圈养。

二、发展优势
依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我省积极推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发掘优秀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示范基地,助力林业扶贫产业大发展。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农村竹鼠养殖在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一是养殖成本低廉,前期投入较小。

据了解,人工繁育竹鼠每日只需在饲养池内投放1—2块劈砍好的约一掌长度的麻竹等竹类竹杆即可,每日每只饲料成本仅在0.1元左右,竹鼠生长所需水分主要从竹子等食物中汲取,因此不需要额外准备饮用水;对于处于孕期的雌鼠,可适量喂养玉米、米糠等饲料,均是农村常见且易获取的作物。

此外,目前主流的竹鼠饲养方式为饲养池圈养,饲养池可使用瓷砖、红砖等价格便宜的材料制作,以从江县西山镇顶洞村峻玮养殖场为例,该养殖场的饲养池全部由农户自己用6060cm规格的瓷砖手工围成,平均每个饲养池成本控制在20—30元左右,造价低廉。

二是管理方便,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竹鼠养殖相比其他家禽及牲畜养殖,一方面饲料耗用低,抗病力强;另一方
面竹鼠对自身生长环境有较强的清理打扫
能力,从江县峻玮养殖场制作饲养池时在池底留下了一拳大小穴口,并用粗铁丝以十字格封住,同时在每个饲养池下方准备了塑料盆等容器承接竹鼠的排泄物,通过这种方式,只需每隔几日清理一次盆中的杂草及粪便,大大节省了时间及人力成本,便于管理。

三是繁殖率高,投入产出比较好。

据了解,1只成年母竹鼠年繁殖仔鼠在10只以上,平均3—4月产出一窝,每窝2—5只仔鼠,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年循环繁殖可达60~80只,远高于猪、牛、羊的繁殖倍数。

一般情况下,种母鼠3—5年出栏淘汰,种公鼠1—2年一换,饲养成年的竹鼠平均体重在3斤左右,按当前市场价70元/斤,根据各养殖户前期投入情况,一般2—3年后可产生稳定收益。

三、存在的问题
(一)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办理无政策支撑
根据2017年1月1日新修订《中华人
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县境的,应当持有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以及检疫证明。

根据调研,发现有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和经营户存在办证难、办证无门等情况,从而导致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不能合法对外引种或出县境交易,大大限制了养殖企业和经营户的发展。

这是由于我省缺乏对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法
律法规支撑,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完善,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只能按照之前的法规标
准和条件对符合驯养繁殖条件的企业和个
人采用登记备案管理,而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则处于无证驯养繁殖非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的情况。

(二)基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检验检疫困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章的相关规定,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
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屠宰、经营、运输以及
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调查中发现,一方面,乡镇一级的检疫工作主要由设立的乡镇畜牧兽医
工作站承担,工作范围广、人员流动性大,导致专业检疫人员严重不足,在缺少经费和必要专用设备的条件下,只能靠“两只眼一把刀”来对动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大大加深了检验检疫难度;另一方面,受人力、语言等条件限制,各相关乡镇单位对动物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落到实处较难,再加上饲养分散、交通不便等原因,很多养殖户在出售动物时,不申报检疫,运输动物时,承运人也不索要检验证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时有发生,增加了野生动物疫病传染人畜的风险,同时扰乱市场秩序,严重阻碍野生动物产业发展。

(三)资金筹措困难,技术支持跟不上
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我省野生动物驯养业发展大多为小规模经营,很多养殖企业经营理念还较落后,且因资金周转困难,部分养殖户为负债经营,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较简陋,使一些小型企业存在先天不足,驯养环境差,繁育方式不科学,始终挣扎停留在靠出售动物活体维持阶段性发展,更谈不上对动物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制作新产品;此外我省各乡镇少数民族较多,语言不通,交流困难,指导和培训工作难以展开,加之懂养殖技术的专业人员较少,使得总体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很多养殖户为边养殖边探索,基本停留在初始阶段,导致产业带动科技含量低。

虽然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竹鼠等品种驯养繁殖技术相对成熟,不过也同样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还停留在粗放式养殖上,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我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一)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法律支持
从2018年全省野生动物产业统计情况来看,有一半以上企业和经营户养殖的都是非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地方林业部门没有配套相关政策支持,对办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没有统一标准,很多养殖企业至今都无任何相关手续,不能合法进入市场经营。

建议通过此次调研,我省应尽快制定出台针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的养殖政策,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放宽非野生动物驯养条件。

(二)强化基层检疫队伍建设,完善检疫设备和技术
一是组织动物检疫人员和畜牧养殖专家深
入基层生产一线,实地宣传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扭转养殖从业者的想法,充分理解、支持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使动物检疫工作从被动检疫转换为主动检疫;二是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动物防疫机构的
资金投入,增添必要的检疫设备,尤其是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推广快速检疫技术,以逐步改进检疫的手段,扩展检疫范围,提高检
疫质量。

三是增加基层动物检疫人员,合理提高动物检疫人员待遇,提高动物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工作人员结合动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引进一些操作简便、检疫高效快速、价格实惠的检测手段,以尽快改变当前的检疫状况,提高基层动物的检疫水平。

(三)积极发掘培育示范基地,引领行业发展
制定我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利用龙头企业认证和运行监管管理办法,引导企业更快更好更高的发展。

发掘培育一批理念创新、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种源基地、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让他们带动其他养殖户进行技术、管理模式和产业规模升级,使广大群众受益,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简化办证程序,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创新机制,引导企业走市场化道路,简化办证审批手续,只要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就不要限制,放宽野
生动物驯养手续。

对养殖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名单以外的动物,只要有条件的,都要大胆尝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试验性养殖和研究,攻克技术难关,开发养殖新品种,研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

(五)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引导养殖企业走规范化道路
建议省政府每年从省财政中安排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积极引导企业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关键技术研究、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连动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开展产品深加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对存在资金短缺且有潜力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资金上扶持和技术支撑,建立野生动物商品交易市场,对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产品,实行严格的上市检验检疫,保证养殖企业的合法交易,各级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树立为市场服务的观念,对进入流通领域的野生动物及产品严格监管,规范流通秩序,坚决遏制非法来
源的野生动物及产品进入市场,联合森林公安部门对非法进入流通领域的野生动物产品进行严肃处理,形成震慑,规范我省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将我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培育成为林业支柱产业之一,增加林业经济总量,为贵州发展生物资源产业作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