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部编本人教版语文14本经典名著基础知识复习2

初中部编本人教版语文14本经典名著基础知识复习2

14本经典名著基础知识复习一、《朝花夕拾》1.(2018·连云港)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

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2.(2018·杭州节选)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3.(2018·衡阳)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描写的人物是阿长(长妈妈)。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二、《西游记》1.(2018·无锡)《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杆”,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

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真君从未见过旗杆竖在庙宇后面。

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

2.(2018·盐城)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归纳在语文考点中一般常考考点都是一些名著的知识点所以我们要重点学习。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一)《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1、作者:凡尔纳(法国)2、体裁:科学幻想小说3、内容:《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科幻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尼摩是一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后被阿龙纳斯发现。

4、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2)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5、资料链接:凡尔纳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水浒》:反抗封建曓政的英雄传奇1、作者:施耐庵(明)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6、思想意义: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都一般儿哥弟相称,不分贵贱高低。

⑵《水浒》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

7、人物性格举例:⑴鲁智深和李逵性格对比相同点: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暴躁。

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⑵林冲和武松形象对比相同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不同点:林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但受高俅陷害,不得不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的典型。

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个下层侠义之士。

8、精彩情节点击: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

宋江三打祝家庄。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

吴用智取生辰纲。

杨志卖刀。

9、艺术特色:⑴结构上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初中语文名著解析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名著解析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名著解析知识点梳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解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经典名著的解析,学习者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风格,培养对文学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本文将梳理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名著解析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名著中的重要内容。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名著之一。

在解析《红楼梦》时,学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人物形象解析:学生需要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入的解析,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言谈举止等方面的描写。

同时,还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寓意,理解人物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2. 情节解析:学生需要对小说中的重要情节进行解析,理解情节的衔接和发展过程。

同时,还需要探讨情节所表达的主题和寓意,了解作者通过情节的安排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

3. 描写手法解析:学生需要分析小说中的各种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理解这些手法的用意和效果。

同时,还需要通过对描写手法的分析,理解作者对人物和环境的审美态度和情感表达。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对抗恶魔和佛教化解恶果的故事为主线,深受读者喜爱。

在解析《西游记》时,学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基本情节解析:学生需要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的事件发展过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命运和成长轨迹。

同时,还需要探索情节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2. 神话传说解析:《西游记》中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元素,学生需要理解这些神话传说的起源和内涵。

同时,还需要分析这些神话元素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语言风格解析:学生需要分析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如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等,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倾向。

同时,还需要注意小说中的幽默元素和寓意,学习欣赏其中的文学之美。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一部,描述了一群忠义之士的英勇事迹,被誉为“忠肝义胆的英雄传奇”。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名著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名著知识点汇总

3、写作特点
①首先部分散文中显示出来的鲜明的夹叙夹议的特点。这类散文包括《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父亲的病》、《琐记》等篇。由于使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这部分文章大都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社会批判和文化反思的特点。
②善于抓住事件、人物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特征,以小见大,以偏概全,去展示事件的内涵,去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去勾描人物、事件的基本面貌形态,能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2、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五《骆驼祥子》
1、作者: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2、主要内容: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一《西游记》
1、名著背景
作者吴承恩, 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明朝著名小说家。《西游记》写于明朝,现在仍然是我国四部古典名著之一。
2、中心思想

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名著的阅读与解析

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名著的阅读与解析

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名著的阅读与解析名著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阅读内容,对于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名著的阅读和解析,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对人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中语文易考知识点名著的阅读与解析。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初中语文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

该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通过描绘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人物在封建社会中的生活和人性的冲突,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缺陷和衰败。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人物形象描写:《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明,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我们需要注意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与他人的交往、人物形象的转变等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

2. 主题思想的揭示:《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物的命运和爱情的叙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悲剧和纷争。

我们需要关注作品中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等主题的思考和传达。

3. 时代背景与社会风俗:《红楼梦》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腐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人们的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现象。

通过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风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描写神仙、妖魔、佛教的奇幻小说。

该书通过描写孙悟空等人物的取经历险和战胜妖魔,表达了人性的善恶斗争、信仰力量的重要性等主题。

在阅读《西游记》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 神仙与妖魔的形象描写:《西游记》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神仙和妖魔形象,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能力。

我们需要关注人物形象的特征,了解他们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2. 佛教与人性救赎:《西游记》中佛教的思想在整个故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受戒和求取真经的过程,主人公们逐渐认识到了人性的善恶斗争和自我救赎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理解佛教思想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和意义。

初中语文(1-6册)必考的12本文学名著,知识梳理汇总

初中语文(1-6册)必考的12本文学名著,知识梳理汇总

初中语文(1-6册)必考的12本文学名著,知识梳理汇总一、《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其多篇回忆性散文。

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篇目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二、《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京车夫的悲惨命运。

该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朝时期的一群英雄豪杰的故事。

其中,《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等章节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四、《繁星·春水》《繁星·春水》是冰心女士的一本诗集,收录了其多首优美的小诗。

其中,《纸船》、《成功的花》等诗歌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五、《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荒岛上生存的故事。

该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六、《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讽刺小说,讲述了一位医生的奇幻冒险故事。

该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七、《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其童年的经历。

该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工人子弟的成长历程。

该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九、《昆虫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一本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

该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十、《海底两万里》《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位科学家的海洋探险故事。

该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初中语文20本名著知识点

初中语文20本名著知识点

初中语文20本名著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明)【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

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典型情节】①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三调芭蕉扇,④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⑥大战红孩儿,⑦车迟国斗法,⑧女儿国遇难…【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③善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2《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主要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主要人物形象】①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

③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④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吴用(智多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典型情节】①宋江题反诗、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拨垂杨柳。

③林冲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

④武松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⑤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初中语文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可打印)

初中语文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可打印)

初中语文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可打印)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考试中都会出现对名著的考核,但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任务重,对名著的阅读也越来越少。

今天,分享的是初中阶段重点考察的一些名著考点+中考真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名著考点整理1《西游记》3《伊索寓言》4《童年》5《昆虫记》6《朝花夕拾》7《骆驼祥子》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9《海底两万里》10《名人传》11《水浒传》13《格列夫游记》14《简·爱》二中考典型真题1.(2017·绍兴中考)名著阅读。

(1)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2)《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名字叫桑地亚哥,但小说称呼他为“桑地亚哥”仅4处,以“老人”称呼他却有214处,结合人物形象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1答案:(1)D(2)《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作者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形象。

2.(2017·湖州中考)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

(填写字母)标题:①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________》有感②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________》有感③见字如面墨短情长——读《________》有感书名:A.《朝花夕拾》B.《简·爱》C.《培根随笔》D.《傅雷家书》(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中考是中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要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名著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中考中常常会考察学生对于经典名著中的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介绍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的重点知识点。

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文学特点等方面。

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3.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带领草莽英雄起义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水浒传》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4.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战争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5. 《儿子与情人》:《儿子与情人》是中国作家孟郊的作品,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小说。

重点知识点包括《儿子与情人》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6.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的作品,讲述了一个为了摆脱贫困而奋斗的人物祥子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骆驼祥子》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7. 《茶馆》:《茶馆》是中国作家老舍的话剧作品,讲述了清末民初北京茶馆里的一群人物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茶馆》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8. 《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作品,是一部对19世纪法国社会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的小说。

重点知识点包括《红与黑》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9.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家孙武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兵法著作。

重点知识点包括《孙子兵法》的作者、主要内容、兵法原则等。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学习中,名著是必修的一部分。

接下来,为大家总结一下初中语文名著中的知识点。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清朝作家曹雪芹。

该小说中包含了许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知识点1:封建礼教《红楼梦》的背景是封建社会,反映了封建礼教的种种弊端,如“闲话少说,多做多说”、排斥女性教育、重视门第等。

知识点2:官场文化《红楼梦》中官场斗争和当时的礼仪制度都是与官场文化相关的,比如“围棋局”。

知识点3:讽刺表现技巧《红楼梦》中讽刺表现技巧卓越,如“赛贪心”、勾心斗角的“资质原因”。

《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古老的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该小说主要反映宋朝统治者的腐败和苍生疾苦等社会问题。

知识点1:反映社会不公问题《水浒传》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主人公“英雄”的地位是有功名的,却仍然被排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问题。

知识点2:塑造英雄形象《水浒传》中的英雄在我们的心中一定永不磨灭。

小说塑造了“忠义”的英雄形象,如“三英”,如“英雄好汉”。

知识点3:文化色彩浓厚《水浒传》涵盖了许多文化元素,如武术、宗教、刑法等。

《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

知识点1:佛教文化《西游记》中佛教文化深入人心,如“六根清净”,“三昧真火”等。

知识点2:神话色彩《西游记》结合了许多丰富的神话要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孙悟空和七个大臣的形象。

知识点3:揭示呼吸进出的真谛《西游记》揭示了呼吸进出的真谛,如“定心宝剑”,“深煮多年”的法门。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之一,作者是明朝小说家罗贯中。

该小说主要描写了中国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之间的历史文化。

知识点1:揭示权谋斗争的惊险《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轻抛生命的惊险情节,如“单刀赴会”,“马超凭阈”。

知识点2:塑造英雄形象《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如“吕布,关羽,张飞缝纫”,如“神坛”。

初中语文7-9年级名著导读考点梳理

初中语文7-9年级名著导读考点梳理

初中语文7-9年级名著导读考点梳理1.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鲁迅2.七年级上册《西游记》——【明】吴承恩3.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老舍4.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5.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美】埃德加·斯诺6.八年级上册《昆虫记》——【法】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7.八年级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8.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艾青9.九年级上册《水浒传》——【明】施耐庵10.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清】吴敬梓11.九年级下册《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一)《朝花夕拾》【走近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又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等。

【主题解读】《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是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原名为《旧事重提》。

该书记述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内容概况】《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批判。

包括《狗·猫·鼠》《二十四孝图》。

这两篇文章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第二类:怀念。

包括《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这三篇文章都以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为主,在回忆往事时,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作者以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保姆、先生、友人的形象,真挚深切,生动感人。

第三类:意趣。

包括《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归纳随着初中生语文课程的深入,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学生们需要了解和阅读的重要对象。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们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语文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经典作品。

一、古代文学名著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贾府家族的兴衰和荣辱。

其中,黛玉、宝玉等角色成为了文学经典中的代表人物。

在阅读《红楼梦》时,学生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 了解清代社会背景和宫廷生活的特点;(2) 理解“贾府三十四代忠良”的命运转折;(3) 分析黛玉、宝玉等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等。

2.《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人物的历险故事为主线。

在阅读《西游记》时,学生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佛教文化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2) 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3) 分析孙悟空等人物的形象及其所代表的不同个性特点。

二、近现代文学名著1.《红岩》《红岩》是巴金先生创作的一部革命题材小说,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斗争的故事。

在阅读《红岩》时,学生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 了解中国农村的封建社会和农民解放运动;(2) 理解革命精神和革命人物的奋斗历程;(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花魁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阅读《茶花女》时,学生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19世纪的法国社会背景和上流社会的风俗习惯;(2) 分析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境遇和爱情观;(3) 理解小说中描绘的人性善恶和社会阶级的冲突。

三、现代文学名著1.《草房子》《草房子》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农村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在阅读《草房子》时,学生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 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背景和农村社会的封建制度;(2) 分析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和人道主义精神;(3) 理解作品中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和对人民解放的呼唤。

初中语文必考名著大汇总

初中语文必考名著大汇总

中考必考12本名著最全知识点整理,初中语文必考名著大汇总一、《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分篇简介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⑷《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⑸《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初中语文20本名著中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20本名著中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20本名著中考知识点汇总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明)(1)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

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3)典型情节①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三调芭蕉扇,④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⑥大战红孩儿,⑦车迟国斗法,⑧女儿国遇难…(4)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③善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5)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2、《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1)主要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主要人物形象①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

③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④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吴用(智多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3)典型情节①宋江题反诗、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拨垂杨柳。

③林冲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

④武松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整理含习题 (一)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整理含习题 (一)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整理含习题(一)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整理含习题语文中考中,总有一部分题目与名著相关,那语文名著该怎么复习呢?下面就给大家整理一些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及相关习题,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

1、红楼梦(1)人物:关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四人的关系、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变化以及黛玉死亡的原因等。

(2)题材:描写贵族家庭的婚姻、生活与文化等。

透过描述大观园的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让读者体味出古代士大夫闲居时的安乐、优雅和虚荣。

(3)文章结构:《红楼梦》可以分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

前八十回主要描写贾、史、王、薛四家以及荣府和贾府的衰落。

后四十回则着重刻画了贾家潦倒后的家族生活和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

【习题1】“在花神庙答会,姑苏城中大妆。

”这是《红楼梦》的哪一回?请答题人如实填写。

2、水浒传(1)人物:关注宋江的领导能力、林冲的嫉妒、武松的勇猛以及卢俊义等人的形象特点以及他们的行为。

(2)题材: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农民起义的历史,以及他们的组织、官员的腐败和社会动荡等。

(3)文章结构:广阔的史诗布局,从官、匪、民三方面作出了全面而深入的刻画。

并且将全书分为六回,各回名义虽不同,但内容各有侧面之强调,营造出了一种既宏大又精彩的气氛。

【习题2】《水浒传》的主要题材是什么?3、西游记(1)人物:关注职业选择、性格、能力以及各自的形象特点、行为举止。

其中以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的形象最为鲜明。

(2)题材:描绘的是唐朝的历史,以及佛教和道教的传统的故事情节,同时也有关于人性、贫富差距、道理、道德、行为的方方面面。

(3)文章结构:《西游记》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东游记”、“南游记”、“西游记”和“北游记”。

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以取经历程为主线,通过人物的奋斗历程,逐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深层次问题。

【习题3】《西游记》的主线是什么?4、三国演义(1)人物:关注于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四位军事、政治领袖。

初中语文中考名著必考考点整理,重点知识点汇总.doc

初中语文中考名著必考考点整理,重点知识点汇总.doc

初中语文中考名著必考考点整理,重点知识
点汇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内容梗概:全书共十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先生唯一一本散文集。

作者以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7.《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主题思想:《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初中中考语文名著知识点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明)(1)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

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④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3)典型情节①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三调芭蕉扇,④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⑥大战红孩儿,⑦车迟国斗法,⑧女儿国遇难(4)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③善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5)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2、《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1)主要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主要人物形象①宋江(及时雨):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花和尚):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

③林冲(豹子头):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④武松(行者):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吴用(智多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3)典型情节①宋江题反诗、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拨垂杨柳。

③林冲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

④武松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初中语文中的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的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的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名著是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名著的导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学经典,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下面将对初中语文中的名著导读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红楼梦》1. 作者及创作背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命运和情感纠葛。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2. 主题与思想:《红楼梦》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贫富之间的差距以及人性的复杂。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的体悟。

3. 人物形象与特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鲜活,有贾宝玉的纯真善良,林黛玉的聪明敏感,贾母的慈爱等。

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群像。

4. 描写手法与艺术风格:《红楼梦》采用了大量的借景抒情和咏物描写的手法,运用诗词、音律、对偶等,使小说具备了极高的艺术性和美感。

二、《西游记》1. 作者及创作背景:《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佛教创世神话《大唐西域记》为基础,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2. 主题与思想:《西游记》通过描绘唐僧师徒四人经历各种艰苦险阻的历程,表达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传递了善良、勇敢和团结的价值观。

3. 人物形象与特点:《西游记》塑造了一大批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的机智聪明,猪八戒的贪吃懒做,沙悟净的忠诚坚定等。

这些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4. 描写手法与艺术风格:《西游记》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幻化变化的手法,实现了奇妙的场景转换和精彩的戏剧冲突。

小说以幽默调侃和夸张写实的风格吸引了大量读者。

三、《水浒传》1. 作者及创作背景:《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与罗贯中合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悲壮江湖故事。

2. 主题与思想:《水浒传》通过描绘好汉们的反抗斗争,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名著复习知识点
初中语文名著复习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名著复习
人物情节关联题
这类题要求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弄清相关的主要情节,着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情节的把握能力和人物性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能力。

如: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大闹野猪林)
又如:说说《骆驼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参考答案(示例)A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

B老婆难产死了。

C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赚zhuàn钱哽gěng住祈qí祷dǎo气氛fē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
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
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P47注释①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黄河颂》
《黄河颂》新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澎湃péngpài狂澜lán屏píng障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P.43注释①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
2.“望”字统领全诗
通过上面对《黄河颂》课时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此课时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

《伤仲永》课时知识点
关于《伤仲永》课时的知识学习,我们做下面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知识。

《伤仲永》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zhòng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 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

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注释1、3、4、6、7、9、10、11;P38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六至八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以上对《伤仲永》课时的内容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诗两首》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诗两首》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萋qī怀恋liàn幽寂j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
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
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
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
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上面对语文《诗两首》课时的内容知识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爸爸的花儿落了》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爸爸的花儿落了》
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通过上面对《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时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