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后相关并发症
退变性腰椎疾病术后并发症分析
Ab ta tOb e tv To e po etec u e n h rv n ino o tp r t er sd a o l ain np se i src : jcie x lr h a s sa dt ep e e t fp so ea i e iu l mpi to si o tr— o v c c
择 内 固定 , 中注 意 椎 管 减 压 的程 度 和 范 围 , 时 掌 握 正 确 的 椎 间植 骨 方法 。 术 同 关 键词 : 变 性 腰 椎 疾 病 ; 固定 ; 发 症 退 内 并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7 R6 1 5 文献 标 识 码 : B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髓 核摘 除
退变性腰椎疾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 手术治疗得到 了普遍应用, 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但同时也带来了
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0 男 26例, 14 ; . 0 例, 5 女 4 例 年龄 3 5
~
些相应的残余症状。09 3 20 年 月至 21 年 5 我科共开 01 月, 出现术后并发症, 1. 。为总结经验, 占 55 减少类似情况发
凉 、 木 等 症 状 ;5例 全 椎 板 减 压 双 侧 固 定术 后 出 现单 纯 脑 脊 液 漏 , 麻 2 2例 出 现 术 后 感 染 , 中 1例 并 发 化 脓 性 脑 膜 炎 。 其
统 计 两 组 手术 时 间 、 出血 量 及 Os sr wet y评 分 , 用 S S 1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 论 采 P S1 . 结
Z HANG h n, 一 n LIHa -e g,ta C u HE Xi) g, o p n e l i
长节段固定、局限性减压治疗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
对于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 掌
握 合 适 的 手 术 适 应 证 , 路 长 节段 固定 、 限 性 减 压 及植 骨 融 合是 有效 的 治疗 方法 。 后 局
Lo g— e m e Fi a i n nd n sg nt x to a Li ie De om p e so i t Tr a m e t f m td c r s i n n he e t n o Lum b Ca l t no i ar na S e s s Co b n d wih De e r tv m ba c i ss m i e t g ne a i e Lu r S olo i
te s w ih l ba a 1sen i om bi d wih de e r tve 1 ba c i i ( 9 f m a e nd 1 als) un r e int t um rc na t oss c ne t g ne a i um r s ol s 2 e l s a 3 m e os de w nt
长 节 段 固定 、 限 性减 压 治 疗 合 并 局 退 变 性 腰 椎 侧 凸 的腰 椎 管 狭 窄 症
任 亮, 孙先 泽 , 于金 河 , 正琦 , 赵 刘艳兵 , 张利 民
( 北 医科 大 学 附属 石 家庄 市 第三 医 院脊 柱 外 科 , 北 石 家庄 河 河 摘要 : 目的 001) 5 0 1
7 年。患者无既往的骨骼成熟前的脊柱侧凸病史 , 无脊柱
REN i n S N a — e YU i — e e l L a g, U Xin z , Jn h , ta
( pn u gclDe a t n , eThr s ia fS iah a g, hj z u n 0 0 1 , ia S ieS r ia p rme t Th id Ho ptl hj z u n S iah a g o i i 5 0 1 Chn )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中期疗效观察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中期疗效观察聂海滨【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选患者均给予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随访记录术后12个月患者腰椎前凸角、Cobb 角情况,并统计其术后12、18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和腰腿部疼痛情况。
结果手术12个月后患者的腰椎前凸角、Cobb 角、ODI 指数及腰腿部VAS 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8个月患者的 ODI 指数及腿部 VAS 评分情况均优于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期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恢复,减轻腰腿部疼痛感,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3【总页数】2页(P502-503)【关键词】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退变性脊柱侧凸;中期疗效【作者】聂海滨【作者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退变性脊柱侧凸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主要是在骨骼发育成熟后脊柱部位出现结构性侧凸,临床多表现为关节增生以及椎间盘退行性性变、脊柱失衡等,且常伴有腰腿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随着对脊柱疾病研究的深入,发现经后路方式对神经管及狭窄椎管进行减压固定后融合可释放受压神经,从而避免脊柱侧凸[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濮阳市人民医院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44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的中期疗效,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4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均给予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
选取标准:腰椎前后位X线侧凸Cobb角≥10°;非青少年性脊柱侧凸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Med.Octo~r2006.V o1.29.No.10B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王伟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事故增多以及人口年龄的老化,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新材料,新器械的应用和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大量国际先进的固定器材进入国内市场后,新的理论观点,手术和技术操作在推动现代骨科临床医疗工作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国内医疗市场的巨大,创伤骨折的复杂性,医疗条件,患者个体差异的多样性等,影响着骨折的治疗.如何在现今条件下对应用骨折内固定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高度认识和重视,尽量避免其发生,使患者得到最有效治疗的同时,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减到最低限度.对临床工作具有普遍意义.一,上,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应用于上,下肢骨折的内固定物包括各种接骨板,髓内钉,如近几年应用的锁骨钩钢板,锁定加压钢板(LCP)及螺钉,肱骨髓内针,AO重建接骨板,交锁髓内钉,自动加压有限接触接骨板(LC—DCP),异形(解剖)接骨板,重建接骨板和动力髁(髋)等.主要的常见并发症如下.感染:感染是肢体固定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开放性及粉碎性骨折术后感染率高,以髓内钉为例,国外报道52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9%¨,国内为3.5%~7.6%J.目前认为开放性骨折是导致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防治内固定术后感染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坚持无菌操作,彻底清创,合理应用抗生素.对开放性骨折如何减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尚需进一步探讨.固定失效与不愈合:目前,由于技术条件和经验的提高,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还有一定的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发生率.骨折不愈合包括全身和局部因素,局部因素可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当骨折严重时,固定物的自身设计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固定的方式对稳定性产生影响以及术中广泛剥离,均可影响到愈合情况.肢体内固定钢板,髓内钉,断钉,断板及锁钉断裂可导致固定失效和骨折不愈合,同时作者单位:121001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7??专题辅导?骨折不愈合也可引起断钉,断板及锁钉断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仔细,规范操作,避免早期负重.肢体短缩:Winquist等…报道发生在应用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的患者中肢体短缩大于2cm的占2%,并认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是造成肢体短缩的直接原因.特别是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后患肢肿胀,牵引复位困难,不易完全解剖复位.此外,过早拔除远端交锁钉也可引起骨折断端相互挤压导致肢体短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骨折碎块和缺损进行相应处理,防止肢体短缩发生.二,脊柱,骨盆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伴随脊柱生物力学的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以钢板,棍,螺钉为主的固定技术和相应器械得以应用.前路固定手术,在颈椎手术中造成神经损伤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总发生率为2.66%~3.o6%J.上颈椎手术易损伤喉上神经,下颈椎手术易损伤喉返神经,对此应提高警惕.术者要熟悉相应的解剖和有可能出现的变异,无需刻意分离,术中仔细操作,在器械使用,牵拉保护上加以注意.脊髓损伤及神经根损伤是脊柱内固定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J.损伤有创伤直接因素,也有手术减压后的再损伤等因素.有学者认为当椎管狭窄且椎管横断面狭窄率大于40%时,椎管前方突出物与硬膜粘连严重,椎体后缘骨赘刮除,固定物植入失误均易出现再损伤.神经根损伤可源于机械刺激和挫伤,出现神经根相应症状.除创伤骨折直接损伤外, 要以预防为主,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评估.手术操作要规范,定位准确,视野显露清晰,直视下操作, 清醒后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并进行早期处理.内固定不良:国内有报道手术中内固定物松动或位置不当在颈椎手术中的发生率为0.73%.脊柱内固定螺钉位置不当主要与操作有关,而钢板,螺钉松动受多因素影响:患者年龄大,骨质疏松,螺钉把持力不够;术中反复调整螺钉方向,操作不当,螺钉位置不良,进入椎间隙等.应规范操作,严格掌握脊柱内固定适应证,遵循手术的生物力学原则.对?8?Q生!旦筮垫鲞筮期}科版ChinJPostgradMed.October2OO6.V o1.29.No.10B 于内固定不良的患者,要严格制动,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固定物的植入尽量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和调整位置.另外,在人工髓核,钛网的应用中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技术和术者的认知有关,开展此类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偏高.内固定失败是骨盆骨折耻骨联合分离的常见并发症.耻骨联合属纤维愈合,在耻骨联合分离的患者中多采用钢板固定,即使螺钉位置正确,亦可能出现退钉,对后果并无太大影响,内固定物可取出.股神经损伤和骶孔神经根损伤与采取手术入路有关,股神经的牵拉损伤多可自行恢复.在骶髂关节脱位复位后路内固定时可发生骶孔神经根损伤.内固定时向骶骨拧入螺钉定位操作至关重要,可能会损伤神经根,故应规范操作,一旦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应退出螺钉,改换位置.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可导致手术彻底失败,丧失肢体及生命.人工关节感染不同于一般的关节化脓性感染,一方面人工关节位于骨髓腔之中,与身体内的免疫系统相对隔离,另一方面,细菌在假体周围分泌多糖类,多黏性物质,形成假膜,阻碍炎性细胞和抗生素的进入J.对假体感染的易发性,难治性和灾难性后果临床医师应有清醒认识.除此之外,相关感染因素较多,因此,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应注意系统预防感染,术前要评估全身情况,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术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彻底止血,防止术后血肿,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应注意体位护理,积极处理任何部位发生的感染,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J.术后关节脱位: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2%一6.2%DoJ,假体植入位置不良是发生脱位的主要原因,能否正确植入人工假体与术者对髋关节局部的解剖是否熟悉及术者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关节囊及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对髋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对髋关节周围肌力下降的患者,术中应尽量减少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剥离,松解,适当增加假体头臼间的松紧度,假体植入后尽量缝合关节囊及切断的部分外旋肌群.术后的正确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甚为重要.假体松动下沉: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晚期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和翻修术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感染,假体安装不当,骨质疏松,负重过早,组成人工关节的金属及高分子材料和骨组织不能有机地结合,骨水泥聚合不均匀,放置范围不够广泛等是其常见原因.预防关键在于提高手术精确性,安放假体时必须正规操作, 骨水泥应按第三代的使用要求去做,假体选择相容性好的材料.宜在术后6—8周获得生物性固定效果或完全骨愈合后下床行走负重.假体柄周围骨折:主要发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术中发生的假体柄周围骨折多数为股骨转子间纵形裂纹骨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可发生在髌骨,胫骨干,股骨干,股骨髁或胫骨髁等.髌骨骨折的发生率为0.1%一8.5%,胫骨干,股骨干,股骨髁或胫骨髁等骨折的发生率为0.3%一2.5%.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患者骨质疏松,操作不当,术后关节僵硬,暴力手法按摩等.操作应规范准确,不能使用暴力,尽量保留骨皮质;假体选择得当,安装位置正确;术后勿用暴力手法按摩.术后下肢不等长:股骨距保留过长或选择过长的假体颈是造成术后下肢不等长的主要原因.术后表现为轻微跛行,可出现腰骶部疼痛.防止出现此类情况,术中应严格按照假体要求保留股骨距长度, 规范操作.腓总神经损伤: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发生率为1%一5%.主要表现为胫前肌和趾长伸肌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术中器械对神经的直接挤压牵拉,过度牵引或延长下肢,术后局部压迫,止血带使用不当等.应注意严格规范操作,对有严重屈膝或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应充分暴露,松解腓总神经并加以保护,术后制动和使用镇痛泵的患者应注意勿挤压腓总神经.四,内固定术后全身严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llromboembolism,”E):近年来,随着手术的深入开展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 对DVT和PTE的认识有所提高.DVT的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室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即通常所称的肺栓塞.DVT和PTE是相互关联的,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是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重要临床表现形式,总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DVT和P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科手术后发生的DVT和PTE大多数为继发性.考虑骨折手术不可避免地产生创伤或应用止Med.October2006.V o1.29.No.IOB?9?血带,患者创伤后瘫痪,严重感染,制动,高龄,植入人工假体等因素使DVT和E发生的危险性增高. 有关资料显示,50%一80%的DVT患者无临床表现,但是因为DVT和PTE之间的关系,此类患者随时都有发生致命性PI’E的可能,即使未发生E,也可导致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因其危害极大,及时发现和治疗都依赖于早期正确诊断¨引.DⅥ’和PTE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偶有发热,心率加快.部分患者有血栓部位压痛,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一二聚体检查,X线,CT及MRI检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肢静脉造影等检查都对DVT 和PTE的诊断有帮助,DVT特异性诊断主要靠血浆D一二聚体检查,静脉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来确立诊断.当合并有PTE时,肺CT和MRI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鉴于以上诸多方面原因及无症状DVT的发病率,骨科创伤及大手术(脊柱骨折,下肢长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骨盆骨折,全身多发骨折等)后应该将DVT的预防性治疗作为常规.可以将其分为基本预防治疗和药物预防治疗,基本预防治疗包括在静脉周围的仔细操作,尽量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胭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避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尽早开始足,趾主动或被动活动,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药物预防治疗可用低分子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剂,不建议单独应用低剂量普通肝素, 阿司匹林,右旋糖酐等¨.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因骨髓脂肪侵入血流,形成脏器及组织的脂肪栓塞.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心动过速,紫绀,皮肤出血点及意识障碍,烦躁,谵妄,昏迷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小板减少;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J1.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对骨折患者宜综合防治,早期预防,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是降低该综合征发生率,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引.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并发大出血,病死率较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有所加深,骨折创伤及手术巨大的创伤可激发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引起急性胃黏膜多发性浅表糜烂和溃疡.有报道其发生率在大手术后较高,但是大多数患者无临床表现,临床上有明显消化道出血者仅占5%一10%,大量出血者占2%5%.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总之,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是临床骨科难以回避的问题.由于创伤个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机体的机能状态,医疗条件和医师技能与认知等都不同程度地对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产生影响.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既有较简单的又有复杂的,既有个性的又有共性的,也有时代特征性的.相信伴随骨折内固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将会进一步得到控制.在目前情况下,提高对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重视,对进一步提高内固定治疗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严格掌握内固定适应证,规范操作,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参考文献lWinquistRA,HansonST,ClawsonDK.Closedintramedullarynail—ingoffemoralfractures.Areportoffivehundredandtwentycases.J BoneJointSurgAm,2001,83一A(12):1912.2李强,罗先正,刘长贵.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4):244—246.3时述山,季新民,胥少汀,等.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并发症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5,5(1):5—7.4徐侃,邱斌松,陈正形,等.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并发症及预防.中华骨科杂志,2003,23(9):562—563.5金大地,王健,瞿东滨.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骨科杂志,2005,25(2):102—105.6ButtnerJK,HochsohulerS,McMeeP.Theartifieialdisc.Berlin: Springer.2003:l—l0.7KaltsasDS.Infectionaftertotalhiparthroplasty.AnnRCollSurgEn—gl,2004,86(4):267—271.8胥少汀,主编.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98—299.9BlomAW,TaylorAH,PattisonG,eta1.Infectionaftertotalhipar. throplasty.TheAvonexperience.JBoneJointSurgBr,2003,85 (7):956—995.10CallaghanJJ,HeithoffBE,GoetzDD,eta1.Preventionofdislocation afterhiparthroplasty:lessonsfromlong—terrafollowup.ClinOrthop, 2001,393:157—162.一l1杨静,裴福兴,沈彬,等.全髋关节置换假体柄周围骨折的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6):422—424.12邱贵兴,戴魁戎,杨庆铭,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13KwongLM.Deepveinthrombosispint,hylaxis:betterlivingthrough chemistry—intheaffimative.JArthroplasty,2005,2(4Suppl2):s12一sl4.14杨金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华骨伤杂志, 2002,15(1):l5一l7.15张一楚.应激性溃疡.上海医学,1999,22(8):454—456.(收稿日期:2006-08-29)。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行后路手术的护理分析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行后路手术的护理分析目的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行后路手术的护理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121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舒适组患者61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舒适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治疗时间等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退变性腰椎侧凸行后路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的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sympotomatic lumbar scoliosis after posterior approach operation. Methods 121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sympotomatic lumbar scoliosis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randomly. Contrast group with 60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nurse. Treatment group with 61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omfort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conventional nurse.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satisfaction,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contras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fort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sympotomatic lumbar scoliosis after posterior approach operation coul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and the rehabilitation. It could reduce the burden on the body and economy of the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o promote the patients to the normal life.Key words:Degenerative sympotomatic lumbar scoliosis;Posterior approach operation;Nursing;Cconventional nurse;Comfortable nursing;Satisfaction退变性腰椎侧凸行后路手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但因行后路手术对给术后护理增加难度。
退变性腰椎侧凸采用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及护理效果评估
・
护 理 园 地
・
退 变 性 腰 椎 侧 凸采 用 后 路 减 压 融 合 固定 术 治 疗 及 护 理 效 果 评 估
于泓 王瑛 蒋静 华 李 维
【 关键词 】 退 变性腰椎侧 凸; 护理效果 ; 减压融合 固定术 【 中图分 类号】 R 4 7 3 .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3 ) 2 4— 3 8 1 5 — 0 2
普食。根据患者有无 明显 的腹胀等情 况及时 的进行 腹部按摩 ,
必 要时行肛管排气 。( 5 ) 功能锻 炼 : 患者术后 行早期 功能锻 炼
并进行 四肢按摩 以及 踝关 节运动 等促 进 四肢血液 循环 。术 后 第 2天 指导并协助患者行直腿抬高训 练避免神经根 粘连 ; 术 后 双上肢进行扩胸 、 耸肩等运 动 , 促进 肺活量 恢 复并 减少 关节 僵
要 的意义 。我们对 2 0 0 9年 1 月至2 0 1 2年 1月就诊于我 院的退 变性腰椎侧 凸患者采用后路减压融合 固定术治 疗 , 并 及时进行 护理干 预 , 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0 9年 1月至 2 0 1 2年 1月到我 院就诊
硬 等的发生 1 . 4 观察指标 1 . 4 . 1 J O A评 分及 O s w e s t  ̄评分 : 术前 及术后 1 、 3 、 6个月采用 日本 骨科 学会( J O A) 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进行 J O A评分 , 包 括
变性腰椎侧 凸方面效果较好 , 而术后采取有 效的治疗 以及护理 方法促进患 者恢 复 、 减少并 发症 进而减少减少 患者痛 苦具有重
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手术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危险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2018-10-26;修订日期:2019-01-13作者简介:邢伟(1985-),男,内蒙古籍,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脊柱外科电子邮箱:xing666520@ ㊃临床研究㊃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手术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危险因素分析邢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目的㊀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行后路固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㊂方法㊀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后路固定融合治疗的167例LDD患者,术后随访18~38个月,观察术后PJK发生情况,分别设为PJK组与非PJK组㊂调查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以及手术前影像学资料等,组间各项目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确定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㊂结果㊀术后发生PJK25例,发生率14.97%;PJK组与非PJK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㊁合并骨质疏松㊁术前PJK角度(PJKA)㊁年龄㊁腰椎前凸角(LL)㊁骶骨倾斜角(SS)㊁融合节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kg/m2 (OR=3.778)㊁合并骨质疏松(OR=2.985)㊁PJKA>10ʎ(OR=3.567)㊁年龄>70岁(OR=2.877)是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㊂结论㊀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易发生PJK,BMI>25kg/m2㊁合并骨质疏松㊁PJKA>10ʎ㊁年龄>70岁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㊂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固定融合术;近端交界性后凸;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687.3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5-7234(2019)05-0623-03DOI:10.3969/j.issn.1005-7234.2019.05.014Risk factors for proximal borderline kyphosis after 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for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XING Wei(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Hohhot,Inner Mongolia010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㊀To study the occurr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after posterior fixation and fusion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Methods㊀From January2014to January2017,167LDD patients treated with posterior fixation and fusion were enrolled.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18to38months.The occurrence of PJK was observ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PJK group and non-PJK group.The gender,age and preoperative imaging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JK after LDD posterior fusion were determin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Results㊀Postoperative PJK occurred in25cases(14.97%).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mass index(BMI), osteoporosis,preoperative PJK angle(PJKA),age,lumbar lordosis angle(LL),sacral inclination angle(SS),and number of fusion segments between PJK group and non-PJK group(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MI>25kg/m2(OR=3.778), osteoporosis(OR=2.985),PJKA>10ʎ(OR=3.567)and age>70years(OR=2.877)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PJK.Conclusion㊀PJK is prone to occur after LDD posterior fixation and fusion.BMI>25kg/m2,osteoporosis,PJKA> 10ʎ,and age>70years will increase the risk.Key words: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posterior fixation and fusion;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risk factors㊀㊀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LDD)是成年人腰痛及功能受限的常见疾病之一,后路固定融合术是治疗LDD的最常用术式,但有报道认为由于术后邻近节段应力增改变,容易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㊁内固定失败㊁邻近节段退变等近远期并发症㊂目前,关于PJK单独发生于LDD术后的报道相对缺乏[1]㊂本文纳入167例行后路固定融合手术的LDD患者,研究术后PJK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确诊为LDD[2],接受传统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且固定节段ȡ3个;(2)随访病历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3)无脊柱手术史以及严重外伤史㊂排除标准:(1)合并脊柱肿瘤㊁感染㊁结核;(2)特发性或先天性脊柱畸形;(3)有髋㊁膝关节等下肢手术史,影响SS㊁LL等测量;(4)随访时间不及12个月;(5)随访期间再次遭受外伤㊂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167例LDD患者,术后随访18~38个月,平均(22.34ʃ4.29)个月,依据术后PJK发生情况分别设为PJK组与非PJK组㊂167例中,男97例,女70例;年龄35~77岁,平均(52.34ʃ6.69)岁㊂PJK诊断标准[2-3]:上端固定椎体(UIV)与临近2个椎体矢状位Cobb角>10ʎ或较术前PJK角度(PJKA)增加10ʎ以上㊂1.2㊀研究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本院具体情况,明确调查内容:(1)BMI:ɤ25kg/m2,>25kg/m2;(2)合并骨质疏松:是,否;(3)PJKA:ɤ10ʎ,>10ʎ;(4)年龄:30 ~50岁,51~70岁,>70岁;(5)LL(L1㊁S1椎体上终板所成夹角):ȡ30ʎ,<30ʎ;(6)SS(S1上终板与水平线所成夹角):<25ʎ,ȡ25ʎ;(7)融合节段数:3,4,5;(8)性别:男,女;(9)截骨:是,否;(10)椎间融合:是,否;(11)术前Cobb角:<25ʎ,>25ʎ;(12)SVA(C7前垂线与骶骨后上角的垂直距离):超出-50~50 mm为SVA失衡㊂组间各调查项目均由计数资料表示㊂1.3㊀质量控制查阅相关文献,以课题组讨论会的形式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确定调查内容;资料收集人员均为本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疾病知识及统计学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病历资料;数据分析由专业数据统计人员完成㊂1.4㊀统计学分析经双人双机录入调查数据,采用SPSS20.00统计软件,组间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 x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再次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若P<0.05则为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㊂2㊀结果167例患者术后发生PJK25例,发生率14. 97%㊂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BMI㊁合并骨质疏松㊁PJKA㊁年龄㊁LL㊁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性别㊁截骨㊁椎间融合㊁术前Cobb角㊁SVA㊁融合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㊀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PJK单因素分析[例(%)]项目PJK组(25)非PJK组(142)x2P BMI(kg/m2)ɤ2514(56.00)110(77.46)10.3710.001>2511(44.00)32(22.54)合并骨质疏松是7(28.00)20(14.08) 5.8320.016否18(72.00)122(85.92)PJKA(ʎ)ɤ1014(56.00)112(78.87)21.822<0.001>1011(44.00)30(21.13)年龄(岁)30~505(20.00)18(12.68) 4.2120.04451~7014(56.00)100(70.42)>706(24.00)24(16.90)LL(ʎ)ȡ3016(64.00)66(46.48)7.5650.007<309(36.00)76(53.52)SS(ʎ)<2518(72.00)58(40.85)25.464<0.001ȡ257(28.00)84(59.15)融合节段数315(60.00)89(62.68)0.1890.76647(28.00)34(23.94)53(12.00)19(13.38)性别男13(52.00)84(59.15) 1.4340.143女12(48.00)58(40.85)截骨是19(76.00)114(80.28)0.2130.689否6(24.00)28(19.72)椎间融合是18(72.00)109(76.76)0.2310.733否7(28.00)33(23.24)术前Cobb角(ʎ)<253(12.00)13(9.15)0.5460.432>2522(88.00)129(90.85)SVA平衡8(32.00)40(28.87) 1.3420.232失衡17(68.00)102(71.83)2.2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5kg/m2(OR=3.778)㊁合并骨质疏松(OR=2.985)㊁PJKA>10ʎ(OR=3.567)㊁年龄>70岁(OR=2.877),均是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㊂表2㊀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PJK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βSE wald x2OR%95CI P BMI>25kg/m20.9210.27614.2463.7781.142~16.7140.009合并骨质疏松 1.2080.38711.8322.985 1.103~12.2460.023 PJKA>10ʎ 1.1210.34310.4343.5671.312~13.0540.012年龄>70岁 1.0940.3478.765 2.877 1.239~11.8670.025 3㊀讨论开放式后路固定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LDD治疗的标准术式[4]㊂后路固定融合术优点在于能迅速解除LDD患者脊髓㊁神经根压迫,缓解疼痛及功能受限症状,内固定或植骨能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早期活动并促进脊柱融合㊂但其手术相关并发症一直是脊柱外科的重点关注问题,王吉莹等[5]认为手术造成脊柱后方韧带㊁肌肉等软组织损害,临近脊柱稳定性破坏造成椎间隙撑开以及小关节脱位,容易引起PJK㊂因此进行PJK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对控制PJK发生及提升LDD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㊂既往报道PJK发生率在12.43%~40.56%范围内[6-7],本研究发生率14.97%,与报道结果一致㊂PJKA是用于PJK角度的术前评价,本研究中PJKA>10ʎ是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67),与Nicholls等[8]报道一致㊂该研究认为,术前PJKA越大,在矫正手术实施过程中对近端交界区及后方韧带结构破坏越多,这也符合后路融合手术近端交界区应力变化以及后方结构破坏引起PJK这一机制㊂本研究结果显示BMI>25kg/m2患者PJK发生率显著高于BMI正常患者㊂既往关于BMI作为PJK 危险因素的报道,主要包括25kg/m2与28kg/m2两种,无论采用哪项数值均表明体重因素在PJK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9]㊂我们认为,BMI过大导致椎间盘以及椎体载重负荷增加,后方韧带复合体㊁小关节承受负荷异常,同时体重过大者腰背肌力量相对较弱,这些因素均会促进PJK的发生与发展㊂Kim 等[10]提出,对于肥胖的LDD患者,术前或术后控制体重能显著降低后路融合手术后临近节段退变以及PJK等并发症的发生率㊂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骨微结构破坏㊁骨量减少,进而骨脆性增加,轻微外力下便可导致骨折㊂郑波等[11]认为PJK的发生还可能与临近椎体旋转半脱位㊁压缩性骨折有关,而合并骨质疏松症者上述情况出现风险较高,也证实了骨密度下降对PJK具有一定影响㊂有报道认为,骨水泥强化近端交界区椎体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椎体退行性改变以及内固定失败,起到预防术后PJK的作用㊂我们认为,年龄对PJK发生的影响一方面与合并骨质疏松症一致,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骨密度下降更快;另一方面,年龄的增加也会促进临近椎体退行性改变,增加PJK的发生率㊂这一结果与杜长志等[12]报道>70岁(OR=2.797)是脊柱后路手术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致㊂综上所述,LDD后路固定融合术后容易发生PJK,BMI>25kg/m2㊁合并骨质疏松㊁PJKA>10ʎ㊁年龄>70岁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㊂因此,建议对于体重过大㊁合并骨质疏松㊁高龄以及PJKA较大者术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或术后加大随访㊁监测力度,降低PJK 发生风险,提升LDD手术预后㊂参考文献:[1]㊀吴李勇,王越,苏盛辉,等.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J].颈腰痛杂志,2017,38(1):22 -26.[2]㊀Shiban E,Von LM,Simon M,et al.Evaluation of degenerativedisease of the lumbar spine:MR/MR myelography versus conven-tional myelography/post-myelography CT[J].Acta Neurochirurgica,2016,158(8):1571-1578.[3]㊀Hyun SJ,Kim YJ,Rhim SC.Patients with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after stopping at thoracolumbar junction have lower muscu-larity,fatty degeneration at the thoracolumbar area.[J].Spine Journal,2016,16(9):1095-1101.[4]㊀邹守平,蒲涛,黄强,等.椎板扩大开窗减压+膨胀式JR型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J].颈腰痛杂志,2016, 37(4):345-346.[5]㊀王吉莹,周志杰,范顺武,等.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7,37(16):1006-1013.[6]㊀陈萧霖,曾岩,陈仲强,等.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7):612-621.[7]㊀Zhu Z,Liu Z,Liu Y,et al.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tumor゛ssociated antigen CK10,a novel potential liver cancer marker[J].Febs Open Bio,2017,7(5):627-635. [8]㊀Nicholls F,Eksi MS,Ames CP,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development of and revision for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in458 consecutive adult spinal deformity patients[J].Spine Journal, 2016,16(10):S242-S242.[9]㊀Inaparthy P,Queruz JC,Bhagawati D,et al.Incidence of proximaljunctional kyphosis with magnetic expansion control rods in early onset scoliosis[J].European Spine Journal,2016,25(10):1-8.[10]㊀Kim DK,Kim JY,Kim DY,et al.Risk factors of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after multilevel fusion surgery:more than2yearsfollow-up data[J].Journal of Korean Neurosurgical Society,2017,60(2):174-180.[11]㊀郑波,王飞,张志成,等.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5):607-611. [12]㊀杜长志,孙旭,李松,等.胸椎及胸腰椎后凸型休门病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对比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6(1):27-32.。
腰椎退行性变后路手术并发症的诊疗
腰椎退行性变后路手术并发症的诊疗王同林;王博;李通华;吕增华【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腰椎退行性变脊柱后路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诊治方法。
方法分析我院腰椎退行性变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并发症的处理及治疗方法。
结果185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并发症,对出现并发症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经4~11个月随访,除1例并发脑部感染,术后功能恢复差外,其他病例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结论腰椎退行性变行脊柱后路手术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但只要经过积极地正确诊治,仍可治愈并获得良好效果。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posterior lumbar spine surgery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and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185 patients, there were 22 cases of complications,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treatment, after 4 to 11 months follow-up time can’t exceed submission of follow-up, except for 1 cases of complicated brain infecti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recovery, other cases were restored to normal or nearly normal.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complications of posterior lumbar spine surgery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However, it can be cured with good results.【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02【总页数】2页(P145-146)【关键词】腰椎推行性变;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症【作者】王同林;王博;李通华;吕增华【作者单位】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临城 05430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临城054300;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临城 0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脊柱侧弯矫正手术严重并发症:一个不得不说的严肃而沉重的话题
脊柱侧弯矫正手术严重并发症:一个不得不说的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本文转载自海涌主任于2010年原创文章)脊柱侧弯矫正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并不多见,虽然只有1%左右的发生率,但是发生在个体患者身上就是100%了。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或越小、弯度越大、合并神经问题或者再次手术、手术时间长,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就相对较大。
一旦出现,对于患者本人和家庭都是灾难性的!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是有风险的,因此第一重要的是安全,第二是改善身体功能(心肺功能等),第三是防止进一步发展。
不建议不顾自身条件而一味追求高矫正率或外观改善,很多时候当脊柱弯曲非常严重的时候,部分矫正或者固定都可以改善身体的状况,而矫正多一些可能带来的后果远不如你付出的时间、金钱和身体创伤所期望的结果。
没有一个脊柱侧弯患者的情况是和另外一个患者一模一样的,因此不要互相比较,医生一定要看过患者本人以及所有检查资料才可以确定手术方案、效果、风险和费用估计,没有全面评估患者之前的任何建议都是初步的。
手术之前必须和医生全面反复讨论有关问题,把自己对手术效果的期待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要考虑清楚,量力而行,适度矫正,安全顺利。
从1987年刚进入骨科,就开始接触脊柱侧弯这一非常特殊的疾病。
这个疾病青少年多患,影响身心健康。
这种病复杂,脊柱三维畸形,危害身体多系统。
这种病独特,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患者,治疗极具个体性。
正是由于上述的特征,自己对脊柱侧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成了20多年来伴随自己行医之路的唯一一个始终还得不到完美答案的问题!20多年来,自己眼见、亲为,参加过、主刀过几乎所有的脊柱侧弯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
从哈氏棒、鲁氏棒、Zielke棒,到CD系统、TSRH系统,到近几年的三维矫正椎弓根系统(长城、威高、舒法莫、强生、史塞克等等),自己都使用过。
从单纯的撑开、加压,到去旋转、短缩、截骨等技术都做过。
20多年来,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自己治愈了多少患者(少估计也有2000以上),而是自己看到的或者自己治疗的患者发生的那些极少数的严重并发症!都知道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是高风险的手术,其实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这里面的含义!哪些是脊柱侧弯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瘫痪(完全或者不完全)、呼吸衰竭、大出血休克、血气胸、感染、断棒等!后面几个还好说,毕竟还有补救的余地,而前两者就对于患者和医生都是灾难性的打击!①死亡,国内外文献报道在脊柱侧弯手术期间的发生率0.2%左右,主要原因是恶性高热、肺栓塞、大出血等。
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退变性腰椎侧 凸是 指在成人 阶段继发 于腰 椎退变性椎 间盘 位分布 L。~L 2例 、L ~k 3例 、k ~L5 6例 、【J2~L4 2例 。
疾病 的结构性侧 凸 ,被称为 “衰退性腰椎侧 凸”和 “新生 的侧 其 中左侧 凸 5例 ,右侧凸 8例 ;Cobb角 15。~36。。cT与 MRI
变性腰椎侧 凸患者行后路椎 管彻底减压 、椎 弓根钉棒矫 形 固定 、相应节段椎 间融合 器植骨融合 ,分析其手 术方法及 临床 疗效 。结
果 患者 术 后 平 均 矫 正率 为 40.3%。腰 腿 痛 消 失 , 下肢 麻 木 症 状 减 轻 。全 部 患 者 均 获 随访 , 随访 时 间 9~26个 月 ,平 均 17.5个 月 。
2005年 10月至 2011年 3月对 13例退变性腰 椎侧 凸患者行 后
麻 醉满意后 ,患者 取俯 卧位 ,行腰后 正中切 口。常规暴露
路 椎管彻 底减压 、椎 弓根钉棒矫形 固定 、相应节 段植骨 融合 , 脊柱后 方结构 ,对 凹侧挛缩 软组 织行 松解。根据术前确定 的固
术后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
scoliosis through posterior approach.M ethods Thirtee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 r scoliosis from October 2005 to M a rch 20 1 1 were treated by decom pression and correction instrum ented w ith pedicle screw s through po ̄er ior procedure,and lum bar fusions w ere conducted atthe sam e t im e.Results Theaveragepostoperative correction rate ofscoliosiswas40.3% .Lumbago and sciat ica were relieved.and t h eleg numbness was also alleviated.The follow—up period was 9~26 mont hs,with the average time of 1 7.5 months.Solid f usion was obtained in all cases and there were no lose of correction and height of disc spaces.Conclusions As to pat ients wit h degenerat ive lumbar scoliosis, m aster ing appropr iate su r gical indications,posterior complete decompression,inter n al f ixation to restore stability of spine and or thopedic bone fusion is all effective treatm ent method.
退变性腰椎疾病术后并发症分析
退变性腰椎疾病术后并发症分析张纯;贺西京;李浩鹏;王国毓;臧全金【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residual complications in posterior lumbar surger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62 cases of postoperative residual complications in 400 cases of lumbar disc surgery from March 2009 to May 2011 were analyzed. Results 3 cases after unilateral internal fixation suffered from the very severe nerve root irritation in the normal lower limb. Their symptoms were relieved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again. There were 17 cases with L4~5 and L5S1 intervertebral disc nucleus pulposus removal and cage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with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s numbness lasting for about 1 year. The symptom were reliv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re were 15 cases with lumbar 4~5 intervertebral disc nucleus pulposus removal, grafting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hose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s symptoms were not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re were cool feeling,numbness and other symptoms after 1 year.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 was found in 25 cases after full laminectomy with bilateral fixation. There were 2 cases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1 case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SPSS 11. 0 statistical package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ata of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and Os-westr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emi-laminectomy with unilateral fixation and full laminectomy with bilateral fixation. Conclusion Some postoperative residual symptoms may be foundin the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fter nucleus pulposus removal ,cage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Sometimes these symptoms will last a long time. A accurate diagnosis is required. The internal fixation,decompression scope of the spinal canal and method of interbody fusion shall be determined carefully.%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开展腰椎间盘手术40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8例为半椎板减压单侧固定组,B组372例为全椎板减压双侧固定组,均行钉棒内固定椎体间植骨Cage融合术,术后62例发生并发症.结果 3例行单侧内固定术后健侧出现剧烈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均经过再次手术探查后症状缓解;17例行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植骨Cage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双下肢麻木症状存在约1年,经过保守及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大部分缓解;15例L4~5椎间盘突出症,给予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出现双下肢症状缓解不明显,且术后1年伴有发凉、麻木等症状;25例全椎板减压双侧固定术后出现单纯脑脊液漏,2例出现术后感染,其中1例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Oswestry评分,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Cage融合内固定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有时这些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在治疗上首先应明确诊断,慎重选择内固定,术中注意椎管减压的程度和范围,同时掌握正确的椎间植骨方法.【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2(018)008【总页数】4页(P688-691)【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疾病;内固定;并发症【作者】张纯;贺西京;李浩鹏;王国毓;臧全金【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陕西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7退变性腰椎疾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手术治疗得到了普遍应用,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应的残余症状。
脊柱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后遗症
脊柱手术简介
01
手术类型
包括颈椎手术、胸椎手术和腰 椎手术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脊
柱疾病进行治疗。
02
手术方法
采用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等 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和手
术需求选择。
03
手术目的
解除神经压迫、稳定脊柱结构 、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等。
02
常见并发症
手术部位感染
03
切口感染
深部感染
椎间隙感染
手术切口部位红肿、疼痛、发热,可能出 现脓性分泌物。
增强信心。
促进积极应对
心理支持可以激发患者的积极应对 方式,如乐观态度、主动寻求帮助 等,有助于术后恢复。
改善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后康复计划,明确康复
目标和步骤。
培养自我监测意识
02
手术后,患者因疼痛或活动受限而减少活动,导致相关肌肉 发生废用性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
手术过程中可能对神经造成损伤,导致神经支配的肌肉发生 萎缩和无力。
心理影响
焦虑与抑郁
脊柱手术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 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对生活质量的担忧
手术后,患者可能担心自己的生活质 量受到影响,出现恐惧、不安等情绪 。
涉及肌肉、筋膜等深层组织,症状包括局 部疼痛、肿胀、发热等。
椎间隙高度降低,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 症状。
神经损伤
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 异常、肌力减弱或反射异常。
02
脊髓损伤
01
神经根损伤
可能导致截瘫、四肢瘫等严重后 果,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临近节段后凸PJK未解之谜的来龙去脉
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临近节段后凸PJK未解之谜的来龙去脉关于脊柱外科文献速递《脊柱外科文献速递,Spine Article Express》,就脊柱外科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选取近期脊柱外科领域最新文献予以介绍和解读,希望给大家带来启迪和参考。
温故知新,一生学习。
欢迎转发,共同进步。
本文是《脊柱外科文献速递》第⑦篇。
更多速递,敬请期待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 ADS)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4%-32%,而在60岁以上的无症状个体中ADS 的发生率高达68%[1]。
其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关节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故其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脊柱功能状况,重建腰椎稳定性,恢复脊柱矢状位平衡,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
随着后路矫形器械的发展和保留脊柱运动节段的需要,骨科医师越来越多地采取选择性后路节段性融合的手术策略,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术后融合节段近端交界性后凸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和近端交界性失败 (Proximal Junctional Failure,PJF)的发生也逐渐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成为退行性脊柱侧凸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
笔者近期参加了2020 年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 年会的审稿工作,在负责审阅的82 篇成人脊柱侧凸投稿摘要中,19 篇(23%)涉及 PJK 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由此可见其火热程度!而在 PubMed 以 PJK/PJF和ADS(成人侧凸)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文献时,结果显示其关注度在近五年处于持续密切之列。
PubMed 近五年相关文献数量为什么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PJK/PJF会成为大家持续关注的热点?我的硕士研究生丁红涛同学通过详细的文献阅读,和大家一起回顾分析这一未解之谜的来龙去脉。
后路长、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并发症
Curative胀 ct and Com plications of Posterior Long and Short
Segm ent Internal Fi)(ation for D egenerative Scoliosis
ZHAN G Zhi-gang
(Spinal Surgery Department,Dalian Central Hospital,Dalian Liaoning 11603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 ive effect and complicat ion of long,short segment fusion internal
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分析
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分析吴清【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后路手术治疗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年,下腰痛、神经根病症状、间歇性跛行、直腰困难等明显缓解,腰椎前凸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植骨生长满意.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0(025)009【总页数】4页(P91-94)【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外侧植骨术【作者】吴清【作者单位】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济宁272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3;R687.30 前言退变性腰椎侧凸(1umbar degenerative scoliosis,LDS)是成年以后继发于腰椎间盘及腰椎骨关节退行性变而出现的侧凸,又称老年型腰椎侧凸,LDS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少在40岁前发生。
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采取额状面Cobb角>10°为标准,确切的发病率仍需继续研究。
男女性别比接近;由较少的几个节段构成,顶点多在椎间隙,L2-3、L3-4最多见;弯度较小,>30°者仅占15%左右;凸侧方向随机出现;常合并严重的椎管狭窄、椎间盘退变、关节突关节肥大等腰椎退行性变以及椎体旋转与滑脱。
年龄,弯度性质,椎体的旋转、滑脱与L5椎体与髂嵴间连线的关系,肥胖,骨质疏松可能是其进行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生活方式的转变,LDS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
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几例病例,对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2月至2008年4月我科收治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均排除先天异常、结核、肿瘤和外伤。
PI-LL矫正度对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疗效的影响
·338·
颈腰痛杂志 2019 年第 40 卷第 3 期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2019,Vol.40 No.3
PI-
·临床研究·
易贵祥,凌向阳,李晖,邹杰,吴伟,刘盛伟,朱科宇,熊鹰
(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 内江 641200)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骨盆投射角 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的矫正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2012 年 1 月~2016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 ADS 患者, 均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依据术后 PI-LL 不同,分为 PI-LL<10°组(A 组)、10~20°组(B 组)、>20°组(C 组)各 40 例。 对 三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 24 个月三组患者组间 Cobb 角差异不明显(P>0.05),但 PI-LL 指标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B 组患者内固定失败发生率 5.00%分别明显低于 A 组的 20.00%、C 组的 35.00%,B 组 PJK 发生率 7.50%也分别明显低于 A 组的 27.50%、C 组的 40.00%(P 均<0.05),三组术后内固定松动及翻修手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 24 个月的 ODI、JOA、VAS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 B 组随访末的 ODI 评分明显优于 A 组和 C 组,A 组也明显低于 C 组(P 均<0.05)。 结论 对于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将其术后 PI-LL 矫正至 10°~20°间,其不仅手术效果最佳,且患者术后并发症低。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研究进展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研究进展陈萧霖;陈仲强;曾岩;钟少文【摘要】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ADS )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可导致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严重者需行脊柱长节段减压、固定和融合术治疗。
该手术有较高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包括近端交界性后凸或失败、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败和迟发性深方感染。
发生远期并发症是翻修的主要原因,应高度重视对远期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预防。
该文对ADS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38)001【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远期并发症;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败;近端交界性后凸;迟发性感染【作者】陈萧霖;陈仲强;曾岩;钟少文【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ADS)是成人脊柱畸形(ASD)的一种,当保守治疗失败时,手术成为改善ADS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后选择[1],过去30年间ADS手术量激增[2-5]。
与脊柱短节段手术相比,长节段固定融合术能更好地矫正脊柱侧弯与椎体旋转半脱位,重塑冠状面平衡和恢复腰椎生理曲度,但其软组织破坏较大、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6]。
术后3个月[7-9]或6周[10-11]内发生的并发症为近期并发症,之后发生的为远期并发症。
近期并发症的影响通常为一过性,经治疗对远期疗效几乎不产生影响。
远期并发症对远期疗效有显著的不利影响[10-12],是翻修的主要原因[12-13],且增加63%~70%的医疗费用[14-15]。
本文对ADS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长久以来,ADS术后并发症缺乏完整的分类体系,关于ADS术后并发症的研究以低质量回顾性研究居多,给学术交流带来困难,且低估了其实际发生率[16]。
PI-LL矫正度对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疗效的影响
PI-LL矫正度对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疗效的影响易贵祥;凌向阳;李晖;邹杰;吴伟;刘盛伟;朱科宇;熊鹰【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的矫正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ADS患者,均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依据术后PI-LL不同,分为PI-LL<10°组(A 组)、10~20°组(B组)、>20°组(C组)各40例.对三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4个月三组患者组间Cobb角差异不明显(P>0.05),但PI-LL 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者内固定失败发生率5.00%分别明显低于A组的20.00%、C组的35.00%,B组PJK发生率7.50%也分别明显低于A 组的27.50%、C组的40.00%(P均<0.05),三组术后内固定松动及翻修手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ODI、JOA、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B组随访末的ODI评分明显优于A组和C组,A组也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对于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将其术后PI-LL矫正至10°~20°间,其不仅手术效果最佳,且患者术后并发症低.【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4页(P338-340,343)【关键词】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PI-LL;矫正程度;预后分析【作者】易贵祥;凌向阳;李晖;邹杰;吴伟;刘盛伟;朱科宇;熊鹰【作者单位】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四川内江 64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腰背痛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