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龙晓英版知识总结
重点版药剂学笔记Crystal(完整版)
❤药剂学笔记名词解释5题,成对出现20分填空题40题20分选择题(包括多选)10分处方分析和制备工艺30-40分简答题2-3题(计算题、质量控制等)20分~第一章绪论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药剂学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分类(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四、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1)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
2)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五、处方的概念和类型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六、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就是研究药物得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与合理应用得综合性技术科学、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得制剂。
药物制剂得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得,并明确指明用法与用量得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与应用得科学。
二、药剂学得分支学科:物理药学:就是应用物理化学得基本原理与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得科学、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与生理因素与药效间得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得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得给药方式、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得作用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得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二章药物制剂得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与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得极性与晶格引力2、溶剂得极性3、温度4、药物得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得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与流动得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得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得粘度η就是一个常数,它只就是温度得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 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得粒子集合体得性质得科学、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筛分法 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得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3、折射法四、粉体得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与内磨擦系数衡量。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2024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药剂学总结——精选推荐
药剂学总结药剂学总结▲这份总结是按照新版书的顺序来总结的,有些内容需要⾃⼰细看。
第⼀章基本概念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设计、制备⼯艺、质量控制及合理⽤药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
剂型(drug dosage forms)将药物制成⽅便临床应⽤与⼀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例如⽚剂、注射剂、胶囊剂。
制剂:根据规定的处⽅,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的某⼀种剂型并符合⼀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制剂学:研究制剂⽣产⼯艺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科学。
药剂学的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便的药物制剂。
剂型设计原则:最⼤限度地发挥药效的同时最低限度地降低毒副作⽤。
(强调让⽤药者承受最⼩的治疗风险获得最⼤的治疗效果)药剂学的特点:综合性强、应⽤性强、创新性强药剂学的内容:(1)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3)新技术与新剂型;(4)新型药⽤辅料;(5)中药新剂型;(6)⽣物技术药物制剂;(7)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基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的剂型。
具体任务:(1)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的研究开发;(4)积极研究和开发新辅料;(5)研制开发中药新剂型;(6)⽣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7)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剂型的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剂、胶囊)(2)⾮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肤给药、粘膜给药、腔道给药)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按制法分类:浸出制剂,⽆菌制剂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体剂型剂型设计在临床中的意义:剂型是为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的最终形式。
具体的药物制剂通过剂型体现,即将药物通过剂型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式。
辅料在制剂中的应⽤:(1)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剂、软膏)(2)使制备过程顺利进⾏(乳化剂、润滑剂)(3)提⾼药物稳定性(物理、化学)(4)调节药物作⽤速度及改善⽣理要求药物传递系统(DDS)——指⼈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
药剂学知识点分类总结
药剂学知识点分类总结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贮存、配制、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科学。
在药剂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进行分类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下面将对药剂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便于学习和应用。
一、药物的制备1. 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合成是药剂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包括药物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个方面。
化学合成主要是指人工合成药物,生物合成则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药物。
2. 药物的提取:药物的提取是指从天然来源中提取出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植物提取和动物提取两个方面。
植物提取是指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动物提取则是指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出有效成分。
3. 药物的制剂:药物的制剂是指将药物的有效成分与辅料混合制成药物剂型,主要包括片剂、丸剂、粉剂、胶囊剂、口服液剂、注射剂等多种剂型。
二、药物的贮存1. 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贮存过程中不受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影响,保持其治疗作用和品质不变的能力。
2. 药物的保存:药物的保存主要包括贮存条件、贮存容器和贮存时间三个方面,其中贮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3. 药物的灭菌:药物的灭菌是指使用适当的方法将药物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杀灭或去除,以防止药物受到污染。
三、药物的配制1. 药物的测量:药物的测量主要包括质量、容量和活性三个方面,其中质量测量是指测量药物剂量的重量,容量测量是指测量药物剂量的体积,活性测量是指测定药物剂量的活性。
2. 药物的溶解:药物的溶解是指将药物溶解在溶剂中,以便制成各种剂型,如口服液剂、注射剂等。
3. 药物的稀释:药物的稀释是指将浓缩的药物制剂稀释成适宜的剂量和浓度,以便更好地使用。
四、药物的稳定性1. 药物的光敏性:药物的光敏性是指药物在光照条件下易发生化学反应或退化的特性,这种性质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质量。
2. 药物的热稳定性:药物的热稳定性是指药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包括热分解、氧化、变性等反应。
药剂学知识点完整整理版
第一章药剂学概述(1)掌握药剂学、药物制剂、制剂学、药品标准、GMP的概念。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用辅料、合理用药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学科。
(药物制剂是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简称制剂)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GMP: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W H O 对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要求的指南,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重要性: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改变药物作用速率;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可增加药物靶向作用分类方法:按形态:液体、固体、半固体、气体剂型分类按分散系统:液体、胶体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按给药途径:胃肠道给药、非胃肠道给药按中医理论:酊剂、醑剂、汤剂、曲剂(3)熟悉药品标准的分类和特性。
药品标准分类: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
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4)了解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的任务及GMP的基本内容。
药剂学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新制剂的研发和开发;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科学化;研究和开发优质药用辅料;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GMP内容: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GMP 适用于药物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药剂学重点总结(一)2篇
药剂学重点总结(一)药剂学重点总结(一)精选2篇〔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保护、贮存、开掘、优化和进步药物的质量、效价、平安性以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的学科。
药剂学的研究对于新药物的开发、临床应用及药学科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总结药剂学的重点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药剂学知识。
药物的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剂型,药物剂型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剂等。
不同的剂型有着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详细情况,选用合适的剂型。
药物的制备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规定要求的药品的过程。
药物制备分为化学合成法、生物法、半合成法等多种方式。
不同的制备方法需要根据药物性质和详细情况选用。
药物的保护是指在药物贮存、运输等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药物的变质或降解。
药物的保护措施包括遮光、枯燥、密封、降温等。
药物的贮存是指将药物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既保障药物的质量,又保障对药物的有效使用。
药物的贮存需要遵循药物的特性和要求,尤其需要注意温度、湿度、灰尘等对药物影响的因素。
药物的开掘是指新药探究过程中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新化合物的过程。
药剂学中的开掘工作主要有中药挑选和合成药物挑选两种方法,中药挑选主要是根据传统中医文献和经历,从中药中寻找可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成分;合成药物挑选那么是根据分子设计、分子建模等方法,分析和优化分子构造,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展药物挑选。
药物的优化是指在药物制剂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案,进步药物的效能和平安性。
药物的优化过程需要考虑药物的物化性质、药理学特性、平安性等,尤其需要注意药物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
药剂学中的质量和效价是指药物的质量标准和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药效。
药物的质量标准是药物制剂过程中,以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效、毒性等为根底,对药物的质量进展规定和标准化的过程。
药物的效价是指药物的治疗效能,需要进展药效学评价和病理学评价。
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是保障药物疗效的关键,需要对药物进展严格检测和评价,严格按照国家和药品消费质量管理标准进展消费和质检。
药剂学期末总结.doc
药剂学期末总结.doc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其内容涉及药物的性质、制剂过程、药效学、剂量、用药规律、药物代谢等方面,几乎贯穿全专业的学习。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深感药剂学的重要性,下面就学习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第一,系统的学习药剂学理论知识。
药剂学是一门极具理论性的学科,需要认真学习药理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学科。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系统性,打好理论基础,能够为今后学习深入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总之,药剂学是药学专业必须要学好的一门基础课,本学期的药剂学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学习药剂学要注重理论、实践的结合,注重各种制剂的制备质量管理,注重药学文献的收集和阅读。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剂学重点内容复习资料
药剂学重点内容复习资料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设计、制备、配制、质量控制和存储的基础性学科,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习药剂学的学生而言,复习药剂学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备考复习工作。
一、药学基础知识1.药理学的主要概念和内容;2.药品目录体系及其特点;3.常见的药物分类方法及各类药物的特点;4.药物的贮存方式和时间。
以上基础知识是药学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并能将不同的药物分类进行比较和分类。
二、药物的化学、物理和理化属性1.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特点;2.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重要性;3.药物的理化特性和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以上内容需要学生熟知各种药物的性质,理解药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特定药物的作用和结构设计的影响。
三、药品的剂型设计1.药品的剂型及其特点,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溶液等;2.各种剂型的特点和应用;3.剂型中常用的辅料及其作用和特点。
以上内容是剂型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熟悉各种剂型的特点和应用,理解各种辅料和药品的相容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辅料。
四、药物配方设计和制备1.药物配方设计的基本要素;2.药物配方设计的常用方法和重要性;3.药品配方的制备技术和方法;4.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以上内容是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药物制剂设计和制备的关键环节,如药物的基本要素、配方设计的方法、药品制备技术等。
五、配方计算1.配方计算的基本原理,例如药物浓度和量的关系等;2.流量的计算和测量;3.计算药品的剂量和浓度。
以上内容涉及到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学会计算药物的各种度量标准以及剂量计算。
六、药物稳定性和贮存1.药物稳定性的概念和意义;2.药物贮存的基本条件和方法;3.各种药物贮存条件和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以上内容是稳定性评估和药物贮存的基本环节,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药物的稳定性和贮存条件,合理地贮存药品,确保药品的质量。
《药剂学》龙晓英版 知识总结
《药剂学》龙晓英版知识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第一章绪论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剂型与制剂:把各种药物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与一定给药途经想习惯的给药形式。
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制剂。
制剂学与调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理论的科学成为制剂学。
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称为调剂学。
两者以往总称药剂学。
药物传递系统:药物传递系统(DDS)是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
包括:1.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2.靶向给药系统3.黏膜给药系统4.经皮给药系统。
药物剂型的分类1. 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4. 按制法分类:浸出剂型、无菌剂型。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别仅指制剂内有效成分的化学落解,并且包括导致药物疗效下落、毒副作用增加的任何改变。
普通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药效学稳定性和毒理学稳定性。
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目的:提高制剂质量,保证药品药效与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妨碍制剂稳定性因素处方因素:1.pH的妨碍2.广义酸碱催化的妨碍3.溶剂的妨碍4.离子强度的妨碍5.表面活性剂的妨碍6.处方中机质或赋形剂的妨碍。
外界因素:1.温度的妨碍2.光线的妨碍3.空气(氧)的妨碍4.金属离子的妨碍5.温度和水分的妨碍6.包装材料的妨碍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办法1.改变剂型或改进生产工艺2.制成难溶性盐或稳定的衍生物。
稳定性试验A新药申请药物稳定性的实验办法:1.妨碍因素实验2.加速实验3.长期实验4.稳定性实验的基本要求5.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
B恒温法:1.经典恒温法2.活化能估算法3.温度系数法(Q10法)C线性变温法 D热分析办法 E固体制剂稳定性试验的特别要和办法第三章液体制剂液体药剂: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药剂学知识点》word版参考模板
《药剂学知识点》word版参考模板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贮藏、配制、传递和应用的科学,涉及药物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药学原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以下是关于药剂学知识点的参考模板,文档内容详尽完整,超过1500字。
一、药剂学的基础知识1.药剂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药剂学的历史发展概述3.药剂学的主要分支学科4.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药物的制备1.药物的制剂形式分类及特点2.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3.药物的质量控制要点三、药物的贮藏与保护1.药物的贮藏条件要求2.常用的药物保护方法及技术3.药物贮藏的注意事项四、药物的配制与调剂1.药物配制的基本原则及方法2.处方调剂的步骤与注意事项3.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匹配原则五、药物传递与应用1.药物传递的途径及影响因素2.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过程3.药物应用与用药安全的关联六、药物的稳定性与失效1.药物的稳定性与失效的基本概念2.药物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药物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与标准七、药物剂量计算与药物计量1.药物剂量计算的基本原则与公式2.常用剂量单位与换算3.药物计量与给药方式的选择原则八、药物副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1.药物副作用的概念与分类2.常见药物副作用的症状与防治方法3.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及机制九、药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药剂学在临床用药指导中的作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与药剂学的关系3.药剂学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十、药剂学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药剂学发展的新技术与新方法2.药剂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3.药剂学未来发展的展望以上是关于药剂学知识点的参考模板,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药剂学的基本内容与重点领域。
若需要详细内容,请根据模板进行深入研究或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点。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二)
引言概述药剂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药物的制备、性质、稳定性、激活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药剂学旨在确保患者安全和药物疗效的最大化,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是药剂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二),将以五个大点为主线,介绍药剂学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正文内容一、药物剂型1.固体剂型a.片剂:由活性药物和辅助成分制成的固体制剂,通过内、外用途逐渐释放药物。
b.颗粒剂:由粉状药物与辅助成分混合而成,常用于口服给药。
c.胶囊剂:由药物与辅助成分充填于硬或软胶囊中制成,常采用口服途径给药。
d.糖衣片:通过糖衣保护药物,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容易服用。
2.液体剂型a.溶液剂型:用溶剂稀释药物制成的剂型,可通过口服、注射、滴眼等途径给药。
b.悬浮剂型:含有悬浮剂的液体制剂,适用于内服和局部应用。
c.乳剂型:由油水混合制成的液体制剂,常用于外用。
3.半固体剂型a.软膏剂:由油脂和辅助成分组成,适用于表皮应用。
b.凝胶剂:由高分子物质与水混合制成,具有粘稠性,适用于局部应用。
4.气雾剂型a.雾化剂:通过喷雾器将药物喷射成微小颗粒,适用于口腔和呼吸系统给药。
5.眼药水剂型a.滴眼剂:用于眼部给药,以滴眼为主要途径。
二、药物制剂技术1.药物稳定性a.光稳定性:制剂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
b.温度稳定性:制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
c.湿度稳定性:制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
2.药物激活和控释a.激活:药物在机体内部转化为活性形式的过程。
b.控释:控制药物在患者体内释放的速率和时间。
3.药物制剂加工技术a.胶囊制备技术:包括填充法和压片法。
b.包衣技术:用于改善口感、保护药物或掩藏药物味道。
c.注射剂制备技术:包括溶剂制剂和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4.药物制剂质量控制a.纯度的测定:包括药物纯度、溶解度、水分等指标。
b.质量评估:包括质量控制方法、稳定性研究等。
三、药物储存和运输1.药物储存条件a.温度:药物储存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和稳定性。
药剂学 1~10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1、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2、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形态。
#3、药物制剂是指药物具体的品种。
#4、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3)新技术与新剂型;4)新型药用辅料;5)中药新剂型;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7)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8)#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①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②1963年版(第二版)药典分为两部(中药,化学药与生物制剂);③2005年版(第八版)药典分为三部(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品;④2010年版药典是第九版(现用),自1985年(1985年版,第四版)起每隔5年修订和补充新内容的《中国药典》出版发行;不定期发行的药典三部1953、1963、1977年版.#6、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2)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临床前(非人体)研究工作的管理规范。
3)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选择题)1、药物溶剂的种类:①水;②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醚类、酰胺类(二甲基亚酰胺) 、亚砜类(二甲基亚砜万能溶媒)等7种。
2、药物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剂的极性大小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的大小来衡量。
极性大的容剂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大,反之数值小.数值越相近的溶剂和溶质,越能互溶。
3、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药剂学是研究药品及其制备、保质、存储的一门学科。
药剂学重点知识对于从事药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和从业者来说十分重要。
以下是药剂学重点知识汇总:一、药剂学基础知识1. 药品的分类药品主要可分为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草药。
化学药品又可分为普通化学药品、封闭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又可分为细胞培养药物、蛋白质药物等;中草药则按传统使用的方式分为催情剂、补药等。
2. 质量评价药品质量包括化学纯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
通过对药剂学进行质量评价,可以控制其质量和安全性。
3. 纯化技术药品的成分往往伴随着非目标物或污染物一同出现,因此需要进行纯化。
纯化的方法包括结晶、分离、提炼等。
二、药剂学制剂学1. 药剂学制剂药剂学制剂是指从药物原料、辅料以及配方出发,采取有序的制药工艺,制成稳定的药品产品,以便于药品的使用和储存。
制剂方式主要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
2. 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指药品在其制备、质量控制、储存和质量规范方面的标准。
药学家可根据所需药品的质量标准,制定制剂目标,制定制剂配方并进行制剂。
3. 药品质量保证药剂学制剂产品的质量保证包括质量计划、质量管理、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等方面。
质量保证需要对制剂过程、储存情况进行管理,防止制剂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微生物污染,确保药品质量。
三、药物制剂1. 口服制剂口服制剂是最常见的制剂之一,主要包括固体、液体口服制剂和软胶囊等。
常见的口服制剂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衣片、悬浮液等。
2. 注射制剂注射制剂广泛用于取得迅速、有效和复杂药效的临床用药。
注射制剂可分为肌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
3. 外用制剂外用制剂是指涂抹在身体表面外部或塞人口腔外缘、阴道等区域内的制剂,主要包括药物片、贴片等。
四、药物代谢1. 药物代谢的种类及代谢途径药物的代谢方式可分为两类:化学转化和物理排泄。
在体内,药物主要由肝脏和肾脏转化或排泄。
代谢途径一般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方式。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药剂学是指研究药物的制剂、制剂性质、制备工艺及保存的科学。
它是制药学的重要分支,是药物的制剂方案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在学习药剂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需要掌握,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
一、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制剂的制备和保存很重要。
对于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维持和储存。
这些性质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电离度等。
掌握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
二、制剂分类及制剂设计制剂的分类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态制剂、无菌制剂等。
在药剂学中,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制剂的设计原则。
制剂设计包括剂型选取、合理的制剂比例、制剂工艺、制剂性能的评价等。
制剂设计是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药剂剂量的确定药物的剂量是治疗的关键因素。
剂量的确定必须根据药物的属性、途径、机理以及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剂量的不当使用会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者副作用反应更加严重。
因此,药剂剂量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制剂质量控制良好的制药质量是令人信服的药品使用的前提。
药剂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这些环节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试剂配制的质量控制、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成品的质量控制等。
健康的药品使用必须依赖于制剂的高品质,因此药剂学家需要掌握制剂质量控制的技术。
五、药剂毒理学药剂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不良反应及致病机理的科学。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排泄及分布的途径影响药物的毒性。
药剂毒理学研究药物的副作用并为制药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因此,掌握药剂毒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
六、制剂的稳定性研究药物的制剂稳定性研究是指制剂在储存时主要成分和质量的稳定性。
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是确保药物长期储存和运输的必要条件。
制剂的稳定性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氧气,所以需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来进行稳性试验。
掌握制剂的稳定性知识对于药品生产过程的改进和优化非常重要。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
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完整版)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完整版)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3、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求的给药体式格局。
重要性:1、剂型可改动药物的作用性子2、剂型能调治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动剂型可下降或消弭药物的毒反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完整版)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第二章药物制剂的根蒂根基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资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份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XXX液体:普通为低份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肯定温度下,XXX液体的粘度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
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完整版)药剂学重点知识总结(精华篇)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龙晓英版知识总结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药剂学知识总结第一章绪论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剂型与制剂:把各种药物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与一定给药途经想适应的给药形式。
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制剂。
制剂学与调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理论的科学成为制剂学。
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称为调剂学。
两者以往总称药剂学。
药物传递系统:药物传递系统(DDS)是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
包括:1.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2.靶向给药系统3.黏膜给药系统4.经皮给药系统。
药物剂型的分类1. 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4. 按制法分类:浸出剂型、无菌剂型。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不仅指制剂内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同时包括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的任何改变。
一般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药效学稳定性和毒理学稳定性。
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目的:提高制剂质量,保证药品药效与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处方因素:的影响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6.处方中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外界因素:1.温度的影响2.光线的影响3.空气(氧)的影响4.金属离子的影响5.温度和水分的影响6.包装材料的影响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1.改变剂型或改进生产工艺2.制成难溶性盐或稳定的衍生物。
稳定性试验A新药申请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方法:1.影响因素实验2.加速实验3.长期实验4.稳定性实验的基本要求5.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
B恒温法:1.经典恒温法2.活化能估算法3.温度系数法(Q10法)C线性变温法 D热分析方法 E固体制剂稳定性试验的特殊要和方法第三章液体制剂液体药剂: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分类: 1、均匀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特点(与固体制剂(散剂、片剂等)相比)优点:①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②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③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④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5提高生物利用度。
缺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化学稳定性差;②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③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④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物理稳定性差。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结构【掌】表面活性剂是指能够显着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为双亲性分子结构,包含了亲油的非极性烃链和一个以上亲水的极性基团。
但要注意两亲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
如对固体表面具有显着润湿作用的物质也称表面活性剂。
分类:(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新洁尔灭等。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合成。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甘油酯类、多元醇类、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类。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1、表面活性剂的胶束: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HLB 3--6:W/O型 HLB 8--18:O/W 型 HLB 7--9:润湿剂 HLB 13—18:增溶剂3、克氏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升高的某一温度。
4、昙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聚氧乙烯基)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而析出,溶液出现浑浊的现象的某一温度。
5、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表面活性剂相互间或与其他化合物的配合使用成为复配。
6、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1、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增加或减少2、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变性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阳>阴>非吐温20>60>40>804、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十二烷基硫酸钠产生损害,吐温类小。
表面活性剂应用:增溶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或杀菌剂。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子结构的影响;药物多晶型的影响;温度的影响;粒子大小的影响;PH的影响;同离子效应的影响増溶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应用助溶剂4、使用潜溶剂5、加入增容剂潜溶剂、助溶剂、增溶剂三者区别:1.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助溶剂)而增加其水中溶解度的现象机理:药物+助溶剂水溶性络合物、复合物、缔合物2.潜溶: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机理: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或潜溶剂改变了原来溶剂的介电常数。
3.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增溶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机理:被增溶的药物以不同形式与胶束(胶团)相结合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分散体系的液体制剂。
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胶体性质1.光学性质:光线通过溶胶剂时从侧面可见到圆锥型光束称为丁铎尔效应。
这是由于自然光波长引起光散射。
2.电学性质:溶胶剂由于双电层结构而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移动,从而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界面动电现象,最后产生电泳现象。
3.动力学性质:胶粒受溶剂水分子不规则撞击产生不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4.热力学性质:向溶胶剂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保护胶体。
溶胶的制备:分散法、凝聚法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的液体制剂。
制备方法: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
高分子溶液的性质1.电学性质2.热力学性质3.渗透压性质4.凝胶性质5.触变性质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普通乳:1~100μm,微乳:小于μm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1、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2、形成牢固的乳化膜3、形成电屏障4、确定形成乳化剂的类型5、有适当的相比:最大体积74%乳剂的稳定性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在制备或放置过程中,常发生以下几种变化:1.分层 2.絮凝 3.转相 4.合并或破坏乳剂的制备1.干胶法 2.湿胶法 3.新生皂法 4.两相交替加入法 5.机械法 6.采用二步乳化法7.纳米乳的制备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液体药剂口服、外用 2.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 3.栓剂4.软膏剂 5.气雾剂乳化剂:在乳剂中能使一相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不相溶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附加剂。
乳化剂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增加乳剂的粘度,并在分散相液湘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界面膜或形成双电层。
乳化剂选择:1、根据乳剂类型;2、乳剂给药途径;3、乳化剂性能;4、乳化剂油相所需HLB值选择使用混合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1)O/W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卵磷脂等。
2)W/O型乳化剂硬脂酸钙(镁、锌)、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药物要求:(1)沉降速度慢;(2)沉降物易分散;(3)微粒大小均匀,在贮存过程中不变化;(4)化学性质稳定;(5)有一定粘度;(6)内服应适口,外用易涂布。
下列情况可考虑制成混悬液:(1)难溶性药物;(2)增加药物稳定性;(3)延长药效。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服从Stoke定律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疏水性药物水化作用弱,对电解质更敏感。
亲水性反之。
3.絮凝与反絮凝:加入适当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在20—25mV内,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
4.结晶增长与转型:加入抑制剂阻止结晶的溶解和生长,保持物理稳定性。
5.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混悬剂的稳定剂: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一)、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
1、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剂2、高分子助悬剂:(1)、天然:阿拉伯胶类;(2)、合成:纤维素类;(3)、触变胶(二)、润湿剂:使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增加混悬剂稳定性混悬剂的制备1.分散法 2.凝聚法 1)物理凝聚法2)化学凝聚法第四章注射剂与滴眼剂注射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注射液 2、混悬型注射液 3、乳浊型注射液 4、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剂的特点【掌】优点: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
4.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
缺点: 1.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2.制造过程复杂、生产条件严格,所以费用较大,价格较高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掌】1.无菌2.无热原3.无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4.安全性5.渗透压 4~9 7.稳定性8.降压物质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PH为~,氨浓度不大于%,内毒素小于ml,检查酸碱度、氧化注射剂的附加剂【掌】目的:增加溶解性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抑菌1、PH调节剂: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磷酸缓冲液。
2、增溶剂、润湿剂与乳化剂3、助悬剂:明胶、MC、CMC-Na,用于混悬型注射剂。
4、抗氧剂:焦亚硫酸钠(酸性)、亚硫酸氢钠(中性)、硫代硫酸钠(碱性)、EDTA、CO25、抑菌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硫柳汞6、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7、止痛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8、粉针填充剂冰点降低法:(会计算)(1)血浆的冰点:℃W=/b注:W为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药物的量a为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为用以调整等渗的药物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NaCl量(1g药物 = X g NaCl, %NaCl = 血浆渗透压)W= - EX注:W为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氯化钠的量,E为1g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X为100ml 溶液中药物的克数热原的概念【掌】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热原的性质【掌】1.耐热性2.水溶性3.不挥发性4.滤过性5.吸附性6.被化学试剂破坏性污染热原的途径【掌】1.经溶剂带入2.经原料带入3.经使用的容器、用具、管道及装置等带入4.经制备过程带入 5.经灭菌后带入6.经输液器带入7.在注射过程中带入8.输液中微粒引起除热原的方法【掌】1.容器上热原的除去2.水中热原的除去3.溶液[MSOffice3]中热原的除去热原检查方法1.家兔法2.细菌内毒素法注射剂的灭菌及无菌技术【掌】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及细胞的芽孢全部杀灭无菌操作技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