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导学案集体备课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1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1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1.2.1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1、2、1直角三角形学习目标1、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识别互逆命题;知道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自学释疑根据线上提交的自学检测,生生、师生交流讨论,纠正共性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问题:直角三角形两锐角有怎样的关系,说明理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理由:探究点二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结论:理由:1、证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已知:如图,在△ABC中,∠C=90,BC=a,AC=b,AB=c、求证:a +b =c 、2、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如图:在△ABC中,AB +AC =BC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如果a是偶数,b是偶数,那么a+b是偶数、三、随堂检测1、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剪去部分后得到一个三角形,则图中∠1+∠2的度数是( )A、30B、60C、90D、1202、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7,∠C=53B、∠A=34,∠B=56C、∠B=42,∠C=38D、∠A=72,∠B=183、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BC=5,CD=3,则BD的长为( )A、1B、2C、3D、4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5、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成立的是、(只填写序号)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③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④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c为最长边)满足a +b =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2米,另一棵高6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米、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 =3,BC=4,CD=12,AD=13,AC⊥CD,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8、如图,在△ABC中,AB=15,BC=14,AC=13 ,求△ABC 的面积、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作AD⊥BC于D,设BD=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D】【根据勾股定理,利用AD作为“桥梁”,建立方程模型求出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再计算三角形面积】参考答案探究点一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求证:∠A+∠B=90、∵在△ABC中,∠A+∠B+∠C=180又∵∠C=90(已知)∴∠A+∠B=90(等式的性质)∴∠A与∠B互余即: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探究点二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在△ABC中,∠A+∠B=90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 ∠A+∠B+∠C=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又∵∠A+∠B=90(已知),∴ ∠C=180-(∠A+∠B)=180-90=90(等式的性质)、∴ △ABC是直角三角形、即: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已知:如图,在△ABC中,∠C=90,BC=a,AC=b,AB=c、求证:a2+b2=c2、证明:延长CB至D,使BD=b,作∠EBD=∠A,并取BE=c,连接ED、AE(如图),则△ABC≌△BED、∴∠BDE=90,ED=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四边形ACDE是直角梯形、∴S梯形ACDE=(a+b)(a+b) = (a+b)2、∴∠ABE=180-(∠ABC+∠EBD)=180-90=90,AB=BE、∴S△ABE=c2∵S梯形ACDE=S△ABE+S△ABC+S△BED,∴(a+b)2= c2 + ab + ab, 即a2 + ab + b2=c2 + ab,∴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已知:如图:在△ABC中,AB2+AC2=BC2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作Rt△A′B′C′,使∠A′=90,A′B′=AB,A′C′=AC(如图),则A′B′2+A′C′2= BC2 (勾股定理)、∵AB2+AC2=BC2,A′B′=AB,A′C′=AC∴BC =B′C′∴BC=B′C′∴△ABC≌△A′B′C′(SSS)∴∠A=∠A′=9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即:在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解:(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命题、(2)如果a+b是偶数,那么a是偶数,b是偶数、假命题、随堂检测:1、C2、C3、D4、(4,0)5、①④6、107、解:∵AC⊥CD,CD=12,AD=13,∴AC===5、又∵AB=3,BC=4,∴AB2+BC2=32+42=52=AC2、∴∠B=90 、∴S四边形ABCD=S△ABC+S△ACD=ABBC+ACCD=34+512=6+30=36、8、解:在△ABC中,AB=15,BC=14,AC=13,设BD=x,则CD=14-x、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152-x2,AD2=AC2-CD2=132-(14-x)2,故152-x2=132-(14-x)2,解得x=9、∴AD===12、∴S△ABC=BCAD=1412=84、。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证明复习导学案1(新版)北师大版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证明复习导学案1(新版)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2、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1、如图1所示,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那么∠A等于()A .30°B .40°C .45°D .36°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2、在等腰△ABC 中,AB=AC,AD 是BC 边上的高,那么 BD=_________.3、如图2,在△ABC 中,∠BAC=108°,AB=AC,AD⊥B C,垂足为D,∠BAD=_________.知识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4、如图3,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C=2∠ACB,BD 平分∠ABC,AD∥图 12BC ,如下图,那么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5、一个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顶角的度数自图3为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四: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6、在Rt △ABC 中,∠A=30°,AB=6,BC=_____________.导7、在Rt △ABC 中,∠C=90°,∠A=30°,AB+BC=12cm ,那么AB=_______________.学 知识点五:互逆命题8、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其逆命题是()A .不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B .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知识点六: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 9、如图,四边形ABCD 中,CD ⊥AD ,CB ⊥AB ,AB=AD,求证:CD=CB.1.以下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选项是( )A.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 对顶角相等2.如图,等腰三角形ABC,AB=AC,假设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那么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选项是( )A.AE=ECB.AE=BE C.∠EBC=∠BAC D.∠EBC=∠ABE巩 3.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右以下图所示,AB∥CD,AE与AB固的夹角为48°,假设CF与EF的长度相等,那么∠C的度数为()A.48°B.40°C.30°D.24°作4.如图,0是∠BAC内一点,且点0到AB,AC的距离OE=0F,那么业AE0≌△AF0的依据是5.在△ABC中,AB=AC,∠C=30°,AB⊥AD,AD=4cm,求BC的长.6.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点E;假设B、C在DE的同侧〔如下图〕且AD=CE.求证:AB⊥AC.如图,M为△ABC边BC的中点,ME⊥AB于E,MF⊥AC于F.①当AB=AC时,求证:ME=MF②假设ME=MF,试判断AB与AC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1.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1、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

2、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习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自学释疑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二、思学质疑把你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填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后,由组长整理后并拍照上传平台讨论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问题1:根据学过的基本事实和已知的定理,能证明“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与同伴交流,展示你的说理过程。

如:已知:在△ABC和△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问题2: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探究点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关系,与同伴交流。

活动1:回忆七年级下册通过什么活动获得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活动2:你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这条性质吗?这条性质结论:、简述为:、探究点二: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AD有什么性质?为什么?由此得到什么结论?与同伴交流。

这一结论简述为:、变式训练:1、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 =CD、(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2)∠BAD的度数、四、随堂检测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A、80B、80或20C、80或50D、20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A、8B、9C、10或12D、11或133、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11C、7或11D、7或10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A、60B、120C、60或150D、60或1205、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A、36B、54C、18D、646、△ABC中,AB=BD=DC,∠C=40,则∠A=________,∠ABD=_______、7、△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①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② 求∠BAD的度数、我的收获1、、2、教会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证明方法解题、参考答案问题1:证明:∵∠A+∠B+∠C=180,∠D+∠E+∠F=180。

新课标BS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 第2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新课标BS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 第2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1 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习目标:1、能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定理进行证明.2、掌握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会证明.学习过程:一、前置准备: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0,则顶角为。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0,则其顶角为。

二、自主学习:1、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相等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吗?怎样证明。

已知:求证:证明:得出定理:。

问题: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吗?高呢?还有其他的结论吗?请你证明它们,并与同伴交流。

三、合作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征?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已知:求证:证明:四、归纳总结:1、我的收获?2、我不明白的问题?五、例题解析:BD=AD,DC=AC,求∠B的度数.温馨提示:先利用等边对等角找出各相等的角,再用方程思想解决,这样可使几何的计算问题化繁为简.六、当堂训练:1.求等边三角形两条中线相交所成锐角的度数.2.如图,在△ABC中,D,E是BC的三等分点,且△ADE是等边三角形,求∠BAC 的度数.中考真题:如图,△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接CE.(1)求∠ECD的度数;(2)若CE=5,求BC的长.。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教案1 等腰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理,能够举一反三,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能够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定理,进一步感受证明过程;(3)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诱导、启发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定理.发展学生的初步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鼓励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发现证明的多样性,提高逻辑思维水平.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考虑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难点:通过探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定义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三、教具准备(两个等腰三角形、彩色粉笔、教案、尺子)四、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请同学们回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公理有哪些?●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公理: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公理: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2)推论呢?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学生讨论: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给予证明.设计意图:为学生对本节课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作铺垫.2.新授课猜想: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证明1。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等腰三角形 2课时 导学案(最新北师大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等腰三角形  2课时  导学案(最新北师大版)

1.1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有 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 ,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 ;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公理、定理、证明公理:公认的 称为公理。

定理:经过证明的 称为定理。

证明: 的过程称为证明。

3、证明的一般步骤是:根据题意 ;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 ;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 。

对假命题的判断,只要举 来证明即可。

二、学习目标: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定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结合实例体会反正法的含义。

三、自学提示: 1、你知道吗?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见课本P2想一想) 2、你发现了吗? (1)把探究1中剪出的△ABC 沿折痕AD 对折,根据得到的信息,填入右表:(2)从上表中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角有什么样的特点吗?底边上的中线,高线,顶角平分线有什么样的特点吗? (3)你能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吗?求证: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ΔABC 中,AB=AC.求证: ∠B= ∠C.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简写成“ ”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 、底边上的 、底边上的 相互 。

【我是小翻译】请将等腰三角形性质(文字语言)“翻译”成图形和符号语言。

B五、夯实基础: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顶角为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它的底角为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_____.5.在△ABC 中,AB=AC ,∠1=∠2=55°,则BD=5,CD=____。

6.在△ABC 中,AB=AC ,BM=CM ,∠BAM=35°,则∠CAM=_____°,∠AMB=_____°。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学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学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学案2:在右图中,若取BC的中点D,并连接AD,那么线段AD是BC边上的中线外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推论:课题:你能证明它们吗?(1)第1周第1课时总第1课时简述为编写人:徐伦审核人:张亚平审批人:上课时间:学生:龙江中学八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

学习重点:了解所学公理的内容,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学习难点: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辅助线做法。

【学前导读】1.列举我们已知道的公理:(1)公理:同位角,两直线平行。

(2)公理:两直线,同位角。

(3)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字母表示)(4)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字母表示)(5)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字母表示)(6)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2.什么叫做等腰三角形?【课堂导学】 1、自学感知①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判定一般的三角形全等还有一种方法是什么?推论: (简写为)②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相等【合作探究】 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 C由此得到定理: , 简述为:C归纳: 1、在等腰△ABC中,若AD是∠A的平分线,则2、在等腰△ABC中,若AD是BC边上的高,则3、在等腰△ABC中,若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课堂测试】 1、如图1,若△ADC≌△ABE,则AD = AB,DC = ;∠D = ∠ ;∠ = ∠BAE ; 2、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50°,那么另两个角为3、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 (1) 求证: △ABD是等腰三角形 (2) 求∠BAD的度数【反思感悟】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2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2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1.2.2 直角三角形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会利用HL进行判定的方法2.会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并能已知斜边和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习难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一、自学释疑根据线上提交的自学检测,生生、师生交流讨论,纠正共性问题。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问题1: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结论:问题2: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是直角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结论:探究点二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你能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吗?观察你做的直角三角形和同伴交流发现什么?例1.已知:R△ABC和Rt△A′B′C′,∠C=∠C′=90°,BC=B′C′,BD、B′D′分别是AC、A′C′边上的中线且BD=B′D′ (如图).'D A 'B 'C 'DBA例2.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B 和∠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随堂检测1.如图,点P 是∠BAC 内一点,PE⊥AC 于点E ,PF⊥AB 于点F ,PE =PF ,则直接得到△PEA≌△PFA 的理由是()A .HLB .ASAC .AASD .SAS 2.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B .一锐角和锐角所对的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C.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D.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点D,CE⊥AB于点E,BD和CE交于点O,AO的延长线交BC于点F,则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有()A.3对 B.4对 C.5对 D.6对4.如图,点D,A,E在直线l上,AB=AC,BD⊥l于点D,CE⊥l于点E,且BD=AE,若BD=3,CE=5,则DE=.5.如图,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Rt△ABE≌Rt△CBF;(2)若∠CAE=3 0°,求∠ACF的度数.参考答案探究点一问题1: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新北师大版八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教案[1]课案

新北师大版八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教案[1]课案

个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在这个问题中,要求在“A、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利用此性质就能完成.“你能用公理或学过的定理证明这一结论吗?”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清证明的思单元检测:用时2课时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检测题A 数学八年级下册(北师大最新版本)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共 4 页第 1 页1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且∠O=65°,∠C=20°,则∠OAD= °13、 如图1-Z-10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的正方形E 的面积是 . 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 . 三、解答题(共40分)17、(12分)已知: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上.若∠1=60°,AE=1. (1) 求∠2、∠3的度数;(2) 求长方形纸片ABCD 的面积S .三、解答题29.已知:如图10,AB =AC ,DE ∥AC ,求证:△DBE 是等腰三角形.图1-Z-9D图1-Z-10图1030.已知:如图11,在Rt △ABC 中,∠C =90°,∠BAD =21∠BAC ,过点D 作DE ⊥AB ,DE 恰好是∠ADB 的平分线,求证:CD =21DB .图113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n 2+n ,n +21和n 2+n +21(n >0),求证: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2.如图12,△ABC 中,AB =AC ,∠1=∠2,求证:AD 平分∠BA C.图1233.如图13,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与边面内作等边△ABD ,连结DC ,以DC 当边作等边△DCE ,B 、E 在C 、D 的同侧,若AB =2,求BE 的长.图13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二、填空(第小题4分,共24分)10、30,12,60,等边;1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95°;13、47;14、20°或80°;15、垂直平分解析:∵是△的角平分线,于点于点,∴.在Rt △和Rt △中,∴△≌△(HL),∴.又是△的角平分线,∴垂直平分.三、解答题(共40分)16、解析:如图,延长交于点,由是角平分线,于点,可以得出△≌△,∴2,.。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导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导学案

【学案】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一节等腰三角形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述为:等边对等角)例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D=BD,AB=AC=CD,求∠BAC的度数。

例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三线合一”,即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线,三条线互相重合例1.如图,D.E 在BC 上,AB=AC 且,AD=AE,求证:BD=CE.例2.如图,在△ABC 中,BC=AC,∠ACB=090,D 是AC 上一点,AE⊥BD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且AE=21BD,求证: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等角对等边)例1.已知:如图,AB=DC,BD=CA.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例2.如图,△ABC中,AB=AC,E是AB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若EF与BC相交于D,求证:DE=DF.第二节等边三角形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60(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03.等边三角形的的推论:030.060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030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1.如图△ABC 中,∠ACB=90∘,CD 是高,∠A=30∘,求证:BD=41AB.例2.在Rt△EBC 中,点D 是EC 上的一点,以DC.BC 为边作长方形ABCD,连接AE。

已知∠EAD=030.∠EBC=060,EC=20,求AB 的长例3.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直线AB上一点,延长CB到点E,使BE=AD,连接DE,DC,求证:DE=DC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一.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理二.有一个角等于0例1.如图所示,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BM、CN相交于点F.(1)求证:AN=BM;(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第三节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特殊数量关系例1.如图,△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交CD于点F,BD分别交CE、AE于点G、H.试猜测线段AE和BD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最新课标BS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第1单元全章 导学案)

最新课标BS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第1单元全章 导学案)

1.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简称: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1 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习目标:1、能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定理进行证明.2、掌握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会证明.学习过程:一、前置准备: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0,则顶角为。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0,则其顶角为。

二、自主学习:1、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相等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吗?怎样证明。

已知:求证:证明:得出定理:。

问题: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吗?高呢?还有其他的结论吗?请你证明它们,并与同伴交流。

三、合作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征?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已知:求证:证明:四、归纳总结:1、我的收获?2、我不明白的问题?五、例题解析:BD=AD,DC=AC,求∠B的度数.温馨提示:先利用等边对等角找出各相等的角,再用方程思想解决,这样可使几何的计算问题化繁为简.六、当堂训练:1.求等边三角形两条中线相交所成锐角的度数.2.如图,在△ABC中,D,E是BC的三等分点,且△ADE是等边三角形,求∠BAC 的度数.中考真题:如图,△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D为垂足,连接CE.(1)求∠ECD的度数;(2)若CE=5,求BC的长.1.1 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一、学习准备: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 。

2、等腰三角形 、 及 互相重合。

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 。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 ,并且每个内角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导学案

1.1等腰三角形]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重点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3、反证法知识概览图新课导引如下图所示,很多古代建筑以及我们居住的一些房屋的屋顶都是人字形梁架.【问题探究】上面叙述的人字形梁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它们有哪些性质?教材精华知识点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述为等边对等角).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1所示,在△ABC 中,∵AB =AC ,∴∠B =∠C .定理的证明:取BC 的中点D ,连接AD .∵(),()()AB AC BD CD AD AD =⎧⎪=⎨⎪=⎩已知中点定义,公共边,∴△ABD ≌△ACD (SSS).∴∠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相等.拓展 等腰三角形还具有其他性质.(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都等于45°.(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不能是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以是锐角、钝角或直角.(3)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 <a . (4)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 =180°-∠B -∠C =180°-2∠B =180°-2∠C .知识点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推论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1)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3所示,①在△ABC 中,∵AB =AC ,∠1=∠2,∴AD ⊥BC .BD =DC ;②在△ABC 中,∵AB =AC ,AD ⊥BC ,∴∠1=∠2,BD =DC ;③在△ABC 中,∵AB =AC ,BD =DC ,∴∠1=∠2,AD ⊥BC .(2)推论1的证明.①在△ABC 中,∵AB =AC ,∠1=∠2,AD =AD ,∴△ABD ≌△ACD (SAS).∴BD=DC,∠ADB=∠ADC=90°.∴AD⊥BC.②在△ABC中,∵AD⊥BC,∴∠ADB=∠ADC=90°.∵AB=AC,∴∠B=∠C.又AD=AD,∴Rt△ADB≌Rt△ADC(AAS).∴∠1=∠2,BD=CD.③在△ABC中,∵AB=AC,AD=AD,BD=CD,∴△ABD≌△ACD(SSS)∴∠1=∠2,∠ADB=∠ADC=90°,∴AD⊥BC.(3)推论1的作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或垂直.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1)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4所示,在△ABC中,∵AB=BC=AC,∴∠A=∠B=∠C=60°.(2)推论2的证明:∵AB=AC,∴∠B=∠C.∵AB=BC,∴∠A=∠C.∴∠A=∠B=∠C.又∵∠A+∠B+∠C=180°,即3∠A=180°,∴∠A=∠B=∠C=60°.知识点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等角对等边).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6所示,在△ABC中,∵∠B=∠C,∴AB=AC判定定理的证明:如图1-6所示.过A作AD⊥BC于D,则∠ADB=∠ADC=90°.∵∠B=∠C,AD=AD,∴△ABD≌△ACD(AAS),∴AB =AC .√判定定理的作用: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拓展 如图1-6所示,在△ABC 中,(1)如果AD ⊥BC ,∠1=∠2,那么AB =AC ;(2)如果AD ⊥BC ,BD =DC ,那么AB =AC ;(3)如果∠1-∠2,BD =DC ,那么AB =AC .知识点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推论推论1.(1)推论1的内容: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8所示,在△ABC 中,∵AB =AC ,∠A =60°(或∠B =60°或∠C =60°),∴AB =AC =BC .(3)推论1的证明:在△ABC 中,∵AB =AC ,∴∠B =∠C .又∵∠A =60°,∴∠B =∠C =01802A -∠=60° ∴AB =AC =BC .(或∵∠B =60°,∴∠A =180°-2∠B =60°.∴AB =AC =BC .或∵∠C =60°,∴∠A =180°-2∠C =60°.∴AB =AC =BC .)√推论2.(1)推论2的内容: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如图1-8所示,在△ABC 中,∵∠A =∠B =∠C ,∴AB =AC =BC .(3)推论2的证明:在△ABC 中,∵∠A =∠B ,∴BC =AC (等角对等边).又∵∠B =∠C ,∴AB =AC (等角对等边).∴AB =AC =BC .(4)推论1和推论2的作用: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拓展 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证明三条边相等;(2)根据推论1,证明两条边相等,有一个角是60°;(3)根据推论2,证明三个角都相等.√推论3.(1)推论3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3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1.3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1.1.3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1、1、3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其进行简单的证明、2、能用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简单应用、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学习难点:反证法的证明方法、一、自学释疑根据线上提交的自学检测,生生、师生交流讨论,纠正共性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问题1:前面我们证明了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反过来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问题2:如图在△ABC中,∠B=∠C,要证明AB=AC,你是怎样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你是怎样证明的?与同伴交流、结论:定理、简述为:、变式训练1、满足下列条件不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B、有一个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50的直角三角形D、有两个角是15和150的三角形2、有一个三角形不同顶点的外角的度数比是3:2:3,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探究点二、运用定理问题:已知:如图,AB=DC,BD=CA,BD与CA相交于点E,△AED是等腰三角形吗?请你说明理由,并与同伴交流、变式训练1、如图,在△ABC中,AB=AC=8,D是BC上的动点(D与B、C不重合),且DE∥AC,DF∥AB,则四边形DEAF的周长是、2、如图,三角形ABC中,AB=AC,∠A=36 , ∠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E,D为AC的中点,连接ED、(1)求∠AED的度数;(2)若CE=5,求BC的长、探究点三、反正法问题: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强化训练: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三、随堂检测1、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A、2B、3C、4D、52、用反证法证明“a<b”时,应该假设()A、a>bB、a≥bC、a=bD、a≤b3、如图,在△ABC中,AD平分∠EAC,且AD∥BC,则△ABC 一定是()A、任意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4、如图,在已知三角形ABC中,BD是∠ABC平分线,∠ABD=360,∠C=720,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5、如图,在△ABC中,AB=AC,BD和CD平分∠ABC和ACB的角平分线、求证△DBC是等腰三角形、6、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7、如图,△ABC的边AB的延长线上有一点D,过D作DF⊥AC于点F,交BC于点E,且BD=B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探究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问题2:解:可作BC边上的高或∠A的平分线都可以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已知:在△ABC中,∠B=∠C,求证:AB=AC、证法一:作AD⊥BC于点D、(如图所示)在△ABD和△ACD中,∵∠B=∠C, ∠BDA=∠CDA, AD=AD, ∴ △ABD≌△ACD (AAS)、∴ AB=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法二:作△ABC顶角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如图所示)在△ABD和△ACD中,∵∠B=∠C, ∠BAD=∠CAD, AD=AD,∴ △ABD≌△ACD (AAS)、∴ AB=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结论: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等角对等边、变式训练1、C2、等腰直角三角形探究点二、运用定理问题:解:△AED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DC,BD=CA,A D=DA,,∴△ABD≌△DCA(SSS)∴∠ADB=∠D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E=DE(等角对等边)∴ △AED是等腰三角形、变式训练1、162、(1)∠AED =54 ,(2)BC=5探究点三、反正法问题: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因此AB≠AC,结论成立、强化训练已知:△ABC,求证:∠A、∠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和∠B是直角,即∠A=90, ∠B=90,于是∠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因此“∠A和∠B都是直角”的假设不成立、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三、随堂检测1、D2、B3、C4、35、证明:∵AB=AC∴∠ABC=∠ACB 等边对等角∵BD、CD是角平分线∴∠DBC=∠ABC=∠ACB=∠BCD∴ΔDBC是等腰三角形6、证明:假设在一个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60,即均小于60,则三内角和小于180,与三角形中三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7、证明:∵DF⊥AC,∴∠DFA=∠EFC=90、∴∠A=∠DFA-∠D,∠C=∠EFC-∠CEF,∵BD=BE,∴∠BED=∠D、∵∠BED=∠CEF,∴∠D=∠CEF、∴∠A=∠C、∴△ABC为等腰三角形、。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2 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2、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3、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学习过程:一、 前置准备角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 .边1、说出你知道的勾股数2、勾股定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将勾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变成结论和条件,其内容是:下面试着将上述命题证明:已知在△ABC 中,AB 2+AC 2=BC 2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得出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合作交流:1、观察勾股定理及上述定理,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观察下列每组命题,是否也在类似关系(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3)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像上述每组命题我们称为互逆命题,即一个命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阅读课本P16“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①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那么它的逆命题也一定是真命题吗?②什么是互逆定理?③是否任何定理都有逆定理?④思考我们学过哪些互逆定理?四、归纳总结:1、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互逆定理,什么是互逆命题?五、当堂训练:1、判断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每个定理也都有逆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2 3
B
D
C
模块二 合作探究 9、如图,已知∠D =∠C,∠A =∠B,且 AE = BF。求证:AD = BC。
C
D
D 为 AC 上一点,并且 AB = AD,DB = DC,若∠C = 29°,求∠A。
A D
B
C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 填空: (1)如图,在△ABC 中,AB = AC,点 D 在 AC 上,且 BD = BC = AD。 请找出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_________ 。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50°,则它的底角为 _________ 。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40°,则另两个角为 _ 。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100°,则另两个角为 _ 。 (5)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__ 度。 2、如图,在△ABC 中,AB = AC,D 是 BC 边上的中点,且 DE⊥AB,DF⊥AC。 求证:∠1 =∠2。
达州耀华育才学校八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案 主备教师:喻茂伦
C
第 1 页 共 1 页
———————————————————————————————————————
实践练习: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 7 cm 和 3 cm,则周长为 ____ 。 2、如图在△ABC 中,AB = AC,AD⊥AC,∠BAC = 100°。求:∠1、∠B 的度数。
B
归纳: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简称“等边对等角” ) ; 推理格式:∵AB=AC,∴_________(等边对等角) 2、推论(三线合一) : ; 推理格式: ①∵AB=AC,AD⊥BC, ②∵AB=AC, BD=DC, ③∵AB=AC,___平分____, ∴BD=DC,AD 平分_____, ∴___⊥___,___平分_____, ∴________________,
E
1 2
D
B 3.如图,A、B、F、D 在同一直线上,AB=DF, AE=BC,且 AE∥BC. 求证:⑴△AEF≌△BCD, ⑵EF∥CD.
E C
C
A
B
F
D
达州耀华育才学校八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案
主备教师:喻茂伦
第 3 页 共 3 页
———————————————————————————————————————
———————————————————————————————————————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第一课时
第一节
等腰三角形(一)
【学习目标】 1、理解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难点: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知识点 1、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 (论证)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边对等角) 。 (论证) 4、推论(三线合一) : 。 (论证) 5、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 。 (论证) 论证要求(画图、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两边及其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2、两角及其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3、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4、________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6、有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____,两腰的夹角叫做_____,腰与底边 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7、阅读教材:第 1 节《等腰三角形》 。 二、教材精读 A 8、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 求证:∠B=∠C (提示: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
A
A D B C
E B
1
2
F C
D
达州耀华育才学校八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案
主备教师:喻茂伦
第 2 页 共 2 页
———————————————————————————————————————
模块四 模块三 能力提升 1. 填空: (1)如图,在△ABC 中,AB = AC,点 D 在 AC 上,且 BD = BC = AD。 请找出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50°,则它的底角为 。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40°,则另两个角为 。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
模块六: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2、推论(三线合一) :
(简称“等边对等角” ) ; ;
二、本课典例: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全等,求角和边。
三、我的困惑: (你一定要认真思考哦!把它写在下面,好吗?)
达州耀华育才学校八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案
主备教师:喻茂伦
第 4 页 共 4 页
A D B C
2. 如图,在△ABC 中,AB = AC,D 是 BC 边上的中点,且 DE⊥AB,DF⊥AC。 求证:∠1 =∠2。 A
E B
1
2
F C
D
模块四:课下练习 ☆能力提升 1.△ABC 中,AB=AC,∠A=50°,P 是△ABC 内一点,且∠PBC=∠ACP,求∠BPC 的度数 _________. 2.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BD,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A
模块五:中考在线 1、 已知:如图,△ABC 中,AD 是高,CE 是中线,DC=BE, DG⊥CE,G 是垂足, 求证: (1)G 是 CE 中点; (2)∠B=2∠BCE.
2.C 是线段 AB 的中点,CD 平分∠ACE,CE 平分∠BCD,CD=CE. (1)求证:△ACD≌△BCE; (2)若∠D=50°,求∠B 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