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认识和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论文之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认识和培养

荀子曾说:“人之初也,不能无群。”人从一生下来,就有与人交往的要求,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的相互沟通、了解、理解、信任和帮助。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小学生与同辈之间的横向交往,如:生生交往、同伴交往;与上下辈之间的纵向交往,如:师生交往、亲子交往;与陌生人的交往等。

人际交往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使小学生体验到友谊带来的身心愉悦,还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力、情商的发展。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获得一方面由于遗传的原因而导致性格的差异引起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最主要的还是靠后天的培养,对小学生交往技能、技巧的培养,直接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多对交往能力的重视。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交往能力的培养,也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交往能力的好与坏,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能否正确面对生活现状,热爱生活,乐观勇敢地面对现实。健康情绪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入手解决:

一、教师自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交往能力。

1、教育者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素质被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更是学生健康心理发展阶段。作为小学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的个体出发:首先找些有关社会交往的书籍,读给孩子听,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他交流书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结交新朋友,建立友谊的,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特点,从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次,由于中国的国情,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提醒家长可让自己的孩子邀请同伴到家中做客,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多和同伴熟悉、交往的空间,再从中学习解决游戏、玩耍可能带来的纠纷,也体会到和同伴相处的乐趣,更乐于交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让孩子感到疲惫而发生摩擦。

2、教师自身的交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小学生有很长一段时间与教师在一起,教师自身具有向上交往的能力对学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和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生病了,老师的一个问候;当学生遇到困难,老师的慷慨相助等等,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同时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在学习着教师如何的待人接物,如何与人相处。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交往能力,才

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影响。同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多考虑他人,不骄不躁,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健康心理。帮助他们学会用言语或肢体语言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积极情感。

二、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小学生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能力。

国内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些问题,表现在:在集体场合适应困难占14.4%,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占16.8%,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占10.1%,与教师家长发生冲突占9.0%,被别人误解后耿耿于怀占12.6%。如果我们结合班上的学生仔细分析这些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产生以下三方面的后果:

第一、人际关系障碍。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意识弱,对世事冷漠,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看见一个学生发言时,有的不注意倾听在下边搞小动作,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小学生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信,声音很小,不能做到自然坦诚,妨碍了与他人的沟通。

第二、抑郁症。独立意识和合作意识弱,对大人依赖性大,由于有些小学生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遇到问题不懂得如何解决,也不知道如何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倾诉,或者他们在一些问题上很难与老师、家长和同学达成共识,从而导致他们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这类学生平时一声不响、循规蹈矩,但往往出了问题会让老师大吃一惊。

第三、学习障碍。交往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受挫折时情感脆弱。部分小学生由于在学校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僵化,在家里和父母的矛盾激烈,容易导致学习时无法集中精神,成绩下降,领悟能力减退,从而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并经常受到批评。而这会使得其他同学更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进而导致他们更加逃避现实、厌学和不喜欢与人接触。家长也不注重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技巧,往往过于溺爱孩子或管教过多,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为薄弱。

综上三个方面所述,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能力:

1、树立学生交往的自信

许多学生由于对自己缺乏交往的自信,在交往时表现出被动和较强的心理防御性,从而使交往无法展开。向上、积极的心理是健康情绪发展的沃土,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可以为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交流提供良好的机会。如果孩子很害羞,可先试着让他和最熟悉的同学朋友打招呼,直到他渐渐变得大方些。在和陌生的同伴一起嬉戏、玩耍时,可让孩子主动和对方打招呼,问好,询问对方的姓名等。在集体活动中,要让孩子明白美好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谅解等良好行为上的,小气、霸道、任性是不受小朋友欢迎的,应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他们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从而增强其与同伴交往的信心,提高社交技能。

2、让学生学会真诚关心他人,把对方看成你很在意的人。

对他人的关心、了解和理解,尊重他人,能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才能。林肯曾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渴望赞美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赞美可以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亮色,可以给人们的交往带来快乐。因此要鼓励学生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人们一般的倾向是肯定和维护自己现有的思想、行为。来自别人的赞扬强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信念。这种奖赏使人感到舒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对赞扬者会给予感激或友善的回报。

强烈的自尊感和要求被人认可是学生的重要的心理欲求,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对此,教师应提醒学生在交往时要注意到对方的感受。不要通过挑别人的毛病和漏洞来显示自己的聪明。当别人的错误损害了我们的时,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例如从赞扬和诚心的感谢入手。交往时也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他人发生改变。同学之间为探讨问题争论是有益的,但试图以此来改变对方,则往往适得其反。

3、善于与人交谈,学会倾听和自我表露

语言沟通是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最基本能力,言表心声,通过语言的交流,人们才能加深相互间的了解,才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愿。如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我能行”,在头脑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良好的交际者。学会真情地喜欢他人,然后才能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