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临床免疫学
抗体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https://img.taocdn.com/s3/m/fe4d45023968011ca30091a9.png)
抗体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因】(一)发病原因体液免疫缺陷病包括,Bruton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可变异型免疫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缺乏,选择性IgM缺乏。
1.Bruton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又称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congenital agammaglobulinemia)。
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
2.常见的可变异型免疫球蛋白缺乏症(common variable agammaglobulinemia) 又称特发性晚发免疫球蛋白缺乏症(idiopathic late onset immunoglobulin deficiency),可变异型免疫球蛋白缺乏。
3.选择性IgA缺乏这是一组乳糜性腹泻的病因。
大多数选择性IgA缺乏者包括儿童,存有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则是这些人常见的。
4.选择性IgM缺乏也是产生多种感染疾患的原因。
(二)发病机制原发性免疫缺陷症是属于细胞免疫缺陷病,主要是胸腺发育不全,T细胞功能不足或是由于T细胞数少而导致B细胞功能缺陷。
如Di George综合征其病因是胚胎期中Ⅲ、Ⅳ咽囊发育障碍导致胸腺发育不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人血管畸形等。
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上,表现为TH细胞数低下,抗体形成能力受到限制。
Nezelof综合征及核苷磷酸化酶缺陷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致使胸腺发育不全和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体液免疫缺陷病的直接表现是免疫球蛋白总量减少,或免疫球蛋白种类不全、或IgG的亚类不全。
也可以在总量上不明显减少,但某一种类免疫球蛋白突出减少。
Bruton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属于伴性型隐性遗传导致的免疫球蛋白减少。
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减少,有的也可查到家族病史。
在免疫球蛋白缺乏的患者中,有的是B细胞功能不足,有的则是由于T细胞功能影响,或TH和TS细胞比例倒置。
【症状】1.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临床上表现为:病人均为男性。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9免疫缺陷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9免疫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6cd901acb0717fd5360cdc31.png)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吞噬功能缺陷
包括:
占10% 吞噬细胞数量减少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吞噬功能缺陷
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 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吞噬细胞趋化和/或黏附障碍; 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障碍; 吞噬细胞IgGFcR缺陷
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引起的体液传播疾病。
概述
HIV的结构 HIV免疫致病机制 HIV诱导的免疫应答
HIV的预防
概述
在洛杉矶1967-1978 仅有两例卡氏肺囊虫肺炎 • 1979 - 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
都为同性恋者
With giemsa stain at high magnification, the faint bluish dot-like intracystic bodies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in lung are seen in this cytologic preparation from a bronchoalveolar lavage
联合免疫缺陷病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ID)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X性联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https://img.taocdn.com/s3/m/f561e8a7d1f34693daef3e99.png)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有二种类型: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
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
(一)概念:由于免疫器官、组织或细胞发育缺陷,或免疫功能失常或缺陷,引起的病理过程。
(二)特点: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严重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细菌和真菌的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等。
1)感染,反复感染是免疫缺陷病最重要和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死于不可控制的感染。
(2)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300倍;由于肾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倍。
(3)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病患者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
(4)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功能障碍、失调,常同时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从临床情况观察,继发性免疫缺陷多发生在老年人,均为暂时性的,消除原始病因后,大多数能逐渐恢复。
但严重者,如电离辐射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有时可造成不可恢复的免疫缺陷。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1、B细胞缺陷2、T细胞缺陷3、补体蛋白缺损4、吞噬细胞的缺损(二)继发性免疫缺陷1、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缺陷(1)引起免疫器官的萎缩(2)引起抗体反应下降:鸡早期IBD(3)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鸡贫血因子病2、由药物引起的免疫缺陷3、由霉菌中毒引起的免疫缺陷4、营养缺陷与免疫应答5、AIDS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
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受损所致的免疫缺陷病,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b7889da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9.png)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一、引言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是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相关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的一种重要实验室检查方法。
免疫学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感染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器官移植、过敏性疾病等。
二、常见的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1. 免疫球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体,可分为IgG、IgA、IgM、IgD和IgE等不同类型。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或免疫异常。
2.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检测主要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和免疫细胞功能评价等。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通过检测CD4+和CD8+T 细胞的比例,评估免疫系统对感染和疾病的应答能力。
细胞因子检测可以检测IL-2、IL-6、IFN-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用于评估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免疫细胞功能评价可以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增殖、杀伤力和吞噬功能等指标,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3.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异常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或器官的抗体。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诊断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包括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等。
4. 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对特定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帮助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皮肤划痕试验、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和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组织释放试验等。
5.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体液或血清中特定蛋白质的水平变化,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和预后评估。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等。
三、临床意义和应用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感染病等,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简述临床免疫学研究的内容
![简述临床免疫学研究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57ea9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5.png)
简述临床免疫学研究的内容临床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的学科。
它涉及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临床免疫学研究的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包括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两个方面。
临床免疫学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索免疫系统在人体中的定位和作用。
通过研究免疫细胞的类型、分布和功能,揭示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肿瘤细胞和自身组织的识别和清除机制。
二、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包括免疫细胞的激活、抗体的产生和炎症的调节等过程。
临床免疫学研究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探究免疫系统如何感知和应对不同的刺激。
通过研究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调控机制,揭示免疫应答的调控网络。
三、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免疫相关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过敏反应等。
临床免疫学研究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通过检测免疫细胞、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指标,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状态。
通过研究免疫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建立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四、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是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等方法。
临床免疫学研究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究免疫系统治疗策略的优化。
五、免疫监测和免疫干预临床免疫学研究免疫监测和免疫干预,通过检测免疫学指标,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状态。
基于免疫监测结果,进行免疫干预,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监测和免疫干预在器官移植、肿瘤治疗和免疫相关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六、免疫治疗新技术的研究临床免疫学不断探索新的免疫治疗技术。
包括基因工程抗体、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fe6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8.png)
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维持机体稳态B. 清除病原体C. 识别自我与非我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免疫细胞?A.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红细胞D. 树突细胞3. 细胞免疫主要依赖于哪种类型的免疫细胞?A. B细胞B. T细胞C. 巨噬细胞D. 树突细胞4. 体液免疫主要依赖于:A. 细胞因子B. 抗体C. 补体系统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项是过敏反应的特点?A. 快速反应B. 特异性C. 可逆性D. 以上都是6. 免疫缺陷病是指:A. 免疫系统发育不全B.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C. 免疫系统功能亢进D.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7.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A. 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B. 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反应不足C. 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反应过度D. 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耐受8.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 风湿性关节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艾滋病D. 所有选项9. 免疫球蛋白IgG的主要功能是:A. 中和毒素B. 促进吞噬作用C. 激活补体系统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属于炎症因子?A. 干扰素B. 肿瘤坏死因子C. 白细胞介素-2D. 以上都不是答案:1. D2. C3. B4. B5. D6. B7. A8. D9. D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免疫应答的两个主要类型是_______和_______。
3.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_______功能的蛋白质。
4.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_______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状态。
5. 免疫缺陷病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对_______产生攻击。
7. IgE的主要功能是参与_______反应。
8. 补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增强_______的杀菌作用。
医学免疫学第19章 免疫缺陷病
![医学免疫学第19章 免疫缺陷病](https://img.taocdn.com/s3/m/41a65246c8d376eeafaa314b.png)
DiGeorge综合征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Phogocytic deficiencies 主要指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缺陷,
包括其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伤作用各 个方面
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disease, CGD)是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 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内还原型辅酶Ⅱ(NADPH) 氧化酶功能缺陷,造成呼吸暴发(respiratory burst)障碍所致。
2)发病机制及免疫学异常 (1) 病毒大量复制,细胞死亡 (2) 细胞间融合 多核巨细胞,细胞死亡 (3) CD4/CD8比例下降、倒置
Th数量下降,功能缺陷 B细胞多克隆激活
NK下降,恶性肿瘤、病毒性感染发生率升高
(三)免疫学异常
1、CD4+T细胞
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功能严重受损, CD4和CD8细胞比值下降。
PID 与 SID
免疫缺陷病可为遗传性,即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 所致,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 也可为出生后因环境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如感染、 营养紊乱和某些疾病状态下诱发所致,称为继发 性免疫缺陷病。 (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SID)
(2) 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T-B+ SCID,XSCID)
定位于Xql3.1上IL-2受体gamma链(1L-2RG)基因突 变导致的SCID是SCID中最常见的病种。
最近发现IL-2RG也是IL-4、IL-7、IL-9和IL-15受 体复合物的共同组成部分,因此改称IL-2RG为共同 g链。
免疫缺陷诊断标准
![免疫缺陷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4cd32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7.png)
免疫缺陷诊断标准免疫缺陷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和后天性免疫缺陷两大类。
对于免疫缺陷疾病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和诊断,以便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免疫缺陷诊断的标准,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免疫缺陷疾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个人史、既往史等信息,包括是否有反复感染、长期发热、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体格检查则包括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体温等指标,观察皮肤、淋巴结、脾脏等器官的情况。
其次,实验室检查是免疫缺陷诊断的重要手段。
包括血液常规检查、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特定免疫功能检测等项目。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情况,包括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否低下、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是否异常等。
此外,对于可能存在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特定的遗传突变,从而确定诊断。
对于后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等。
最后,临床医生还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史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在诊断免疫缺陷疾病时,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如感染、药物影响等。
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
总之,免疫缺陷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等手段,进行全面评估。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在免疫缺陷疾病诊断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第19章免疫缺陷病教学教案
![第19章免疫缺陷病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27a14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c.png)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一)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连锁隐性遗传,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基因缺陷,前B细胞不 能成熟。 B细胞数减少,缺乏生发中心,BM中无浆细胞, 血清Ig下降,T细胞正常 患儿反复化脓性感染,伴自身免疫病。
预防 控制传播途径;疫苗研制
治疗
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鸡尾酒式用药、中药
(五)AIDS的免疫学诊断
1.HIV抗原检测 2.抗HIV抗体检测 3.CD4阳性T细胞计数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 抗感染 • 免疫重建
– 干细胞移植
• 基因治疗 • 免疫制剂(免疫分子的输入)
第19章 免疫缺陷病概念免源自缺陷:免疫系统中任一成分的缺失或功
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致临床症状为 免疫缺陷病。涉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 转导。
分类
按病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按累及成分: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 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AIDS,去年报告感染 者48万
HIV感染
传染源 携带者,患者(病毒存在于血液、精
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及脑脊 液)
传播途径 血液制品
性接触 垂直传播
(二)AIDS的发病机制
1.侵入免疫细胞的机制
对象:CD4阳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配体:gp120
2.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
(一)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
免疫缺陷诊断标准
![免疫缺陷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5218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7.png)
免疫缺陷诊断标准免疫缺陷是指机体免疫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易患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免疫缺陷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和后天性免疫缺陷两大类。
免疫缺陷的诊断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免疫缺陷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症状。
免疫缺陷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反复发生的感染、长期不愈合的伤口、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多发性疱疹等。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发热、消瘦、贫血、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应引起医生的高度警惕,需要进一步检查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二、实验室检查。
免疫缺陷病的诊断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常规检查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分析、NK细胞活性、溶血试验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免疫缺陷病。
三、遗传学检测。
对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遗传学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相关基因的突变,从而明确诊断患者是否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四、免疫功能评估。
免疫功能评估是诊断免疫缺陷病的关键步骤。
通过免疫功能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明确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从而确定诊断。
五、病因学检测。
部分后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可能是由于感染、肿瘤、药物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病因学检测也是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病因学检测可以找出导致免疫缺陷的具体原因,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免疫缺陷诊断标准的制定,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免疫缺陷病患者,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也为免疫缺陷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为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https://img.taocdn.com/s3/m/b9c1b44cbe1e650e52ea99d5.png)
免疫缺陷病及其检测概念: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不全称为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由此所致的各种临床综合征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后所致的免疫系统暂时或持久损害的一类免疫缺陷性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病人以CD4+T 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同时伴反复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免疫缺陷病的特点① 反复感染 ② 易发肿瘤③ 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以类风湿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
④ 遗传倾向⑤ 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复杂多样 免疫缺陷病感染特点免疫缺陷病的分类一、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 ① 抗体免疫缺陷(B 细胞) ② 细胞免疫缺陷(T 细胞) ③ 联合免疫缺陷(T 、B 细胞) ④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⑤ 补体生成缺陷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or AIDD ) ① 分为继发性T 细胞功能缺陷 ② 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病类型 病原体类别感染类型体液免疫、吞噬细胞和补体缺陷以化脓性球菌感染为主,补体缺陷时也常见脑膜炎链球菌和淋球菌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 气管炎、中耳炎、全身性肉芽肿等细胞免疫缺陷细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为主 重症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布氏菌病、结核病 联合免疫缺陷以化脓菌为主,有时合并 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 全身重症细菌及病毒感染、顽固性腹泻或脓皮病③继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常见原因①肿瘤:恶性肿瘤,加之放疗、化疗、营养不良、消耗等因素可导致免疫缺陷。
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整理(下)
![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整理(下)](https://img.taocdn.com/s3/m/3990fd2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f.png)
临床免疫学检验重点整理(下)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那些受到抗体分子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目。
细胞因子(CK):是由机体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有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细胞粘附分子(CAM):是由细胞产生、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包被有待测CK抗体的微孔板上,加入可分泌相应细胞因子的待测细胞,在有或无刺激物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后,待测细胞向其周围分泌细胞因子,并被板上的特异性抗体捕获。
洗去细胞后用酶标抗体为一抗或二抗,分别做直接法和间接法。
所选底物应在酶促反应后形成不溶性产物。
一个斑点代表一个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斑点的颜色深浅程度与细胞因子量相关。
目前在细胞因子检测方面应用较多的是IFN-γ的测定。
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现在认为,Ig与Ab没有什么区别)临床上常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
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一)年龄,年龄不同其血液中的Ig含量有一定变化,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IgG,故血液中含量较高,接近成人水平。
婴幼儿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熟,Ig含量低于成人,各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区间见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Ig随年龄、性别、血型、种族及测定方法不同而有差别,各实验室需要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二)多克隆高Ig血症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等患者的血清中,三种免疫球蛋白均可升高。
慢性细菌性感染如结核、麻风、慢性支气管炎等血中IgG可升高。
宫内感染时脐带血或出生后的新生儿血清中IgM含量可增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三种Ig均可升高,如SLE患者以IgG/A升高较为多见,类风湿性性关节炎患者以IgM升高为主。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缺陷(本)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免疫缺陷(本)](https://img.taocdn.com/s3/m/77d46c280912a216147929c3.png)
3、补体受体缺陷(DAF受体缺陷)
红细胞缺乏DAF受体 对补体介导的溶解作用敏感 阵发性粒细胞缺乏症
* 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1500/mm2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几乎缺如
* 病因:髓样干细胞分化障碍 * 临床表现:严重咽炎,多死于败血症或脑膜炎
* X连锁隐性遗传,女性为携带者,男性发病; * X染色体上的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缺陷 * 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 *血清中各类Ig 水平明显降低或缺失(IgG<2g/L)
*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1.DiGeor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孕娠早期第III、IV咽 囊神经嵴发育障碍,胸 腺、甲状旁腺、主动脉 弓、唇和耳等发育不全。
免疫缺陷病
一、概述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四、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
感染;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药物; 肿瘤; 放射损伤等。
(一)继发于某些疾病的免疫缺陷病 1、感染导致的免疫缺陷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HIV/AIDS的流行情况 (2)HIV的感染过程 (3)发病机制与免疫学异常
原发性可遗传和婴幼儿发病
免疫缺陷病
一、概述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二、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原 发 性 免 疫 缺 陷 病 (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
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 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可分为特异性免疫缺陷 ( T 、 B 细胞和联合缺陷)和非特异性补体免疫缺 陷(补体与吞噬细胞缺陷)。
免疫学课件第19章免疫缺陷病PPT课件
![免疫学课件第19章免疫缺陷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a583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c.png)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 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 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 疫缺陷。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感染
某些病毒,如HIV、EB病毒等, 可能直接攻击免疫系统,导致免 疫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引发获
得性免疫缺陷病。
药物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 剂、化疗药物等,可能抑制免疫 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获得性免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免疫缺陷病 的传染源,如病毒、细菌等。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对于有免疫缺陷病家族史的夫 妇,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及早发现和治疗。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缺 陷病,采取不同的治疗 方法,如基因治疗、干
细胞移植等。
支持对症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 炎症等症状,采取支持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免疫学课件第19章免疫缺 陷病ppt课件
• 免疫缺陷病的概述 • 免疫缺陷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免疫缺陷病的预防与治疗 • 免疫缺陷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 免疫缺陷病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免疫缺陷病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免疫缺陷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发育 不全、功能缺陷或遭受破坏所致的免 疫功能障碍性疾病。
分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 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先天遗传所 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由感染、药 物、肿瘤等因素引起。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较低, 但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 样。
地域分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免疫缺 陷病发病率存在差异,可 能与遗传、环境、营养等 因素有关。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 免疫功能检测、基因检测等。
临床免疫学: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临床免疫学: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53a16aae6c175f0e7cd137e9.png)
•
生活在泡泡里是怎样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这是指衣食无忧的生
• 重 症 联 合 免 疫 缺 陷 病 (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
• 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占SCID的50%, 属X连锁隐性遗传。其发病机制是IL-2受体 链基因突变,导致多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异常, 使T细胞发育停滞于祖T细胞阶段。
• IDD患者自身免疫病(如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和超敏反应疾病的发生率高达14%,而正常人 群仅为0.001%--0.0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是免疫系统的遗传缺陷或先天发育不全所致的 临床综合征。
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
primary B lymphocytes Deficiency • 是由于B细胞发育、分化受阻或B细胞不能接
机。航天局为他定制了一款特别的太空服,虽然穿上太空服 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对David和妈妈都是值得的。1977年7
月29日,David6岁时,妈妈第一次把儿子抱在手上。
大卫长大后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九岁时他特别想知道自己 能否离开泡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由于缺乏与人的接触,加 上明白了自己过上正常生活的希望越来越小,他的情绪常常 不稳定。小的时候,他还能出于礼貌故做欢颜,长大后则变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 20%
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选择性IgA缺陷病(selective IgA deficiency):
最常见的选择性Ig缺陷,常染色 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具有IgA受体的B细胞发 育停滞,不能分化成为分泌IgA的浆 细胞。
选择性IgA缺陷病的免疫学特点:该病特征是 血清IgA水平异常低下<50mg/L,分泌型IgA 含量低,而IgG和IgM正常。 临床特点: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呼 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反复感染,少数患者可 出现严重感染,常伴有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 性疾病。
XHM的免疫学特点:血清IgM升高 (正常1.5g/L)而IgG、IgA、IgE水 平低下,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有大 量分泌IgM的浆细胞。
XHM的临床特点:临床上此类患儿常 于1~2岁时发生反复感染,尤其是呼吸 道感染,比低水平免疫球蛋白缺陷 病表现更为严重。约有12%~40%可 并发卡氏肺囊虫感染。
1.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 综合征)
胚胎三、四咽囊发育障碍→先天胸腺发育不良,伴随甲状旁 腺、主动脉弓、唇、耳发育不良
细胞水平: T细胞不能成熟(随年龄增长T细胞能在胸腺外 成熟)
表现:血中T cell缺乏,细胞免疫缺陷
症状:易患病毒、真菌感染,移植物抗 宿主反应,接种减毒活疫苗可引 起严重不良反应,自身免疫病, 恶性肿瘤
门诊化验:WBC 7.6×109 N 78% L 22% 胸透:支气管较粗乱,左下肺有小片状阴影。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 94.8g/L (110~150); RBC 3.15×1012/L (3.5~5×1012/L); WBC 7.5×109/L (4~10× 109/L ); N 75%, L 25%
主要表现(四大临床症状)
胸腺
发育 不全
甲状旁
腺发育 不全
Ⅲ-Ⅳ咽 弓发育 不良
Ⅰ-Ⅱ咽 弓发育 不良
T细 胞减 少
反复病毒 感染
低钙 血症
心血
管异 常
面颅
发育 异常
手足 搐搦
法乐四联征和 腭裂、人中短
大血管异常
和低位耳等
胸腺发育不良伴先心病
6各月,男婴,右心肥厚增大,肺动脉狭窄,胸腺发育不全
6个月以内 的婴儿看 到胸腺阴 影,一般 在10g以上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由于免疫系统遗传 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而致免疫系统功能 不全引起的疾病。 (2)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AIDD):是后天因素 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后产生的免疫缺陷 性疾病。 2. 按其累及的部位 (1)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2)T细胞缺陷、B细胞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构成比
吞噬细胞缺陷
补体缺陷 2%
T细胞缺陷
18% 10%
20%
50%
抗体缺陷
T细胞/B细胞联合缺陷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
原发性B细胞发育不良、分化受阻或Th细
胞功能异常均可导致体液免疫缺陷即抗
体缺陷。
Hale Waihona Puke 1. 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 Bruton病)
无胸腺的裸鼠是T细胞选择性缺陷的天然动物模型
Athymic, or nude, mouse (nu/nu: on chromosome 11 )
This defect leads to absence of the thymus or a vestigial thymus and cell-mediated immunodificiency. Can not easily survive, mortality : 100% within 25 weeks; 50% within 2 weeks after birth.
查体:T 38.7℃ P 104次/分 R 26次/分 BP未测。一般情况欠佳,发育营养欠佳。 面色稍白,唇无紫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咽充血明显,扁桃2度肿大,无分 泌物。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有少许干啰音,左下肺有少许湿罗音。心率104次/分,律 齐,心音尚可,无杂音。腹软,肝肋下刚及,软、无压痛,脾未扪及。四肢脊柱无畸形,神 经系统(-)。
二、基本特征
1.反复和持续的感染 免疫缺陷病最主要的特点是反复和持续的感染。
一般来说: (1)体液免疫缺陷者常对细菌,特别是化脓菌易感,
患者也对病毒易感。 (2)细胞免疫缺陷患者对分枝杆菌、病毒、原虫等
病原体易感。 (3)机会性感染 患者不仅对所有的病原体易感,还
对一些条件致病菌易感。
2.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多变
3.伴发恶性肿瘤 比正常人高100~300倍
4.伴发自身免疫病 正常人0.001%~0.01% , IDD患者 可高达14%
5.遗传倾向性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大多数有遗传倾向,其中1/3左 右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5为X性联隐性遗传。15 岁以下PIDD患者多为男性。
三、分类
1.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 ( 1 ) 原 发 性 ( 先 天 性 ) 免 疫 缺 陷 病 ( primary
2.
X连锁隐性遗传,位于X染色体上的
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缺陷不能传导信号
发病机制:B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酪氨酸 激酶Btk基因缺陷,使得B细胞发育过程中信号 转导障碍,导致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 成熟B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失。
B细胞发育停滞机制:B细胞从原B向前B分化 后,出现一种称为前B细胞受体(pre-BCR)的结 构,由替代轻链成分(即5ג和Vpre B的基因产 物构成)和重排的μ重链所组成,并与Igα/lgβ 连接形成了pre-BCR复合物,相应信号转导由 Btk介导,Btk参与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分子 的磷酸化过程,使前B细胞发育成未成熟B细胞, 开始表达膜表面IgM,并进入成熟B细胞的分 化,X染色体上的Btk基因一旦突变,B细胞发 育途径中断,患者不能完成成熟B细胞的分化。
案例
男性 ,9岁。主诉:发烧咳嗽三天。 现病史:3天前患儿感咽喉疼痛,全身不适,测体温38.2℃,服SMZ、银翘解毒片等,无 明显好转,咳嗽加重,稍喘,有少许白色泡沫痰。体温一直在38~39℃,门诊以支气管肺炎 收住院。
患儿从小体弱多病,易感冒、咳嗽,曾因肺炎先后住院5次。 父母体健。否认肝炎、结核及遗传病史。
看不到阴 影,多在 4g以内预 示胸腺发 育不良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 综合症)
面部长、球形鼻尖、鼻唇沟短、鱼样嘴、小下颌、耳位低,耳廓发育不全
免疫学特征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000个/mm3) CD3+T细胞减少明显 血清Ig正常或减少,而IgE 血钙 、血磷 、甲状旁腺素 皮肤迟发超敏反应(-) X线胸片:胸腺影缺如
Athymic nude mice are kept behind a barrier with HEPA filtered air; autoclaved fee, bedding, water and cages. A research assistant uses aseptic procedures to protect these mice from organisms in the environment
尿常规 :(-); 血清蛋白电泳:Alb 60.9%(54~61); α1 6.2% (4~6); α2 9.0%(7~9); β 12.3%(10~13); γ 11.6%(17~22)。
问题
Q1:该患者初步诊断何种免疫性疾病,为什么?该病 例有何特点?
根据案例可初步诊断为: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诊断依据:
2.T细胞活化或功能缺陷
CD3ε或γ链基因变异引起TCR-CD3复合物 表达或功能受损;ZAP-70基因变异导致 TCR信号转导障碍,导致IL-2、IFN-γ分泌 减少及IL-2R表达降低。
免疫缺陷病
掌握:
1.概念:免疫缺陷病(IDD); PIDD; SIDD (AIDD)
2.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点; 3.AIDS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及其机制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免疫缺陷病 (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 是 免 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 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 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 的疾病,其涉及免疫器 官,免疫细胞,免疫分 子或信号转导的缺陷。
3.患儿发育营养欠佳,浅表淋巴结不大,说明尽管存 在反复细菌感染,局部淋巴组织并没有增生表现,而 浅表淋巴结发育不良正是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特 征性体征。
4.XLA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患儿父母正常;
5.患儿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结果中,丙种球蛋白远低于 正常;
综上,初步诊断患儿所患疾病为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问题
Q2:根据该病的发生机制,下一步可考虑做哪些检查 明确诊断和如何处理? 该病的发生机制为:B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酪氨酸激酶 (Btk)基因缺陷,使得B细胞发育过程中,信号转导 障碍,导致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成熟B细胞 数量减少或缺失。
可通过以下方法明确诊断: 1.血清Ig的测定:主要采用免疫比浊法; 2.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测定; 3.B细胞表面膜免疫球蛋白的检测; 4.CD抗原检测。
XLA的临床特点:
患儿一般在出生6~9个月时发 病,临床表现以反复持久的化脓性 细菌感染为多见,但对病毒、真菌 等胞内感染仍有一定抵抗力,约20 %患儿伴自身免疫病。
XLA的治疗:主要是注射丙种球蛋白, 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生素。若不
积极治疗,约半数患儿可于10岁前 死亡。
2.X联高IgM综合征(X-linked high IgM syndrome,X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