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合集下载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1.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是一种以综合诊疗为主要特点,能够对各种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服务。

2. 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在于其能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

3. 在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中,注重的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疗健康管理,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方面的疾病治疗。

4.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更注重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了解,采用综合性的医疗手段来协助患者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

5.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包括对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记录,以便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6. 在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中,医生需要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也需要具备处理急诊情况和危急病人的能力。

7.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中,需要进行系统的症状分析和体格检查,以便准确诊断疾病。

8. 在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中,医生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倾听患者的需求,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

9.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10.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以预防性医疗为主要特点,注重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帮助患者预防各类疾病。

11. 在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中,医生需要具备综合医学知识,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方面的诊疗能力。

12.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着重进行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和监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种的治疗和管理。

13. 在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中,医生需要与社区其他医疗机构密切合作,开展预防保健和疾病防控工作。

14.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和风险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15. 在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中,医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提高综合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16.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中,医生需要积极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防止滥用和误用药物的现象。

17. 在全科医生的工作方法中,医生需要注重团队合作,与其他医疗人员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医疗服务。

全科门诊方案

全科门诊方案

全科门诊方案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全科门诊在医疗机构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全科门诊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服务,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医疗专家和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他们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全科门诊的优势1.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诊治的时间,等待时间在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之间。

2.在全科门诊,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可以更好地协调医疗资源,更快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3.全科医生可以同时处理多种疾病,而不仅限于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医生解决问题。

4.全科医生除了治疗疾病之外,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全科门诊的工作流程1.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初步的排队等待和登记,等待时间相对较短。

2.患者会首先接受一个全科医生的初步诊断,这个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的诊断。

3.如果需要,全科医生会将患者推荐给其他专家进行详细诊断和治疗。

4.全科医生将向患者提供个人卫生指导和健康建议。

5.患者需要结账并任何分享反馈。

全科门诊的治疗方案1.常见疾病的治疗:全科医生可以治疗各种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发烧、肠胃炎等。

2.慢性病的管理:全科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慢性病的管理方案,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3.预防保健:全科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帮助他们预防疾病。

4.心理健康:全科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咨询,帮助他们调整情绪、缓解压力等。

5.营养饮食:全科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营养饮食管理方案,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结语全科门诊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健康管理方案。

它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等待诊疗的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同时,全科医生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卫生指导和健康建议,帮助他们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全科门诊的发展和普及,对于促进全民健康,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与原则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与原则
优势分析
全科医疗强调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可及性服务,能够 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效 率和质量。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国内现状
我国全科医疗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全科医疗体系,培养 了大批全科医学人才,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国际现状
国际上,全科医疗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师在医疗服务 中发挥着守门人的作用,负责协调和管理患者的医疗需求。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与原则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全科医疗概述 •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 • 全科医疗原则及实践 • 全科医生培养与教育 • 政策法规与支持体系建设 • 挑战与对策建议
01
全科医疗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全科医疗是一种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 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签约服务内容
包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 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 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 。
个性化服务包
根据居民健康需求和个人 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服 务包,满足多层次、多样 化需求。
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社区首诊
鼓励居民首先到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就诊,发挥全科 医生守门人作用。
双向转诊
建立上下联动、衔接互补 的服务体系,实现不同级 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 有序顾
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连续的照顾,了解患 者的病史、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确保医疗服务 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信息共享与沟通
全科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之 间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共享患者的医疗信 息和治疗计划。
跨学科协作

全科医疗服务的策略

全科医疗服务的策略

全科医疗服务的策略1. 简介全科医疗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疗服务不仅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还涵盖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预防接种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全科医疗服务的策略。

2. 建立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实施全科医疗服务的第一步是建立一支高效的全科医疗服务团队。

该团队应该由不同专业的医生组成,包括家庭医生、内科医生、儿科医生等。

这个团队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初诊、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慢性病管理等。

团队成员之间应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3. 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统慢性病是全科医疗服务的重点之一。

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统是实施全科医疗服务的关键。

该系统应包括慢性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等环节。

团队成员应密切协作,制定慢性病诊疗方案,并为患者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 健康教育与宣传全科医疗服务应注重健康教育与宣传。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通过宣传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患者对健康的重视,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5.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团队成员应对疫苗的种类、接种适应症和程序等有充分的了解,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安全的预防接种服务。

通过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并保障人民的健康。

6. 引入健康管理平台为了更好地管理患者的健康信息,引入健康管理平台是全科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策略。

健康管理平台可以记录患者的个人、病史、就诊信息等,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健康管理平台,医生可以随时获取患者的健康信息,制定最合适的诊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定期的健康咨询。

7. 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合作全科医疗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相关,两者应加强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团队成员可以定期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和初步诊断,并将重点病例及时转诊给综合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全科医疗临床诊疗模式与流程

全科医疗临床诊疗模式与流程

全科医疗的未来展望
政策支持加强
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社会对全科医疗认知度的提高,政府 将加大对全科医疗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 财政投入、医保政策等方面的改善。
未来全科医疗资源将进一步优化配置,提 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满足患者的 基本医疗需求。
服务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与交流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将不断创新,包括互联 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的应用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根据收集的信息和初步评 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诊疗 计划,包括诊断方法、治 疗方案等。
初步诊断
综合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患 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
诊断结论
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得出初步的诊断结论,并告知患者 。
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 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患 者的病情和病因。
程中的问题。
诊疗质量反馈
建立诊疗质量反馈机制,收集患 者及家属对诊疗效果的意见和建 议,及时调整和改进诊疗方案,
提高诊疗质量。
诊疗安全保障
诊疗规范执行
确保全科医疗的临床诊疗活动遵 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降
低诊疗风险。
患者权益保护
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高患者诊 疗安全意识。
03 促进健康管理
全科医疗强调预防和健康促进,能够帮助患者建 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02
临床诊疗模式
常见诊疗模式
传统诊疗模式
以疾病为中心,医生根据 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 和治疗。
患者中心模式
以患者为中心,医生根据 患者的需求和意愿,提供 个性化、全面的医疗服务 。

全科医生:医院培养全面发展医生的模式

全科医生:医院培养全面发展医生的模式

全科医生:医院培养全面发展医生的模式
1、全科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专业,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
括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

2、全科医生是医院中一种新型的医生模式,旨在培养医生成为具有全面发展能力
的医疗专家。

3、传统的医学教育是以专科医生为主,而全科医生则是将多个专科医生的知识和
技能集于一身的医生。

4、全科医生的培训包括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养等多方面,使其成为一名
全面发展的医生。

5、全科医生可以在医院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严重疾病,都可以得到妥善的治疗。

6、全科医生不仅能够提供医疗服务,还可以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关爱。

7、全科医生在医院内具有较高的地位,他们是医院内的“大杂院”,可以处理各类
医疗问题,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8、全科医生的培训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为全科医
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9、全科医生在医院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医院应该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和管理,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10、全科医生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医生模式,更是医院发展的方向之一,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医院能够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应具备能力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第22页
全科医生主要工作任务
常见病诊疗大病发觉 (监测哨点)健康管理
处理民众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第23页
全科医生工作任务
1、小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医疗及适宜会诊及转诊。2、急、危、重病人院前抢救、转诊与出院后管理。3、小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包含疾病预防、周期性健康检验与咨询。4、小区慢性病人系统管理。5、依据需要提供居家照料及其家庭服务。6.小区重点人群保健。7、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8、提供基本精神心理卫生服务。9、医疗与伤残小区康复。10、计划生育技术指导。11小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立与管理。12、经过团体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防疫、小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第14页
全科医生应具备能力
(四)小区工作能力
能全方面评价小区卫生情况, 制订和实施小区卫生规划;能对流行病、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进行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能进行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和实施工作, 如营养与安全饮用水、计划生育、预防接种、环境卫生等。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全科医师素质
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
第10页
4.执著科学精神
因为全科医师工作相对独立,轻易造成陈旧或技术不适当利用。为了保持与改进基层医疗质量,科学态度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全科医师关键素质之一。他们必须能够严谨、敏感而孜孜不倦地对待业务工作,重视担何继续医学教育机会,能批判性地评价新知识,了解其与小区和全科医疗相关性;并将其结合于日常服务实践中。善于经过质量确保活动学习评价本身技能与行为;经过自学和同行评议不停取得自我发展。 只有具备了上述基本素质才能成为真正全科医师;这么全科医师才能成为“人人享受卫生保健”任务主要负担者。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

2.1.3 传染病防治
(1)疫情报告和监测 ➢ 报告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协助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病漏报调查 ➢ 协助开展传染病及其传播媒介监测 (2) 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
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
2.1.3 传染病防治
(3)预防接种 ➢ 负责辖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及管理 ➢ 开展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和补种。 ➢ 协助开展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 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预防接种中遇
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组织网;依靠家庭力量 实施健康教育;广泛动员群众,促使人人参与。 (2)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3)健康信息传播 (4)社会教育与培训
2.1.2 健康教育
•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1)社区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的社区防治、防范新老传染病、防止意 外伤害等。 (2)家庭健康教育:饮食卫生与营养、急救与护理、 居室环境卫生知识、心理卫生教育等。 (3)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 (4)社会卫生公德与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2.1公共卫生服务
(1)卫生信息管理。 (2)健康教育。 (3)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 (4)慢性病预防控制。 (5)精神卫生服务。 (6)妇女保健。(7)儿童保健。 (8)老年保健。(9)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 (10)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 (11)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 提供产后家庭防视。
➢ 为孕产妇提供产后保健、营养、心理、康复以及计划生育 等方面的咨询与指导。
(3)更年期保健:为更年期妇女提供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 的咨询和指导。
(4)妇女常见病筛查:配合开展妇科常见疾病的筛查;相关疾 病的随访。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通常在基层医疗机构或社区医疗中心工作。

他们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首诊和综合治疗:全科医生通常是患者的首诊医生,负责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
病史采集,并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2. 基于循证医疗:全科医生采用循证医疗的方法,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
指南,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3. 慢性病管理:全科医生负责慢性疾病的长期管理和治疗,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通过定期随访和指导,帮助患者稳定病情。

4. 健康促进和预防:全科医生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还重视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工作,如开展健康教育、接种疫苗等。

5. 多学科协作:全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需要与各专科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多个
学科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6. 科学诊断和治疗:全科医生需要具备临床诊断和常见疾病治疗的基本技能,如常
规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等。

7. 家庭医学模式:全科医生注重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患关系,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
状况和生活环境,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8. 子女闭环服务:全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除了关注患者本人的健康问题,还会关
注其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实现家庭健康的闭环服务。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综合性的医疗服务,促进患者
的健康、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同时注重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全方位
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职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全科医生职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全科医生职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一、背景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责任。

然而,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受到一些制约,尚未实现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全科医生职业方式和服务模式的改革,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我国决定进行全科医生职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二、目标1. 推动全科医生多元化职业发展,增加其专业技能;2. 建立完善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提高其综合能力;3. 创新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提供更加全面、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4.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三、试点内容1. 制定全科医生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和相关政策措施;2. 开展全科医生培训,提升其临床技术和管理能力;3. 探索全科医生绩效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4. 推动全科医生与多学科专科医生之间的合作,加强协同工作;5. 建立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团队,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6. 推广适用的信息化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试点范围全科医生职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选取若干地区作为试点地区,确保覆盖不同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2. 在试点地区中,选取若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试点单位,包括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 试点范围包括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培训、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

五、组织实施1. 中央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相关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2. 试点地区地方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3. 各试点单位积极配合,并根据试点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4. 相关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参与试点工作,提出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六、监督评估1. 建立试点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试点效果的科学评估;2. 监督评估主要包括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改革效果和成果等方面;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

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

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综合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服务模式强调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紧密合作,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全科医生是一名全面了解各个医学领域知识的医生,他们在医学基础理论、临床技能以及综合医疗技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而专科医生则是在一些特定领域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生。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1.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和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2.患者就医便捷性:患者只需要就诊一次,全科医生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避免了患者反复奔波就医的痛苦和时间成本。

3.优化医疗资源分配:通过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对患者进行适宜的诊断和治疗,并减轻专科医生的负担,避免全科医生滥开专科医嘱,造成资源浪费。

4.综合治疗效果好: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强调医生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将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提供更全面和综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然而,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1.医生之间的沟通困难:由于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专业领域不同,沟通和协作可能面临障碍。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医院可以设立全科专科联动服务的专门沟通平台,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专科医生资源限制: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需要足够的专科医生资源来支持,但是在一些地区或医院,专科医生的数量有限,这可能造成服务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鼓励更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相关专科的培训。

3.医疗费用增加:由于全科专科联动服务模式需要患者多次就医,导致就医费用增加。

医院可以与医保部门合作,制定相应的报销政策,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

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是面向个人、家庭、社区的服务,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积极运用到临床,建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目标,提供长期负责式照顾,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其服务模式注重整体照顾与个体性的统一,防治并举、简便验廉;第一节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个人是指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包括健康人和病人;健康人是指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处于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人;它涉及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道德方面的整体健康,病人是指处于疾病disease、疾患illness、患病sickness状态的人;疾病disease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存有生物学上的异常,从而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疾患illness是疾病前期机体的不适感,可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和体征,也有可能仅仅是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失调,不一定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改变,主要依靠个体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机体的亚健康状态,患病sickness是一种社会地位和状态,即被他人认可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如真正处于疾病、疾患状态的人,或因为某种原因“诈病”需要免除社会责任、需要休息或需要医护人员照顾的人;以上三种情况可以单独、同时或交替存在;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疾患、患病状态多为机体在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出现的整体失衡、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等反应;因而在治疗上,素问·疏五过论,提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可见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并且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关系密切,要保障人体的健康,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就要求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暗合了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整体性和个性化相融的特征,即多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来考察和解决个人的健康问题,诊疗上以问题为目标,强调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适宜技术,直觉领悟,司外揣内,揆度奇恒,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审因时除了解发病过程中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还要运用基本接诊技巧,全面收集症状、体征,系统地了解个人背景资料,多从病人期望与需求角度分析病人的就医原因,以期更利于个人健康维护;一、了解背景资料中医全科医疗提出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核心内容就是理解病人,服务于病人,满足病人的需求,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障健康;理解病人的基础是了解病人,了解病人必须基于较完整的背景之上;而要全面地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就需要全科医生与病人建立起朋友式的医患关系,提供连续性服务,深入收集与积累,记录在健康档案中;还要让病人知晓全科医生对背景资料感兴趣,因为这有利于帮助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由于全科医疗中遇到的大多是疾患或早期未分化的疾病,而且多受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完整的背景包括个人背景、个人所在家庭的背景、家庭所处的社区背景以及社区的社会背景;个人背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籍贯、爱好、文化修养、政治地位、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网络、性格、气质、能力、抱负、潜意识矛盾、生活挫折、防御机制和社会适应状况等;家庭背景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资源、家庭角色、家庭关系、家庭交往方式、地理位置、居家条件、主要生活方式等;社区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社区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状况、种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社区自然环境、社区资源、社区功能、社区服务网络、社区意识、社区关系、社区的影响力等;中医全科医生要从宏观整体角度来观察个人健康问题的背景及个体所表现的特异性;例如,黄帝内经中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气质、行为、能力、体质和体型的分类特征及相互间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与疾病的发生、诊治的关系;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依据五行将人分为“五形人”,就个性特征而言“木形之人”的能力是“好有才”;“火形之人”的性格是“多虑”;“土形之人”的价值观是,“不喜权势”;“金形之人”的气质是“静悍”;“水形之人”的态度是“不敬畏”,侧重点各不相同,适应四季状况不同,因此,“五形人”的求医行为也各不相同;表3—1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五形人个性类型分型个性特征适应四季状况木形之人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火形之人疾心,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土形之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感而病生金形之人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感而病生水形之人禾敬畏,善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正如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说:“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病更重要;”完整的背景,不仅有助于全科医生理解病人,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维护健康,而且还有助于分析病人的求医原因;二、分析求医因素医学源流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病人就诊的原因不仅仅是疾病的严重性,它更涉及病人对症状的理解以及功能障碍对病人的影响和意义;研究发现,出现症状后,30%~40%的人不理会这些症状,30%~40%的人会采取自我保健措施,10%~20%的人会征询亲戚朋友的意见或寻求民俗治疗,仅5%~20%的人寻求专业性的医疗服务;从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部门求医人群分析,人们产生就医行为的类型分为主动求医型和被动求医型;McWhinney在超越诊断中描述了促使病人就诊的七大原因:①躯体方面的不适超过了忍受的限度;②心理上的焦虑达到了极限;③出现信号行为,如病人认为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疾病有关的症状或体征等信息,希望与医生一起讨论或做出诊断;④出于管理上的原因,如就业前体检、病假条、医疗证明、民事纠纷等;⑤机会性就医,如病人仅仅因其他原因有机会接触医生,而顺便提及自己的某些症状,机会性就医常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疾病;⑥周期性健康检查或预防、保健的目的;⑦随访,如病人应医生的预约而就诊,主要为一些慢性病患者;可见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主要是生物学的原因,其次是心理性原因、社会原因;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主要源自病人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信念模式,病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患病体验、痛苦感受等以及相关的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一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是病人在其自定义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程度,主要涉及求医行为的价值和可能牲;它存在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对疾病威胁的感受,包括疾病严重性及个人的易感性;二是对保健行为带来利益的认识,一般认为某个特定疾病的威胁较大而采取求医行为所产的效益很高,则个人就可能求医,以获取适当的预防或治疗等措施;反之,则可能不会求医;这两方面个体化的影响因素又会受到来自社会与自然等修正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种族等人口学特性影响;人格、社会地位、同辈及相关团体压力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医生、家人或同事的告诫及宣传媒介的诱导等他人行动的提示,以及以前与疾病的接触经验和获得的知识等建构因素影响;可见健康信念模式与求医行为直接相关;珍惜健康的人常因轻微的症状而就诊,而忽视健康价值的人却往往延迟就诊,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全科医生应该了解病人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程度,及其对有关疾病严重性和易感性等问题的认识程度;此外,健康信念模式还会影响病人对医嘱的顺从性,影响病人与医生的合作程度,同时也影响病人对疾病的焦虑程度和应对方式;家庭成员中个人的健康信念模式可相互影响,如病人的求医行为常常受其配偶或父母的健康信念模式的影响;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模式是维护个体健康的重要基础;应该让病人认识到,拥有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个人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珍惜和努力维护拥有的健康,并积极采取促进健康的措施;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健康学思想,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繁衍中生生不息,一脉相承,与儒家、道家、释家,抑或是中医独特的健康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儒家比较重视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道家孜孜以求的恬静淡泊、随心所欲的境界,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正是道家对现代健康学的重要贡献;释家在阐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时指出,内心的宁静与寿命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心灵越宁静,寿命也就越长;中医学则认为人体健康的标志为“阴平阳秘”,即阴气平顺,阳气固密,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的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即可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黄帝内经将此健康状态的人称作“平人”;直贯古今,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足中医发病观对个人健康信念模式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也影响了令人求医行为;临床调查发现:有不少人在医院检查后尽管未发现疾病,但仍然认为个人存有健康问题,常常求助于中医,期望给予治疗;由此可见,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健康目标是由疾病或生理缺陷来确定的,诊断和健康目标十分相似;其治疗目标诸如治愈或缓解,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和中医学却意识到健康的相对性,设定目标时必须衡量每一个病人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愿望,以便清楚地确定切实两可行的、特定的、医患双方都同意的健康目标,鼓励病人尝试达到其最佳健康状态的机会;图3一l健康信念模式二疾病因果观疾病因果观是指病人对自身疾病的因果看法,是病人解释自身健康问题的理论依据,受个人文化、家庭、宗教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病人通过医生、朋友、家庭成员、书籍等渠道收集信息,使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并能认识机体亚健康或患某些疾病的信号,根据个体性的疾病因果观,产生相应的求医动机与求医行为;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就会要求医生开具药物;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是由精神紧张引起的,就会要求医生提供解除精神紧张的方法;而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是由鬼神附体引起的,就会求助手巫医;不健康的疾病因果观,可能会导致病人过度求医、或拒绝求医等不良就医行为;医生若不了解个人的疾病因果观,就无法正确认识个人求医的主要原因,无法正确理解个人陈述问题的方式以及症状的真实意义,也容易漏掉一些重要的资料;由于疾病因果观与个人的文化背景、信仰、家庭因素等多因素相关,个体性的疾病因果观的改变与重建都需要时间来磨合,甚至还存在难以转变的情形;因此,全科医生有必要在了解个人疾病因果观的基础上,对个人作详细的解释,争取在疾病因果观上与个人取得一致,减少不健康的就医行为;如全科医生可以通过与个人讨论主要问题,如病因、时间、严重性、预后、影响、担忧和治疗,从而了解病人的疾病因果观:你认为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你认为得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你多久了你觉得问题有多严重你认为问题如果不处理会有什么后果患病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不便你害怕什么你想接受怎样的治疗需要关注的是,个体化的疾病因果观在各类传媒的宣传、社区广泛而持久的公共卫生教育及医生、家人正确的疾病因果观影响下可能会由量变到质变,因此,中医全科医疗服务要从个人、家庭及社区人手,真正体现全科医疗中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三患病体验患病体验指病人经历某种疾病时的主观感受;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病人的患病过程,一般分为十个时期:①觉察到一些不连续的身体功能障碍;②感觉到一些不连续的疾病症状;③尝试某种形式的自我保健;④利用家庭内可得到的内部资源;⑤利用某些非专业的外部资源;⑥求助于职业性非医疗资源;⑦求助于医生;⑧诊断与评估;⑨制订和实施处理计划;⑩治愈或成为慢性疾病或死亡;一般患病体验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①精神与躯体的分离感;②孤独感与无助感:这种与世界失去联系的感觉,是病人产生失去独立和失去控制自身或他人能力的感觉,最后产生一种深刻的悲痛感,病人体验到孤独、依赖之悲哀、愤怒、内疚和自责;愤怒可以投射到医生或其家人身上,表现为无端的指责;③恐惧感和焦虑感:合理的恐惧主要来自严重的疾病,而不合理的恐惧和焦虑常来自微小的疾患,与病人对疾患的错误理解有关,是病人常有的体验,与疾病的严重性无关;④对健康充满羡慕:失去健康的人大多对健康充满了羡慕,对医生来说这是一个实施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⑤疾患可以损害理性的本能并容易被激怒:病人在患病后感到烦躁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难以接受混乱不堪的现实,很容易被激怒;最讲理的人也可以变成不讲理的人;全科医生要理懈和容忍病人的易激惹的情绪,促使病人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和维持内心的平衡;⑥失去时间变化的感觉:由于人体的自然节律,如饮食、睡眠、工作、V休息的节律都被打乱了,病人往往感觉时间是缓慢流动的或凝固的,延长了病人体验痛苦的时间;⑦拒绝接受症状并由此产生紧张心理:如慢性病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并非一过性的,病人必须带病生活一段时间甚至终身;拒绝接受症状会增加病人对症状的敏感性,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不利于适应带病生存的状态,而病人一旦接受症状后往往紧张也就解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体验是非常个体化的体验,一种总体的感觉,它只是疾患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疾患本身;疾病或疼痛、不适等引起的痛苦程度往往与许多个人方面的因素有关;痛苦常常包括肉体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和道德的痛苦三个方面,在临床治疗上经常只关注缓解病人肉体上的痛苦,而忽视了肉体、精神和道德的痛苦相互交错;如果疼痛是慢性的,或疼痛的原因不清楚,或病人感觉到疼痛无法被控制,则疼痛引起的痛苦较严重;如果病人的疼痛还没有被一种疾病诊断所证实,如果亲属或医生对疼痛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病人将遭受更多的痛苦;痛苦的程度还依赖于病人对疾患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因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疼痛或残疾将引发更严重的痛苦,而最严重的痛苦是替代性的痛苦,即看到自己所爱的人因自己的过失而遭受痛苦时,将产生极度的痛苦;需要与痛苦区分的是疼痛,疼痛可以被有效的药物或医疗措施所控制或缓解,但医生却无法保证病人不受痛苦;医生所能承诺的是对病人的痛苦保持敏感并表示关心或同情和支持;四患病行为病患角色SickRole是与疾病被确诊相关联的;一个人一旦被确诊为疾病时,他就在社会上扮演了病人角色,出现相应的疾患行为;如一位中年男性肺癌患者,手术后半年复检时发现新转移灶后,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经检查认定手术成功,术后给药合理;实际上,如果我们完整地了解病人,就能理解疾患对病人所包含的意义以及随后出现的疾患行为,该患者死亡原因是肺癌术后丧失工作机会,家庭经济困难,妻子携子与之离异,唯一感情依靠母亲因操劳过度死于意外事故,病人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对健康采取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所致;由此可见,疾患对病人生活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①危及躯体功能甚至生命,威胁机体的完整性;②搅乱生活规律或正常活动受到限制;③造成了经济拮据或社会地位的改变;④导致某些关系受到威胁或破裂,如恋爱、婚姻关系或工作关系等;⑤威胁个人的生命;⑥导致生活意义的丢失;⑦打断重大人生计划;总之,患病体验、痛苦感受和疾患行为都是影响求医的主要因素,同种疾病在不同的个体上患病体验、痛苦感受和疾患行为各不相同,不同的疾病可能在个体上表现出相同的患病体验和痛苦感受;因此,在临床上要加强审症求因,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依据个人的临床表现,随证施治;五病人角色病人角色是指从常态的社会人群中分离出来的,处于病患状态中,有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当人患病之后,其社会身份与角色就开始发生改变,并被要求表现出与病人角色相符合的行为,从而具有一定的特殊义务和权利;病人角色赋予其病人的权利和义务:①解除或部分解除病人在健康状态时的社会责任的权利;病人受到社会的照顾,得到治疗和休息的机会,减轻病人的生理心理负担,体现出病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权利;②受到社会的尊重与理解的权利:理解病人在病态下的身体与心灵上的痛苦,对手那些病态下的心理变化给予理解、帮助,减轻他们的痛苦体验,这正是病人的社会人格所需要的;③及时就医、争取早日康复的义务;病人要为社会公共利益着想,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解决病态,特别是传染病的病人,控制传染、及时治疗的问题,已经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病人必须求医,并应寻求社会承认的正规医疗方式,这是病人的社会责任相应尽义务;④遵守医疗保健部门有关规章制度的义务;如遵守医院的就诊、住院、探视等规章制度,以维护医疗保健服务的秩序和质量;总之,病人角色的首要义务就是要寻求帮助、积极求医;图3-2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综上所述,影响求医行为的核心因素是个体化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信念模式,而个人的患病体验、痛苦感受、患病行为及其相关的家庭和社区因素是影响求医行为的重要构件;此外,个体性的求医行为还影响者个人对医生的期望,所以,中医全科医疗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中还要求医生要充分理解病人的期望;三、理解病人期望病人总是带着期望来就诊的,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实际上主要取决于病人期望被满足的程度;通常是病人的期望值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不满和失望;了解病人的期望,有助于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不断改善自己的医疗行为和服务技巧;全科医生需从生物-心理一社会的角度整体上理解病人的各种个体性和期望,并合理地满足病人的期望;一理解病人对医生医疗技术的期望病人对医生医疗技术的期望是第一位的,病人总是期望医生能准确迅速地做出医疗诊断,药到病除;病人不希望听到医生说“你的问题不属于我这个专科”,“你的病我看不明白”或“你的病我已经没有办法了”之类的话;病人期望通过就医得到的结果是:自己的病情是清楚的,诊断是明确的,处置是得当的,效果是明显的;二理解病人对医生服务技巧与态度的期望病人总是期望医生能说服自己,让自己了解问题出现的病因病机,并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能与医生一起决定处理问题的方案;当病人的期望与医生的能力和原则相矛盾时,应及时了解病人及其家庭的需求,耐心地加以解释;三理解病人与医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的期望由于医生所处的权威和决定者的位置,使病人无法与医生进行平等的交往,而病人在感情上又有许多特殊的需要,病人希望与医生进行感情交流,成为朋友,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平等关系,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医生的感情支持是病人康复最有效的动力; 四理解病人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期望病人往往因专业知识受限而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这就增加了盲目遵医带来的治疗的危险性,降低治疗的效果;全科医生通过教育、咨询和帮助,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病人发挥自我康复韵潜力,有效解决自身问题,使其享受平等医学帮助的医疗服务权和自主选择权,享受医疗活动的知情权和同意权,享受保护个人秘密的保密权和隐私权;病人有选择就医场所、就医对象、就医方式的权利,应推广采用“医生建议,病人决定”的医疗服务方式,病人有权接受或拒绝某些常规或特殊诊疗措施的实施;并有权知道自己的接受和拒绝行为可能产生的良好或不良后果;医生有权对其耐心劝说解释,但不得强迫;对违背病人意愿进行的临床实验,病人有权拒绝;五理解病人对医生提供帮助的期望有时病人也需要医生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如开具假条、疾病诊断证明和进行体检等;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病人有权要求对所有和自己有关的生理心理状态、病情讨论、病程记录、医疗方案等加以保密;即使某些信息并不直接与病人相关,也应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公开,更不允许以病人的生理缺陷或隐私秘密当作谈资;六理解病人对医生高尚医德的期望病人就医往往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希望医生工作认真、耐心和蔼、情操高尚、平等待患;自己能与医生平等轻松地交往,让医生充分倾听自己的诉说,与医生建立起朋友式的互动关系;医生任何的含糊其辞、随意、拖延、试探或推辞等行为,都会使病人感到不愉快和不被接受,从而丧失与医生合作的基础;作为医生要理解病人对医生的人格和医德的期望;七理解病人对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的期望在接受医疗帮助过程中,病人希望医疗服务的软硬件服务质量都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如病人希望就医环境舒适隐秘,就医流程简捷合理,候诊时间尽量缩短,诊治结果明显有效,希望使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药物和新技术,期望在较低的消费水平上享受更完善的医疗服务等;四、尊重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定牲和存在方式,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尊重人的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机体的本能反应,如饥饿、性欲、疲劳、睡眠等;也是维持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基础;人的求医行为与生理功能失常,不能满足个人的生理需要密切相关;对病人来说,保持躯体的完整性和生命系统正常运转是就诊的第一需要,因健康问题就诊的病人的第一需要就是解决生理需要问题;。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全科医疗在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家庭医疗( Family Practice)。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对家庭医疗的定义是:家庭 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和综合性卫生保健的医学专 业,它是一个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和行为科学的宽广专业。 家庭医疗的范围涵盖了所有年龄、性别、每一种器官系统以及各 类疾病实体”(1999)。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二)处理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能力 能了解从儿童到老年各年龄段的心理特 点,正确评价和处理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帮 助服务对象渡过心理难关,保持健康的心理状 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摒弃不健康的行为 为如吸烟、酗酒、药物成瘾等。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三)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 能熟练地评价家庭的结构、功能、家庭生活周期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六)社区健康教育能力 全科医生能充分利用其工作在社区、贴近 社区居民的独特优势,开展个人、家庭和社 区人群三个层面上的健康教育工作,将良好 的健康观念结合在具体医疗实践中,加强人 们的健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有益于 健康的行为,什么是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以 逐渐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全科医生(GPs)如何为保险/健康守门? ■ Capitation — 按人头预付式付费 保险系统 $
GP2 GP3
三千人
医院2 GP1
一千人
GP4
五百人

二千人

医院1
全科医生主要工作任务
常见病诊疗 大病发现
(监测哨点)
健康管理
全科医生与 专科医生的区别?
全科医生和专业医生区别
※(三)全科医师的素质
2、娴熟的业务技能 全科医生应具有 把服务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人看待和服务 的知识;既善于处理暂时性的健康问题, 又能对慢性病人、高危人群与健康人提 供持续性保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疗在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家庭医疗( Family Practice)。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对家庭医疗的 定义是:家庭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和综合性 卫生保健的医学专业,它是一个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 和行为科学的宽广专业。家庭医疗的范围涵盖了所有年龄、 性别、每一种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实体”(1999)。
全科医师的素质
2、娴熟的业务技能
全科医生应具有把服务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人看待和服 务的知识;既善于处理暂时性的健康问题,又能对慢性病 人、高危人群与健康人提供持续性保健。
全科医师的素质
3、出色的管理能力
全科医师工作中处处涉及病人管理、家庭与社区健 康管理,乃至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管理等。因此全科医师必 须有自信心、自控力和决断力,敢于并善于独立承担责任、 控制局面。在集体环境中要具有协调意识、合作精神和足 够的灵活性、包容性,从而成为团队的核心,与内外各方 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随时平衡个人生活与工作 的关系,以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与服务质量。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三)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
能熟练地评价家庭的结构、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 资源状况,善于处理家庭生活周期各阶段常见心理、社会和 家庭生活问题;充分利用家庭内和家庭外资源处理家庭题; 对有临终病人的家庭要在医疗、情感、家庭生活等方面予以 特别关心和照顾;夫妻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和老人赡养 问题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家庭的核心问题,全科医生要具有处 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帮助家庭处理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和家 庭成员意外死亡、离婚、失业、患严重疾病等等。
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
前言
世界全科医生组织著名专家Dixon教授总结说:任何国 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培训、采用现代方法 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注定要付出高昂的失败代价。
看病难、看病贵
--中国的现实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 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 涵盖了不同性别和各种年龄的各种健康问题,其宗旨是强调 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 长期负责式照顾。 •简单的说,是全科医生在社区中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连续、 综合、协调、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时所运用的知 识、技能和态度,主要研究解决社区常见问题以及综合解决 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技术。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四)社区工作能力
能全面评价社区卫生状况,制订和实施社区卫生规划; 能对流行病、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进行有效地监测和控 制;能进行初级卫生保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如营养与安全 饮用水、计划生育、预防接种、环境卫生等。
3、掌握临床常规辅助诊断方法。如三大常规、X线、心电 图等。
4、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如洗胃、胸穿、腹穿等。 5、正确把握会诊、转诊时机的能力。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二)处理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能力
能了解从儿童到老年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正确评价和 处理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帮助服务对象渡过心理难关,保 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摒弃不健康的行 为,为如吸烟、酗酒、药物成瘾等。
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含义 全科医生的素质 全科医生的能力 全科医生的任务 与专科医生的区别
全科医生的定义
全科医生 (General Practitioner)又称家庭医生Family Physician)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新型医生,是执行 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 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 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只有具备了上述基本素质才能成为真正的全科医师; 这样的全科医师才能成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任务的主 要承担者。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一)疾病和疾患的诊断处理能力
1、 能快速诊断和处理社区各科急症。如正确判断病人的 病情,稳定病人病情,以便作进一步处理。
2、能诊断和治疗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慢性疾病,全 科医生能根据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病பைடு நூலகம்家庭和社区环 境,制订全面的连续性治疗方案,并对方案定期评估,必要 时进行修订。
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General Practice)是将全科医学的理论应用于 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主要由全科医生提供的、以解决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Primary Care),是 一种集合了其它许多学科领域的一体化的临床专业,也是现 阶段世界各国公认的基层医疗的最佳服务提供模式。
全科医师的素质
1、强烈的人文情感 2、娴熟的业务技能 3、出色的管理能力 4、执著的科学精神
全科医师的素质
1、强烈的人文情感
以人为中心的照顾,要求全科医师必须具有对人类和 社会生活的热爱与持久兴趣,具有服务于社区人群并与人 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强烈愿望和需求。其对病人的高度 同情心和责任感历劫不变,是无条件的、全方位的、不求 回报的。与纯科学或纯技术行业的要求不同,这种人格是 当好一个全科医师的基本前提。
全科医师的素质
4、执著的科学精神
由于全科医师工作相对独立,容易导致陈旧或技术的 不适当运用。为了保持与改善基层医疗质量,科学态度和 自我发展能力是全科医师的关键素质之一。他们必须能够 严谨、敏感而孜孜不倦地对待业务工作,注重任何继续医 学教育的机会,能批判性地评价新知识,理解其与社区和 全科医疗的相关性;并将其结合于日常服务实践中。善于 通过质量保证活动学习评价自身技能与行为;通过自学和 同行评议不断获得自我发展。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四)社区工作能力
能全面评价社区卫生状况,制订和实施社区卫生规划; 能对流行病、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进行有效地监测和控 制;能进行初级卫生保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如营养与安全 饮用水、计划生育、预防接种、环境卫生等。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四)社区工作能力
能全面评价社区卫生状况,制订和实施社区卫生规划; 能对流行病、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进行有效地监测和控 制;能进行初级卫生保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如营养与安全 饮用水、计划生育、预防接种、环境卫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