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销售科机械设备使用及维修养护制度范文
![销售科机械设备使用及维修养护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7da2c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5.png)
销售科机械设备使用及维修养护制度范文一、引言本文旨在规范销售科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养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销售科工作中,机械设备是重要的工作工具,保养和维修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销售科运营和工作效率。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使用和维修养护制度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使用制度1. 设备使用前1.1 使用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1.2 使用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1.3 严禁未经授权人员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进行私自改装。
2. 设备使用中2.1 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的正常操作程序进行操作;2.2 使用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工作安全;2.3 使用人员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工作参数,如需调整,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指导和批准。
3. 设备使用后3.1 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归还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3.2 使用人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上报设备故障和损坏情况;3.3 使用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维修养护制度1. 设备保养计划1.1 设备维修养护部门应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定期更新;1.2 设备保养计划应包括设备的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责任人等,确保保养工作的有序进行。
2. 设备保养操作2.1 设备保养人员应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维护保养;2.2 设备保养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3 设备保养人员应及时更换设备的易损件,防止设备出现故障;2.4 设备保养人员应及时清理设备,包括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清理设备内部的污垢等;2.5 设备保养人员应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设备故障维修3.1 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修并停止使用设备;3.2 维修人员应进行设备的故障检查和排除;3.3 维修人员应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3.4 维修人员应在维修完毕后进行设备的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399e4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9.png)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一、设备使用制度:1. 统一使用规定:1. 所有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且不得将证书借给他人使用;2. 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设备转借给他人使用;3. 不得将设备用于违法违规行为;4. 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禁止私自修改设备的设置;5.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符合安全要求;6. 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主管。
2. 使用设备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2. 操作设备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3. 使用设备过程中,禁止戴手套、长袖衣物等容易被卷入设备的物品;4. 使用设备时,禁止使用手机或其他干扰注意力的物品;5. 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发生时,禁止擅自进行维修,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6. 在使用设备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工作,并将设备归位。
二、设备维修制度:1. 维修申请程序:1.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使用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并填写维修申请表,详细描述故障状况;2. 维修申请表上级主管审核通过后,将其转交给维修部门。
2. 维修部门的职责:1. 接收并核实维修申请表;2. 安排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3. 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4. 完成维修后进行验收,并填写维修记录。
3. 维修注意事项:1. 维修人员必须按照维修标准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换设备零件;2. 维修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所需的防护装备;3. 若维修过程中发现故障问题复杂或需要更换大部件时,必须及时报告上级主管。
三、设备保养制度:1. 保养周期:1.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设定相应的保养周期;2.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保养项目:1. 清洁设备:- 定期清洁设备外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对设备的影响;- 清理设备内部的杂物,防止堵塞和故障的发生。
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措施
![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9fdd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5.png)
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措施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措施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与保养措施:1.定期清洗: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尘土和杂物,定期清洗设备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清洗可使用清水和专用的清洗剂,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设备周围的电子元件。
2.及时更换润滑油和滤芯:润滑油是保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的要求及时更换润滑油。
定期清洗和更换油滤芯能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度和性能。
3.检查和调整设备配件:机械设备的配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松动、磨损或脱落,应定期检查和调整设备的配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特别是一些易损配件,如带钢、轮胎等,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4.保持设备干燥:工程机械设备在湿润环境中容易生锈和腐蚀,因此在设备停止使用后,应将设备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设备接触到潮湿的环境。
5.注意设备的温度:工程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应注意设备的温度,避免过热导致设备故障。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可以增加散热设备或使用冷却液来降低设备温度。
6.定期检查电气系统:工程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是设备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应定期检查电气系统的线路和连接是否松动、腐蚀或损坏,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7.正常使用设备:合理的使用和操作设备是保养设备的关键。
使用设备时要按照设备使用手册的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超负荷或不正常的操作,以减少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8.定期维护:除了日常的保养措施外,还需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
定期维护可以包括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措施是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工作,需定期清洗、更换润滑油和滤芯、检查和调整设备配件、保持设备干燥、注意设备温度、定期检查电气系统、正常使用设备和定期维护等。
只有通过合理的维护和保养,才能确保工程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与保养环保(三篇)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与保养环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c97e5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b.png)
机械设备安全使用与保养环保机械设备是现代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安全使用与保养环保对于保障工作安全、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养以及环保方面进行论述。
一、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1. 操作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持证上岗。
在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各种开关、按钮和保护装置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转。
2. 操作员在操作设备时,应穿着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这些防护用品的使用可以减少操作人员受伤的几率。
3. 设备的安装调试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确保设备处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避免设备过于密集或悬挂的高度不合适。
4. 使用设备时,要保持机器设备周围的通道畅通,禁止堆放杂物,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5. 操作员要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异常噪音、温度升高、振动加大等现象,及时停机检修,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6. 设备操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关闭主机,待设备完全停机后才能离开工作岗位。
二、机械设备的保养1. 对于机械设备,定期的保养维护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养周期和保养方案。
2. 设备保养主要包括机器润滑、紧固件检查和更换、电气检修等。
润滑是设备保养中的重要环节,应注重选用适合机械使用的润滑油脂,并按照设备要求进行润滑。
3. 对于高温设备,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并检查设备的散热器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防止设备因散热不良而损坏。
4.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确认电线绝缘是否完好,开关、按钮、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电机是否正常运行。
有问题的电气部分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5. 对于移动设备,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是否正常,避免因制动不良或悬挂松动而引发事故。
三、机械设备的环保问题1. 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产生,可以采取隔音隔振措施,如安装减震垫、降噪罩等,减少对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影响。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三篇)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534c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2.png)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和修理事宜,目的是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机械设备的使用:1. 使用人员应遵守相关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设备;2.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 不得擅自修改机械设备的结构、参数或使用方式,如有需要,必须事先征得设备管理人员同意;4.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1.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保养工作;2.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工作;3. 保养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配件;4. 在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时,必须按照设备管理人员的指导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擅自操作或修理设备。
三、机械设备的修理:1. 发现机械设备的重大故障或无法修复的损坏,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并停止使用设备;2. 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委托专业维修单位进行修理;3. 修理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技能和证书的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士进行修理;4. 修理完成后,需进行设备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四、设备使用记录和报废处理:1. 使用人员应按规定填写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2.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保管设备的使用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3. 设备因严重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而需要报废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并按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报废处理。
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
违反本制度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和纪律处分。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二)一、概述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流程和措施。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措施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c8fb72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1.png)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措施一、介绍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档将介绍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的基本措施和步骤。
二、维修措施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各项部件,包括机械传动系统、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等。
检查是否有松动、损坏或磨损的零部件,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 故障排除: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进行排查和修复。
可以通过观察、测试和测量等方法确定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3. 润滑保养:定期给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确保各个零部件的良好润滑。
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确定润滑周期和润滑剂的使用量。
4. 清洁维护: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和整洁,防止灰尘、污垢和腐蚀物进入设备内部,影响其正常运行。
定期清洁机械设备的外表面和内部零部件,特别是关键部位。
三、保养措施1. 紧固检查: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螺栓、螺母和紧固件是否松动,及时进行紧固,以避免意外松动导致的安全事故。
2. 部件更换: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磨损程度,定期更换易损部件,如皮带、轴承和刀具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液体检查:检查机械设备的液体,如冷却液、润滑油和液压油等,确保其充足和质量良好。
定期更换液体,避免老化和污染对设备的损害。
4. 环境保护:在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中,遵循环境保护和安全规定,防止污染和能源浪费。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四、总结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
通过定期检查、故障排除、润滑保养、清洁维护和部件更换等措施,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
![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e6e419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5.png)
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施工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果没有正确的维护和保养,这些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从而延误工程进度或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定期检查和保养1. 清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是防止机械故障的基本步骤。
清除灰尘、泥土、油污等杂质可以避免设备因积尘过多而出现故障。
在清洁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以免损坏设备外壳。
2. 润滑:机械设备的润滑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在设备使用之前,应该根据设备的说明书添加适当的润滑剂。
同时,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质量,并及时更换和添加润滑油。
3. 紧固: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和冲击等原因,会导致紧固件松动。
因此,定期检查和紧固各种螺栓、螺母和螺旋弹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松动现象,应立即进行紧固,以免设备出现故障。
二、故障排除和维修1. 了解设备:在进行维护和保养之前,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对设备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说明书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来获取相关知识。
2. 识别故障: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除。
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和听取异常的现象和声音,并与正常情况进行对比。
其次,可以通过检查设备周围的电气连接、传动部件和控制系统等,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3. 维修:一旦确定了故障的具体位置,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
在维修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故障,建议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以免发生更严重的损坏。
三、安全使用和储存1. 操作规范:在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并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警惕,避免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
2. 安全保护装置:施工机械设备通常配备有安全保护装置。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4篇)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2f4a7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b.png)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机械设备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故障、磨损和老化等问题,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建立健全的保养、修理制度。
一、保养制度1. 定期保养对于常用的机械设备,需要制定定期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制定保养周期。
一般情况下,每月保养一次,对于大型设备,可以每季度或半年保养一次。
2. 清洁保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积灰、积尘或粘附油污,这些杂质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会产生影响。
因此,保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设备进行清洁,包括内外表面的清洁、零部件的清洗等。
清洁保养可以防止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润滑保养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需要定期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和摩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和润滑方式进行润滑。
需要注意的是,润滑油要定期更换,防止油质变质和污染对设备的影响。
4. 调整保养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材料疲劳、磨损、变形等,会导致设备的工作精度下降。
因此,定期进行设备的调整和校准是必要的,特别是涉及到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
5. 记录保养保养工作需要做好记录,包括每次保养的具体内容、日期、维护人员等信息,以便于及时了解设备的保养情况和下一次保养的计划。
二、修理制度1. 预防性修理预防性修理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预防性修理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停工和生产损失。
2. 应急修理应急修理是指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修理,以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急修理需要设立专门的维修队伍和应急维修设备,以确保能够及时高效地进行修理。
3. 大修、改造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需要进行大修或改造。
大修主要是对设备的主要零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以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改造是指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改进,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c739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7.png)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操作规程一、维护保养规程1.定期检查1.1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包括机械零件是否损坏,润滑油是否充足等。
1.2检查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是否正常。
1.3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防护罩、防护栏等。
2.清洁保养2.1定期清洁设备内外表面,并及时清除尘垢和污渍。
2.2定期清理设备的滤网和滤杯等部件,并更换损坏的滤芯。
2.3定期清洁设备的排水管道,防止堵塞。
3.润滑保养3.1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包括润滑油的油位、油质和是否流通通畅等。
3.2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润滑油。
3.3定期清洗设备的润滑部件,并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密封件。
4.维修更换4.1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包括更换损坏的零件和组件。
4.2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如电源线、皮带、刀片等。
4.3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二、操作规程1.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确保设备周围的环境整洁,无潮湿和易燃物品。
1.2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是否接触良好,电源插头是否正常。
1.3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并根据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2.设备的启动和停止2.1启动设备前,需先熟悉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2确保设备的所有部件和安全装置正常,再启动设备。
2.3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并注意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
2.4停止设备时,先将设备的主电源关闭,并待设备完全停止后,方可离开岗位。
3.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3.1在操作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工作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2若出现设备异常情况,如温度、压力、振动等异常,则应及时停机检查,并报告上级。
3.3操作设备时,应保持机器清洁、洁净无尘。
3.4若需要调整设备的参数和工作模式,应先关闭设备,并等待设备停止后再进行操作。
4.设备的安全使用4.1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和考核,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4.2操作过程中,应随时关注设备的安全装置和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模版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e52e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3.png)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模版一、使用制度1. 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范,严禁违规操作或超负荷使用。
2. 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有异常及时上报。
3. 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安全。
4. 严禁以非法或不符合规定的方式使用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擅自改装、私自损坏设备等行为。
5.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确保设备操作在授权人员范围内进行。
6. 使用机械设备时,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7. 使用机械设备时,严禁酒后操作或疲劳驾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维修制度1. 机械设备的维修由专业人员进行,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有异常必须及时报修。
2. 维修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修,严禁擅自更换设备部件或进行未授权的维修工作。
3.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如需停机维修,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
4.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现场的整洁和安全,维修完毕后及时清理工作场地和工具。
5. 维修人员在维修结束后应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功能完好。
6.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前,应进行停电或切断供气等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三、保养制度1. 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由指定人员进行,保养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润滑和日常检查等。
2. 保养人员在进行保养工作之前,必须停机并切断电源,确保自身和设备的安全。
3. 保养人员应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保养工作,按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4. 保养人员应使用指定的保养工具和设备,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换、替代工具。
5. 保养人员在进行保养工作时,应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停止保养工作。
6. 保养完毕后,保养人员应记录保养情况,包括保养项目、时间和保养人员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8526b2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e.png)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在生产或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对于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一、机械设备的使用1.安全操作: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修改或忽略操作规程。
2.定期检查设备:在使用机械设备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各部分正常运行、无损坏。
特别要注意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位,如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等。
3.合理使用设备:在使用设备时,要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不要超负荷使用设备。
设备的额定负荷要明确,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避免长时间超过设备负荷工作,以免设备过热或损坏。
4.设备清洁:定期清理设备上的灰尘和污垢,保持设备的清洁,并及时清理设备的周围环境,保持设备周围的通风良好,避免尘土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机械设备的维护1.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部分,包括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电气系统等。
检查是否存在松动、磨损、腐蚀等问题,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2.润滑保养:设备的各个部位需要进行定期的润滑,并使用适当的润滑剂。
润滑时间和润滑剂种类要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操作,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3.更换配件:设备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部件的磨损和老化,需要及时更换。
更换配件要选择适合的原装件,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更换操作。
4.保养记录:对于每一次维护和保养,都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维护的时间、内容、人员等。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维护情况和效果,为后续的维护提供参考。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1.定期保养: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保养,保养间隔时间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全面的保养,包括清洗、润滑、检查等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定时检修:机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隐患和故障,需要进行定时的检修。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329731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c.png)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
一、机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正常运
转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
护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定期维护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维护保养还可以减少维修成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工,从而减少损失。
因此,企业应该
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机械设备维护的方法
1.定期检查: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避免小问题变成大故障。
2.清洁保养: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定期润滑,防止因灰尘和
杂物堵塞导致设备故障。
3.零部件更换: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设备调试:定期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5.培训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
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
三、机械设备维护的注意事项
1.遵循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
2.注意安全:在进行设备维护时,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及时处理故障: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应该及时处理,避免故障扩大影响生产。
4.定期维护: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通过以上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范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a90c2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3.png)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范文一、设备使用1.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所有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的工作资格证书。
2.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请认真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3. 使用人员必须确保自己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疲劳、酒后或药物影响下操作设备。
4.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鞋等。
5. 机械设备的使用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整洁。
6.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严禁离开设备,必须全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7. 发现机械设备有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8. 使用人员不得私自对机械设备进行改装、拆解或修理,如有需要,请向专业人员咨询。
9. 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设备表面和周围的杂物,并将设备停放在指定位置。
二、设备维修保养1.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2. 对于常规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进行。
3.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丝等工作。
4. 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参考。
5. 维修保养期间,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6. 维修保养期间,严禁私自改变设备的设置、参数或部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维修。
7. 在维修保养完成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试运行,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8. 维修保养完毕后,必须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报告,如维修内容、耗材使用情况等。
9. 对于长期不用的机械设备,应进行防腐、包裹、封存等保养工作,以防止设备的损坏。
10. 设备报废或更换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以上是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提供帮助。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三篇)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85218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3.png)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维修保养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机械故障和停机,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首先,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维护包括对设备的外观、结构、电气系统和润滑系统进行检查。
首先,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或腐蚀现象,如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然后,检查设备的结构是否松动或变形,如有需要进行加固或修复;接下来,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如有需要进行维修或替换电器元件;最后,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如有需要更换润滑油或清洗润滑管道。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防止设备因故障或损坏而停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除了定期维护,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进行的维修工作,目的是防止设备故障和损坏。
首先,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
保养计划包括设备的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方法。
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负荷情况来确定,一般为每天、每周或每月进行保养;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润滑、清洗、紧固、检查和测量等工作;保养方法包括手动保养和自动保养,手动保养需要操作人员亲自完成,而自动保养则由设备本身完成。
通过预防性维护,可以预防设备故障和损坏,延长设备的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维修也是非常重要的。
故障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的维修工作。
故障维修分为紧急维修和计划维修两种。
紧急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立即进行的维修工作。
在进行紧急维修时,需要迅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以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计划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计划调度,安排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的维修工作。
在进行计划维修时,需要详细调查故障原因,并制定维修方案,以确保设备的彻底修复。
在进行维修保养工作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维修保养的基本原则。
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七个基本步骤
![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七个基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d207f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9.png)
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七个基本步骤在工业生产中,各类机械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下面将介绍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七个基本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定期清洁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灰尘、油污等脏物,如果长时间不清洁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效果,甚至导致故障。
因此,定期清洁机械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可以使用清洁剂和软布进行擦拭,确保设备表面干净整洁。
第二步:检查润滑情况机械设备的润滑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包括各个摩擦部位的润滑油量和质量,确保润滑油充足且清洁。
及时更换老化的润滑油,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三步: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轴承、传动部件等是否有异响、过热等异常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维修,可以有效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四步:检查电气系统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也是需要定期检查的部分。
包括电机、电器元件的接线是否牢固,电缆是否老化等。
保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第五步:定期更换易损件机械设备中的一些易损件如皮带、轴承等,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
定期更换这些易损件,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由于易损件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时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六步:校准控制系统对于带有控制系统的机械设备,定期校准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保持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可以确保设备的运行稳定,避免因控制系统误差而导致的生产问题。
第七步:记录保养维护情况对于每一次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都应该做好记录。
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维护记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以上便是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七个基本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只有通过定期的保养维护,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质量。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维修保养措施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维修保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3a55f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d.png)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维修保养措施1.定期维护保养:施工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定期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栓、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清洁可以排除机械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润滑可以减少设备摩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紧固螺栓可以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更换易损件可以避免设备因易损件破损而导致的故障或事故。
2.规范操作:规范操作是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
在使用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不得随意转换设备的工作模式,不得在设备运行时随意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
3.设备故障报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修,以便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故障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轻微的故障,可以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处理或者由设备管理部门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对于较为严重的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坏或事故。
4.定期检查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备和可靠,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设备的工作参数是否合理,设备的润滑、清洗、紧固、易损件更换等保养工作是否到位。
5.安全教育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和操作规程,掌握设备操作的技能和技巧,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向操作人员传授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6.更新升级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更新升级是保持设备竞争力和安全性的必要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现有设备可能存在功能陈旧、安全性能低下等问题。
更新升级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7.设备备品备件储备:设备备品备件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维修保养的重要物资。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e385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e.png)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机械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确保
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措施:
1. 清洁:定期清洁机械设备的外表面和内部零部件,以去除灰尘、油污和其他杂质。
可以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注
意不要使用过于腐蚀性的化学物质。
2. 润滑:定期给机械设备的轴承、齿轮和其他摩擦部位添加适
量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注意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并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润滑。
3. 检查: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和功能,确保其正常
工作。
可以使用测试仪器和设备来检测关键参数和性能指标,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注意记录维护保养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4. 调整: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要求,定期进行调整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精度。
可以根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调整方法和流程进行操作,或者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整。
5. 防护: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外界杂质和物质对设备的损坏和污染。
可以使用防护罩、防护网等设施,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保养措施的具体内容和频率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的类型、规格和使用条件进行调整。
建议制定一份维护保养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关于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措施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5篇)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323a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2.png)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一、使用:(一)、使用前的检查: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的明显变形;2、架体各结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3、附墙件、缆风绳、地锚位置和安装情况;4、架体的安装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5、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6、卷扬机的位置是否合理牢固;7、电气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性;8、信号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清晰;9、钢丝绳及绳卡、滑轮组的固接情况;钢丝绳的磨损情况;10、提升机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情况;(二)、定期检查。
定期组织检查一次,由公司设备科、安全科和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参加,检查内容包括: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锈蚀、永久变形;2、扣件、螺栓连接的紧固情况;3、提升机构磨损情况及钢丝绳的完好性;4、安全防护装置有无缺少或失灵;5、缆风绳、地锚、附墙架等有无松动;6、电气设备的接地或接零情况;7、断绳保护装置的灵敏度试验。
(三)、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由项目安全员在班前进行,在确认提升机正常时,方可投入作业。
检查内容包括:1、地锚与缆风绳的连接有无松动;2、空载提升吊篮做一次上下运动,验正是否正常,并同时碰撞限位器和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3、在额定荷载下,将吊篮提升至地面1-2m高度停机,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架体的稳定性;4、安全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的可靠性;5、吊篮运行通道内有无障碍物。
(四)、使用提升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物料在吊篮内应均匀分布,不得超出吊篮。
当长料在吊篮中立放时,应采取防滚落措施;散料应装箱或装笼。
严禁超载使用。
2、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和乘吊篮上下;3、闭合主电源或作业中突然断电,应将所有开关板回零位。
在重新恢复作业前,应在确认提升机动作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4、使用中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和滑轮工作情况。
如发现磨损严重,必须按规定及时更换;5、装设摇臂把杆的提升机,作业时,吊篮与摇臂把杆不得同时使用;6、作业后,将吊篮降至地面,各控制开关扳至零位,切断主电源,锁好箱门。
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应该怎么做
![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应该怎么做](https://img.taocdn.com/s3/m/ba41e36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8.png)
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应该怎么做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机械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工厂里的大型生产设备,到家庭中的小型电器,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产品质量以及生活的便利性。
而要确保机械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究竟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日常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磨损、腐蚀、疲劳等。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这些问题会逐渐累积,最终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和使用。
而且,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谈谈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方法和步骤。
一、清洁清洁是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基础工作。
设备表面的灰尘、油污、杂物等会影响设备的散热,加速零部件的磨损,甚至可能导致短路等故障。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在清洁时,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
对于表面的灰尘,可以使用软毛刷或吸尘器进行清理;对于油污,可以使用专用的油污清洁剂和抹布进行擦拭。
同时,要注意清洁设备的内部,特别是一些容易积累灰尘和杂物的角落和缝隙。
二、检查检查是发现设备潜在问题的关键环节。
在日常维护和保养中,要对设备的各个部分进行仔细的检查。
1、机械部件检查机械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磨损等情况。
特别要关注传动轴、齿轮、皮带、链条等传动部件,以及轴承、导轨等支撑部件。
如果发现零部件有磨损或损坏,要及时更换。
2、电气系统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有破损、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
查看插头、插座是否松动,电器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同时,要注意检查电机的运行情况,包括温度、声音、振动等是否正常。
3、润滑系统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包括润滑油的油位、油品、油压等。
确保润滑油能够及时、充分地润滑各个运动部件,减少磨损。
4、安全装置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如防护栏、紧急制动按钮、过载保护装置等。
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
![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8c88de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0.png)
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
键步骤。
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提
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基本指
导原则:
1. 清洁和润滑:
- 定期清洁设备上的灰尘、物质和污垢,确保机械部件的顺畅
运行。
- 使用合适的润滑剂对关键部件进行润滑,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2. 定期检查:
-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包括传动系统、轴承和密封件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
- 检查电气线路和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校准和调整:
- 定期校准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系统,确保其准确性。
- 调整设备的参数和设置,以优化其性能和运行效率。
4. 预防性维修:
- 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根据设备厂家建议的维护周期进行检
修和更换关键部件。
- 定期进行设备的故障预警和故障分析,以提前预防故障的发生。
5. 培训和记录:
- 为维护和保养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熟练操
作和维护设备。
-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日志,记录维护活动和设备性能,以便
追踪和分析。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
用寿命的重要步骤。
通过定期清洁和润滑、定期检查、校准和调整、预防性维修以及培训和记录等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这些问题你知道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设备对于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械的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直接影响到设备原有的平衡,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益均会有相当程度的降低,甚至会导致机械设备丧失其固有的基本性能,无法正常运行。
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有效的设备管理机制,加大设备日常管理力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合理的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
一、设备的使用(1)凭证操作操作者在独立使用前,必须接受技术基础理论的教育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方可上机独立操作。
操作证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签发,操作证上应写明能操作的设备型号。
(2)定人定机为了严格落实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确保正确使用设备和落实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应实行定人定机制度。
设备岗位责任制要规定操作工人的基础职责、基本权力,应知应会的基本要求和奖励方法。
公用设备应落实维护人员,明确维护责任。
多人操作的设备实行机台长制,由机台长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责任。
(3)交接班制多班连续运行的重要设备,应实行交接班制。
交接人须把设备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并主动向接班人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双方当面检查,交接完毕后在记录本上签字。
接班人如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记录不清、情况不明和设备未按规定维护,可拒绝接班。
如因交接不清,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则由接班人负责。
如不能当面交班,交班人可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使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填好交班记录交有关负责人签字代接。
交接班记录本不准撕毁和涂改。
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收集交接班记录本,从中分析设备现状,采取措施改进维修工作。
设备管理部门和车间负责人应注意抽查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
(4)制定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对精、大、稀设备,主要设备以及涉及安全的设备,应制定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设备操作和保养规程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操作设备前对现场清理的要求。
2)操作设备必须使用的工器具。
3)开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4)设备运行的主要工艺参数。
5)设备状态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必要时)。
6)润滑的方式和要求。
7)点检和维护保养的项目、内容和频率。
8)停车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停车后的要求。
9)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和调整要求。
10)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1)交接班的具体工作和记录内容。
(5)设备使用中的“四项要求”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摆放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黄袍,各滑动面、丝杆、齿条和齿轮无油垢、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水、不漏油。
3)润滑:按时加油和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和油杯齐全,油毡和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通畅。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监测异常,不出事故。
(6)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
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7)设备使用人员的“四会”要求1)会使用:操作者要学习设备操作规程,经过实习,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能独立操作。
2)会维护:学习和执行日常维护、润滑规定,保持设备清洁、完好。
3)会检查:了解设备结构、性能和易损零部件,懂得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的基本知识,协同维修工进行检查并找出问题。
4)会排除故障:熟悉设备特点,懂得拆装注意事项,会做一般的调整,协同维修工人排除故障。
(8)设备管理的“三好”要求1)管好设备:设备有专人保管,未经批准,不能使用和改动设备。
2)用好设备:认真贯彻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
3)修好设备:要求操作工人要配合维修工人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9)做好设备的状态标识1)对长期闲置而又不报废的设备,应进行封存并在设备上挂上“闲置设备”牌。
2)检修中的设备需挂红色检修牌,并拉下设备电闸,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
3)报废的设备需挂黑色报废牌。
4)现场所使用的状态良好的设备一般不再另行标识。
(10)设备运行记录对大型、精密设备(A类设备),应做好必要的设备运行记录。
二、设备的维护保养1.预防性维护与预见性维护的区别(1)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为防止设备可能的失效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维护活动,以保持设备正常的能力。
(2)预见性维护预见性维护是通过对过程监视、设备监视等所得到的数据,预见可能将会发生的设备失效模式而进行的维护活动。
2.预防性维护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是:清洁、检查、润滑、紧固、调整、防腐、整齐、安全。
设备的保养工作依据其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可划分为三级:日常保养(例行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属于定期保养(注:在某些书中,将日常保养称为一级保养,以此类推为二级保养、三级保养)。
对预防性保养,要做好保养计划,保养计划分为年度保养计划、月度保养计划,必要时还要做好周保养计划。
因为预防性保养的项目与内容是固定的,所以保养计划中可以不列出保养项目及内容。
(1)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每天由操作者进行。
日常保养的内容多为表面性保养。
日常保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包括班前、班中、下班时的检查,比如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①检查皮带是否松动。
②检查制动开关是否正常。
③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
④检查易于引起故障和发生故障的部位、机构和机件。
2)紧固。
比如检查易松动的螺钉并上紧。
3)润滑。
依规定添加润滑油。
4)清洁。
清扫、擦拭设备。
5)其他。
如对气动设备每日定时排水,下班时放气。
为了做好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有必要编制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规程。
(2)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配合指导(也可由维修工人进行,操作工人配合)。
一级保养是一项计划性维护保养工作,保养的内容有一定的技术性,但不多。
保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调整、更换、修复,如下:1)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和重点部位的拆卸、检查,彻底清除油污,疏通油路。
2)清洗或更换油毡、油线、过滤器等。
3)检查磨损情况,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位。
4)清扫、检查电器箱、电动机,做到电器装置固定整齐,安全防护装置牢靠(可由维修电工负责)。
5)清洗附件及冷却装置,等等。
一级保养完成后应做好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要进行验收。
保养周期视设备具体情况而定(设备一般每运行500小时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
(3)二级保养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配合协助(也可完全由维修工人进行)。
二级保养内容技术性要求高,保养内容如下:1)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
2)对各主轴箱、变速传动箱、液压箱、冷却箱进行清洗并换油。
3)修复或更换易损件,部分刮研。
4)检修电器箱,修整线路,清洗电动机。
5)检查、调整、修复精度,校正水平。
等等。
二级保养完成后,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要进行验收。
二级保养要保证主要精度达到工艺要求,个别精度难以恢复时,延至下次大修。
二级保养的周期视设备具体情况而定(设备一般每运转2500小时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可以看做是定期修理。
注1:设备大修。
设备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
大修需将设备全部解体,全面检查、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零部件,校正和调整整个设备系统,全面恢复设备的原有精度、性能、生产率,以及外观(外表重新喷漆等)。
设备的大修可结合设备的技术改造来进行。
有的书中,将“大修”与“二级保养”放在一起,统称“二级保养”。
注2:上述三级保养制的内容包括了设备点检的内容,做到了日点检与日常保养的结合,周点检、定期点检与一级保养的结合,精度检查与二级保养的结合。
所以,没有必要单独讲述设备点检。
注3:上述三级保养制的内容已含有传统意义上的小修和中(项)修的内容,所以在上述三级保养制下,没有必要再单独列出设备的小修和中(项)修项目。
注4:上述保养机制中含有点检的内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理或作计划修理,所以在定期的一、二级保养的时间间隔内,要根据需要安排一定次数的计划修理。
或者令一、二级保养的时间不固定,而根据对设备的状态检查,决定一、二级保养的时间(此时称预见性维护)。
当然,设备点检可独立进行。
一般要对一、二级保养作出年度、月度计划,计划中列出保养的项目、内容和时间。
注5:上述的计划维修保养体制可以视作:保养(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适时的计划修理—大修。
3.预见性维护预见性维护是指通过对过程监视、设备监视等所得到的数据,预见可能将会发生的设备失效模式而进行的维护活动。
由此可见,预见性维护的保养项目和内容是不固定的,因此要在预见性维护计划中列出保养的项目和内容。
一般一个月做一次预见性维护计划,也可适时制订预见性维护计划。
三、设备的润滑设备润滑的“五定管理”和“三过滤”是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是保证搞好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设备润滑工作与设备的其他维护保养工作一起做。
(1)润滑的“五定管理”1)定点。
根据润滑图表上指定的部位、润滑点、检查点(油标窥视孔),进行加油、添油、换油、检查液面高度及供油情况。
2)定质。
确定润滑部位所需油料的品种、牌号及质量要求,所加油质必须经化验合格。
采用代用材料或掺配代用时,要有科学根据。
润滑装置、器具完整清洁,防止污染油料。
3)定量。
按规定的数量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日常润滑,实行耗油定额管理,要搞好添油、加油和油箱的清洗换油。
4)定期。
按润滑卡片上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并按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抽样化验。
5)定人。
按图表上的规定分工,分别由操作工、维修工和润滑工负责加油、添油、清洗换油,并规定负责抽样送检的人员。
设备部门应编制润滑“五定管理”规范表,具体规定哪台设备、哪个部位、用什么油、加油(换油)周期多长、用什么加油装置、由谁负责等。
(2)润滑油的“三过滤”为了切实保证润滑油的清洁,对润滑油要进行必要的三级过滤,如下:1)人库过滤。
油液人油罐贮存时要过滤。
2)发放过滤。
油液发放注人润滑容器时要过滤。
3)加油过滤。
油液加人设备贮油部位时要过滤。
(3)治理漏油的十种方法1)勤:勤查、勤问、勤治。
2)找:仔细寻找漏油部位和原因。
3)改:更改不合理的结构和装置。
4)换:及时更换失效的密封件和其他润滑元件。
5)缠:在油管接头处缠密封带、密封线等。
6)回:增加或者扩大回油孔,使回油畅通,不致外溢。
7)配:对密封圈及槽沟结合面做到正确选配。
8)引:在外溢、外漏处加装引油管、断油管、挡油板等。
9)垫:在结合面加专用纸垫或涂密封胶,做好密封工作。
10)焊:焊补漏油油孔和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