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劳技全

合集下载

劳技三年级教案上册(全)

劳技三年级教案上册(全)

房山区小学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琉璃河中心校年级:三年级科目:劳动技术任课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背面:教学过程3.指导尝试、总结规律:在单边和另一条折边上进行加工,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同时想一想,你发现剪纸有哪些规律。

(剪单边纸边缘发生变化;剪折边纸内部出现对称图案;折边不能全部剪掉;折叠层数越多一次剪出的图案越多……)(三)实践指导实践:你想剪什么样的?想一想、说一说(什么外形?什么图案?数量、位置?)试一试,看与你设想的一样吗?(四)展示: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五)总结1.拓展:展示更多的剪纸(课件),课下思考、实践:五边的、六边的……2.网上有很多关于剪纸的网站,感兴趣的同学去看一看。

复备板书设计作业自评备注单边折边(学生作品)背面:教学过程(二)简单复习起头、十字针法、收针。

复备形式:以学生操作为主,有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三)学习连排绣。

1.讲解连排绣。

谈话:我们在绣一排一排连在一起的图案时可以用连排绣的方法。

(教师示范连排绣)要点:横排绣:先从左往右绣(左下角往右上角走针),绣到位置后在从右往左返回。

竖排绣:从上往下绣。

2.指导学生在材料上练一练。

3.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

三、动手实践1.提出要求:操作中认真、仔细。

拉线时注意前后同学,保证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注意保洁。

2.教师巡视指导四、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以鼓励为主。

2.指导学生观察52页的设计空间,开拓学生思路。

3.鼓励学生回家后大胆实践。

板书设计作业自评备注。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的第二章“生活中的工具”,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手工工具及其用途,学习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纸张、木材等材料的加工和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手工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劳动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

教学重点:掌握手工工具的名称、用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手工工具(如剪刀、美工刀、尺子、圆规等)、示范作品、教学PPT。

学具:手工工具、纸张、木材、安全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使用手工工具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的用途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手工工具,讲解它们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制作一张简单的书签为例,示范使用剪刀、美工刀、尺子等工具进行制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分享(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强调手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生活中的手工工具》2. 内容:① 手工工具的名称、用途② 制作书签的步骤③ 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创意笔筒。

2. 答案提示:① 使用废弃的饮料瓶、纸张等材料;② 结合课堂所学,运用手工工具进行制作;③ 注意安全操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其他可用的材料,尝试制作更多有趣的手工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手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

2. 例题讲解:制作书签的步骤和技巧。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第二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教学重点:整理书包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教具准备:两个书包、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一些作业本、文具盒、卫生巾、一些课外书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1.游戏: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上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两位同学上來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你们能猜岀他们谁可能找到得快一些吗?(2)•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按照要求开始找书。

2.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XX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2)X X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3)老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小结: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整理书包)二、学习新课书包是我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容器,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空间并经常整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观察思考】观察自己书包里面的结构,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1・书包里分成几个区?2.它们的结构适合放着哪些物品?3.哪个区域取放最方便?小结: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

【设计方案】怎样合理施用书包内的空间(一)、学生交流:1.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书包,干净吗?里面有序吗?2.每天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

3.常用的物品应放在容易取放的地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第一单兀:纸工初步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纸的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教学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导入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

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二、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

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教学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二、认识纸工工具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1、山线----------------2、谷线一-—-—-—-3、剪切线_________________4、粘贴面5、挖切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编号:__________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目录一、教学内容1.1 劳动的意义1.2 劳动的基本技能1.3 劳动的安全知识1.4 劳动的价值观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讲解与示范5.3 学生实践5.4 互动与交流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7.3 作业评价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8.2 教学方法反思8.3 学生学习情况反思九、拓展及延伸9.1 拓展内容9.2 延伸内容9.3 拓展与延伸的评价标准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劳动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2)劳动的基本技能: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劳动技能,如扫地、擦窗户等。

(3)劳动的安全知识:了解劳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使用工具的正确方法等。

(4)劳动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劳动技能,保证安全。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准备:劳动工具、安全防护用品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画作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2)讲解与示范:教师演示劳动技能,讲解注意事项。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

尝试、思考,总 结规律。
指导实践: 你想剪什么样的?想一想、 说一说(什么外形?什么图案?数量、 位置?)试一试,看与你设想的一样 吗? 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实践。 欣赏。
落实教学目标 3。 学会向他人学习。
欣赏。 1. 拓展:展示更多的剪纸(课件) ,课 下思考、实践:五边的、六边的…… 2. 网上有很多关于剪纸的网站,感兴 趣的同学去看一看。
2. 出示课题 1. 剪口: (1)指导学生拆三种小装饰的样品: 明确“单边”、“折边”,及样品的折法、 剪法。 小结:折法相同剪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2. 镂空 (1)左右对称剪纸: ① 指导尝试:在单边、折边上剪掉
一块 ②反馈,明确:剪单边纸纸边发生变 化,剪折边纸内部变。剪单边形成半 个图形, 剪折边形成连着的两半图形。
欣赏剪纸,体会 剪纸美观、实用、 神奇
导入新课
以小组为单位拆 样品,边拆边研 究
落实教学目标 1。 突出教学重点。
按要求进行尝
试、思考。
落实教学目标 1、
2、 3。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
.
⑤提问思考:要想剪一个心形,你知 道怎样画吗?(试) 反馈、小结:在折边上画半个图形就 能剪出左右对称的剪纸。
认识剪刀
刀刃
刀轴
1、看书第 6 页第一段,按正确方
(三)
法拿剪刀。
学 习 剪 刀 的 2、请每个同学把一张纸剪成两
使用方法
半。
3、我们看看书上教给我们的方
法,再试着剪一剪。
4、小结。
讨论 回答问题
看书、动手尝试 尝试剪纸 发现问题(方法不 对、剪不直等) 看书 再次尝试制作
活动目的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教学
重点
搜集材料
粘贴材料、剪裁装帧
教学
难点
蛋壳贴画。
学情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能通过教师的示范明白贴花工艺的制作方
法,只是在个别环节上要认真听、动手练、专心做。
教具
学具
硬纸板 胶水碎蛋壳 色彩
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一、
看一看
二、
想一想
三、
做一做
三、
评一评
贴画是一种工艺品,可选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制出各种精美的贴画工艺品。常见的有布贴画、蛋壳贴画、干果壳贴画和植物叶贴画等等。
贴画可以先进行构思、设计,再搜集材料,最后进行制作。也可以先搜集材料,再根据材料的质地、形状、色彩等具体条件进行安排,创作出贴画作品。
制作贴画的步骤:
1、选择和搜集材料。
2、结合材料创作画稿。
3、把画稿眷印在硬纸板上。
4、涂胶、粘贴。
5、装饰点缀。
6、剪裁、装帧。
组织学生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议,比一比,看哪个作品制作得最精美。
过程
与方法
单轮风轮的画法,用尺规把圆等分为8个扇形。利用直尺辅助,进
行直线切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
教学
重点
在制作单轮风轮的过程中,如何把圆等分为8个扇形。在设计筒状风轮的扇叶时,
扇叶的距离和大小要相等,并预留好接口位置。
教学
难点
利用直尺辅助,进行直线切割。
扇叶的折叠,扇叶角度的调整。
大家动手来做纸风轮。
制作方法:
1.单轮风轮
按图1的画法在图画纸上作图,实线刻开后,将八个扇叶正、反折成图2的样子。

苏科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共10课时)精选全文完整版

苏科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共10课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剪纸团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团花的制作原理。

2.掌握剪团花常见的四折法。

3.学会设计团花图案。

4.能设计、折叠、制作简单的团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四折法和设计团花图案,能设计制作简单、美观的团花。

2.教学难点:设计团花图案。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彩纸;相关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

四、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要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装饰教室?展示团花图案,介绍剪纸和团花。

今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漂亮的剪纸团花。

2.探究学习,学习技法。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圆形的剪纸图案,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请大家按照教材中的四折法步骤图练习折纸。

介绍:讲解“技术信息”中的团花图案和花纹设计规则。

提问:请同学们看看这个团花图案画在折好的纸上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团花上的图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学生在折好的纸上设计一个团花图案,教师巡视辅导。

请几个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图案,教师点评,指出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团花图案是本课的难点,先找出团花成品上的图案,再将图案与绘制在用四折法折好的纸上的纹样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展示和点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设计团花图案的方法)3.实践体验,制作团花。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的四折法以及设计图案的方法,根据步骤图制作团花。

学生制作的团花图案不一定和教材中的步骤图一样,可以发挥创意设计不同的图案。

教师需要逐个检查辅导,对可能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

提示:剪团花时,手一定要将折叠好的纸捏紧,才不会因为纸张的滑动而剪歪。

4.展示团花,交流评议。

展示环节,学生比较没计和制作的团花更加漂亮,找出谁的作品有问题,问题在哪里。

评价环节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评、互评,着重从折叠正确、操作安全、图案美观、剪切光滑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5.拓展创新。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再设计制作一些简的团花。

五、教学后记2.拉花彩练一、教学目标1.会用四折法制作拉花。

冀教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文档旨在为冀教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的教师提供全册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内容本册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单元一:认识舞台- 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舞台的基本概念,认识舞台的不同部分和布局。

- 教学内容:- 舞台与日常生活;- 舞台的组成部分;- 舞台的概念;- 舞台的布置。

2. 单元二:认识颜色- 主要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了解颜色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 教学内容:- 颜色与生活;- 颜色的分类;- 颜色的特点;- 使用颜色。

3. 单元三:了解园艺- 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园艺的基本概念和养花的方法。

- 教学内容:- 游园与园艺;- 园艺的基本概念;- 养花的方法;- 种植花卉。

...使用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本教案的内容和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案的内容进行课前准备和教学评估,确保教学效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本教案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教案内容与教材的对应性;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研究能力,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3. 充分利用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内容;4.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多进行实践活动;5. 注意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情感培养,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结论冀教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是一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南,旨在帮助教师高效组织和开展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案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一、教学内容章节四:我们的手真巧——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基本工具,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章节五:生活中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识别人民币,进行简单购物计算,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刀、胶水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人民币的认识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教学重点: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手工制作材料;仿真人民币、购物场景图、计算器。

学具:每位学生配备一套手工制作工具;仿真人民币、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手工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购物场景,介绍人民币,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15分钟)讲解剪刀、胶水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教授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习简单的购物计算。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示范如何使用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解析人民币购物计算例题,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人民币购物计算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左侧:手工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右侧:人民币的认识及购物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手工制作:利用所学工具制作一幅贴纸画。

数学练习:完成人民币购物计算习题。

2. 答案:手工制作:无标准答案,注重创意与技巧。

数学练习:答案见习题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开展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

劳技三年级上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劳技三年级上教案1、教学目标:节日的彩带1、研究彩带制作的技术原理,了解彩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初步学会彩带的编制方法,完成1-2条美丽的彩带。

3、能合理评价彩带的制作质量,并利用彩带布置教室。

教学准备:铅笔、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各种彩色的纸。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彩带在生活中具有的广泛的使用价值。

我们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彩带。

2、模仿做彩带;(1)请同学动手做一个彩带,看看谁做得最好看。

(2)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这个彩带的。

(3)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做彩带。

编的动作;折的动作;圈的动作示范。

(4)学生根据要求折、编一条象书上的彩带。

(5)评一评,看谁做得最好看,和书上的最象。

3、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做一条彩带。

(1)可以用玻璃丝、缎带、丝绒等材料。

(2)多条彩带组合,做不同的彩带。

(3)比较,怎样的手法可以做出漂亮的彩带。

4、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教学目标:美丽的纸花了解各种纸材的特性和用途了解纸花的造型与特点。

初步掌握纸质材料的造型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花卉知识。

使学生掌握纸花制作的方法。

感受纸花作品美化环境的结果,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花朵的制作方法,各种纸材、剪刀、双面胶、花枝等,花瓶。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揭示主题1、前阶段,同学们带着各自的课题,收集了许多花的材料学习了花的制作方法。

在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值得称赞。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课题:美丽的纸花。

2、各小组汇报。

3、本次活动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轮比赛,分别评选出巧手奖,创意奖。

二、活动一1.第一轮比赛一制作纸花。

宣布比赛规则2、各组汇报并展示作品,小组代表上台做花语、选材、制作方面的介绍。

3、生评议各组现场制作的纸花。

评委作出公正的评判,评选出巧手奖一名。

三、总结回顾课后延伸l、这么多美丽的花儿若能拿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那我们不就生活在花的海洋里,简直就是童话中的花仙子。

浙教版(劳动)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浙教版(劳动)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1.劳动需求
传统古风折扇一般以竹、木为骨,纸为面。彩 纸、宣纸、瓦楞纸……选用什么纸张做扇面最 合适?扇面又是如何固定在棒冰棍上的呢?
2.劳动加油站
制作扇骨需要用锥子钻孔、用砂纸打磨,一起 来学一学吧! 1.锥子 锥子是尖端锐利的、用来钻孔的工具,其刃尖 根据不同用途而有不同形状,一般由手柄和尖 锥组成。
2.劳动探究
你知道面包师应该遵守哪些规范、掌握哪些技 能吗?和小组同学一起探究,然后写一写。
3.劳动加油站
3.劳动加油站
3.劳动加油站
4.劳动实践·实施
手工制作面包时,在和面、发酵、整形之后, 还要使 用烤箱进行烘焙。面包机让面包制作变得简单,而且 容易操作。让我们来看看慧慧组是如何用面包机制作 葡萄干面包的吧。
3.劳动加油站
这些创意布艺作品运用了多种手缝针法。在制 作时要根据需要选择用不同的针法。
3.劳动实践·设计
缝制布艺作品前要先观察和思考,确定材质、 大小、形状和所用的缝制技法等。 慧慧发现,如果把针放在桌上,既不好拿,也 容易丢,所以想用自己的蓝色旧衬衣缝制一个 南瓜针插。
3.劳动实践·设计
4.劳动实践·设计
4.劳动实践·设计
5.劳动实践·实施
请在班级里组织一场面包销售会。销售会可以包含以下 内容: 1. 布置场地:小组同学一起布置场地,可以用课桌拼 成“展示柜”。 2. 布置海报和食品:在场地上布置宣传海报,在“展示 柜”上陈列亲手制作的面包。 3. 开展营销活动:设置营销、收银等不同工种,采取试 吃、优惠促销等:措施。 4. 整理场地:销售结束后,整理“展示柜”、收银盒、 课桌等。
3.劳动加油站
缝纽扣,离不开基础的手缝技术,让我们一起 来学一学!
4.劳动实践·设计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精选全文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教研组长签字: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学科:劳动技术三年级制定教师:出示图片抹布扫帚二.介绍功能1.抹布可以用来擦洗镜子、桌子、椅子等等,以前,我们将不要的衣服或者裤子剪成一块块地当做抹布来使用,现在,市场上也有在抹布。

2.扫帚当然是用来扫地的,可以打扫地面上的灰尘和垃圾等,以前的扫帚是用鸡毛、鸭毛制作而成的,现在的扫帚,有的还用了高梁穗等等。

三.读儿歌小妹妹,爱劳动,卷起袖,洗起碗,洗得小碗发光光。

小妹妹,爱劳动,拿起拖把拖呀拖,拖得地板亮晶晶。

小妹妹,爱劳动,找来抹布檫桌子,擦得桌子像镜子。

小妹妹,爱劳动,妈妈夸她好孩子。

四.我会做:回家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吧!板书设计:认识家用劳动工具抹布扫帚课题第一课认识家用劳动工具课型课时 2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工具。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工具拖把和垃圾斗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教学准备2种生活工具电化手段多媒体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室内卫生要打扫干净,人才不容易生病。

室内门窗常开着,会有灰尘、蚊子等飞进来,如果长时间不打扫的话,将会积满灰尘。

现在,我们来看看打扫卫生必备的工具有哪些吧。

出示图片拖把垃圾斗二.介绍功能1.拖把可以用来擦洗地板,当我们用扫把扫完地板的时候,就用拖把沾水,再清理一下。

以前人们在拖地的时候,是使用抹布来擦洗的,但是打扫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容易使人腰酸背痛,因此,拖把就被发明出来了。

2.垃圾斗用来装清理出来的各种垃圾。

三.读儿歌小妹妹,爱劳动,卷起袖,洗起碗,洗得小碗发光光。

小妹妹,爱劳动,拿起拖把拖呀拖,拖得地板亮晶晶。

小妹妹,爱劳动,找来抹布檫桌子,擦得桌子像镜子。

小妹妹,爱劳动,妈妈夸她好孩子。

四.我会做:回家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吧!板书设计:认识家用劳动工具拖把垃圾斗课题第二课认识厨房小电器课型课时 1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厨房有哪些设备。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1.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家中是否参与过洗衣物的工作?你们知道洗衣物的步骤和方法吗?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研究洗衣物的步骤和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了解洗衣物的主要步骤:分类、浸泡、搓揉、漂洗、脱水、晾晒。

2.讲解不同质地衣物的洗涤方法和使用不同的洗涤用品,让学生了解并记忆。

3.介绍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让学生了解并记忆。

三、实践操作:1.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质地的衣物,让他们根据洗涤标识和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洗涤操作。

2.教师在旁边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操作方法,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洗涤方法。

四、总结评价:1.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自己的洗涤操作是否正确、是否有效。

2.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谈话:你平时在家洗衣服吗?怎么洗涤的?你看到家长是怎样洗衣物的?洗衣的主要步骤有哪几个?根据学生回答,记录在黑板上: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研究新知: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问学生: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标识,让学生说出代表的意思。

让学生说说各种衣物的质地和应该如何洗涤,需要注意什么。

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1、研究正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掌握如何让衣物更干净的小技巧。

3、根据要洗的衣物,确定应该使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查阅技术信息)。

评价小结:1、对学生进行评价。

2、总结: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成为生活小主人。

第四课:自制收纳盒教学目标:1、了解纸盒在生活中的用处,学会制作收纳盒。

2、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进行折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3、通过制作收纳盒研究,体会纸盒的实用性,体验收纳盒的方便和实用性,研究家中不同纸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收纳盒的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美观实用的收纳盒。

教学准备:收纳盒制作的基础知识。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第三、四章内容,详细教学内容包括:第三章《我们的手》,学习手的功能、手部运动和手工艺制作;第四章《家庭小》,学习家庭环境维护、日常用品整理和简单家务劳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手的功能,掌握手工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学会家庭环境的维护和日常用品的整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工艺制作技巧的掌握、家庭环境维护的方法。

教学重点:手的功能认识、日常用品整理、简单家务劳动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工艺制作材料、家庭环境维护工具、PPT课件。

学具:手工剪刀、胶水、彩纸、家庭日常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手的功能,引导学生认识手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三章《我们的手》和第四章《家庭小》的主要内容。

3. 实践操作:(1)手工艺制作:教授简单手工艺制作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手工作品。

(2)家庭环境维护:示范家庭环境维护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手工艺制作和家庭环境维护的相关例题。

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手工艺制作和家庭环境维护的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我们的手》(1)手的功能(2)手部运动(3)手工艺制作2. 第四章《家庭小》(1)家庭环境维护(2)日常用品整理(3)简单家务劳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彩纸制作一个手工作品,如:小兔子、小熊等。

(2)列举家庭环境维护的三个方法,并解释其作用。

2. 答案:(1)手工作品: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给出评价。

(2)家庭环境维护方法:如垃圾分类、扫地、拖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提高家庭责任感。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精品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精品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精品教案新部编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精品教案新部编本中的第二章《我们的双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我们双手的构造和功能,学习手部卫生与保护,以及通过手部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双手的构造和功能,认识到双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持手部卫生与保护双手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部活动的创造力培养。

教学重点:双手的构造与功能,手部卫生与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部模型、PPT、手部卫生宣传册、手工艺品。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手部活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手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双手的构造与功能(10分钟)介绍手部模型的各个部分,让学生了解手的构造,并通过互动提问方式让学生认识手部的功能。

3. 手部卫生与保护(10分钟)讲解手部卫生的重要性,演示正确洗手的方法,并让学生跟着练习。

4. 动手能力培养(15分钟)分组进行手工艺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5. 创力力培养(10分钟)利用彩泥进行创意手部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6.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手部卫生宣传册,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双手》2. 内容:双手的构造与功能手部卫生与保护动手能力培养创力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彩泥创作一个手部活动作品,描述作品的功能和创意。

2. 答案:(1)作品:手部按摩器。

功能:帮助人们按摩手部,缓解疲劳。

创意:形状像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增加趣味性。

(2)手部卫生与保护方法:勤洗手、使用护手霜、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等。

举例:在吃饭前、上厕所后要洗手;冬天使用护手霜预防手部皲裂;不接触腐蚀性、有毒性的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好奇心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聊的可有意思了!你们知道吗?生活中好多东西都是靠劳动和技术来完成的,咱们平时用的铅笔、书包、还有你们喜欢的玩具,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巧手和智慧。

是不是很神奇?你们平时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今天,咱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个话题,看看劳动和技术怎么变得如此有趣!有点想法了吗?不急,先听我讲个故事。

咱们常常在学校里看到窗户外面清澈的蓝天,有没有想过那窗户是怎么做的?它需要谁的帮助呢?这就是咱们今天的课题——劳动与技术,怎么通过动手制作、巧妙设计,完成一个个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需要许多技巧的小任务。

二、课程内容:带着学生一起动手实践1.劳动的定义与重要性同学们,你们知道劳动是什么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我们的双手、脑袋和身体去做事情。

像扫地、洗碗、种花、修东西,这些都属于劳动。

而且你们猜猜,劳动是世界上最不可或缺的事情!没有劳动,咱们怎么吃饭、穿衣、玩耍呢?每个人的劳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今天在课堂上,也要动动手,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与技术之旅。

2.技术的妙用劳动是第一步,但如果光靠劳动,未必就能做得更好、更快。

你看,咱们老师总是手忙脚乱地做事,倒不如让咱们学一些技术,像设计图纸、规划步骤、用工具,那效率可高了!就像做一道美味的蛋糕,光靠双手和原料是不行的,还得有巧妙的工具和步骤,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技术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所以学好劳动与技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真的是特别有用的哦!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动手做做看,体验下什么叫做劳动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3.动手操作:制作简单的小物品现在,咱们来做个有趣的小实验,看看劳动和技术结合起来是多么神奇。

大家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要制作一个简单的纸盒,看看怎么用最简单的工具做出实用的小物件。

你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纸盒的制作并不复杂,但背后却需要一定的技术,比如裁剪、折叠、粘贴等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三年级(上)⑤提问思考:要想剪一个心形,你知道怎样画吗?(试)反馈、小结:在折边上画半个图形就能剪出左右对称的剪纸。

(3)二方连续剪纸:①出示相连的四个心形剪纸:你会剪吗?指导尝试。

②反馈,结果1—二方连续;结果2—四个单独心形;结果3—两个连着的心形③提问思考:为什么出现这三种情况?按结果132顺序还原,明确折边的作用。

④出示二方连续剪纸样品,引发课后思考:你会剪吗?课后试一试。

(4)团花剪纸:①过渡:(课件演示折法)换一种折法,若这样折,你还能找到单边、折边吗?②提问思考:加工单边纸会发生什么变化?(纸边缘发生变化)折边呢?(纸内部出现对称图案对称)③提问思考:(课件演示)若再这样折一下(变成三角),能找到单边、折边吗?加工单边、折边又会怎么样呢?④指导尝试:任选一条折边进行加工。

⑤反馈,(课件)提问:两种结果有细微差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结果?落实教学目标1、3。

突出教学重点。

⑥小结规律:剪单边纸边缘发生变化,剪折边纸内部出现对称图案对称。

3.指导尝试、总结规律:在单边和另一条折边上进行加工,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同时想一想,你发现剪纸有哪些规律。

(剪单边纸边缘发生变化;剪折边纸内部出现对称图案;折边不能全部剪掉;折叠层数越多一次剪出的图案越多……)尝试、思考,总结规律。

(三)实践指导实践:你想剪什么样的?想一想、说一说(什么外形?什么图案?数量、位置?)试一试,看与你设想的一样吗?实践。

落实教学目标3。

(四)展示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欣赏。

学会向他人学习。

(五)总结 1.拓展:展示更多的剪纸(课件),课下思考、实践:五边的、六边的……2.网上有很多关于剪纸的网站,感兴趣的同学去看一看。

欣赏。

开阔眼界,提高兴趣。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单边折边(学生作品)板书3.请你按照步骤动手分别制作蜻蜓的头,身,翅膀先不要组合。

4.(1)老师在组合时遇到了一个小问题:蜻蜓的头和身体如何连接?(2)同学们看如果直接用粘接的方法有什么问题?(3)如果用抿合的方法有什么问题?(4)那谁能想一个更适合的方法?小组讨论(5)在粘接时,如果各部分形体较大就应该采用辅助技术,如在适当位置插入一根小棍做骨架,使两部分粘接得更牢固。

这就是借助工具粘接(板书)示范(6)请大家用新学的粘接方法把蜻蜓的头和身体组合起来。

5.(1)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两只蜻蜓哪只漂亮为什么?头(眼睛):圆形,需要揉身体:柱形,需要搓翅膀:片状,需要压和粘接抿合动手分别制作蜻蜓的头,身,翅膀直接用粘接的方法粘接的不牢靠,易掉头和身体分界不清,不象蜻蜓了小组讨论回答:可以借助工具连接听教师讲解看示范组合观察知道泥塑小蜻蜓的基本方法、步骤;由以前学习的方法的不足,引出学习重点掌握划粘接的新技法;塑一只小昆虫培养动手能力及想(二) 学习技法1.你看老师这是在干什么?这种技法该叫什么名字呢?板书:手捏成型法——搓2.讲解:用手掌稍稍用力压住球形泥块,使泥块在手中前后滚动,渐渐形成所需要的条状。

你愿意试一试吗?能说一说怎样才能搓得均匀光滑吗?观察搓看听搓一个圆柱成功的学生说一说认识技法落实教学目标2尝试(三)玉米3.刚才同学们都学会了搓一个圆柱形,我们继续加工把它做成一个玉米好吗?有把握的同学自己试着做一做,还没考虑好的同学可以先看书P8,然后再做。

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的半成品](1)你能说说玉米粒是怎样做的吗?(2)玉米粒和玉米棒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板书:粘接(3)同学们看一看,那一个做得好,为什么?5.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听任务做一个玉米观察揉粘观察,总结做得好的原因完成制作分层教学做一个玉米认识粘接技法小结6.展示作品(1)玉米的制作,对作品不满意的同学可以先修改。

(2)你认为,哪一件作品搓和粘接的技法运用的最好?7.学习技法—剪(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泥工技法,你们知道吗,在泥工工艺中还需要用到很多的工具,今天我们就请出一件大家最常见的工具——剪刀。

板书:剪剪刀是纸工的主要工具,泥工有时也需要它。

造型中的缝隙有时就要用剪刀剪开。

(2)请你看书P15,说一说做一把香蕉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小组讨论组长组织大家试一试。

(3)哪一组做成功了?你们能派个代表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吗?(4)延伸:我们在做其他什么东西的时候,还可以用上剪的方法?运用上这些技法,我们还可以泥塑些什么?你愿意试试吗?如果能和欣赏作品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共同尝试演示制作香蕉思考回答问题认识剪刀在泥工中的作用学习制作香蕉创造性扩展(1)指导根据讨论结果每人试着捏一只小刺猬。

教师巡视。

(2) 指导刺的做法:学生演示刺的做法,教师讲解制做方法:用剪刀尖剪泥,不要剪到底,剪刀把向上掀起剪刀,轻轻撤出。

刺剪大一些,距离远一些,否则刺易断。

3.指导用不同的方法做小刺猬:(1)谈话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做一只小刺猬吗?想想你要做一只什么样的小刺猬,怎样做?和同学说一说。

(2)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作品。

组织评议:P30评一评。

5.总结方法:(1)小结:泥塑小动物,基本形状做好后,再抓住腿、脸、尾巴等部位的特点进行加工。

(板书:部分加工)(2)总结板书:我们在捏小动物时,要根据小动物的外形先做出基本形状,然后再进行部分加工。

(板书: )6.没做完的把小刺猬做完,做完的同学给小刺猬再修整一下。

捏小刺猬。

观察、回答。

一人演示。

构思、讨论。

用不同的方法捏小刺猬。

互相学习,自我评价。

落实教学目标2。

突出教学重点。

落实教学目标2、3。

突出教学重点。

落实教学目标1。

(三)塑小动物1.谈话:同学们捏的小刺猬可真漂亮!那这些小动物你会捏吗?2.(在黑板上贴出小兔、大象、鸭子的图形)谈话:这些小动物的基本形是什么?边指导观察,边画出基本形)你观察,回答(……)。

突破教学难点。

(六)课后实践明显的小动物也能做出来(出示教具:乌龟、老虎、公鸡等基本形状不明显的彩塑小动物)。

用剩下的泥再捏一只小动物;3.晾干后还可以给它上上颜色。

目标3。

板书设计教学札记4.头、颈、身这三部分用泥的量一样吗?我们应该怎样分配一块泥。

5.请你先取下一小块泥后,把剩下的泥按同学们刚才说的分成头、颈、身三份。

接着,把这三部分的基本型捏塑好。

6.塑头:看书P32,怎样继续加工鹿头?[教师演示]捏出鹿嘴、捏出鹿耳、鹿眼,粘接上学生实践7.连接:头和颈的连接,颈和身的连接,用的是什么方法?板书:插接抿合[教师演示]用牙签插接,然后抿合接缝学生实践8.最后,我们给梅花鹿粘上斑点和小尾巴,一只可爱的梅花鹿就完成了。

学生实践9.小鹿的腿(牙签)应该怎样插在身体上,才能使它站得平稳。

10. 小组讨论说一说讨论结果头一份,颈一份,身两份。

分泥捏塑基本形看演示学生尝试看演示学生尝试学生尝试讨论插鹿腿(三)怎么样?你做的小鹿可爱吗?我们在捏小动物的时候,要先根据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分好泥,再根据每一部分的特点做出基本形来,最后抓住腿、脸、尾巴、画纹等特点进行部分加工。

小结方法(四)总结我们见过的小鹿还有什么姿态?做什么事方法都不是唯一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做一只梅花鹿。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创新设计板书设计泥塑梅花鹿头——颈——插接、抿合组合身——教学后记看图说说它们都是怎样塑的。

(2)组织汇报,指导制做第一种泥塑人物:这是一个日本娃娃。

①塑头:图1~4示范讲解:在球形高度一半的地方用刀划出脸的轮廓,然后刮削2~4毫米深,用刀把凹进的脸部刮抹圆滑。

)指导学生制作。

②塑身:图5提问: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怎样塑?指导学生制作。

③塑臂:图6~8提示:在塑身、塑臂时要注意比例恰当。

(板书:比例恰当)④粘接:图9提示:想想怎样粘接更牢固⑤上色:图103.巡视、指导继续完成日本娃娃的制作。

提示:注意泥面要平整光滑(板书:平整光滑)。

4.小组评议,展示作品。

5.指导制作“女歌手”:提示:注意比例恰当,平整光滑巡视、指导。

小组学习。

看图说制作过程。

塑头。

塑身。

完成制作。

互相学习。

制做“女歌手”。

落实教学目标2。

突出教学重点。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落实教学目标2、3。

落实教学目标2、3,突出教学重点。

(三)评议总结1.(展示学生作品)这些作品比例恰当,泥面光滑,上上颜色一定很漂亮。

2.自己看看,还有谁的作品也做到互相学习。

自我评价。

提高质量意识。

你喜欢的一副图仔细观察,然后想一想:该如何制作?2.反馈学生意见。

谈话: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你可以选择你认为最方便的方法进行。

二、简单复习起头、十字针法、收针。

形式:以学生操作为主,有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三、学习连排绣。

1.讲解连排绣。

谈话:我们在绣一排一排连在一起的图案时可以用连排绣的方法。

(教师示范连排绣)要点:横排绣:先从左往右绣(左下角往右上角走针),绣到位置后在从右往左返回。

竖排绣:从上往下绣。

2.指导学生在材料上练一练。

3.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

答:先把图案画在材料上在开始绣。

数图上的格,对着图上的格数儿绣。

学生演示。

认真听讲。

学生初步实践。

复习旧知识。

学习连排绣。

(三)学生动手实践1.提出要求:操作中认真、仔细。

拉线时注意前后同学,保证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注意保洁。

2.教师巡视指导。

动手操作。

培养动手能力。

(四)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以鼓励为主。

2.指导学生观察52页的设计空间,开拓学生思路。

3.鼓励学生回家后大胆实践。

观察、思考。

开拓学生思维,鼓励大胆实践。

板书设计教学札记二、复习半针绣、学习扦针。

1.复习半针绣。

请同学到前面示范,有问题教师指导。

2.学习扦针。

(也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学生尝试后教师在讲授)谈话:两侧边是怎样缝上的呢?请同学们认真看。

(教师示范扦针)3.指导学生练习扦针。

教师巡视。

学生练习。

学习扦针。

(三)学生动手实践1.明确制作方法。

谈话:我们在制作前要先干什么?用什么笔画?为什么?你们想一想,是先绣图案呢?还是先缝成口袋形呢?为什么?问:图案绣在什么位置?为什么?问:扦边时要注意什么?谈话:怎么安提带?谁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请学生演示,发现问题教师进行指导)2.提要求:操作中认真、细致。

有问题及时解决。

答:画图。

答:铅笔,错了可以修改。

答:先绣图案。

缝成口袋后就不好绣图案了。

答:对折后,中间的位置。

答:上口要分开扦。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培养动手能力。

注意安全。

3.教师巡视。

学生动手操作。

(四)小结1.展示成品。

2.表扬操作中的好人好事。

3.展示不同样式、材料的小提袋,拓展学生思路。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大胆实践。

观察、发表自己的意见。

鼓励创新。

板书设计教学札记小提袋画图绣制——半针对折扦边安提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