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安全走进“NCAP时代”
![中国汽车安全走进“NCAP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67dc35d833d4b14e8524685a.png)
问题 ,在 中国表现 得尤为严重。中国 目 前的汽车保有量远不及美 国和 日本 . 每 年发 生的交通事 故数也 并不十分 突出 , 但是交通事故 中死亡比例却非常惊人。 由于交通 安全意识 的淡薄 以及相关 法规 的不 完善 ,中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 数还在逐年上升 。从法律法规上看 ,我
‘ ‘
NA P时代 C
不久前 . 位于天津 的中国汽车 技术
当今 , 辆 安 全 已 经 成 为全 球 性 的 车
, 善 ,
汽 车 对
N A 最早 出现在美国 .随 CP
后 欧洲和 日本 等国都 出现了相
关 的 N A 测 试 机 构 。其 中欧 洲 CP 的N A {u pa e C rA — C P Er enN w a s o
受 《 人》采访时表示 。 法
为消 费者所信任 . 成为汽车企 业产品 也 开发的重要规 范 ,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作用显著 。近 年 .更 多国家 ( 如澳大利 亚 、韩国 、印度等 )开始重视和建立本
而 中国就 占了五分之一 . 这是 一个让人 悲哀的 比例 。
国的N A 。 C P 严格的试验条件是保证评价
由欧盟 以及各行 业协会提供 ,不定期对
已上市 的新车和进 口车进行碰撞试验 。 ” 尽管各国家都有相应的安全标准 , 但是这些安全法规仅 是这些国家或地 区 管理部 门对汽车产品安全性的最低要求。  ̄N A 是一种独立的行业性组织 , CP 定期 将企业送来或者市场上 出现的新车进行
NA C P的研 究 中来 。
碰撞试验。 ”中国N A 项 目主要负责人、 CP
中国汽车技术研 究中心 汽车标准化研究
所所长吴卫告诉 《 法人》 C P .N A 规定的 实车碰撞速度往往比一般 性安全 法规规 定 的碰撞速度要高 .从而在更严重的碰 撞环境下评估车 内乘 员的伤害程度。然
各国新车评价规程(NCAP)测试评价技术的现懒展
![各国新车评价规程(NCAP)测试评价技术的现懒展](https://img.taocdn.com/s3/m/b325b93787c24028915fc3ab.png)
L I U Y u g u a n g, L I U Z h i x i n
( C h i n a A u t o m o b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2 , C h i n a )
01 6—02 2
CN 1 1 - 59 04 / U
各国新车评价规程 ( N C A P ) 测试评价技术的现
刘玉光 ,刘志新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 0 0 1 6 2 ,中国 )
展
摘 要 :近年来 ,随着各 国路况 变化和安全技 术的提升,原有的 “ 新车评价规程 ( N C A P ) ” 评价体系对
关键词 :汽车安全 ; 碰 撞试验 ; 新车评价规程 ( N C A P ) ;评价体系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8c29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6.png)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概述在汽车行业中,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涵盖了从车辆设计到制造和销售的整个过程,旨在确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并探讨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欧洲汽车安全法规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汽车市场之一,其汽车安全技术法规非常严格。
欧洲汽车安全法规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车辆结构安全、碰撞安全、主动安全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欧洲新车安全评价计划(Euro NCAP)标准。
该标准基于对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评级从1星到5星不等,5星代表最高安全性能。
美国汽车安全法规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汽车安全法规对整个行业具有重要影响。
美国汽车安全法规由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简称NHTSA)制定和执行。
其中,《美国联邦车辆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简称FMVSS)规定了汽车制造商必须满足的安全要求,涵盖了车辆结构、照明、制动、避免碰撞等方面。
此外,美国还有一些州级的安全法规,如加州的“零排放车辆”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推出符合零排放标准的电动车辆。
汽车安全标准ISO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车辆结构安全、安全带、碰撞试验等。
最知名的是ISO 26262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要求,旨在确保电子系统在面临故障时仍能保持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国家标准除了国际标准,每个国家还有自己的汽车安全标准。
以中国为例,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管理办法》,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通过质量认证,并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C-NCAP:汽车安全碰撞迎来新时代
![C-NCAP:汽车安全碰撞迎来新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09b174cc9ec3d5bbfd0a74ba.png)
何谓 C N A ? - C P
在弄清 C N A — C P之前 , 先来说说 N A , N w C P 即 e
NC AP。
对车辆安全性的测量主要都集中在对车内模拟假人 的损伤评估 , 而我 国却在这之外加上了一些加分项 ,
这仿佛又陷入了重手段轻结果的怪 圈: 好比两款车 的侧撞测试 ,其 中一辆对假人的保护 比较好却没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 中心在深入研 究和分 析 国
外NA C P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 、 道
维普资讯
2 0 ( 1 总 2i 轻 型 汽 车技 术 06 1 ) ( ) 7
市 场论 坛
5 3
宅 渔孽窦星碴
朱
近 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 中心依 照 C N A 标 —C P 准进行安全碰撞测试的第一批车辆评估结果公布于 众 ,量化而全 面的测试结果让人们对测试 车辆的安 全性能有了深入的了解 。和过去只有合格与不合格 两种结果的强制准人式车辆安全测试不 同的是 , 全 新的 CN A — C P车辆安全评估方式 不仅具有将车辆 的安全性能数据化的优势 ,以方便人们更清晰地了 解车辆 , 更重要的是 , 在针对 中国的交通特色设置了
面 4 %重叠可变形壁障 5 k / 碰撞试验以及可变 0 6 mh 形移动壁 障 5k / 0mh侧面碰撞试验三方面去考核车 辆的安全性能 , 而在真实的交通状况中, 却存在无数 种事故可能 ,而每一种都有可能给驾驶者和车辆带
安全带提醒装置 、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 , 以 及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装置作 为加分项 目, 如果 国
国际接轨 , 它更是符合 中国市场需求 的本土车辆安 全评估体系。
C NA 反 映车辆真 实安全 性 —CP
新车评价规程(NCAP)现状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综述
![新车评价规程(NCAP)现状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14ea3da49649b6648d747d0.png)
五 l新 车评价规程 ( C ) 状及其 相关技术发展综 述 N AP现
新 车评 价 规 程 ( AP 现 状 N C )
及 其 相 关 技 术 发 展 综 述
Th t t so e sa u fNCAP a d s m m a y o s r lt d t c n lgc I e eo m e t n u r ft ea e e h o o ia v lp i d n
本文介绍 了N A 新车评估方法 ,并对几种不同的N A 进行了比较。重 准确可靠的安全信息 C P C P
,
欧、美 、日、
点介绍 了目前N A 对汽车新产 品设计和开发特别是车身结构 、乘客约 C P
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都推出新车
束系统和假人等技术带来的影响,最后对该项活动进行 了展望。
p p r o u e n te e e t f C n n w c r e ina dd v l 一 a e c s do f cso AP o e a s n e eO f h N d g 0
和 团体 ,具 有公 平 、公正 和权威 性 ,所
me te n, 旧a I ntetc n lge f o ysrcue p se g e t i alo h oo 。 o d t tr, a s n e rsr n y h e s b u at
保 护 等 各 种 可 能 事 故 的情 形 ,是 较 为
全 面 的评估 。第二类是 以在 美国实施
的US NCAP,它正 面碰 撞 采 用 固定 不
可 变 形 的壁 障 ,通 常 只 对 前 排 乘 客 进
4 0
“ 汽车 与 配件 * 技 术 与 市 场 A TN )20— P (o4 08 9
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
![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8d3f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1.png)
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交通安全的关注,行人保护已经成为汽车安全评价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评估汽车的行人保护性能,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正式发布。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规则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对汽车行人保护性能的改进和促进。
一、规则的制定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行人在城市道路上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汽车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汽车和行人之间的交通关系日益突出,因此行人保护成为汽车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汽车的安全性能,c-ncap决定对行人保护规则进行更新。
二、规则的主要内容1.行人碰撞测试c-ncap规定所有汽车在进行碰撞测试时,必须考虑行人保护性能。
测试时,试验车辆以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撞击行人假人模型,评估汽车在行人碰撞事故中的保护能力。
该测试旨在评估汽车前部结构及防撞设计对行人的保护效果。
2.主动安全系统评价c-ncap规定汽车在行人保护评价中还需考虑主动安全系统,如预碰撞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发生碰撞前主动预警或采取紧急制动等措施,有效减少行人碰撞事故的发生,对提高行人保护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3.车辆修饰的考虑c-ncap规定在进行行人保护评价时,还需考虑汽车的修饰情况。
例如前保险杠的设计是否利于减少行人受伤,车身的边缘处理是否足够圆滑等。
这些细节上的考虑能够更好地保护行人在发生碰撞事故时的安全。
三、规则的意义1.提升汽车行人保护性能通过建立行人保护评价规则,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时将更多地考虑行人保护性能,加强汽车的安全性能,减少行人碰撞事故带来的伤害。
2.促进汽车行人保护技术的创新制定行人保护评价规则,将会促使汽车制造商不断创新,致力于研发更加安全的汽车行人保护技术,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3.增加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的了解消费者通过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汽车的安全性能,在购车时将更加关注汽车的行人保护性能,从而提高整个汽车行业对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https://img.taocdn.com/s3/m/471e5907ec3a87c24028c493.png)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 发展趋势目录•••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三大汽车法规体系美国FMVSS 欧洲ECE,EEC 日本保安基准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FMVSS100FMVSS 200◆ FMVSS 300FMVSS 400FMVSS 500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在缔约国中自愿采用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汽车安全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共同体成员国内强制实行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安全标准及其在汽车标准体系中的比例1142626837612611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G B G B/T Q C /T 总数/T otal 安全标准数/Safety standards主动安全标准•••••中国汽车安全标准•••••••正在制修订的汽车安全标准(被动安全)20110008-T-电动汽车正面碰撞安全要求正在制定后续工作一、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5:2:2:1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 E-NCAP评价规程的主要变化欧洲2009年更新,最主要的变化:给出一个整体的星级 根据成人乘员保护、儿童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以及安全辅 助装置的得分按照5:2:2:1的权重得到一个总得得分率2013年更新的内容3649369主动安全特征:16•Electronic StabilityControl (3)8•Seat Belt Reminder (3)•SAS(3)替代SLD (1)81)采用Q3和Q18m假人替代原来的P3和P18m儿童假人42) 主动辅助装置由7分增加至9分2014年更新的内容1)四部分的权重由原来的50%:20%:20%:10%调整至40%:20%:20%:20% 2)更新whiplash试验得分,增加后排座椅静态评价 3)引入低速后碰试验中对AEB的评价程序(城市工况) 4)安全辅助模块中,9分增至13分,增加中高速后碰的AEB评价,更新 ESC程序,对LDW/LKD新的安装要求 5)行人保护试验采用FLEX PLI2015年更新的内容1)增加正面全宽碰撞试验 2)用Q6和Q10+儿童假人替换Q3和Q18m儿童假人 3)行人保护大腿试验更新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 US-NCAP评价规程的主要变化 在正碰和侧碰试验中增加了新的试验假人 评价伤害指标的变化 增加了斜柱撞试验项目 增加了综合汽车安全得分标识(VSS) 主动避撞作为检查项公布在NCAP网站US NCAP评价规程以前的正面碰撞2010年后修改的正面碰撞碰撞速度35 mph 均为50th 假人• 100%完全碰撞 • 适用于车重超过 8500 lb • 评价指标 Head (HIC), Chest Gs碰撞速度35 mph 乘员改用5th女性假人乘员侧用5th女性假人取代50th假人 头部伤害指标用 HIC15 取代 HIC36 胸部压缩量取代胸部加速度 增加颈部伤害指标以及大腿力 伤害等级风险率由AIS4+ 取代 AIS3+ 正碰得分采用驾驶员和乘员平均得分US NCAP评价规程以前的侧碰试验碰撞速度38.5 mph 均为SID27 度斜角碰撞50th假人• 移动壁障碰撞试验 • 评价指标 •Rib Acceleration,Lwr Spine Acceleration碰撞速度38.5 mph 27 度斜角碰撞增加20 mph, 75 度角侧柱撞2010后的侧碰前排ES-2RE假人后排用SID II 5th假 人只在前排放置SID II 5th假人 增加75度角斜柱撞试验 斜角碰撞假人前排由ES-2re 取代SID 50th假人 后排由 SID-IIs 5th 假人取代SID 50th假人 伤害指标选用 SID-IIs - Head (HIC36) & Pelvic Load ES-2re – Head (HIC36), Rib Deflection,Abdominal Force, & Pelvic Load. 前排座椅评价综合MDB和柱碰撞试验结果,权重 (80%/20%). 新的侧碰评分采用平均前后排的得分确定US NCAP评价规程US NCAP评价规程主动避撞特征性能试验• ESC –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与FMVSS216相同的 试验程序和要求)• FCA – Forward Collision Avoidance (3 tests ) Approaching a parked vehicle(碰撞前2.7秒警告) Approaching a decelerating vehicle(碰撞前2.4秒警告) Approaching a slower, but constant speed vehicle (25 mphclosing speed) (碰撞前2.1秒警告)• LDW – Lane Departure Warning (2 tests) 特征试验(判定在45mph速度下横向速度达到1m/s时对应的方向 盘转角) 性能试验矩阵(24个试验条件,每个进行5次,120次试验) 每个试验条件下5次试验至少有2次具有成功的警告,且120次试验至 少有66次成功(55%)二、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三、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IIHS25%小偏置碰撞试验NHTSA 20% 7度角斜碰撞,35% 15度角斜碰撞•IIHSNHTSA。
中国汽车走向C—NCAP时代
![中国汽车走向C—NCAP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f0e01a3feefdc8d376ee32ca.png)
汔车安全 监管缺位
据 有关 资料显 示 ,在 欧美发达 国家 ,车辆 安全 性能 占到影 响消 费者购 车因素 的 2 %以上 ,为影 响 0 购 车 的 第 一 大 因 素 。我 国交 通 事 故 的 致 死 率 为 2 .%,居世 界首位 ;而 美 国仅 为 1 %; 日本 只有 73 、 3 09 . %。汽 车 安 全 问题 成 为 了 中 国首 先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然而 我们在 关注 汽车产 品 的同时 ,却很 少考虑 其安全性 。从厂 商到经销 商 再到消 费者似 乎 都没有 意识到追 求车辆 安全 的技 术进 步 。拥有 世界上 最 多 人 口的 中 国, 同 时 也是 世 界 上 发 展 最 快 的汽 车市 场 。但我 们每 年 因车祸死 亡 的人 数 却达到 了 l 0万 中国就 占 了五 分之一 ,这 是一个 让人 悲哀 的 比例 。 当今 ,车辆 安全 已经成 为全 球性 的 问题 ,在 中 国表 现得 尤为严 重 。中国 目前 的汽 车保 有量远 不及 美 国和 日本 ,每年 发生 的交通 事故 数也 并不十 分突 出,但是 交通 事故 中死亡 比例却 非常惊 人 。 由于 交 通 安全 意 识 的 淡薄 以及 相 关 法 规 的不 完善 , 中国的交通 事故 死亡 人数还 在逐 年上升 。从 法律 法规 上看 ,我们 目前 的交 通安全 法规 主要集 中 于交 通秩序 和 驾驶操 作等 方面 的相关规 定上 。对 于 汽车 本身 安全 技术 的监管 严重缺 位 。中国汽车 安全
C NC P 在 筹 备 过程 中就 已受 到 国外 相 关机 — A
求进行 碰撞 安全性 能测试 ,不 仅增 加 了偏 置正面碰 撞试验 ,还在两 种正面碰 撞试验 中在 第二排 座椅 增 加仿真假 人放 置 ,以使 测试项 目更 为细致 严格 ,同 时技术 要求 也非常全 面 。C NC P对 试验假 人及 传 — A 感器 的标定 、测 试设 备 、试验 环境 条件 、试验车辆 状 态 调 整 和 试验 过程 控 制 的 规 定都 要 比 国家 标准 更为严谨 和苛 刻 ,并与 国际水平保 持一致 。 评价 结果按 6个不 同等级 的星级划 分 并公开发 布 。旨在 给予 消费者 系统 、客观 的车辆 安全信 息 , 促进企业 按照 更高 的安全标 准开 发和生产 ,从而有 效减少道 路交通 事故 的伤害及 损 失 。 C N AP 在 中 国汽车 安 全 领域 的作 用 主要 有 —C 三方面 :一 、确立 符合 中 国特 点的车辆 碰撞 安全性 能评价体 系 ,在 政府管 理和法 规实施 基础 上 ,引导 和鼓励 企业提 高产 品安全技 术水平 ;二 、我 国乘用 车产 品车型众 多 ,技术 差异 大 ,能够 客观 、系统 反
c-ncap2024版规程草案
![c-ncap2024版规程草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fc8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b.png)
c-ncap2024版规程草案一、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中国汽车评价与发展研究中心(China NewCar Assessment Program,简称C-NCAP)决定推出c-ncap2024版规程草案。
本文将详细讨论该规程草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二、背景1. 当前汽车安全形势: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车辆安全性亟待提升。
2. C-NCAP的使命:通过推动车辆安全评价,提高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安全水平。
三、c-ncap2024版规程概述c-ncap2024版规程旨在全面评估车辆的安全性能,包括碰撞安全性能、主动安全性能和被动安全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主要要求。
四、碰撞安全性能评价1. 正面碰撞测试:在规定的速度下,评估车辆面对正面碰撞时的保护能力。
2. 侧面碰撞测试:评估车辆在侧面碰撞时对乘员和车辆结构的保护能力。
3. 转向碰撞测试:评估车辆在转向碰撞中对驾驶员的保护能力。
4. 后部碰撞测试:评估车辆在后部碰撞中对乘员的保护能力。
5. 高速碰撞测试:评估车辆在高速碰撞中的安全性能。
五、主动安全性能评价1. 制动性能评价:评估车辆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制动距离和稳定性。
2. 转向性能评价:评估车辆在转弯时的操控稳定性和反应灵敏度。
3. 前照灯评价:评估车辆前照灯的照射距离和光强。
4. 环境感知评价:评估车辆传感器在检测道路环境和障碍物方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被动安全性能评价1. 安全气囊评价:评估车辆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准确性和保护能力。
2. 座椅评价:评估车辆座椅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3. 安全带评价:评估车辆安全带的牢固性和使用方便性。
4. 儿童安全座椅评价:评估车辆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七、规程草案实施计划1. 试点阶段:选择若干车型进行规程草案的试点评估,收集反馈意见。
2. 修订和改进:根据试点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和改进,使规程更加完善。
新车评价规程NCAP简介
![新车评价规程NCAP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1e8c884680203d8ce2f2419.png)
3.2 Euro-NCAP
欧洲新车评价程序(Euro-NCAP)是一个由行业性组织,由欧洲各国汽车联合会、政府机关、 消费者权益组织以及汽车俱乐部等组成。Euro-NCAP 是不依附于任何汽车生产企业的独立第 三方机构,其试验结果具有绝对的公证性。由于 NCAP 星级评价组织不依附任何企业和团体, 因此所需经费由欧盟提供。其将不定期对已上市的新车和进口车进行测试,而 Euro-NCAP 的 试验速度、碰撞强度和评价指标要明显高于法规要求,按 NCAP 规定的试验项目开展汽车安 全性检测和星级评定,其最终结果通过杂志或其他媒体按星级划分公开发布,为消费者提供真 实可信的参考信息。由于得到欧盟各国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因此 Euro-NCAP 在全球的影响力 最大,Euro-NCAP 的测试项目包括:64 km/h 时 40%正面偏置碰撞、50 km/h 时可变形移动壁 障的侧面碰撞、40 km/h 时的行人保护和 29 km/h 时的圆柱碰撞试验、鞭打试验(Whiplash)等。 其中包括安全辅助系统加分项有:安全带提醒装置(SBR)、电子稳定控制(ESC)、限速装置(SLD) 等。 3.2.1 欧洲NCAP包括了正面碰撞、侧面碰撞、侧面圆柱碰撞、行人保护及鞭打试验等5项。 (1)正面碰撞:
3.6 新成员南美NCAP成立
2010 年 10 月 18 日,Latin NCAP(南美 NCAP)正式成立,并公布了其第一批评价结果,从 此,世界 NCAP 大家庭中又有了一个新的成员。NCAP 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科学的安全评价体 系,很多国家及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 NCAP。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9efce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c.png)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1、被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是在事故发生时,为减少人员伤亡而采取的措施。
其中,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
安全带能够在碰撞时将乘客固定在座位上,减少身体向前的冲击力。
而安全气囊则能在瞬间充气,为乘客提供缓冲,减轻碰撞对身体的伤害。
此外,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也是被动安全的重要方面,高强度钢和吸能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
2、主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旨在预防事故的发生。
目前,许多汽车配备了诸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等。
ABS 可以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保持车辆的转向能力;ESC 则通过对车轮的制动和动力分配,提高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稳定性;TCS 能够防止驱动轮打滑,保证车辆的起步和加速稳定性。
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和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也是主动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ACC 能够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车距。
AEB 系统则在检测到即将发生碰撞时,自动采取制动措施,以避免或减轻碰撞的严重程度。
3、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近年来,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发展迅速。
车道偏离预警(LDW)和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能够提醒驾驶员车辆偏离车道,并在必要时自动调整方向。
盲点监测(BSD)系统可以检测车辆侧后方的盲区,避免变道时的碰撞风险。
自动泊车系统则为驾驶员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泊车过程中的刮擦事故。
二、汽车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更高程度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的级别将逐渐提高,从目前的辅助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迈进。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https://img.taocdn.com/s3/m/f2c605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7.png)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XXXX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安全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汽车的安全性能,各国的立法机关纷纷制定了汽车安全法规,并通过相关机构进行测试和评级。
其中,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汽车安全评价机构之一就是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本文将从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以及NCAP的发展趋势方面探讨汽车安全的现状和趋势。
首先,国内汽车安全法规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制定更严格的碰撞测试标准。
随着车辆使用量的增加,交通事故频发,国家对于碰撞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国内的汽车安全法规逐渐完善,不仅要求新车通过特定类型的碰撞测试,还要求具备防护乘员的安全气囊等主动安全装置。
其次是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监管。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大幅增加,而且在车辆结构、动力系统等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很大的差异。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安全隐患,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不低于传统燃油汽车。
此外,国内还加强了对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监管,要求厂家主动公开缺陷信息并积极采取修复措施。
在国际领域,NCAP作为汽车安全评价的权威机构,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NCAP的评价标准也逐渐变得更加严格和细化。
最初的NCAP主要关注碰撞测试,在碰撞测试得分基础上进行车型评级。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NCAP逐渐引入了各种先进的安全辅助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等。
这些安全辅助系统的加入不仅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加大了厂商研发和投入的力度。
此外,NCAP还逐步提高对行人保护和儿童乘员保护的要求,并推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这些举措都促使汽车厂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和NCAP发展的趋势都是朝着更加严格和细化的方向推进的。
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对比(3篇)
![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对比(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94ae0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7.png)
第1篇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汽车安全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
一、安全配置要求1. 发达国家在安全配置方面,发达国家对汽车安全要求较高。
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要求新车必须配备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安全配置。
此外,部分国家还要求新车配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2. 我国近年来,我国汽车安全配置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汽车安全配置要求》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配备主驾驶位安全气囊、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ABS等基本安全配置。
此外,部分城市还要求新车配备电子稳定程序(ESP)。
二、碰撞测试标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汽车碰撞测试标准较为严格。
例如,美国采用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碰撞测试标准,要求汽车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颈部保护等方面达到较高标准。
欧洲采用E-NCAP(欧洲新车评估计划)的碰撞测试标准,同样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较高。
2. 我国我国汽车碰撞测试标准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采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计划)的碰撞测试标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颈部保护等方面,C-NCAP的标准与E-NCAP较为接近。
三、排放标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要求较高。
例如,美国采用ULEV(超低排放车辆)标准,要求汽车排放污染物达到较低水平。
欧洲采用Euro 6标准,同样对汽车排放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2. 我国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采用国六排放标准,对汽车排放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与欧洲Euro 6标准相比,我国国六排放标准在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方面更为严格。
四、驾驶证管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驾驶证管理较为严格。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7c201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0.png)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NCAP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汽车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汽车安全法规,并建立了汽车安全评价机构,如欧洲的欧洲新车评价计划(NCAP)和中国的中国新车评价程序(C-NCAP)等。
这些法规和评价机构的发展趋势,不仅反映了国内外对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推动了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升级。
首先,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立法范围的扩大和立法内容的不断更新。
立法范围的扩大主要表现为针对汽车安全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对不同类型的车辆都有了相应的安全规定。
例如,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车辆需要配备安全带、安全气囊、防火设施等,还对车辆的制造、销售、使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而在国际上,各国也纷纷制定了类似的法律法规,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细化和优化。
立法内容的更新则主要体现在对新兴技术的规范制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保持法规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各国不断更新立法内容,对新兴技术进行规范制定。
比如,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各国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规定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标准。
此外,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对立法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法规也得到了相应的更新和完善。
除了汽车安全法规的发展,汽车安全评价机构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目前,欧洲的NCAP、美国的美国新车评估计划(USNCAP)等已经成为各国汽车安全评价的标准,而我国的C-NCAP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这些评价机构通过对汽车的碰撞试验、主动安全系统评价等多种方式,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并将评测结果公开发布,为消费者选购安全汽车提供了依据。
评价机构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评价标准的不断更新和评价范围的扩大。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评价标准也会随之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同时,为了更全面地保护驾驶人员的安全,评价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包括车辆的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以及行人保护等方面的评价。
国内外汽车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内外汽车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d046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8.png)
国内外汽车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安全不仅仅涉及个人驾驶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
为了推动汽车安全的发展,国内外政府和汽车制造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渐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分析当前国内外汽车安全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汽车安全的发展趋势。
国内汽车安全的发展现状在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安全,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
首先,中国自2018年起实施了新的汽车安全评价规范,标志着中国汽车安全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该规范设立了一系列汽车安全评价项目,包括碰撞测试、侧翻测试、行人保护等,提高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其次,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汽车制造商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对汽车产品的质量监测和检测,确保汽车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中国政府还出台了对汽车安全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鼓励汽车制造商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推动安全技术的创新。
然而,国内汽车安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内汽车安全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虽然新的汽车安全评价规范已经在实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设置不够全面、测试方法不够严谨等。
其次,汽车安全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虽然一些高端汽车已经配备了先进的安全技术,但大部分中低端汽车仍然缺乏相应的安全配置,导致整体安全水平有待提高。
最后,公众的安全意识还需要加强。
许多驾驶者对于汽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安全驾驶的意识和培养。
国际汽车安全的发展现状国际上,汽车安全一直是汽车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
首先,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严格的汽车安全评价制度。
例如,欧盟引入了欧洲新车评价计划(Euro NCAP),美国推行了美国新车评价计划(NCAP),这些计划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并对高分数的汽车进行鼓励和宣传。
其次,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开始研发和推广智能驾驶技术。
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法规解读
![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法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6e98f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4.png)
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法规解读1.概述随着汽车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各国政府、用户和汽车制造商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c-ncap(我国新车评价项目)一直致力于评估和提高我国市场上汽车的安全性能,其中侧面碰撞测试一直是其评价的重点之一。
2024年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法规的出台,为汽车制造商和用户提供了一系列更为严格和全面的测试标准,以确保车辆在侧面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
2.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法规概述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法规主要针对车辆在侧面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对车辆结构、侧面安全气囊、侧面保护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该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车辆结构要求侧面碰撞测试主要检测车辆车身结构在碰撞中的变形情况,以及对车内乘员的保护能力。
在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中,对车辆车身结构的刚度、抗压能力、侧面防护部件的装配情况等有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要求。
2.2 安全气囊要求在侧面碰撞事故中,车内乘员头部和胸部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因此安全气囊的设计和部署至关重要。
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法规对侧面安全气囊的部署位置、充气速度、充气压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3 侧面保护系统要求除了车身结构和安全气囊之外,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法规还对车辆的侧面保护系统进行了要求,包括侧面门梁、侧面保护梁、侧面保护梁连接部件等方面的设计和材料要求。
3.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法规对汽车制造商的影响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了解并遵守2024版c-ncap侧面碰撞测试法规是至关重要的。
遵守该法规可以提高车辆在侧面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
符合该法规的车辆可以获得更高的评价和认可,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本地符合该法规的车辆也更容易通过当地的车辆认证和上牌手续,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NCAP现状和发展趋势(三)
![NCAP现状和发展趋势(三)](https://img.taocdn.com/s3/m/1c5909e60975f46527d3e1d2.png)
母母 瘸 囱曲
1 GO 【 ) OD 好 2 ACPAL 可接受 ) . CETBEc 3 M R IA ( 及 格 】 ACNL 刚
4 PO 差 ) ORt
乘癸嗍田为没有 偏冒 碓 试验 , 所 咀 在 O2 一4 抒上 J 竹 . | 甲
验假 人头部 正对 着柱壁
障 - 图 ¨ 见 增 加 侧 面 柱 碰 撞 图2 E o NA  ̄ 人保 护 试验 : u O PT r 试 验 附 加 项 有 两 个 前
提 ,一是该车 型配有侧 面头 部保护装 置:二是 该 车型在侧面 碰撞 时. 其头部伤 害得分必须 获 得E — C P ̄碰评 分 u N A t r o I 中头部 部 分的 满分 ( 4
舯帅晰 腑晰
圉 7 u o A 的评 价方 法 :E r- P  ̄C
__ -…… … … …… …
i宜 全带提 醒装 置 ! ; ;
i 1 托 碰撞 ; l I
乘人 员蜘伤害 值中选 暇 行 整 体 评 价 护 ( 人 举 动 ) 计 算 得 假 变 最恶 劣的伤 害值作 为代 分为 四缎 | 平愉 及 车 体 变 形 进 分 再 乘 以 表值 : 3<D 好) 03 ( . 行 整 体 评 价 加 重 系 数 : 根据假 人头部 、胸  ̄ C PT B El 分为四级评 价: 全 正 面 碰 撞 C E A L 可 部 、 韶 、腰部份害 指 接受) 腹 ∞∞ ( 好) D 分 . 一12 评 数及 车身背 扳负荷等 计 ¨R I L 刚 及 ^C P AL 可 4 偏 置 碰 G N ( E T B E( 0 A C 价 出俐 碰得分 最 高f 格) 算 6 接受) 撞0 . 1 2分 方 分 U R 差) 。( ^ GI L( 及 面 碰 撞 R NA 刚 删 式 正碰 得分+ 侧碰得 分 格) . 0— 1 2分 . + 加分 l 安全带提 醒 装 P O 差) O R( 综 台 评 价 置 ,圆柱悼 侧面碰撞 ) 0 3 6 分 = 绵台评价 5 评价 : 级
C—NCAP及车辆安全技术发展
![C—NCAP及车辆安全技术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9b9a1fa2161479171128b7.png)
科 技 信 息
C — N C A P及 车辆 安全技术发展
姜 作 升
( 烟 台船 舶 工 业 学校 ,山 东 烟台 2 6 4 0 0 0 )
摘 要 :汽车安全是现今社会 比较关心的话题 ,本文 旨在介绍 c— NC A P内容及车辆安全方面的发展和新技术。 关 键 词 :C~ NC A P 车 辆 安 全 新技 术 中图分类号 :U4 6 7 . 1 4
一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9 0 8 2( 2 0 1 3 )1 0 — 0 1 4 7 — 0 1 全 设计 ,使 汽 车能够 自己 “ 思考” ,主动采 取措 施 ,避 免事 故 的发生 。在这种 汽车上装 有汽车规 避系 统 ,包 括装在 车身各 部 位的防撞 雷达 、多 普勒雷 达 、红外 雷达 等传感 器 ,盲点 探测 器 等 设施 ,由计算机 进行控制 。在超 车 、倒 车 、换 道 、大雾 、雨 天等易发 生危 险的情况下 随时 以声 、光形 式 向驾 驶者 提供 车体 周 围必要 的信 息 ,并 可 自动采取措施 ,有效 防止事 故发生 。 2 . 汽车 安全技术 发展趋势 汽车 安全 技 术涉 及 的范 围越来 越 广 、越来 越 细 , 但任 何 单. 技术 都 或多 或少存 在 不尽 人 意之 处 , 而 且仅 仅 依靠 某一 项 技 术 已很 难使 汽 车整 体安 全性 能得 到 很 大提高 。因此 , 如何 提 高 汽 车安全 性 , 满 足人们 对 汽车 安全 性能越 来越 高 的需求 , 变得 越 来 越急 迫 。驾 驶汽 车, 确 保行 车安 全 。另 外要 不 断完 善各 项单 技术 本身还 要搞好各 项单 一技术之 间 的协 同这 一点更 重要 它 直接影 响到第 一项工作 的最终成 败 即汽车安 全技术 应朝着 和减 少 事故 影 响 的 目的 。所 以今 后 的汽 车安 全 技 术是 越 来 越集 成 化 、智 能化 、系统化 的 。 2 . I 集 成化 将 汽 车主 动安 全技 术 与被 动安 全技 术 进行 融 合, 会 得 到更 好 的安全 保 护效 果 。在 2 0 0 0年世 界 汽 车年会 上 , 德 尔 福公 司 推 出了 “集 成安全 系统( I S S ) ” 。该 系统涵 盖 了汽 车上所有 的 主 要子 系统 , 由5 0种 不 同的技 术组 成 , 包 括 现有 的 、不久 将推 出 的 以及 未来 将要 推 出的先 进技 术, 这些 技术 集 成于 一体 , 协 同发 挥作用 , 达到更 好 地预 防交通 事故 发生 操纵 方面 的不 足, 等 到相 关 技术 如智能 汽车操纵性 能设计 和人机 工程设 计等技 术进一 步 成 熟后 , 就可 进一 步推 动汽车 安全 智 能化 。有 人 预测 , 未 来 的汽 车会成 为各种 尖端 电子技术 的载体 , 或者说 2 1 世 纪 的汽车是 移 动 的电脑 平 台, 智 能制 2 . 2智 能化 随 着 电子信 息 等技术 的飞速 发展 , 形形 色 色 的智 能技 术 在 汽 车上 得 到广 泛应 用 , 安 全技 术 逐步 走 向智 能化 。GP S ( 全 球 定 位 系统 ) 技 术 、智能 避撞 系统 、智能 驾驶 系统 、智 能轮 胎 、智 能 悬架 、智能 安全气囊 . . 将 在汽 车上 发挥越 来越 大 的作用 。随 着传 感器技 术 的发展 和计算 机运算 速度 的加 快及 相关技 术 的进 步越 来越 多的新型智 能化安 全技术装 置将 出现在 现代 车辆上 这
NCAP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NCAP现状及发展趋势(一)](https://img.taocdn.com/s3/m/755b78b31a37f111f1855b44.png)
图 1 日本 N A 组 织的结构 框架 CP
图1 中汽车评 估 评价研 讨 会 ,主要 对评 价 的实 施方 法 及公 布方法 征 求意 见 。 成 人 员包 构
括: 具有相关学识经验人 员,汽车使用者 (A ) J F ,媒体、汽车 家等 ( 见下表) 。 (NC P 汽车评估评价研讨会成员 J A )
I
公布结果
为避 免选 定试 验 车辆集 中在少 数 几家公 司 , 价 委 员会 同时 也 规定 选定 每 家 公司的 评 产 品数 量 。 ( 未完 待 续 )叫
维普资讯
N P 现状及发展趋势( C A 一 )
文 /郑祖丹
栅
一 ,
述
三 ,N P在汽车发展中的作用 CA
1 .客观划 分汽车 安 全性等 级 : 国家标 准 和 强制性 法规 只给定 了产 品入 门的 一个 最低
汽车 N A C P安全性评价
者,在消费者购买车辆时,向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车辆安全信息。
3 。甄 别是 哪些 因素在 防止 发生碰 撞事 故 ,及碰撞 发生时能 够 将伤 害降 低 ,以降低 保险
支付金额 ・同时 ,还能引导降低伤害的车辆设计方向。 4 .让车辆碰撞试验公开,并且客观地进行评价 。让顾客知晓 NC AP程序 ,给予乘 员保 护、行人保护成绩优异的车辆厂家优惠政策和信用 ( 荣誉) 。
吉村
安全部副会长 安全部会长 助教
解说 委 员
利美 ( )日本汽车工业会 社
Hale Waihona Puke I 生产厂家参观试验 吉川 畅宏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志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2013.9.27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目录
• 一、道路交通安全与汽车安全技术 • 二、国内外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 • 三、国外NCAP评价技术最新变化与趋势 • 四、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
一、道路交通安全与汽车安全技术
¾ 道路交通伤害问题日趋严重
• 正在制修订的汽车安全标准(被动安全)
序号 项目编号
标准项目名称
1 20091182-Q-339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2 20100001-Q-339 气囊误作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3 20110719-Q-339 乘用车牵引装置技术要求
4 20100003-T-339 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识别系统
US NCAP评价规程
以前的侧碰试验
碰撞速度38.5 mph 均为SID
27 度斜角碰撞
50th假人
• 移动壁障碰撞试验 • 评价指标 •Rib Acceleration,
Lwr Spine Acceleration
碰撞速度38.5 mph 27 度斜角碰撞
增加20 mph, 75 度角侧柱撞
2010后的侧碰
背景:依据1966年9月9日制定的国家交通及汽车安全法 由NHTSA组织制定。
目的:减少汽车交通事故及减轻事故过程中乘员的伤害程 度。 FMVSS100系列(主动安全)29项 FMVSS 200系列(被动安全)27项
主要内容 FMVSS 300系列(防止火灾)5项 FMVSS 400系列(特殊设备)3项 FMVSS 500系列(低速车辆)1项
closing speed) (碰撞前2.1秒警告)
• LDW – Lane Departure Warning (2 tests)
特征试验(判定在45mph速度下横向速度达到1m/s时对应的方向 盘转角)
性能试验矩阵(24个试验条件,每个进行5次,120次试验) 每个试验条件下5次试验至少有2次具有成功的警告,且120次试验至 少有66次成功(55%)
¾ ECE法规与EEC指令虽由两个不同组织结构发布,但由 于EEC国家都是ECE核心国家,因此EEC指令从法规内容 上与ECE法规大多数项目基本相同,甚至多数完全等同。
法规特点:欧洲法规非常注重灯光和信号装置的安全性 更加注重法规的协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 日本保安基准(道பைடு நூலகம்车辆安全标准)
• C-NCAP后续的主要研究内容
• 主动安全评价技术 • 后排乘员保护及鞭打伤害评价 • 行人保护 • 跟踪预研行业热点项目
四、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
• 主动安全评价技术
主动避撞特征性能试验
• ESC –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与FMVSS216相同的 试验程序和要求)
• FCA – Forward Collision Avoidance (3 tests )
Approaching a parked vehicle(碰撞前2.7秒警告) Approaching a decelerating vehicle(碰撞前2.4秒警告) Approaching a slower, but constant speed vehicle (25 mph
0
¾ 汽车安全标准126项(48.1%)
安全标准及其在汽车标准体系中的比例
总数/Total
683
安全标准数/Safety standards
114 76 GB
262 126
GB/T
112 QC/T
预防安全
汽车安全标准
减轻伤害
人员保护
视野、照明 制动、轮胎 智能防撞系统 车辆稳定性系统
车内乘员 行人保护 儿童保护 事故救援
四、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
• C-NCAP2012版评价规程的主要变化
• 1)后排假人的评价定量化(6分) • 2)正面40%偏置碰撞速度提高至64km/h • 3 )增加低速后碰颈部保护试验(4分) • 4 )增加对ESC装置1分加分 • 5 )评价总分51-62分,对应星级划分也进行调整
四、C-NCAP的研究发展动态
2015年更新的内容
1)增加正面全宽碰撞试验 2)用Q6和Q10+儿童假人替换Q3和Q18m儿童假人 3)行人保护大腿试验更新
三、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
• US-NCAP评价规程的主要变化
¾ 在正碰和侧碰试验中增加了新的试验假人 ¾ 评价伤害指标的变化 ¾ 增加了斜柱撞试验项目 ¾ 增加了综合汽车安全得分标识(VSS) ¾ 主动避撞作为检查项公布在NCAP网站
约束系统 车身安全结构
防止火灾
中国汽车安全标准
• 正在制修订的安全标准(主动安全)
• 乘用车制动标准作为单独的标准发布并实施(GB21670) • 重型商用车制动国家标准通过审查并报批 •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标准研究(参照GTR8) • 制动辅助系统(BAS) •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AEBS )
¾ ECE汽车法规(在缔约国中自愿采用) 1958年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 和零部件并互相承认批准的协定书》,ECE共有21个国家 参与,美、日、加、澳观察员身份参与活动
二、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 ECE法规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下属的道路运输工作组的车 辆结构专家组(WP29)负责起草,其下设6个专家小组
三、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
• E-NCAP评价规程的主要变化
欧洲2009年更新,最主要的变化:给出一个整体的星级 根据成人乘员保护、儿童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以及安全辅 助装置的得分按照5:2:2:1的权重得到一个总得得分率
2013年更新的内容
36
49
36
9
主动安全特征:
16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3)
8
•Seat Belt Reminder (3)
•SAS(3)替代SLD (1)
8
1)采用Q3和Q18m假人替代原来的P3和P18m儿童假人
4
2) 主动辅助装置由7分增加至9分
2014年更新的内容
1)四部分的权重由原来的50%:20%:20%:10%调整至40%:20%:20%:20% 2)更新whiplash试验得分,增加后排座椅静态评价 3)引入低速后碰试验中对AEB的评价程序(城市工况) 4)安全辅助模块中,9分增至13分,增加中高速后碰的AEB评价,更新 ESC程序,对LDW/LKD新的安装要求 5)行人保护试验采用FLEX PLI
US NCAP评价规程
以前的正面碰撞
2010年后修改的正面碰撞
碰撞速度35 mph 均为50th 假人
• 100%完全碰撞 • 适用于车重超过 8500 lb • 评价指标 Head (HIC), Chest Gs
碰撞速度35 mph 乘员改用5th女性假人
¾乘员侧用5th女性假人取代50th假人 ¾头部伤害指标用 HIC15 取代 HIC36 ¾ 胸部压缩量取代胸部加速度 ¾增加颈部伤害指标以及大腿力 ¾伤害等级风险率由AIS4+ 取代 AIS3+ ¾正碰得分采用驾驶员和乘员平均得分
一般安全专家组(GRSG)
被动安全专家组(GRSG) 灯光及光信号专家组(GRSG)
汽车安全
制动及底盘专家组(GRSG)
污染与能源专家组(GRSG)
噪声专家组(GRSG)
目前ECE已颁布128项法规,其中主动安全63项,被动安 全29项。
二、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与标准
¾ EEC汽车技术指令 (共同体成员国内强制实行) 由欧洲经济共同体组织制定,其目的同样是为了消除各成 员国间的贸易壁垒,以1957年各成员国共同签订的《罗马 条约》为基础。
三、国外NCAP评价最新变化与趋势
• 技术发展特点:
¾ 试验项目由单一逐步走向完善,越发全面
¾ 试验项目、评分标准与各自国家具体情况结合紧密 美国动态翻滚,日本行人保护,中国后排乘坐率高等
¾ 不同NCAP在整体评价中,不同试验形式会有不同的权重 美国正碰、侧碰、翻滚5:4:3 欧洲根据不同试验形式将成人乘员,儿童乘员,行人保护、 辅助安全权重设置为5:2:2:1
5 20110723-T-339 汽车侧面柱碰撞的乘员保护
6 20110724-T-339 智能安全气囊试验技术要求
7 20110008-T-339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安全要求
进展状态 征求意见 正在制定 正在制定 正在制定 正在制定 正在制定 正在制定
后续工作
¾ 新能源汽车和客车碰撞安全评价研究 ¾ 侧面柱碰撞标准以及GTR草案的研究 ¾ WorldSID世界侧碰撞假人前期研究 ¾ 汽车侧面碰撞标准修订前期研究 ¾ 座椅动态鞭打跟踪和研究 ¾ 行人保护强制性标准的适用性研究
前排ES-2RE假人
后排用SID II 5th 假人
只在前排放置SID II 5th假人
¾ 增加75度角斜柱撞试验 ¾ 斜角碰撞假人前排由ES-2re 取代SID 50th假人 后排由 SID-IIs 5th 假人取代SID 50th假人 ¾伤害指标选用 SID-IIs - Head (HIC36) & Pelvic Load
日本1951年根据《道路运输车辆法》制定,早于欧美 由于日本汽车工业以出口为主,在1998年加入《1958年 协定书》后,其法规向ECE法规靠拢,因此日本汽车技术 法规作为国际三大典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特点逐步弱化。
日本汽车安全法规占到70%以上,法规特别重视:汽车与 行人,车辆构造、汽车外部凸出物等要求
ES-2re – Head (HIC36), Rib Deflection, Abdominal Force, & Pelvic 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