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玩的真开心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道德与法治《9 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 教学课件)

《玩得真开心》 第1课时
真不想回家, 家里没人陪我玩。都 不知道玩什么?也不 知道找谁玩?
哈哈!一个人也 能玩得很开心!
这样玩好吗?
玩 火
“玩得真开心”自查表
在家玩时是否 自评
注意安全
家长评
在家玩时是否 自评
注意文明
家长评
在家玩时是否 自评
注意健康
家长评
在家玩时是否 自评
合理安排时间 家长评
☆☆☆☆☆ ☆☆☆☆☆ ☆☆☆☆☆ ☆☆☆☆☆ ☆☆☆☆☆ ☆☆☆☆☆ ☆☆☆☆☆ ☆☆☆☆☆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游戏安全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危险场地不游戏。 你拍三,我拍三,玩电玩火是大忌。 你拍四,我拍四,电子产品要少试。 你拍五,我拍五,安排时间要合理。 你拍六,我拍六,文明游戏真开心。
谢谢 看
收
人教网-小学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9《玩的真开心》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9《玩的真开心》教案教学设计检查人签字:年月日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9玩得真开心教案教学设计【玩得真开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玩是最快乐的时光!然而,大部分孩子都知道课余时间玩什么,却对如何有创意地玩、玩的时候注意什么没有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孩子快乐、积极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是重要培养目标。
因此,本课《玩得真开心》应运而生。
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地生活,激发对玩乐的兴趣和创意。
2. 知识与能力:认识到“玩得开心”要以安全、文明、有节制为前提,同时学会思考、有创意地玩。
2. 行为与习惯:养成安全玩、不扰人、有节制地玩的行为习惯,文明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安全、文明、有节制地玩乐,和同伴一起体会童年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激发创意创新意识,争取玩出创意、玩出名堂。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情境模拟、分享交流、实践体验等。
教学用具:视频、课件、音乐、树叶、火柴棒、室内室外图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示范:孩子们,你们知道,李老师下班后干些什么吗?李老师下班后喜欢看看书呢!2. 那你们放学回家后喜欢玩什么呢?谁能用“放学回家后,我喜欢……”的句式给我们说一说?预设一:在家里,我常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噢,你喜欢玩室外的游戏)预设二:放学后,我常和奶奶爸爸妈妈们分享我在学校开心的事(噢,你喜欢在室内活动)(板书:室外、室内)3. 小结:哇!从你们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上,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玩得真开心呀!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畅谈,拉近彼此关系,并让孩子们对“玩什么”“怎么玩”有深刻的印象,同时把玩的快乐带给全班小伙伴。
二、活动一:大家一起玩1. 我们小朋友的生活真精彩!连李老师都想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欢迎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爱的抱抱”的游戏,好吗?2. (教师播放“爱的抱抱”游戏示范视频)在玩游戏前,老师先给大家看个视频,认真、安静观看的孩子,待会儿肯定知道该怎么玩!3. 全班齐读游戏规则:掌握规则才能玩得开心哦!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游戏规则是什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9课《玩得真开心》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玩得真开心》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学生放学回家后,劳逸结合,会进行一些与在校不同的娱乐活动,引导学生在家玩什么和玩耍时如何做到健康、安全、文明、开心,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我们本课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根据课前的调查和了解,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对“玩”这个话题,都很感兴趣。
他们放学回家常常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但在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倾向,如玩的时候不注意安全、不顾忌他人感受等,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公共意识。
课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搜集他们玩得开心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究,引导学生懂得该如何玩,才能既开心又健康、安全、文明、合理,从而达成目标,实现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学习中让学生明白要做有意义的游戏。
2.学会跟别人分享自己喜爱的东西,大家一起玩。
【教学重点】学会大家一起玩,跟别人分享自己喜爱的东西。
【教学难点】学会大家一起玩,跟别人分享自己喜爱的东西。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放学回家玩什么听放学回家的铃声提问: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学习,放学回到家你最喜欢玩什么?玩的时候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设计意图:“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开课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通过交流了解孩子们放学后爱玩什么,创造性进行补充和调整,使品德课堂真正与学生生活对接和延展,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要玩得健康。
小结:世界上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从玩中找到灵感的,会玩的孩子最聪明!二、这样玩好吗过渡: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正玩得高兴呢,可是不知道玩的方式对不对,你们愿意当小法官帮帮他们吗?内容一:下棋时想起作业没有完成(1)小法官判断出这是怎么回事?(2)你想对这他们说些什么呢?小结:学习和休息要分清,先完成作业再去玩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好习惯,益终生,这样玩才能更轻松更快乐。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玩的真开心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玩的真开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玩得真开心的意义,理解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游戏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游戏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游戏道具、案例资料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游戏场地,有利于学生自由活动。
六、教学内容1. 游戏的意义:讲解游戏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游戏。
2. 游戏规则的遵守:分析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
3. 游戏中的团队协作:通过团队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5. 游戏的安全教育:讲解游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保护自己。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游戏开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游戏的意义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 游戏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和团队协作。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谈谈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遵守规则的意义。
2. 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2. 总结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十、课程表1. 第一课时:游戏的意义和作用2. 第二课时:游戏规则的遵守3. 第三课时:游戏中的团队协作4. 第四课时:游戏中的道德教育5. 第五课时:游戏的安全教育六、教学内容6. 认识不同的游戏类型:介绍各种游戏类型,如益智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游戏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玩得真开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玩得真开心》教案一. 教材分析《玩得真开心》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体会玩得真开心的感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分享和合作,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对于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合作游戏等方面还不太了解。
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学习能力较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玩得真开心的感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让学生学会分享,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验到玩得真开心的感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分享和合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乐趣;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遵守规则,增强团队意识;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孩子们玩得开心的场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玩得开心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示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玩得真开心,以及玩得真开心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乐趣,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优质教案

《9 玩的真开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丰富学生的课后文化生活,学会在玩中学,学中玩。
2、了解日常家庭安全隐患,安全玩耍。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能从名称、形状、玩法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玩具。
4、学习制作简单的游戏玩具,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丰富学生的课后文化生活,学会在玩中学,学中玩。
2、了解日常家庭安全隐患,安全玩耍。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能从名称、形状、玩法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玩具。
2、学习制作简单的游戏玩具,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谈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玩。
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那么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呢?生:(略)师:在学校的时候呢,我们的老师还有同学都跟我们再起来,大家可以一起快乐地玩耍,但是放学回家后,我们虽然没有了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家里还有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们放学回家后,都会玩什么?和谁玩?玩的开心吗?(指明部分学生作答。
)师:看来同学们放学后的生活依旧充满了快乐,那么当我们在家里玩耍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家里安不安全这一问题呢?生:(略)师:大家都认为家里很安全是吗?那么就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几幅图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生:(略)师: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燕燕的故事,看看燕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说一说。
生:(略)老师:燕燕在自己学炒豆时,不小心烫伤了自己,大家读完燕燕的故事,想一想做家务时应该注意什么?烫伤之后该怎么办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生:(略)(让同学们欣赏视频“生活常识——被烫伤怎么办”;给大家介绍“生活小常识”、“家庭救护常识”、“居家安全小常识”等知识,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燕燕的问题解决了,它告诫我们做家务时应该注意安全;我们再来看看张明遇到了什么事情?大家打开课本第五十五页,认真读一读,然后说一说。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玩得真开心》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
本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各种游戏活动,了解游戏活动的规则;二是学会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三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好奇,也充满了学习的热情。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问,喜欢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来学习。
然而,他们的自律能力还比较弱,对于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让学生认识各种游戏活动,了解游戏活动的规则。
2.培养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游戏中,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他们对于如何与他人合作,还比较陌生。
同时,他们自律能力较弱,对于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还不太了解。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遵守规则,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同时,我还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游戏活动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
2.教学游戏规则: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如轮流、公平、遵守规则等。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玩的真开心 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玩得真开心》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做手工、看电视、户外游戏、读书”等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并学会合理安排。
2、情感和态度:珍惜并充分安全使用放学回家后的游戏时间。
3、行为与习惯:自觉、合理地安排好课余生活。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游戏体验、辨析等活动方式学会玩得开心又安全。
教学重难点:学会合理安排放学回家后的娱乐时间。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不能选择有趣又安全的游戏,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出去玩不安全,就用电子产品锁住孩子;有些孩子没有东西可玩,就去爬高摸低,玩的时候不注意安全;还有一种是现在孩子们玩儿的东西,家长习惯于在商场购买玩具,玩具都配有如何玩儿的说明,以至于孩子们缺乏独立思考。
不知怎样因地制宜地玩,创造性的玩。
此外,目前还存在着越是年龄小的孩子,在公共场合玩儿的时候,越是只顾自己,不顾及他人感受。
因此,我们还要培养儿童的公共意识。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将帮助学生们树立起合理安排的意识,提高学生们合理安排的能力,为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准备1.课前,了解学生课余游戏活动。
2.查找有创意的玩法。
教学过程:一、手偶激趣,游戏揭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认识他么?(教师拿出小猪佩奇的手偶,并模仿小猪佩奇的声音)小朋友们好!见到你们我非常高兴!希望大家多多关照!2. 师:同学们小猪佩奇听说你们爱思考会分析,小猪佩奇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水果蹲(从每个大组中选一名组长进行游戏,三个同学每人代表一种水果,进行第一轮游戏。
组长回到各自大组中,以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游戏)师:大家玩得开心么?师:每个组代表一种水果,每个小组都要加油!老师这节课带大家一起玩得开心。
【设计意图:利用低年级学生喜爱卡通形象和游戏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二、全班讨论,课余游戏我来说师:小猪佩奇可好奇大家放学以后都干什么?你们愿意告诉他么?小朋友们你们放学回家玩什么(板书:玩得真开心)生:做手工师:可以锻炼我们的大脑生:画画生:玩电脑、看电视师:控制好时间,看适合自己的电视。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玩的真开心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玩得真开心》教学设计创新体验活动方式引领家庭娱乐生活——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玩得真开心》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一个子话题。
经过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在校园里怎么玩,丰富的课间活动让他们在文明玩,安全玩的实践中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这对于延展到指导安全健康的家庭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有4个页面“放学回家玩什么”指导学生探究多样的家庭娱乐活动,“这样玩好吗”反思家庭娱乐活动的安全与健康,“你会跟它们玩吗”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展创意娱乐,“开个玩具交流会”让孩子交换玩具学会分享。
不难看出本课4个页面着力落实《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A8、D3两条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法治大纲》1-2年级要初步培养规则意识的相关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将页面进行了调整,重点指导学生会选择的玩,会创造的玩,会分享的玩。
学情分析:课前,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我课前在一年级160名学生中进行了调研,发现学生回家后的活动主要是做父母布置的作业,看电视,做运动。
有的学生家里的活动非常丰富,有的学生除了被安排之外不知道该玩什么。
学生的家庭生活现状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成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知道放学回家后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的娱乐活动,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乐于创造,乐于分享。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情,我将《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探究健康快乐的家庭娱乐方式,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在家的生活。
2. 体验用闲置物品开展创意活动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环保、动手动脑、用心创造的意识。
3. 交换自己闲置的玩具,感受同伴之间互动交流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也是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即:学会合理安排家庭娱乐活动,用废旧物品动手动脑创造玩具。
教学准备为了让本课更好走近学生,课前设计了学情调查表,小组探究活动卡,学习课件以及相关的微视频。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玩得真开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玩得真开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孩子们在玩耍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2.掌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3.明白玩耍需要遵守游戏规则,激发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意识。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锻炼团队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2.培养孩子们的遵守规则意识,激发孩子们认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1.倡导平等和睦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2.培养孩子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玩得真开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们在玩耍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2.掌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明白在玩耍时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2.如何使孩子们在玩耍中懂得遵守规则。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1.让学生们谈论玩耍的乐趣,逐渐引入话题:“我们在玩耍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让别人都开心呢?”2.谈论“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们思考以下问题:–游戏规则有什么作用?–游戏规则对游戏有什么帮助?2.讲授(20分钟)1.转换话题后,通过讲授道德规范,引导学生们认识以下内容:–玩耍时要互相尊重、帮助;–玩耍时不欺负别人,不伤害别人的感情;–不向别人抢玩具、棋子等东西;–在玩耍中,应该服从规章制度。
2.掌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以下内容:–团结、协作、互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团队合作的优点,如效率高、任务完成得好、人际关系和谐、精神状态愉悦等。
3.引导学生们认识玩耍的“规则”,示范如何玩游戏,并告诉学生们玩具、棋子要放回原处等方面的规定。
3.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18人左右,要求每组选出一名领队;2.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玩具、棋子等;3.分别给小组员们发放口令:“大家先按照规则开展试玩,领队按照规则调配队员和比赛道具,大家一起玩得开心,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精品教案

出示图片:我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小区花园里玩……
出示图片:我喜欢在家做手工……
出示图片:我喜欢自己在家玩玩具……
出示图片:我喜欢在家看动画片……
出示图片:我喜欢和妈妈谈心,顺便帮妈妈做点家务……
出示图片:我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去参加舞蹈培训,跳舞让我很开心……
师:同学的玩得方式真是多种多样,玩是我们的天性,老师也喜欢玩!
你认为小朋友在走廊里大声喧哗行为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说一说:还有哪些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不良影响?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师: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做到心中有他人,这样玩才会开心,才是文明的表现。
3.出示图片3:有个小朋友,不听爸妈的劝告,一直看着电视,结果眼睛难受了。
分组讨论:你觉得上图小朋友的行为对吗?她应该怎么做呢?
问:小朋友在家玩火好吗?会引起什么后果呢?
(同学讨论回答)
视频《儿童玩火引发火灾》
大家都知道了玩火很危险,那么你们是否知道其它的危险行为呢?(学生回答,如锋利的小刀,电源插座等)
师:玩火危害大,玩耍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杜绝玩火及其他不安全的行为。
2.出示图片2:小朋友在走廊里大声喧哗。
视频《交换玩具》,视频中的小朋友在交换玩具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吗?
学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大家都喜欢的“玩”。
(板书:玩)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入新主题内容。
讲授新课
一、放学回家玩什么
大家都特别喜欢玩,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那么你们回家了都喜欢玩些什么?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9《玩的真开心》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9《玩的真开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9《玩的真开心》》这一课的主题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学会与同伴合作,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场景,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并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游戏充满热情,但有时候在游戏中会忽略规则,导致游戏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游戏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并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游戏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游戏道具和材料。
2.设计好课堂上的游戏活动和讨论问题。
3.制作好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游戏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趣事,激发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遵守游戏规则。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具体的游戏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讨论如何改进游戏,使其更加公平、有趣。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遵守规则的意义。
教师在旁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024学年一年级道法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哪儿玩?又是怎么玩的?2.素材:快乐游戏真不少3.图片+文本学习:放学回家做什么(1)我放学回家最喜欢在社区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跳绳、编花篮、老鹰捉小鸡、跳皮筋、丢沙包……可有意思了!(2)小蚂蚁在搬家……我喜欢在社区里玩,小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土地上的蚂蚁、蚯蚓,大自然中的一切都让我着迷!(3)小花,快快长大吧……我每天回家,经常自己玩儿。
养花、看书、照顾宠物……好开心呀!(4)我每天回家,特别喜欢跟着奶奶学做饭。
自己动手包饺子,就跟做手工一样好玩儿。
每次吃饭,一想到也有自己的功劳,饭菜都变得更香了呢!(5)我每天回家,最喜欢陪妹妹玩。
这样既可以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又增进了我和妹妹之间的感情,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呀!(6)放学后我最喜欢在小区里和同学一起跳绳,每次我们都玩得很开心。
(7)我喜欢和小伙伴玩丢手绢的游戏,拿着手绢跑呀跑,有时候也不知道放在谁后面,可真有趣!教学环节二:其他同学在家都玩什么1.图片+文本学习:小美在家独自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2.图片+文本学习:小伟放学回家后看电视(电子产思考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家玩什么?学生放学回家后进行户外及户内游戏的活动场景。
与在学校的课间活动相比,放学回家后活动的时间、空间、交流对象都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放学回家后不仅可以在家里玩,也可以在户外活动,如游乐场、公园等都可以是学生游玩的场地。
同时,陪伴学生的人也由老师、同学变成了家长、邻居或者伙伴。
学生放学回家后独自在进行手工剪纸活动。
呈现的是当前品)放学回家看电视或者玩电子产品,这是一种休闲活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9,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积极参与游戏,树立自信心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9,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积极参与游戏,树立自信心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习惯;2. 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他们自信、勇敢和独立的个性。
教学内容:1. 学生们和老师一起玩“口传球”游戏,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习惯;2. 通过游戏,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跑步,做简单的操练,让学生们进入状态。
2. 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学生们主动参与口传球游戏,每个小朋友依次说出一句自己的爱好,将球传给下一个小朋友,球又回到老师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表现自己的口才,展现自己的特长,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3. 总结:老师问孩子们在这个游戏中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需要学会分享和感恩,在游戏过程中互帮互助,把握机会与伙伴们一起玩得开心。
4. 总结反思:老师引导学生们进行游戏分享和体验总结,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都非常热情和积极参与游戏,他们都能够成功完成游戏,并且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特长,从中学习到了自信和勇气。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利用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活动,开始树立了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得不够自信,这时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激励和鼓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比如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让他们试试更难的任务等。
通过这些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克服不信任自己的困惑,增强自信心,最终达到自信、勇敢和独立的个性。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鼓励孩子们各竞其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玩的真开心》教学设计

玩得真高兴教课目的1.能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有创意地玩,感觉到创建带来的快乐,并愿意与伙伴分享。
2.会初步合理的安排一个人在家时的生活,懂得嬉戏要有克制。
3.知道嬉戏时的基本安全知识,能注意在公共场所嬉戏时不影响他人,玩得安全、文明。
四、教课要点知道嬉戏时不可以影响他人,要玩得安全、文明、有克制。
能有创意地玩,并愿意与伙伴分享。
五、教课难点初步形成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六、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课时一、教课目的1.懂得嬉戏要有克制,不可以影响他人,要玩得安全、文明。
2.学会鉴别游戏和嬉戏中出现的问题,会初步合理的安排一个人在家时的生活。
3.知道玩得快乐有多种的方式,认识嬉戏时的安全知识。
二、教课要点懂得在使用玩具、设施进行活动时,要恪守规则,注意安全。
嬉戏要有克制,不可以影响他人。
三、教课难点初步形成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课过程活动一:玩游戏又玩玩具,我们玩得真高兴1.猜字游戏,引入本课。
师:上课以前,我们来玩个猜字游戏好不好?老师请同学到前方来,在他的后背用手指写“玩”字,请他来猜是什么字。
2.是啊,大家都特别喜爱玩,在学校我们和同学老师一同学习,一同游戏。
下学回家此后,你自己都喜爱玩什么呢?还和谁一同玩,在哪玩的?玩得高兴吗 ?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嬉戏中风趣的事,再指名说一说。
比如:在小区里我和街坊小伙伴一同玩滑梯等。
在家里我自己玩玩具,妈妈陪着我玩电脑小游戏等。
注意:在学生表达玩的事情时,发现有安全问题的要实时指出来。
3.小结:下学回到家里,我们在室内外玩的游戏、玩拥有好多,我们能够和家人、伙伴一同玩,也能够自己玩,重要的是玩得高兴。
活动二:玩的方式多又多,我们玩得真高兴1.PPT出示和家人、伙伴聊天的图片,这样你高兴吗?2.你有喜爱参加的兴趣培训班吗?都喜爱什么呢 ?(文艺、体育、科技等都能够 )你高兴吗 ?(做陶艺、小点心等 )3.小结:玩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还能够和家人、伙伴聊天,在自己喜爱参加的各样兴趣培训班中获取快乐,这也是玩。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玩得真开心》教学设计

许多学生由于父母多数忙于自己的工作,放学回家到晚饭前基本一个人独处,该如何合理安排这段时间,成为孩子在家的一大难题。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出去玩不安全,于是用电子产品或者其他方式锁住孩子;有些孩子没有东西可玩,就去爬高摸低,玩的时候不注意安全问题。这些不健康的玩耍方式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还有一种是现在孩子们玩的东西,家长习惯于去商场购买,玩具都配有如何玩的说明,以致于孩子们缺乏独立思考,不知怎样因地制宜地玩、创造性地玩。此外,还存在部分孩子在公共场所玩时不顾及他人感受,没有培养起公共意识。
4.师:和小伙伴一起,可玩的活动可真多啊!
(三)和家人一起玩
4.师:除了你的小伙伴、好朋友,你还会找谁一起玩呢?是呀,我们还可以与家人一起度过课余时光
5.我们可以和家人愉快地活动,也可以像这样回家和父母长辈聊一聊学校里发生的事,分享快乐,也说说困惑和烦恼,这样的过程也是开心的。
总结:孩子们,你们真棒,想出那么多好点子安排回家活动!越越听了你们的介绍,一放学就要飞快回家,因为放学回家一个人可以玩得那么开心,跟家人、小伙伴也能玩得很开心。
看电视或电子产品距离不能太近;
选一些我们能看的动画片。
(4)预设
生:不能因为玩忘了写作业。
生:应该先写完作业再找小伙伴玩儿。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在思考、评析中明确要点;拓展查找另外隐患加深理解……让孩子在原有的理解上有所增量,明白玩要注意安全、文明、合理,才能玩得更开心。
环节四:家中自评,检查纠正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9玩得真开心》第二课时
2.教学内容分析
《玩得真开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里的第一课。学生放学回家后,会进行一些与学校完全不同的娱乐活动。对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地玩、有创造性地玩。本课由“回家玩什么”、“这样玩好吗”、“你会跟他们玩吗”、“开个玩具交流会”四个板块组成,侧重指导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玩,这也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即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玩得真开心》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玩得真开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玩得真开心》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玩得开心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玩的方法、玩的安全、玩的心态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活泼好动,喜欢模仿。
他们对玩的方法和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同时,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和吸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玩的方法和安全。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玩的方法和安全。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玩的方法和安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游戏道具和场地。
3.准备课件和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玩的方法和安全。
引导学生关注游戏中的合作和交流,强调积极向上的心态。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玩的方法和安全。
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玩的意义和价值。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和朋友一起玩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玩的方法和安全,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玩得真开心》教学设计创新体验活动方式引领家庭娱乐生活——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玩得真开心》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一个子话题。
经过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在校园里怎么玩,丰富的课间活动让他们在文明玩,安全玩的实践中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这对于延展到指导安全健康的家庭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有4个页面“放学回家玩什么”指导学生探究多样的家庭娱乐活动,“这样玩好吗”反思家庭娱乐活动的安全与健康,“你会跟它们玩吗”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展创意娱乐,“开个玩具交流会”让孩子交换玩具学会分享。
不难看出本课4个页面着力落实《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A8、D3两条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法治大纲》1-2年级要初步培养规则意识的相关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将页面进行了调整,重点指导学生会选择的玩,会创造的玩,会分享的玩。
学情分析:课前,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我课前在一年级160名学生中进行了调研,发现学生回家后的活动主要是做父母布置的作业,看电视,做运动。
有的学生家里的活动非常丰富,有的学生除了被安排之外不知道该玩什么。
学生的家庭生活现状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成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知道放学回家后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的娱乐活动,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乐于创造,乐于分享。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情,我将《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探究健康快乐的家庭娱乐方式,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在家的生活。
2. 体验用闲置物品开展创意活动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环保、动手动脑、用心创造的意识。
3. 交换自己闲置的玩具,感受同伴之间互动交流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也是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即:学会合理安排家庭娱乐活动,用废旧物品动手动脑创造玩具。
教学准备为了让本课更好走近学生,课前设计了学情调查表,小组探究活动卡,学习课件以及相关的微视频。
教学实录:谈话导入——师:(播放放学歌)每天下午4:30,同学们就伴随这首放学歌排着整齐的队伍,和老师、同学告别,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你能告诉我,回家后,你喜欢玩什么呢?生:我会搭乐高积木。
师:你喜欢玩玩具啊。
生:我回家做作业,然后乒乓球。
师:你喜欢做运动。
生:我在家会弹琴。
师:你喜欢音乐。
生:我喜欢看书画画。
师:你喜欢安静的活动。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同学们的家庭娱乐活动很丰富,大家都很会玩呢。
(板书:玩)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聊聊在家怎么玩,怎么玩才能玩得开心。
(板书:玩得真开心)活动一:家庭娱乐万花筒——师:现在,柳老师要带大家去开心社区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
看小朋友一起在开心社区玩游戏,多开心啊。
咦,家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课件)我是乐乐,周一到周五,在家里除了做作业,玩玩具,我真不知道还可以玩什么?师:原来乐乐需要帮助,你们愿意帮乐乐想一想周一到周五怎么玩吗?生:愿意。
师:我这里有一周的活动提示,我们一起看一看。
周一晴天,周二雷阵雨,周三重度雾霾,周四有小伙伴来玩,周五和把爸爸妈妈一起玩。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将合适的词条放入,一周家庭娱乐活动设计卡里。
限时2分钟。
生:小组设计活动。
师:(音乐声停)谁来介绍一下你们为乐乐推荐了哪些活动。
生:周一可以户外,比如打球,周二在室内,可以画画,周三在室内,可以玩玩具,周四和小伙伴一起下棋,周五和爸爸妈妈做运动。
师:你们设计的活动很丰富。
生:我们小组建议乐乐周一去小区玩,周二在家做手工,周三在家下棋,周四和小伙伴玩一米一米三,周五和爸爸妈妈外出逛逛。
师:你们组每天活动不一样,真有趣。
师:你们在为乐乐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呢?生:我发现雾霾天气不能安排户外活动。
师:想玩的开心要根据天气来安排。
生:我们发现每天的活动最好不一样,这样才好玩。
师:体验不同的玩法,充满新鲜感。
合理安排,我们可以玩得很开心。
(板书:合理安排)师:我们的设计乐乐喜欢吗。
(播放课件)(配音)哇,同学们为我设计的活动真有趣,谢谢大家,我知道在家怎么玩了,我也可以玩得很开心!【设计意图及效果:这个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主要是落实教学目标的第1点:探究健康快乐的家庭娱乐方式,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在家的生活。
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环节一:说说回家玩什么。
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放学铃导入,带领学生进入开心社区。
引出主线人物乐乐,乐乐不知道怎么玩,很苦恼。
学生争先恐后的为乐乐出主意,告诉乐乐回家玩什么。
环节二:探究家庭娱乐活动卡。
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家庭娱乐活动设计”卡,创设一周情境请学生分组设计。
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尊重同学的意见,关注雾霾天,尽可能不重复设计活动,呈现出多样的家庭娱乐设计方案,学生初步学会了合理安排在家的生活。
】活动二:创意游戏真有趣让我们继续看看开心社区其他小朋友在玩什么?(微课:明明的创意生活)师:看了明明的创意生活,你有什么启发?那我们在家可以像明明一样有创意的玩吗?生:纸筒做小动物。
生:用瓶子做装饰。
生:用纸盒做货车,做房子。
生:用纸坐做飞机。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我这里有个常见的物品,(出示报纸),你会和报纸玩吗?生:可以做报纸球。
师:你会做吗?来试试。
做好后怎么玩?生:再找几个瓶子打保龄球,或者玩抛球。
师:还可以怎么玩。
生:可以做衣服。
师:对,好多人就是做环保服装秀。
师:只要我们开动脑筋,都可以玩得很开心,你看,老师也很会玩。
(空气大炮)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家里一定有很多这样的物品,课后请同学们都回家找一找,看一看,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和它们有创意的玩起来,一定能玩得很开心的。
(板书:动手动脑)【设计意图及效果:这个活动设计与实施主要是落实教学目标的第2点:体验用闲置物品开展创意活动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环保、动手动脑、用心创造的意识。
怎样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开展创意活动呢?我再次带孩子们回到开心社区,引出第二个主线人物明明,用微视频的方式将教材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学生受到启发后,充分交流自己的创意想法。
我顺势拓展学校科技节里制作的创意作品——空气大炮,并提供任务单,请孩子回家将创意想法变成现实,丰富自己的家庭活动。
】活动三:闲置玩具共分享。
师:咦,这个窗户里谁在哭啊。
原来是小火车(我是火车嘟嘟,我已经一年没有和小主人一起玩了,我整天待在这个角落,孤孤单单的,全身是灰尘,谁来陪我玩啊)师:小火车的话也是很多闲置玩具的心声,怎么能让这些闲置的玩具开心呢?师:那我们一起开个玩具交流会吧,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分享,顺利交换玩具。
柳老师介绍一下玩具交流会的活动规则。
(介绍玩具——互相交换——一起玩)。
师:谁来示范一下,怎么介绍玩具。
生:我的玩具是变形车,他可以变形,还可以自动吃纸片。
谁愿意和我换。
(愿意换的同学起立,出示玩具)我想和明明换。
师:看来介绍清楚玩具的特点,很容易交换成功。
其他同学带来了哪些玩具。
我们来开小火车介绍自己的玩具吧。
(口令,小火车哪里开,一开开到我这来)请第二组的同学来介绍吧(生依次介绍)。
我带的是铁架士兵,我带的是迷宫,我带的是芭比娃娃,我带的是小风扇。
师:小火车继续开,一开开到我这来。
请第五组的同学来介绍。
(生依次介绍)我带的是小火车,我带的是小飞机,我带的是巧虎,我带的是毛绒玩具。
我带的是托马斯。
师:同学们都会介绍自己的玩具了,下面我们要来交换了,怎么换有序又安全。
生:第一组和第二组换,第三组和第四组换。
师:先就近换。
生:几个人都看中了,就石头剪刀布。
师:主要听小主人的意见。
生:不要把同学的玩具弄坏了。
师:对,我们是交换,以后还要物归原主。
如果有同学没带玩具怎么办?生:换好后一起玩。
师:如果同学的玩具让你的课余生活更有趣,你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感谢呢?生:说声谢谢,或者做个小卡片。
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其他同学都听懂了吗?我们就以3分钟为限,交换玩具,时间一到,请同学们回位交流。
(生交换玩具,一起玩)师:谁来说说你换到了什么玩具,喜欢吗?生:我喜欢这个会转的陀螺,还会闪光。
生:我喜欢这个巧虎,还会说英语。
生:我喜欢这个斗兽棋,下课可以一起玩。
师:看来,彼此分享玩具,我们也能感受到快乐。
(板书:学会分享)【设计意图及效果:这个活动设计与实施主要是落实教学目标的第3点:交换自己闲置的玩具,感受同伴之间互动交流带来的快乐。
我非常喜欢教材中设计活动——“开个玩具交流会”,课堂上怎么组织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环节一:制定规则。
对于一年级来说,规则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我借开心社区闲置玩具,小火车嘟嘟的口,提出开个闲置玩具交流会的想法。
我先说明玩具交流会的要求,再倾听学生的建议。
这些要求和建议都是玩具交流会的规则。
环节二:交换分享。
我引导个别学生怎么介绍和交换,为其他学生提供了示范。
学生看懂后在教室内外自由交换,分享快乐。
学生在交换玩具中学会了分享,交换的玩具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家庭娱乐活动。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设计了家庭娱乐活动,玩具交流会中交换到新的玩具,你们开心吗?合理安排,动手动脑,学会分享,我们就会玩得真开心。
开心社区还有几扇窗户等我们开启,我们下节课继续学,希望大家又有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1.深入开展学情调研,让教学活动有目标。
《课程标准》里强调“引导儿童的的整体生活,家庭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必然是教育要引导的领域。
通过调查,我知道大部分同学家庭活动是丰富的,但被安排的多,自己玩得多,很多家长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玩,甚至每个班还会有同学自己没有想过可以怎么玩,怎么玩可以玩的更开心。
针对这个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时间学生去分享交流,分组探究,设计方案,一步步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游戏活动是需要合理规划的,不能每天重复一个活动,也不能每天都待在家里,除了自己玩,还要和家长、小伙伴有互动交流的机会。
玩得方式有很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合自己的合理安排才是最好的。
当学生设计出家庭娱乐活动推荐表时,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在家生活的意识已经萌芽,这对孩子今后的家庭娱乐生活是很好的指引。
2.充分利用微视频,让创意活动有方法。
课程标准里倡导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这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怎样做才有创意呢?教材里呈现的是静止的画面,将静止的画面转化成动态的微视频,更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
通过课后反馈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去思考,去体验,我看到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增进的亲子交流,也让孩子们对玩有了新的认识,不是贵的玩具才能玩,不是电子产品才有趣,我们也可以是创造玩具的设计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升了自己的智慧,享受动手动脑带来的家庭生活快乐。
3.精心策划实施细节,让交流分享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