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211148656_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都咋样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都咋样?撰文|张倩歌、杨茂制图|柠语丝绸之路,甘肃,黄河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当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且利用效率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获得一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时所需水资源的最优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的比例。
针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凭借其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但DEA模型基于径向测量的特点可能会使评价结果产生误差。
超效率SBM模型是基于传统DEA模型改进而来的科学评价方法,其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加准确合理。
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评价一Ocean World重点推介>>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指在特定人口和经济状况下,维持人们正常生活以及净化污染水资源所需要的生产性水域面积。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个发展阶段中水资源最大可承载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
为使流域水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价值发挥最大作用,结合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然而,多数研究把水资源生态足迹作为产出指标或把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作为投入指标单独用于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鲜有学者把二者同时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对上述方法进行延伸,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特性,把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足迹分别作为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到超效率SBM模型中进行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以使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契合度更高。
结果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析(1)水资源生态足迹。
根据作者使用的方法计算得出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生态足迹(表1),从九省(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合计值来看,2010—201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先下降后上升且变化幅度较大;2015—201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大幅度下降,说明该时段流域维持人口、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性水域面积明显减少;2018—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与方法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与方法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却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一、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1. 用水量指标用水量指标是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用水量指标包括人均用水量、行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等。
人均用水量反映了单位人口的用水需求,可以用来评估水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
行业用水量是指各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量,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用水量,可以评估各行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用水量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灌溉的水量,也是评估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2. 用水效率指标用水效率指标反映了单位水资源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常用的用水效率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弹性、用水量弹性、用水生产率等。
水资源利用弹性是指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响应关系,可以评估水资源利用的灵活性。
用水量弹性是指用水量对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体现了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用水生产率是指单位投入水资源所产生的产出值,可以反映出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3. 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标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标可以评估单位水资源投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常用的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标有水资源回收利用率、用水节约率、水资源损失率等。
水资源回收利用率是指单位水资源投入所回收利用的比例,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再利用程度。
用水节约率是指单位水资源投入所节约的比例,反映了水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
水资源损失率是指在水资源供应和利用过程中的损失比例,可以评估水资源利用的损失程度。
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方法1.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模型,对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通过比较和分析,评估当前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评估综合指标与方法

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评估综合指标与方法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基础,而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评估旨在评估和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评估的综合指标与方法。
一、综合指标在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评估中,常用的综合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保护程度、水环境状况、水资源利用结构等。
1. 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衡量水资源利用与供应的高效性的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衡量供水系统的漏损率、农业用水的灌溉效率、工业用水的回用率等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浪费、提高供需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
2. 水资源保护程度水资源保护程度是衡量社会对水资源保护行动的力度和效果的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评估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水源地的保护措施等来评估水资源的保护程度。
加强水资源保护,减少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3. 水环境状况水环境状况是衡量水体质量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河流湖泊的生态功能等来评估水环境的状况。
保持水环境的健康状况,有利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4. 水资源利用结构水资源利用结构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方式合理性和多样性的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评估不同行业和用途的水资源利用比例,如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的比例、城市供水与农村供水的比例等来评估水资源利用结构。
合理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使其更加多样化和适应性强,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二、评估方法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
1. 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和定性分析,通过对水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来评估可持续性水平。
这种方法具有较低的数据要求,适用于初步评估和问题发现阶段,但主观性较强。
2. 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基于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通过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来评估可持续性水平。
基于网络SBM-DEA模型和GML指数的中国各省工业用水效率研究

基于网络SBM-DEA模型和GML指数的中国各省工业用水效率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量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中国旱灾频发、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使得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研究工业用水效率并寻求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网络SBM-DEA模型和GML指数,对中国各省的工业用水效率进行研究。
网络SBM-DEA模型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了各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工业用水效率。
GML指数是对SBM-DEA模型的改进方法,通过引入超效率和差效率的概念,更加客观地评价工业用水效率。
三、研究数据与结果本研究选取2018年各省的工业用水量、工业产值和人均GDP等数据作为研究指标。
经过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到中国各省的工业用水效率结果。
结果显示,工业用水效率在各省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
四、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水资源状况、工业结构、技术水平和政策措施等。
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
此外,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技术水平和实施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也是提升工业用水效率的重要途径。
五、提升策略探讨为了提升中国各省的工业用水效率,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水资源的监测、评价和保护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配置。
2. 优化工业结构。
鼓励发展节水型和环保型产业,降低高耗水和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的比重。
3. 提高技术水平。
推动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水资源利用和回收技术,提高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节约用水,推动工业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

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制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于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方法,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利用和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纷纷采取了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并制定了相关的指标和评价体系。
二、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1. 水量指标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水量指标包括可用水资源量、水资源蓄量和水资源量利用率等。
可用水资源量是指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中可供使用的部分,是评价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指标。
水资源蓄量则是指一个地区的水库、湖泊和地下水蓄水量,是衡量地区水资源储备能力的重要依据。
水资源量利用率则是指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水质指标除了水量指标,水质指标也是衡量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质指标包括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等参数。
根据不同的用途,对水体水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可以评估水资源的质量状况,指导水资源管理的决策和措施。
3. 水效益指标水效益指标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经济效益指的是水资源在经济上的利用效益,例如农业灌溉的产出和工业生产的水耗。
社会效益包括水资源为居民提供的生活用水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生态效益则是指水资源对生态系统维持和保护的作用。
通过综合评估水资源的效益,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根据一系列的指标,通过建立评价模型来综合评价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利用组合模型评价云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

2 0 1 5年 5月
人
民
黄
河
Vo 1 . 3 7. No. 5
Ma y, 2 01 5
YEL L0W RI VER
【 水资源 】
利用组合模 型评价 云南省水 资源 利用效 率
蔡 怡馨 , 王 静 , 刘鹏玲 , 陶子 乐滔 , 李 靖
( 1 . 云 南农 业大 学 水利水 电与建 筑学 院 , 云 南 昆明 6 5 0 2 0 1 ;
式 为
R i = -  ̄ - a r c t a n ( r i 1 )
( 3 )
1 评价方法及模型
1 . 1 评 价指标 选择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1 — 0 3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2 O 1 2 B A D 4 O B 0 2 ) ; 水 利
兰 二
ma x 一mi n x
r 1 、
、
”
逆 向指标 公式 为
,
。
一
一
ma x
竺 二
一mi n
, 2 、
、 一
式中: r 标准化后 的指标值 ; 为第 i 个样本年第 - 『 个指 标 的实 际值 ; ma x x i j 和 mi n , 分别 为第 个 指标 标 准化 前 的最大值 和 最小值 。 步骤 2 , 将标 准化后 的数 据 进 行非 线 性 变换 , 表 达
是通过 E ( 期望) 、 E ( 熵) 、 ( 超熵 ) 3 个云特征值对 研究对象进行定量 和定性 之间不确定 转换 的分析方 法 ] 。采用 雷 达 图面 积 作 为 样 本 特 征 量 进 行 分 析 研
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蔬菜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 一) 山东省蔬菜产业地位举足轻重
2 O世纪 9 0年代以来 , 山东省蔬菜产业取得 了迅猛 发展 。1 9 9 2年全省 蔬菜种植面积为4 4 6 . 5 5 千公顷 , 产量为 1 9 4. 7 1 万吨; 2 0 1 1 年, 分别增长到
1 7 9 1 . 2 1 千公顷和 9 1 8 0 . 9 0 万吨。其 中2 0 0 3 年 的蔬菜种植面积为 2 0 2 7 . 1 3
,
单元投入的综合值 为. ∑v x I j , 产 出的综合值 为
互u u , 定义 每个 决策 单元D M U j 的 效 率 评价 指
数:
∑u r U
素的影响, 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并且变化 较大。降水量在年内、 年际变化较大, 年 内降水 量的 7 0 %左右集 中在 6 一 - 9月 , 而7 -8 月就集 中了 5 0 %, 年际丰枯比例高达 2 . 6 2 。这种特点 造成山东省水旱灾害并存 , 以旱灾为主 , 农业发 展对水利灌溉事业发展依赖性很大 ; 另一方 面 全省当地水资源开发 利用程度已近 7 0 %, 超过 了国际公认 4 0 %的合理水平。水 资源严重 紧 缺与洪涝灾害和生态恶化这“ 三大水患” , 已成 为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的最大瓶颈。如何在 较低人均用水量 的基础上 , 实现水资源 的高效 率可持续利用 , 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千公顷 , 达到峰值。1 9 9 6年蔬菜产量为 4 8 5 1 . 8 3万吨, 粮食产量为 4 3 3 3 . 5 6
万吨, 蔬菜产量首次超过粮食产量 ; 1 9 9 9年蔬菜产值首次超过粮食产值 , 成 为种植业 中的第一大产业。2 0 0 2 年以来 , 每年的蔬菜产业产值 占山东省农
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的评价体系

r s 简称 A P是美 国运筹 学家 T .Say c H) .L at教授 于 上 效益与世界水平相 比较仍处 于较低水平 。 文将 在一定的 Poes 本 0年代初 期提 出的 , 是对定 性问题 进行定 量分析 的 自然条件和产业 结构差异下 , 国范围 内不 同省 份水资 世纪 7 对全 源利用 效率建 立评估指标体 系和效益评价模 型。
的利 用效益 。 因为该值越 高 , 反映 了该省 在农业生 产 中对
分别表示 第 个 省水资 源综合利 用效 率和效 益 的综
P 合评分 , SP 经济效益评分 , 效益评 分和生 态效益评 社会 分, 单位 1
于 同等产 出付 出的水资 源代价越 高 ; 工业 万元 G P最) D( :
二、 参数 设定
表 1 参 数 设 定 表
一
种 简便 、 活而又实用 的多准则决策方 法 。 灵 它的特点是
将一层 次元 素两两 比较 的重要 性进行定 量描述 。 而后 , 利 用数 权值 ,通过所有 层次之 间的总排序计 算所 有元素 的相对
G 。 第i G 个省 的 G P总量 , D 单位万元
G 第 i f 个省的人均水 资源 , 单位 m y V H 第 个省的人均生活用水量 , 位 m y i 单 V 第i 个省的综合用水率 , 单位 1
社会效 益指标 ,以及生 态效益指标来 对各项 具体 指标进
行 分类 与分析 。
Pz PE
首先 , 从经济效 益 出发 , 我们 主要 以国内生产 总值最 大化为 目标 ,具体考 虑其在 被利用过程 中的投入 与产 出 值 。对 于投入 值 , 了简化模 型 , 为 我们 不考虑 每 吨水 的成 本 。对于产 出值 , 认为 主要 体现在 以下 几个方 面 : 我们 农 业 万元 G P D)这个 值 从负 向反 映 了水 资源 在 经济 上 D ( :
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及其方法研究

) , ( 1 0 0 1 2 0, C h i n a a n d D e s i n I n s t i t u t e MWR, B e i i n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H d r o o w e r P l a n n i n W a g j g y p g , :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s a e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a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g y y , o f a r i c u l t u r e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t i l i z a a s s e s s m e n t i n d e x i s r o o s e d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s s e v e n k i n d s o f i n d e x e s s u c h a s r e m o v a l v a r i a b i l i t - g p p y , , t h e c l u s t e r a n a l s i s o f i n d i c a t o r d a t a i t a d o t s r o w a t e r c o n s u m t i o n e r 1 0 0 0 0 i n d u s t r i a l a d d e d v a l u e i n d e x e t c . B o n e f f i c i e n c t i - y p p p p y y t e c t i o n u r s u i t m o d e l a n d G e n e t i c a l o r i t h m O t i m i z a t i o n t o e s t a b l i s h e v a l u a t i o n m o d e l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 S t u d - p g p y i n t h e 2 9 9c i t i e s i n C h i n a i n 2 0 1 2,w e d i v i d e d t h e m i n t o f i v e r a d e s t o a n a l z e t h e r e i o n d i s c r e a n c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t i l i z a t i o n y g g y g p y ,w i n C h i n a h i c h s h o w e d t h e o b v i o u s d i f f e r e n c e .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h o w s t h a t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i s r e l a t i v e l e f f i c i e n c y y y , h i h i n r e i o n w h i c h i s r i c h i n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m e n t . I n a d d i t i o n r i n c i a l f a c t o r a n a l s i s h a s b e e n r o o s e d o n g g p p p y p p t h e m o s t a d v a n c e d a n d t h e m o s t b a c k w a r d t e n c i t i e s i n t h e r a n k i n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t o r o v i d e t h e e v i d e n c e s f o r p y g r e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 i m r o v i n p g g y :w ; ; K e w o r d s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r e i o n d i s c r e a n c r i n c i a c t o r s a l f y g p y p p y 时 间 空 间 分 布 极 不 均 衡, 随着 我国是水资源 短 缺 的 国 家 , 工业化 、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 社会经济 的 需 求 日 益 扩 大 , 我国面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水资源利用率评估报告编写情况说明
首先,编写报告需要进行数据收集。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
文献研究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
门和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
实地走访主要包括对一些重要的水资源利用单
位进行实地观察和采访。
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
了解水资源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统计学方法,我们对调查
问卷、实地走访和文献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
我们计算了水资
源利用的总体指标,如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利用量等,并对不同部门
和利用方式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然后,我们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我们根据现有的水资源
和人口需求的关系,评估了水资源的供需状况。
同时,我们还考虑了水资
源利用的效率问题,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耗水率等指标,评估了水资源利
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我们撰写了水资源利用率评估报告。
报告包括了研究背景、数
据收集方法、数据分析结果和综合评估等内容。
报告详细说明了水资源利
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改善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
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水资源利用率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包括了数据收集、分析、评估和撰写等过程。
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
全面评估,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建议和参考。
基于改进PSO-PP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基于改进PSO-PP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白栩嘉;苏敏杰【摘要】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PSO)早熟收敛、易陷入局部极值以及投影寻踪(PP)模型最佳投影方向难以选取的不足,利用改进的PSO(IPSO)算法优化PP模型最佳投影方向,提出了IPSO-PP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从"三生"用水指标中选取15个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16个州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并构建PSO-PP模型、差分进化(DE)算法-PP模型及和声搜索(HS)算法-PP模型作对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IPSO算法优化PP模型获得的适应度值和最佳投影方向均优于PSO、DE和HS算法,具有较好的求解精度和全局极值能力.IPSO-PP模型对实例的评价排序结果与DE-PP模型相同,与HS-PP模型评价排序结果略有差异,与PSO-PP模型评价排序结果差异较大,表明智能算法寻优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评价精度的高低.模型及实例验证结果可为PP模型优化及其他水资源系统类综合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6(047)023【总页数】6页(P38-43)【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投影寻踪;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云南省【作者】白栩嘉;苏敏杰【作者单位】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21;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9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有限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下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简称“三生”)需水日益高涨的状态下,寻求单位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效率的最大化,以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1]。
开展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对于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以及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用于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1]、层次分析法[2]、数据包络分析法[3]等,这些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起到了积极作用。
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的评价体系

关键 词 : 水资 源 利用 效 率 和 效 益 ; 综 合 效 益 ;A P 次 分 析 法 H层 中 图 分 类 号 :F 9 .0 2 3 3
A tr c bs a t: I r c n y a s d v pe  ̄ u t e . a d hia t a h s n e e t e r . e eI d o n ri s o n C n a t c e gr a io t c t S Vie ta da dia . e t m or an e o eF s n r z ti c on IO a p o s d o ar y u th b si p p s o s a d r a o o s vie¥ a d t r a o aI g d n s: an S h s r po e t c o t r e a c ur o e f t n a di ti n f er z C n i e n ti n ui eI e n i d
a d p r bi t . n o e a i y I K y o d S r c i d s y: S a d dia e w r : e vi e u tr n t n ar ti z On:tr d: s g e ti n en u g s o点是将 一层 次元素 两两 比较 的重要性 进行 定量描述 。
而 后 , 利 用 数 学 方 法 计 算 反 映 每 一 层 次 元 素 的相 对 重 要 性 次 序 的权 值 ,通过所 有层次之 间 的总排序 计算所 有元素 的相对权重 并进行排
序。
随着 时代 的 发展 ,水 资 源 已经 日益 成 为 了国家 发 展 的重 要 因
O O n e i c r e tI I W v r I v , o t f  ̄ e t n a d o  ̄ n r Vi c s u n Y O o e aI e eI r I ar o h s a d r e n e  ̄ i si pI s m e. n w. k o e g —i t n e er c e n wI d e e si s vi e n M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摘要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随着人类的破坏,虽然地球71%表面覆盖的是水,但是其实淡水资源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占淡水总蓄量的0。
34%。
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对中国各省分水资源效率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问题一,就产业水资源效率方面而言,万元GDP用水量就是衡量用水效率的指标。
下文通过单位用水产值使用万元GDP用水量来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针对不同行业,就该行业的GDP越大,而用水量越少,说明该行业用水效率越高。
在考虑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时,由于不同行业之间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可比性,本文考虑引入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来反映某区域的工、农业效率水平,这样就可以进行该区域农业和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对于问题二,综合评价水资源效率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问题。
对于该类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经典的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全面评价。
首先考虑原数据单位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使用无量纲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分析问题中所给的8个水资源指标,发现在8个指标中只有农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万元GDP用水量、人均COD排放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对水资源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只选取这4个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分别建立以经济为主和以生态为主的层次分析模型,并使用DPS 统计系统对层次分析模型进行求解。
通过两个评价系统对各省份进行不同的排序,并比较不同的偏重的情况下各省的排名。
通过比较表分析并对部分省提出合理用水,并提出节水意见。
对于问题三,考虑到问题二建立模型方案层中的评价指标较少,为了根据精确的评价各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本文适当的加入新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发建立优化的层次分析模型。
通过建立的模型求解出各指标的权向量。
对于问题四,通过查阅《2009中国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10年第1期》找到对应水资源指标数据,利用求解问题三时建立的优化层次分析模型对2008年中国各省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本文针对求解数据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若干建议。
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

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挑战。
一、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的基本原理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水资源供需关系、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以最大化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该模型基于供需平衡理论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通过优化决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二、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的应用案例1. 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之一,而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可以实现农田灌溉水量的精确控制和灌溉方式的优化选择,从而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灌溉技术改进、农田排水系统的优化等手段,减少农田水分蒸发和淋溶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工业用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而工业用水的高效利用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工业用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可以实现工业用水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技术、提高水循环利用率等手段,减少工业用水量,降低水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城市供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城市供水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城市供水的经济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城市供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可以实现供水管网的优化规划、供水量的合理调控和水价的动态调整等。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供水管网模型,优化管网布局和管径选择,减少管网漏损和压力损失,提高供水效率,降低供水成本。
三、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的挑战和展望尽管水资源利用的经济优化模型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灌区灌溉效率与水资源利用的评估

灌区灌溉效率与水资源利用的评估介绍:灌区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评估是评估农田灌溉系统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灌区灌溉效率的概念、评估方法以及水资源利用的评估,以提供更有效的农田灌溉管理方案。
一、灌区灌溉效率的概念灌区灌溉效率是指农田灌溉系统中将水资源转化为实际用于作物生长的水量的能力。
它反映了所施加的水量与实际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灌区灌溉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灌区灌溉效率的评估方法1. 水平评估法:通过监测灌溉系统的输水损失、蓄水量和作物灌溉需水量等指标,计算灌区的灌溉效率。
2. 试验田法:在代表性的农田中设置试验区,通过对比试验区和普通灌溉区的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情况,计算灌区的灌溉效率。
3. 水文模型法:利用数学模型模拟灌区的水文过程,预测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水资源利用的评估1. 考虑水循环:评估灌区灌溉系统中的水循环过程,包括降水补给、蒸发蒸腾、土壤含水量以及排水等指标,以确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考虑土壤水分:通过监测土壤含水量、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灌溉水的用量,评估土壤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水平评估法:通过监测灌区的供水和用水指标,计算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灌区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1. 灌溉设施的完善与更新:灌溉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可以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率,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灌溉管理的改进:合理的灌溉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率,减少灌水量的浪费,并优化农田的水资源利用。
3. 水资源供需平衡:灌区整体水资源供需的平衡对于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五、灌区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的意义1. 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益:通过评估灌区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情况,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灌水计划,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 保护水资源环境:通过评估灌区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情况,可以减少浪费和滥用水资源的行为,保护水资源的环境。
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变化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基于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的分析

Structure Effect and Efficiency Effect of Variation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Analysis Based on Laspeyres Index
Decomposition Model
作者: 李鹏飞[1];张艳芳[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出版物刊名: 技术经济
页码: 85-9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构因素;效率因素
摘要:在描述1980—2011年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时序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拉氏
指数分解模型,考察了导致中国工农业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
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而言,1980—2011年期间,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在提高用工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平均而言,效率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的贡献更大;分阶段看,结构因素
与效率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贡献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
基于此,提出提高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了许多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因此,针对水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建设和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水生态系统的特性水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水体、水生生物、水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性包括以下几点:1. 多样性:水生态系统中有众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2. 境界模糊性:水生态系统的边界并不清晰,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会对其产生影响。
3. 非线性:水生态系统是非线性的,其变化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复杂影响。
4. 不确定性:水生态系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这也加大了对其评价的难度。
二、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是对水生态系统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科学方法。
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支撑:水生态系统评估的首要问题是获取足够的数据,以建立评估数据库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发展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
2. 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是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从水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包括水质、水量、水生生物、水生态环境等因素。
3. 模型建立:基于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构建适合水生态系统的评价模型。
各模型应该根据各自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应用。
4. 模型应用: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水生态系统的评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
其中,评估报告的编制是评价工作的重要结果之一。
三、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应用:1.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重要应用之一,对国家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 产业开发:通过模型的应用,可以向企业提供有关开发适宜的地块、不适宜的地块和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管理技术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摘要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随着人类的破坏,虽然地球71%表面覆盖的是水,但是其实淡水资源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占淡水总蓄量的0。
34%。
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对中国各省分水资源效率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问题一,就产业水资源效率方面而言,万元GDP用水量就是衡量用水效率的指标。
下文通过单位用水产值使用万元GDP用水量来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针对不同行业,就该行业的GDP越大,而用水量越少,说明该行业用水效率越高。
在考虑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时,由于不同行业之间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可比性,本文考虑引入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来反映某区域的工、农业效率水平,这样就可以进行该区域农业和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对于问题二,综合评价水资源效率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问题。
对于该类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经典的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全面评价。
首先考虑原数据单位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使用无量纲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分析问题中所给的8个水资源指标,发现在8个指标中只有农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万元GDP用水量、人均COD排放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对水资源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只选取这4个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分别建立以经济为主和以生态为主的层次分析模型,并使用DPS 统计系统对层次分析模型进行求解。
通过两个评价系统对各省份进行不同的排序,并比较不同的偏重的情况下各省的排名。
通过比较表分析并对部分省提出合理用水,并提出节水意见。
对于问题三,考虑到问题二建立模型方案层中的评价指标较少,为了根据精确的评价各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
通过查阅资料,本文适当的加入新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发建立优化的层次分析模型。
通过建立的模型求解出各指标的权向量。
对于问题四,通过查阅《2009中国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10年第1期》找到对应水资源指标数据,利用求解问题三时建立的优化层次分析模型对2008年中国各省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本文针对求解数据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模型,无量纲化方法,可比性,权向量,预处理1 问题重述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m3,人均仅有22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截至2005年下半年,全国城市缺水总量已经高达60亿m3,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尽管水资源严重缺乏,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及效益低下的现象却普遍存在,这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因此,逐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效益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将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建立自然环境与人类共同的和谐社会。
基于上述考虑,有必要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模型,用于对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城市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评估,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决策依据,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节水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模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省市自然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得评价的结果确实能够指导节水增效,真正有助于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已有些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反映水资源利用状况的指标:如水资源总量、年降水量、农业万元GDP用水量(农业用水量与农业万元产值的比值)、工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用水量与工业万元产值的比值)、人均COD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中的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的多少可以反映该地区工业发达的程度以及对污染治理的力度)、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们日常生活所消耗的水量)。
下表给出了这些指标的12个省市的数据。
请你根据上述要求考虑以下问题。
(1)利用提供的数据,分别对各个行业水资源效率进行专项评价。
(2)利用提供的数据,考虑到各个省市的水资源条件和产业结构差异,给出这12个省市的综合用水效益的合理评价。
(3)上述反映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是否已构成了一个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4)运用你所建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你所能收集到的我国各个省市水资源利用情况按专项和综合分别进行评估。
2 模型假设1.假设全国各地区水资源条件相对稳定,不存在某地区水资源条件急剧变化。
2.通过年鉴获得用水指标数据准确,不存在数据较大的统计误差。
3.水资源效益只考虑定量的指标,忽略不能量化的指标和影响较小的指标。
4.农业用水方面不考虑用水污染,只考虑中国传统室外作业与用水效率、效益的关系。
5.在行业上只考虑农工业,不考虑第三产业对用水的影响。
3 符号说明4 问题分析4.1问题背景分析: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4.2问题一的分析: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单位水资源对于该产业带来的经济、社会或者生态效益。
对于第一问,只考虑单位水资源对该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根据该目标建立产业水资源利用率评价模型。
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该产业的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对于不同地区同种产业水资源的利用率越高说明该地区对水资源的使用合理性越好。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比较和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效益时,经常使用单位水产值这一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该产业消耗的水资源量该产业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GDP通过公式可知当该产业的消耗水资源量一定时,该产业的GDP 越高说明该产业的水资源利用率越高。
进一步分析农业和工业水利用率的情况,由于农业属于高耗水产业,而且农业的GDP 产值也低于工业GDP 产值,如果简单的比较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是不合理的,同时农业和工业是不同领域的两种产业不具可比性。
为此本文引入了产业水资源利用率系数,通过比较某个地区的产业利用率以全国评价该产业的比值,分析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4.3问题二的分析: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效率应该包括水资源对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效益。
而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又包含了若干评价指标,对于评价这种复杂的、包含广泛的系统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因素越多所得的结果就越精确,但是过多的因素会造成难于计算,根据题目为此选取人均COD 排放量为生态效益指标,农业万元GDP 用水量、工业万元GDP 用水量作为经济指标,人均生活用水量作为社会指标。
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般通过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求解。
根据不同省市水资源条件和产业条件来看,对于不同的省份来说对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偏重有所不同。
为此本文分别建立两个评价指标对各省份进行评价,然后综合两指标统计出来的数据,分析各省份的用水情况。
4.4问题三的分析:由上文可知对于一个评价系统而言,选取的评价指标越多,评价的结果越接近实际情况,但是过多的评价指标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
就全国各地而言,水资源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各种类型水资源缺陷有:水资源短缺型、工程缺水型、水质污染型和混合型。
就题目所给的8个指标,在上文的评估体系,理解到只有农业万元GDP 用水量、工业万元GDP 用水量、人均COD 排放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四个指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只通过4个指标对全国不同的水资源情况评价,缺乏精确性。
为此本文考虑加入下面的指标结构会更加符合评价结构:(1)综合效益:万元GDP 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水利投入产出率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比例。
(2)生态效益:人均COD 排放量,废水排放处理率,生态环境用水比例,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标,污水集中处理率合万元GDP 排放COD 量。
(3)经济效益:农业万元GDP 用水量,农田灌溉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农业水分利用率,工业万元GDP 用水量,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社会效益:人均生活用水量,中水回用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GDP 和生活用水效益指数。
通过加进来的指标本文再一次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
4.5问题四的分析:通过查阅《2009中国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10年第1期》找到对应水资源指标数据,结合找到的数据利用问题三所建立的优化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对所找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个省份的用水情况。
5 模型建立与求解5.1行业水资源效率评价模型:水资源的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与人类赖以生成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是人们永恒关心的主题。
对于问题中所提到的产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现实生活中包含了广泛的含义,但对于该问题来说只需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对经济带来的效益。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就经济而言,产业单位水产值经常用于评价产业水资源利用率,在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数据可得其计算公式如下:用水量某地某产业万元该产业消耗的水资源量该产业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GDP GDP 10000==设t 为某地某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r 为某地某产业万元GDP 用水量所以有:rt 10000=(1)通过对原数据进行计算可以求得数据中各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和工业水资源利用率如下表(表1)。
表1:各省份工业、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表从表1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工业水资源利用率要远高于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但是在现实中农业是水资源高耗的产业,且农业的GDP 产值也比工业的GDP 产值低,不能简单的通过产业水资源利用率对两者进行比较。
为此本文引入了产业水资源利用率系数,设k 为某地某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T 为全国某产业水资源利用率,R 为全国某产业平均万元GDP 用水量,则产业水资源利用率系数公式为:rRT t k ==(2) 通过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可以比较该地区该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水平相对于全国 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的情况,如果k >1时表明该地区的产业水资源利用水平高于全国标准水平,当k <1时表明该地区产业水资源利用水平低于全国标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