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保障,恰当的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从事任教的“看家本领”。

编写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报告,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编写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报告的格式,一般有课堂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形式。

采用课堂教案的方式编写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报告,一般包括:课题名称、年级、设计时间、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内容分析、教具准备、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评估方法、参考资料等。

一、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关注要点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要关注如下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要正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部分是,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活动;等等。

其次,在真正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如归纳法则(方法)、描述概念(定义)、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首选鼓励和激励策略,即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
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而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介绍规范的表述,而不宜要求学生都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述。

再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最后,根据课堂实际的实施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
二、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例说
下面我们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统计图的选择》①的实际内容,分析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1第一步: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
对本节课来说,具体的教学目标表现为:
● 结果性目标
(1)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展示数据。

● 过程性目标
(1)经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数据作出决策的能力。

(3)体会数据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4)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第二步: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在小学统计图的基础上,对统计知识的一种延续与拓展。

本学段的学习,更注重学生通过统计图获取大量信息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制图)的过程,体会统计对于客观合理地判断一件事情或决策、预测一件事情起到的积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统计图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体现在学生调查了解、查阅资料等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以及在正确选择、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培养出的决策意识与判断能力。

由于这节课是初中统计的学习难点之一,如果没有恰当的问题情景,没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统计的本意。

因此,这节课可以采取以现实生活为实际背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形式。

学生活动大致分为四部分: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生活中收集数据;课堂上整理数据(选择制作统计图);根据统计作出决策。

3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可以将本节课处理成课前活动和课堂活动两个环节。

●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

(1)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

例如,气象站发布的本市2003年月平均降水量(条形统计图);学校卫生室对全校学生近视情况作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某商场10月份各部门的月销售额(扇形统计图);等等。

目的: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实际的教学效果表明,学生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充分展现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高涨热情。


(2)收集数据: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要求: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

例如,科技方面的“美国先进军事武器”;家庭生活方面的“家庭每月收支情况”;社会生活方面的“青少年犯罪率”;学校生活方面的“学校教师年龄段、学历问题、学生近视眼情况”等问题。

目的:在不受教师限制的情况下,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
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为课堂教学中统计图的制作作好数据准备,用来源于学生真实调查的数据制作自己的统计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作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注意: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经过初步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并没有完全照搬教材(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同)内容处理,而是组织学生从调查所得的大量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自觉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将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并作出决策。

(1)情境引入。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调查得到的统计图(可以是照片、资料,也可以是亲自仿制的),并解说从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及此统计图对于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选3~4个小组代表讲解)。

目的: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大量信息的读图能力,并通过亲身体验归纳总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由此引出生活中已经广泛地应用了各种统计图,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2)统计图的选择(以下将教材作了适当改动)。

①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1957~2050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②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50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③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50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④ 回想刚才小组展示的统计图,“豪门”内衣在五大城市销售量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人们对网上事业的期望的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
⑤ 你能不能谈谈应该怎样合理选择统计图?(学生先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并派代表回答)
[设计说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选择统计图的条件。

前三个问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体会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统计图本身的特点选择统计图,第四个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体会数据本身的特点也是选择统计图时应考虑的因素。

在以上四个问题的铺设下,问题⑤的设置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3)统计图的选择与制作。

学生根据小组收集到的感兴趣事件的数据,结合本小组制定的研究方向,小组讨论,选择哪种统计图展示数据最合适。

小组成员各自制作统计图(组内互相交流协商、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四人小组选出制作最好的统计图展示,并派代表讲解,最终对被研究的问题作出决策。

完成调查报告(课堂时间有限,要求课后完成即可)。

例如,调查青少年犯罪率,制成折线统计图,发现青少年犯罪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得出决策:应加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

● 第三环节:练一练(参看教材课后“随堂练习”)。

其中,1(1)题制作统计图后,应引导学生对生活垃圾问题的思考,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及“减少生活垃圾”等方面的环保意识,渗透数学教学的德育意义。

●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及课前的社会调查,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包括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怎样选择统计图,统计对于合理决策的作用,社会调查时学到的课外知识及切身感受。

●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教材第184页第6题(经过一周的调查搜集数据,制作统计图);
(2)完成调查报告。

4第四步: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
在上面的这节课中,旨在通过编制系列问题、系列活动,达到评估学生、调节教学节奏的目的。

例如,在情景引入中,通过“请同学们回想:你曾学过哪些统计图?你对统计图有什么样的认识?你认为它有什么用途”等问题评估和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本课的预期起点,通过课前批阅同学们在生活中搜集的统计图作业,通过课堂上有选择地请各小组代表展示所收集的统计图,通过“你们的统计图是从哪儿搜集的,你能从中读取哪些信息”等问题,导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5第五步: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设计者较好地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得出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广———回顾与反思”的过程。

同时,设计者充分考虑课堂上的综述性评估的落实,例如,在“统计图的选择与制作”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五个问题串的设置逐步引发学生对统计图选择的思考,由此铺垫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地总结归纳出第五个问题,而且结论的得出来源于学生的亲身感受。

实际的教学表明,此处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选择,制作,并且要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调查了解———搜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体会统计决策的含义。

实际的教学显示,学生的争论、交流形成本节课实际教学的一个小高潮,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选择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识,其效果远远高于教师对统计图知识的讲解和强化,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在执教后,任课教师赵老师对本节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作了如下反思:(1)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避免让思维活跃的一些学生的回答代替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其他学生的疑问。

(2)对小组讨论,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适当的指导和适时的调控,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总之,数学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的数学备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数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之前,对教学行为进行周密思考与安排的过程,是对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求等教学要素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认真研究的过程;是对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什么策略、方案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的设计与安排。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应放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上;应放在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数学活动上;应放在如何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
程中有效地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进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效果上;应放在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上;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上。

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既是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目标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学策略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过程,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反思的问题。

加强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是促进自己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而有效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