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教案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教案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10bec6cf78a6529657d5352.png)
第一课时: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师:梁昌德教学内容:教材47页例1.教学目标:1、是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天数。
2、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计算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准确记住一年中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2你知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课件展示,学生交流。
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年、月、日,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揭示课题:年月日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1、这是2010年的年历,也就是我们说的日历。
细心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数一数,一年又几个月?(2)找一找,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3)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2、填一填:细心观察,将2004年和2005年各月的天数填入表中。
(1)出示学生填表。
(2)细心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指明交流,得出结论。
不管是哪一年,31天的都是1、3、5、7、8、10、12月;30天的都是4、6、9、11月;只有2月的天数有时是29天,有时是28天。
3、记一记:记住大、小月的方法。
(1)出示图片,学生齐读(2)拳头示意法: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师生一起用拳头熟记。
(3)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有变化。
让学生熟记三遍4、巩固练习记住月大、月小的练习,月大的给红苹果,月小的给青苹果。
三、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四、课堂练习48页做一做2013-4-7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教师:梁昌德教学内容:教材52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认识1日=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学会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的互换方法。
2、通过演示、交流、感悟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的意义。
兴趣小组教案MicrosoftW
![兴趣小组教案MicrosoftW](https://img.taocdn.com/s3/m/2d0704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4.png)
兴趣小组教案Microsoft Word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培养对Microsoft Word的兴趣和技能。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学会编辑、格式化文档,以及运用各种工具和功能。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Microsoft Word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2. 培养学生独立编辑、格式化文档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Word的插图、表格等工具丰富文档内容。
4.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章节一:Word的基本操作启动和退出Word创建新文档保存文档打开文档文本输入与编辑2. 章节二:字体和段落格式字体设置(字体、大小、颜色等)段落设置(间距、对齐、项目符号等)撤销和恢复操作3. 章节三:图片和形状插入图片和形状调整图片和形状的大小、位置应用图片和形状样式4. 章节四:表格和图表插入表格和图表编辑表格和图表应用表格和图表样式5. 章节五:文档布局和页面设置页面设置(页边距、纸张方向等)页面布局(分栏、水印等)插入页码和页脚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示范教学,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3.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学习。
4.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独立完成文档编辑和格式化。
3. 学生能运用图片、形状、表格等工具丰富文档内容。
六、章节六:文档审阅与共享插入批注和评论跟踪文档更改合并与比较文档保护文档(密码、权限设置)共享文档(发送、打印、电子邮件)七、章节七:高级排版技巧使用样式和格式刷创建和应用目录和索引的创建分节与分页控制脚注和尾注的插入八、章节八:宏与自动化宏的概念与创建自动化任务(如批量处理文档)了解VBA编程基础(可选深入内容)宏的安全性和使用限制九、章节九:Word与外部设备的交互导出和导入文档(如PDF、文本文件)使用Word编写邮件合并文档连接和同步Word与云端服务(如OneDrive)利用外部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进行文档处理十、章节十:项目实践与创意展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如学校活动通知、个人简历、小册子等)创意展示(利用Word的图形、颜色、动画等功能制作吸引人的展示文档)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总结与展望(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回顾,以及对未来学习方向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章节二:字体和段落格式补充说明:字体设置包括字体、大小、颜色等,需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下拉菜单或快捷键进行设置。
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f53339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9.png)
教案Microsoft Word文档一、教案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4. 教学评价的设计5. 教案的格式与结构二、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1. 文档的新建、打开与保存2. 文字的输入与编辑3. 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4. 插入图片、表格、图表等元素5. 文档的打印与预览三、Word文档的高级应用1. 样式与模板的应用2. 目录的创建与编辑3. 页眉页脚的设置4. 注释与批注的功能5. 邮件合并与文档审阅四、Word文档的协作与共享1. 共享文档与权限设置2. 多人编辑文档3. 利用云服务进行文档存储与同步4. 导入导出文档格式5. 文档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五、教学实践与反思1.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调整2.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4.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六、Word文档的图文混排与动画效果1. 插入与编辑图片、图形、SmartArt2. 文字环绕与图文布局3. 应用超与动作按钮4. 插入与使用动画效果5. 图文混排技巧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七、Word文档的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表的创建与编辑2.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3. 条件格式与数据筛选4. 创建图表分析数据5. Word与其他数据处理软件的协作八、Word文档的创意设计与视觉呈现1. 页面布局与视觉设计原则2. 颜色、字体与图片的选择与应用3. 制作教学课件与演示文稿4. 设计创意文档与宣传材料5. 视觉呈现技巧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九、教学技术创新与Word文档的融合1. 利用Word文档进行交互式教学2. 创新教学模式与工具的应用3. 结合多媒体与信息化教学资源4. 教学数据统计与分析5. 未来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Word文档的潜在应用2. 学生能力提升与教学效果的关联3. 教案创新与教学实践的结合4. 拓展Word文档在教学外的应用领域5.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思维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的基本概念与特点重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教学评价的设计难点:教案的格式与结构二、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重点:文字的输入与编辑、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难点:插入图片、表格、图表等元素三、Word文档的高级应用重点:样式与模板的应用、目录的创建与编辑难点:邮件合并与文档审阅四、Word文档的协作与共享重点:共享文档与权限设置、多人编辑文档难点:利用云服务进行文档存储与同步五、教学实践与反思重点: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调整、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六、Word文档的图文混排与动画效果重点:插入与编辑图片、图形、SmartArt、文字环绕与图文布局难点:应用超与动作按钮、插入与使用动画效果七、Word文档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重点:数据表的创建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难点:条件格式与数据筛选、创建图表分析数据八、Word文档的创意设计与视觉呈现重点:页面布局与视觉设计原则、颜色、字体与图片的选择与应用难点:制作教学课件与演示文稿、设计创意文档与宣传材料九、教学技术创新与Word文档的融合重点:利用Word文档进行交互式教学、结合多媒体与信息化教学资源难点:教学数据统计与分析、未来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Word文档的潜在应用难点:教案创新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拓展Word文档在教学外的应用领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教学设计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204ec0ea76e58fafbb00309.png)
《慈母情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3、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醒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的词句,体会母亲的平凡伟大。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抓住题眼,导入课题1、诗歌铺垫。
(背景音乐《母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到慈母,老师想到一幅画,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位母亲在穿针引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由这幅画你们想到了什么?(齐诵《游子吟》)2、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浓浓的情,暖暖的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的朗读一遍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感知。
思考: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慈母情深的?2、梳理大意。
三、研读课文、感悟深情(一)自读自悟,用心批注。
作者围绕买书这件事,是怎样表达慈母情深的?自学指导:默读课文,画出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仔细体会,并在旁边用简洁的词语批注。
(二)研读悟情,体会深情1、寻找母亲,感悟环境的艰苦(课件出示重点语句)(1)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提示:你从“震耳欲聋”体会到什么?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简接表现了“震耳欲聋”?(2)“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提示:作者看到了什么?你如何体会“及其”这个词的表达效果?2.走进母亲,感悟母亲的形象(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开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谈感受(抓关键词:吃惊地背直起来了眼神疲惫)a.这句话很有特点,三次提到母亲,而且放到句末,我们平时会怎么写?出示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通过比较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加强烈?师:这样写的好处就是为了突出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母亲的钱就是这样挣得。
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166cc1e6c175f0e7cd137ff.png)
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对探究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在试验和探究过程中,积累一些科学假设对比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体验合作和动手的整个过程的积极的情绪。
【教学重点】铁盐、亚铁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铁盐、亚铁盐之间的相互转化【课型】新课【教具准备】FeCl3、FeSO4、硫氰化钾、铁粉、H2O2、、维生素C、氯水。
【教学过程】【导入】放映补铁广告【提问】(1)口服液中补的是铁还是含铁盐呢?(2)补的是亚铁盐(Fe2+)还是铁盐(Fe3+)呢?课件展示: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示意图了解补得是Fe2+.课件展示:医生药方继续提问:为什么医生药方要加上维生素C,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探讨第一个问题:Fe2+和Fe3+的检验。
【板书】1.Fe3+和Fe2+的检验【展示】展示两瓶硫酸亚铁和氯化铁溶液【教师】怎么区分呢?【学生】观察颜色,铁离子显黄色,亚铁离子显浅绿色【板书】观察法【教师】观察颜色是我们初步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如果说溶液足够稀的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颜色的,那么我们还可以选择什么化学试剂来进一步确认。
【学生回答】可以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教师】好,请大家动手试试看【学生活动】完成课本实验3-9并填表【教师】请说说你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在硫酸亚铁溶液中看到有点灰绿色的沉淀;在氯化铁溶液中看到的是红褐色沉淀。
【教师】稀释溶液,滴加NaOH溶液看不到明显现象,这种情况下如何鉴别呢?请看一份资料。
请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鉴别之【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完成实验3-10【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看到的现象。
【学生回答】三氯化铁滴加KSCN溶液,出现了血红色,但是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我也看到了红色。
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80e9d4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c.png)
《教案Microsoft Word文档》一、前言1.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员熟练掌握Microsoft Word 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提高文档编辑和排版能力。
2.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员。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 熟悉Word界面及主要功能按钮。
3. 学会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文档。
4. 掌握文本的输入、编辑和删除方法。
5. 学会设置字体、段落格式和页面布局。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Word的基本操作1.1 启动和退出Word1.2 熟悉Word界面1.3 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文档1.4 文本的输入、编辑和删除2. 第二课时:字体和段落格式设置2.1 设置字体格式2.2 设置段落格式2.3 实践操作: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3. 第三课时:页面布局和打印设置3.1 设置页面布局3.2 设置页边距3.3 设置页眉页脚3.4 打印文档四、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每个功能按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操作:教师演示每个功能的操作过程。
3. 学员实践:学员跟随教师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员能熟练启动和退出Word。
2. 学员熟悉Word界面及主要功能按钮。
3. 学员能独立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文档。
4. 学员能熟练进行文本的输入、编辑和删除。
5. 学员能设置字体、段落格式和页面布局。
6. 学员能完成课后作业,展示所学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Microsoft Word 2024入门与提高》2. 教学PPT3. 练习文档4. 视频教程七、教学环境1. 计算机房2. 投影仪3. 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104. Microsoft Word 2024八、教学策略1. 循序渐进:从基本操作到高级功能,逐步讲解和练习。
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a28974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0.png)
教案Microsoft Word文档第一章:Word的基本操作1.1 教学目标了解Word的功能和界面布局学习如何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Word文档掌握输入、编辑和删除文本的基本方法1.2 教学内容Word的功能和界面布局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Word文档输入、编辑和删除文本字体设置和段落格式化1.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Word的功能和界面布局2. 实践:创建新文档,输入文本并保存3. 练习:编辑和删除文本,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第二章:Word的格式设置2.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效果掌握如何对文本进行加粗、斜体和下划线等格式化操作了解如何调整段落间距、对齐方式和行间距等2.2 教学内容字体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效果文本格式化:加粗、斜体、下划线等段落格式化:间距、对齐方式和行间距等2.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字体设置和文本格式化2. 实践: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效果,进行文本格式化3. 练习:调整段落间距、对齐方式和行间距等第三章:Word的图片和形状3.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在Word中插入和编辑图片掌握如何插入和编辑形状、文本框和艺术字等了解如何对插入的图片和形状进行格式化3.2 教学内容插入和编辑图片:插入、剪裁、调整大小和旋转等插入和编辑形状:插入、填充颜色、边框样式和文本框等插入和编辑艺术字:插入、样式选择和编辑文本等3.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插入和编辑图片的方法2. 实践:插入图片并进行剪裁、调整大小和旋转等操作3. 练习:插入和编辑形状、文本框和艺术字,进行格式化第四章:Word的表格和图表4.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在Word中插入和编辑表格掌握如何插入和编辑图表、柱状图和饼图等了解如何对插入的表格和图表进行格式化4.2 教学内容插入和编辑表格:插入、行列调整、边框样式等插入和编辑图表:插入、数据编辑和样式选择等插入和编辑柱状图和饼图:插入、数据编辑和样式选择等4.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插入和编辑表格的方法2. 实践:插入表格并进行行列调整、边框样式等操作3. 练习:插入和编辑图表、柱状图和饼图,进行格式化第五章:Word的页面设置和打印5.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设置页面边距、纸张方向和页眉页脚等掌握如何进行页面布局和打印设置了解如何对文档进行预览和打印5.2 教学内容页面设置:页面边距、纸张方向、页眉页脚等页面布局:分页、页面背景和页边框等打印设置:打印范围、打印质量和打印样式等5.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页面设置和页面布局的方法2. 实践:设置页面边距、纸张方向和页眉页脚等3. 练习:进行页面布局和打印设置,预览和打印文档第六章:Word的审阅和共享6.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使用Word的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掌握如何添加和编辑批注了解如何跟踪更改和比较文档学习如何共享文档和协作编辑6.2 教学内容拼写和语法检查:检查和修正拼写和语法错误跟踪更改:查看和接受或拒绝更改比较文档:比较不同版本文档的差异共享文档:使用OneDrive、电子邮件等共享文档协作编辑:使用共同编辑功能进行协作6.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拼写和语法检查的重要性2. 实践: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3. 练习:添加、编辑和管理批注4. 练习:使用跟踪更改功能5. 导入:介绍比较文档和共享文档的方法6. 实践:比较不同版本文档的差异7. 实践:使用OneDrive、电子邮件等共享文档8. 练习:使用共同编辑功能进行协作第七章:Word的高级排版技巧7.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使用Word的目录和页码功能掌握如何使用分节和分页功能了解如何使用脚注和尾注学习如何使用域和宏7.2 教学内容目录和页码:创建和更新目录、设置页码格式分节和分页:使用分节符和分页符控制文档内容格式域:插入和编辑域以及域的属性宏:录制、编辑和使用宏自动化重复性任务7.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目录和页码功能的重要性2. 实践:创建和更新目录、设置页码格式3. 练习:使用分节和分页功能4. 导入:介绍脚注和尾注的添加和编辑方法5. 实践:添加脚注和尾注以及它们的格式设置6. 导入:介绍域的概念和应用7. 实践:插入和编辑域以及域的属性8. 导入:介绍宏的录制和使用方法9. 实践:录制、编辑和使用宏自动化重复性任务第八章:Word的邮件合并和自动化8.1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使用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掌握如何使用Word的宏和VBA脚本进行自动化了解如何将Word文档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8.2 教学内容邮件合并:创建主文档和数据源,执行邮件合并宏和VBA脚本:录制宏,编写VBA脚本进行自动化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使用Word与其他应用程序的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化8.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邮件合并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实践:创建主文档和数据源,执行邮件合并3. 练习:使用宏和VBA脚本进行自动化4. 导入:介绍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的方法和技巧5. 实践:使用Word与其他应用程序的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化第九章:Word的案例分析和实践9.1 教学目标分析实际应用中的Word文档案例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Word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Word文档案例,如简历、报告、论文等实践: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排版、格式设置、图片处理等9.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案例分析的重要性2. 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Word文档案例3. 实践: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第十章:Word的考试技巧和复习10.1 教学目标学习应对Word考试的技巧复习Word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提高Word实际应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考试技巧:了解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复习:回顾Word的主要功能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10.3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考试技巧的重要性2. 复习:回顾Word的主要功能和操作3. 练习:进行模拟试题练习,提高应试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基础操作和功能学习:这些章节主要介绍了Word的基本操作、格式设置、图片和形状的处理、表格和图表的使用,以及页面设置和打印。
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95ef1f40242a8956bece484.png)
综合语言运用课的教学设计New Standard EnglishBook5.Module7 AustraliaUnit3 Language in use一、教材分析:本模块以旅游为线索,以澳大利亚为中心话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相关词汇、相关句式结构,掌握“that”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从而能够用英语谈论澳大利亚的饮食、历史、风景名胜等,进而尝试谈论自己真实的经历或希望游览的地区。
Unit3.作为一节综合语言运用课,教材设计了13个活动(包括Around the world )。
丰富的活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了多层次的载体,但是由于语言活动过多,学生难以在一课时间内完成,而且由于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紧密地联系,学生难以始终如一的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因此我对13个活动进行分析归类:其中Activity 1-6是语法的巩固活动从理解,到限制性活动,再到开放式的训练活动,层层递进。
活动7-9为词汇活动,包括了听音辨别、理解词汇和记忆词汇,以及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词汇。
Around the world.作为阅读材料在培养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其了解异域文化提供支持。
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组织信息,写作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从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来看,约三分之一的同学把英语作为喜爱的科目之一,在课堂中表现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愿望;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虽然不喜欢学习英语,但是作为学生的强烈责任感使他们把学习英语作为了一种习惯;有六分之一的同学虽然对于学习英语不感兴趣,但是在教师的关注下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小组同伴的帮助能够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另外有个别的同学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较大。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是教学设计时要深入思考的。
从学习策略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在学习中愿意与他人合作,教师要加班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了对学生调控策略指导。
word的教学设计方案(2024)
![word的教学设计方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cee3a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f.png)
使用形状工具绘制各种图形,如线条、箭头、矩形、椭圆等,并设置形状格式。
将多个图形对象组合成一个整体,方便移动和调整。
20
2024/1/28
21
2024/1/28
使用内置样式或自定义样式,快速格式化文本和段落。
应用样式
创建模板
使用模板
修改样式
基于现有文档创建模板,设置默认样式和格式。
打开Word文档,在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左键,即可开始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过程中,可使用键盘上的快捷键,如Ctrl+C(复制)、Ctrl+V(粘贴)、Ctrl+X(剪切)等,提高输入效率。
若要输入特殊字符或符号,可点击Word界面上方的“插入”选项卡,在“符号”组中选择需要的符号。
12
2024/1/28
学习建议
适用人群
6
2024/1/28
02
CHAPTER
Word界面与基本操作
7
2024/1/28
通过开始菜单或桌面快捷方式启动Word应用程序。
启动Word
点击Word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或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选项。
退出Word
8
2024/1/28
状态栏
显示当前文档的状态信息,如页数、字数、视图方式等。
页面布局与打印
学习页面设置、页眉页脚、分栏、分页等页面布局技巧;了解打印预览和打印设置。
28
2024/1/28
挑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学生作品展示
针对学生的作品,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评价反馈
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9b37184cc22bcd126ff0c61.png)
【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
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二、介绍作者、解题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掌握字词,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3)
![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3)](https://img.taocdn.com/s3/m/120009eacaaedd3382c4d30a.png)
初二数学: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作者及工作单位贾莲霞准格尔旗第九中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的导入分三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老师用两个含30度的角的直角三角板给学生拼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拼出的图形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接着回顾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个等边三角形;最后思考,在一个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导入分三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老师用含三十度的直角三角板给学生拼出一个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拼出的图形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接着回顾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个等边三角形;最后思考,在一个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对于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学生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课的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演示观察中清晰地看到两个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等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最后通过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来思考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感知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情分析在导入新课时,为了让学生进行活动,借助教具呈现等边三角形与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学生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课的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演示观察中清晰地看到它和等边三角形的联系,借助这样的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开始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后面的推到与证明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和难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学生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课的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演示观察中清晰地看到它和等边三角形的联系,借助这样的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开始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后面的推导及证明做好铺垫,有助于学后生形成知识网络后灵活应用。
教学流程示意一、关于导入的设计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下,让学生感受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联系,从而得出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感知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word 教学设计
![word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0389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8.png)
word 教学设计word 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word 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word 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学生能在WORD中正确启动和退出Word。
3.学生能准确说出Word窗口的组成。
4.学生能在Word中正确新建文档和保存文档。
二、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
2.演示法。
3.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课程: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带有图片、艺术字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并告诉学生这样的例子在学完WORD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来,从而引起学生对WORD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教师首先出示一篇没有进行修饰排版过的文章,然后再拿另外一个已经进行修饰排版的文章与前一个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师提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最后指出Word有哪些功能?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总结结果进行补充,最后指出: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通过看书和上网查找资料,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小组讨论总结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功能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教师做最后补充。
4.新建Word文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
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
五年级下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五年级下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94e934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8.png)
五年级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简单的句子编写。
(3)能够听懂并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词汇:本节课将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如:购物、饮食、运动等。
2. 句型:本节课将学习如何用所学生词汇进行简单的句子编写,如:我喜欢购物。
3. 语法:本节课将学习一般现在时,如:我喜欢购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句子编写。
2. 难点: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句子编写,并能听懂并进行日常交流。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口语交流,激活学生们的语言能力。
2. 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词汇图片,学生们跟读并记忆词汇。
3. 句型练习(10分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生词汇进行句子编写。
4. 语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学生们进行相关练习。
5. 情境模拟(10分钟):学生们分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口语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小组讨论等。
2.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法、词汇的正确使用。
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20201016044836)
![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20201016044836)](https://img.taocdn.com/s3/m/46af4e5f998fcc22bdd10d47.png)
Un it3 Shopp ing For FoodLess on3 Fun Readi ng and Writ ing一、Teaching objectives1. Skill objectiveStudents should use the words(above、in front of、below、behind)make a senten ces2. Stude nts will un dersta ndWhere' s or where are the …..?It ' s or they ' re ............ t he ........3. Students will use the target Ianguage to shop at a mini market in English二、Cognition objectives1. Sentence patter n:Where' s or where are the …..?It ' s or they ' re ............ t he ........三、Stratege objectives1、f ocus on the reading2、k now some reading tipsa. read and find the main ideab. read and find details四、emotio n objectives1、Develop ap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healthy food2、Protect your owe things五、Teachi ng methodsAudio-l in gual method, situati on teachi ng method, task-based lear ning 六、Teaching aidsCIA, tape recorder, flashcards七、Teaching difficultiesFocus: stude nts will go shopp ing with target la nguage.八、Teaching processStep1 lead-in1、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on the topic and make them active in talkinga. great stude nts and show photos the teacher took in Anqingb. use the words(above、in front of、below、behind)make a sentences2、review the vocabulary of foodmake a dialog with your part nerStep2 prese ntati on1. train the reading skillsa. liste n and find the main idea.b. read ing for details2. lear n the senten ces patter n in the situatio na. liste n the first sect ion of the video and ask the questi on:where 'sbobo and dongdong?b. look at the readi ng aga in the n an swer sect ion B3. improve stude nts ' read ing and speak inga.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from the con clusi on. Ask stude nts to speak freely step3 practice1. play the tape and ask stude nts to repeat2. Arrange the pair -vork」ook and make the dialogsThey' re in thesupermarketIt ' Bobo'S all.The ball is orange.The ball is above the apples.Step4 Exte nsion1. prepare a chat2、look at the chat, then make a sentencesa. Grapes are in front of the bananasb. Potato chips are beh ind the butterc. Candy is below the peachesd. Pears are above the oran gese. Tofu is below the milk4、complete the blanka.--Where are the grapes?--They' re in front of the ( bananas ).b. --Where are the ( pears )?--They' re above the oranges.c. --Where ' s the tofu?--It ' s ( below )the milkd. --Where' s the can dy?--It ' s below the( milk ).e. --where are the potato chips?--They' re (behind) (the) (potato chips ).九、Homework1. complete p36 more practice2. look at the chat write five senten ces十、Blackboard DesignUn it3 Shopp ing For FoodLess on3 Fun Read ing and Writ ingabove where' s the ................... ?below It ' s ...................... the ......in front of where are the .................. ?behind They' re .......... t he .........1、Reflect ion:。
word的使用教案[优秀范文5篇]
![word的使用教案[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e7b8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c.png)
word的使用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word的使用教案Windows及Word的基本操作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以及Word的基本操作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使用以及Word的简单操作。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开关机的正确方法2、要求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Word文字的录入教学器材: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完成电子作品的过程策划主题与内容(主题要小而精,名称要明确并具有感染力)2、制作作品(软件:OpenOffice,永中Office、金山WPS、Microsoft OfficeWPS)3、润色作品(加入设计特色)4、修改与完善作品5、交流与评价二.制作电子作品的步骤1、选择文字处理软件,并输入正文文字并保存。
2、编辑,进行版面设计3、排版和打印三.计算机的启动开机方法:(1)冷启动:打开电源开关(POWER)启动计算机的过程(2)热启动:同时按[Ctrl]+[Alt]+[Del](同时按这三个键,然后选“结束任务”或“关机”,可消除死循环)(3)复位启动:按主机箱上的Reset按钮(效果等同冷启动)四.文字处理软件 1.Word的启动方法一:直接双击桌面上“Microsoft WORD”图标方法二:单击“开始”菜单,出现“开始”菜单→鼠标指向“程序”项,出现“程序”级菜单→单击“程序”级菜单上的“Mircosoft Office”程序项——单击菜单“Mircosoft Word” 方法三:利用文档启动小知识:程序启动后,在默认情况下,Word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件——“文档1”2.Word的界面了解3.文字的录入录入方法(智能ABC、搜狗输入法)的启动:用鼠标单击语言指示器(1)单字输入例字:微wei 型xing 计ji 算 suan 机ji(2)词语输入例词:电脑diannao 计算机jisuanji 隔音符号’ 的使用有助于音节的划分,避免二义性,如:西安xi’an 不应理解为献 xian(3)句子输入当句子输入时,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并一直写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保障,恰当的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从事任教的“看家本领”。
编写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报告,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编写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报告的格式,一般有课堂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形式。
采用课堂教案的方式编写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报告,一般包括:课题名称、年级、设计时间、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内容分析、教具准备、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评估方法、参考资料等。
一、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关注要点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学设计,要关注如下几个基本环节:首先,要正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部分是,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活动;等等。
其次,在真正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如归纳法则(方法)、描述概念(定义)、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首选鼓励和激励策略,即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而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介绍规范的表述,而不宜要求学生都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述。
再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最后,根据课堂实际的实施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二、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例说下面我们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统计图的选择》①的实际内容,分析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1第一步: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对本节课来说,具体的教学目标表现为:● 结果性目标(1)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展示数据。
● 过程性目标(1)经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数据作出决策的能力。
(3)体会数据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4)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第二步: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在小学统计图的基础上,对统计知识的一种延续与拓展。
本学段的学习,更注重学生通过统计图获取大量信息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制图)的过程,体会统计对于客观合理地判断一件事情或决策、预测一件事情起到的积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统计图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体现在学生调查了解、查阅资料等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以及在正确选择、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培养出的决策意识与判断能力。
由于这节课是初中统计的学习难点之一,如果没有恰当的问题情景,没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统计的本意。
因此,这节课可以采取以现实生活为实际背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形式。
学生活动大致分为四部分: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生活中收集数据;课堂上整理数据(选择制作统计图);根据统计作出决策。
3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可以将本节课处理成课前活动和课堂活动两个环节。
●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
(1)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
例如,气象站发布的本市2003年月平均降水量(条形统计图);学校卫生室对全校学生近视情况作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某商场10月份各部门的月销售额(扇形统计图);等等。
目的: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实际的教学效果表明,学生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充分展现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高涨热情。
)(2)收集数据: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要求: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
例如,科技方面的“美国先进军事武器”;家庭生活方面的“家庭每月收支情况”;社会生活方面的“青少年犯罪率”;学校生活方面的“学校教师年龄段、学历问题、学生近视眼情况”等问题。
目的:在不受教师限制的情况下,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为课堂教学中统计图的制作作好数据准备,用来源于学生真实调查的数据制作自己的统计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作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注意: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经过初步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并没有完全照搬教材(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同)内容处理,而是组织学生从调查所得的大量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自觉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将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并作出决策。
(1)情境引入。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调查得到的统计图(可以是照片、资料,也可以是亲自仿制的),并解说从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及此统计图对于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选3~4个小组代表讲解)。
目的: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大量信息的读图能力,并通过亲身体验归纳总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由此引出生活中已经广泛地应用了各种统计图,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2)统计图的选择(以下将教材作了适当改动)。
①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1957~2050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②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50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③ 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50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④ 回想刚才小组展示的统计图,“豪门”内衣在五大城市销售量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人们对网上事业的期望的统计图,可以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吗?⑤ 你能不能谈谈应该怎样合理选择统计图?(学生先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并派代表回答)[设计说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选择统计图的条件。
前三个问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体会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统计图本身的特点选择统计图,第四个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体会数据本身的特点也是选择统计图时应考虑的因素。
在以上四个问题的铺设下,问题⑤的设置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3)统计图的选择与制作。
学生根据小组收集到的感兴趣事件的数据,结合本小组制定的研究方向,小组讨论,选择哪种统计图展示数据最合适。
小组成员各自制作统计图(组内互相交流协商、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四人小组选出制作最好的统计图展示,并派代表讲解,最终对被研究的问题作出决策。
完成调查报告(课堂时间有限,要求课后完成即可)。
例如,调查青少年犯罪率,制成折线统计图,发现青少年犯罪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得出决策:应加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
● 第三环节:练一练(参看教材课后“随堂练习”)。
其中,1(1)题制作统计图后,应引导学生对生活垃圾问题的思考,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及“减少生活垃圾”等方面的环保意识,渗透数学教学的德育意义。
●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及课前的社会调查,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包括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怎样选择统计图,统计对于合理决策的作用,社会调查时学到的课外知识及切身感受。
●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教材第184页第6题(经过一周的调查搜集数据,制作统计图);(2)完成调查报告。
4第四步: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在上面的这节课中,旨在通过编制系列问题、系列活动,达到评估学生、调节教学节奏的目的。
例如,在情景引入中,通过“请同学们回想:你曾学过哪些统计图?你对统计图有什么样的认识?你认为它有什么用途”等问题评估和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本课的预期起点,通过课前批阅同学们在生活中搜集的统计图作业,通过课堂上有选择地请各小组代表展示所收集的统计图,通过“你们的统计图是从哪儿搜集的,你能从中读取哪些信息”等问题,导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5第五步: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设计者较好地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得出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广———回顾与反思”的过程。
同时,设计者充分考虑课堂上的综述性评估的落实,例如,在“统计图的选择与制作”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五个问题串的设置逐步引发学生对统计图选择的思考,由此铺垫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地总结归纳出第五个问题,而且结论的得出来源于学生的亲身感受。
实际的教学表明,此处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选择,制作,并且要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调查了解———搜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体会统计决策的含义。
实际的教学显示,学生的争论、交流形成本节课实际教学的一个小高潮,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选择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识,其效果远远高于教师对统计图知识的讲解和强化,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在执教后,任课教师赵老师对本节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作了如下反思:(1)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避免让思维活跃的一些学生的回答代替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其他学生的疑问。
(2)对小组讨论,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适当的指导和适时的调控,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总之,数学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的数学备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数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之前,对教学行为进行周密思考与安排的过程,是对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求等教学要素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认真研究的过程;是对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什么策略、方案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的设计与安排。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应放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上;应放在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数学活动上;应放在如何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进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效果上;应放在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上;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