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常考题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论证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而在中考历史答题中,学生往往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合理的论证方式来回答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以帮助同学们提升论证水平,写出高分答案。

一、提供事实背景:在回答历史问题时,首先需要给出相关的事实背景,即相关事件、人物、日期等的介绍。

这样能够让读者对整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国家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亡的困境。

这时,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社会的弊病,提出了“废除传统,学习西方”、“救国利民”等理念,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

二、提出观点:在论证中,提出明确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观点要与问题紧密相连,并有一定的深度。

例如:从历史角度看,康梁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倡导科学救国和国家富强。

康梁改革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举例论证: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通过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举例可以是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也可以是相关的政策实施效果等。

例如:康梁变法时期,国家大力推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例如,新式工厂的兴起,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农村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激励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四、分析利弊:在论证中,除了强调观点的正确性外,还需要考虑到其带来的利弊。

通过分析利弊,可以展示自己对问题的全面思考。

例如:康梁变法的推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新政策过于急进,未能充分考虑到国家实际情况和民众的接受度。

此外,也出现了一些腐败的现象,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总结观点:在论证的最后,需要对观点进行总结,强调自己的立场,并简洁明了地阐述观点的重要性。

例如:综上所述,康梁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的重要性无可忽视。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和考点进行设计和调整,以下是一个通用的答题模板,供您参考:
一、选择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逐一分析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3.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简答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题目所问的问题;
3. 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三、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原因、影响等;
3. 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避免就事论事。

四、论述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根据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注意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五、综合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根据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完成题目的解答;
3. 注意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简练。

以上是一个通用的答题模板,但具体的中考历史答题模板还需要结合当地中考的考试要求和历史学科的考试特点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也应该注重练习和总结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初中历史2024届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板(发展变化类+特点特征类+反映说明表明类+认识启示经验教训类)

初中历史2024届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板(发展变化类+特点特征类+反映说明表明类+认识启示经验教训类)

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模板一、发展变化类【题目简析】发展、变化类题目针对的是某一历史事物的发展情况。

之所以将此类题目置于首位,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地中考真题中。

例如 2023 年的广东、天津、福建、陕西均出现了此类题目,广东中考的主观题全部 8 个小题中,甚至有 5 个属于此类题目。

【答题模板】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描述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内容、原因(背景)、特点。

下面,分类总结其答题模板。

不过,变化有时候不仅是一个点,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材料,综合选用答题模板。

(1)发展、变化的内容:①事物自身的变化:整体上,该事物呈现......的特点;具体上,各元素的变化情况(变得丰富、多样,由......到......功能越来越......,技术不断......,价值不断......受......影响,时间、空间变化情况,数量增减情况,沿着某一线索的变化情况......)如 1978 年以后人们的衣着变化:整体上,呈现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特点;具体上,颜色变得多彩,由单调到丰富;款式变得多样,由单一到多元;衣着需求从侧重保暖到侧重美观、多功能;着装理念由大众化到个性化;受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再如古代计时工具的变化:计时功能越来越精确,技术不断创新。

②时间点前后的不同变化:时间点之前,该事物主要是/在/属于/呈现......时间点之后,主要是/在/属于/呈现......如描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唐朝“安史之乱”之前,经济重心主要在北方;之后,经济重心主要在南方③不同时间段(前中后期)的阶段性变化:时间段一,该事物以......为主,主要......;时间段二,以......为主,主要......(或出现......侧重......)如描述洋务运动的阶段性变化:前期以“自强”为主,主要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主,主要创办民用工业④渐进性、发展性变化、趋势(或相反):该事物整体呈现不断上升/增加/提高(或相反)的趋势;某一时间段发展较快,某一时间段发展速度放缓/趋于稳定,趋于规范/完善如描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的美国经济: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50 年代至 60年代发展较快,70 年代经济发展放缓。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与解析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与解析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与解析历史学科作为中考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本文将分享一些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并对其做出解析和解释。

一、选择题选择题在历史考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掌握好解题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得分率。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选择题答题模板:1. 内容概括题型题干通常会给出一个事件或人物的关键词,要求学生从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描述。

答题思路如下:事件概况:简单概述事件背景。

主要人物:介绍相关人物的姓名和身份。

事件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事件发展过程。

事件结果:归纳总结事件的影响或结果。

2. 图示题型题干通常会配有一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理解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题思路如下:观察图片: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包括人物、场景、物品等。

分析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分析,了解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

选择答案:根据对图片的分析选择最符合的答案。

二、主观题主观题的回答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理解能力,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主观题回答模板:1. 事件原因分析型要求学生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

答题思路如下:事件背景:简要介绍事件背景和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件原因:列举并分析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事件影响:归纳总结事件的影响和重要性。

2. 态度观点表达型要求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或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答题思路如下:观点选择:明确自己对事件或问题的观点。

可以选择正面、反面或中立立场。

理由论证:列举理由并进行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可以包括历史事实、逻辑推理等。

态度表达: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三、解析与建议1. 理解题干在回答历史题目时,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目要求。

注意辨别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概况"、"原因"、"态度"等,这些关键词能帮助我们准确回答问题。

2. 列出提纲在回答主观题时,可以先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将要点罗列清楚。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4、画句子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词语,如“也”、“都”、“还”、“再”、“首先”等。

5、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三、材料解析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如果问的是对材料的认识或启示,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5、如果问的是史实问题,要在材料中找出答案。

6、如果问的是年代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题目所问的年代范围。

7、如果问的是人物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人物的国籍等信息。

8、如果问的是事件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9、如果问的是意义或影响问题,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和事件的意义或影响等信息。

10、如果问的是其他问题,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四、问答题1、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

2、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点准确、语言简练。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相关信息。

2、再读选项,找出与题意不符的。

3、注意选项中相似的概念。

4、一题多问时,要考虑题目中所问的多个问题。

5、选项中如果含有“均”等绝对化的词语,要特别注意。

二、列举题1、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2、如果没有给定范围,就仔细阅读材料,把可能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画出来。

3、如果给定了范围,就在给定的范围内画出来。

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可以帮助学生在答题时更加规范和准确,以下是一个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示例:
一、选择题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逐个分析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3. 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通过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

4. 选出最终答案后,要再次检查一遍题目和选项,确保答案正确。

二、填空题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正确答案。

3. 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要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三、简答题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根据所学知识,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3. 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出现重复和混乱的情况。

4. 回答时要注重细节和要点,不要遗漏关键信息。

四、材料分析题
1. 仔细阅读材料和题目,理解题意和材料内容。

2. 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4. 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时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以上是一个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示例,具体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考试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对比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对比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对比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要求较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历史,下面分享一些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提高答题水平。

一、对比题型的基本要求对比题型在历史中很常见,要求学生理解和分析不同历史事件、人物或文化背景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在回答对比题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模板来展开我们的答案。

1. 引入段落a. 介绍题目背景或对比对象b. 提出对比的目的或重要性2. 共同点a. 描述第一个对象的特点b. 描述第二个对象的特点c. 比较两者的相似之处3. 不同点a. 描述第一个对象的不同之处b. 描述第二个对象的不同之处c. 比较两者的差异之处4. 总结段落a. 简要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b. 引出对比的意义或启示二、对比题型的例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上述模板来回答一个对比题。

题目:比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

1. 引入段落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和社会形态。

通过比较这两者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共同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以封建等级制度为支撑的社会形态。

现代工业社会则注重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进步。

尽管两个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等级制度,人们的生活都受到阶级差距的制约。

3. 不同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人们的地位和身份由出生决定,社会流动性极低。

而现代工业社会注重个人能力和职业的选择,社会流动性相对较高,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

4. 总结段落通过比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地位和机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限制了人们的社会流动性,而现代工业社会则更加重视个体努力和能力的发挥,给予了人们追求自己梦想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及套路

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及套路

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及套路
中考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及套路:
一、认真审题
1. 审材料: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

2. 审设问:明确设问要求,理解命题意图,避免答非所问。

3. 审时空范围:明确历史事件的时间、空间范围,确保答题内容不超出时空范围。

二、构建知识体系
1. 根据材料和设问,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2. 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题目,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完整的答案。

三、注意语言表达
1.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的历史术语和概念,避免使用模糊或不确定的语言。

2. 语言简练:答案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或重复。

3. 逻辑清晰:答案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阅卷老师理解。

四、答题技巧
1. 对于选择题,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对于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采用排除法或比较法进行选择。

2. 对于材料解析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

答案要紧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3. 对于问答题,要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答案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点明确。

对于需要分析的问题,要注意多角度进行分析。

五、注意事项
1. 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方便阅卷老师批改。

2. 严格按照要求作答,不要超出现场提供的答题区域。

3. 考试结束后,要注意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核对,避免出现失误。

中考历史常考题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常考题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常考题答题模板中考历史常考题答题模板一、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二、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1.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群众的努力。

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4.苏联等国家的援助(主要指建国初期)。

三、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经济交流。

2.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有效的统治措施(适用于中国古代史)。

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四、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1.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特指古代社会)。

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特指古代社会)。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特指改革开放后)。

五、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1.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惯)的影响(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2.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

六、改革成败的原因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①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

②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

③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

④改革根基不强。

⑤改革的阻碍力十分强大。

七、大国崛起的因素1.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

2.政治体制创新。

3.科技创新。

4.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根据题意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

1. 问题1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2. 问题2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二、填空题本部分共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根据题意填写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

3. 问题3:答案填写处4. 问题4:答案填写处三、简答题本部分共5个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5. 问题5:(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6. 问题6:(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7. 问题7:(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8. 问题8:(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9. 问题9:(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四、论述题本部分共2个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请根据题意进行详细论述,观点清晰,条理分明。

10. 问题10:(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11. 问题11:(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五、综合题本部分共3个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12. 问题12:(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13. 问题13:(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14. 问题14:(请在此回答,字数适当增加,以满足1500字要求)总结:通过以上模板,我们可以发现2023年中考历史答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题五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题型和要求,考生需根据题意进行准确作答。

希望考生们能在备考中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类历史题型,以取得优异成绩。

祝愿大家顺利通过中考,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中历史19个中考常考设问及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19个中考常考设问及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19个中考常考设问及答题模板一、大国崛起1. 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 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1. 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 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①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② 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 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 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 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1. 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 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六、民族复兴1. 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答案模板(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论述题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论述题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论述题在中考历史考试中,论述题往往是考生需要面对的一种常见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和考题的要求,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方式进行回答。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可以帮助考生合理组织自己的回答。

一、引出论述题目在开始回答论述题之前,首先需要引出论述题目,表明自己对命题的理解,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明确回答的方向。

例如,对于一个关于农耕文明的论述题,可以这样开始:本次论述题目是关于农耕文明的发展和影响,请考生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和资料,就农耕文明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阐述。

二、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回答论述题目时,需要首先清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提前构思好自己的回答,然后在回答中明确表达出来。

例如,在回答关于农耕文明的论述题时,可以这样陈述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农耕文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人类逐渐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还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提供相关历史事件及事实回答论述题时,需要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和事实,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可以举例说明,引用历史资料,或者引用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再以农耕文明为例:首先,农耕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经济方式转变为种植农业经济方式,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农田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方式。

其次,农耕文明的特点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阶层的出现。

农耕的兴起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人口增加,农业社会也逐渐形成起来。

同时,为了保证农业的顺利进行,人类开始发展农具、灌溉和耕作技术,促进了技术和工艺的进步。

最后,农耕文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兴起,形成了大规模的人类聚居区,进而促进了人口流动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此外,农耕文明还催生了城市文明、文字的发明和经济的繁荣,拓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空间。

初中历史2024届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板(背景原因因素类+评价看待类+列举开放类)

初中历史2024届中考各类题型答题模板(背景原因因素类+评价看待类+列举开放类)

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模板一、背景原因因素类【题目简析】背景、原因、因素类的问题,虽然问法不同,但殊途同归,可用答题模板克之。

回答方向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史实,就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包括国内外(或事件各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这些要点,回答时要结合题目分析,不要生搬硬套。

有则答之,无则略之。

【答题模板】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三大产业+贸易+生产+消费市场.......:(2)政治背景=国家/政府+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理论+科技+教育+艺术+意识形态+宗教.....如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事件的我方)①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②政治:政府腐败+军事废弛+财政亏空+阶级矛盾尖锐③文化:思想封闭、愚昧自大。

国际:(事件的敌方)①经济: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扩大,需要打开消费市场;鸦片贸易获利巨大②政治:资本主义崛起、扩张+军事实力大增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人民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思想:列宁主义。

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原因(因素和原因基本相同):(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事物当事人、人才的努力、事物自身的继承、借鉴、创新,事物自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发展外因:事物外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发展,如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的推动或支持、人们观念的革新、外来事物的影响等政治、经济、文化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比较与对比题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比较与对比题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如何回答比较与对比题在中考历史答题中,比较与对比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正确地回答比较与对比题需要遵循一定的模板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考历史答题时如何回答比较与对比题。

比较与对比题要求考生在给定的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之间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得出结论。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回答比较与对比题的模板:1. 开篇引入:简要介绍被比较或对比的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明确回答问题的背景和范围。

2. 重点叙述第一个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详细描述第一个要比较或对比的对象,包括其相关背景、特点、影响等。

3. 重点叙述第二个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同样地,详细描述第二个要比较或对比的对象,包括其相关背景、特点、影响等。

4. 比较与对比:接下来,逐点进行比较与对比。

可以按照主题、特点或时间顺序进行逐点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使用连接词如"相同之处是"、"而不同的是"等,来引导句子的写作。

5. 分析结论:在比较与对比完毕后,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可以指出哪个历史事件、人物或观点更重要、更有影响力,也可以提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下面以比较与对比两位历史人物为例,展示一个完整的回答比较与对比题的篇章结构:历史人物A与历史人物B的比较与对比开篇引入:历史人物A和历史人物B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思想。

接下来,将对他们进行比较与对比。

重点叙述历史人物A:历史人物A是XXXX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XXXX方面有显著的贡献。

他的特点包括XXXXX。

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XXXXX。

重点叙述历史人物B:历史人物B则是XXXX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XXXX方面有显著的贡献。

他的特点包括XXXXX。

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XXXXX。

比较与对比:首先,比较历史人物A和历史人物B在思想体系上的相同之处。

他们都强调XXXXX。

然后,对比他们在实践中的不同之处。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第二版)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第二版)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第二版)历史作为一门复杂而又深邃的学科,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论证能力。

在中考历史答题中,如何写出高分论证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种有效的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帮助学生们提升论证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导言】在历史学科中,论证是解答问题的核心。

正确的论证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观点、提供具体事例、展开深入解释,并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以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供广大考生参考。

【段落一:开门见山,明确观点】首先,在回答历史问答题或论述题时,我们需要开门见山,明确自己的观点。

这样做有助于引导整个论证过程,并确保答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明确观点:1. 直接回答问题,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 使用含义明确的表达方式,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述;3. 在回答问题前先对问题进行分析,确保理解问题的关键点。

【段落二:提供具体事例】第二步,我们需要提供具体的历史事例,以支持我们的观点。

具体事例可以是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这些事例可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实际的支撑和证据。

提供具体事例的方法有:1. 选择与观点相关且容易理解的历史事例;2. 对历史事例进行简要的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重要信息;3. 避免罗列无关的历史事例,保持重点突出、有条理性。

【段落三:展开深入解释】在提供具体事例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事例进行深入的解释和分析。

透过历史事例,我们要展示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说明为什么这些事例支持我们的观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展开深入解释的方法如下:1. 分析历史事例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其中的关联性和内在意义;2. 使用相关的历史概念和理论进行解释,提供专业性的历史知识支持;3. 关注细节,并对细节进行适当的解读,以充分展示我们的论证能力。

【段落四: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最后,我们需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概括我们的观点并回答问题。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历史解题可以采用以下公式化模式和发散思维:1.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2.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3.主要原因+次要原因4.主观原因+客观原因5.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例如,可以使用这些模式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XXX成立的原因等等。

另外,还可以使用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的模式来分析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以及使用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的模式来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等。

评价人和事的方法:在评价人和事时,不仅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不仅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解题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具体分析方法如下: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例如,鸦片战争背景分析中,国内背景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国际背景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扩张等方面。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例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以及国际国主义忙于一战等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中,内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外因包括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

以上是历史解题的一些公式化模式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提高历史解题能力。

古代经济的分析方法通常是先分析各时期的经济政策调整,然后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例如,唐朝经济的分析是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然后分析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一、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④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附:细化历史公式全套: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一、关键词:1、历史背景: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历史影响:分析历史事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

3、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和贡献,包括政治家、文化名人等方面。

4、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包括战争、革命等方面。

二、文章结构:1、引言:简要介绍历史背景和需要回答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主体:根据关键词,分别阐述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分析和评价。

3、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强调历史事件或人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具体内容:1、历史背景:需要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比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方面。

2、历史影响:需要分析历史事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

比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

3、历史人物:需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和贡献,包括政治家、文化名人等方面。

比如政治思想、政治成就、文化成就等方面。

4、历史事件:需要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包括战争、革命等方面。

比如战争原因、战争过程、战争结果等方面。

四、注意事项:1、注意语言规范:使用准确、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和事实。

2、注意逻辑清晰:按照时间或逻辑顺序组织文章,确保文章条理清晰。

3、注意证据充分:运用可靠的史料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4、注意观点客观:尊重历史事实,不夸大或歪曲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和贡献。

五、例文赏析:以下是一篇关于唐朝安史之乱的例文,供大家参考:唐朝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历史事件。

其背景包括唐朝内部政治制度的动荡、地方军事势力的膨胀以及外部民族势力的侵扰等因素。

安史之乱对唐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导致了唐朝中央政权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安禄山和史思明是唐朝末年的两位重要将领,他们的反叛行动不仅改变了唐朝的历史进程,也成为了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常考设问答题模板

历史常考设问答题模板

中考马上就要开始啦!不过不用紧张,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通过分析研究近几年全国真题的542条开放性设问归纳的常考答案模板。

七嘴八舌说考情素质教育有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特点,在各地市中考命题方面都会有意识的提升和增加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的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和分值,而开放性设问并不具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常考设问及答案模板一、大国崛起1. 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 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1. 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 答案模板(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 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 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1. 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 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因类 1. 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2.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群众的努力。

(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4)苏联(主要指建国初期)等国家的援助。

3. 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近各民族间经济交流。

(2)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有效的统治措施)。

(适用于中国古代史)(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4.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1)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

(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5.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1)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的影响。

(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6. 改革成败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①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

②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

③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

④改革根基不强。

⑤改革的阻碍力十分强大7. 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吸取哪些经验?(1)因素:①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

②政治体制创新。

③科技创新。

④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适时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对外关系,重视经济、民主政治、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崛起。

(2)经验:①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②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④要处理好对外关系,和平崛起。

二、影响类1. 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共同影响。

(1)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

(2)促进思想解放。

(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4)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等。

2. 改革的影响。

(1)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改革开放)①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克服了社会危机。

②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社会稳定,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

④巩固了国家统治。

补充:①加重了广大底层劳动者的负担,使其生活更加贫困。

(备注:只适用于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②促进民族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备注:只适用于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摧毁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备注:只适用于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失败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①使社会矛盾或危机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②经济遭到更大破坏。

③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④国家国力衰弱。

补充:客观上有利于先进思想科技文化的传播。

3. 制度、政策、法令等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④社会各方面发展有序进行。

(2)消极影响: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经济发展倒退或停滞,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 战争的影响。

(1)给交战双方带来深重的灾难,双方实力遭到严重削弱。

(2)使人民流离失所,使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3)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4)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

(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6)促进了文明交流。

5. 经济发展的影响。

(古代封建经济、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加速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

(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5)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补充:(1)发展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备注:只适用于古代封建经济)(2)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

(备注:适用于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三、认识类1. 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

(1)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3)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有思想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2. 制度创新的认识。

(1)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2)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国家统一。

(4)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5)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3.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2)带来了危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破坏、高科技犯罪、核武器导致战争规模扩大,战争危害性加深等。

(3)利用科技应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避免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4. 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2)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3)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4)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5)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5. 中外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②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外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勇于创新,锐意改革,与时俱进。

6.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7. 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1)区别:近代旧中国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启示: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国家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

②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③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和谐世界。

8. 如何认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1)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国利用国际组织这一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9. 对外关系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

(3)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5)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

(6)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

10. 日本发展史的启示。

(1)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用改革来完善自己,向先进文化学习。

(2)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

(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

(4)一个民族面对困境时要勇于创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11. 你能从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继承优秀传统,注重法律保障,激励创新精神。

12. 近现代众多的发明出自欧美国家,对我们有何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2)青少年应学习发明家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为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13. 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的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14. 对大国关系发展的认识。

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是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5. 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认识。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4)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5)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提高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抵制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行为。

16. 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2)思想解放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社会改革和革命等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思想基础。

(3)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必定走向衰落,我们要勇于接受并认同新鲜事物,敢于创新,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发展。

专家秘招赶紧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