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陈子昂篇]
天地悠悠陈子昂
![天地悠悠陈子昂](https://img.taocdn.com/s3/m/a83db1130912a21614792983.png)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天地悠悠陈子昂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
后游乡校,乃感悔修饬。
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
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
众惊问,子昂曰:“余善此。
”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
”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
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
此贱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名满都下。
擢进士第,武后朝,为灵台正字。
数上书言事,迁右拾遗。
武攸宜北讨,表为管记,军中文翰,皆委之子昂。
父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
唐兴,文章承徐庾馀风,骈丽秾缛,子昂横制颓波,始归雅正。
李杜以下,咸推宗之。
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全唐诗·诗人小传》公元697年,即武则天神功元年,一位诗人登上蓟北城楼,四顾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
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英雄无用武之地,古人的不朽功业已成陈迹,而往时的种种际遇难见于今世,诗人不由得慷慨悲吟,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武则天当政期间,正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当时朝中流行馆阁体,馆阁诗人抛却风雅传统,而醉心于应制咏物,寻求诗律的新变。
武后时期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朝臣中往往有因一言失慎而被杀者,以至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
独陈子昂上述直谏,从“达则匡救于国”的忠义立场创作了许多诗篇。
因此,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介绍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cfba03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7.png)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介绍陈子昂(约公元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
下面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介绍: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陈子昂(约659年-700年,一说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遂宁)人,初唐诗人,诗歌革新家。
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
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
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生平简介: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
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
落第后还乡。
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
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买之。
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
”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
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
不久应试得中进士,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
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干陵。
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
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政治热情很高,“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一代文宗陈子昂:在伟大的孤独中,将唐诗推向时代之巅
![一代文宗陈子昂:在伟大的孤独中,将唐诗推向时代之巅](https://img.taocdn.com/s3/m/7f4db6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1.png)
一代文宗陈子昂:在伟大的孤独中,将唐诗推向时代之巅这个世界上不缺天才,但缺伟大的孤独者——前者可以改变人生,后者则可以改变世界。
在陶渊明“后遂无问津者”之后,让我深陷孤独又感到极其震撼的诗文,便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文化的繁荣最应该感谢的两个人,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陈子昂。
一无论一千多年前还是一千多年后,都鲜有人知,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中,将文化推入巅峰的竟然是一介“女流”武则天。
从齐梁时代至初唐,王公大臣都沉浸在宫廷的奢靡生活中不能自拔。
梁朝简文帝萧纲就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文艺青年。
但他思想有点儿跑偏,他带头写了“记老婆睡觉”(《咏内人昼眠》)、“美女化妆”《美人晨妆》这类格调不高的宫体诗。
在萧纲“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须谨重,文章且需放荡”的主张下,宫廷文人纷纷迎合效仿,这些诗人最爱写的就是女人的衣领、绣花鞋和床上用品……幸亏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否则我们真的要捂着眼睛看完了。
隋唐之际,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在古代名声最差的皇帝隋炀帝执政期间,诗人薛道恒曾写了一首60行的长诗记录了607年隋炀帝用百戏招待突厥可汗以及大约三千五百名宾客的场景。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不仅爱写诗,还开创了当时最著名的文学馆——弘文馆,吸引了大批有才的文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初唐第一大秘”上官仪。
上官仪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诗人,以至于“上官体”风靡一时。
但他沉稳的外表之下,有一颗风流浪荡之心,他既善于写诸如“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
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这种展现浮华宫廷生活气息的诗句,也善于写“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这类让人简直睁不开眼的情色诗句。
直到650年武则天登上权力宝座,文学才逐渐成为知识精英的领地。
在这一时期,上官仪等人被处死,宫廷之外产生了大批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视野从宫廷扩展到了广大山川市井。
而带来这一文化转折的诗人是“初唐四杰”,但真正让诗歌卸掉妖艳的浓妆、找回纯真灵魂的伟大人物是陈子昂——是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风雅兴寄”与“汉魏风骨”“正始之音”的复古大旗,让齐梁宫体诗走入了坟墓,拉开了唐诗伟大而辉煌的帷幕。
陈子昂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陈子昂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1106312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2.png)
陈子昂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轶事典故伯玉毁琴陈子昂第二次落第,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之。
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
”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
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
狱中卜命卢藏用《陈子昂别传》云:“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
子昂慌惧,使家人纳钱20万,而简意未塞,数舆曳就吏。
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
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人物生平少年时期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
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两次落第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
落第后还乡。
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
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得到重用文明元年(684)进士及第。
陈子昂生性耿直,关怀天下,直言敢谏,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
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为奸人所害。
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
“诗骨”陈子昂的故事
![“诗骨”陈子昂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c45dab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3.png)
“诗骨”陈子昂的故事在中国,有作为的文人都会被人们赋予一个称呼,应该说是尊称。
陈子昂被称为什么?他被世人称作“诗骨”。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般来说,人们对一个人的称呼,是根据这个人的性格、作品以及他的事迹来叫的。
所以,人们称陈子昂为“诗骨”,是跟他的性格、事迹以及作品分不开的!就他的作品来说,陈子昂是早于李白他们的诗人,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
他在诗文方面虽然没有李白他们那么突出,但是,他处于的是唐朝开始时期,当时正在进行诗文改革,所以,他的诗文是后面人的写作依据。
他的诗文中可以读出澎湃之情,也可以读出潇洒之气,总之,他的诗文可以传达出正能量。
所以有人评价他的诗文是风骨铮铮。
就他的性格来说,他是属于从边远地区走出去的官员,可是他在那些官宦面前表现出的是不卑不亢,甚至是对于当时的皇帝也是如此。
当时正是武则天在位时期,他对武则天推行的新政,只支持对的,错误的就反对,这也表现出了他的骨气,他的严正和对是非的坚持!就他的事迹来说。
他刚刚到京城时,由于没有什么熟人,所以他一直都没进入仕途,后来,他花千金买了琴,吸引了很多人来他家,然后在很多人面前,将那千金的琴给砸坏,以此来表明他自己从仕途的决心,这也使他瞬间就成为名人,从此走入了仕途。
所有的这些都表明了,他是一个有才的,高风亮节之人,正因此,人们才会称他为诗骨。
陈子昂代表作陈子昂一生当中,共作了近一百首诗,但是,就陈子昂代表作来说,那就是他的感遇三十八首吧!陈子昂一生中,被发配从军两次,感遇就是他在从军中感受的真实表达,也是他对当时的时事政治的看法,同时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叹。
他善于用其他东西来比拟自己。
例如,在感遇的第二篇中,他就通过几种花的相互比较来说明自己的意志。
他说兰花不像菊花清高,不像牡丹傲娇,它就只保持自己的清雅。
这其实就是代表了他自己,他在仕途中会一直秉持着公正,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孤芳自赏,不搞小群体,他会在坚持自己的'坚持的前提下,同意别人对的东西。
陈子昂突围:压力下绽放的才华
![陈子昂突围:压力下绽放的才华](https://img.taocdn.com/s3/m/1eefdd3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a.png)
陈子昂突围:压力下绽放的才华1在今人眼光中,唐朝诗人犹列神坛,远远瞻仰,不胜向往。
其实,他们同我们一样,有年轻气盛的意气,有时运不济的郁闷。
有初入仕途的狂欢,有职场艰涩的无奈。
以平视的角度,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更鲜活地感知他们。
陈子昂,就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
2陈子昂,字伯玉。
公元659年出生,四川射洪人。
父亲陈元敬,名门之后。
22岁及第,为人慷慨仗义,曾拿出数万斛粮食救济灾民,是感动唐朝的年度人物。
武则天当政后,他不表态、不支持,隐居蜀中。
陈父的遗传基因很强大,陈子昂活脱脱就是父亲的翻版: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花钱很大方,为人讲义气,喜欢练武,不爱读书。
十七八岁,高考的年龄了,这哥们都还没读过几本书。
十八岁时,失手伤人。
事件平息后,他立下誓言:弃武从文。
然后钻进书房,攻读经史。
不到几年,便涉猎百家,“经史百家,罔不赅览”,文学造诣已超越父亲。
尤其是文章写得好,“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相如就是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出神入化,凭一手好文章,一路通吃。
卓文君铁了心跟他私奔,皇后阿娇重金请他代笔,给汉武帝写情书。
陈子昂同学已成为浪子回头、励志榜样的好青年。
3公元682年,陈子昂入京应试,再次落第。
彼时唐诗的天空初具气象,尚无群星璀璨,初唐四杰已名动天下。
骆宾王大叔花甲之年,卢照邻大叔已然作古。
陈子昂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步子太慢了。
长他九岁的王勃,6岁能写诗,9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撰写《指瑕》十卷指出著作错误。
诗作海内传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同学16岁科试及第,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官员。
长他九岁的杨炯,正在为四杰“王杨卢骆”的排序苦恼,谦虚地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前半句不可当真,后半句就是心声。
诗作脍炙人口: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梦里的人间,诗中的江湖 ——陈子昂_优秀作文
![梦里的人间,诗中的江湖 ——陈子昂_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d383fe58f5f61fb7366677.png)
梦里的人间,诗中的江湖——陈子昂梦里的人间,诗中的江湖——陈子昂其一陈子昂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侠客,他生出生于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平原(历史课学过),乃是一豪门望族子弟。
自小所接受的教育便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平日骑着马四处闲逛,若是瞧见了什么不平之事,也是绝不会冷眼旁观的——大唐的儿郎手中之剑若是不能对着契丹蛮子,便是对这内贼污吏也是极好的。
以至于在他还未到18岁的时候,就在家乡赢得了“乐施好善、杀富济贫”的好名声。
通俗点来说就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只不过嘛,“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前面话是这么说,后面不久,在陈子昂21岁的时候,他还是收拾行装向长安出发了……他要去考取状元!(少年雄心满满呢)虽不能免俗,但我们的陈子昂童鞋还是非常非常有志气哒。
只是……当陈子昂来到了京都,才深刻的懂得了:何为“天真”。
京都是什么地方?这可是政治的中心,各路英才汇集之地。
在故乡,陈子昂是名门之后,是侠客;可到了帝京,他才知道,自己根本不够看!这个正应了那句古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么?前后落差太大,想必当陈子昂真正认清了事实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失落的。
缓了一段时间,陈子昂捡起了自己的梦想——不过这次改变了几个字:我要考取进士!曾经狂傲的少年郎啊,如今在慢慢被磨去棱角。
在陈子昂重立目标之后的一天,他走在路上散心。
正巧有商贩叫卖一张精致的胡琴,一口价1000两银子(在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2000~4000元,则1000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200万—400万元。
天哪,那是个怎样的世界啊!?)陈子昂推开人群,没有多余的话,只是买下了这张胡琴(少年!你你你……你是财神爷转世的吗?随身带着400万元去散步?!怎么没碰上匪徒抢劫你呢?)。
旁边围观的吃瓜群众一看:哇塞,不得了啊,大款啊!(拜托这已经不是大款不大款的问题了好吗?这明明就是活脱脱一个行走的取款机了好吗?)原本在嗑瓜子看热闹的一群人,立马围了上去,要“陈氏取款机”展示展示他那充满了“铜臭味”的琴技。
【精品作文】陈子昂
![【精品作文】陈子昂](https://img.taocdn.com/s3/m/fb684092f61fb7360a4c6513.png)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乞巧》林杰 (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 (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名言警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唐) 《送梓州李使君》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郑板桥(清) (这是郑板桥题写
的一幅楹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唐)《月夜忆舍弟》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张祜(唐) 《送杨秀才游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唐) 《望月怀远》
一代诗骨陈子昂的那些传奇
![一代诗骨陈子昂的那些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c4086b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d.png)
一代诗骨陈子昂的那些传奇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县)人。
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彰显了唐时推崇的“汉魏风骨”,被誉为一代“诗骨”。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为富裕,这造成了他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的性格。
他属于浪子回头式人物,后来发奋攻读,博览群书。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任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勇猛直率,直言敢谏。
当时武则天当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陈子昂不畏强权,屡次上书。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羌人,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年),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亲病逝。
在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他横加迫害,最后冤死于狱中。
陈子昂一生里最富有传奇的事迹,发生在他第二次参加京试期间。
唐代的进士考试,卷子不密封,考官除了看考生的卷子外还要看他的名气,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达官贵人的推荐。
因此参加进士考试,首先就要在长安出名,使自己的诗文让一些有名望的人知道。
那如何才能“暴得大名”呢?唐高宗末年,陈子昂在长安街头踟蹰徘徊,偶然见有人捧胡琴求售,索价高昂。
其实,这个卖琴的人说不定就与陈子昂一样,抱有成名的渴望。
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争相传看,由于价格离谱,却无人敢于下手。
陈子昂看了琴之后,二话没说,倾囊便把琴买下。
围观者啧啧称奇,陈子昂觉得差不多了,大声道:“我生平擅长演奏这种乐器,只恨未得焦桐,今见此琴绝佳,千金又何足惜。
标举诗歌革新的唐代杰出诗人陈子昂
![标举诗歌革新的唐代杰出诗人陈子昂](https://img.taocdn.com/s3/m/56ff49e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b.png)
标举诗歌革新的唐代杰出诗人陈子昂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标举诗歌革新的杰出诗人,开盛唐一代诗风,在唐朝诗坛上占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韩愈在《荐士》中如此评价:“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句中的“国朝”即唐朝,“子昂”即陈子昂。
这两句的大意是:唐代的诗歌最为兴盛,而唐诗的兴盛是从陈子昂提倡诗歌革新才开始的。
陈子昂虽自幼聪慧,曾“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高宗调露元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不意落第。
落第后还乡后,陈子昂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
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生活在武氏宗亲擅权的时代的陈子昂,虽“学涉百家,不让乃父”,能写一手漂亮文章,但先后两次落第,仍不为时人所重。
怎样才能为人所知,为时人所重呢?他苦苦思索着。
陈子昂聪明,颇能见机行事。
一次在长安街的集市口,他看到一个卖胡琴的人。
那把胡琴不算很好,竟然要价百贯。
人们都偷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难道说抢银子?这样一把胡琴,充其量不过几两银子罢了。
陈子昂看到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从人群中走出来,对这个卖胡琴的人说:“我愿意用千万铜钱买你这把胡琴,可我没有带钱,明天这个时候,我拿钱来买,说定了啊!”接着,陈子昂还对众人说,因为他擅长弹奏音乐,他是一个遵守诺言的人,请大家明天都来看看。
众人都感到奇怪,这个青年人莫不是疯了,卖胡琴的要百贯,已经是狮子大开口了,你却如此加码,你是百万富翁,钱多得没处去了?明天看看吧,看你玩什么花样!第二天的集市口,卖胡琴的那地方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热闹。
卖胡琴的早早等在那儿。
陈子昂非常潇洒地走来,身后的小童挑着一担酒菜。
当着众人的面,陈子昂将千贯铜钱交给卖胡琴的人。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陈子昂篇]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陈子昂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c50437e2bd960590c67746.png)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一)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一、作家简介◆人物导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无论我们登高望远,还是隔海眺望,无论我们满怀事业的雄心壮志,还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无奈,这首《登幽州台歌》总会被我们慷慨地吟咏,同时,还会有一股不可阻遏的豪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思索和博大的历史情怀喷薄而出,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走近《登幽州台歌》,认识它的作者陈子昂。
●作家档案陈子昂:约659年——700年字号:字伯玉。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时代:唐朝籍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生活经历: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开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家大事,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当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休养生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年),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的生活获得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其加以迫害,最终陈子昂冤死狱中。
作品:《陈伯玉集》。
其中有著名的诗文《庆云章》、《感遇诗三十八首》、《度荆门望楚》、《晚次乐乡县》、《春夜别友人》、《白帝城怀古》、《送魏大从军》、《古意题徐令壁》、《修竹篇序》等。
名望:陈子昂在初唐诗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既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标举诗歌革新的杰出诗人、文学家。
二、成名缘由▲贡献概述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
陈子昂小传
![陈子昂小传](https://img.taocdn.com/s3/m/92cd8a4a767f5acfa1c7cde5.png)
陈子昂小传陈子昂出生梓州射洪豪门,父亲是一个以豪侠气闻名的人物,故陈子昂是有乃父之习的。
少年时驰侠使气,与博徒为伍,颇放浪形骸。
至十八九岁才开始认真读书。
二十一岁携文百轴远离家乡,西入咸京,游太学。
京都太学为硕儒巨公云集之地,当然没有人在乎这个陌生的年轻人。
这本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陈子昂是一个自视很高的人,他不满,他想改变这个局面。
有一天,京都长安有一人卖胡琴,开价百万,豪贵皆瞠目而视,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好的胡琴呀。
这时候陈子昂从人群中走出来,对随从说:“用车载千缗钱来,我买下了。
”众大惊。
陈子昂说:“我善此乐。
”众人说:“你能奏一曲我们听吗?”陈子昂说:“明日我到宣扬里公开演奏,希望你们赏光。
”如期皆至,陈子昂携胡琴来了,豪贵及众人也来了。
只见陈子昂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端端正正放一把胡琴。
待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了,陈子昂捧着琴说:“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说完举起琴摔碎在地上。
众大惊失色。
乘此机会,他把百轴文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陈子昂的大名传遍京城。
但大名当不得饭吃。
要做官,还得参加进士考试。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唐朝因之。
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常设制度,进士考试实在是我国官吏制度的质的进步。
魏晋以来,官员只能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平民百姓的子弟,无论多么优秀,不能为官。
因为没有做官的资格呀。
隋文帝、隋炀帝父子起而改变了这种不合理,不公平,这对历史进步的巨大贡献。
第二年,即永淳元年,陈子昂参加了进士考试。
落第。
文明元年,即第四年再考,中第。
陈子昂毕竟是陈子昂,他中第伊始就给皇帝上书。
当时武则天以皇后身份摄政,正网罗人才,“览其书而壮之”,称赞他“地籍英灵,文称伟晔”。
武则天召见了他,拜他为麟台正字。
从此如大鹏展翅,走上仕途。
不久升为右拾遗。
官职不大,从八品,却是皇帝身边的谏官,位置相当重要。
那时武则天已经代唐自立,建立武周政权。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唐代古文运动的先导陈子昂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唐代古文运动的先导陈子昂](https://img.taocdn.com/s3/m/a4605be681c758f5f61f67c4.png)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
初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文学家。
是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在文坛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的诗人。
陈子昂于公元六六一年出生于一个不愿做官的地主家庭,家里生活富有。
陈子昂的父亲陈元敬以博览群书、豪侠仗义闻名于乡里。
他没有出任过正式的官职,但是却很有钱。
因此陈子昂自幼过着养尊处优的奢华生活,只贪图吃喝游玩。
陈子昂从小聪明,思维敏捷。
他们家里藏有很多书,但是他却很少摸它们,不喜欢也不肯习读诗书。
他整天东游西逛地玩耍,以他为核心集聚了一班纨绔子弟,调皮捣蛋,经常搞些恶作剧寻开心。
但是有一天,他却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一次,他照例在县城里闲逛。
在街上,他突然看到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跪在地上,向过路人乞讨。
陈子昂出于好奇心,就停下脚步,一面给那乞丐一些施舍,一面问他:“你还不老,怎么会落到了讨饭的地步呢?难道你就一直以乞讨为生吗?”那乞丐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不是啊,我也不是生来就讨饭的!”陈子昂听乞丐这么一说,突然对他的来历很感兴趣,便追根问底起来:“那你怎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呢?”“不瞒公子说,我本来是个富家子弟,小时候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突然,家里遭了意想不到的一场大火,万贯家财竟在一夜间就化为灰烬了。
我就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那乞丐很平淡地、难为情地、声音低低地说。
陈子昂又问:“那你还年轻,身体又没有病,不会找些事惰做吗?”“不怕公子笑话我,我什么本事也没有啊,在有钱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什么也不肯学,没有一点本事,什么也不会。
哪里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呢!唉,都只怪我以前太荒唐,不肯读书,甚至到现在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那乞丐说完,低下了头。
陈子昂听完无可奈何地走了。
但是那乞丐的话却久久地在他的耳边萦绕。
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震动。
这天,他失眠了,翻来覆去,想了很久很久。
他想:“再也不能整天吃喝玩乐、糊里糊涂地混日子了,这样不但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而且什么本事也没有,将来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也没有好下场,一生枉为男子汉、大丈夫。
才括天地的诗人陈子昂
![才括天地的诗人陈子昂](https://img.taocdn.com/s3/m/81761dc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3.png)
才括天地的诗人陈子昂人始终都在探寻自己的未知领域并且感兴趣获得快乐。
并且在这给领域里探索获得求知的欲望,努力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唐朝的诗人陈子昂的才情。
陈子昂,心有忠义,遇而不得,才名括天地的诗人。
陈子昂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他的诗苍劲有力,寓意深远,不仅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诗风,还对盛唐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巨大影响。
陈子昂并不是个天才少年,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还没有开始读书,由于一次伤人改变了他,自此关闭在家中,谢绝访友,专心读书,没几年就赶上了父亲陈元敬。
陈子昂在官场命运多舛,曾经得到武则天的重用,又遭遇各种打压,还受到奸人迫害,最终冤死在狱中,逝世的时候年仅41岁。
由于他性子比较直,直言敢见,得罪不少权贵,也是受到打压的一大原因,在两次从军北征的时候多次进谏,不但不被采纳,却被降职,38岁的时候辞官回到家乡。
在初唐时期的诗歌,一般是柔若无骨的,而陈子昂的出现,强烈反对这种柔弱无骨的文风。
他主张诗歌要有风骨。
所以,有这样的说法,陈子昂是唐诗的革新者,让唐诗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也让其在唐代文学的历史地位上有一席之地。
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彻底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
它是陈子昂一生不同时期部分作品汇集起来的组诗,是诗人一生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记录。
其内容广阔丰富,思想矛盾复杂。
其中包含了作者俯仰宇宙的哲理思考、出入历史的人生感慨、直面现实的批判意识、壮志难的悲愤情怀。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朝入云中郡》,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在从征幽州时所写的《朔风吹海树》一篇中,又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表示深刻的同情;《丁亥岁云暮》一篇更明白地揭发了武后开蜀山取道袭击吐蕃的穷兵黩武的举动。
【文苑★散文】天地悠悠陈子昂
![【文苑★散文】天地悠悠陈子昂](https://img.taocdn.com/s3/m/7fe2031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7.png)
【文苑★散文】天地悠悠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如果我们只是坐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耳朵里听着柔和的音乐,欣赏着窗外的鲜花绽放,流莺翩然,我们是不可能读懂这首诗的;如果我们正处在花样年华,享受着美食佳肴,和知己之人谈天说地,我们是不能够理解这首诗的。
不对知音,不可弹琴,不真正了解诗人陈子昂,不理解他的那种怀才不遇,寂寞怅然的情绪,不处在和诗人同样的悲壮苍凉的气氛之下,是不可能理解陈子昂诗中的深意的。
要读懂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我们首先要了解的,便是陈子昂创作这首诗时候的生活背景。
说实话,陈子昂的儿时生活,应该说还是非常幸福的,才华横溢的陈子昂,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
家庭的富裕,使得他养成了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的习惯,每日里不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便是“千金散尽还复来”。
二十四岁的时候,他进士及第,从此开始进入仕途。
只可惜,进入仕途之后,他的一生,便没有那么顺利了。
陈子昂在朝为官的时候,正好是武则天当政的时候,作为一个朝廷的官员,他还是十分称职的,总是敢于直言不讳,所以,自然得罪了很多当时的权贵,尤其是得罪了武三思。
因此上,他的仕途,便开始变得坎坎坷坷的了。
当时,镇守松藩的李尽忠叛乱,于是,西北的契丹便趁机举兵南侵,并且迅速地占领了幽州、冀州和营州。
武则天便派武攸宜率兵讨伐,当时,陈子昂正好在武攸宜的幕府当官,便随军出征。
武攸宜也是一个武家子弟,而且,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草包,不仅年轻气盛,而且少谋略,遇事轻率,根本就不懂得军事方面的事情。
陈子昂给他提了很多建议,可是,这个武攸宜就是不采纳,非则如此,还贬了陈子昂的官,将他降为军曹。
在遭受到了如此多的挫折之后,陈子昂登上了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幽州属于燕赵之地,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而幽州台,也被称为蓟州楼,或者是黄金台,关于这座台,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故事。
想当年,燕昭王想要富国强兵,他想到了,要想要国家强盛,最关键的便是要招纳天下英才,于是,他便向郭隗请教要如何招纳贤士。
读陈子昂写作文
![读陈子昂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e8e71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b.png)
读陈子昂写作文《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了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之情,发出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尼里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整体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无奈的情绪。
语言遒劲不羁,富于感染力,沦为历年来传颂的名篇。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
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
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3]这首诗没对幽州台并作一字描绘,而只是献艺的感叹,却沦为千古名篇。
诗篇风格明朗苍劲,就是具备“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清齐梁沉郁缠绕植物的形式主义诗风具备拓疆开路之功。
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简介资料
![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cce1b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0.png)
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简介资料陈子昂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那么关于诗人的资料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人陈子昂生平简介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文学家,字伯玉。
是梓州的射洪人,也是今天的四川人。
因为曾经担任右拾遗,又被后世之人称之为陈拾遗。
陈子昂年轻的时候就很杰出,生在富裕之家,年少的时候相当侠士,因此不爱读书。
后来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努力读书,因为对政治有着空前的热情还有远大的抱负理想,陈子昂在他24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在当时被武则天看中,就授予他麟台正字之职。
皇上也多次召见他,询问陈子昂对于国家政事的看法,陈子昂的话很多都很恳切而且又率直的。
后来被提升为右拾遗。
但是因为他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因为根据当时的局势,对于武则天的一些举措提出了批评意见,但是又不被采纳和听取,最后还因为被当成是逆党而被武则天关进了监牢。
陈子昂在26岁、36岁时两次跟从军队去了边塞,对边塞的防御也很有天赋。
在那个时候,陈子昂也写下许多诗篇,这些诗歌反映当地百姓的痛苦,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因为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忧郁。
但是在陈子昂东征之后,在他38岁的时候因为服侍父亲,就辞官回到了家乡,但是不久之后他的父亲还是死了,之后陈子昂被人指使让当地的县令段简迫害,冤死在了狱中,那个时候的陈子昂才只有四十二岁,就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全文陈子昂写过两首非常有名的诗篇,这两首诗篇就是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是四川人,写作那两首诗的背景是从四川赶往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以求博得功名。
在当时,陈子昂的几个朋友为他送别,几个人在春天的夜晚里喝酒诉衷肠。
“银珠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一句就是写出了酒宴送别的场景。
陈子昂当时意气风发,又感受到友人们的热情,内心非常激动,因此在晚宴上创作了两首诗词。
陈子昂的诗词是描述送别场景的,但是其中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陈子昂那时候已经学了很多的知识,当时是武后当政,需要很多的人才,陈子昂准备靠着自己的才能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
炒作鼻祖陈子昂
![炒作鼻祖陈子昂](https://img.taocdn.com/s3/m/094f1cbd4b73f242336c5fc2.png)
炒作鼻祖陈子昂作者:陈甲取来源:《爱你》 2018年第8期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 年),陈子昂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富商家庭,长到十七八岁还不怎么念书,天天打架斗殴、喝酒、飙车、泡妞,是典型的不务正业的富二代。
某一天,陈子昂去当地的一所书院游玩,看到学生们正在寒窗苦读,再想想自己,羞得要死,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从此,他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心攻读圣贤书,没几年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
那时候,有抱负的文人纷纷奔向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满怀热情地追逐政治前途和文学地位,陈子昂也未能免俗。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 年),陈子昂从老家来到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还参加了第二年的科举考试,结果落榜。
于是,他回家继续发奋苦读。
永淳元年(公元682 年),陈子昂再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又是名落孙山。
陈子昂有些无颜见江东父老,无奈成为“京漂”一族,折腾了几个月,始终没能打开知名度,自费出版的诗集一本都没卖出去,更别提在文坛扬名立万了。
一天,长安大街上来了个西域和尚,他要拍卖一把胡琴,一口价——一千缗(一缗等于一两银子),并且谢绝砍价。
大家都以为那个和尚疯了,一把破琴居然开出天价,老半天没人买。
这时,陈子昂挤进人群,问清楚情况,高兴得乱蹦,说:“苍天啊,大地啊,终于让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古琴了呀!”陈子昂当即摸出一张银票,交给西域和尚。
有看热闹的人起哄说:“看来这位先生是个音乐达人呀,能给大伙拉一曲不?”陈子昂说:“这样吧,明天早上八点整,我会在长安最大的酒楼开胡琴演奏会,欢迎大家前去捧场。
届时,我将为大伙儿拉上一曲,如何?”当晚,长安就传开了一千缗买一把破琴的新闻。
第二天一早,很多人专程赶来听琴,其中有不少文坛、歌坛、政界、商界、军界的名流。
就在大家期待欣赏绝世好琴声时,陈子昂当场发表了愤怒的演讲:“各位父老乡亲,我是四川人陈子昂,一个非著名文学青年。
我这么大一匹千里马,在京城混了好几个月,居然没碰到半个赏识我的伯乐,而这把破胡琴却引来各位这么大的兴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一)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一、作家简介◆人物导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无论我们登高望远,还是隔海眺望,无论我们满怀事业的雄心壮志,还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无奈,这首《登幽州台歌》总会被我们慷慨地吟咏,同时,还会有一股不可阻遏的豪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思索和博大的历史情怀喷薄而出,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走近《登幽州台歌》,认识它的作者陈子昂。
●作家档案陈子昂:约659年——700年字号:字伯玉。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时代:唐朝籍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生活经历: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开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家大事,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当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休养生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年),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
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的生活获得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对其加以迫害,最终陈子昂冤死狱中。
作品:《陈伯玉集》。
其中有著名的诗文《庆云章》、《感遇诗三十八首》、《度荆门望楚》、《晚次乐乡县》、《春夜别友人》、《白帝城怀古》、《送魏大从军》、《古意题徐令壁》、《修竹篇序》等。
名望:陈子昂在初唐诗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既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标举诗歌革新的杰出诗人、文学家。
二、成名缘由▲贡献概述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
存诗100余首,其诗音节浏亮、风格雄浑,显示出近体诗趋向成熟时期的特色和刚健有力的诗风。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等许多伟大诗人都从中受到启迪。
陈子昂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
他的散文虽仍夹杂部分骈偶语句,但大体上质朴疏朗,接近先秦两汉古文,改变了唐初绮靡的文风。
▲突出成就新的时代理想不断改变着初唐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习尚,成为文学艺术沿革的内在动力;同时,它也有赖于文学艺术的表现和传播,使之更深入人心,进而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的精神风貌。
在这两者的交互运动中,抓住某些关键的契合点,新的文学理想就会脱颖而出,推进唐诗高潮的到来。
在初唐诗坛上完成了这一文学业绩的,正是陈子昂。
▲评论资料杜甫:“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初授拾遗》:“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卢藏用《陈伯玉文集序》:“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萧颖士:“近日陈拾遗子昂文体最正。
”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
”三、作品在线◆作品概述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他的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其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作品读思选文一:《修竹篇序》(节选)【导读】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曾经提出了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
【正文】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鉴赏指导】在唐诗发展史上,陈子昂这篇短文好象一篇宣言,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
我们知道,刘勰、锺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
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其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
“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从当时情况来看,只有实现内容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担负起时代的使命。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初唐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价值;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了光明的道路。
【读思牵手】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是如何体现他的革新主张的?请举例阐述。
【释疑参考】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
《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
这些诗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
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
在从征幽州时所写的“朔风吹海树”一篇中,又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表示深刻的同情。
“丁亥岁云暮”一篇更明白地揭发了武后开蜀山取道袭击吐蕃的穷兵黩武的举动。
这些内容都初步突破了泛拟古题的边塞诗的传统风气。
他对武后内政方面的弊端也有所讽刺。
在“圣人不利己”一诗里,他指责了武后雕制佛像、建造佛寺,浪费人力物力的佞佛行为。
在“贵人难得意”一诗里,他更勇敢地讽刺了武后对待臣下时而信任、时而杀戮的作风。
从这些现实性很强的诗篇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政治抱负和他的诗歌革新主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他的那些感怀身世的诗,也写得很动人: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里,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的苦闷,借楚辞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意境,婉转蕴藉地表现了出来。
但是,他这种苦闷,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之下,又转为愤激慷慨之音。
如: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到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感遇诗》里也有一些叹息人生祸福无常,赞美隐逸求仙,发挥佛老玄理的作品,例如“市人矜巧智”、“玄天幽且默”等篇,都有浓厚的佛老消极思想。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这几首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时候写的。
(在下文中专门论述)陈子昂的律诗比较少,但是象《度荆门望楚》,也是初唐律诗中的佳作: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诗人用气势流畅的笔调,写出了他初次离蜀途中所见的巴楚壮丽山川。
风格和其他诗人是有所不同的。
陈子昂仰慕“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他的诗受建安、正始诗人影响较深。
唐皎然《诗式》说:“子昂《感遇》,其源出于阮公《咏怀》。
”象“兰若生春夏”、“贵人难得意”等比兴托讽的诗篇,以及那些感慨人生祸福无常的诗,的确和阮籍十分相似。
此外如《燕昭王》乃至《登幽州台歌》等,和阮诗“驾言发魏都”、“独坐空堂上”等诗也有意境相通之处。
而“丁亥岁云暮”、“本为贵公子”、“朔风吹海树”、“苍苍丁零塞”等边塞诗,则和建安诗中“梗概而多气”的写时事之作比较接近。
他的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
那些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
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这又是浪漫主义的不同表现。
总的来说,他的诗风格虽然并不完全统一,但是其全部诗作绝没有一点齐梁浮艳的气息,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选文二:《登幽州台歌》【导读】《登幽州台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不是这样吗?【正文】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整体感悟】凡读过这首诗的人可能都会觉得它好,但好在哪里却难说清楚。
一般用来分析诗词的招数,如情景交融、比喻拟人之类,对这首诗全用不上。
它的语言是那么枯槁,它的构思是那么平直,它的表现手法又是那么简单。
感情喷涌着,使陈子昂顾不上雕琢和修饰,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就那么直截了当地喊了出来,却成为千古之绝唱。
其中的奥妙究竟何在呢?要想欣赏这首诗,还要从读这首诗的感受说起。
欣赏以感受为基础,没有真切的感受就没有艺术的欣赏。
因此,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进而探索作者的用心,不失为艺术欣赏的一条途径。
每当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总仿佛有一位诗人的形象,他象一座石雕孤零零地矗立在幽州台上。
那气概,那神情,有点象屈原,又有点象李白。
风雅中透出几分豪情,愤激中渗出一丝悲哀。
他的眼睛深沉而又怅惘,正凝视着无尽的远方。
他为自己的不幸而苦恼着,也为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问题而困惑着。
这,就是陈子昂。
于是,在我们耳边又一次响起了他的喊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是那么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说,古代那些明君贤士早已逝去,只留下一些历史的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即使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自己也赶不上和他们见面。
从战国以来,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