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地理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41张PPT)

山西煤炭与中国能源 想说明山西煤炭与中国能源的关系,需要一组数字。
权威统计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累计生产原煤65 亿吨之多。占同期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0%;累计调出原煤 45亿吨,占到全国省际净调出量的80%;出口占到全国的 70%。
现在,山西年产2.5亿吨煤炭。以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该 省的煤炭资源可供继续采挖1000年。山西省的煤炭除了供 应国内26个省市之外,还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 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孟加拉国等20余个国家。
易地造成大气 污染、水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 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 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 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
挑战之二:人均能源消费量低。目前我国一次 能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仅次于美 国,居世界第2位。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 平均值的1/2,美国的1/10,人均生活用电约为美国 的2%。
挑战之三:单位产值的能耗高。我国的能源效 率约为31.2%,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每万元 产值的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也高于巴 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图3.3 山西省原煤生产
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
大 同 平 朔
河 东
西 山沁


西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图3.4) 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
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图3.5、图3.6)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三教学参考: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素材)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三教学参考: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素材)

第一节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新时期山西大同的转型进展“转型进展、绿色崛起”是市委基于对当前形势的推断,立足对大同市情的把握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大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必定选择。

在大同进展的关键时期,市委作出这样的决策,顺应时势,兴奋人心。

尽快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干部群众的才智和力气分散起来,一心一意地朝着战略目标迈进,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统一思想,就要正视现实,找准问题;就需要理顺心情,化解冲突,充分调动宽敞干部群众的乐观性和制造性,形成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

本文就大同经济社会进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一理性分析思考。

一、大同进展滞后的主要缘由由于种种缘由,大同经济社会进展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转型滞后与结构性冲突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与软环境不优,人才匮乏与用人机制不活,一系列不利因素富集起来,使大同与当年同一层次的唐山、包头、大连、青岛等城市相比,进展差距拉大;在省内城市进展指标排序中,位次后移,已处于中游档次。

大同曾经开展过解放思想、经济上台阶、二次创业三次大争辩和城市定位、大同精神、城市转型三次特地争辩。

这几次争辩和争辩都是认真而富有成效的——人们渐渐生疏到,思想僵化,观念保守,沉缅于已有的业绩,徘徊于方案经济的阴影下,是不合时宜的;光靠煤电的支撑,躺在资源的温床上,总有一天是会坐吃山空的。

调整产业结构的进展思路,科技兴市、文化强市的进展思路的形成,可以说,从进展的时空、地域、方向、重点等方面进行过一系列的思考和实践。

那么,时至今日,辩证剖析,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大同的进展呢?(一)从主观缘由剖析,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思想保守,坐失良机。

思想解放的程度打算着改革开放的力度,打算着敢不敢真抓实干,能不能真抓实干,会不会真抓实干。

直观地说,有两根绳子缚住了大同人的思想和手脚:一是因固有的成果而傲慢而满足,不思进取;二是因养成的习惯而畏缩而被动,等待观望。

前一根绳子的形成是由于大同有过骄人的历史。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45张)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45张)
第十六页,共46页。
探究 (tànjiū):
如何加强山西省能源(néngyuán)基地 的建设呢?
第十七页,共46页。
三、能源(néngyuán)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①扩大开采规模 ②增加产量
产量/10万t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 ②和物固进冲沙入毁草河采方道掘格。区、;灌防木止乔木(f绿án化gz带hǐ)废弃
阻沙、固沙(ɡù shā)和挡沙,保护水土 ③和复防垦风区。
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 ④土这地些生,态减措少施大的气基污本染原和则水是 污染。
保护水土,减少裸露地表,防风固沙。
第三十八页,共46页。
第三十二页,共46页。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①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能源、冶金 (yějīn)、化工、建材); ②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主导地位; ③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60
采掘业
50
原料工业
加工工业
40
30
20
10
0
1985
1995
2000年
图3.8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 第三十三页,共46页。
第四页,共46页。
(3)、按形成(xíngchéng)和 来自太来阳源辐分射类的能量:太阳能、煤炭、石油、
天然气、风能
来自地球内部(nèibù)的能量:地热、核能 来自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能量: 潮汐能
(4)、按能源(néngyuán)转化分类 一次能源(néngyuán):水能、风能、生物能、矿物能 二次能源(néngyuán):水电 、火电、汽油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33.1能源资源的开发-课件+教案+知识点剖析+知识总结+知识探究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33.1能源资源的开发-课件+教案+知识点剖析+知识总结+知识探究

能源资源的开发同步练习(一)1.A、B、C、D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2.科技的发展,对于能源及其利用的影响是()A.使不可更新能源变为可更新能源B.使水资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C.使能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加D.使能源利用结构趋向单一3.根据下列概念的相互关系,右图中大圈、中圈、小圈依次代表()A.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B.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C.自然资源、能源、石油D.淡水、河水、自来水4.既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又属于太阳辐射能的是()A.潮汐能、风能、沼气能 B.太阳能、风能、波浪能C.地热能、水能、液化能 D.生物能、核能、炼焦煤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5~*题。

5.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6.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能源矿产 B.金属矿产 C.铝土矿 D.非金属矿产7.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矿产总量的百分比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 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10.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所示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A.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11.下列有关山西能源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山西所产煤炭主要是外销日本B.大同—北京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主要输电地区是京津、华北及东北C.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建成后,将缓解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D.晋东南水源紧缺、晋中、晋北地区对外通道较狭窄12.在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保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地运转,要重点加强的建设是()①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②加强交通建设③引水工程建设④发展煤化公产品转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在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中,各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晋东南重点工程是引水B.晋中地区重点工程是修路C.晋北地区重点工程是引水D.晋南地区应重点架设超高压输电线14.读山西省能源基地(1996~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ppt课件1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编者语
• 要如何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45分钟如何保持时时刻刻都能认真听讲不走神呢?

1、往前坐

坐的位置越靠后,注意力就越难集中。老师不会注意到你的事实可以让你不再紧张,放心去做别的事情。坐在后面,视线分散,哪怕你是在看老师,如果有人移动,你的视线就会飘到那个同学的后脑勺上去,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且,坐在后面很
• 4.按照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类
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 叫常规能源。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过去 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称为新 能源。
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资源状况
煤炭资源丰富,
储量丰富 分布范围广
源 开采条件好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三低一高”)
发市场条
的 条
煤、铁、铝土、水、土地、环境生态等资源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 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山西输出的产品多样化,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加工制成品取代原料成 为重要的产品。这种变化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产业结构的升级
图3.8 万家寨引水工 厂
• 资料2: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68张PPT)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68张PPT)

期内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2.分类
按 自然属性
分类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非可再生 可再生
按 性质分类
生物资源
(二)矿产资源 1.概念
经 具 矿大 在过有产地 开 资多岩质 发 源数浆成 利 属金活矿 用 于属动作 价 非矿中用值可产、,,再埋呈生的在藏固资形变于态源成质地、,与过下液其内程或态储力中出、量作形露气是于 态 有用成地 的 限有。表 矿 的关, 物 。,并 。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
(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 份额进一步减少。
(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 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
(4)山西煤炭开采因种种原因优势减弱。
面对外“患” 内“忧”,山 西能源工业如何实现持续发
讨论:对于山西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
小结: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P43活动 1:
讨论:对于山西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储量大、分布广、煤种全、 煤质优、好开采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 比较便利
山西省如何将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呢?
——加强能源基地建设
二、能源基地建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ppt课件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ppt课件2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
产业结构单一
经济效益低下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调整产业结构
煤+铁+铝
煤—电—铝
煤—铁—钢
煤—焦—化
产品输出多样化, 产业结构多元化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 延长产业链 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 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过程 中存在的问 题
剥离表土 土石排弃
全国能源基地
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综合利用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对环境影响大 造成生态环境 问题
知识结构
资源开发的条件
能 源 资 能源基地建设 源 的 开 发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三废”的处理
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工业中心 黄等铁路线通过 也相距不远。
(3)内蒙古东部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
内蒙古东部区还有石油、 食盐、铅锌矿、铬矿等
煤焦化、煤铁钢、煤电铅锌
材料: 内蒙古东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 煤炭基地之一,由伊敏、霍林河、元宝山 等煤田组成,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 国煤炭总量的10%,全国褐煤总量的76 %,是全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1)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有何异同?
不同点 蕴藏量
品种
共同点
内蒙古 东部区
640亿吨,占全国 煤炭总量1/10
山西省 探明储量2700亿吨
煤种单一, 褐煤为主
煤种齐全, 有优质焦煤
煤炭资源都较丰富, 开采条件好,都适 宜露天和大规模机 械化开采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三教学参考:3.1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1课时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三教学参考:3.1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1课时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进展的关系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进展方向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爱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进展方向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爱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具预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叙述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进展中的地位1.能源的分类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自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②有限的③开发利用不当,简洁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充分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进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格外重要,我国更突出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进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贵重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共49张PPT)
土地退化
扩大耕地和获取 炼铜用的木炭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 SO2,形成酸雨
植被坡坏 环境污染
后果
老棉花带 衰落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许多生物 消失绝迹
田纳西河有哪些区位条件?
流 位置: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
域 自 然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水量大 水量不稳
3.1《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能源分类 •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 (二)过程与方法 •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
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
〖课堂检测〗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 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1~2小题:
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

(C)
A.发展电力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B.发展化学工业 D.发展冶金工业
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 D)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田纳西河水量不确定,特别是夏秋季节降水少, 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位下降,大吨位船只不能通航
2、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改善该河航运条件的主要办法是与农 业的需求结合,将修水库与船闸结合起来, 通过修水库蓄水和船闸使河流各段保持 较稳定的水位,利于通航。
墨累-达令河 流域开发结果:
下游水量明显 减少,生态环 境恶化,在极 干旱时,出现 海水倒灌现象。
能源基地建设的。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ppt教学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ppt教学课件1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大秦铁路
神黄铁路
焦日铁路
实现海陆联运,减轻陆地铁路和公路的南煤炭的加工转换 转换率 = 发电+焦炭
煤炭总产量
发电量和焦炭产量呈上升趋势, 能源转换效率在1985—2000年 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煤和电力产量都呈增加趋势, 但电力输出量增加更快
P43活动 1:
(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 步减少。
(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 煤的需求减弱。
(4)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
活动 2:
挑战:
(1)其他能源竞争压力增大,市场缩小
(2)开采成本上升
(3)结构单一
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利用能源
(4)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自身条件 :资源状况(数量、质量、开采条件)
外部环境 :市场、交通条件
储量丰、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好开采
生产量 < 消费量 23.7亿吨 26.5亿吨
能源缺口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能源缺口扩大
我国
煤炭
比重大
石油、天然气
比重较小
水电
比重较小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核世能界能源消费以石油比和重天极然气小为主。
外部环境 :市场、交通条件 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储量丰、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好开采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007年 6.3亿吨 全国第一
二、能源基地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流经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黄河水量不大,且季节 变化大
二、能源基地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炭 。 出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能源的综合利用
单一 产业结构______ (1)存在问题效益低下 带来严重的__________ 生态环境 问题
(2)具体措施: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 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 —电—铝、煤—焦—化、煤—铁— 钢三条产业链条。 (3)调整结果 ①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治理措施
类型 煤矸石
措施 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
废水
干燥后再利用
沉淀净化 的办法 采取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 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 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能源综合利用前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单一结构
能源综合利用后 多元结构
煤 炭 工 业 ( 采 掘 原料工业 ( 冶金、化学、
工业) 程度低 建材) 程度高
能源综合
利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前 输出 产品
能源综合利用后 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钢 材、铝制品、水泥、化工产品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 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实现了产业 结构升级 煤 — 电 — 铝、煤 — 焦 — 化、煤 — 铁—钢
原煤
结果
经济效益低下,生
态环境问题严重
煤炭生产、原料 输出
产业链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
(1) 图中反映山西省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 A 扩大煤炭开采量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有多条铁 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且邻近消费区。 (2)位于山西中南部地区。理由:山西北部已建有两条运煤 专线,而南部只有一条,煤炭外运压力大;中南部自然障 碍相对较少,工程投资少,难度小。
栏目 导引
读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 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 位条件。 (2)你认为山西拟建的铁路应位于什么地方?试述理由。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第(1)题,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①资源——山西煤炭 资源丰富;②交通——有多条铁路通过;③市场——靠近东 部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市场广阔。 第(2)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山西北部已建有两条铁路,而中南部只有一条铁路,煤炭运 输压力很大,因而应将铁路建于中南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山西省应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其从能源大省向经济 强省的转变?
提示:①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 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 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 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④由以 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 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4.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 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
煤炭 为主,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 ______
市场 条件。 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露天煤矿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基地的建设,以单一的能源开采为主时,将会导致单一 的产业结构,降低经济效益,还伴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这些问题将得到改善和解决。 1.能源基地建设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能源的综合利用 山西能源基地综合利用前后的变化很大,具体如下表所示: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知识点二
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1.能源基地建设
煤炭 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 (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省的_______
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具体措施
开采量 :形成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 ①扩大煤炭_________
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栏目 导引
1 .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
交通 条件。 资源 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_______ ______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表现在:
开采 条件好。 (1)煤炭资源丰富,_______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了解能源资源的分类。 2.掌握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方法。 3.掌握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存在问题及合理利用。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知识点一
资源开发条件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水资源短缺 a.原因: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 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 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b.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 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能源输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左图为输电 ②右图为输煤 ③左图为输煤 ④右图为输电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右图中砖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 B ) ①减少资源的运输压力 ②对“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 ③实现污染物、废弃物资源化 ④满足煤矿区的用砖需求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保护和治理的模式 ①隔离护坝:主要作用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 采掘区。 ②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引开可能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他水源。 ③灌木、乔木:灌木比较矮小,容易成活;灌木成活后再种乔 木。草、灌、乔组成三个梯队,互相保护、互相支持,共同与 流动沙丘作战。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了灌木和乔木,这 是为了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 这些措施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保持水土,减少地表裸露,防 风固沙”。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何要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同步?
提示: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露 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 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 重的生态问题;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 易造成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因此,能源的开 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同步。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优势条件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面临的问题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 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省外。 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 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 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污染及其治理 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三废”污染,治理对策主要 有以下两条: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如下图所示:
(2)“三废”的治理,如下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提示: 破坏植被, 加强水土流失; 地表裸露, 产生沙尘, 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读我国主要大煤矿的分布图,探究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 的特点。
提示:煤炭资源丰富;煤田分布广泛;在全国交通位置 居中,煤炭外运相对便利。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山西省煤炭资源除储量丰富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 特点:
广 。 (1)分布范围_____
(2)煤种齐全。 (3)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露天 (4)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 ______
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属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措施是( C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A.① C.①②③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B.①② D.①②③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第(1)题,1952~2007 年,原煤生产量不断增加,说明煤 炭开采量扩大。第(2)题,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主要包括:①扩建 交通线路―→铁路、公路建设;②从产品输出的质量和空间上 减轻交通压力―→变输煤为输电。炼焦业输出焦炭,虽然质量 减轻,但交通运输压力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