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媒介批评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批评
一、定义:,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阶级和利益的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做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狭义的媒介批评,指人们对大众传播活动的负面影响展开的否定性批判,其批评主体是从事媒介批评的团体、组织、个人。
二、对象、标准、类别
1、对象:广义: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批判,包括三个层面,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层面: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科学、人类的关系;本体层面: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媒介批评的基本范畴,包括传者和受众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传播的内容研究、传播的效果研究;现象场面: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传播给受众的给受众的各种信息,——新闻节目、广告、天气等
狭义:针对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各种产品
2、标准:媒介批评离不开对批评对象的价值判断
以评判作为求知的方法;以解释作为求真的方法;以批判作为求善的方法;以祛魅最为求美的方法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差别
(1)对于求知、求真、求求美等价值标准的认识上,存在着根本差别
资产阶级的新闻媒介理论,为受众提供的所谓知的评判认识标准,是以抽象的客观、中立这些概念作为依据的。这种客观主义的新闻传媒标准,刻意标榜超阶级、无党性,主张对社会现实进行纯客观的报道和评述,用抽象的人性和社会受众等概念来掩饰资本主义新闻制度下只有少数人享有新闻自由的事实,用客观、中立的概念来攻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在遵守客观、公正、真实的传播原则的同时,不忌讳新闻事业的意识形态性质,公开宣称自己的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并将是否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服务作为衡量新闻事业的最根本的标准
(2)在对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标准的实践上,存在着根本差别。
资产阶级新闻媒介在打着自由、客观、公正的旗帜,对公众进行传播的时候,为达到宣传其价值观念或意识形态的目的,往往在大众传播实践中出现了内容与形式、真与美的分离与脱节。为了使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隐埋不张,不易察觉,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产品的表层,往往制造了精美的包装。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根本宗旨是为社会注意服务、为人民服务,自觉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公开、鲜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只是存在着对真和善的反映程度和手段的问题,只存在美是如何去表达真和善的问题,不存在真与美脱节的问题。
(3)对于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标准的道德判断上,存在着根本差别。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是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这一矛盾面前,人的本质和人的劳动被异化。大众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整个商品生产和消费体系的一部分,被看作异化劳动的延伸。
在社会制度下,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况、提供知识、教育、文化娱乐的手段和工具。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以实现其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社会主义的大众传媒及传媒产品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目的是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重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3、类别
(1)哲学的批评:
保守的精英派:以怀旧伤感的心情,悲念旧秩序的消逝,忧虑大众传媒的崛起
激进派:把集权主义与政权的抬头,归咎于大众社会与大众媒介的出现
自由的多元派:工业社会中,不同的价值与利益冲突,相互制衡,符合民主制度的精神,大众媒介报道各类观点,客观公正,促使意见流通,不但强化民主的运作,更为社会制造更好的文化品质。
共同点:以社会观点为基础来评判大众媒介,即从大众社会的本质,剖析大众媒介的优劣(2)报章的批评:影视评论、随笔、专栏
缺点:不完整、受利用
(3):学术的批评:学术期刊、教科书,强调理论的探讨,通常不会引起一般大众的兴趣
三、内容和方法
1、内容:
(1)文化层面的内容:属于宏观意义的批评,关注传播制度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人类传播史批评;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传播与科学技术;大众传媒和意识形态问题;跨国传播过程中的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渗透、扩张与反扩张问题;不同制度下的大众传播媒介之比较分析;国际传播秩序
(2)本体层面的内容: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媒介批评的主要对象,属于中观的媒介批评。问题:大众传播的传播者研究、受众研究、内容研究、工具研究、效果研究、社会功能研究、
(3)现象场面的内容:大众传播生产的文化产品、传递给我们的各种信息,属于微观意义的批评内容。对大众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的批评:对新闻节目的评价和分析,对文艺节目的批评和介绍;通俗流行歌曲、时装表演、商品广告的批评研究
2、方法
(1)哲学的批评方法:以社会人文关怀和哲学反思的精神关注大众传媒
(2)实证的批评方法:以调查统计分析和科学实验为主要手段,开展媒介批评的研究(3)艺术的批评方法:借鉴文艺批评的方法
四、国外媒介批评理论简介
1、在国外,媒介批评是大众传播学的另一支学派——传播批判批判学派,运用批判学派的理论对大众媒介所作的批评分析,它率先在欧洲兴起,共同特点:反对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以行为主义取向的量化传播研究,并企图从社会权力结构的运作,探讨媒介在控制与抗争之间所扮演的量化传播研究,基本上与马克思主义有所关联,或多或少援引当代各家学说。
五、法兰克福学派
1、社会批判理论:
(1)定义: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马克斯.霍克海默用以区别传统理论的一个专门术语,用社会历史的方法对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现象作当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做的那种批判考察,主要特点是划清自身与当代其他社会研究及哲学方法的界线,尤其注重对实证主义方法的区别
(2)理论特色:
对当代实证主义方法论持鲜明的反对态度,理论价值取向表现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坚持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强调主体性,在对象上关注人的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理论,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继承和吸收了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将批判对象最终定位在束缚和统治人的异化力量或物化力量上
对文化的批判尤为引人注目,以文化工业指称大众文化,揭示了大众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