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21 《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21 《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46a3b0998fcc22bcd10dbb.png)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课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
参考答案:为取得生辰纲,吴用等人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他们打听到杨志运送生辰纲的时间和路线,聚齐英雄好汉。
之后,充分利用天时地利。
天时方面,杨志一行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天气,一路疲惫不堪,而晁盖等人却以逸待劳;地利方面,晁盖等人选择树林茂密的山冈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隐蔽而少有人行。
再次,吴用利用杨志一行的内部矛盾,巧设计谋。
七人扮作卖枣子的客人,白胜扮作卖酒小贩,在黄泥冈“巧遇”杨志;七人与白胜唱双簧,讨价还价,麻痹杨志等人;晁盖等先吃掉一桶,以示无毒,进一步麻痹杨志一行;借舀酒,下毒的同时,完全解除了杨志等人的戒心。
杨志等最终上当,被麻翻在地,晁盖等人乘机劫取生辰纲逃跑。
二、杨志是课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
文中他处处小心,时时注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又有哪些?参考答案:课文描写杨志的语句,如:(1)五七日后……申时便歇。
(2)杨志赶着……逼赶要行。
(3)杨志也嗔道……这路上不是耍处!”(4)杨志道……谁敢五更半夜走?”(5)杨志跳起来……却理会!”(6)杨志大骂道……藤条要打。
……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丢失生辰纲的原因:(1)杨志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士、虞候、老都管对他无不怨恨。
杨志深知押送生辰纲干系重大,为确保其安全不惜得罪众人,这种粗暴野蛮的行事方式、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他大失人心。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失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2)吴用计高一筹,料事如神。
杨志虽百般猜测、处处提防,吴用却能做到知己知彼、随机应变,使杨志一步步放松了警惕。
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计策的高明。
三、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智取生辰纲》知识讲解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智取生辰纲》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976cbcba0d4a7302763ac6.png)
《智取生辰纲》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传其为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很少,传说亦多不一。
《兴化县续志》载明代王道生撰写《施耐庵墓志》,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元朝至顺年进士,卒于明朝洪武初年,时七十五岁。
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因无定论。
本文的时代背景是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上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
梁中书前一年就曾送十万贯金珠宝物给蔡京,半路被人打劫去了。
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
刘唐把这个消息告知了晁盖,随后联络了吴用、公孙胜、阮氏三兄弟和白胜等人聚义举事,决定劫取这不义之财,并由吴用谋划了智取策略。
杨志是将门之后,切望做官而仕途坎坷。
后来丢了生辰纲,做官无望了,无奈只能到二龙山落草。
知识积累1.晓事:明白事理。
2.寻思:思索;考虑。
3.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4.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5.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6.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7.出没:出现和隐藏。
8.分说:分辩。
9.勾(gòu)当:事情。
一般指不好的事情。
10.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绝不变。
11.趱(zǎn)行:赶路。
12.端的:真的,确实。
13.干系:责任。
14.做大:摆架子。
15.吹嘘:嘴里吹气。
16.恁(nèn)地:这样地,如此。
17.巴到:奔到,赶到。
18.兀的(wù dì):怎么。
19.兀自:尚且,还。
20.逞辩:卖弄口舌。
21.喏喏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
22.面面厮觑(qù):互相望着发愣。
23.聒(guō)噪:打扰,对不起。
24.怨怅(chàng):怨恨。
25.省(xǐng)得:知道,懂得。
26.晌(shǎng)午27.忒(tuī)认真 28.行(háng)货29.窥(kuī)望 30.嗔(chēn)怒 31.怄(òu)气 32.朴(pō)刀 考题例析(2011 湖北十堰)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 A.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亚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93279dd1f34693daef3eb1.png)
《智取生辰纲》课文详细解析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趱行。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跷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
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
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①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段析】交代押送生辰纲途中的天气情况,微露杨志与虞候等人之间的矛盾,为后文作铺垫。
【品味】画线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酷热难行”为全文情节的发展张本。
如果没有了“酷热”,则杨志与厢禁军的矛盾、吴用等人的智慧都会没有办法表现出来。
“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可以看出杨志对军士十分粗暴,预示着杨志与军士的矛盾将不断激化,为后文作了铺垫。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
这两日也看他不得。
权且耐他....。
”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
”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
”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
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把握小说主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把握小说主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f21e0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5.png)
22.智取生辰纲——群文阅读把握小说主题小说的主题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串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如《智取生辰纲》通过杨志与好汉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
阅读小说时,要围绕这一主题反复思考。
【考点解读】把握小说主题是中考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主题)。
02.读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03.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
0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或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技法点拨】由于小说主题的模糊性及多面性,在分析时要注意综合考虑,概括全面。
具体来说,可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分析:01.题材分析法:根据文章所写事件、所用材料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或思想倾向。
02.时代背景分析法:理解文章主题要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文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或人物描写等多种途径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更加深人地理解文章主题。
03.创作意图分析法: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和思想风貌,有助于理解文章主题。
04.人物形象分析法: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是作者表现其对社会人生看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分析人物,了解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倾向或情感倾向,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05.关键句分析法:文中议论,抒情等关键语句,往往起着点明主题、揭示主题、揭示哲理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作用。
06.标题分析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的标题揭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常见的答题模式:文章记叙了……的故事,表现/赞美/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的感情。
【真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智取生辰纲》(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智取生辰纲》(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362b6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8.png)
第21课《智取生辰纲》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
武松自言自语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一时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
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窜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
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bea7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b.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1.思路: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
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2.导语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
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
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人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第三步: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
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第四步: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
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智取生辰纲》赏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智取生辰纲》赏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https://img.taocdn.com/s3/m/eb23cac21a37f111f1855bce.png)
《智取生辰纲》赏析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对智取生辰纲的生动故事都难以忘怀,它确实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作为中学语文教材,50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是。
花石纲生辰纲的“纲”,都是指一大批东西。
生辰纲价值十万贯。
十万贯究竟是多少钱?把一千个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一吊。
古人常常以“万贯家财”、“腰缠万贯”表示极其富有,意味着有一所大宅院,许多土地或者一处不小的买卖,一群奴仆,当然还有不少现钱,显然比现在的一百万多得多。
所以十万贯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这十万贯金珠宝贝是贪官污吏掠夺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小说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充满了机智,非常精彩。
那么他们“劫富”之后有没有“济贫”呢?没有。
他们自己瓜分了。
所以总的说来晁盖这个人还比较好,至少他不让小喽罗杀害客商,只抢财物,而且不象周通、李忠那么黑。
打家劫舍,一夜暴富,还成为“农民革命的好汉”,可谓名利双收,岂非咄咄怪事!须要指出的是,在《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宋、元、明代商品经济在不断发展,小说多次写到抢劫、杀害过路客商,这种行为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是一种落后行为,犯罪行为。
但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并不认为是犯罪和错误,甚至还被认为是革命行为,也许有人对这种行为不以为然,但是出于顾虑,回避评论。
我们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肯定,《水浒传》中所有山头的“打家劫舍”、“打劫过路客商”都是这种情况:劫富并未济贫,极少数头领劫富占有的财富超过小喽罗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导致欠理智,人不和。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
攘外必先安内,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杨志一行人内部的重重矛盾为失败设下了伏笔。
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智多星吴用之计比青面兽杨志之智来得高,棋差一首,束手束脚。
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杨志输智,吴用赢智。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32c25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9.png)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智取生辰纲》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古代小说单元。
本课主要讲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的过程中,被晁盖、吴用等智取的故事。
通过分析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本文具有以下特点:1.文章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富有特色。
3.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古代小说的韵味。
4.本文涵盖了智谋、忠诚、背叛、团结等多种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小说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古代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小说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情节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
2.针对重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把握课文内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魅力。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课文重点内容,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板书设计:杨志–> 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 智取生辰纲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7d622da58da0116d17494f.png)
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 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 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
(A)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 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 事又来捣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 人。”杨志道:“(B)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 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 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 “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 般没气力的话来。”
2. 这篇小说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等人 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 志与众军汉如何闹别扭、杨志如何鞭打众军汉、虞 候如何进谗言、老都管如何掣肘,以及军汉们如何 埋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 上。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押送队伍虽然有 内部不和,但由于他的小心谨慎,似乎也万无一失 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实施着。等杨志 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推
课文梳理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 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 躁、见识过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 用等人的智慧、胆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生动地塑造 了众英雄好汉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大智大勇。
【整体感行人内部的矛 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与众军汉、老都管、 虞候的矛盾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④智用计谋。“智取”最终实现靠的是“半瓢酒”。 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军汉喝的是药酒, 众目睽睽之下,酒被动了手脚而对方毫无觉察,白 胜等人的表演可谓天衣无缝,这说明吴用计谋用到 了家。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01039a5e9856a57126008.png)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本文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
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
本文列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4)叙述方式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痕迹。
而《智取生辰纲》一文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二、说学生和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几个小说单元,已经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
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
因此,组织本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停留对课文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
所以,我设想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可能更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1、《智取生辰纲》一文作为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生成一下教学价值: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等等。
通过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教学目标为:1、理解课文“智”的所在: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写2、把握杨志的性格特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学PPT课件说课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学PPT课件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eba0b0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5.png)
(2)杨志内部的不团结反衬出了晁盖 、吴用等八位好汉的团结一致。杨志的“智 ”固比不上吴用,以杨志一人的“智”对晁 盖等八人的“智”,以不团结的集体对团结 的集体,这导致杨志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晁盖、吴用等八位英雄的群体形象:
足智多谋 随机应变 团结战斗
写法探究
1.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 文章明暗交织,造成悬念,使故事更加
精明
他明白天下大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 他知道黄泥冈“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他发现有人“舒头探脑价望”,就上前盘问。 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
不善带兵,棍棒纪律,以致部下怨声载道。 蛮横
不善处理关系,刚愎自用,以致最后彻底孤立。
①对明线杨志的周密防范刻画得 越细致就越能衬托暗线一方人物的 智慧。
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 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前半部 分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 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宋江上山后写了 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 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 悲剧结局。
在黄泥冈上,晁盖等人见到杨志后主动亮 出客商的伪装,解除了杨志的戒备心理。然 后白日鼠引亢高歌,挑酒上场,引众军汉买 酒。考虑到杨志必然阻止,因此这两桶都是 好酒。晁盖一伙先喝一桶。然后借舀酒做手 脚,前一瓢掩饰,后一瓢下药。这一伙痛饮 解渴,安然无恙,引得众军汉心痒难耐。晁 盖等人魔术般的戏法巧妙瞒过了杨志的双眼, 终于诱其落入圈套。
走近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年) 汉族,原名彦端,字肇瑞,号 子安,别号耐庵。今江苏兴化 人,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 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 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 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 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智取生辰纲》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智取生辰纲》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30ba7a80eb6294dd886cc9.png)
作
能
力
景物
描写
推动
情节
主要表现在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有二十多处,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少于十几处,这种典型环境的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有推动情节发展。
思
维
能力
探究人物性格对事情成败的影响,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答案不拘一格,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动
作
描
写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搭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文
化
知
识
作者
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它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形象再现了梁山起义发生、发展与失败的全过程,是一部有丰富的历史内容、鲜明的进步倾向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古典文学杰作。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75af359910ef12d2bf9e785.png)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一、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生卒年均不详。
名子安,字彦端,号耐庵。
曾在钱塘为官,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
最终写成流传千古的代表作《水浒》。
二、故事背景《水浒》中的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命运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被风打翻了船,只得逃难远避。
杨志在东京用财物打点,想官复原职,被高俅赶出,盘缠用尽,只得变卖祖传宝刀。
集市上遇见泼皮牛二挑衅,盛气之下,杨志杀死牛二,投案自首,被发配大名府充军。
这是杨志“失意”之时。
杨志在教场与周谨、索超比武获胜,受到梁中书赏识,被升任为管军提辖使,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
这是杨志人生中“得志”之时。
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劫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阮氏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几条好汉齐心协力夺取这批财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课文所选部分就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三、理解词义1.趱行:赶路。
2.干系:责任。
3.恁地:这样地,如此。
4.怨怅:怨恨。
5.兀的:怎么。
6.兀自:尚且,还。
7.逞辩:卖弄口舌。
8.窥望:暗中观察。
9.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10.聒噪:声音杂乱;吵闹。
文中的意思是打扰,对不起。
11.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4):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汉之间的矛盾,为下文生辰纲被劫作铺垫。
第二部分(5—12):写吴用等人与杨志斗智斗勇,最终智取生辰纲。
五、问题解疑1.“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杨志的粗暴蛮横,惟恐有闪失,对部下非打即骂。
这种粗暴的态度必然会让军汉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为下文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激化埋下伏笔。
2.文中第2自然段是如何写众人对杨志的不满的?写这些有何作用?“搬口”,而老都管则也是“心内自恼他”,众人的表现虽不同,但埋怨对象却一致。
部编版九上《智取生辰纲》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智取生辰纲》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bc77a755270722182ef76f.png)
部编版九上《智取生辰纲》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节选这一部分背景是:杨志受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留守梁中书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今河南开封),为梁的岳丈、当朝太师蔡京祝寿。
二、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
主要著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嗔chēn:怒,生气。
歇息:休息;住宿。
干系:牵涉到责任或能引起纠纷的关系。
怨怅chàng:怨恨。
分晓:事情的底细或结果。
逞chěng能:显示自己能干。
颠diān倒:反倒、反而。
勾当gòu dàng:事情,今多指坏事情。
聒guō噪:早期白话小说中江湖人物打招呼的常用语,相当于“打扰了”“麻烦了”。
面面厮sī觑qù:互相望着发愣。
诺诺nuò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失败经过的细致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特征,生动地塑造了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以及协作一致的精神。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7):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后面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8~14):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杨志等人最终丢失生辰纲。
四、鉴赏品读1.“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杨志的粗暴蛮横,唯恐有闪失,对部下非打即骂。
这种粗暴的态度必然会让军汉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为下文杨志与众军汉的矛盾激化埋下伏笔。
2.文中第③段是如何写众人对杨志的不满的?写这些有何作用?“搬口”,而老都管则也是“心内自恼他”,众人的表现虽不同,但埋怨对象却一致。
众人对杨志的不满,表明杨志一行人已失去了内部的团结,黄泥冈“生辰纲”被劫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同时,这也预示了矛盾必然会被激化,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c303328ea81c759f5786b.png)
21《智取生辰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
参考答案:梳理梁山好汉在事件中的行动,有如下步骤:探生辰纲消息,众人合议定计。
预测必经之路,智取地定黄泥冈。
利用酷热天气,久候以逸待劳。
察知内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
智用合议计谋,协作完成智取。
概括表达时,可以用吴用等人作主语;还可以用双方人物作主语,以符合作者“全知”视角叙述的特点。
二、杨志是课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
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留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又有哪些。
参考答案:杨志的性格特点。
丢失生辰纲的原因。
三、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
暗线: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
好处: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四、这篇课文用的是元明期间的白话,还夹杂着当时的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不同,如“计较”“谢”等。
试从课文中找几个这类词语,比较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参考答案:这样的词语很多,比如:五、课外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
参考答案:【示例】杨志小传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外号“青面兽”。
杨志一生命运坎坷,先是运送花石纲失陷,赴京城请罪途中又遇到了被“投名状”所逼而下山劫人的林冲,两人大打出手,杨志又险些丢了行李。
到了京城,好不容易打点买通各处,总算见到了高俅高太尉,却吃了闭门羹。
万般无奈下只得变卖祖传宝刀,可不曾想又碰上泼皮牛二,杨志虽是个懂得隐忍的人,做事不鲁莽,但牛二百般刁难,杨志忍无可忍便一刀杀了牛二。
ppt《智取生辰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详解
![ppt《智取生辰纲》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0e8be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1.png)
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
古今异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句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 且耐他一耐 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 都叹气吹嘘 也合依我劝一劝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古义
今义
赶
拿; 得到
容易出麻烦 (神态)不自然
却
必须,须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详解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 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 于兴化县白驹场,元末明初文 学家,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的作者。被誉为 “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小说基本常识
1.概念: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 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 种勾当也防不住,而中了招呢?
晁盖等戏演得好。打扮卖酒,假装争酒,引诱 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中巧下药,
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暗线
好汉智取生辰纲
杨志之智
文中大量写了杨志的机警谨慎。体现了他的 “智”你能在文中找出这些细节吗?
智
1、智用天时
取 生
2、智用地利
辰
3、智用人和
纲
4、智用计谋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4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6978f14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1.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智取生辰纲》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宋江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这是一篇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宋江的智慧和胆略。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他们对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同时,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宋江智取生辰纲的经过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智慧的力量,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宋江智取生辰纲的经过和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辰纲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同时简要介绍生辰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宋江智取生辰纲的经过和意义。
3.讨论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宋江的智慧所在,以及他如何运用智谋取得生辰纲。
4.欣赏与鉴赏:学生欣赏课文中精彩的描写和对话,体会作者的文学手法和艺术魅力。
5.历史背景与文化知识:教师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1ef2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d.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他们到了黄泥冈。
小路两边是松林,军汉实在走不动了,都放下担子,到树荫下躺倒休息。
杨志喝道∶“这是什么地方,敢在这里乘凉,起来快走!”众军汉叫苦说∶“你把我们剁成八块,我们也走不动了。
”两个虞侯和老都管喘着气慢慢走上来。
老都管见杨志打军汉,劝道∶“杨提辖,实在热得走不动了,别怪他们吧。
”杨志说∶“这是黄泥冈,正是强人出没的地方,怎敢在这里停脚!”杨志不理军汉的哀告,举起藤条说∶“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他刚要打下,忽见松林里有人探头观望,便急忙放下藤条拿起朴刀,追进松林喝道∶“你好大胆子,敢来看我的货物!”杨志近前一看,林中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子,晁盖七人假扮推车的在乘凉。
杨志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晁盖道∶“我们是贩卖枣子到东京去的。
”杨志这才放下心来。
白胜挑了一担酒桶走上冈来,边走边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他走到松林边上,放下酒担乘凉。
众军汉见白胜是卖酒的,便说∶“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酒吃,也解暑气。
”杨志听了训斥道∶“你们这些村鸟知道什么,全不知路途上艰险,多少好汉给蒙汗药麻翻了。
”晁盖七人出来说∶“口渴得很,卖给我们一桶酒喝。
”白胜说∶“好,五贯钱一桶。
只是没有碗,就用两把酒瓢舀着喝吧!”众人一边吃枣子,一边喝酒。
吴用舀了半瓢酒,说去取点枣子,进松林里去了。
吴用到树林里,把酒倒掉,从衣袋里掏出纸包,把蒙汗药倒在瓢里,走出松林。
晁盖见吴用出来,说∶“一桶酒喝得干干净净了。
”吴用拿酒瓢到另一桶酒里舀出一瓢说∶“我再喝一瓢。
”白胜一把夺过吴用手中的酒瓢,放在酒桶里搅了两下,说∶“你这客人有头有脸的,却不是君子。
”众军汉见卖枣子的喝了酒,都说∶“我们也买一桶吧!实在太热太渴了。
”老都管也说∶“冈子那边没处讨水喝,就让大家买了喝吧!”杨志见卖枣子的喝了没事,就说∶“既然老都管说了,就去买了喝吧!”众军汉凑了五贯钱去买酒,白胜却说∶“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赏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09db397cd184254b353550.png)
《智取生辰纲》课文赏析全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生辰纲”来展开的。
矛盾的双方,一方是护送生辰纲的杨志,一方是想夺生辰纲的晁盖等人。
从杨志一方来看,护送生辰纲是他感恩图报的机会,将生辰纲安全送进蔡府,是他实现理想的开始。
一路上小心应付,安排行走停歇等作息时间,旅途中谨小慎微决定行走路线。
只可惜杨志等行走的时间是在五月与六月最炎热的季节,行走的路线要经过人烟稀少的莽莽丛林,队伍之中有虞候心中怨怅,老都管的左右掣肘,天时、地利、人和杨志一样未得,落入吴用等人的算计之中是必然的。
从晁盖等人来看既得天时地利又得人和,加上吴用等用尽计谋,几人通力合作,最后终于不费一刀一枪,计赚生辰纲。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天气酷热难当,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位军士的矛盾,为后文生辰纲被劫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在黄泥冈上斗智斗勇,是全文的高潮。
第一部分处处铺垫,处处蓄势;第二部分则以第一部为基础,展示了事物的结局。
全文写法特点鲜明,伏笔照应运用自如。
如前文写“酷热难当”,“热了行不动”,“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这些都为后文写军士热得“歇下担仗,那十一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作了铺垫。
再如前文写杨志“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拿了藤条要打”,则与后文写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脸打去”,“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相照应。
这样相互照应,较完整地刻画了杨志粗横野蛮的性格。
再如前文写“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老都管说:‘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 “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急,心内自恼他”等就为后文的“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及“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埋下了伏笔。
这样前文为后文埋伏笔,作铺垫,蓄势力,不仅使得后文能很好地张扬,而且能使全文浑然一体,给读者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通过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课文详细解析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趱行。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
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
....,
重则藤条便打
......,逼赶要行。
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跷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
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
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①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段析】交代押送生辰纲途中的天气情况,微露杨志与虞候等人之间的矛盾,为后文作铺垫。
【品味】画线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酷热难行”为全文情节的发展张本。
如果没有了“酷热”,则杨志与厢禁军的矛盾、吴用等人的智
慧都会没有办法表现出来。
“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可以看出杨志对军士十分粗暴,预示着杨志与军士的矛盾将不断激化,为后文作了铺垫。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
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
..道,‘休要和他别拗
......’,因此我不做声。
这两
日也看他不得。
权且耐他
....。
”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
”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
”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
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
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
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
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
又过了一夜。
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乘凉起身去。
杨志跳起来喝道
.....:“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
们!”杨志大骂
..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众军汉忍气吞声,只得睡了。
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
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
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
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
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段析】交代虞候向老都管诉苦,埋怨、杨志。
杨志依然谨慎前行,对手下非打即骂,致使老都管也开始恼他。
【品味】“休要和他别拗”是相公“分付”的,因此老都管才会“权且耐他”,这里交代了老都管、虞候能够容忍杨志的主要原因,是对前文的一个补充。
“跳起来喝道”“大骂”,都显示了杨志急躁、粗暴的性格特点。
画线句说明众人怨恨杨志,矛盾激化,为后文中了蒙汗药、失了生辰纲奠定基础。
话休絮烦。
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
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
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
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
【段析】矛盾逐渐激化,军人们都怨怅杨志。
面对酷热;杨志一点儿不敢大意。
【品味】画线句子具体交代了时节、天气,说明押送生辰纲途中的艰辛。
军士们非常劳累,需要休息,而杨志一心想早日送到,两者之间必然还要出现矛盾。
这是对以上内容的深化。
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
歇下担仗,那十一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
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