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dfaa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f.png)
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1.人类社会的发展:介绍人类社会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的变迁,探讨农业社会的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农业经济的出现、人口增长和社会分工的产生。
2.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重点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3.夏朝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夏朝创立者禹的传说和农业改良的功绩,分析夏朝政治制度及其主要特点,以及夏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
4.商朝的兴起与衰亡:介绍商朝的起源和建立,探讨商朝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以及与周边民族的战争,以及商朝后期的衰弱和灭亡。
5.周朝的建立与:介绍周朝的建立和周文王、周武王的贡献,分析周朝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的内容与特点,重点阐述周朝的措施。
6.周朝的衰亡与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介绍周朝东迁和分封制度的瓦解,重点介绍春秋时代的大事和主要国家,如晋、齐、楚、秦等。
7.春秋时代的文化与变革:介绍春秋时代的文化特点,如礼、乐、尚文、信义等,分析封建制度瓦解和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介绍孔子及儒家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8.战国时代的历史事件:介绍战国时代的七雄兼并,以及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的主要学说,重点介绍秦国的崛起和统一中国。
9.秦朝的统一与变革:介绍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政治措施,分析秦朝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法制建设,以及秦朝带来的社会变革。
10.第一次历史文化交流:介绍秦朝与南越国的战争,重点讲述张骞的西域出使和丝绸之路的开通,探讨文化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为后续学习和理解中国历史打下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49ea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9.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史前史与原始社会史前史是指人类历史时期的最早阶段,史前史是人类历史时期的最早阶段,它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从史前史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在这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的阶段,他们使用简单的石器和木制工具,居住在山洞或者树枝搭建的简单房屋里。
人类在这个时期主要以采集食物、狩猎和渔猎为生,还没开始耕种作物。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的一个时期,人类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会种植粮食。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
人们学会了种植粮食,开始了定居生活。
青铜时代是农业社会向农业城市社会转变的时期,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相当的发展。
中国的夏代文明、商代文明和西周文明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的。
第二单元: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古代史是指古代人类所经历的发展史。
通过学习古代史,可以了解人类在古代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中国,古代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辽金西夏时期、元明清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发展,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时期。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一个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家分裂成了多个小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国家不断变动,社会发展不断滋生。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封建制度的成熟,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汉朝取得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各地的政治体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知识点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6cf160b84ae45c3b358c8f.png)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知识点第一分册知识要点和学习水平要求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一、王国的兴衰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1.楔形文字(A)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 《汉穆拉比法典》(B)概况:该法典于公元前18世纪由古代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近代发现于一块黑色石柱特点和历史价值(1)特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显示了种种时代特征)(2)历史价值:《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一、法老一统的体制:1.尼罗河(A)非洲东北部,从南向北,流向地中海。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位于尼罗河流域,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2.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控制军队,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二、金字塔与来世信仰(A)1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2.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就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3.金字塔的象征意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共33张PPT)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ef8ba649649b6648d747e5.png)
6.周杰伦曾在“爱在西元前”这首歌中唱到:“我
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
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版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泥版上的字迹”应是(B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印章文字
7.2001年,某国举行纪念其祖先发明楔形文字5000
年的庆祝活动,该国位于( B )
有了文字,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记录历史、积累文 化知识、才使得后人能直接从前人那里继承生产经验、 文化科学艺术。
有了文字,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各地区间文明 的交流和交融。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墨西哥
3.某史学家指出:“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
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这
片“荒原”位于今B天的( )
A.埃及
B.伊拉克
C.印度
D.墨西哥
4.古希腊人称赞一个美丽的地方为“美索不达米亚”
意思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其相应位置在图中的(B
A.① B.② C.③ D.④
(1千年代)
考点3.《汉穆拉比法典》(前18世纪中期)★
背景 目的 特点 意义
又称:石拄法
探索与争鸣: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 结合课文相关内容,你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 状况有了哪些了解?
说明当时已形成奴隶、自由民、贵族。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关系
说明明显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
1.右图是刻有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石柱柱头。镌刻
在石柱上的文字应该是( B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罗马字母
华师大历史新版知识框架
![华师大历史新版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a17fc86ee518964bcf847cc4.png)
课时知识背诵手册第一单元亚非上古历史与上古希腊罗马【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了解古埃及的发展历程。
1.远古文明:古代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古希腊人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发展历程(1) 约公元前3500年前后,埃及出现了分散的早期国家。
(2)公元前3100年左右, 美尼斯实现了埃及最初的统一,创建了第一个王朝,成为埃及统一国家的建立者。
3.政治制度(1)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法老是太阳神拉神的化身或太阳神在人间的代理人,给埃及带来光明和秩序。
(2) 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都是古埃及强盛时期的法老。
(3)他们直接统帅军队,通过对外征战建立起疆域辽阔的帝国;他们拥有卓越的政治才干,建立完备的官僚系统,控制众多臣民;他们还是所有神庙的最高祭司,掌握神权。
4.意义: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它折射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观念,体现了法老至高无上的神威和权力,反映了埃及先民杰出的创意和智慧,见证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
金字塔不仅是宏大的建筑奇观,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古代埃及历史重要的证据之一。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1)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认识古代巴比伦文明。
1.地理位置:在亚洲西部,有个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那就是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狭长地带。
2.国家的建立: 公元前3500年后的千余年间,两河流域先后建立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小国家。
(1)两河流域的先民创造了灌溉农业,缔造了早期人类文明。
(2)南部苏美尔人是最早的文明奠基者。
(3)苏美尔人建立了雄伟的城市,发明了楔形文字,将轮子用于运输,还根据月亮盈亏循环的自然现象制定了历法。
4.古巴比伦王国:最先统一两河流域的是阿卡德首领萨尔贡。
5.巴比伦的全盛:公元前18世纪初,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逐渐崛起,第六代国王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的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2课 封建制度 (共47张PPT)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2课 封建制度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190a008e9951e79b8927e5.png)
伤害而产生的骑士。”这表明当时的欧洲形成了B
()
A.庄园制度
B.封建等级制
C.采邑制度
D.等级君主制
9.右列是西欧中世纪封建等级制度的示意图,
与这一制度形成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D )
A.罗马帝国分裂
B.西罗马帝国灭亡
C.克洛维受洗
D.查理·马特改革
10.在西欧封建等级制中,属于统治阶层最下层的是
(D)
地。”这段文字反映了庄园大体上是一个(C )
A.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6.由于生产力相对低下,庄园最初普遍采用的地租形
式是( C )
A.货币地租
B.实物地租
C.劳役地租
D.混合地租
7.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 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 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有实权的人应 当称王,比徒有 国王虚名的人称 王更好。”
拓展:法兰克王国:分裂(843年)
老三秃头查理 老 大 罗 退 尔
老二日耳曼路易
考点名1:西称欧封建人制身度自的由产生(家6庭世纪下法半律叶地位)
奴
没有
没有
没有
隶
隶
没有
有
没有
农
农
没有
有
有
奴
农
有
有
有
民
考点1: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6世纪下半叶)
骑士
农民等
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8世纪上半叶)
层层分封的金字塔结构
特点 结果
土地为纽带的契约关系
国王虚君、权力有限
【名师优课】华东师大版历史第一分册第三单元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共34张PPT) - 最新
![【名师优课】华东师大版历史第一分册第三单元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共34张PPT) -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9bb18a751e79b896902260e.png)
你能讲出几部历史上著名的史诗作品呢?
古代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 古代印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希腊《荷马史诗》
相传由公元前9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 被后人誉为“最伟大的古代史诗”。
盲诗人荷马
《荷马史诗》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语 言简练、情节生动、结构严密、具有很高 的艺术性。 反映BC11世纪~BC9世纪的社会状况以及迈 锡尼文明,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科 林 斯 式
爱
奥
尼
多利亚式
亚 式
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雅典卫城复原图
三、 哲学与史学
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欧洲语言文字中 的“哲学”一词就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爱好 知识之学”
恩格斯曾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三大哲人
苏格拉底
Socrates
戏剧演员
悲剧面具
喜剧面具
雅典古代剧场
容 纳 上 万 人
戏 剧 津 贴
二、 建筑艺术
基本特点:大理石为基本材料 方顶柱廊式结构造型
三种柱式:多利亚式 爱奥尼亚式 科林斯式
多利亚式:
形式极为朴素, 给人以庄重朴 实之感
爱奥尼亚式: 造型匀称,比 较华丽,给人 以优美典雅和 活泼的感觉
科林斯式:
细长、华美,充分显 示王者的尊严和奢侈 欲望的满足。
口传史料 文字史料
古代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历史年代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影响与评价
史诗
戏剧
建筑 艺术 哲学
史学
约前9世纪
荷马
前6C下半叶起, 三大悲剧作
前5C鼎盛
家及喜剧家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共51张PPT)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 (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b2d92cbe23482fb4da4ce5.png)
多利亚式
爱奥尼亚式
科林斯式
上海海关大楼
考点2:帕特农神庙—时间—特点—评价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建成于“伯里克利时代”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亚式建 筑,也是古希腊建筑艺术 的杰作代表。
1.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 水平,更是雅典灿烂古文明的历史见证,它建成于下
B.修昔底德
C.希罗多德
D.亚里士多德
16.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从撰
写体例上看,主要( A )
A.以事件为中心 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 D.以地点为中心
17.《历史》是西方史学的开山之作,被称为是一部 小型的“百科全书”,它记载了希波战争的史实,此
书的特点是(A )
A.以事件为中心 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 D.以地点为中心
它是一座典型的( A )
A.多利亚柱式建筑 B.爱奥尼亚柱式建筑 C.科林斯柱式建筑 D.复合柱式建筑
考点3:古典时代三大哲人: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 学家。他的名言:“人首先必须 认识自己”。所谓“认识自己” 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 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 和心灵中的善,改善人的心灵。
苏格拉底与富人的对话
有位富人问苏格拉底:“我现在过的很 富有、很幸福,求知干什么”?苏格 拉底说:“所谓的幸福即至善,并不 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驱除心灵中 的忧虑和致力于追求美德……而使一 切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
在妻子眼中,苏格拉底是游手好闲,终 日坐在街头和年轻人讨论思想的人,当 妻子大发雷霆时,他总是以沉默表示抗 议。有一次苏格拉底在作无言抗议时, 他妻子气得將一桶水泼浇在他头上,而 他却微笑说:“我知道在阵雷之后,一 定会有大雨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40efb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9.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一课程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历史变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本文将对每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概述。
第一部分: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在这部分,学生将学习到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知识点。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印度河流域的城市规划,到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理解早期文明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部分: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本章节重点介绍了希腊和罗马文明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成就等。
学生将了解到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以及罗马法对西方法律体系的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封建社会与中世纪欧洲在这一部分,课程将探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教会的影响力以及城市的发展。
学生将学习到封建等级制度的构成、教皇与君主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中世纪城市经济的兴起。
第四部分: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裂这一章节将重点讲述中国的秦汉统一、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
通过对这些历史时期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民族关系的发展以及文化科技的进步。
第五部分:亚洲其他文明与交流本章节将介绍亚洲其他重要文明,如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的历史发展。
同时,也将探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第六部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学生将学习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艺术与科学的革新,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宗教、政治格局的重塑。
第七部分:近现代世界的形成这一部分将涵盖从工业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历史。
学生将了解到工业革命如何推动社会经济的变革、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第八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的变革与发展本章节将重点讲述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等重要事件。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 世界史部分1-7册 导言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 世界史部分1-7册 导言](https://img.taocdn.com/s3/m/60c5bd2a0066f5335a812127.png)
世界史部分 1-7册导言 2010-3-19第一分册导言第一单元古代东方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古文明开始时间、区域】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共性】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各国突出文明】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在15世纪欧洲殖民势力入侵以前,古代美洲的历史大致上是独立发展的。
古代美洲文明的创造者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的文明的顶峰和典型代表是: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地位】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突出方面】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培育了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政治民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戏剧、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位】古代罗马是继古代希腊之后崛起于地中海地区的另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突出方面】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与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相应,古代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两个时期,并形成了“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为标志的罗马法律体系。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对阿拉伯半岛及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向外扩张,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曾先后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影响深远。
上海参考资料华师大版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重点整理
![上海参考资料华师大版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64e66c312b3169a451a4e3.png)
第一分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知道:1.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 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
《吉尔伽美什》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字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第2课古代埃及知道: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2.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全国的土地,并控制所有的军队,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3. 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4.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似而得名。
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3课古代印度知道:1. 古代印度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3. 佛教迅速得到传播,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第二单元古代美洲与黑非洲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知道: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理解: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1.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外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2.玛雅人在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的文化遗产,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知道:1.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5课 中世纪文化 (共36张PPT)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5课 中世纪文化 (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0c40a1c1c708a1284a44e5.png)
拓展2:西欧中世纪文学:骑士文学-代表作 《罗兰之歌》
拓展2:西欧中世纪文学:市民文学
背景:中世纪城市 复兴后
内容:市民的家庭生 活和爱情生活。
形式:寓言、故事、 诗歌等。
起源:11世纪意大利 意义:开近代资产阶
级文学之先河。 代表《列那狐的故事》
考点1:大学的兴起(11世纪-意大利)含义
早期大学上课的情景
3.右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
主要原因是( D )
A.传播神学的需要 B.传统教育的影响 C.国王权力的加强 D.市民阶层的推动
4.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
俗教育。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B )
A.教会势力的衰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 C.传统教育的崛起 D.传播神学的需要
代表:托马斯·阿奎那- 经院哲学集大成者
意义:重视形式逻辑,对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尤其 是哲学思想的传承产生
拓展1:经院哲学:9世纪-兴起,13世纪-全盛
含义:中世纪西欧占统治 地位的基督教哲学
主张:理性服从信仰, 哲学服务神学。
目的:维护基督教会和 封建主的统治。
任务:阐述圣经中的真理 为圣经寻找合理的依据
5、 哲学
◎ 教父学 奥古斯丁(345-430年)。
◎ 经院哲学 托马斯·阿奎那斯 (1225-1274年)。
名为哲学, 实为神学。 知识的目的在于 论证上帝的存在与伟大; 宇宙秩序论即上帝创造宇宙秩序, 尘世服从天国, 今生服从来世, 君权服从教权, 哲学服从神学, 理性服从信仰。 此处可参照“三纲五常”。
在( C )
A.公元前2世纪的麦加 B.公元3世纪的印度 C.公元13世纪的巴黎 D.公元19世纪的英国
华东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华东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2178b41952ea551810a6877b.png)
货
物
单 位 担 担 匹 匹
(1843年) (1843年) 前旧税率 新税率 24.19 13.38 29.93 20.74 5.56 5.56 6.95 5.56
新税率减 少百分数 77.02 58.45 76.78 73.19
签订时间:1842年
赔款2100万银元
割让香港岛
主要 内容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附件 税率值百抽五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通商口岸租地建屋
这些条款 分别带来 了哪些具 体影响?
签订时间:1842年
赔款2100万银元
割让香港岛
加重经济负担
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沿海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主要 内容
多、物产丰饶的帝国进行贸易的利益,这必
然大受损害。但是对于我们这样商业国家的利益 而言, 目标 是太重要了。备忘录提呈人深信陛 下政府会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来扫除妨碍达到
目标的障碍的。”
——摘自英国一家工商理事会提交给英国政府的备忘录
“只要我们对于中国的商务,处在这样 受
限制的不稳固状态中,所望于对这样一个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附件 税率值百抽五 领事裁判权
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最惠国待遇 通商口岸租地建屋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 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 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 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所谓半封建,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 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 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共86张PPT)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共8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b87ed40029bd64783e2ce5.png)
公民大会只要简单多数就 可做出决定,几乎不受法律 限制,容易形成集体专制。
在矿坑中劳动的奴隶
拓展:比较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君主制:一个人决策 贵族制:少数人决策 民主制:多数人决策 亚里斯多德——
《雅典政制》插图
拓展:比较古代东方与西方希腊, 国家形成的途径和特点的异同
希腊人的原因是什么?( A )
A.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B.确立雅典的民主制度 C.使雅典民主走向辉煌 D.废除了雅典君主制度
5.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
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两方是指B( )
A.地主、农民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奴隶主、奴隶
6.右图为美国众议院墙壁上镶嵌的梭伦画像。众议
情景模拟-伊阿宋的一天
问题二:两人到了公民 大会会场门口,执勤的监 察员却阻止伊阿宋的妻子 进入会场。这是为什么?
妇女不是雅典公民, 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还有什么人如果想 来也会被阻止?
奴隶、外邦居民等非 雅典公民都无权参加 公民大会。
情景模拟-伊阿宋的一天
问题三:这项议程属 于雅典民主Fra bibliotek治的什么 内容?此工具的作用是 什么?
东方:灌溉农业,治理洪水; 希腊:商业发展,对外殖民。
原因: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东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希腊:贵族政治或民主政治。
实质: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情景模拟-伊阿宋的一天
问题一:公民大会 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 影响伊阿宋干活赚钱, 但他还是很愿意去。这 是为什么?
雅典民主政治生活 有津贴制度保证
A.山地文明发源地 B.游牧文明发源地
高中历史 4.10《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素材(华东师大版第一分册)
![高中历史 4.10《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素材(华东师大版第一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7ffcbbea58f5f61fb7366646.png)
阿拉伯文明对现代欧洲文明的作用阿布都•若合曼•贝德威博士著正当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许多阿拉伯国家繁荣之际,欧洲当时正处于中世纪,处于思想及知识的停滞时期。
许多书籍对这一黑暗时期都有记述。
因为在当时知识仅限于宗教学者,又因为知识被宗教所限制,将人们的思维拒之门外。
人们遗忘了古希腊与罗马文明,也不了解亚洲人的文明,将自己与开化的智慧隔离开来。
但在安达鲁西亚、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从这一峡窄的缝隙中透出了阿拉伯文明之光,照亮了欧洲人的头脑,这是现代复兴的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不能低估阿拉伯人将古希腊、波斯人、印度人和古叙利亚人的思想遗产译介成阿拉伯语时所起的作用,将其保留为财产,然后又完整地介绍给欧洲。
这种译介保留和继承了这些民族的过去。
而阿拉伯人则从中学到了思想遗产并对此作了批评,并且添补了其不足,纠正了其错误,还添补了许多从实践中获得的真理。
当时阿拉伯人非常喜欢欧洲人,他们保留了古人的遗产,学习现成的遗产,依赖理性,同时依赖实践。
其完整的遗产中有思想、哲学、信仰。
也包含工业、农业、商业,也有分类的艺术,也有社会,有生活需要的一切。
欧洲人翻译了阿拉伯人的医学与哲学书籍,继承了工业,引进了管理制度、社会制度,继承了建筑与装饰艺术。
在文学、故事方面效仿了他们的方法。
在研究欧洲文明时,当时阿拉伯文明所起的作用,在各个生活艺术及各门学科中起着表帅作用。
一、在科学领域中阿拉伯文明对欧洲的影响通过拉丁语的翻译,欧洲人开始研读阿拉伯人的科学成果。
这些翻译是靠好几个世纪所建立的各大学来完成的,将阿拉伯医学百科全书译介过去,成为欧洲医学的典籍,一直到最近几个世纪。
主要为伊本西拿的《医典》及拉兹的《大全》,在保加利亚的鲁凡大学文件中提到,直至十七世纪初,这两部书是该医科大学的教授们的主要参考书。
正如艾布•干散穆•赞哈拉威的书《於不能著述者的词法》,在十五世纪译成了拉丁文。
阿拉伯的医学研究结合了其化学研究,在这一新颖的学科中,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受益不少。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 (共48张PPT)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 (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6474a784254b35eefd34e5.png)
文献选读: 这段史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的什么特点?
……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 照章纳税,任何具有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要求,而此 人能按照本城之法律与习惯证明此具有申请权之人在 此期间确在英格兰国境之内,但并未提出不利于彼之 异议,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续以市民身 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
水’!则可自楼台窗倾倒
材料一:“ 城市街道两 边的房屋并没有在一条直 线上,所以街道有时宽有 时窄。城市街道路面多是 泥地,泥泞而肮脏。商业 区,运输商品的车子堵在 路上,非商业区猪和牛随 处横行。15世纪时如果国 王要来某市,市议会首先 拿掉绞刑架上的尸体,随 后把门前污物清理干净。 清理道路,迎接国王。”
A.贵族战胜国王 B.等级君主制建立
C.国王战胜贵族 D.君主立宪制建立
12.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1265年,英国召开
了历史上第一次议会。除了有贵族和主教参加外,还
邀请了骑士和市民代表,这表明当时英国初步形成的
政权形式是( B )
A.民主共和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
13.13世纪中后期,英国封建制度最重要的特征,体
等级君主制形成于 封建制度确立以后。 12世纪以后,随着城 市复兴和商品经济发 展,王权呈加强之势。
比较:封建等级制和等级君主制的不同:形式
封建等级制是国王与 各级贵族组成的统治秩 序和政权形式。国王居 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 公、侯、伯、子、男爵, 骑士位于低层。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 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 治的一种政权形式。由 国王、教会贵族、世俗 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
3.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 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第一分册专题
古代文明
亚洲: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
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
古代中国(黄河)
非洲:古代埃及(尼罗河)成就:金字塔(法老的陵墓)
美洲:玛雅成就:金字塔(祭祀场所);培育农作物,因此被称为
“美洲的希腊”
欧洲:希腊:地形多山多岛屿;导致发展出民主政治,其特点(小国寡民、轮番而
治)、全盛时期(伯里克利时期)、评价(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同时将妇女、奴隶、外邦人排除在
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罗马:发展流程:罗马城—意大利半岛--(前3世纪)地中海地区--(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地跨欧亚非—(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
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说明】1.找出地图册,将以上提及的洲名、国家、河流等找出,熟记它们的具体位置及相对位置,达到拿开地图而地图自在脑中呈现的程度。
2.以地理环境特点不同,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代文明,即大河文明
(顾名思义,境内流淌了大河流域,以农业为主业,两河流域文明、埃及、
中国、印度都属于此类型,发展出中央集权政治)、海洋文明(以希腊文
明为典型,多山多岛屿,以商业为主业,发展出民主政治)
3.希腊民主政治及说明中的第2点都是核心考点,即常以大题形式出现的考
点。
括号中的文字属于帮助理解记忆,同样是核心知识点,回答的时候灵
活运用。
4.几个需要关注的时间节点: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和中国春秋时期和印度
佛教的诞生大致相当;罗马帝国建立与中国秦汉帝国建立大致相当。
文字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中国:甲骨文
【说明】在书中找出这几种文字的图片,仔细观察它们的特点及不同之处,要求做到根据图片能说出属于何种类型文字。
法律
已知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莫拉比法典》,作用:了解和
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体系(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公
民法→万民法),罗马法体系是随着疆域的不断扩
大而逐渐完善的,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
化发展的需要。
意义: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
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说明】罗马法体系是核心考点,熟读成诵,灵活运用。
宗教:佛教,前6世纪,印度,悉达多,《大藏经》
基督教,1世纪,马勒斯坦地区,耶稣,《圣经》
伊斯兰教,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
【说明】1.三大宗教都诞生在亚洲地区
2.佛教在印度诞生以后有一个向东传播的过程,注意与中国佛教的引入建立
联系
3.伊斯兰教是属于政教合一的体系。
制度
种姓制度(古印度):,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统治阶层,首陀罗和吠舍是被统治阶层。
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城邦制度(古希腊):两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封建等级制(西欧):6世纪-11世纪,8世纪采邑改革促进发展,特点:层层分封土地,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有限
等级君主制(西欧):12世纪-15世纪,取代了之前的封建制度,定义: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市民共同参政,分享权力。
16
世纪以后被君主专制所取代。
【说明】
1核心知识点是西欧封建制度,即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
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一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取代了前者,二是等级君主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市民,这一阶层诞生,是由于12世纪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村中的庄园经济形成了对比,后来在城市中出现了大学。
城市出现以后,伴随着市民与封建领主争
夺自治权的斗争,国王也借助市民打击封建领主势力,因此形成等级君主制。
2本知识体系是对第一分册知识网络的再加工,不同于书本上的排列方式,而是采用
了模块式处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未到之处请自行查书补充、自行理解。
3熟练掌握以后,通过练习,找出自己的知识、思维、解答上的盲区,补充、提高。
4.记住:背诵知识点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知识的精细加工使学习
变得轻便,可以通过反复翻阅使知识内化于心,读题、审题、知识点之间
的牵连、语言组织、答题规范这些需要在今后的学习考试中有意识的提高,
我也会有提供相应的总结、训练支持。
祝学习愉快!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