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以《野玫瑰》为例
舒伯特艺术歌曲特点分析论文

舒伯特艺术歌曲特点分析论文摘要: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歌曲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纪元。
本文试图从诗歌与音乐、钢琴伴奏、作品体裁、演唱风格等几个方面,解读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诗歌;伴奏;体裁;风格艺术歌曲是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1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国兴起的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以及沃尔夫、马勒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高潮,成为这一时期与教堂音乐平分秋色的重要音乐体裁,是其确立、发展、繁荣的时代。
而歌德、席勒、海涅等伟大的文学家所创作的无数优美的诗歌,为艺术歌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歌德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野玫瑰》、《魔王》、《山峦沉寂》、《图勒的国王》、《欢乐的痛苦》,海涅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我的影子》、《离别》、《莲花》、《罗雷莱》,席勒的《渔童》,雨果的《当我入梦》,缪勒的《紫罗兰》、《报春花》等等,都成为了日后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
德奥的艺术歌曲最初受到法国歌曲的影响,到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来自英国的浪漫诗人华慈华斯柯尔律治的抒情短诗,以及罗伯特彭斯的苏格兰民间歌谣和叙事诗歌,均给德奥艺术歌曲这种体裁的创作以很大的促进。
此外,德国作曲家勒韦作的叙事歌对艺术歌曲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1818年他根据赫尔德翻译的苏格兰叙事诗歌《爱德华》所写的歌曲,采用节拍、调性、德语表情符号以及钢琴织体的对置手法,将爱德华弑父后与母亲的对话描绘出来,这种音乐与传奇相结合并体现出其中强烈的戏剧性,正是当时德奥浪漫主义者所热衷的。
而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最终使其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因此可以说,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以及理查德施特劳斯和马勒,甚至包括瓦格纳的歌曲,都是沿着舒伯特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向前的。
一、诗歌与音乐的完善结合在舒伯特所创作的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中,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的诗就达到了134首之多,分别是67首、41首和6首,此外还有莎士比亚、克鲁普施托克、施莱格尔、克尔纳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而歌德的诗歌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影响最大。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舒伯特的钢琴曲《野玫瑰》是一首深情的作品,它通过一连串朴实而真挚的旋律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整首曲子没有华丽的技巧或过于复杂的音乐形式,却以其简单却充满情感的风格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这首曲子让人们感受到了舒伯特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命的理解。
在这首曲子中,舒伯特似乎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
音乐中随处可见的音符像是那些不经意间出现的小片野花,它们有时缤纷多彩,有时又黯淡无光,但它们都是自然中的一部分,都是生命的体现。
就像生命一样,这些音符也不总是圆满而完美的,但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来自于舒伯特本人的经历和思考。
舒伯特的钢琴旋律以简单而富有韵律感的音符为主。
这些音符在有规律的重复中,不断地叠加增强了曲子的律动感。
同时,旋律中的一些细节情感,例如渐弱渐轻的渐弱音、轻柔的轻弱音等,也让人们感觉到舒伯特的音乐表达极其细腻。
整首曲子中,旋律变化颇多,但这些变化并不打扰整个曲子的主旋律,反而给它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除了旋律之外,曲子的节奏也很有意思。
整首曲子的速度相对较快,但它又没有追求技巧和速度,更注重的是音乐情感的表达。
曲子中较缓慢的部分在情感表达上也极其细腻动人。
例如,曲子的中段那段简单的弱音部分,让人们感到了一股来自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失落。
这种把生命的哀伤和美妙融合在一起的表达方式贯穿了整首曲子,并让人们感觉到这是一种生命的真实写照。
总之,《野玫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钢琴曲。
它通过一些朴实却又富有韵律感的旋律,打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
它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感受到了生命,感受到了舒伯特用音乐来呈现的世界。
这首曲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生命的写照。
浅谈声乐教学中艺术歌曲《野玫瑰》的演唱技巧

93音乐鉴赏浅谈声乐教学中艺术歌曲《野玫瑰》的演唱技巧摘 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当时的宗教音乐和歌剧几乎平分秋色,其艺术歌曲《野玫瑰》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经常接触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清雅、俏皮的音乐旋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作品情感纯真,音乐语气丰富,钢琴伴奏又与旋律、词句水乳交融,给听众带来流畅美妙的听觉享受。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在处理其中演唱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对艺术歌曲本身特点的理解能产生很大的帮助。
关 键 词】【《野玫瑰》 艺术歌曲 声乐技巧一、艺术歌曲与舒伯特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起初是在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它的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其文学性与性音乐性相辅相成,这种新型的声乐体裁在德国逐渐发展的更加独立、成熟和完美,体现出独有的专业性、技巧性和艺术性,被称之为“Lied”,标明了艺术歌曲作为独立的声乐体裁的历史地位。
总而言之,艺术歌曲是由诗歌、声乐旋律、相对独立的钢琴部分所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
其表现力强,是一种既具有室内乐气质又兼有抒情性相统一的声乐体裁,在钢琴伴奏的映衬下,成为高度融合的有机体。
舒伯特则是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
他的艺术歌曲作品具有高度艺术研究价值,他的创作为人类音乐史留下了不朽的声乐艺术精品。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舒伯特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他的作品不仅成为“艺术歌曲”的标签和规范化代表,更是对于艺术歌曲后来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大多是用歌德、海涅、席勒等诗人的诗词作为作品的歌词部分,他会与诗人进行沟通,使他的作品达到诗人与作曲家思想感情的高度统一。
他用诗歌作为歌词的好处在于,不仅使旋律更富有情感气息,也使诗人的诗词更富有生命气息。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审美内涵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征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审美内涵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c5ab8988e9951e79a892712.png)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审美内涵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征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外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显示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11岁的时候进入了当地童声合唱团,并担任小提琴手。
16岁的时离开学校,在父亲任职的学校中担任音乐教师,期间进行了大量的音乐创作,并且初步尝试谱写艺术歌曲。
21岁时,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了学校,来到了维也纳,并励志做一名“自由音乐家”,他不愿依附于权贵的门下,也不愿意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为他们粉饰太平,而是愿意和劳动人民在一起,为他们创作歌曲,因而他的作品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在他的作品广受欢迎的时候,他却因为个人生活的窘迫和爱情的失败,几乎难以生活下去。
尽管在他的作品中始终都包含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令他窒息的社会空气、长期的物质匮乏和精神上的折磨,使他身染重病,于1828年与世长辞,音乐的天空中,一颗巨星停止了他的闪烁。
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从17岁写出《纺车旁的格利特》开始,到最后的《冬之旅》,期间先后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
他的作品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词、旋律、钢琴伴奏三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将艺术歌曲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成就的取得,来源于他扎实的音乐功底,个性的音乐思想和敢于创新的艺术精神,他无愧于“歌曲之王”的称号。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分析1 歌词和旋律的完美融合谈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就不得不说一说歌词,这就要从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谈起。
19世纪的欧洲,是浪漫主义思潮盛行的时期,一些先进的艺术家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础,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封建制度进行抨击。
起初是一些诗歌的诞生,是诗人用优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舒伯特酷爱诗词,和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好朋友,他对于歌德、米勒等人的诗歌十分推崇,因为他们的作品和自己的艺术创作思想相契合,舒伯特便将这些诗人的作品作为歌词,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
野玫瑰舒伯特钢琴曲

野玫瑰舒伯特钢琴曲
野玫瑰舒伯特钢琴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的一首广为人知的钢琴作品。
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音调而闻名,传达出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和情绪。
野玫瑰舒伯特钢琴曲是舒伯特在早期创作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流畅的音符和柔和的音色开篇,仿佛是一朵盛开的野玫瑰,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曲子的节奏轻快而优雅,给人一种如同漫步在花园中的愉悦感。
这首钢琴曲在结构上呈现出舒伯特的独特风格。
它由一个简短的引子开始,引出主旋律的主题,随后展开了一系列优美的变奏。
舒伯特在曲子的结构中充分展示了他对旋律和和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音乐情感表达的追求。
野玫瑰舒伯特钢琴曲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对技巧和情感的高度掌控。
演奏者需要准确地表达出曲子中的动态变化和音符的细腻表情。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音色的变化,以呈现出曲子中丰富的音乐画面。
这首曲子在音乐界非常受欢迎,并经常作为钢琴演奏会的重要曲目之一。
它深深地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带给他们宁静和喜悦。
野玫瑰
舒伯特钢琴曲可以说是舒伯特音乐中的一朵璀璨的花朵,它的美妙旋律和独特风格会一直被人们铭记和喜爱。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摘要】弗朗茨·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之一,他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
本文从浪漫主义的角度介绍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探讨其在音乐史上的意义。
舒伯特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想化的色彩,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欲望。
他精湛的音乐结构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内容,使其作品深受听众喜爱。
舒伯特独特的演唱风格也为他的艺术歌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表达了对人性、爱情和生活的思考。
展望未来,舒伯特的作品将继续在音乐领域中发光发热,为人们带来美妙的音乐体验。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风格、特点、浪漫主义、情感表达、音乐结构、歌词内容、演唱风格、意义、总结、未来、舒伯特艺术歌曲1. 引言1.1 介绍舒伯特艺术歌曲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父”。
他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艺术歌曲,深受人们喜爱。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不仅在旋律上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和声,而且在表达情感方面也极其出色。
他善于通过音乐来表达各种情感,如爱情、孤独、忧伤等,让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还以其细腻的音乐结构和精心构思的歌词内容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各种音乐手法,如变化的节奏、和声和曲式,使每一首歌曲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选取的歌词内容也多样丰富,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在聆听他的音乐时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一种独特而优美的音乐形式,它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细腻的音乐结构和深刻的歌词内容,展现出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才华和艺术境界。
1.2 探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意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也在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意义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情感共鸣。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舒伯特野玫瑰》是德国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的钢琴独奏曲之一。
这首曲子以它温暖、浪漫、柔美的旋律而闻名,让人沉浸其中,引发各种情感的共鸣。
舒伯特在这首曲子中充分展示了他出色的曲调构思和优雅的作曲风格。
曲子开头的优美旋律如同一朵盛开的野玫瑰,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
音乐的旋律变化多样,通过琴键上方的大幅度移动和华丽的转换,展现了舒伯特的深情表达和卓越的技巧。
每当我闭上眼睛聆听这首曲子时,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山谷中。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娇艳的野玫瑰在微风的吹拂中盛开,芬芳四溢。
这美丽的景象令人陶醉,也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无尽可能性。
曲子的中间部分以柔美、忧伤的旋律吸引着听众的心灵。
在这个部分,我感受到了舒伯特对于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旋律中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令人回忆起过往的时光和美好的回忆。
舒伯特通过音乐传达出他对于流逝时光的执着,同时也勾勒出对未来的期许与希冀。
整首曲子以激情澎湃的音调作为结尾。
舒伯特用极其灵巧的技法演绎出了乐曲的高潮部分。
这部分旋律充满力量,给人一种充实和满足的感觉,将人们引向高潮直至结束。
《舒伯特野玫瑰》是一首充满美丽和情感的音乐作品。
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精湛的技巧,让人们在音乐中领略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观,并引发出各种情感的涌动。
舒伯特通过这首曲子,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传达给了每一个聆听的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音乐能够带给我们心灵的慰籍和平静。
《舒伯特野玫瑰》就是这样一首让人心旷神怡的作品,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
无论在何时何地,当我听到这首曲子时,我都能感受到舒伯特那颗饱含深情的心和他对于生命的热爱。
总而言之,《舒伯特野玫瑰》是一首让人陶醉其中的音乐作品。
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细腻的演奏,带给人们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每一次的聆听都让我感受到了舒伯特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这首曲子是对音乐的真正致敬,也是对生活的深情呼唤。
歌曲《野玫瑰》

《野玫瑰》
• 作者舒伯特,是奥 地利作曲家,他是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 的代表人物,也被 认为是古典主义音 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他根据歌德的抒情 小诗谱曲而成,又 叫《野蔷薇》。 • 我们学过哪些舒伯 特的作品?
舒伯特
初听歌曲
• 思考: • 1.歌曲是几拍子的? • 2.情绪是怎样的?
•
表示演奏(唱)者可按音乐的需要自由地延长音 符或休止符的时值的符号。
玫瑰:直立灌木。茎丛生,有茎刺, 玫瑰因 枝秆多刺,故有“刺玫花”之称。
西洋乐器乐器 野玫瑰
野玫瑰
欢乐的农民集会 (选自《第六田园交响》第三乐章)
• 作者贝多芬(1770— 1827)德国作曲家。 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他出生于德国的平民 家庭,家族是科隆选 侯宫廷歌手世家,自 幼跟从父亲Hale Waihona Puke 习音乐, 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 的才华。
第四单元
——西乐撷英
野玫瑰
(奥)舒伯特
《野玫瑰》创作背景
有“艺术歌曲之王”之称的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 (Franz Schubert),有一日在教完钢琴课的回家路上, 在一旧货店的门口看见一位穿著破旧的小孩手持一本 书及一件旧衣服欲出售,舒伯特见状起了同情心,虽 自己生活上并不富裕,却将身上所有的钱与小孩交换 了那本书,接过来一看是德国作家歌德的诗集,随手 一翻就看到了《野玫瑰》这首诗, 男孩看见野玫瑰 荒野上的玫瑰 舒伯特顿时被诗中的文字所触动,脑海中出现跳 跃的音符,越往下看,音符不断涌出,灵感涌出一发 不可收拾,舒伯特急忙回到家里,赶快将脑海中的音 符写下来,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就因一颗善良的心加 上才华的涌现而诞生了。
哈利路亚
• 作者是亨德尔(1685— 1759)著名音乐家在欧洲 历史与巴赫占有同等地位。 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城 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著 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作 品大多以宗教为题材,作 品具有有英雄性,史诗的 风格特点。
浅谈舒伯特歌曲的创作特色及其演唱风格

浅谈舒伯特歌曲的创作特⾊及其演唱风格2019-08-07摘要:舒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乐的杰出“歌⼿”。
他带着⾃⼰的喜怒哀乐,孤⽴的站在世界的前⾯,倾吐⾃⼰的感情.他以短促的⽣命创造了⽆⽐丰富的⾳乐“珍宝”。
他⽣世不得志,死后愈来愈为世⼈所爱戴。
他的作品如同他的⼈格⼀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未消减他那夺⽬的光辉!关键词:舒伯特浪漫主义德国民歌旋律舒伯特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者,是19世纪欧洲浪漫乐派的先⾏者,是浪漫主义歌曲和浪漫主义交响曲的奠基⼈。
舒伯特⽣活在⼀个政治上⾮常⿊暗、封建复辟的时代。
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命已经成为过去;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建⽴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命战争转变为对外侵略,并遭到了失败;奥地利⼈民先受法国⾰命的精神⿎舞,之后⼜在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却是封建统治的全⾯复辟。
奥地利的统治阶级推⾏露⾻的⽂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
梅特涅⾸相的特务⽹布满全国,在饭店、书店、图书馆以及学校⾥到处都有秘密警察和领津贴的告密者。
所以舒伯特⽣活的时代是⼀个资产阶级⾰命青黄不接的时代;⼤⾰命的⾼潮已过去,新的⾰命⾼潮还没有到来。
⽽1848年欧洲另⼀次资产阶级⾰命⾼潮到来时,舒伯特已经故世整整20年了。
舒伯特的⽣命虽然短促,但创作范围之⼴、内容之丰富,⾜以令⼈惊异。
他的全部创作既有20部⾳乐戏剧作品歌剧、轻歌剧、戏剧配乐等、⼗部交响曲、⼗九⾸弦⽉四重奏、20⼆⼿钢琴奏鸣曲、四⾸⼩提琴中、六百多⾸歌曲、⽆数钢琴⼩曲集以及许多宗教乐器、合唱曲、四重唱、三重唱等等。
他在歌曲、交响曲、室内乐曲的创作题材内达到⾼超的艺术境界。
舒伯特继承了维也纳古典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优秀传统,虽然在英雄性上不及贝多芬,但在抒情性上充分展现了⾃⼰的天才。
他的作品中体现的全部⽣活问题,⼈与现实的关系,⼏乎都是通过抒情的概念反映出来的。
歌曲性、民族性、通俗性是舒伯特⾳乐的重要特征。
钢琴曲野玫瑰

演奏技巧
总之,《野玫瑰》这首钢琴曲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浪漫的经典作品,它不仅展 现出了舒伯特的才华和音乐风格,也成为了钢琴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
学习和演奏这首曲子,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
谢谢大家的 聆听!
钢琴曲《野玫瑰》
22级音乐表演二班08号吴廷美
2
-
目录
CONTENTS
1
曲子背景
2
曲式分析
3
演奏技巧
1
曲子背景
曲子背景
《野玫瑰》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在181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也是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舒伯特的一 生虽然短暂,但他却创作了大量的 音乐作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他 的音乐风格深受海顿、莫扎特等古 典大师的影响,但同时也融入了自 己独特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浪漫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控制:《野玫瑰》这首曲子的节奏比较简单,但需要掌 握好节奏的准确性和变化。在演奏时需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让音乐听起来更加自然流畅
练习时要注重细节处理:《野玫瑰》这首曲子的细节处理比较重要,需要 注意每一个音符的准确性和处理方式。在练习时需要耐心地一遍遍练习,
4
逐渐掌握好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方式
演奏技巧
1
掌握好基本的演奏技巧:比如手指的灵活性、力度控制、音色把握等等。 这些基本的技巧是演奏好一首钢琴曲的基础
理解曲子的情感和意境:只有真正理解了曲子的情感和意境,才能够更好 地演奏出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在演奏《野玫瑰》时,需要把握好音乐的情
2
感走向和表达方式,让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主义风格
《野玫瑰》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于 舒伯特对大自然和爱情的向往。在 创作这首曲子时,舒伯特正处于人 生的低谷期,他身患重病,生活贫 困,但这些都没有压垮他。相反, 他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 爱和对美好的向往,用音乐传递出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张泽宇昕(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4|5000)摘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是我国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曲目,本文从研究舒伯特的生平和其创作的艺术歌曲基本特点入手,通过对舒伯特个人艺术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总结,阐述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特点,使读者更好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风格。
特别是有助于演唱孝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处理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j和音乐修养,对艺术教学及声乐演唱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风格一、艺术歌曲概述艺术歌曲是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它源于19世纪初德奥兴起的浪漫主义歌曲:是一种专业性、室内性、抒情性相统一的音乐体裁,它是诗、声乐旋律、相对独立的器乐部分(钢琴)构成的统一的整体,是文学与音乐、人声与器乐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它的源头在德奥。
它是一种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
有伴奏的抒情诗独唱歌曲。
它多取材于著名诗人的抒情诗篇。
歌曲的形式比较适合诗的结构,利用钢琴伴奏去烘托情景抒发感情。
演唱时要求非常细致。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它以特定的表现手段和相应的形式结构以及浓郁的抒情魅力,成为世界声乐艺术中十分杰出的艺术形态。
二、舒伯特的生平舒伯特(FranzPerterSchubert,1797——1828)是19fl±纪浪漫乐派的先行者,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者,是浪漫主义歌曲的奠基人。
费朗兹·舒伯特1797年出生于舆地利维也纳附近的里克登塔一个市民阶层的家庭里。
父亲是爱好者,是里克登塔小学的校长,舒伯特八岁开始跟父亲学小提琴,并跟随兄伊格纳兹学习钢琴,1808年成为维也纳帝国圣堂唱诗班歌手和帝国学校的学生,后成为圣堂乐队队长,并经常担任指挥。
十四岁创作第一首歌曲《哈加的悲歌》,十七岁时根据歌德的诗写出了《纺车旁的玛格丽特》这首歌,当时他的创作技巧已经比较成熟了。
接着又为歌德的两首诗《野玫瑰》和《魔王》谱曲,并写了第二、三交响曲,几部小歌剧和音乐话剧,此后又创作了大量的杰出作品。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
舒伯特的钢琴曲《野玫瑰》是他创作于1823年的作品,也是他的
代表作之一。
这首钢琴曲具有深沉的感情和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打动
了人们的心灵。
《野玫瑰》运用了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在给人们一种柔软、舒缓的感觉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整首
曲子始终流露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想起生命与岁月的无常和流转。
曲子中夹杂的一些小转调,给人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感受,让人们不能
没有对其细品的追求。
在这首曲子中,舒伯特显露出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他将母亲的逝
去和他个人的生命之路与野玫瑰进行了联想。
他追问自己的存在意义
与生命的真谛,以野玫瑰作为载体,表达他对这个世界与时间流逝的
思考。
这首曲子充满了对生命的珍视,对岁月的思量,同时也呈现了
舒伯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野玫瑰》这首曲子,如果我们用心去聆听,会带给我们极大的
内心慰藉和启发。
在生命的征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种种不
同的挑战和磨难,但这首曲子告诉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珍视生命,追求美好,这些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
总之,《野玫瑰》这首曲子,能够让人们燃起对生命的热爱,对
美好事物的追求。
它是舒伯特创作的绝妙之作,也是文化遗产中的一
颗“珍珠”。
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首音乐,更是一件值得我们珍视,细品,与思考的艺术品。
野玫瑰

《野玫瑰》小说行文流畅,故事性强,富有鲜明的生活气息,是跨世纪以来陕西实力派作家周海峰创作的长篇力作。
生于音乐古典与浪漫时期的舒伯特,一生中创造了近千件作品。
不但有脍炙人口的浪漫小夜曲,还有为诗人歌德的诗篇谱曲,那更是他创作的特点:把美好的诗谱成歌曲,使之更传神、传情、传境(界)。
歌曲《野玫瑰》,虽然没有其他名曲那么著名,可是它的诞生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在维也纳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夜晚,十八岁的舒伯特从小学校里练完琴正走在寂静的回家路上。
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冷清。
当舒伯特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相识的小男孩。
这小男孩跟他学过音乐,和舒伯特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他还要一贫如洗。
夜这么深了,小男孩还没有回家,仍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这时舒伯特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
他立刻明白了,小男孩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站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
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啊。
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心里充满同情和怜惜。
他看见孩子那双充满忧郁、无奈的眼晴里噙满泪水。
枯寂的街头、浓重的夜色和凄凉的寒风,似乎要把他们俩人吞没了。
舒伯特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
可惜并没有多少古尔盾。
他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清寒的了,作的曲子卖不了多少钱,靠教授音乐谋生。
甚至有时连买纸的钱都没有,他不止一次地说:“如果我有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古尔盾全给了小男孩,他对孩子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说罢,拍拍孩子的肩膀。
孩子看了看手中的钱,又望了望舒伯特,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那本书值不了那么多古尔盾。
舒伯特安慰孩子说:“快回家吧,夜已经很深了。
”孩子点点头转身就跑了,寒风撩起他的衣襟,像小鸟扑扇着快乐的翅膀。
可是刚跑出几步,很快又回过头冲舒伯特喊道:“谢谢你,老师!”边跑边不住地回头冲着“老师”挥手。
舒伯特一直望着,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夜雾渐起的小街深处。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

舒伯特野玫瑰听后感舒伯特的钢琴曲《野玫瑰》是他的一首著名作品,深受许多钢琴爱好者和音乐家的喜爱。
这首曲子以其婉转动人的旋律和深深的情感触动了无数的听众,每当我聆听它时,都会沉浸在那华美、激情、凄美的音乐世界中。
《野玫瑰》开头就展示了舒伯特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以柔和的速度和优雅的音符缓缓展开。
整首曲子充满了愁思和寂寞,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遥远的故事世界。
这首曲子一开始的旋律,像是在讲述着一个悲伤的故事,将听众的思绪引领到情感的深渊之中。
随着曲子的进行,舒伯特的旋律逐渐变得激昂而感性,音符跳动起来,仿佛是在展示一个人的内心纠结和激情澎湃。
舒伯特在曲中使用了许多变化丰富的技巧,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高潮部分的旋律变得异常激烈,仿佛表达出内心的痛苦和焦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热望。
这首曲子的终曲部分,舒伯特采用了恢弘的旋律,给人一种豪放和宏伟的感觉。
作曲家用这样的方式关闭了整首曲子,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野玫瑰》通过舒伯特充满情感和技巧性的演奏,将听众带入了一个既复杂又美丽的音乐世界。
这首曲子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每次我聆听它,都能感受到舒伯特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
对我来说,这首曲子体现了舒伯特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他通过音乐表达了他对野玫瑰的想象和赞美。
这首曲子中融入了大量的情感和思考,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唤起了听众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野玫瑰》所表达的情感是如此的真挚和深刻,每一段旋律都传达着一种独特的情感,触动着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
当我聆听它时,我常常感到深深地被吸引,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进入了舒伯特的音乐世界。
这首曲子体现了舒伯特作为作曲家的才华和深稳的思考。
他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无需言语,便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这种无声的交流,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总而言之,舒伯特的钢琴曲《野玫瑰》是一首令人沉醉的音乐作品。
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表达,勾勒出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个人情感。
浅析舒伯特《野玫瑰》的艺术特色

浅析舒伯特《野玫瑰》的艺术特色摘要:舒伯特为后代留下了很多非常珍贵的艺术歌曲的资料,在艺术歌曲的领域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他也因此被世人尊敬的称为“歌曲之王”。
本文主要对其生平进行了综述,并以他的一首著名的代表作《黑玫瑰》为例从崇尚的音乐美学思想、表达涵的演绎技法以及遵循的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对其创作歌曲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力求为舒伯特创作的歌曲艺术的特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舒伯特,《黑玫瑰》,生平,艺术特色浅析舒伯特《野玫瑰》的艺术特色1绪论舒伯特主要是以诗歌作为其创作的依傍,并且借助于诗作的意境来抒发自己的精神感受以及音乐情绪等。
也就是说他是以诗歌本身作为激发其创作的灵感的主要的动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的构思。
舒伯特拥有细腻的心灵、能够感受细致,并且有着善于捕捉诗的人思想的洞察力,以及他对原作容的本质的涵义以及韵味十分的重视,并且能够深入到每一首诗词的思想境界之中。
总之,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音乐和文学的关系方面以及人声和器乐伴奏的关系等方面,都推进了艺术的前进的脚步,并且充分的挖掘了艺术歌曲的在的潜能,并且使其成为了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从而为后代留下了很多非常珍贵的艺术歌曲的资料。
在日常的教学演唱的实践过程中,艺术歌曲一种基本功的锻炼,它能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歌唱的心理素质。
本文主要以他的一首著名的代表作《黑玫瑰》为例分析其创作歌曲的艺术特色。
2舒伯特生平弗朗兹•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t)从小就对钢琴和小提琴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他11岁的那年,他进入寄宿学校学习,然后被选入了学校的唱诗班,他在唱诗班的学习过程中,为这个唱诗班而写出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交响乐曲》。
此后,在1818年至1828年之间的10年里,舒伯特一直过着一种非常贫困的生活,经常食不果腹,常常靠着朋友们的接济勉强过日子。
但是,或许正式这样的贫困的生活的经历,使得他在歌曲的创作过程有着很多的灵感。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和特点作为19世纪早期的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是一位对于艺术歌曲有着深厚贡献的音乐家。
他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当时就已经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不仅是在当时的世界,至今也被广泛传唱和欣赏。
本篇文章就从舒伯特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两个方面,对其艺术歌曲进行评价和探讨。
首先,在舒伯特所创造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其经典浪漫的风格特点。
在其音乐中,他往往会将情感和思想以最为深刻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一特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尤为明显,舒伯特的歌曲无论是在旋律还是和声方面,都具有相当深刻的感情表达。
有些风格经典的歌曲中,如《冬之旅》,在那旋律悠扬,以冷的风景为题材,将音乐中这份感伤与旋律互相映衬,令人顿生感慨。
在舒伯特的音乐中,经典浪漫风格的表现对于他的歌曲风格形成非常深刻的基础。
其次,舒伯特歌曲中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音乐性的复杂性。
在这方面,舒伯特歌曲的高峰点是在复杂的和声和手法上。
就是在某些音乐中,他采取了比较独特和富有创新性的手法,组织旋律和丰富和声,甚至还大胆尝试一些在整个19世纪前期甚至是前人从未曾尝试过的奇妙唱法和和声手法,有些出奇制胜的创意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如歌曲《冬之旅》中不少小细节的巧妙设计,以及《时间》这首歌曲中刻意模仿钟表的节拍和奔腾感,这些均是看得出舒伯特技巧和想象力远超同代人。
最后,舒伯特的歌曲在旋律与文字上的完美结合的特点也极为明显。
在音乐旋律的构建中,他往往将旋律与诗歌的节奏韵律相结合,将诗歌本身所呈现出的情感体验融入旋律当中,令整个音乐产生更具有生命力和独特韵味的美好感觉,同时又完美地表达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极大地提升了艺术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既包含深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又具有高峰点在复杂和创新手法上的特点,还有完美的旋律与文字融合的特点,这些均凸显了舒伯特在当时期的艺术地位和巨大贡献,无论是在历史的价值还是在现代的音乐中的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3期 总第538期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李康佳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野玫瑰》是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
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非常多,主要创作作品为艺术歌曲,共有643
首。
《野玫瑰》这首歌意境非常优美,而且婉转动听,故很多作曲家选择将这首作品谱曲,而且最有名的属舒伯特
和威纳所写的,传唱也最为广泛。
本文主要以《野玫瑰》的创作特征、歌词意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表现舒伯特艺术
歌曲的创作特点:把美好的诗谱成歌曲,使之更传神、传情、传境(界)。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征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以《野玫瑰》为例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极具人性化,运用细腻柔和的旋律,使人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的和声改变让人措手不及的同时又带来许多惊喜,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突破了古典中的一些古老束缚,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自由且丰富多彩的旋律是最大的特色。
舒伯特在创作的时候会将一些乐器的伴奏以及一些和声相结合,让它们像诗歌和旋律一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在诗歌和旋律中建立一个完整均衡的音乐机体,使歌声和伴奏交相辉映。
他还善于创作充满内在激情的优美的旋律。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常用的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分节歌,一种是通谱歌,还有一种也可以说是分节歌的一种,叫做变化分节歌。
分节歌就是一首歌曲用一段旋律演唱两段、或者两段以上的歌词。
如旋律轻松、欢畅的《野玫瑰》作曲家把重复使用的旋律做了巧妙地改变,其严谨的织体构思使歌曲表现出更加独特而又深刻的内涵。
二、《野玫瑰》的结构框架诗人歌德所作的这首歌词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来描述男孩不畏玫瑰刺手,毅然地摘下在荒野的一朵红玫瑰的故事。
这首曲子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刻画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首尾段落的旋律大同小异,中段则作出对比性的变化,整体以起、承、转、合的框架将人物情感发展的谐和、匀称的整体感觉以及逻辑性将作品做到变化却有统一,统一但也有变化的适度的感觉。
《野玫瑰》是用分节歌的形式写成的,全曲由三个分节构成,每一节歌词都唱同一个旋律。
这首歌由48个小节组成。
每节有12个小节,主要的结构是由4+4+4+4的四个方整乐句构成。
第一个乐句中,第1个小节和第2个小节和声都是在I级和弦进行,第3小节是主要是由两个属七和弦组成,而低音位置由导音到下属音的增四度进行,然后利用其与I级和弦的共同音转到了第四个小节。
第三乐句将和声进行转为7级-I级。
第四个乐句则分为两个部分,由两个乐节组成,前两个小节似乎代表了乐曲的结束,后两个小节又再一次变化,最后在终止式上完成了终止,伴奏上模仿了前两乐句的旋律进行,四个乐句整体呈现出了起、承、转、合的特点。
这首作品以分节歌的形式来写,它的旋律较为简单朴素,但又不失流畅和动人。
在第一段中,小男孩发现了玫瑰,心中特别欢喜,便忙上前呼唤玫瑰。
在第二节中,作者用拟人的方式来描述小男孩与玫瑰的“对话”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既表现了男孩的天真,同时表现出了玫瑰花无法反抗和对摘花男孩的无奈。
在第三节中,男孩终于如愿的摘下了玫瑰花,虽然他被刺伤,但是他仍是难掩心中的喜悦,而玫瑰花只能无奈。
这首作品在围绕着G大调上进行,在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出现了半音变化音,这样的变化并没有显得风格怪异反而突出了小男孩的童趣与天真,增添了一分俏皮,同时也凸显出了野玫瑰的美丽。
三、《野玫瑰》的创作手法
《野玫瑰》是舒伯特十八岁时创作的艺术歌曲,歌词其实来源于诗人歌德的诗歌,这是一首亲切又让人感觉温暖的歌曲。
这首歌
每16个小节为一段旋律;总体分为三段不同的歌词,主要是诉说舒伯特的浪漫情怀。
《野玫瑰》这首歌曲运用独特的叙述以及问答对话结合的形式,侧面表达出一段玫瑰与男孩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
(一)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
《野玫瑰》主题创作是采用德国的民歌风味,歌曲结构为三段分节歌,虽然同样的旋律,同样的歌词,但意味着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仅仅一个延音符号,停留的那片刻,可以是叹息,又可理解为像是在怀念什么。
接着在恢复原速,好像从未发生什么,一切又回到最初的状态。
词与曲的关系不仅要顾及到音乐中的和声、节奏
问题,还要联系到歌词的文学部分,此外还有歌词与音乐结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的问题。
(二)新颖的曲式结构
舒伯特常用的歌曲曲式大致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分节歌的形式;第二种是发展了的分节歌的形式;第三种是三段体的形式;第四种是自由结构的形式。
《野玫瑰》的曲式结构是分节歌的形式,虽沿用了同样的旋律,但在歌词中表达的内容作出了巧妙地变化。
(三)拟人的《野玫瑰》
这首作品用以一个第三人称的语气开头来讲述一个小男孩和玫瑰的故事,其中男孩第一次看到野玫瑰的时候象征着初次遇见心爱之人的欣喜,男孩欣喜的跑去看长在荒野上的野玫瑰,玫瑰却坚贞不屈,自命清高,要刺痛男孩,但是无知的男孩,不管玫瑰怎样表现自己的不屈服,他仍然忍受着伤害狠心将玫瑰摘下。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男孩与玫瑰之间的爱情壮美且残酷。
四、结语
《野玫瑰》这首艺术歌曲是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品,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演唱者必须要先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境,以
及起承转合的变化,对于作品中的微小变化,要深入体会作者的目的,以更好的演绎这首作品,做到真正的打动观众,深入人心。
学习舒伯特艺术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声乐学习者不仅要严谨细致的去分析作品,同时也要善于开放的表现音乐中的内容。
这样才能做到更好的全面的演绎作品。
■
[参考文献][1]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6.
[2]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