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仪器分析实验课备课备课教案首页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8aa3374ee06eff9aef807aa.png)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一、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制药工程专业选修. 课程的目的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制药学科中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典型仪器的结构与性能,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维护。
根据既定的实验目的设计并利用相应仪器完成分析任务。
. 学时与学分学分为.学时为. 建议先修课程物理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参考书目:()《现代仪器分析分析》.刘约权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年()《仪器分析》.赵藻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年()《现代仪器分析》.严衍禄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年()《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分析化学手册》(第二分册;第五分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教案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教案与实验教案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讲授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手段.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形式有实验报告、考勤情况()考试成绩占%,形式有:闭卷考试. 课外自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能够提前熟悉将要讲的内容,并查阅相关参考书目及有关仪器分析的文章。
二、课程教案内容第一章引言基本内容:仪器分析的概念、特点、分类、一般过程及分析质量控制方法基本要求:()掌握概念、特点和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了解仪器分析的分类和一般过程教案重点:仪器分析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分析质量控制方法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基本内容:()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理论()色谱分析法的分类、定性定量方法()气相色谱仪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和原理;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气相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掌握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理论,定性定量方法;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气相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色谱分析法的分类,气相色谱仪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和原理,气相色谱法的应用教案重点: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理论,定性定量方法;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气相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教案难点: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基本内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分离的因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掌握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分离的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教案重点: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分离的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教案难点:影响色谱峰扩展及色谱分离的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第四章电位分析法基本内容:()电分析化学法的基本概念()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电位滴定法测定溶液的值()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种类及其电位的形成机理()膜电位()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电位滴定法及其应用基本要求:()掌握电分析化学法的基本概念,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电位滴定法测定溶液的值;膜电位;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了解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种类及其电位的形成机理,电位滴定法及其应用教案重点: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电位滴定法测定溶液的值;膜电位;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教案难点: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电位滴定法测定溶液的值,膜电位的形成原理第五章伏安分析法基本内容:()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半波电位()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极谱分析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基本要求:()掌握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半波电位,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了解极谱分析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教案重点: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教案难点: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六章库仑分析法基本内容:()法拉第电解定律;()控制电位电解法及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库仑滴定及其特点基本要求:()掌握法拉第电解定律;控制电位电解法及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了解库仑滴定及其特点教案重点:控制电位电解法及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教案难点:控制电位电解法及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第七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基本内容:()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光谱分析仪器的结构及其功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和应用基本要求:()掌握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光谱分析仪器的结构及其功能,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和应用教案重点和难点:教案重点: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教案难点: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内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成,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及其抑制基本要求:()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教案重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教案难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九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分析法基本内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及分析方法()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成及应用基本要求:()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测量仪器,荧光分析法的仪器构成及应用教案重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教案难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三、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学时,其中讲课学时,实验学时。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048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0.png)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仪器分析在现代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2 仪器分析的分类与特点掌握仪器分析的主要类型(如光谱、色谱、电化学等)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3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的物理和化学原理,如光的散射、吸收、发射等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第二章:光谱分析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学习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原理掌握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操作和应用实例2.2 红外光谱分析了解红外光谱的产生原理和仪器结构学习红外光谱图的解析及应用2.3 原子光谱分析掌握原子光谱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了解原子光谱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第三章:色谱分析3.1 气相色谱分析学习气相色谱的原理、仪器结构及操作方法掌握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3.2 液相色谱分析了解液相色谱的原理和类型,如HPLC、UPLC等掌握液相色谱的仪器操作和应用实例3.3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学习色谱-质谱联用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了解其在复杂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和优势第四章:电化学分析4.1 电化学分析基本原理学习电化学分析的电位、电流、电量等基本概念掌握电化学分析法的种类及其适用性4.2 常见电化学分析方法学习伏安法、极谱法、电位滴定法等分析方法了解电化学分析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4.3 电化学探针技术掌握电化学探针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化学探针进行特定分析第五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5.1 质谱分析理解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学习质谱图的解析和质谱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5.2 核磁共振谱分析学习核磁共振谱的产生原理和仪器操作掌握核磁共振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5.3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习扫描隧道显微镜在表面分析和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第六章:光学分析技术6.1 激光光谱分析学习激光光谱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激光光谱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案例6.2 光纤光谱分析了解光纤光谱技术的原理和设备学习光纤光谱在远程分析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6.3 光学显微镜分析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操作学习光学显微镜在材料和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第七章:电泳分析7.1 凝胶电泳分析学习凝胶电泳的原理和分类掌握凝胶电泳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7.2 毛细管电泳分析了解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和设备学习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和生物分子分离中的应用7.3 电泳-质谱联用技术学习电泳-质谱联用的原理和流程掌握其在蛋白质分析和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第八章:电化学传感器分析8.1 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理解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学习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8.2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学习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8.3 纳米电化学传感器了解纳米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和优势学习纳米电化学传感器在灵敏度和选择性提高中的应用第九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9.1 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学习仪器分析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如校准、滤波、平滑等掌握数据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的技术9.2 质量控制和质保理解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学习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9.3 统计分析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学习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掌握使用统计方法评估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精确度第十章: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10.1 实验操作技巧学习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掌握安全操作和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10.2 实验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仪器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和解读实验结果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关于《仪器分析》的电子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
仪器分析教案
![仪器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0d578aaf1ffc4fff47ac12.png)
《仪器分析》教案绪论本章是《仪器分析》课程的介绍。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的联系及区别,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它的发展情况,介绍仪器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重点在于对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几项指标。
学时计划为1学时。
内容提要:仪器分析及化学分析的区别及联系、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授课方式:讲授一、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⒈化学分析定义⒉仪器分析定义⒊两者的区别在于:①检测能力②样品的需求量③分析效率④使用的广泛性⑤精确度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根据测量原理和信号特点,仪器分析方法大致分为四大类⒈光学分析法以电磁辐射为测量信号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法和非光谱法⎭⎬⎫⎩⎨⎧的变化折射、衍射等基本性质物质之后,引起反射、非光谱法:电磁波作用拉曼散射磁辐射的吸收、发射或光谱法:依据物质对电 ⒉电化学分析法依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⒊色谱法以物质在两相间(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比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和分析。
⒋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分析等 。
三、仪器分析的发展概述发展趋势⒈计算机技术在仪器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自动化。
⒉不同方法联用提高仪器分析的功能。
⒊各学科的互相渗透第一章 光学分析法基础本章是学习光学分析法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主要介绍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基础知识。
在介绍电磁辐射基础上重点讲解能级跃迁图。
本章计划学时为1学时。
第一节电磁辐射的性质一、电磁辐射的性质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⒈波动性 电磁辐射是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可以用频率(υ)、波长(λ)和波数(δ)等波参数表征。
掌握频、波长、波数的定义及之间的关系。
⒉微粒性普朗克方程 E λ•=υ=c h h (1-1)该方程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起来,二、电磁波谱按照波长的大小顺序排列可得到电磁波谱,不同的波长属不同的波谱区,对应有不同的光子能量和不同的能级跃迁。
专业选修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普通班)
![专业选修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普通班)](https://img.taocdn.com/s3/m/ecd388ec31126edb6e1a10bf.png)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药学专业(学分:2 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现代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
本课程重点讲授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应用领域及方法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初步了解,掌握常见光学仪器、色谱仪器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和应用,初步具有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分析方法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光谱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内容、方法、特点和局限性、了解仪器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在各领域尤其是药学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现代仪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2.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3.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4.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和基本原理;波长、波数、频率和光子能量间的换算;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
熟悉电磁波普的分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术语;各类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
了解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光学分析法的分类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二、原子光谱法与分子光谱法三、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第三节光谱分析仪器一、辐射源二、分光系统三、辐射的检测第四节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电子跃迁类型、吸收类型、特点及影响罂粟;朗伯比尔定律及其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偏离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单组份定量的方法;多组分定量的线性方程组法和双波长法。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几种光路类型;比色法的原理及显色反应条件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及纯度检查方法。
大学仪器分析教案
![大学仪器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ea3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4.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常见的分析仪器及其应用领域。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仪器分析实验。
教学重点:1.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常见的分析仪器及其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仪器分析原理的深入理解。
2. 不同类型分析仪器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分析仪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3. 实验样品4. 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
2. 介绍仪器分析作为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二、讲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1. 光学分析法:讲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原理。
2. 电化学分析法:讲解电导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原理。
3. 热分析法:讲解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等原理。
三、讲解常见分析仪器及其应用领域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介绍其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原子吸收光谱仪:介绍其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3. 气相色谱仪:介绍其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四、实验操作演示1. 演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过程。
2. 演示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复习常见分析仪器及其应用领域。
二、实验操作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报告撰写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和讲解。
四、总结1. 总结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
2. 强调仪器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仪器分析知识的掌握。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3508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a.png)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涵盖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3. 适用对象: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生化、药学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仪器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3)学会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分析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仪器分析学科的兴趣;(2)树立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理论讲授为基础,实验操作作为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仪器分析方法。
2. 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1.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2)红外光谱分析;(3)拉曼光谱分析。
2.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1)电位分析法;(2)电导分析法;(3)库仑分析法。
3. 第三章:色谱分析法(1)气相色谱分析;(2)液相色谱分析;(3)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4. 第四章:质谱分析法(1)质谱仪器的基本原理;(2)质谱图的解析;(3)质谱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原子光谱分析法(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五、教学安排1. 课时:32学时,包括16次理论讲授和16次实验操作。
2. 教学方式: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3.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相结合。
六、第六章:流动分析法(1)溶液的配制与处理;(2)流动分析仪器的构造及操作;(3)流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_教案(3篇)
![仪器分析_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0ad0c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a.png)
第1篇一、课程名称仪器分析二、授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三、教学目标1. 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见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与实验技术;3. 能够运用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测定;4. 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绪论: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库仑分析法;4. 光谱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5. 其他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等。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绪论、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2. 第二周: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第三周: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4. 第四周:电化学分析法(库仑分析法)5. 第五周:光谱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6. 第六周: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8. 第八周:综合实验与复习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仪器分析的应用;3. 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仪器分析实验,掌握实验技能;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2. 实验指导书:提供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教学视频:播放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4. 教学论坛: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解答学生疑问。
八、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讨论发言等;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3. 期末考试(40%):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绪论、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2. 第二周: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第三周: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4. 第四周:电化学分析法(库仑分析法)5. 第五周:光谱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6. 第六周: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8. 第八周:综合实验与复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165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3.png)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仪器分析》课程的基本概念、内容、目标和意义。
强调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2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介绍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常见仪器分析方法。
解释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1.3 实验操作规范强调实验室安全、实验操作规范和数据处理的要求。
第二章:光谱分析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解释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紫外-可见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2.2 红外光谱分析解释红外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2.3 拉曼光谱分析解释拉曼光谱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拉曼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第三章:色谱分析3.1 气相色谱分析解释气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解释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3 色谱数据处理解释色谱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峰面积计算、峰高度计算等。
介绍色谱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第四章:电化学分析4.1 电位分析解释电位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电位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4.2 电化学发光分析解释电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4.3 电化学探针技术解释电化学探针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电化学探针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第五章:质谱分析5.1 质谱原理和仪器解释质谱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介绍质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5.2 质谱数据解析解释质谱数据的解析方法和技巧。
介绍质谱数据解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5.3 质谱应用案例分析分析质谱在蛋白质分析、代谢组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强调质谱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6.1 原子吸收光谱原理解释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包括光源、样品原子化、检测器等。
介绍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e520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现代仪器分析》适用课程:分析化学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内容:1. 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
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4. 红外光谱分析法。
5. 质谱分析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仪器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仪器分析方法应用的理解。
3. 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现代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总结现代仪器分析的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教学目标:1. 了解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2. 掌握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展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实验仪器和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总结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890f3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d.png)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仪器分析课程的第五章,主题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方法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原子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标准曲线的制备和应用、样品的前处理和测定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原子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标准曲线的制备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原子吸收光谱仪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介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生物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原子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标准曲线的制备和应用。
3. 仪器操作演示:演示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制备、仪器调节、数据采集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计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5. 小组讨论:探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验,熟悉仪器操作,掌握实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化过程、标准曲线。
2. 仪器构造及操作方法:仪器结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3. 应用领域及实例:环境监测、生物分析、工业分析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环境样品中铜的含量测定。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和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铜的含量。
2. 题目:某生物样品中锌的含量测定。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和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锌的含量。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a849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a.png)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涵盖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常见仪器分析方法。
二、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方法。
2. 演示:进行仪器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了解仪器使用过程。
3. 实验: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1.2 红外光谱分析1.3 拉曼光谱分析2.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2.1 电位分析法2.2 电解分析法2.3 库仑分析法3. 第三章:色谱分析法3.1 气相色谱分析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3.3 薄层色谱分析4. 第四章:质谱分析法4.1 质谱仪原理及构造4.2 质谱图解析4.3 质谱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5. 第五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5.1 原子光谱分析5.2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5.3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四、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2. 实验时间:16课时(每周1课时,共16周)3. 课程设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0%。
2.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及分析,占比30%。
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比40%。
4. 综合评价: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第四章:质谱分析法(续)4.4 质谱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4.5 质谱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七、第五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续)5.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5.5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八、第六章:数据分析与处理8.1 数据分析基础8.2 数据处理方法8.3 仪器分析数据的可靠性评估九、第七章:仪器分析在科研中的应用9.1 仪器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9.2 仪器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9.3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十、第八章:仪器分析实验技巧与安全10.1 实验基本操作技巧10.2 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0.3 实验室安全知识六、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2. 实验时间:16课时(每周1课时,共16周)七、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0%。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584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e.png)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介绍《仪器分析》课程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阐述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1.2 仪器分析的发展史简述仪器分析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介绍重要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和里程碑。
1.3 仪器分析的分类和特点列举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分类。
讨论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4 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介绍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基本操作。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介绍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讨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2.2 红外光谱分析法讲解红外光谱的原理和谱图解读。
探讨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2.3 原子光谱分析法介绍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和谱线特征。
详细讲解原子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和操作步骤。
2.4 发射光谱分析法阐述发射光谱的原理和分类。
讨论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第三章:色谱分析法3.1 气相色谱分析法介绍气相色谱的原理和基本组成。
讲解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和操作技巧。
3.2 液相色谱分析法讲解液相色谱的原理和分类。
探讨液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3.3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介绍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和仪器结构。
讨论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3.4 色谱数据处理和分析介绍色谱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软件应用。
第四章:电化学分析法4.1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讲解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电池。
介绍电位分析法、电量分析法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等。
4.2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介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和构造。
讨论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的应用和操作要点。
4.3 伏安法分析法讲解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探讨伏安法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验操作。
4.4 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电化学分析法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讨论电化学分析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第五章:质谱分析法5.1 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介绍质谱分析法的原理和质谱仪的结构。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2ada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f.png)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第一章引言一、课程简介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这类方法通常需要使用较特殊的仪器,故得名“仪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在方法和实验技术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且其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化学工作者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三、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优点是:1. 操作简便而快速,对于含量很低(如质量分数为10-8或10-9数量级)的组分,则更具独特之处。
2. 被测组分的浓度变化或物理性质变化能转变成某种电学参数(如电阻、电导、电位、电容﹑电流等),故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接电子计算机。
因此,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对于结构分析,仪器分析法也是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仅对分析化学在提高准确度﹑灵敏度和分析速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不断提出更多的新课题。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求分析化学能提供更多﹑更复杂的信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各种新技术的引人﹑应用等,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使之不断开拓新领域﹑新方法。
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激光拉曼光谱﹑激光光声光谱等。
另外试样的复杂性﹑测量难度﹑要求信息量及响应速度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组成连用分析技术,可以取长补短,起到方法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及对复杂混合物的分辨能力,同时还可获得两种手段各自单独使用时所不具备的某些功能,因而连用分析技术以成为当前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方向之一。
计算机技术对仪器分析的发展影响极大。
在分析工作者的指令控制下,仪器自动处于优化的操作条件完成整个分析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计算等,直至动态CRT显示和最终曲线报表。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8b69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3.png)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1.2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1.3 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1.4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第二章:光谱分析2.1 光谱分析原理2.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2.3 红外光谱分析2.4 拉曼光谱分析2.5 光谱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三章:色谱分析3.1 色谱分析原理3.2 气相色谱分析3.3 液相色谱分析3.4 色谱数据处理与分析3.5 色谱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四章:电化学分析4.1 电化学分析原理4.2 电位分析4.3 电流分析4.4 电化学传感器4.5 电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五章:质谱分析5.1 质谱分析原理5.2 质谱仪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5.3 质谱数据处理与分析5.4 质谱分析的应用5.5 质谱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6.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6.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6.3 原子化器的设计与优化6.4 标准曲线制备与校准6.5 样品制备与检测第七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7.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理7.2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7.3 样品制备与测试条件优化7.4 定量分析与干扰扣除7.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应用第八章:核磁共振光谱分析8.1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原理8.2 核磁共振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8.3 脉冲场梯度场与核磁共振信号8.4 化学位移与耦合常数的测定8.5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的应用第九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9.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原理9.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结构与操作9.3 质谱干扰与消除方法9.4 定量分析与标准曲线制备9.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的应用第十章:流动分析与在线监测10.1 流动分析原理与系统设计10.2 微流控芯片与微流量分析10.3 在线监测与自动化分析10.4 流动分析与在线监测的应用10.5 流动分析与在线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一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1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理11.2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11.3 光源与光学系统的设计11.4 光谱图解析与元素定量分析11.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应用第十二章:激光光谱分析12.1 激光光谱分析原理12.2 激光光谱仪的结构与操作12.3 激光光源与激光谱仪的选择12.4 激光光谱分析的应用领域12.5 激光光谱分析的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第十三章:光学显微镜分析13.1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与结构13.2 显微镜的调节与操作13.3 显微镜观察与样品制备13.4 光学显微镜的定量分析方法13.5 光学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扫描探针显微镜分析14.1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原理14.2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结构与操作14.3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成像模式14.4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纳米操作技术14.5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的应用第十五章:综合实验与案例分析15.1 综合实验设计原则与步骤15.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15.3 实验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15.4 仪器分析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5.5 案例分析与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2. 主要仪器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4. 实际案例分析中的应用难点:1. 多种谱学分析技术的原理和仪器设备的结构2.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细节问题3. 针对具体样品进行准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4. 在实际案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并解决问题。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c1743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6.png)
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1.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1.3 学时与学分:实验学时64学时,计4学分1.4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化学1.5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操作技巧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仪器分析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模块(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2)红外光谱分析法(3)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4)气相色谱分析法(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2.2 具体教学内容(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紫外光谱原理、紫外光谱仪的使用、光谱图的解析及应用。
(2)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原理、红外光谱仪的使用、红外光谱图的解析及应用。
(3)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光谱原理、核磁共振光谱仪的使用、核磁共振光谱图的解析及应用。
(4)气相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原理、气相色谱仪的使用、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类型及应用。
(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色谱柱的选择、检测器类型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教师讲解、演示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2 教学手段(1)实验教材:编写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指南。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仪器分析原理、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课堂提问等,占总评的40%。
4.2 实验考试:包括实验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4学时5.2 红外光谱分析法:4学时5.3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4学时5.4 气相色谱分析法:8学时5.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8学时六、实验一: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实验6.1 实验目的掌握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并能对光谱图进行解析和应用。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e417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9.png)
药学生物技术本科仪器分析学实验教案一、实验课程名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1. 实验目的:(1)掌握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HPLC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高压将液体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反复多次分配,达到分离的目的。
3. 实验仪器与材料:(1)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仪)(2)色谱柱(3)紫外检测器(4)电脑及数据分析软件(5)药物样品(6)标准品(7)甲醇、乙腈等流动相溶剂4. 实验步骤:(1)开机自检,检查HPLC仪是否正常工作。
(2)设置HPLC仪参数,包括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
(3)准备标准品溶液和样品溶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
(4)注入标准品溶液,记录峰面积,制作标准曲线。
(5)注入样品溶液,记录峰面积,计算样品中药物含量。
(6)检查实验数据,确保准确无误。
二、实验课程名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含量1. 实验目的:(1)掌握原子吸收光谱(AAS)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AAS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待测元素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发生吸收,通过测量吸光度,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3. 实验仪器与材料:(1)原子吸收光谱仪(AAS仪)(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3)电脑及数据分析软件(4)金属元素标准溶液(5)样品溶液(6)乙炔、甲醇等燃气和溶剂4. 实验步骤:(1)开机预热,检查AAS仪是否正常工作。
(2)设置AAS仪参数,包括光源波长、狭缝宽度、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速等。
(3)准备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校准曲线制作。
(4)注入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记录吸光度。
(5)根据校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6)检查实验数据,确保准确无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做实验时间大约200分钟。
一共三大循环实验,最后一周分别在三个实验室集中问题讨论。
六、授课重点
1.二次测量法;
两点定位法;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2.标准工作曲线法;氯离子选择电极
3.二次微商内插法
七、注意事项
1.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的使用注意:玻璃电极用蒸馏水充分浸泡;参比电极活化及装液及内必含有氯化钾结晶等。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仪器分析实验课教案
一、实验名称
电化学实验
(一)学习使用PXSJ-216型离子分析仪测定溶液pH值
(二)氯离子选择电极测水样中氯离子含量
(三)电位滴定法测定五硼酸铵溶液的浓度
二、授课对象
药学2009级
授课形式
实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分析仪测定pH值的方法
2.标准曲线法测定氯离子浓度原理和方法
3.掌握电位滴定法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学会二次微商内插法确定终点
四、教学内容
1.使用PXSJ-216型离子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2.玻璃电极、氯离子选择电极、甘汞电极使用方法。
3.二次测量法、两点定位法;电位滴定及数据处理方法;标准工作曲线法测离子浓度的方法。
五、教学安排
与课时分配
1.每一大循环安排四周,第一周讲解,二、三、四定由稀到浓问题;溴离子干扰洗涤问题。
3.滴定平行操作问题;滴定装置问题;悬而未下滴定液处理问题;数据处理问题等。
八、授课方法
讲解、提问、演示、讨论等相结合
九、使用教材
现代实验化学
十、备注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富戈 副教授
日期:2011年3月21、24、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