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524a9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1. 制作教学视频:历史老师可以在课堂之外制作教学视频,用来讲解历史知识点和解析历史事件。
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这些视频,理解历史概念和事件背景,为课堂内的讨论和实践做好准备。
2. 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历史资料和资源,比如历史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和探究。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更为立体和丰富的认识。
3. 开展讨论和实践:在课堂内,历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比如分组进行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或者进行历史实验和模拟,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内进行讨论和实践。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和事件。
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和搜集历史资源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3. 丰富历史教学手段: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和形式,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视频,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让历史教学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但同时也要注意,翻转课堂模式并不是万能的,历史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变革和创新的需求。
希望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模式能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669d9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3.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基本概念翻转课堂模式是指将课堂内的授课和课堂外的任务调换位置,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放到课堂外,而把老师讲解知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放到课堂内。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学生为主”,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监督者。
1、教师制作课件和视频讲解,让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
2、课堂内分组讨论知识点、融入游戏和模拟体验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学习。
3、老师收集学生问题和困惑,为下次翻转课堂做准备。
4、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重构课程内容。
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1、提高课堂效率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堂外自主学习,课堂内老师可以更加专注于学生的思维疏导和问题解答。
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储存知识,能够在课堂内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和互动。
2、个性化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后,由于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在课堂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补充知识。
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后,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学习历史知识,能够在课堂外的学习平台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学生自学能力不强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现实情况中,许多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强,他们需要更加有指导和帮助。
因此,在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时,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做好必要的指导和补充。
2、缺乏合作精神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多层次的互动和合作,但是许多学生缺乏合作精神,导致课堂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因此,在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c4df3b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c.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变成了课堂的指导者。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尝试正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为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思想和特点1、翻转课堂的思想是把学习和探索移入到了课堂之外,课堂变成了实践、讨论和思考的场所,同时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轻松和个性化。
2、翻转课堂的特点是:让学习者事前学习教师课堂要掌握的内容,并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分享对所学的理解和见解,完成问题解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
课堂中教师不是讲解者,而是辅导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1、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为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更加自由,轻松和互动化。
学生在探索和互相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快乐。
2、翻转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吸收式教育”,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主题,自我评估学习成果,提高了自主性。
3、翻转课堂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让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教学成效。
4、翻转课堂可以增加中学历史课的趣味性,因为它可以通过游戏、演示、采访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5、翻转课堂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友善,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机会。
三、翻转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可能在课外学习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2、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课堂设备的支持,如电脑、投影仪、网络等教具。
3、教师对于翻转课堂的思想和操作不了解,需要进行培训和学习,以提供更好的帮助。
四、结语翻转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尝试和思考,正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虽然在实施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好在学校和教师都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将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运用。
让中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探索历史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的素质提升。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f4477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3.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一、翻转课堂的定义和特点翻转课堂,顾名思义,是指颠倒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在课堂外完成作业和练习。
而翻转课堂则是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预习、自学来获取知识,在课堂内进行讨论、实践和应用。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能够在课堂内进行更多的主动学习,教师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引导和辅导的作用。
翻转课堂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有利于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育。
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尝试和实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尝试和实践已经在一些学校和教师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
以我所在学校为例,我们尝试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高中历史课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尝试和探索。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材料。
通过制作视频讲解、PPT课件、在线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获取历史知识和资料。
我们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线讨论和学习互动,开展课外作业和学习任务。
我们在课堂内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我们也注重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某些内容较难或较抽象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和指导。
我们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实地考察、资料整理等方式,丰富历史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c0f2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b.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1. 引言1.1 翻转课堂模式的定义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进行颠倒,让学生在课堂内主动获取知识,课堂外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主动学习,而在课堂外进行辅助性学习和实践,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翻转课堂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翻转课堂模式的出现,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翻转课堂,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增强。
1.2 翻转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历史知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入讨论和拓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深度。
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老师可以更多地利用课堂时间展开互动式教学,例如历史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能够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高效深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2. 正文2.1 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1. 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允许学生在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内学习课程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节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在家自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拓展课堂活动形式: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和发展。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d89be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01.png)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翻转课堂的国内应用实践及其效果,以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二、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点翻转课堂,即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等方式深化理解、巩固知识的教学模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学习、教师角色转变等。
三、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一)实践领域翻转课堂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包括中小学、高中和高等教育等。
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更多地采用了这一模式进行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逐步形成适应自己学科特色的翻转教学模式。
(二)实施方式国内大部分学校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源等,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适合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在课堂环节,教师则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此外,一些学校还引入了在线平台,如MOOCs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应用效果分析(一)学生层面翻转课堂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师层面对于教师而言,翻转课堂的应用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引导和答疑解惑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五、实践反思与改进措施(一)资源建设尽管我们已经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资源建设,但仍然需要更加丰富的资源支持,如更多的优秀视频课程、案例库等。
这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资源质量。
(二)技术应用在技术应用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来支持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4356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e.png)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翻转课堂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在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进行了重新分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通过讨论、互动和解决问题来深化学习。
本文将探讨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及其反思。
二、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1. 实践模式(1)制作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制作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在课前预习。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阅读课件等,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
(3)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
(4)课后巩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应用领域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各个领域中,翻转课堂都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3. 成功案例以某高中为例,该校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制作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兴趣。
三、翻转课堂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增强师生互动: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预习和课堂互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 挑战(1)教师角色转变:翻转课堂需要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2)技术要求高: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3)学生自律性: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律性,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完成课前预习。
四、反思与建议1. 反思(1)资源制作: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应注重资源的制作质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c5a8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1.png)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篇一一、引言翻转课堂自其概念被提出以来,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结构的颠覆,更是对教育理念的一次革新。
在中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也日益丰富。
本文旨在探讨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及其反思,以期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理论基础翻转课堂,顾名思义,是一种将课堂内外学习活动颠倒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视频、网络资源等自主学习新知识,而课堂内则用于讨论、答疑解惑和深化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对学习者认知过程的理解,即学习者需要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个阶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三、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一)应用领域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基础教育阶段,翻转课堂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翻转课堂也被尝试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
(二)应用模式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探索出了多种翻转课堂的应用模式。
例如,有的教师采用“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的模式,有的则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模式。
这些模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与反思(一)应用效果翻转课堂的应用在国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互动中。
其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此外,翻转课堂还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反思与问题尽管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也是一个难题。
此外,对于一些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的地区来说,如何实施翻转课堂也是一个挑战。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5b19c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3.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一、中学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一言堂”,教师通过讲述历史知识,学生通过接受和记忆知识点。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 学习主体性不强: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 批判性思维不足:历史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课堂模式难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教学内容单一:教师仅仅通过口头讲解将历史知识传达给学生,难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为了改变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问题和不足,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开始尝试引入翻转课堂模式。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教学视频,并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而在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组活动等互动教学。
1. 制作教学视频历史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首先需要教师制作教学视频。
这其中既包括历史知识的讲解,也包括历史事件的重现、历史文献的介绍等内容。
教师通过视频可以更加形象地传达历史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2. 学生预习学生在课前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节奏在学习视频的过程中暂停、回放,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3. 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知识巩固、拓展、引申等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翻转课堂模式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翻转课堂模式为中学历史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需要教师在历史学科和教学技术上都具有一定的素养和能力。
一些教师可能面临技术、时间等问题,制作教学视频的难度较大。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现实中一些学生可能面临学习习惯、自律性等问题。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可能存在课堂管理困难。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5e0b0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1.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翻转课堂模式,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教师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活动转移到课堂外完成,而在课堂上则以讨论、实践、应用等形式展开,不断践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中学历史教学作为社会科学类课程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势必会给历史教学带来全新的思考和改进。
本文将围绕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展开探讨。
一、为什么选择翻转课堂模式?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常常被动刻板,学生以被动的接收者身份坐在课堂上倾听教师讲述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而翻转课堂模式则能够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置于教学的核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提高历史课堂的互动性和灵活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的单向传授模式,而翻转课堂则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互动和学生间的协作互助,课堂上可以进行更多的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辩论等互动形式,使学生更加活跃、自信地展现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增强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我们选择翻转课堂模式是出于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体性、学习效果的期待。
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历史课堂的互动性和灵活性,是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
1.前期调研与准备在尝试翻转课堂模式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教学模式意见调查,了解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的看法和期待;我们深入研究了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认识水平;我们认真筛选了一些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的历史课程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0ba27a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e.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教师录制视频、制作PPT等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观看相关知识点,课堂上则以讨论、实践、探究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翻转课堂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中学历史是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历史事实和历史文化。
如何让学生在年纪幼小的时候就对历史感兴趣、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感到思考。
这就需要采取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教育模式。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为中学历史教育提供更好的体验,将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历史学习中。
具体来说,翻转课堂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1.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历史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世界各个方面的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翻转课堂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主要措施是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看视频、听音频、阅读历史资料和名著,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都抱怨历史知识太多,记不住,翻转课堂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掌握并利用历史资料,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历史学习不能仅限于记住历史事件,还需要学生了解为什么会发生特定的事件,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原因,领悟历史事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探究精神,积极探究历史事件。
翻转课堂可以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合和交流产生的问题,让学生个个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更好的互动、更能够自己发现问题的习惯。
它可以让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在讨论中,学生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向其他同学提出质疑,从而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65eae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6.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将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课外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合作和练习的活动,而教师则扮演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
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准备课前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合作。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
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
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翻转课堂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和探究机会。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观点,激发思维的碰撞和火花。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问题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容易在课后忘记。
而翻转课堂将知识的传授放在了课前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来应用和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在尝试翻转课堂模式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很可能无法有效地完成课前准备,影响后续的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前准备和课堂互动中。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和准备,同时需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翻转课堂模式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提升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2806b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d.png)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重新分配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完成知识的自学与探索,而在课堂内进行深化理解和实践运用。
本文旨在分析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并对其进行反思与总结。
二、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1. 实践背景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我国教育界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2. 实践过程(1)教师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并设计好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教学活动。
(2)学生自学阶段: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课件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基本知识的掌握。
(3)课堂互动阶段: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并进行实践运用。
(4)课后巩固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完成作业、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成果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反馈。
最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翻转课堂应用中的反思1. 优势与不足翻转课堂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求较强等。
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在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一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理解不够深入、操作不够熟练等问题。
最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培训不够充分、教学资源制作不规范等。
3. 改进措施及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及建议: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二是规范教学资源制作标准,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三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四是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81387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f.png)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翻转课堂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以及对其进行深入反思。
二、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定义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分配,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过程进行颠倒,使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知识内化的交流与讨论。
三、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1. 实施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因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优势,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2. 实施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并发布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2)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活动。
(3)课后巩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3. 实施效果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翻转课堂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四、翻转课堂的优势与挑战(一)优势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增强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促进教育公平:翻转课堂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使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二)挑战1. 技术要求高:翻转课堂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实施,对技术设备和技术支持的要求较高。
2. 教师能力要求高:教师需要具备制作高质量教学视频、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等能力。
3. 学生自律性要求高: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律性,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完成学习任务。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
![《2024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4a4f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5.png)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篇一一、引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就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反思。
二、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1. 实践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需求日益迫切。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实践过程(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制作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并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则需要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件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2)课堂互动阶段: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解答疑惑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课后巩固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完成作业、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
3. 实践效果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最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在考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三、翻转课堂应用反思1. 成功之处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取得了成功,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翻转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最后,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存在问题尽管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制作学习资源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教师的技术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d3572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4.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旨在深入分析翻转课堂模式的定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实践案例分析以及教师角色转变与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翻转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翻转课堂模式的探讨与总结,进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际效果,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深度理解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比传统教学和翻转课堂模式的差异,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和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教学评价,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也将结合面临的问题与展望,为未来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中学历史教学中教与学的质量提升,推动历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翻转课堂模式的定义翻转课堂模式是指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和任务提前录制成视频或其他形式的资料,在课堂上不再进行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这些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或其他互动性的活动。
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颠倒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实践和思考,而不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
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提前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下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课堂时间可以用来进行更多的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翻转课堂模式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学生对自主学习缺乏动力、资源准备不足等问题。
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翻转课堂实践课教学反思(3篇)
![翻转课堂实践课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a153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0.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
翻转课堂实践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授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文将从翻转课堂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反思,以期对翻转课堂实践课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过程反思1.课前准备(1)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视频、文献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2)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师需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便于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2.课堂实施(1)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
(2)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就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课堂讲解阶段: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4)课堂练习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反思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效果反思1.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翻转课堂实践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翻转课堂实践课强调课前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3.师生互动增强翻转课堂实践课注重课上师生互动,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显著翻转课堂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意识,课前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翻转”的实现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翻转”的实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10e7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3.png)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翻转”的实现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方式颠倒过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而老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有效实现进行分析。
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翻转课堂的效果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翻转课堂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教学课件、知识点讲解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电脑、平板或手机等设备预习相关知识,从而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知识巩固、拓展和提问讨论。
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设计在线作业、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线上互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深度,从而更加专注于历史学习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历史知识的获取、整合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三、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应当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讨论、历史文献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四、促进跨学科知识融合,提升学科内在关联翻转课堂的实现不仅可以促进历史学科内的知识融合,还可以促进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提升学科内在关联。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9cd9e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d.png)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与思考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翻转课堂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翻转课堂是一种逆转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呈现和练习搬到课堂外完成,而将复习和教师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且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尝试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习惯来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堂外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互动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可以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和博物馆参观等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尝试需要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翻转课堂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学生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得到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生的历史学习,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进展和困难,与学校和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社会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和历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
考
“翻转课堂”,是时下教学变革的热点词汇,即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环节前置。
传统课堂是教室里老师授课,回家后学生做作业;“翻转课堂”是学生在家初步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则是答疑解惑、练习反馈,当堂指导等,从而达成以“学”为中心、“生动”学习的高效课堂。
我校通过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打造云学习终端,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全面推进翻转课堂教学变革。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文科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该如何“翻转”呢?笔者以温州市公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例,谈一些初中历史与社会“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此求教于同人。
一、课前三步骤
教师制作《复杂多样的地形》PPT导学课件,用CS录屏软件制作导学微视频,发布到学生平板上。
(一)自学微课
学生在家观看微视频,通过“暂停”“重播”等自主掌控学习进度,自主学习。
了解平板上的三项学习任务:1.了解我国的主要地形单元;2.运用地图,描述我国地势特点
及其影响;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地形地势等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在线检测
学生参考课本及微课,完成三道预习题:1.班级五个小组分为山脉组、高原组、盆地组、平原组、丘陵组,能够在空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等主要地形单元,简要描述其特征(参考微视频内容)。
2.中国的地势有何特点?这种地势特点对河流流向、水力、气候有何影响(参考微课幻灯《中国地形图》《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水电站分布图》)?3.地形地势等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参考小微视频片段《百叶龙》《舟山锣鼓》《越剧》与《黄土高坡》)?学生在线完成预习题并提交。
(三)提出困惑
学生对于自学微课、在线检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在线讨论交流,提出困惑,提交到师生互动平台。
教师通过学习终端,查阅学生在线检测完成情况,在线交流的主要问题,充分掌握学生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备课,从而让课堂“有的放矢”。
二、课中四环节
(一)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预习题1):山脉组、高原组、盆地组、平
原组、丘陵组等五个小组分别上台做小组汇报。
第一组汇报:“大家好,我们是山脉组,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比较复杂,我们根据不同走向给它分分类:一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天山、阴山、燕山山脉,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脉,南岭;二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三是……四是……五是……。
6位学生组成的小组分工明确,有人做讲解,有人在电子白板上勾画山脉位置,有人用平板展示山脉风光图片,还有人在旁边忙着补充。
高原组、盆地组、平原组、丘陵组一一上台做了展示,有的小组做了PPT,有的小组男女配合双人讲解,还有小组用平板展示立体地形图。
师:点出“山脉比较复杂,要将复杂的地理理清楚,给事物分类是一个好办法。
”
第三小组汇报(预习题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逐渐降低。
这也导致了我国的大江大河是自西向东流动,正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
(二)释疑解难
第二小组释疑:不是逐级降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明显差异的三种颜色,也代表着三种明显不同的海拔高度,因此是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四小组补充: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昆仑山、祁连
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为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
第五小组则表示,阶梯交界处,往往分布着水电站;对气候的影响尚未得出结论,希望全班同学群策群力。
师:大家想想,中国地势如果西低东高会如何,可见地势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小组释疑: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师:山脉也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
各小组能找出来吗?
第二小组: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镶嵌着准格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镶嵌着塔里木盆地,被称为是“三山夹二盆”。
其他小组纷纷进行补充。
(三)当堂练习
学生当堂完成平板作业:五道选择题。
教师通过平板数据了解学生做题动态,统计发现其中3道题正确率100%,2道题正确率82%、78%。
教师只对这两题当堂分析。
课上,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错误进行了指导。
题目分析时,针对统计数据显示错误的学生进行了提问和关注。
(四)拓展延伸
师:《百叶龙》《舟山锣鼓》《越剧》等视频,可以看
出浙江江南水乡音乐、舞蹈、戏剧有何特点?这些艺术形式会出现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吗?
第五小组认为:杭嘉湖平原上,河湖众多,《百叶龙》有鲜明的水乡特色;第三组觉得:舟山群岛的锣鼓,具有鲜明的海岛特色;第一组表示,越剧婉转动听,具有江南丝竹特色。
第二小组认为:与浙江不同,黄土高原上也有音乐舞蹈,安塞腰鼓、秦腔等,是一种粗犷豪放、高亢悲壮的风格。
第四小组还有一位学生把《梁祝》《秦川抒怀》分别唱了一句,演绎不同的风格,让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最后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地方的地形地势等自然环境往往就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三、课后三点思考
(一)听课教师“一问”
学情诊断深刻,预设生成完美,“高效”学习是如何打造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高效课堂有了可能。
这节课学生在前自主学习导学微视频;在平板上完成基础性作业并提交到平板云平台;在线思考交流探究性作业,提交疑难问题。
教师查看平板电脑上学生预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收集学生“在线答疑”上提出的问题,充分掌握了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点,对课堂有着充分的
预设,课堂生成也就自然而然比较完美。
(二)听课教师“二问”
汇报精彩,内容深入,“生动”学习是如何形成的?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让深度学习有了可能。
“教学即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本节课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在课堂的舞台上充分表现。
一是“学生自学就会的基础性知识”由学生预习自学完成;二是“通过学生互助学习就能学会的探究性知识”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三是“需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能完成的拓展性知识”,教师与学生个别化交流,教师与学生小组交流,学生组员之间、小组之间交流,思维碰撞,最终达成知识和情感体验上的共识。
基础性知识的迅速落实为探究性知识、拓展性知识等“深度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平板上的相关图文、音视频信息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袤的视野。
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
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学生的表达自信大胆,成就了一种新颖的、自主的、精彩的、不一样的课堂。
这节课上,教师的角色也彻底发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可以看出,教师在“放手”之后,原来孩子们有那么多奇思妙想,“原来课堂可以这么精彩”。
(三)听课教师“三问”
优质资源存档,复习补遗达成,“个性”学习是如何实现的?补偿学习,泛在学习,让资源分享有了可能。
课前,平板导学材料形象化地展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发生;学生在自学预习中上传自己的作业,分享自己的观点,在线交流。
课中,在平板上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小组之间通过不同答案的比较、不同观点的讨论,产生不同思维的碰撞。
课后,学生个体掌握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
这堂历史与社会“翻转”课让学生个体学习轨迹有了完整记录,让学习进程的生成清晰有痕,这也使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补偿学习有了可能。
这堂《复杂多样的地形》的导学微视频、师生互动的教学PPT、教师上传的地形单元图片等优质资源永久存档,让学生的学习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的泛在学习、补偿学习有了可能。
教学资源的存档与扩展,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和补遗,也便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不仅关注了“弱势学生”群体,也进一步发掘了“优势学生”群体的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