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2课时)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05aab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b.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次高兴的游玩经历,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记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那次玩得真高兴》范文2.2 教学重点:通过范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高兴心情和游玩经历。
2.3 教学难点:如何将游玩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次高兴的游玩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范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那次玩得真高兴》范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3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引导学生关注游玩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3.4 学生写作:3.5 佳作欣赏: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习作进行展示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完成《那次玩得真高兴》的习作。
4.2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准备参加课堂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和学习。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习作,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景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6.2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3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需求,教师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51770e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2.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体验学习目标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重难点把玩耍的过程简单地写下来,在习作中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教师准备提前搜集班级中学生玩耍时拍下的照片;请学生课前玩一个小游戏,如掰手腕;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前置性学习内容1.从自己玩过的游戏或参加的活动中挑选一项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在班上交流,尽量把事情讲清楚。
2.准备玩耍时拍的照片。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与目标1.回忆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选择合适的作为习作材料。
2.能把玩耍的过程简单地写下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感受习作带来的乐趣。
情境与任务板块一营造轻松氛围,激趣导入活动一:回忆乐事,激发兴趣1.回忆课前玩的小游戏,请玩的同学和观看的同学分别说说感受。
2.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同桌合作,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集体交流:插图上的这些你玩过吗?玩过的同学回忆一下自己玩的时候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没玩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玩什么,哪一次玩得特别开心。
设计意图:课前小游戏和看课文插图导入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打开话匣子,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二:交流乐事,审清题目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一读习作要求,四人小组讨论习作的范围及要求,明确这次习作是记叙一件让自己玩得十分开心的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自己快乐的心情。
2.集体交流习作内容:在大家回忆玩得开心的事情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提示:要选出你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即玩得最高兴的事来写。
预设:(1)游戏娱乐活动,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吹泡泡、抢椅子、吹蜡烛、下棋、跳拉丁舞、跳健美操……(2)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扔沙包、拍皮球、打乒乓球……(3)外出游玩活动,如,春游、秋游、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亲子体验活动……3.明确习作要点。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e59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e59](https://img.taocdn.com/s3/m/f5da397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b.png)
《那次玩得真高兴》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8 义务教育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主题: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课时:第2 课时,共2 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基于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2.学情分析三年级上期学生习作处于与二年级看图写话自然衔接,平稳过渡的关键时期,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学生已经学习了“增、删、改”等修改符号,对于修改习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时采用“以点带篇,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抓住点的示范性,推进式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试着让学生自主评价,自主修改习作,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学生习作不断得以修改完善。
“反复推敲佳句来”学生在不断地修改中,收获一篇比较精彩的文章,从而感受修改习作的乐趣。
3.教材分析《那次玩得真高兴》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习作素材,使习作成为学生捕捉生活微小闪光点的工具,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一定的方法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是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自我诵读,用学习过的修改符号自评修改。
2.小组展示,用学习过的修改符号互评互批。
3.全班交流,师生点评,提出评价修改建议。
4.完善习作,呈现精彩,全班分享玩耍快乐。
评价任务1.通过自我阅读,用学习过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有问题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2ac0dd7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a.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通过请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向别人请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3.明确并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
4.认识和“H”有关的字。
5.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给词语分类。
6.读背名人警句。
【学习重难点】1.重点: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把自己玩得高兴的一件事写下来,表达出当时的快乐心情。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请教)一、谈话导入,引出“请教”。
1.生活中,当你们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时,会怎么办?2.板书“请教”。
3.请教别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别看它简单,其实大有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请教中的学问。
二、示例引路,明白“请教”。
1.播放录像:星期天,一学生骑车去朋友家,半路上向一位老大爷问路。
他没有下车,径直骑到老大爷身边大声问:“去李林家怎么走?”老大爷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在路边干活。
2.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板书。
(用语礼貌表示诚意)三、模拟情境,学习“请教”。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情境。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进行表演。
3.学生上台表演。
4.师生结合请教的注意点进行评议。
四、总结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请教别人时应注意些什么?2.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那次玩得真高兴)一、谈话导入。
你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玩得高兴的事。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在自己经历的事情中,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特别高兴的说一说。
2.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
(1)游戏娱乐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扔沙包、跳绳……(2)同家人去玩,如:和爸爸去钓鱼、一家人去动物园玩……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相机指导。
教师在习作内容上给予指导。
(例如:写出当时是怎么玩的,把过程写清楚,还要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二课时(课件)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c285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4.png)
互相评价作品:学 生可以互相评价彼 此的作品,包括文 章结构、语言表达、 思想深度等方面, 让其他同学更加全 面地了解自己的写 作水平和需要改进
的地方。
添加标题
展示优秀作品
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挑选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 准,挑选出符合要求的优秀作品
点评内容:对挑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 点评,可以从内容、语言、结构等方 面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优 点和不足
分享写作素材:学 生可以分享自己在 写作过程中收集到 的素材,包括图片、 视频、音频等,让 其他同学更加直观 地了解写作背景和
内容。
交流写作技巧:学 生可以分享自己在 写作过程中运用到 的技巧和方法,例 如如何构思、如何 安排段落、如何运 用修辞手法等,让 其他同学从中受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享写作心得:学 生可以分享自己在 写作过程中的心得 和体会,例如如何 把握文章主题、如 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何与同学合作等, 让其他同学更加深 入地了解写作过程。
添加副标题
如何写好《那次玩得真高兴》 的第二课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分析第二课时的写
作任务
02 回顾第一课时的内 容
04 讲解第二课时的写 作技巧
05 学生实践写作
06 展示优秀作品
07 总结回顾
添加章节标题
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回顾《那次玩得真高兴》的主题和写作要求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及时发现问题:教师注意观察 学生的表情和动作,判断是否 遇到困难
给予帮助:教师针对学生遇到 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巡视指导:教师走动观察学生 的写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 导
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教案
![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a3a31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0.png)
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教案《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得特别高兴的一次经历,把过程写清楚。
2、能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乐于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高兴”的心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次玩耍让我们感到特别高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那些美好的瞬间,把那次玩得真高兴的经历写下来。
(二)指导写作1、回忆经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想一想哪一次玩耍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还是外出游玩?是参加有趣的活动,还是在节日里尽情欢乐?2、小组交流(1)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那次经历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说一说。
(2)说的时候要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经过。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互相补充。
3、全班分享(1)邀请几位同学在全班分享他们的经历,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2)引导学生关注分享同学是否说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心情。
4、写作指导(1)明确写作顺序我们在写的时候,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比如先写玩耍的起因,再写经过和结果。
(2)描写细节在写经过的时候,要多描写一些细节,比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3)表达心情别忘了把你当时高兴的心情写出来,可以通过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周围的环境或者你的感受来间接表达。
(三)学生写作1、学生开始写作,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2、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工整,标点使用正确。
(四)点评修改1、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全班进行点评。
(1)先让作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
(2)其他同学从事情经过是否清楚、心情是否表达出来、语言是否生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优质版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edcc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4.png)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片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预设:片段通过动作描写,体现出“我们”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久久不愿歇下来。
3.借助片段学技法。
教师过渡:学习完这么多技法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学习小伙伴写的片段吧,边读边分析小伙伴们运用了哪些技法。
片段一:(出示课件29、30)
学习小伙伴2:我印象最深的是到黄山游玩,见识到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当时的心情很兴奋。
学习小伙伴3:我印象最深的是跟姐姐一起搭乐高,我俩一起看图完成了一座很复杂的城堡,当时的心情很高兴,特别有成就感。
我也会说: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当时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次玩得真高兴
我参加过许多活动,而最令我难忘的,是“挥网捉鱼”。
“挥网捉鱼”的规则十分简单:拿一张捕鱼网,想方设法地把鱼捞起来,最后这条鱼就归你啦!
活动开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上小水桶,找了个不错的地方,就准备捞鱼了。只见水面风平浪静,偶尔起个小水波。咦,难道今天鱼儿们休息,不来“上班”了?正当我纳闷时,一位同学指着一个方向大叫:“那儿有鱼!”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嗬,桥墩子旁有好几条鱼聚在一起。“难怪找不到,原来都躲到那儿了。”我自言自语道,说完便径直向那儿走去。我刚把渔网伸到水面上,鱼就没了影儿。我大叫:“鱼跑了!”同学们看见我的狼狈样,哈哈大笑起来。我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不久,我又找到了鱼的一个“据点”,因为上一次的失败经验,所以我准备来个突袭。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它们,“咻”,一条鱼已经在我的网中了。“啊!我抓到鱼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教师引导:我们要把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在哪儿玩、跟谁玩、玩什么以及最开心的部分等介绍清楚。以《肥皂泡》中的语段为例,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课件21)
部编语文三上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三上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6a48e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1.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教材解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学生把某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高兴快乐的心情。
这是三年级上学期整册教材里第一次要求学生写事,写自己亲身经历真实发生的一件事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受。
为了帮助学生有更加愉悦的学习体验,本次习作的教材分三个部分呈现。
第一部分以问题激趣,引出习作话题: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教材提供了四幅插图。
场景有在学校里和同学掰手腕,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耍,和爷爷钓鱼,和伙伴一起去游乐场玩。
这些场景有的发生在校内,有的发生在校外,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真实生活,能够唤醒学生对自己的快乐往事的回忆,为后面学生习作选材开启了一扇大门。
第二部分是习作任务的布置。
回忆一下,你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
可以看照片帮助回忆,也可以跟当时和你一起玩的人聊一聊,为学生选材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最后提出写作要求:1.写的时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后大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最后第三部分是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评价的建议,在交流中和同学分享快乐,在交流中审视习作,将习作写得更明白。
【教学目标】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玩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并表达出自己的快乐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快乐回忆,唤醒体验1.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聊一个话题,板书:玩。
关于这个“玩”,你有没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比如:你喜欢玩什么?喜欢和谁一起玩?喜欢去哪里玩?(老师相机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2.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总结:你们可真会玩!说起来玩简直有说不完的话,那有没有哪一次玩的特别特别高兴,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生初步交流:什么时间,和谁去玩了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原因,特别高兴的地方?3.揭示习作标题:听了刚刚这几位同学的发言,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他们的开心快乐。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88a6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3.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自己生活中玩得特别高兴的一次经历,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忆一次玩得真高兴的经历,思考这次经历给自己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2. 帮助学生组织和梳理自己的思路,确定写作的重点和详略。
3. 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兴奋、快乐、惊喜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玩得特别高兴的一次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本次习作的要点,如回忆经历、梳理思路、表达情感等。
3. 示范:教师展示一篇习作,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按照教师讲解的要点进行写作。
5. 交流: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彼此的喜悦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看是否能够表达出自己玩得真高兴的感受。
2. 评价学生的写作结构,看是否能够清晰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路。
3. 评价学生的写作语言,看是否能够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资源1. 教师示范习作一篇。
2. 学生习作互评表。
3.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写作的乐趣。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次习作,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表达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3. 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这次习作的内容,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2. 选取一篇优秀的习作,进行修改和润色,准备参加学校的征文活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42b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6.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学目标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准备教师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拍摄学生校园活动的视频、图片,并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趣味导入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欣赏交流,描述插图描绘的画面。
2.趣味导入。
(1)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后,有怎样的想法?预设1:他讲的事情很有趣,让人难忘。
预设2:他把图片中记录的事情介绍得很清楚。
(2)师:照片、视频都是现在记录生活的方式,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有趣、难忘的事情,但它们只能记录一时的画面,不能完整地展示全部。
3.引出习作题目。
师:(过渡)记录生活不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还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
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生活的点滴中选择一次玩得最高兴的过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玩得最高兴的一件事。
(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结合经验,确定内容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2.学生独立回顾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全班交流。
预设1: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香山。
那次玩得真高兴。
预设2:周六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踢足球,那次玩得真高兴。
预设3: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玩漂流。
那次玩得真高兴。
4.师:同学们都回顾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
现在请你们再次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们具体是怎么玩的?5.学生独立回顾,思考,指名交流。
6.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
不但清楚地说明了和谁在一起,而且还说清楚了是怎么玩的。
Ⅲ范文引路,学习方法1.课件出示范文《丢手绢》,共同学习。
部编本三上《习作8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本三上《习作8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dcd83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d.png)
部编本三上《习作8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有关自己潜意识中的感受和想法。
2. 让学生掌握本文的故事情节及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珍惜朋友,欣赏美好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情感的发掘和表达;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情感的转化和写作的个性化表达。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四)教学步骤1. 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诵读本文1至2遍,回答一些与文章有关的问题。
2.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相应视频/图片,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
3. 情感学习:创设学习场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向同伴表达感受和想法。
4. 文本赏析:分类细读文章,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并在小组中分享答案和疑问。
5. 写作思维导入:教师以例证诱导,让学生体验、理解、思考创作的过程。
6. 写作实践: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完成一篇类似的文章,鼓励学生增加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7. 互评交流:小组内相互检查,找出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汇报、交流修改的方法和经验。
8. 总结反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并在课堂上与同伴分享。
(五)教学评价学生会通过小组讨论、作品互评等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教师也会以学生提交的文章为依据,完成学生的写作水平评价和成长记录。
二、教学反思《习作8 那次玩得真高兴》这篇文章既有趣又有料,不仅有鲜明的故事情节,还有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感情元素。
这篇文章很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提问式、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0d67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2.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自己生活中的一次高兴的经历,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高兴的心情。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忆一次玩得真高兴的经历,思考这次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收获。
2. 指导学生如何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经历。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章:教学过程三、启发引导1.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高兴的经历,并鼓励他们分享给同学们。
2. 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一次高兴的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四、写作指导1.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关键词和句式,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经历。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五、学生写作1.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写作自己的习作。
2.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的帮助和指导。
六、分享与评价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分享给同学们,并互相评价。
2.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工具七、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高兴的经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写作的参考资料,如文章、书籍等,以供学生参考。
八、教学工具1. 教师可以使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展示和指导。
2. 教师可以使用电脑和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习作和相关的写作参考资料。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思九、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2.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态度。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教师可以与同事们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894128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7.png)
教案:《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能够具体、生动地描绘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2. 培养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作文的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课文《那次玩得真高兴》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的启示。
2. 指导学生观察、回忆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将其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
3. 引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4. 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作文的质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具体、生动地描绘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作文纸、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课文《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的启示。
2. 观察、回忆:指导学生观察、回忆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将其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
3.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4.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回忆的内容进行写作。
5. 修改作文: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作文的质量。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写作的要点。
六、板书设计1.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的作文。
2. 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的质量。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否具体、生动地描绘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否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3. 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能否运用所学的方法,提高作文的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观察、回忆、写作、修改等环节,让学生学会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并能够具体、生动地描绘一次玩得特别高兴的经历,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3460f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a.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习作。
2.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想象和构思。
2.指导学生进行文字组织和表达。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找到素材进行文字创作。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但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问学生在假期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并请学生分享一下,e.g. “假期里你们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2. 呈现主题•老师将“那次玩得真高兴”写在黑板上或投影上。
•老师解释本次写作的目的,即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开心的事情和感受。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地点、人物、活动、感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分组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5分钟,谈谈自己在假期里最开心的事情,并找出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4. 进行写作•请学生根据自己讨论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写作,共计20分钟。
•老师关心和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的格式和规范,例如标点符号和段落分明。
5. 分享习作•老师指定一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
•在分享时,老师可通过夸奖、评价和提出建议等形式来鼓励学生。
•学生也可相互评价和鼓励。
6. 课堂总结以分享的学生习作内容为例,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本次写作能够带给学生的作用。
习作示例那次玩得真高兴我们一家去了旅游胜地,那里的风景真美,河流、山峦、鸟语花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我们在那里住了四天,白天我们去参观了很多有意思的景点,晚上我们就会选一个安静的地方,趴在帐篷里听音乐,看星星,讲故事,吃烤炉烤的鸡翅膀。
这样的生活也是非常的有意思。
我们还做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漂流。
我们坐在小船里,有时候会碰到石头,船很快就会翻过来,我们就会进入水中。
虽然很累,但是很刺激。
漂流结束后,我们牵着手,笑得合不拢嘴,感受到的是生命中的快乐时光。
这次旅游的回忆将伴随我们一生,请别忘记那次玩得真高兴的旅行!思考题1.你改写了习作吗?如果有,你改写的地方是哪里?2.写作过程中,你最有感触的是什么?为什么?总结此篇习作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在假期中最开心的事情。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开心》习作教学设计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开心》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98c96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f.png)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开心》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忆自己玩得最高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游戏,借助“放电影〃的方法回想玩游戏的过程。
2.借助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写清楚玩游戏的过程。
3.运用描写心情的词句,表达当时快乐的心情,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能借助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写清楚玩游戏的过程。
【教学难点】运用描写心情的词句,表达当时快乐的心情,乐于与他人分享玩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欢乐游戏推荐单,学生平时玩游戏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与开心有关的新鲜感的词语,自己喜欢的游戏术语。
【习作策略】习作前策略学生收集开心的词语和游戏术语,写在一张卡片上。
习作中策略回忆游戏过程,借助表示顺序的词语,完成游戏过程叙述,试着完成游戏推荐单。
习作后策略整改和分享:①习作评价灵活多样,以鼓励为主。
②灵活运用积累的新鲜词句,简单描述生活场景。
【习作支架】目标支架:围绕事件写清楚是习作的目标,目标定位精准。
范例支架:起步作文阶段运用范例支架,给了学生可以模仿的文章、语篇或片段,让学生借鉴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和语篇特征,降低习作难度,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玩的体验,唤醒经历1.同学们,一提到“玩〃你都会想起哪些特别好玩的经历?(板书:玩)4.仔细回忆一下,借助推荐单,说一说当时印象最深的情形。
选定玩的经历,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心情讲述玩的体验,教师合理引导,唤醒学生表达欲。
(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二、梳理玩的过程,聚焦事例1.听了你们的分享,我特别喜欢你们的游戏。
你能像放电影一样,介绍一下游戏的玩法和过程么?回想过程时,请你在觉得好玩的地方标注一个“哈〃字。
5.同桌互讲,理清思路。
请你把想说的“电影〃内容同桌间相互分享,将〃怎样玩的〃〃最想标注‘哈〃’的环节两个方面讲清楚。
倾听故事的同学,在你觉得好玩的地方,标注一个〃哈〃字,一会分享看谁讲得最好玩,〃哈〃得得最多。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43ad5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b.png)
教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回忆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把玩的过程写具体,把玩时的快乐心情写生动,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倾听和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到习作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一次玩得真高兴的经历。
通过观察、回忆和交流,让学生把玩的过程写具体,把玩时的快乐心情写生动,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把事情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生动。
2. 难点: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作文的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作文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游玩场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得真高兴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范文引路出示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如何把玩的过程写具体,把玩时的快乐心情写生动,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方法。
3. 讲解写作方法讲解如何把事情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生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表达、倾听和修改作文。
4. 学生写作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交流与评价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交流与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提高作文的质量。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习作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习作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那次玩得真高兴1. 写具体的事情2. 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生动3. 修改作文,提高质量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2. 为下一次习作做好准备,提前观察、回忆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本次习作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通过观察、回忆和交流,学生能够把玩的过程写具体,把玩时的快乐心情写生动。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d3c217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01.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2课时课时目标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过程板块一评价习作,分享快乐1.自读自评。
习作完成后自己大声读一读,首先看看有没有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再看看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鼓励多读两遍)2.互评分享。
(1)和同学交流习作,看是否清楚完整地写出了玩的过程,是否表达出了高兴的心情,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可以找几个同学来读自己的习作,或者自己读几个同学的习作。
)(2)试着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让别人更明白。
3.根据同学的反馈,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着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先是写后大声朗读,自读自评;然后在同伴反馈的基础上,修改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学习如何将习作写得更清楚。
板块二习作共评,自我完善1.教师介绍整体情况。
2.展示精彩片段。
展示评改的一两篇精彩习作或两三个片段,全班欣赏点评。
3.教师评选出优秀习作。
4.修改习作。
共评分享后,再看看老师的评语,结合伙伴的意见,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5.学生互评,修改习作。
(1)同桌互相修改,并将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对方听,说说自己觉得修改得比较满意的地方。
(2)请对方自由表达听后的感受,比如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快乐的心情,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学生交换习作,在对方的习作中画出好词好句,圈出错别字和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二次修改不仅有必要,而且要坚持,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回顾→选材→写事→修改教学反思通过搭建情感支架,分享玩耍的图片,唤醒学生生活的感受,激发表达欲望。
紧接着播放一段“贴鼻子”微视频,学生学着按顺序完整地回忆玩的过程,捕捉关键动作。
引出流程图支架——“一开始”“这时候”“最后”,启发学生通过串联表示关键动作的短语,梳理完的过程。
这时再出示例文支架,将视频回忆和流程图转化为文字。
最后,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评互评的兴趣,培养其乐于分享、勤于修改的好习惯。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a86fe2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a.png)
四、组内修改,评定等级
组内互改,根据标准,评定等级。
标点正确没有错字
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
经过层次清楚
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达高兴心情
星级
☆
☆
☆
☆
☆
结合评价意见修改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回改”,小组内成员交换批改的过程中,既能彼此帮助修改错误,又能互相借鉴写的好的地方。)
3.例文三:那次玩得真快乐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小组内蜂似的跑了出去,开始了有趣的课间活动”这句话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充满生活气息。
(2)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动作描写,“闪”“投”“打”等动词描写出了“我们”丢沙包的场景。
(3)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如:第4自然段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同学们比作泄气的皮球,表现出他们对课间活动的不舍。
(3)第3自然段中将自己学盲人走路的过程写得详细而生动,让人在游戏中体会到盲人生活中的不便,重点突出。
(4)结尾总结全文,从游戏中有所收获,深化主题。
教师总结:玩中有所得是本文突出的特点。小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在学校里玩“学盲人走路”的游戏,通过对自己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了游戏独有的魅力。在描写游戏的同时,小作者还写出了盲人的不容易,并下决心去帮助盲人。这样既有趣味又有深度的文章,很容易脱颖而出。
(4)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突出“我们”玩得开心的主题。
教师总结:习作主要描写了课间十分钟小作者和同学玩丢沙包的趣事。小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整个丢沙包的过程写得具体可感,让读者也感受到了丢沙包带来的无穷乐趣。文中运用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表现力,不失为一篇佳作。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2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7853666bec0975f565e22b.png)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二课时1.相互修改习作.2.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
3.办一期习作园地。
重点运用一定的方法修改习作。
难点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
一、精品屋师:同学们,这几天老师仔细读了你们的习作,你们的习作里都洋溢着欢乐,老师准备在我们班办一期习作园地,栏目老师已经想好了,就叫“快乐乐园”,你们觉得怎么样?为了把我们的习作修改得更好,老师收集了一些让人读起来特别快乐的习作,让我们一同走进“精品屋”,去赏评这些优秀习作吧!1。
教师一边发习作,一边交代注意事项。
师:现在每组同学都拿到了两篇优秀习作,请同学们先认真地读一读,然后交流一下习作中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学生交流,各小组汇报,交流赏读发现。
二、练艺林师:老师真不忍打扰你们,因为你们交流得真是太热烈了,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少。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练艺林"。
老师这儿有两篇需要修改的习作,请同学们“牛刀小试”。
1.学生先读一读,想一想该如何修改。
2.小组内交流修改意见,全班汇报。
三、评改坊1.总结收获。
通过刚才的赏、评、改,请学生谈一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2.过渡语。
常言说得好:人贵在知错能改.我们的习作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评改坊”,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3.学生评改。
4.读给同桌听,让他为你提提意见。
四、展示台(可放在学生誊抄习作后进行)师:同学们,让快乐时光永留,请把你们这次修改的习作誊抄下来,再配上图画,放在“快乐乐园”中展示,跟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精品屋练艺林评改坊展示台本次习作,我引导学生走好三步:一、审题。
通过读题,发现题目中的关键字,感悟习作主题;二、选材。
筛选出合适的写作材料;三、例文。
给学生写作指点方向。
通过这三步的齐头并进,帮学生扫除了习作中的障碍。
第二课时的习作修改及展评,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历,运用已积累的写作方法,对习作进行修改,提高修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2.学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注意格式要规范。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跟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看看谁玩得最高兴。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仔细听,听完之后你想去玩这个吗?
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
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习作例文】
那次玩得真高兴
快乐的事情像一颗颗珍珠,今天我就来挑一颗最闪亮的给大家看看吧!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香港迪斯尼乐园。
那里有许多有趣的游戏,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幻想世界的“疯帽子旋转杯”。
爸爸妈妈由于在排队时看到前面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上去后在上面尖叫,所以心惊胆战想当“逃兵”,我却并不那么想——到这里就是来玩的,即使有点害怕,也可以上去练练胆子。
经过我的好言相劝,他们终于同意陪我一块玩。
我们刚坐在座位上,还没抓住手柄,“杯子”就转了起来,先是向左,后是向右,大家被搞得晕头转向,而我却鼓足勇气,紧紧抓住手柄,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加油!你一定要比那个大姐姐厉害。
”……终于停了下来,我们走出“杯子”,像喝醉酒似的脚步不稳定地在长椅上坐了好一会还没恢复过来,真是够呛的。
虽然感觉还是有些天旋地转,但是我玩得很痛快,那一天我还尝试了很多种新的游戏,每一次都是对自己新的挑战,我克服了胆怯,战胜了自我,我成功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快乐的记忆,在痛痛快快放松身心的同时,我还体会到了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