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
1._个性_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2.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符合我国正在实施的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的要求。

3.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_倒“U”型__曲线关系。

4.自我意识的辅导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_自我协调_、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

5.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_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_______;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_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_______。

7.目前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主要采用以下形式:直接咨询与辅导,书面咨询与辅导,_集体咨询与辅导_______,报栏咨询与辅导。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主要内容有:_学生的自然情况_、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

9.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10.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一、名词解释
1.情绪辅导:情绪辅导,又称情感教育,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沟通,掌握控制、疏导不良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防止和克服消极、冲突的情感,培养良好情感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心理健康:指在日常生活中使自己保持内部环境稳定,并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和谐状态。

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三个标志:一是平衡,二是有序,三是和谐。

4.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是指通过改变来访者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消除来访者恶劣的情绪,达到帮助来访者确立更加理性的思维,实现更加有效率地生活的一种咨询理论和方法。

它是目前心理咨询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认知理论之一。

5.研究性家校联系模式:研究性家校联系模式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状况以及教养方式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逐步创建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素质。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和教师就可以与家长及时、有效地互通信息,适时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共同研究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答:(1)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首先,“全面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其次,“全面渗透”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再次,“全面渗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依据: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缺乏凸现了“全面渗透”的重要性。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运作情况也决定了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2.简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

答: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在于:(1)三者都认为学习者可通过学习来改变其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所以三者都强调咨访双方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2)三者之间在目的、手段、对象等方面各有差异:心理辅导主要面对心理状况相对较好的学生;心理咨询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
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心理治疗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

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心理咨询干预的重点是发展,心理治疗干预的重点是矫治。

3.教师职业角色有哪些特点?
答: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其身份具有特殊性,相应地,在从事专业工作时就必须遵守特定行为规范,从而使得教师在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 (1)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

(2)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

(3)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上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师人格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面对学生时,不仅要充当“教员”的角色,而且还是“领导者”、“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和朋友”,等等。

(5)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贯彻实施针对性原则?
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贯彻针对性原则要做到:①了解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思想差异、心理差异,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②对不同学生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

③做好个案资料准备,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

5.简述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1、家庭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2、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3、教师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4、社会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体会,谈谈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设“硬环境”,充分发挥校园“静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首先,学校应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特别是应从教育的理念出发,本着经济、实用、发展的宗旨,对学校的人工物质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使之符合建筑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美学的原理。

其次,学校应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物质设施,如建设必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等。

再次,学校还应重视校园的“阵地化”建设,如反映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校报、校刊,以及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等物化媒介的优势,尽可能发挥它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

(2)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设“软环境”,充分发挥校园“动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学校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出发,大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的精神环境。

首先,学校应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追求教育性和人性的结合,树立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提供正确的观念导向。

其次,要着力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班风。

第三,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学校中的教学心理环境和人际氛围是校园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学校应通过全员培训的方式强化教师的有关意识,以新的理念建立平等、民主、互助、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四,完善学校的制度管理,发挥“制度层”的育人功能。

第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这种“流动的文化”中真实感受校园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乐园。

从影响受教育者的因素来看,校园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是综合发生作用的。

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了共时态、共空间的校园整体文化情境,形成了文化形态的校园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因此,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物质情境和精神情境的整体文化的综合心理效应,力求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