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机合作社的管理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机合作社的管理工作[摘要]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解放劳动力。随着农机合作社经营组织的不断涌现,做好农机合作社各类资源的管理工作,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更为引起广泛关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农机;合作组织;合理配置

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如何管理各类农机具,使之发挥综合效能,避免损失、闲置等造成的浪费,是摆在当前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配置动力机械

从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走向土地集中连片的耕作方式,是耕作方式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绝不亚于八十年代初期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让农民甩掉小四轮、小农具、小农经济观念的束缚,切切实实地踏上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农民自发组建农机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很高,但对于如何合理配置机械动力却知之甚少,感到茫然无措。我们曾经组织农机服务协会的工程技术人员做过一些概算,农机合作社经营一百hm2土地,以旱作玉米为例,所需配置机械动力为大型拖拉机一台,机具配套比为1:8左右,即可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总投入约为30万元。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每一台套机车计算,约可耕作土地100hm2。如果机车购置多了,则造成动力闲置浪费,少了又不能满足农田作业需求。动力闲置是

不容忽视的浪费,一台大型机车有效使用年限约为15年左右,年折旧约为6000元左右。折旧、燃用柴油、机油、能耗及维护维修费都增加农业成本,因此多了不行,少了不够,配置合理才是最经济的。农机具的选配也是如此,其关键在于机具与机车动力相匹配,大马拉大车,小马拉小车,达到配比合理。使之在作业中安全有效,真正发挥其性能。有的农民盲目购买机车机具,种200hm2水田,购置4台大中型拖拉机,如果不能开展跨区作业,那么损失浪费太大了。也有的农民购置机具,专拣价格低的买,机具质量性能被忽视了,使机具使用寿命与作业效率都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解放劳动力。因此,农村的农机合作组织,必须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科学合理。合作社做到了三个分开:一是入股股东与合作社的直接经营管理分开,重大问题召开股东大会决定,不参与正常经营管理。二是入股股东与合作社出勤人员分开,即:入股不一定在合作社参加作业。三是股东入股分成与合作社人员报酬分开。合作社参加管理作业人员,按岗位、工时、绩效确定报酬。合作社的人员配置精干,突出了绩效原则。关键问题在于新兴的农机合作组织,在体制上完全民营化,经营独立,体制本身要求绩效原则至上,不能在新的体制中,再存在大锅饭、大帮哄现象。这样,一批农民从农田中解放出来,这批农民走出农田,将成为农业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涌现,让人们看到了重新整合和配置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

和空间,重新开辟了常规农业之外的一片广阔天地。

三、正确利用金融资本

在组建农机合作社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融资投资是关键,也可以说是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的瓶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科学安排和配置资金投入结构,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民盼望实现机械化,又有组建合作组织的热切要求,但是,又苦于没有投资能力,购置农机装备。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组建一个经营100hm2土地的小规模农机合作社,总投资超过100万元,其中,配套农用机车、机具约30万元;农田井及节水灌溉设备约65万元,尤其在干旱区,必须依靠节水灌溉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库房、办公用房、维修车间约20万元。当年农业投入种、肥等流动资金,姑且不计,仅固定资产投入这一块,就使农民犯了难。笔者认为:

1.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预算中列入专项资金予以政策补贴,扶持和鼓励农民兴办农机合作社,利用优质粮工程农机装备补贴项目和大型农业机械补贴,在县城、乡镇内,首先重点扶持若干个农机合作社的点,通过补贴,解决一部分合作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吸纳农户的资金投入。让率先组建起来的点,起到示范试验的作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来说话,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得出资入股,参加合作社,真正调动农户融资投

资的积极性。

2.科学设计投资结构

组建农机合作社,不可能完全都依赖于国家政策补贴,必须由入股农户来筹措和投入大部分资金。要合理安排有限资金的投入结构。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是做大做强,这必须经历一个自身发展逐步强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小规模到初级,然后再做大这样一个资本积累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强调还是以小规模创建为先导,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用滚雪球的方式,以小规模求大发展。合作社的初创规模不在于大小,而在于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必须以经济效益率先。几十户农民创办的合作社,不必让所有的固定资产一次都配上套。可以以满足耕作作业需求为底线,设计投资规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作业机械设备的需求,又能不影响创建后农业流动资金的正常投入。如果因机械投资过大,影响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造成当年减产减收,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挽辉。可以在保证作业机械配置合理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打井和节水喷灌设备的投资配置,有计划的改造中低产田,创造一部分稳产、高产、高效收入的合作社经营田和旱作玉米在干旱区域的示范田,成为周边的示范。

在合作社建立并运行一段时间后,自身有了较好效益,自身有了造血功能,则必须考虑到机具库房的建设、机具维修车间的配套设备投入等问题。这种投入结构的设计和考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要设想一撅而蹴。

3.从小型农机合作社组织向较大规模的农场式经营,必须经历

一个过渡阶段,这是目前实际状况所限定的

(1)农户在互相联合自愿入股的形式下组建合作社,首先要经历资本初级积累的第一关。过这一关时间之长短,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政策扶持是一个条件,关键还在于靠自身的经营管理增加资本积累及自身的投融资能力。这个过程是从原始资本投入到开发和解放生产力,逐步增加扩大合作社资本积累的艰难过程。有了效益,才可能有新的投入,有了新的投入才能增资扩股,进而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合作社得发展壮大。

(2)合作社建立之初,不能将经营范围单独确定在本地常规农业范围之内,必须考虑到跨区作业和跨行业作业,必须拓宽经营领域和视野,不能囿于合作社常规农业之中。跨区作业增加了自身辐射作业能力,增加收入,跨行业作业,诸如筑路、造林、区域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等等,在有限的投资能力范围内,应在选择域外作业项目的同时,增加农机装备的投入。既向内求效益,又向外求发展,使之相得益彰,从中壮大自己。

(3)树立农机合作社的长期发展理念。农民入股入社,当然要求有利益,要求分红,或者得到返租倒包的当年收入。合作社本身也要求在经营当中,年年有积累,年年有发展。同时,方方面面利益必须兼顾到。合作社的农业机械维护保养,当然应进入当年经营成本,而农机装备的折旧更新,则是必须考虑到的长远大计。设备使用,不按财务规定提取维修折旧费用,运作一些年之后,有些机具报废了,有些机车需要更新了,而合作社没有这部分资金,这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