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诗《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
该句的妙处,不仅仅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 工巧,而且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 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这一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 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 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 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 挠的豪情壮志。
•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 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 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古人:古代礼贤
下士的明君。
前:过去。
陈子昂
来者:后世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视人才君主。
后:未来。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时间的久远和 念:想到。 空间的广大。
涕:指眼泪。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凉。
8.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
君主。
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
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望 岳 杜甫
齐鲁青未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 少陵”杜拾遗等,河南府巩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 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 史”。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七下古代诗歌5首

七下古代诗歌5首

七下古代诗歌5首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分别是《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和《己亥杂诗》。

- 《登幽州台歌》: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
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

- 《望岳》: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
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 《登飞来峰》:此诗是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
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之前奏。

- 《游山西村》:此诗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
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 《己亥杂诗》: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慷慨豪迈的笔调,描写出诗人兼具爱国与忧民的情怀,因而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与感奋。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建议您亲自阅读这些古代诗歌,以更好地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意境。

七下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登临诗”教学PPT

七下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登临诗”教学PPT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高
“登临诗”
借景抒情、寄情于景
望远
抒怀
苍茫广阔 雄奇壮丽 气势恢宏
1.感怀身世 2.胸怀抱负 3.人生哲思 4.思乡怀人
5.隐喻现实
《 前不见古人,

幽 陈 后不见来者。
州子
台 昂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粗笔勾勒,凸现宇宙 天地的浩茫宽广和古 今人事的沧桑易变。
情感: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可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情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 望岳 》 《 登飞来峰 》
“登临诗”
《 前不见古人,

幽 陈 后不见来者。
州子
台 昂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 的客观物象。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情感: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飞来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整合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整合课件(共17张ppt)

四、万古登临识其人
一生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 这首诗写于第二次从军,即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他 抱病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东北讨伐契丹,以右拾遗任武攸宜帐下参谋。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人攻陷营州。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 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迎击契丹,武不 允。几天后,陈子昂亲眼目睹了武攸宜的指挥能力,看着唐军以优势 的兵力却一败再败,他忍无可忍了,又一次慷慨激昂地请战,却激怒 了武攸宜这个公子哥,将他贬为军曹。
陈子昂登幽州台,幽州台历史悠久又苍茫开阔,令人感慨;
二、万古登临望其景
《望岳》中望到了怎样的景?哪些景物打动你心?
《望岳》中,诗人远望五岳之首泰山,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大地,连 绵不断。近望,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泰山凝结聚绕,那泰山仿佛一把硕大 无朋的刀,将山北山南切割成一边暗一边明。
无论我们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要畏惧,不要悲观,不失凌云之 志,永葆赤子之心。
谢谢聆听
一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诗人。
四、万古登临识其人
王安石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Yín)县知县任 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 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 壮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一位有着雄心壮志诗人,也是一位无所畏惧的改革家。革命导师列宁 就曾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登高望远之作呢?
登临诗一般创作思路是:
1.登临何时何处?


2.目见何景何物?

怀
3.生发何感何怀?
此 登

4.为何生发这样的情感?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预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解析版)-七年级语文古诗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预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解析版)-七年级语文古诗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预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解析版)一、知识点预习原文及翻译(1)《登幽州台歌》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2)《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望着那升腾的层层云气,心胸摇荡;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3)《登飞来峰》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字词理解(1)《登幽州台歌》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2)《望岳》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重音 我们觉得需要重读的字词有:__夫__、__青__、__钟__、__割__、__生__、__入__、__当__、__览___。
语调
我们觉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要用兴奋喜悦的语速语 调来读,体现诗人对泰山的喜爱、赞美。
我们觉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要用慷慨激昂的语速语 调来读,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幽 州 台 山 ” 之 称 。 位 于 山 东 省 中 部 , 总 面 积 2 5 0 0 0
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约1545米。
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 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 祀72次。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 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 石刻2000余处 。其景巍峨雄奇、幽奥俊秀, 有石坞松涛、云海玉盘等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观, 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美学和科学价值。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独 怆 然 而 涕 下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目主要有“登某处”“上某处”“望某处不”畏等浮就云是遮登望临眼
诗。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楼、阁等,),而
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
自缘身在最高层

任务一 寻踪问迹,访登临之地
作为总导演,请你搜集相关 资料,向摄影制作组介绍拍摄地 及其特点。
思路提示:
我从______(诗句), 我读到了一个______诗人。
知人论世
陈子昂
(661—702)
字伯玉,唐代诗人,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 劲有力,有“诗骨”之称。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 拾遗。
代表作:组诗《感遇》38首。 陈子昂年轻时性格豪爽。24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赏析选择题及答案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赏析选择题及答案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赏析选择题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赏析一、《登幽州台歌》XXX1、正确答案:D。

“涕”解释为“眼泪”。

2、正确答案:C。

“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天地如此之大,抱负却无从施展,强烈的希望与强烈的失望,形成了无法排解的巨大忧愤、郁闷。

二、《望岳》XXX1、正确答案:无错误选项。

2、正确答案:C。

颈联表现的是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三、《登飞来峰》XXX1、正确答案:无错误选项。

四、《游山西村》XXX该部分缺失,无法进行修改。

五、《己亥杂诗(其五)》XXX该部分缺失,无法进行修改。

小幅度改写:A。

诗人热情好客,用鸡和猪款待客人,首联的“足”字表达了他们的热情。

B。

颈联中的“XXX”是一种祭祀活动,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庆祝和祈福之情。

C。

诗人拄着杖,可能是因为年迈,不想在晚上打扰别人。

农家热情好客,随时欢迎客人。

D。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风景和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2、D分析:D。

诗歌虚实结合,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分明。

其他选项正确。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XXX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离开京城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回归的喜悦。

而诗的后两句则以落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这种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放洒脱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诗中,诗人用“落日”和“落红”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别离之苦。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离别之痛,同时也把诗人的感受与自然相融合,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与XXX《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比,诗人在《己亥杂诗》中表达的是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对《己亥杂诗》的赏析应该注重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未来的思考,而非简单地将其归为遁世思想。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赏析及同步习题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赏析及同步习题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梓州射洪(现四川)人。

唐代诗人。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背景】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选择题:1、赏析《登幽州台歌》,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登临群诗主题阅读课件(共14张PPT)

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登临群诗主题阅读课件(共14张PPT)

登千亭山有感 李巧娥
熏风向日行,寻胜望康城。 千亭依远山,窈窕四面来。 曲行疑路绝,却有石阶盘。 处处有风景,缘何匆匆归?
登高,是生命最美好的状态。 顺境时,我们需要登高; 逆境时,我们更需要登高。 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人啊,我们只有一直往上走 向上,向上,再向上, 我们个人的、社会的、国家的, 乃至整个民族的 苦痛 才能在高山大河面前 不再是苦痛 而是 历练! 是经验! 是财富! 是生命的大欢欣与大奔腾!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 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笔记:登临诗的主题表达
1、人生哲思、胸襟抱负。如杜甫《望岳》,王 安石《登飞来峰》、王之涣《登鹳雀楼》。
2、感时伤乱、身世之悲。如陈子昂《登幽州台 歌》、杜甫《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 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 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 体语句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 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 感情。首联以急风、猿哀啸、鸟飞回营造出 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颔联写落叶萧萧而下、 长江滚滚而来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 感怆;最后两联从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 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多个角度写出 了诗人为国难、家愁、个人艰难潦倒而生发 的感时伤世、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万古情怀此登临
——登临群诗主题阅读
活动一:回归课本,寻三首诗异同
大声地有感情地吟诵《登幽州台歌》《望 岳》《登飞来峰》三首诗,结合助读资料及诗 歌内容填表,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的异同点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的异同点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的异同点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三首古诗,《登幽州台歌》《望岳》和《登飞来峰》。

先说说《登幽州台歌》吧,那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望着天地悠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心里那叫一个感慨啊!就好像咱有时候站在山顶,看着茫茫大地,心里也会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诗啊,简单几句话,却把那种孤独、那种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全给抖搂出来了。

你说妙不妙?再看《望岳》,哎呀呀,杜甫那可是豪情万丈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瞧瞧这气魄!他就像是一个要征服高山的勇士,一心想着登上山顶,把所有的美景都尽收眼底。

这就好比咱在生活中,有个远大的目标,然后憋着劲儿地往前冲,想着有朝一日能站在巅峰呢!还有《登飞来峰》,王安石站在飞来峰上,那感觉,就像是他能把整个世界都看透了似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多么自信,多么有底气啊!就好像咱有时候觉得自己看穿了一些事情,心里那个得意啊!这三首诗有啥相同点呢?它们不都是诗人登高望远之后的感慨嘛!都通过登高这个事儿,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情感。

但它们又各有各的不同。

陈子昂更多的是孤独和思考,杜甫是豪情壮志,王安石呢,则是自信和豁达。

你说这像不像咱身边的人?有的人可能比较内敛,心里想得多;有的人呢,特别有冲劲儿,啥都不怕;还有的人,特别自信,觉得自己啥都能行。

这诗里的情感和咱的生活多像啊!咱平时不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情和想法吗?有时候会觉得孤单,有时候会特别有斗志,有时候又会很自信。

这三首诗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所以啊,咱读诗可不能光读字面意思,得往深了想想。

想想诗人为啥要这么写,想想咱自己有没有过类似的感受。

这样读诗,那才有意思呢!不是吗?这三首诗,就是三颗璀璨的星星,在古诗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我们这些后人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啊!。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望岳》教案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望岳》教案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学习内容】教材:《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学习目标】1.运用对比阅读和知人论世的方法,感知诗歌内蕴,感受诗人情感。

2.分析景和情的特点,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建立“景一人一志(情)”的联系思维。

【课型及课时】教读引领课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通关参考“课前预习任务单”,巩固基础知识。

二、导入新课古人云:“君子登高必赋。

”登临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类别。

认真阅读这些登高抒怀的古诗,将其中励志的诗句摘录下来,为制作励志卡积累素材。

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想一想:你读过哪些登临诗呢?(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4)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三、学习活动任务一:自读诗歌,描绘所见之景,感受所抒之情。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两首和登高相关的佳作一一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1.自读诗歌,疏通诗歌大意。

(I)听朗读示范音频并在书上做标记,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停顿。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诗歌大意。

(3)圈画出诗歌中与景色相关的字词,思考:两位诗人在登高之时看见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通过对两首诗歌诗意的初步理解,找出需要重读的字词,边读边思考:你在朗读时,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重读“不见”。

古人是指古代能礼贤下士的君主,来者指的是诗人以后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

两个“不见”突出了贤君良臣不遇,诗人生不逢时的惆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重读“悠悠”。

悠悠是指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悠悠”二字通过叠词手法,写出了天地空间的辽远;“独”写出了个人的孤单渺小。

(3)“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重读“千寻,,和“日升,,。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原文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原文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的原文:
1.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些诗歌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诗歌,可以提高对古代文化的
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诗教案

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诗教案
(3)古诗鉴赏方法的运用。学生在鉴赏古诗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应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教授学生鉴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举例:《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难以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此时,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泰山之雄伟,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三首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登幽州台歌》表达了陈子昂的豪情壮志和对时代责任的担当;《望岳》展现了杜甫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登飞来峰》体现了王安石在政治失意时的坚定信念。教学中需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学会运用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如了解时代背景、抓住关键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这三首诗歌,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我觉得这节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在分析诗歌意象、探讨诗人情感方面表现得积极主动,也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问题和想法。
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对诗歌的意境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他们进入诗歌的情境。或许可以尝试运用更多生动的语言、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1课《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群诗教案。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游或登高时,是否有过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感悟的。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山西村、己亥杂诗人教版七下古诗五首笔记201805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山西村、己亥杂诗人教版七下古诗五首笔记201805

人教版七下古诗笔记201805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原文以及翻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2、主题:①诗人登楼远眺,吊古伤今,抒发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生不逢时的惆怅和孤寂;②由个人经历想到天地悠悠,生命短暂、宇宙无尽而人生有限,顿觉个人渺小孤单、寂寞;③以天地的悠悠和个人的“独”对比;④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防的爱国情怀。

3、古人、来者、悠悠如何理解?【古人: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悠悠: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以此来衬托诗人个人的渺小,使其产生孤独、寂寞,生不逢时的悲伤。

】4、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1、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2、作者俯仰古今,表现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7、你觉得诗人为何流泪?【1、不见明君,壮志难酬,怀才不遇;2、时间久远,天地广阔,个人渺小,时不我待,生不逢时的孤寂和哀伤;3、担心国事,自己却无能为力。

】8、请说出诗中对比。

【1、古今君王对待人才的做法不同;2、个人遭遇与时间、空间的对比;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9、如何理解本诗的“吊古伤今”?【1、所谓古,指的是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2、所谓伤今,指的是自己不被重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独和苦闷。

七下古代诗五首

七下古代诗五首

七下古代诗五首
七年级下册的古代诗五首通常指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以下是对这五首诗的简要介绍:
1.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2.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歌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

诗的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塔时的感想,表达了诗人朝气蓬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

4.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诗歌描绘了山村的风光和村民的淳朴,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5.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这首诗以落花自比,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离京,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

这五首诗在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们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描写和思考,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如果你需要对这些诗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或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案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案
(2)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分析每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登幽州台歌》的家国情怀,《望岳》的壮志豪情,《登飞来峰》的远大抱负等。
举例:《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诗人攀登高峰、俯瞰世界的壮志豪情。
(3)诗歌朗读与欣赏: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案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内容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教案,涉及教材章节如下:
1.《登幽州台歌》: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人陈子昂以慷慨悲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2.《望岳》: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人杜甫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诗歌创作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创作出自己的诗歌,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然过于依赖模仿,缺乏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设置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3.《登飞来峰》:出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人王之涣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追求理想的壮志豪情。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2.诗歌朗读与解析;
3.诗歌意境及艺术特点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链接
泰山:泰山位
于山东省泰安市中 部,主峰玉皇顶海 拔1545米,气势雄 伟磅礴,有“五岳 之首”、“天下第 一山”的之称。在 汉族传统文化中, 泰山一直有“五岳 独尊”的美誉。自 秦始皇封禅泰山后, 历朝历代帝王不断 在泰山封禅和祭祀, 并且在泰山上下建 庙塑神,刻石题字。
资料链接
飞来峰:位
杜甫虽考场失意,但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 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雄伟磅礴,激起了他对祖国 山河的无限热爱,也看出他是一位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的诗人。
王安石初入官场,虽有保守势力的阻挠, 但他依然前途充满信心。他是一位有着雄心 壮志的诗人,也是一位无所畏惧的改革家。
登临诗常见的主题
1.感怀身世 2.热爱山河 3.言志抒情
于浙江省绍兴市, 又名灵鹫峰,飞 来峰山高168米, 山体由石灰岩构 成。飞来峰由于 长期受地下水溶 蚀作用,飞来峰 形成了许多奇幻 多变的洞壑。
万古登临望其景
活动二: 三位诗人登临后分别望到了怎样的景 致?哪首诗的景物最打动你的心?请你发 挥联想和想象,用一段话描写出来。(100 字左右) 形式:自主思考 时间:5分钟
万古登临识其人
活动四: 登临望景,读诗识人。结合你预习中了解
到的写作背景,说说为何诗人此时生发这样的 情感?由此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形式:先自主完成,再小组交流 时间:4分钟
背景链接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 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 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 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 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 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 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 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 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七首》等诗篇。
形式:先自主完成,再小组交流 时间:3分钟
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发出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 盼,这是一种大孤独。
杜甫眼中的泰山神奇秀丽,雄伟高大。 他想要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看出他不怕困 难的决心,这是一种大气魄。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宝塔高耸入云,眼 前灿烂明亮,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怕任何 阻挠,勇往直前,这是一种大抱负。
万古登临望其景
陈子昂登幽州台,幽州台历史悠久又 苍茫开阔。
杜甫登泰山,泰山神奇秀丽又雄伟壮 观。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高耸入云又灿 烂明亮。
万古登临感其心
活动三: 景因情生,情因景动。哪一联诗让你在登
临中触摸到诗人的内心? 请用以下句式回答: 我在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感受到诗人 ___________的心情。
登临诗的创作思路是:
1.登临何处? 2.望见何景何物? 3.生发何感何怀? 4.为何生发此情?
资料链接
幽州台:燕国时期燕昭王所 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 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 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 (kuí)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 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 称“燕台”。
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 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或执着,或洒 脱,或沉郁,风情万种,千古流芳。今天我们 学习《古代诗歌五首》前三首,随着诗人的生 花妙笔,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体会诗歌内涵。
万古登临
活动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三首古诗,并观察题目,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形式: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 时间:3分钟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明确:有登山的,登亭台的,都是登高 以后抒发某种情思的作品,属于登临诗。
资料链接
登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 谓登临诗,是指作者或者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 山、亭、楼、阁等)寄托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词 。题目类型主要有“登某处”“上某处”“望某 处”等。
万古情怀赤子心
教师寄语: 无论我们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要畏 惧,不要悲观,不失凌云之志,永葆赤子 之心。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一组群诗的学 习,领会了诗歌的内容和意旨,也 了解了登临诗的定义和学习方法, 让我们在这些诗人的带领下成长为 一个精神丰满,人格独立的大写的 人。
推荐阅读
一组登临诗 1.登岳阳楼 杜甫 2.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3.望天门山 李白 4.登高 杜甫
背景链接
《望岳》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 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考进士,结果落 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 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 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背景链接
万古登临识其人
陈子昂虽满腹才华,虽怀揣报国宏愿, 但是,未能遇上明君,依然难觅知音,难得 重用。他是一个衷心报国却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