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模式
摘要:提高古诗词阅读赏析能力,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抓住古诗词学习的四个环节,即依据背景、依托诵读、抓住美点、渗透学法,阐述了“一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模式。”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教学模式古诗词赏析赏析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赏析成了必考题型。因此,提高初中学生诗词阅读欣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赏析古代诗歌呢?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摸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抓住古诗词学习的四个环节:即依据背景、依托诵读、抓住美点、渗透学法。我在古诗词教学时,常按这四种方法和步骤进行。
第一步:依据背景,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入点。
大教育家孟子最早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此,我深有同感。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例如,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时代巨人站在最高点才能找到的感觉,于是,李白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宋代的文学则大不相同:国力衰微、积贫积弱,没有了大唐盛世,文人墨客之笔,豪气少了,悲凉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恨多了。
赏析古诗词除了要了解大背景外,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了解诗词创作的小背景。如唐代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不同的生活的背景造就了他们完全不同的诗歌风格: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盛唐,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因而他的诗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盛极而衰的时代,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所以他的诗满是血泪和痛苦。
第二步:依托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仍有积极意义。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准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古诗词节奏的知识;三是要融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我喜欢采用朗读思考相结合的方法。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使教学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挑战,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第三步:抓住美点,体味诗歌隽永的语言。
古代诗歌大都有推敲炼字、善用修辞、讲究意境等特点,而这些正体现出诗歌表达上的美点。只有从这些美点入手,仔细品味与赏析,才能理解诗歌的精妙。
苏东坡说过:“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有精辟见解:“吟诵的时候,对于所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者,内容与理法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对于古诗词,倘若教师只是串讲分析,学生是很难体会其中之美的。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将原句中的有关字句进行替换以后再读一读、比一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其中的妙处。
例如,教《次北固山下》一诗时,我就让学生把原诗中“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换成“顺”或其它字,试着比一比。将“海日生残夜”一诗中的“生”字进行替换,再比比。在学生将原字换成“升”、“出”等字后,自然能品出原字的妙处。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想读环节:例如,甲同学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声绘色地述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学习《望岳》,擅长画画的乙同学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能如临其境地描摹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拓展,就会将一幅幅画面展现
在学生眼前,从而体会出诗歌所描绘的特有的意境。
第四步:渗透学法,提升诗歌赏析能力。
常言道:学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方法学到家,怎考都不怕。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我都会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时,我就会说说欣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是什么,通常分为几个步骤等;当到某一相应环节时,我又会结合学习内容提方法;新授另一首诗词时,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我还经常以表格的方式和学生一道对学过的古诗词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梳理,强化学生对诗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
初中部分古诗词多样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比照表
以上方法并不是每一课的教学步骤,我们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进行穿插渗透,以求达到最优化。只要我们教给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不会再为古诗词赏析而头痛。
总之,古代诗词的教学,关键在于能让学生品味出诗歌之美,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诵读中要特别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毕竟,我们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孟子·万章(下).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