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0d055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0.png)
2013年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股骨颈骨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执行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受伤史(2)髅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行走。
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扣击痛。
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短缩,呈外旋、外展、屈毓、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动。
(3)髓关节正侧位X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股骨颈骨折参照《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版)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1)外伤史老年人遭受轻微的扭转暴力可发生骨折,多数是在走路时滑倒,身体扭转,臀部着地而发生。
青壮年发生骨折较少,多由车祸、高处下坠等强大暴力而引起。
(2)症状髓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部分嵌插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活动受限不明显,能站立和行走,但不能排除骨折。
(3)体征①畸形:患肢多有不同程度的屈髓屈膝、短缩、内收、外旋畸形。
②压痛和叩击痛:在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大粗隆部压痛明显,患肢纵轴叩击痛阳性。
③肿胀:囊内骨折略肿胀,囊外骨折及移位明显者可有明显瘀肿出现。
④功能障碍:酸关节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少数无移位和嵌插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活动障碍可表现不明显。
(4)辅助检查①X线:摄骸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部分患者受伤后骨折无移位X线检查可呈假阴性,需两周时复诊检查。
②CT或MRI:若根据患者外伤史、症状、体征怀疑为股骨颈骨折,但X线检查未见骨折线,可行CT或MR1.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严重粉碎性骨折行三维CT重建,以直观地了解骨折块的移位方向。
(二)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9a2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5.png)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引言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目标是恢复股骨头的稳定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选择。
保守治疗1. 前期固定在初始诊断之后,可以考虑采用保守治疗方案。
这通常包括使用拄拐杖以减轻受伤腿部的负担,同时使用负重型的腋杖,以便能够使受伤的腿部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下。
2. 牵引治疗在一些病例中,牵引治疗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应用拉力来减轻疼痛和恢复正常的股骨头位置。
牵引治疗可以通过手术外固定器、医用绳索或其他装置来实现。
3. 骨样器具辅助治疗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骨样器具可以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例如使用支具、草鞋或其他支架来稳定股骨头。
这些器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护,促进骨折部位的恢复。
4. 早期功能锻炼在骨折稳定后的早期,可以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这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和体位调整,以促进肌肉的强化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步行和日常活动。
手术治疗1. 内固定术内固定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适用于年轻和活动度高的患者。
手术过程中,医生将使用螺钉、钢板或钢钉等器械来稳定骨折部位,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2. 骨折复位术在复杂或严重骨折的情况下,骨折复位术可能是必要的。
医生会通过手术的方式将骨折的骨块重新复位,保证股骨头位置的准确和稳定,并采取适当的内固定方法来保持复位。
3. 关节置换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或合并关节炎的患者,关节置换术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关节置换术通过取出受损的股骨颈和股骨头,用人工关节(如人工髋关节)来代替,以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康复过程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康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运动能力。
康复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生素和抗凝剂等。
股骨颈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52fef5789eb172ded63b790.png)
股骨颈骨折临床诊疗指南1 【制定规范的依据】《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 【概述】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的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移位骨折难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和稳定,易发生不愈合,晚期可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老年易发严重的全身并发症。
3 【诊断】1.临床表现:伤后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下肢短缩、外展和外旋畸形。
若外旋角度近90°,应怀疑股骨转子间骨折。
患肢多有纵轴叩击痛,和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压痛。
GardenⅠ型骨折容易漏诊,因其外伤史不明显。
仅有局部微痛或不适,而且髋关节可屈伸,甚至可以步行,X线检查不易发现骨折线,常被误诊为髋周围软组织损伤。
2. X线显示不清楚或骨折线隐匿时,应行CT、MRI或核素骨扫描检查,或嘱病人卧床休息,2周后再行X片检查,可因骨折局部骨质吸收而显示骨折线,切不可轻易否定骨折存在。
4 【治疗】根据病人的年龄及骨折和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对于无移位骨折或外展嵌插骨折,可将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牵引治疗。
但临床上经常遇到骨折转变成移位者,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致命并发症,故近来多主张采取内固定,以利病人早期活动。
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大部分股骨颈骨折为有移位骨折,除年龄过大且全身情况差,合并心、肺、肝及肾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均适应手术治疗。
复位方法手法复位:病人仰卧于牵引床上,双下肢伸直,外展30°,双足固定于足托,行持续牵引,至双下肢等长。
分别将健肢和患肢内旋20°,再使患肢由外展位内收至中立位或稍外展位。
牵引复位:术前在病房采用骨牵引1-2周,逐渐复位后手术。
复位有效、安全,但延误时间。
切开复位:适用于闭合复位失败者。
切开直视下易获得解剖复位,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虽然手术损伤相对较大,但常属必要。
内固定术:包括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滑动式钉板系统,人工关节置换。
儿童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少见,暴力相对较大,移位明显。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股骨颈骨折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股骨颈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f5a916c65a8102d277a22fc0.png)
股骨颈骨折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一、概述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
尤以老年女性较多。
本病属于中医“杵骨骨折”的范畴。
二、诊断【西医诊断】1.外伤史老年人遭受轻微的扭转暴力可发生骨折,多数是在走路时滑倒,身体扭转,臀部着地而发生。
青壮年发生该骨折较少,多有车祸、高处坠下等强大暴力而引起。
2.症状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部分无移位和嵌插骨折患者活动受限不明显,尚能站立和行走。
3.体征(1)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短缩、内收、外旋畸形。
(2)压痛和叩击痛:多在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压痛,大粗隆部有叩击痛,患肢纵轴叩击痛阳性。
(3)肿胀:囊内骨折无明显肿胀,囊外骨折且移位明显者可有明显肿胀出现。
(4)功能障碍:移位骨折患者在伤后就出现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部分无移位和嵌插骨折患者,在伤后仍能站立、行走和骑自行车。
4.辅助检查(1)X线: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部分患者受伤后X线检查可呈阴性。
(2)CT和MRI:若根据患者外伤史、症状、体征怀疑为股骨颈骨折,但X线检查未见骨折线,可行CT或MRI检查,已明确诊断。
【西医分型】1.按照骨折移位程度的Garden分类:Ⅰ型:不完全骨折;Ⅱ型:完全州折无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2.按照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骨折面完全在股骨头下,整个股颈皆在骨折远:头颈型:骨折面一部分在股骨头下,一部分在股骨头上,一部分在股骨颈部;经颈型:全部骨折面通过股骨颈;基底型:骨折面位于颈干交界面上。
前三型为囊内骨折,第四型为囊外骨折。
【中医辨证分型】1.气滞血瘀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涩,舌下络脉青紫。
2.营血不调证髋部疼痛有所减轻,但未消失,肿胀不显,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3.气血两虚证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6e4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f.png)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临床上,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有多种选择,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恢复速度。
保守治疗是指不进行手术干预,通过保守方法让骨折自行愈合。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股骨颈骨折,如稳定型骨折、老年人或患者禁受手术的情况,保守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床旁修复: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的床垫,以减少骨折部位的压力。
2. 牵引:通过应用牵引装置来减轻骨折片的受力,促进愈合过程。
3. 牵引后定位:在应用牵引后,进行骨折片的定位,以保持骨折稳定。
4. 功能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修复后,患者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锻炼,以维持肌肉功能和关节灵活性。
然而,对于某些类型的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年轻患者或骨折位移明显的患者,手术治疗更为常见。
手术治疗可以保证骨折片的准确复位,并通过内固定物(如钢板和螺钉)来固定骨折片,以促进快速愈合。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骨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将骨折片复位并使用内固定物对其进行固定。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股骨颈骨折患者。
2. 骨外固定术:通过使用外部装置来固定骨折片,同时减少手术创伤。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复杂性骨折或手术困难的患者。
3.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人或合并有严重髋关节炎的患者,可以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同时恢复关节功能。
无论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对于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治疗都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减轻疼痛,并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手段,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2. 肌肉力量锻炼:通过针对性的肌肉锻炼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稳定性。
骨科股骨颈骨折诊疗指引
![骨科股骨颈骨折诊疗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c73ab3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9.png)
骨科股骨颈骨折诊疗指南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人,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因】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即使轻微外伤如平地滑倒,大转子部着地,或患肢突然扭转等;青壮年骨折少见,常因强大暴力如车祸、高处坠落等。
【临床表现】伤后患髋疼痛,多不能站立或行走,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症状明显,体格检查:患髋内收,轻度屈曲,下肢外旋、短缩。
大转子上移并有叩击痛,股三角区压痛,患肢功能障碍,拒触、动;叩跟试验(+ )骨传导音减弱。
嵌插型骨折和疲劳骨折,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肢无畸形,有时患者尚可步行或骑车,易被认为软组织损伤而漏诊,如仔细检查可发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内拉通(Nelaton)氏线、布来安(Bryant)氏三角、舍予美卡(Schoemaker)氏线等均为阳性,Kaplan 交点偏向健侧脐下。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应注意的是某些线状无移位的骨折在伤后立即拍摄的X 线片可能不显示骨折,2〜3周后再次进行X线检查因骨折部发生骨质吸收现象,如确有骨折此时骨折线可清楚地显示。
临床怀疑骨折者,可CT检查或卧床休息两周后再拍片复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根据外伤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1.股骨转子间骨折: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外旋畸形,可达90度,有轴向叩痛,可有患肢缩短畸形,X 线片可明确诊断。
2.髋关节脱位: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屈曲位或外旋位畸形,查体:下肢较健侧短缩,髋关节弹性固定,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关节脱位表现。
【治疗】应按骨折的时间、类型、患者的年龄和全身情况等决定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操作方法:对合并有全身性疾病,不宜施行侵入方式治疗固定的股骨颈骨折。
若无移位则可行皮肤牵引并丁字鞋保持下肢外展足部中立位牵引固定。
2.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适应症:年轻患者移位股骨颈骨折,一般要求年龄小于60岁。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a7c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60.png)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
2.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①股骨头下骨折;②经股骨颈骨折;③股骨颈骨基底骨折。
(2)按骨折移位的程度分(Garden分型法)Ⅰ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
Ⅱ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位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4.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涩,舌下络脉青紫。
营血不调证髋部疼痛有所减轻,但未消失,肿胀不显,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气血两虚证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志科协作组制定的《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
2.分期:属于早、中期;分型:(1)年龄≤75岁,属于头下、经颈型GardenⅠ-Ⅲ型;(2)年龄>75岁,属于头下、经颈型GardenⅠ-Ⅱ;(3)所有基底型的患者。
右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右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be79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4.png)
右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右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适用于年轻患者或骨折较轻的情况。
保守治疗包括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股骨头的负重,以及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来恢复肌力和功能。
2.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或骨折严重的情况。
外科手术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a. 内固定手术:将钢板、钉子或螺钉插入骨折部位,固定骨折碎片。
b. 髋关节置换手术:将患者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置换为人工关节。
c. 骨折复位手术:通过外科手术重新定位骨折部位,然后固定碎骨片。
3. 双能X线吸收仪治疗:该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殊的X射线设备来刺激骨折部位的骨组织再生,加速愈合过程。
在确定治疗方法时,医生会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骨密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最佳治疗方法应该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的。
因此,如果患者遭受了右股骨颈骨折,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
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规范
![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dffb9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b.png)
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规范引言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颈部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股骨颈骨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规范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规范,供临床医生参考。
诊断与分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根据骨折的程度,可将股骨颈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稳定型骨折指骨折片之间有一定的稳定性,不稳定型骨折则指骨折片之间无稳定性,容易引发并发症。
保守疗法对于年龄较大且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可选择保守疗法进行治疗。
保守疗法包括休息、配合物理治疗、镇痛、骨质疏松治疗等措施。
通过保守治疗可减少手术风险,但恢复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并发症。
手术治疗对于年龄较轻、骨折不稳定或合并其他严重损伤的患者,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通过内固定、外固定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方式实施。
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恢复程度。
术后管理与康复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术后管理与康复训练。
术后管理包括创口护理、抗感染治疗、功能锻炼等。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方式进行,以促进功能的恢复和肌肉的修复。
预防与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股骨颈骨折的发生。
一些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锻炼、避免跌倒、保持骨质健康等。
同时,老年人应定期参加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以降低股骨颈骨折的风险。
结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规范包括诊断与分级、保守疗法、手术治疗、术后管理与康复以及预防与注意事项。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细致的术后管理与康复,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fa9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a.png)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引言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常见于中老年人。
这种骨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的治疗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个参考。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年轻患者、骨折较为稳定和位置理想的患者。
保守治疗的关键是通过休养和物理治疗来促进骨折愈合。
1.1 床位休息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减轻股骨颈骨折处的负荷,避免进一步损伤。
1.2 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可以通过外力拉伸患肢,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牵引方法有皮系牵引和骨钩牵引。
通过适当的拉力控制,可以保持骨折片的位置稳定,有利于骨折的修复。
1.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保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和功能锻炼。
热敷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加速骨折的愈合。
理疗包括按摩、拍打等手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2. 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应用于股骨颈骨折较为严重或骨折位置不稳定的患者。
外科手术旨在通过内固定或髓内钉等技术来重建股骨颈的稳定性和解决骨折。
2.1 内固定术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常用的内固定器包括钢板和螺钉。
手术中,医生将内固定器放置在骨折处,通过固定器来保持骨折片的位置稳定。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2.2 髓内钉术髓内钉术是另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较为严重的患者。
手术中,医生将一根金属钉插入股骨骨髓腔内,通过固定钉来重建骨折处的稳定性。
术后,患者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3. 后续康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术后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功能。
3.1 物理治疗术后物理治疗是康复的关键。
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并提高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b6b6e1a58da0116c1749d1.png)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1)有明显受伤史.(2)髋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b5E2R.(3)髋关节正侧位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2.西医诊断:(1)有摔倒受伤史.(2)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出现外旋、缩短畸形.(3)线片显示:股骨颈部出现骨折线.(如早期线片阴性,而临床怀疑骨折可能,应我重新,穿防旋转鞋制动,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或者当即行或者检查以明确诊断.)p1Ean.(二)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1.早期:伤后周内.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证属血瘀气滞.2.中期:伤后周.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营血不调.DXDiT.3.后期:伤后周以上.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肝肾气血亏虚.RTCrp.(三)分型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1)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使旋股内外侧动脉发出地营养血管支损伤,中断了股骨头地血液供应,仅有供血量很少地股骨头小凹动脉供血,致使股骨头严重缺血,骨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地机会很大.5PCzV.(2)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常呈斜形,多有一三角骨块与股骨头相连.骨折使由股骨干发出地滋养动脉升支损伤,导致股骨头供血不足,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骨折不愈合.jLBHr.(3)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小转间连线处.由于有旋股内外侧动脉分支吻合成地动脉环提供血循环,对骨折部血液供应地干扰较小,骨折容易愈合.xHAQX.2.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分型法)按骨折移位地程度分为四类.Ⅰ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Ⅱ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二、治疗方案(一)闭合复位内固定法1.骨牵引逐步复位对于有移位地股骨颈骨折,临床常采用股骨髁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日,使骨折复位后再行内固定.牵引重量维持在体重地左右即可.牵引天后,要床边摄片,以观察牵引重量是否需要调整.作为手术前常规治疗方法,骨牵引治疗可使骨折复位,减轻病人痛苦.临床有时也可以行皮肤牵引,但应注意皮肤地保护和合适地牵引重量.LDAYt.2.牵引床快速牵引复位作为内固定前地常规复位方法.麻醉后,患者仰卧于多功能骨科牵引手术床,会阴部顶一立柱,双足固定于牵引架上,双下肢伸直,固定患肢于外展°,外旋°位,牵引复位,牵引患肢至双下肢等长,然后再使患肢内旋°,形臂或形臂光机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使骨折对位对线尽量达解剖复位.复位质量多采用指数来衡量.在正位片上,股骨头内侧承重骨小梁地中心轴线与股骨干内侧皮质呈°角,如果小于°,则表示有髋内翻,大于°,则表示有髋外翻.侧位片上股骨头与股骨颈轴线呈°角,正常地指数变动应在°以内,多数骨折均可用此法达到满意复位.Zzz6Z.3.闭合复位空心钉加压内固定形臂或者形臂光机透视髋部正侧位证实复位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选取直径导针于大粗隆下处经皮将导针沿股骨颈下缘皮质钻入,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下.分别于大粗隆下和处经皮沿股骨颈中线和股骨颈上缘骨皮质将导针钻入,使枚导针在侧位尽量散开,在股骨颈内呈多平面三角形分布(不必使三针在骨折面上呈严格地品字形).沿导针分别做长皮肤切口,分离导针周围组织达估摸,分别测量所需空心钉地长度.扩孔后,选择长度合适地空心钉拧入.空心钉螺纹均要超过骨折线以外,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下,空心钉尾部使用垫圈,以增强骨折端地加压作用.拔出导针,透视三枚空心钉固定可靠后,缝合切口.dvzfv.(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按照骨折三期辨证治疗.1.骨折早期: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枳壳、香附、延胡索等.中成药: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中成药.2.骨折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接骨续筋.、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等.rqyn1.中成药:应用和营止痛、接骨续筋类中成药.3.骨折后期: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推荐方药:壮筋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芷、续断、红花、生地、牛膝、牡丹皮、杜仲等.中成药:应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类中成药.(三)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实际,选择局部外用中药制剂、单纯牵引治疗方法、超髋夹板外固定结核防外旋鞋固定法、骨折愈合治疗仪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治疗方法.Emxvx.3.原发疾病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四)护理情志护理股骨颈骨折多属于突发性损伤,伤及筋骨,以致血瘀气滞,导致不停程度地中通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雨后惊恐地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详细了解病情、争取合理治疗措施地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耐心细致地安慰和解释,解除患者地恐惧心理,帮助患者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治疗措施,以配合治疗.SixE2.2.生命体征地观察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情易发生变化,故入院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检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合并症加重.6ewMy.3.体位护理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术后小时内可允许半坐或者坐位.术后第天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个月后扶双拐不负重行走,然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个月内做到不侧卧,不做盘腿动作.为防止患者发生压疮,需定时做好皮肤护理,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kavU4.4.饮食护理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地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地豆类食物.必要时口服润肠通便煎剂或灌肠.y6v3A.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地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M2ub6.5.并发症地护理腹胀便秘:每日做腹部按摩,自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按摩,时间为分钟,每日次,可预防腹胀便秘.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采用腹部热敷、饮食疗法,或根据患者年龄和体质不同采用针刺疗法,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0YujC.尿闭: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常造成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可进行腹部热敷,用流水诱导排尿,同时做好患者地思想工作,解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按摩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下左右,针灸疗法取三阴交、委中,针后加灸效果更好.以上处理均无效者予以导尿,但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天,以免发生泌尿系感染.eUts8.6.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能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加速骨连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地作用.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地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足踝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抬臀运动及双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每日观察并指导患者练功,嘱患者锻炼时勿急躁,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有利于早日康复.sQsAE.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采用股骨颈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见下表)(二)评价方法1.于术后个月,术后个月,术后个月随访时,行线检查,分别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股骨头有无坏死.2.于术后个月、术后个月,根据股骨颈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3.最后由医生统计评价。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 及优化方案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 及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80332b5901020207409c49.png)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西医病名】股骨颈骨折【中医病名】股骨颈骨折【诊断要点】1 西医诊断判定标准1.1 有外伤病史。
1.2 伤后患者出现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患肢活动困难并呈内收、外旋(45°~60)、短缩畸形。
伴有腹股沟中点处压痛、下肢纵向叩击痛。
1.3 无移位的骨折伤后局部疼痛轻微肢体活动不受限仍能够行走体检时体征很少除腹股沟中点处轻微压痛外缺乏其他骨折的确切表现数日后疼痛逐渐加重负重、行走出现困难。
此种情况常表明受伤时为稳定型骨折以后发展为移位型骨折而出现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甚至可无外伤史。
1.4 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稳定性。
某些老年人股骨颈无移位的骨折难以立即在X线片上发现。
疑有骨折者应CT检查必要时卧床或避免负重1~2周后再次摄片检查。
2 中医症候判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 初期骨折开始的2周内为初期此时损伤局部瘀血凝结肿胀疼痛宜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剂。
2.2 中期伤后2~4周左右的时间为中期这时瘀化肿退骨折断端已初步连接治宜接骨续筋和营通络。
2.3 后期骨折4周直至愈合为后期这阶段治宜补气养血补益肝肾。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一初期骨折开始的2周左右为初期此时局部瘀血凝结肿胀疼痛。
治法宜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剂。
方药活血止痛汤新伤续断汤七厘散云南白药五灵丹等。
二中期2~4周左右的时间为中期这时瘀化肿退骨折断端已初步连接。
治法接骨续筋和营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接骨丹五灵丹等。
三后期骨折4周直至愈合为后期。
治法宜补气养血补益肝肾。
方药: 壮筋养血汤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健步虎潜丸归脾丸等。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据有关资料统计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中的难题仍有许多患者残留一定的功能障碍。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致伤的程度骨折的类型。
中医正骨能解决绝大多数股骨颈骨折但对于移位较大并且伴有股骨头营养血管损伤最好借助于现代医疗中的放射线及手术切开治疗。
左内侧股骨颈骨折
![左内侧股骨颈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9b6773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6.png)
左内侧股骨颈骨折
左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可以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一般治疗:对于这种骨折,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将患肢固定在中立位,保持轻度内旋持续牵引。
同时,需要注意预防压疮,并适当活动以避免肌肉萎缩。
2.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进行治疗。
对于肿胀长时间未消退的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或注射脱水消肿药物,如地奥司明、甘露醇针、七叶皂苷钠针等。
3. 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空心螺钉内固定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这种手术通常适用于GardenⅠ~Ⅲ型新鲜股骨颈骨折。
通过手术将骨折复位,然后使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使骨折愈合。
手术后患者需继续卧床休息,直至骨折愈合后再逐渐负重。
在发生骨折后,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期间,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尽快康复。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c9d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c.png)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摘要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及其适应症。
引言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颈部位发生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常见于日常活动中的摔倒或其他轻微外力的作用下。
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选择往往取决于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的稳定性。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指通过保守手段来治疗股骨颈骨折,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患者群体。
适应症- 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
- 无骨折移位或移位较小的患者。
- 骨质状况较好的患者。
治疗方法- 床位休息: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避免负重。
- 牵引治疗:通过外部牵引使骨折部位保持对位。
- 体位调整:采取适当的体位,避免肌肉痉挛。
- 药物治疗:给予病患适当的镇痛药物和抗生素。
注意事项- 患者需定期进行床旁理学检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骨折移位或疼痛加重的情况,需要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主要通过手术复位固定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适应症- 年龄较小,体力较好的患者。
- 骨折移位明显或移位后无法保持对位的患者。
- 骨质差,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治疗方法- 外固定术:通过外部支架固定骨折部位,使其保持稳定。
- 钢板内固定术:在骨折部位采用钢板固定,通过螺钉等内固定物来加固。
- 骨科镜辅助下内固定术:利用骨科镜技术辅助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
注意事项- 术后需采取适当的康复措施,力量训练和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 术后需及时进行复查,如发现感染、松动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结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骨折移位较小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小、骨折移位明显的患者。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96e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6.png)
术后处理:术后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逐步恢复关节活动。
四、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术后48-72小时开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包括患肢肌肉舒缩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2.中期康复:加强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3.后期康复:加强关节稳定性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2)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症:适用于年龄较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手术方法: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或半髋关节置换,切除损伤的股骨头和股骨颈,植入人工关节。
术后处理:术后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逐步恢复关节活动。
四、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术后48-72小时开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包括患肢肌肉舒缩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
第1篇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
一、背景分析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由于股骨颈部位血液供应相对较差,骨折后易发生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因此,针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全身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治疗原强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3.后期康复:加强关节稳定性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2.重视围手术期管理,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3.加强康复治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4.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股骨颈骨折患者提供一种合法合规、人性化、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康复锻炼:在牵引期间进行患肢肌肉舒缩锻炼,避免关节僵硬。
股骨颈骨折诊疗规范
![股骨颈骨折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ea1dd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b.png)
股骨颈骨折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髋部疼痛。
髋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
患肢外旋、短缩,髋关节屈曲、内收。
髋部前方压痛。
大粗隆上移,叩痛阳性。
下肢轴心叩痛阳性。
2.X线表现股骨颈部分或全部连续性中断,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常发生股骨头后倾。
当X 线片未发现明显骨折而病人症状、体征均阳性时,当嘱病人卧床两周,2~3周后再次摄片以明确诊断。
另外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有一定的漏诊率,应予注意。
【治疗原则】
1.新鲜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
(1)解剖复位;
(2)牢固内固定。
2.无移位(GardenⅠ、Ⅱ型)
对于无移位或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可采取保守牵引治疗或手术治疗。
由于无移位骨折虽然对位关系正常,但稳定性较差。
而嵌插型骨折骨折端松质骨内其稳定性也不可靠。
牵引治疗中有8%~20%发生再移位。
因此,目前主张如无手术禁忌证,对于无移位股骨颈骨折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3.移位型(GardenⅢ、Ⅳ型)
无手术禁忌证者均应采取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
【西医病名】股骨颈骨折 【中医病名】股骨颈骨折 【诊断要点】 1 西医诊断判定标准 1.1 有外伤病史。 1.2 伤后患者出现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患肢活动困难并呈内收、 外旋(45°~60°)、短缩畸形。伴有腹股沟中点处压痛、下肢纵向叩击 痛。 1.3 无移位的骨折 伤后局部疼痛轻微,肢体活动不受限,仍能够行 走,体检时体征很少,除腹股沟中点处轻微压痛外,缺乏其他骨折的确 切表现;数日后疼痛逐渐加重,负重、行走出现困难。此种情况常表 明,受伤时为稳定型骨折,以后发展为移位型骨折而出现功能障碍。部 分患者甚至可无外伤史。 1.4 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稳定性。某些老年人股骨颈无移位的 骨折难以立即在X线片上发现。疑有骨折者应CT检查,必要时卧床或避 免负重,1~2周后再次摄片检查。 2 中医症候判定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1995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 2.1 初期 骨折开始的2周内为初期,此时损伤局部瘀血凝结,肿胀疼痛,宜 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剂。 2.2 中期 伤后2~4周左右的时间为中期,这时瘀化肿退,骨折断端已初步连 接,治宜接骨续筋,和营通络。 2.3 后期 骨折4周直至愈合为后期,这阶段治宜补气养血,补益肝肾。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一)初期 骨折开始的2周左右为初期,此时局部瘀血凝结,肿胀 疼痛。 治法:宜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剂。 方药:活血止痛汤,新伤续断汤,七厘散,云南白药,五灵丹等。 (二)中期 2~4周左右的时间为治疗 1.无明显移位外展嵌插骨折,作持续骨牵引6~8周。并保持患肢外 展中立位,3个月后考虑扶拐下地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 2.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先作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骨 牵引,3~7日后行手术治疗。 3.手术方法 ①年龄较轻或基底骨折者,常用3枚加压空心螺纹钉 固定;②65岁以上病人的股骨头下骨折或经颈骨折有明显移位或旋转 者,如全身情况许可,可行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 【疗效评定标准】 一.西医疗效评定标准 : 按Harris评分标准,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 度5分,总分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 差:小于70分。 二.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 1995 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显效:骨折愈合,髋关节活动自如。 2.有效:骨折大部分愈合,髋关节功能改善。 3.无效:骨折不连,头坏死,关节僵硬,功能差。 【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指导: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2.情志指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心理。 3.饮食指导:饮食富于营养,高蛋白,肉类、蛋类及乳制品等。避 免辛辣。 【特殊指导】 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在经治医生指导下进行) 1.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2周内,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 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 2.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伤后3~6周,此期可逐渐进行关节活动, 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3.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6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逐步 恢复肢体功能,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 4.骨折后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 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剧烈痛为准。 【诊疗方案优化说明】
肤牵引,3~7日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①年龄较轻或基底骨折者, 改用3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固定更可靠,缩短患者卧床时间,避免一 系列并发症;②65岁以上病人的股骨头下骨折或经颈骨折有明显移位或 旋转者,如全身情况许可,可行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 置换术。 我科总结在临床中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常常被忽视, 其辨证应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通过查阅文献认 为,在骨折后期,对机体能力恢复有极大帮助 。拟方中主药味以补益 为主,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因此,我们在优化诊疗方案时,加入了人 参、牛膝、当归等。
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预防重点在防止并发 症的发生上。主要是提倡早期无创复位。遵循早期无创伤的解剖复 位,选择合理有效的内固定器材及方法,尽量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 皮空心螺钉加压固定,减少局部血供破坏改善血流灌注促使骨折早期 愈合,恢复和建立跨越骨折线的血管迅速参与坏死骨的修复,避免股 骨头坏死的发生。既减少创伤,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为病人 节约了治疗费用。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注意积极预防长期卧床带 来一系列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肺栓塞等等。 在选择治疗方法以前,首先要了解伤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老年 人要注意全面检查,血压、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结合骨 折全面考虑。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而且骨折不愈 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年龄、骨折部 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坚强度有关。 我科通过近3年的对诊疗方案的临床应用,针对不同骨折类型,中 医治疗率及临床疗效每年较上一年均有一定的提高,但同时也发现了一 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 2009年治疗方法修订、优化: 本年度无明显移位外展嵌插骨折,作持续骨牵引6~8周。并保持患 肢外展中立位,3个月后考虑扶拐下地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内收骨 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先作皮肤牵引,3~7日后行手术治疗。手术 方法 ①年龄较轻或基底骨折者,常用3枚克氏针固定;②65岁以上病 人的股骨头下骨折或经颈骨折有明显移位或旋转者,如全身情况许可, 可行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2010年治疗方法修订、优化: 本年度无明显移位外展嵌插骨折,继续保守牵引治疗或者用3枚克 氏针固定,克氏针固定骨折端更稳定,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3个月 后考虑扶拐下地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 骨折,先作皮肤牵引,3~7日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①年龄较轻或 基底骨折者,常用3枚克氏针固定;②65岁以上病人的股骨头下骨折或 经颈骨折有明显移位或旋转者,如全身情况许可,可行人工股骨头假体 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2011年治疗方法修订、优化: 本年度无明显移位外展嵌插骨折,继续保守牵引治疗或者用3枚空 心螺纹钉内固定,空心钉内固定骨折端更稳定,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 位,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内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先作皮
已初步连接。 治法:接骨续筋,和营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接骨丹,五灵丹等。 (三)后期 骨折4周直至愈合为后期。 治法:宜补气养血,补益肝肾。 方药: 壮筋养血汤,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健步虎潜丸,归脾丸 等。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中的难题,仍有许 多患者残留一定的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致伤的程度 骨折的 类型。中医正骨能解决绝大多数股骨颈骨折,但对于移位较大并且伴有 股骨头营养血管损伤,最好借助于现代医疗中的放射线及手术切开治 疗。可能采用保守治疗主要在于中药辩证治疗,以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中医治疗的主要问题如下: 1.骨折后重要的营养血管损伤的,需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 疗。 2.开放骨折需中西医结合清创、缝合、复位内或人工关节置换治 疗。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作用并使其疗效得到认 可,本专科提出如下解决措施与思路 1.开展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 优化研究。 以往的临床侧重于手术治疗,今后对于上述病人 手术后积极应用中 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并逐步应用补肝肾、强筋骨药物以减少并 发症及病残率。 2.开展上述病症术前讨论制度,预防并发症、术中应急方案的研 究。 针对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较多现状,拟定以下方案。全部患者在 原有的治疗方法上,按中药辨证应用中药治疗。 3.挖掘整理与股骨颈骨折并发症有关的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正确 运用现代理论与技术,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系统技术与方法,在重点 专科协作组内开展临床验证研究。 【西医治疗】 一.检查计划 1.常规检查:血液分析,尿液分析,肝炎系列,梅毒,HIV,生化 全项,肝脾双肾超声,胸透,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