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都市型产业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超大城市的城市工业与产业结构

超大城市的城市工业与产业结构

超大城市的城市工业与产业结构超大城市在全球化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城市工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超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产业集群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与创新等方面探讨超大城市的城市工业与产业结构。

一、工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超大城市面临着工业结构转型的重大挑战。

过去的传统工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需要通过调整和升级工业结构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一方面,超大城市需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和现代服务业转型,以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城市需要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超大城市还应加强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超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超大城市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产业集群可以提供企业之间的合作机会和资源共享,在技术创新、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超大城市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

三、人才培养与创新人才是超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超大城市需要培养和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提升城市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和科技创新中心,超大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项目。

此外,超大城市还应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结论超大城市的城市工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工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产业集群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与创新等方面的努力,超大城市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为超大城市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动力。

总之,超大城市的城市工业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超大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南海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南海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ntueo c nicadT cncl no tno u ndn , unzo 10 3 hn ) Is t G agh u50 3 ,C ia it S e f i ma o G
Ab t a t sr c :On t e b s f e n t n o r a d sr t e a t l n ls s te mo u p r n i n f ci e e so e d - h a i o f i o f b n i u t s di i u n y, h r ce a ay e h d so e a d d ef t n s f h e i a e v t v l p n fu b n i d sr n Na h ia d r s a c e h i h r ce s c .T e eo me to r a n u t i n a n e e r h s te man c a a tr t s h n,t ep p rp o ie h d ie t r — y i i h a e r vd st e a v c op o
都市型产业 ,是指 以大都市 特有 的信 息流、物 流 、人才 流 、资金 流 和 技 术 流 等 社 会 资 源 为 依 托 , 以产 品设 计 、技 术 开 发 、加 工 制 造 、营销 管 理 和技 术 服务 为 主体 ,以工业 园区 、商用 楼 宇 为活 动载 体 , 适 宜在 城市 中心 区域 内生 存 和 发 展 ,与城 市 功 能 和 生态 环境 相 协调 ,增 值 快 、就 业 广 、适 应 强 、税 收 高 、环保 低耗 的现代 产业 体 系 。 都 市 型产 业 的 行 业 范 围 比较 广 泛 ,本 文 提 出 的 南海 都市 型产 业 主 要 包 括 都 市 型工 业 、都 市 型 服 务 业 ,以及 处 于 两 者 之 间 的 2 5产 业 。其 中 ,都 市 型 . 工业 包括 : 电子 信 息 产 品 制造 、软 件 开 发 、服 装 服 饰 、广告 印 刷 与 包装 加 工 、钻 石 珠 宝 加 工 、旅 游 纪 念 品制 造 、食 品饮 料 等 行 业 ;都 市 型 服 务 业 包 括 :

广州产业研究报告

广州产业研究报告

广州产业研究报告
根据广州产业研究报告,广州是中国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以下是关于广州产业发展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服务业发展:广州的服务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占据了市区经济总量的相当比重。

特别是金融、贸易、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比重。

广州拥有多家国内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许多大型商贸和物流企业,为广州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制造业转型升级:广州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尤其以轻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代表。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州加大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

广州还建立了多个产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3. 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广州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广州拥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研发资源。

广州还设立了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器,鼓励创业者全面创新创业。

广州的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者。

4. 开放合作和国际化发展:广州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

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拥有国际航空港和大型海港,贸易往来频繁。

广州还积极参与
国际合作项目,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广州的国际化发展。

总体而言,广州的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广州政府将继续加大产业发展的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心区成为城市的核心和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然而,随着城市中心区的快速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结构逐渐失衡、空间利用效率低下、出行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不仅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案的分析研究,探索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的策略与方法,以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三、研究内容1.城市中心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地理位置、交通网络、政策环境等方面考察城市中心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功能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现状分析:对城市中心区现有的功能进行分类、梳理与分析,挖掘出功能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

3.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对产业集聚技术、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中心区,分析其功能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案的实施情况,以验证研究结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

2. 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市民、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的看法和建议,较全面、细致地了解城市中心区产业集聚、功能结构优化的实际情况。

3. 模型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空间计量等方法,对城市中心区的产业集聚、空间利用效率、交通拥堵等问题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中心区进行案例分析,从实践的角度验证功能结构优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预期研究成果1. 对城市中心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其产业结构多元化。

金融、贸易、航运和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上海自贸区的建设,金融服务、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将继续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上海在环保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也有着巨大潜力。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其产业结构以政府和公共服务为核心。

北京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机构,因此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有着显著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能源等领域有望成为北京的新兴产业。

广州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城市,其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

广州的制造业经验丰富,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稳定的出口市场。

未来,广州将继续加大高端制造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的发展力度,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创新创业城市之一。

深圳的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拥有众多的创新企业和科技园区。

未来,深圳将继续发展硬科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其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

重庆拥有较强的水陆运输优势和特色的工业园区,制造业发达。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进,重庆将继续发展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以上是对全国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下面将对其未来的趋势进行更细致的探讨。

首先,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各个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无论是北京的科技创新园区,还是深圳的硬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将在未来继续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现代服务业将持续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

都市圈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对策研究——以绥化市为例

都市圈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对策研究——以绥化市为例
保护好哈尔滨的上风上水。从常年风向频率来看, 绥化处于哈尔滨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呼兰河作 为松花江的重要上游支流,处于哈尔滨上游,绥化的产 业发展、生态保育和环境治理将对下游的哈尔滨市会 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推进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松花江
2021
下 41
区域发展I中国经贸导刊
干支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共同打好松花江流域“碧 水保卫战”;共同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做好重 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特护期内与哈尔滨同步启动应急 预警响应,在重度大气污染预警情况下.协同采取紧急 临时措施,共同打赢区域“蓝天保卫战”。
为哈尔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相应支撑。哈尔 滨现代产业体系包括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先进装备制
造、现代生物医药、特色文化和旅游等4个主导产业为 核心,以信息、新材料、金融、现代物流等4个优势产业
为重点,现代产业体系一定是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为 基础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区域市场,因此绥化对哈 尔滨现代产业体系的相应配套及消费也是哈市未来产 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当好哈尔滨人的“菜篮子”。绥化是哈尔滨重要的 农副产品“供货方”,保障哈尔滨农副产品餐饮需求。 “哈大一体化”发展缺少绿色元素,如果没有绿色农产 品的充足供应,“哈大一体化”发展这个“圆”就画不圆, 而绥化正好具备这个优势,绥化的寒地黑土品牌已经 写入了中央文件,已经叫响全国大江南北,绥化是闻名 全国的绿色物产之乡,能够为哈尔滨、大庆提供丰富的 绿色有机食品。
“哈大绥”三地各有千秋。发展至今,绥化、大庆、齐 齐哈尔与哈尔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产业分工格 局。其中,哈尔滨重点强化对俄开放合作、物流集散、 创新引领等功能;打造哈尔滨都市圈;提升高端装备 制造、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促进 与哈长发展主轴和哈大齐牡发展带等周边城市联动 发展,建设成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东北亚国际商贸 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旅 游名城。大庆重点建设成为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装备 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齐齐哈尔着力打造重型 装备制造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生态旅游基地。而绥化 作为哈长城市群北部重要节点城市,在绿色农产品加 工、物流集散、寒地黑土生态宜居等方面形成了较明 显的相对优势。

中心城区城区经济调研报告

中心城区城区经济调研报告

中心城区城区经济调研报告【中心城区城区经济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心城区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多种功能的集聚地。

为了全面了解中心城区的城区经济状况,了解其发展潜力和问题所在,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经济调研。

二、背景分析中心城区是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具有繁荣的商业环境和多样的经济活动。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空地利用不合理等。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先设计了一份问卷,由专业人员对居民和企业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之后我们进行了实地观察,对中心城区的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进行了考察。

四、调研结果1. 经济概况中心城区拥有多家知名企业,商业、制造业、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在这里集中。

中心城区的生产总值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增速逐渐放缓。

2. 商业环境中心城区的商业环境良好,商业街区内商铺数量众多,商业活动繁荣。

然而,商业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较为严重,给客户带来了不便。

3. 工业区中心城区的工业发展水平较高,拥有一些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但工业区的空地利用率不高,存在一些未利用的土地资源。

4. 住宅区中心城区的住宅区多为高层建筑,居民数量较多。

由于土地有限,住宅区之间的距离较近,空气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

五、问题分析1. 交通拥堵问题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商业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2. 土地空间利用问题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有限,利用率不高,需要进行土地整合和规划,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3. 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中心城区的居住密度较高,空气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六、建议1. 加强交通建设中心城区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组织,增加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低碳出行方式。

2. 土地整合和规划中心城区要加强土地整合工作,统筹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公共设施和绿地,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都市区 调研报告

都市区 调研报告

都市区调研报告都市区调研报告1. 引言都市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表征,它是城市规模和功能的集中体现。

为了深入了解都市区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都市区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 都市区的概念都市区是指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共同组成的一个地带,它包括城市和城市周边的一些行政区划,如郊区、近郊区等。

都市区的范围一般根据城市扩展的需要而确定,它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3. 都市区的特点(1)高度的人口密集度:都市区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城市本身还是周边的行政区划,都承载着大量的人口。

(2)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都市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从传统的制造业到现代的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都有一定的覆盖面。

(3)完善的基础设施:都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完善,包括交通网络、水电供应、通信设施等,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4)丰富的文化活动:都市区拥有众多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如博物馆、艺术馆、音乐会等,为居民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

4. 都市区的发展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健康的重视,都市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推动绿色经济和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

(2)智慧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都市区的建设提供新的机遇,推动智慧化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人文关怀:都市区的发展需要关注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文关怀,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都市区将更加开放与外界合作,吸引外资和外国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

5. 结论都市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具有高度的人口密集度、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未来,都市区的发展将注重可持续性、智慧化建设、人文关怀以及国际化发展。

这些趋势将为都市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要充分考虑都市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南海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南海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南海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胡品平;曾铁城【摘要】在界定南海都市型产业的定义和范围的基础上,总结南海在发展都市型产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深入分析其主要特点,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珠三角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提供经验借鉴.%On the basis of definition of urban industry,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modus operandi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dustry in Nanhai and research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Then, the paper provides the advi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dustry in Nanhai, which can provide th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industry and city development in Pearl River Delta district.【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2(032)018【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南海;都市型产业;经验与启示【作者】胡品平;曾铁城【作者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F269.27都市型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有20多年的历程,国际大城市(如纽约、巴黎、香港等)在工业化过程中均发展了都市型产业,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我国直到1998年才在上海首次提出“都市型工业”,国内其他大城市如北京、杭州等把都市型产业作为重要战略举措也是近几年的事情。

南海发展都市型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在我国也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产业集群是地区和产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其中以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最为集中。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类型产业集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是根据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二是根据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供给因素驱动形成型与需求因素驱动形成型的产业集群;三是根据产业集群中成品商的市场结构,可分为轮轴式多核式葡萄式与混和式产业集群;四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深度,可分为简单型与复杂型产业集群;五是根据产业集群中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可分为松散型与紧密型产业集群。

此外可根据成产品的属性分为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

从形成原因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

这些集群一般形成了专业化的、劳动密集型的小城镇,浙江称之为工业化特色产业区。

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产业集群经济主要是一种民间经济,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

从全国来看,这类企业集群也为数最多。

二是基于“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两头在外的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港台地区的制造业正好面临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飞涨、成本迅速上升的压力,广东、福建、江苏省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机遇,以优惠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邻近港澳、联接广州深圳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港台制造业的“工厂”。

三是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

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兰州市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兰州市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兰州市的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兰州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为兰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兰州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因此,研究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现状,探索其发展趋势和策略,对于加快兰州都市圈的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其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作用和贡献,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具体目的和意义如下:1.了解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掌握其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和区域发展格局等情况。

2.分析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

3.探究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策略等。

4.研究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和贡献。

5.提出针对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计划从以下方面展开:1.分析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规模等方面的情况。

2.探讨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包括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3.分析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公共服务不足、环境污染、城市土地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4.研究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策略等。

5.分析兰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和贡献。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09]10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09]10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09〕1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中心城区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工作思路,明确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事关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对于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促进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中心城区发展定位和目标(一)功能及产业定位。

综合考虑中心城区发展基础,坚持高端高质高新发展方向,确定各行政区功能及产业定位。

和平区--“金融和平”:建设成为我市的金融中心、现代商务中心和高端商业中心的核心区。

重点发展银行期货证券类金融业、高端零售业、信息中介等现代商务服务业和以历史风貌建筑为主的文化旅游业。

河西区--“商务河西”:建设成为中心城区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的现代商务聚集地,文化传媒和会展中心,高档居住区和休闲娱乐区。

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文化会展业和以服务外包为主的科技服务业。

南开区--“科技南开”:建设成为市级教育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科技服务及科贸机构的聚集地。

重点发展以科技与信息服务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五金、汽配和数码产品为主的商贸业,以健身娱乐为主的体育休闲业,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业。

河东区--“金贸河东”:建设成为市级商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枢纽,面向北京和滨海新区的金融、商务聚集地。

城区产业空间载体分类发展研究

城区产业空间载体分类发展研究

城区产业空间载体分类发展研究杨迅周【摘要】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是以集聚区(园区)或集群甚至单个楼宇的形式形成的城区产业发展地域模式.就规模大小来看,最基础的空间发展载体是楼宇,最普遍的是各种产业功能区;就产业类型而言,多以服务业为主,但也有工业和都市农业空间发展栽体.各类产业空间发展载体应实行不同的发展策略.【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1)003【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分类;发展策略【作者】杨迅周【作者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以地级以上城市区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区级行政机关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次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产业门类齐全、经济社会功能比较完备,以高效率为特色的地域经济体系[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地域快速扩张,城市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城区经济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且地位愈益重要[2]。

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3]。

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是以集聚区(园区)或集群甚至单个楼宇的形式形成的城区产业发展地域模式,培育城区产业发展载体是优化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手段[4]。

就规模大小来看,最基础的空间发展载体是楼宇,包括商务楼宇(或写字楼)和工业楼宇[5],最普遍的是各种产业功能区[6]。

就产业类型而言,多以服务业为主,有综合性的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和特色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也有以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和都市工业园区等空间发展载体;还有以都市农业为主或为基础的都市高科技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等空间发展载体等。

楼宇是指城区内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建筑面积较大的单栋商务楼(写字楼)或工业用楼宇。

丰泽区都市型工业发展思路研究

丰泽区都市型工业发展思路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丰泽区都市型工业发展思路研究林文章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工业发展办公室摘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研究部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丰泽制造2025”是当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的具体发展工作,该区希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打造现代城市产业升级版的都市型工业区域,培养多项都市型产业,加快布局2.5产业聚集区,切实提升丰泽区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就就与都市型工业发展思路全面探讨了在新理论、新思维和新构思做法背景下的丰泽区发展进步现实路径,介绍丰泽区都市型工业发展基本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设政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型工业;丰泽区;发展思路;政策建议;服务型制造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1-0484-02丰泽区实施都市型工业发展转型主要是希望进一步盘活地方资源,拓展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布局2.5产业聚集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丰泽产业园区。

今年,丰泽区也专门成立了产业园区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启动了园区改造建设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产业园区摸底调查活动,组织对全区所有产业园区的地理位置、配套设施、产业业态、企业经济效益等等进行全面调查,实现对丰泽区五大工业区的全面改造。

一、丰泽区概况介绍丰泽区目前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区,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的城市核心区,也是泉州市的中心城市核心区,区域拥有总面积126.5km2,人口总数55.2万,拥有极为繁荣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国内外大型知名商贸企业,另外还有丰泽金融街、津淮品牌服饰街等一系列专门街市,具有极为明显的区域消费购物优势。

二、都市型工业的相关理论1.都市型工业的基本概念我国最早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城市是上海。

在90年代末,上海市通过3年实践发展实现了对城市都市型工业产业的有效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也基本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更解决了城市中颇为严重的就业问题。

在1999年,上海市政府再次提出“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支柱产业为基础、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经过长期发展,上海市目前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都市型工业发展模式。

关于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调研报告范文[标题]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调研报告[目录]1. 背景介绍2. 调研目的3. 调研方法4. 调研结果4.1 总部经济的定义和特点4.2 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4.3 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4.4 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问题与挑战5. 对策建议5.1 完善政策支持5.2 提高区位竞争力5.3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5.4 优化营商环境6. 结论7. 参考文献1. 背景介绍中心城区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城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3.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以全面了解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情况。

4. 调研结果4.1 总部经济的定义和特点总部经济,简单来说,是指一些重要的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区集中,以此为核心进行经济活动,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拉动作用。

总部经济的特点是产业链条长、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等。

4.2 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不仅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功能的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增加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3 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总部经济集聚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流失问题等。

4.4 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问题与挑战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不够优惠、区位竞争力相对较弱、人才引进与培养不足等挑战。

5. 对策建议5.1 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对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用地政策等。

5.2 提高区位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

主城区产业立市调研报告

主城区产业立市调研报告

主城区产业立市调研报告主城区产业立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主城区产业立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等。

2. 实地调研:走访主城区内的产业园区、企业和相关机构,进行深入交流和观察。

三、调研结果1. 主城区产业发展概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主城区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中商贸、金融、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占据绝大部分。

制造业和建筑业也有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2. 产业园区分布情况主城区拥有多个产业园区,涵盖了不同的产业领域,如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等。

这些园区在推动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主城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主城区的产业发展受到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影响。

另一方面,资源短缺、土地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4. 主城区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主城区的产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的崛起。

- 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 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兴起,以应对环境问题和资源压力。

- 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园区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将成为重要动力。

-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将成为主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创业,支持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 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配套设施,吸引人才和企业入驻主城区。

3. 加强产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园区间的协同发展。

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主城区产业立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主城区的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摘要】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郑州大都市区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并制定了评估指标。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展望未来,可以为郑州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其他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大都市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心城市、路径研究、政策建议、评估指标、未来展望、研究成果、发展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自古为商贸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郑州作为河南省唯一承担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城市,将承担更多责任和任务。

郑州大都市区是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核心区域。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郑州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郑州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对郑州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研究郑州大都市区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深入理解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律,推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郑州大都市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郑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2 研究意义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都市区的发展对于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郑州大都市区需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郑州大都市区的定义和发展现状,分析在国家中心城市视域下的发展路径,探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评估指标。

研究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在于推动郑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其在国家中心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为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城区占市区比例 ( % )
资料来源 : 上海统计年鉴 ( 2003年 ) 。表中数据根据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2 基础设施完善, 社会事业发达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与发
展的中心区域 , 经过精心规划与较长时期的开发建 设,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规划建设水平高 , 各项社会
城市科学
16
资料来源 : 上海统计年鉴 ( 2003年 ) 。表中数据根据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4 人才资源丰富 , 科技实力雄厚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人才集聚, 文化教育、 科技 设施与科技条件良好, 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条件优 良 , 综合科技实力雄厚 , 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
表 6
地区 全市 市区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占市区比例 ( % )
总第 124期 文章编号 1002- 2031( 2005) 02- 0016- 06
城市问题
2005 年第 2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都市型产业发展研究
张永庆 张 冰 刘晓慧
摘 讨。

分析了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特点 , 指出都市型产业适应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 并就 其发展策略 进行了探 大中型城市 ; 中心城区 ; 都市型产业 ; 发展策略 F290 文献标识码 A
三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都市型产 业发展模式选择
都市型产业的定位及其理论 , 是在经济区位理 论的基础上, 综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市生态经济 理论 , 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产业发展理论。都市 型产业主要是指适应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有利 于环境保护, 适宜于在城市中发展 , 与居民生活密切 相关 , 可提供较多就业机会, 以及能够满足居民消费 多元化发展及其升级需要的行业 , 如印刷出版包装 业、 批发业、 食品业; 高级服装服饰、 文教体育用品、 旅游纪念品、 金银珠宝工艺美术品等制造业, 以及软 件开发、 信息咨询、 创意设计、 研究与开发、 教育培训、 医疗保健、 体育竞技、 报刊出版、 影视娱乐产业等。 都市型产业 一部分是在传 统产业更新与发 展的基础上, 通过融入了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而发展 起来的产业 , 如印刷、 出版、 包装业、 服装服饰制造 业、 室内装饰用品制造业等等 ; 一部分是在高新技术
资料来源 : 上海统计年鉴 ( 2003年 ) 。表中数据是根据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表 2
地区 市区 中心城区
2002 年上海市市区及中心城区零售商业 、 饮食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合计 产业活动单位数 (个 ) 212476 91377 43. 01 从业人员 ( 万人 ) 111 . 9 66. 19 59. 15 (个 ) 182976 76700 41 . 92 零售商业 产业活动单位数 从业人员 ( 万人 ) 84. 97 47. 38 55. 76 (个 ) 29500 14677 49. 75 饮食业 产业活动单位数 从业人员 ( 万人 ) 26 . 93 18 . 81 69 . 85
二 影响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产业 发展选择的条件因素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从产业发展上看, 就是要 建立起节约资源、 降低消耗、 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 现代产业经济体系; 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 , 就是要根 本上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 高消耗、 强污染、 低效益 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与 环境效益, 建立起集约型的保护环境的现代经济体 系。这就要求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在产业发展选择 上 , 必须探索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 以进一步改善城市 生态环境 , 实现经济、 社会、 人口、 资源、 环境的协调 发展, 发展现代都市型产业 , 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 选择。 2 土地资源的限制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一般较 高 , 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因此, 不断提高土 地产出率, 是每一个大中型城市发展中都必须面对 的新课题, 发展高科技产业以及都市型产业是实现 上述目标的重要和有效形式。都市型工业、 都市型 知识服务业、 都市型旅游业和都市型农业 , 均具有知 识、 信息与资本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高, 产品附加值 高 , 土地利用率高等特点, 是土地资源紧缺的中心城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 3 就业的社会压力 由于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的集聚, 其社会 就业压力一般较大。都市型产业大多是高就业率的 产业, 可以满足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需求 , 在有效解决老城区与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下岗、 失 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以及中心城区新生劳动力的就 业问题方面 , 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4 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与综合效率相统一的需 求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 心区域和重点区域, 大中型城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健 康快速发展 , 首先依赖于中心城区的发展 , 保持良好 的增长速度与理想的综合发展效率, 一直是中心城 区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发展都市型产业可以 18
单位 : ( 万平方米 )
其中 非居住房屋 16526 8754 52. 97
资料来源: 上海统计年鉴 ( 2003年 ) 。 表中数据根据统计年鉴 计算得到。
表 4
地区 市区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占市区比例 ( % )
2002 年上海市市区及中心城区非居住房屋构成情况
办公建筑 2932 1819 62. 04 商场店铺 1780 877 49 . 27 仓库堆栈 874 501 57 . 32 医院 465 280 60. 22 旅馆 465 321
[ 2]
1 经济综合实力强 , 发展水平高 大中型城市的中心城区 , 是城市经济最为集聚 的地区 , 其整体经济实力强大, 发展水平也较高。限 于统计资料的限制, 目前我们还不能通过系统的统 计数据说明这一点。如 上海市中心城 区
表 1
地区 市区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占市区比例 ( % ) 单位数 (个 ) 17815 34444 19. 33
将上述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城市经济的深入 发展 ,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高科技产 业与都市型产业, 日益成为城市经济, 特别是大中型 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经济增长点 , 是实现经 济、 社会、 人口、 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5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特有的有利发展条件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基 础、 独特的经济发展条件 , 为都市型产业在该区域的 健康发展创造了诸多的有利条件, 体现为: 第一, 有 较强的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实力 ; 第二, 有较 雄厚的科技机构和科技人才支撑 ; 第三 , 有较优良的 社会设施和社会管理基 础; 第四 , 有较强的 居民群 众、 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支持 , 在中心城区发展都市 型产业, 可以解决居民就业、 收入 , 企业闲置资产盘 活与优化等问题, 带动城区、 社区经济发展, 增加政 府财政收入等 , 易于得到广泛的理解与支持。 6 中心城区拥有闲置以及未 被充分开发利用 的生产空间与区位优势 中心城区地理位置优越 , 交通十分方便 , 由于历 史的原因 , 这一地区还存在一些闲置或没有被充分 利用的工业用房 , 和经济效益 不理想的工业企 业。 这些均是发展各类都市型中小企业的理想之地, 都 市型产业的发展可以发挥中心城区闲置工业用房及 其场地的资产优势 , 盘活存量资产 , 搞活中心城区经 济。
资料来源 : 上海统计年鉴 ( 2003年 ) 。表中数据根据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5 开发力度强 , 土地资源较紧张 由于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在中心城区的集中发 展 , 以及长期的开发建设,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土地 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 建筑密度过大, 备用土地不足 , 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同时土地的开发利用成本也大
单位 : ( 万平方米 )
影剧院 62 28 45 . 16
69 . 03
资料来源 : 上海统计年鉴 ( 2003年 ) 。表中数据根据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3 居民布局集中, 市场容量大 大中型城 市中心城区也是城市居民集中的地 区 , 由于居民的集聚与生产活动的集中, 使其市场消 费 能 力 大 大 增 加。 上 海 市 中 心 城 区 土 地 面 积
城市问题 2005 年第 2期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都市型产业发展研究 表 3 2002 年上海市市区及中心 城区各类 房屋构成情况
地区 市区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占市区 比例 (% ) 建筑面积 合计 43432 22300 51 . 34 居住房屋 26906 13545 50. 34
事业发达。例如上海市中心城区各类房屋的总建筑 面积 占市 区 的 51 34 % , 其 中 居住 房 屋占 市 区的 50 34 % , 非居住房屋 占市区的 52 97 % ; 从非居住 类房屋分布看, 中心城区的办公建筑、 商场店铺、 仓 库堆栈、 医院、 旅馆、 影剧院等房屋的建筑面积 , 分别 占市区的 45 % - 70 % 左右 ( 详见表 3 、 表 4) , 反映出 中 心城区的基 础设施建 设与社会事 业发展状 况均较发达。
表 5
地区 全市 市区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占市区比例 ( % )
289 44平方公里, 户数 221 84 万户, 人口 621 84 万 人, 分别占市区的 5 46 %、 48 55 % 和 48 96 % ,人 口密 度为 21484 人 /平方公里 , 是全市平均水 平的 10 21 倍 , 市区平均水平的 8 96 倍 ( 参见表 5)。
2002 年上海市市 区及中心城区土地面积 、 户数 、 人口及人口密度
土地面积 ( 平方公里 ) 6340. 50 5299. 29 289. 44 5. 46 户数 (万户 ) 481 . 77 456 . 89 221 . 84 48 . 55 年末人口 ( 万人 ) 1334. 23 1270. 22 621. 84 48. 96 人口密度 ( 人 /平方公里 ) 2104 2397 21484 8 . 96倍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