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技术与应用
农业科技中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技巧总结
![农业科技中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e6e6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5.png)
农业科技中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技巧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受到限制。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变得日益重要。
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确管理和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技巧需要注意。
首先,合理选择农业信息化系统。
农业信息化系统是精准农业技术的核心。
通过农业信息化系统,农民可以获取到各种农业信息,如气象数据、土壤信息、植物生长情况等。
在选择农业信息化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易操作性和数据准确性。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好地应用精准农业技术。
其次,进行准确的土壤测试和分析。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对精准农业至关重要。
通过土壤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pH值、质地等信息,从而为合理施肥和农作物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在进行土壤测试时,需要选择专业的实验室或机构,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结合无人机和传感器技术,开展地块级别的土壤监测,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施肥管理。
再次,精确控制灌溉水量。
精确的灌溉管理是精准农业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避免浪费资源。
在进行灌溉时,一方面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精确计算,确定灌溉的时机和水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准确控制灌溉水量。
同时,还可以结合气象预报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精确的气象和土壤水分预测,优化灌溉管理策略。
另外,合理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
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无人机的航拍和遥感图像的分析处理,可以实现对农田、农作物和土壤的全面监测和高精度测量,提供决策支持和精准管理。
无人机可以获取到空中视角的农田状况,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供准确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监测结果,为农民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c30c4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f.png)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农业生产也在不断变革和进步。
精准农业技术作为一种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传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农机等方面介绍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传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1.土壤传感技术通过使用土壤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温度、盐分等指标,帮助农民精确测量土壤的水分状况,提供准确的灌溉指导,避免浪费水资源和过度灌溉的情况发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气象传感技术天气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用气象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帮助农民及时了解气象变化,做出科学的农事决策,减少因突发天气变化引起的农业损失。
三、无人机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1.航摄监测利用无人机携带的高清摄像设备,可以对农田进行航摄监测,获得高分辨率的农田图像。
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可以评估农田的土壤质量、植被覆盖情况、病虫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农业管理建议。
2.精准喷洒无人机配备的喷洒设备可以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喷洒,提高喷洒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四、地理信息系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系统。
在精准农业中,GIS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土地评估、作物分析和农田规划等工作,实现农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智能农机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传统的农机设备往往无法满足精准农业的需求,而智能农机则能够实现农田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
比如,智能播种机器人可以根据地块的形状和尺寸,自动调整播种行进的轨迹,实现精确的作业。
智能收获机器人能够通过智能识别和定位技术,自动识别农作物的成熟度,并进行智能收割。
六、总结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和环保。
农业行业新技术应用情况调研
![农业行业新技术应用情况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cbcbd3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5.png)
农业行业新技术应用情况调研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寻求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一系列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业行业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的种类及应用领域1、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田进行精准测量和监测,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例如,通过安装在农机上的传感器和定位设备,农民可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情况,精确控制播种量和施肥量,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田、养殖场等场所布置传感器和网络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动植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比如,在温室大棚中安装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环境参数,为作物提供最佳生长条件;在养殖场中,通过监测动物的饮食、活动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生物育种等。
转基因作物具有抗病虫害、耐除草剂等特性,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改良作物性状;生物育种则能够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4、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机器人可以完成播种、除草、采摘、分拣等一系列农业生产任务,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例如,采摘机器人能够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和外观特征进行精准采摘,减少损伤和浪费。
二、新技术的应用成效1、提高生产效率精准农业技术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据统计,采用精准农业技术的农田,肥料利用率可提高 2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可提高 30%以上。
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新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中的残留物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精准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7f5b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e.png)
精准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代农业生产中,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精准农业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以及对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管理和监测,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更准确地了解作物和土壤的需求,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提高农业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一项关键的精准农业技术是遥感技术。
通过使用卫星或无人机等高科技工具,农民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农田图像和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关于作物和土壤的详细信息,包括植被指数、氮素含量、湿度和温度等。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施肥方案、灌溉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实现精确的农业生产。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从而更好地安排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采收时间。
另一项重要的精准农业技术是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传感器、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农场主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监测和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湿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农场主及时调整环境条件,以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实现自动化的施肥、灌溉和喂养系统,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遥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现代农业生产还广泛应用了其他精准农业技术。
例如,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农业生产的实时数据和市场信息,从而帮助农民更好地决策。
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作,提高操作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通过精确的施肥和灌溉,农民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约资源。
其次,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慧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
![智慧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8033d2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6.png)
智慧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近年来,智慧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精准农业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精准农业技术的出现,使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土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1.精准施肥技术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通常是根据经验和感觉来进行农作物的施肥,往往存在浪费或不足的情况。
而借助精准农业技术,农民可以根据土地的特性,农作物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来精准地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精准灌溉技术智慧农业中的精准灌溉技术是通过搭载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实现农田的区域性、精准化管理。
传感器可以感知水分的含量和土壤的温度,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息来控制水的流量和灌溉时间,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灌溉,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精准植保技术传统农业中,植保通常是根据时间、季节和经验来进行。
而借助智慧农业的精准农业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农作物生长状况和害虫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精准的植保控制,避免了过度喷洒农药导致的污染和浪费,同时也能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二、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1.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来连接农业物料、工具和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将实现更加智慧、精准和高效的管理。
2.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和精准。
未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土地的性质、农作物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
3.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田的空中监测和管理,根据无人机获取的信息来进行农药喷洒和灌溉。
未来,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使农业生产的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
三、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技术成本高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承担不起这样的成本,需要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农业行业精准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行业精准农业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58b550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d.png)
农业行业精准农业技术应用近年来,农业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逐渐引入了精准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为目标。
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为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一、精准农业技术概述精准农业技术,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无人机、卫星导航、传感器监测等手段,对农田进行实时、精确、科学的管理。
其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不同农田的需求、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常见的精准农业技术包括遥感影像分析、智能化灌溉、智能化施肥、作物生长监测等。
二、农业行业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案例1. 遥感影像分析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农田的影像资料,利用图像识别和分析算法,可以实现对农田土壤质量、植被状况等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分析。
例如,在种植大豆的农田中,利用遥感影像分析可以判断大豆的生长状况,进而调整灌溉和施肥的方案,提高大豆产量。
2. 智能化灌溉智能化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土壤湿度、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和需水量,判断灌溉的时机和水量。
相比传统的定时灌溉,智能化灌溉可以更加精确地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需求,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3. 智能化施肥利用土壤传感器监测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再结合作物需求,精确计算出应施肥的种类和量。
智能化施肥系统可以实时调整施肥方案,减少营养元素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作物生长监测通过无人机和传感器等设备对农田和作物进行监测,实时了解作物生长状态、病虫害情况等信息。
通过对作物生长监测的数据分析,可以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业产量。
三、精准农业技术的优势和展望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精准农业技术能够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精确施肥、用水和防治病虫害,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通过遥感影像分析、智能化灌溉和施肥等技术手段,可以合理利用土壤、水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降低资源浪费,同时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业行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案例研究
![农业行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a965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f.png)
农业行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案例研究农业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通过研究农业行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案例,来了解该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一、无人机在农业中的精准农业应用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无人机可以携带高分辨率摄影设备,通过航拍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对农田植被和土壤水分等信息的快速获得。
例如,美国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利用无人机技术在玉米和大豆田地进行航拍,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提取有价值的农田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农民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精确施肥和浇灌,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物联网应用于农业智能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农业领域提供了更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农田中部署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PH值以及气象因素等农田关键参数。
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由农民进行实时监控和决策。
例如,中国某农业公司引入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一套智能化的农田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农民可以在家中采集农田的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作物的生长计划,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作物产值和收益。
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农业行业提供了更精确的决策支持。
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率、作物产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关键信息。
例如,在印度,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套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预测农田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案。
农民可以根据系统推荐的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四、精准施药在果树种植中的应用果树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民头疼的问题。
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农民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并保证作物品质。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637be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1.png)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作物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无人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本文将就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在精准农业技术中,传感器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感器可以对农作物的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比如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农民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
此外,传感器技术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避免产量损失。
三、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无人机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中最新、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
通过无人机可以对大片农田进行快速、高效的勘测和监测。
无人机配备了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农田的图像和数据。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和管理,比如确定最佳的施肥和灌溉策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精确的农药喷雾,提高农作物的防治效果。
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农业技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人工智能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管理建议。
比如,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农作物的生长趋势和病虫害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农田中的杂草和病虫害,为农民提供精确的防治建议。
五、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数据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的基础,通过将农田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决策支持。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精细化调控。
通过分析大数据,农民可以了解到农作物生长的趋势和变化,及时调整施肥、灌溉和农药的使用。
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教程
![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2e70a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c.png)
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教程精准农业技术是指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增产增效、环境友好等目标的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以及它对农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原理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信息化、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精确的监测和调控,从而实现农作物种植和养殖过程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精准农业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含量等生长环境的数据。
同时,通过飞行器上的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也可以实时观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如生长速度、叶面积等指标。
这些数据为农民提供了决策的依据,使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收集到的大量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才能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农业数据进行预测、优化和决策支持。
利用这些技术,农民可以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方案,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 控制系统精准农业技术还涉及到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精确控制灌溉设备、施肥设备、喷洒设备等农业生产设备,可以准确地按照作物的需求,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和农药的精确施用,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方法1. 土壤管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的土壤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土壤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含量、温度、养分含量等指标,帮助农民制定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案。
此外,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养分状况,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 水资源管理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
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效益
![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8b8401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3.png)
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效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效益,并分析其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产量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是指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气象探测技术以及传感器等科技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确管理和精细调控。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从传统的经验性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已经成为可能。
例如,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土壤和植被状况,通过定量测量农作物的需氧量、营养水平等参数,精确调控施肥和灌溉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新型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新型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益。
传统农药的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而新型农药在高效杀虫的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性更高。
此外,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天敌、有益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例如,通过引进天敌控制害虫的繁殖,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遗传改良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的遗传结构进行改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特性。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能力。
例如,转基因作物在耐旱、耐寒、抗虫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还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
四、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效益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首先,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其次,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例如,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施肥和灌溉成本,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抗性,减少农药使用量和疾病防控成本。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业行业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技术与应用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技术与应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5d4d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3.png)
农业行业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技术与应用方案第1章引言 (3)1.1 农业大数据的概念与背景 (3)1.2 精准农业的发展历程与意义 (4)第2章农业大数据来源与获取技术 (5)2.1 农业大数据来源及类型 (5)2.2 数据采集与传感器技术 (5)2.3 遥感技术与无人机应用 (5)第3章农业大数据预处理技术 (6)3.1 数据清洗与整合 (6)3.1.1 数据清洗 (6)3.1.2 数据整合 (6)3.2 数据存储与管理 (6)3.2.1 数据存储 (7)3.2.2 数据管理 (7)3.3 数据质量评价与优化 (7)3.3.1 数据质量评价 (7)3.3.2 数据优化 (7)第4章农业大数据分析方法 (7)4.1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觉 (7)4.1.1 农业数据预处理 (8)4.1.2 农业关联规则挖掘 (8)4.1.3 农业聚类分析 (8)4.1.4 农业分类与预测 (8)4.2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8)4.2.1 农业特征工程 (8)4.2.2 深度学习在农业中的应用 (8)4.2.3 集成学习在农业中的应用 (8)4.3 农业模型构建与应用 (8)4.3.1 作物生长模型 (9)4.3.2 病虫害预测模型 (9)4.3.3 农业经济模型 (9)4.3.4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9)第5章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9)5.1 精准农业技术概述 (9)5.2 精准种植技术 (9)5.2.1 基因精准选择与改良 (9)5.2.2 土壤信息感知与调控 (9)5.2.3 植物生长监测与调控 (10)5.2.4 农业机械自动化 (10)5.3 精准养殖技术 (10)5.3.1 动物生长监测与调控 (10)5.3.2 环境监测与调控 (10)5.3.3 疫病防控与健康管理 (10)5.3.4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10)第6章作物生长监测与诊断技术 (10)6.1 作物生长监测技术 (10)6.1.1 遥感技术 (10)6.1.2 地面监测技术 (10)6.1.3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11)6.2 作物病虫害诊断技术 (11)6.2.1 机器视觉技术 (11)6.2.2 振动信号分析技术 (11)6.2.3 激光诱导光谱技术 (11)6.3 基于大数据的作物生长模型 (11)6.3.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11)6.3.2 模型构建方法 (11)6.3.3 模型验证与优化 (11)6.3.4 模型应用案例分析 (11)第7章智能灌溉与施肥技术 (11)7.1 智能灌溉技术 (11)7.1.1 灌溉系统概述 (12)7.1.2 灌溉决策支持系统 (12)7.1.3 灌溉设备及其控制策略 (12)7.2 智能施肥技术 (12)7.2.1 施肥系统概述 (12)7.2.2 土壤养分检测技术 (12)7.2.3 施肥决策支持系统 (12)7.2.4 施肥设备及其控制策略 (12)7.3 灌溉与施肥一体化管理 (12)7.3.1 灌溉与施肥一体化系统概述 (12)7.3.2 灌溉与施肥一体化设备 (13)7.3.3 灌溉与施肥一体化管理策略 (13)7.3.4 案例分析 (13)第8章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 (13)8.1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 (13)8.1.1 自动化播种与施肥技术 (13)8.1.2 自动化植保与灌溉技术 (13)8.1.3 收获机械自动化技术 (13)8.2 农业与智能装备 (13)8.2.1 农业的类型与功能 (13)8.2.2 机器视觉与传感器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3)8.2.3 多协同作业系统 (13)8.3 农业物联网技术 (14)8.3.1 农业物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 (14)8.3.2 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 (14)8.3.3 农产品溯源与质量控制 (14)8.3.4 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4)第9章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 (14)9.1 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4)9.1.1 案例背景 (14)9.1.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4)9.1.3 模型构建与应用 (14)9.1.4 应用效果 (15)9.2 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15)9.2.1 案例背景 (15)9.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9.2.3 分析与预测模型 (15)9.2.4 应用效果 (15)9.3 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 (15)9.3.1 案例背景 (15)9.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5)9.3.3 监测与评估模型 (15)9.3.4 应用效果 (15)第10章农业大数据与精准农业发展展望 (16)10.1 农业大数据发展趋势 (16)10.1.1 数据来源多样化 (16)10.1.2 技术创新推动数据处理能力提升 (16)10.1.3 数据开放共享程度提高 (16)10.2 精准农业技术发展前景 (16)10.2.1 智能化农业设备 (16)10.2.2 数字农业技术 (16)10.2.3 生物技术助力精准农业 (16)10.3 政策与产业促进策略建议 (16)10.3.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6)10.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6)10.3.3 促进产学研合作 (17)10.3.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7)10.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7)第1章引言1.1 农业大数据的概念与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0358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png)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精准农业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对农田进行全面、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管理和精细操作。
本文将探讨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评述其在提高农田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优化农产品质量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优势。
一、精准农业技术在提高农田利用率方面的应用1. 数据采集和分析精准农业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手段,可以对农田土壤的养分含量、湿度、酸碱度以及植被状况进行精准测量和分析。
通过精确的数据,农民可以合理调配肥料、水源和其他农业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2. 精确配肥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对每块农田的细颗粒化肥料进行准确施用,根据土壤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盐含量的测量结果,自动调节施肥量,确保作物吸收的养分在适宜范围内,避免了浪费和过量施肥带来的土地环境污染。
3. 精细灌溉精准农业技术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和测量农田的土壤湿度,精确计算出作物的灌溉需求。
通过自动灌溉系统的精细调控,既可以节约水源,又可以避免因灌溉不足或过量造成的作物死亡或水分浪费。
二、精准农业技术在减少农药使用方面的应用1. 病虫害预警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对农田的遥感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早期预警。
通过及时发现和追踪病虫害的传播趋势,农民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农药品种和施药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频次和使用量。
2. 精确喷洒精准农业技术利用GPS和喷洒系统的精确定位功能,可以实现对农药的精确喷洒。
根据病虫害分布情况和农田的地形地貌,农机设备可以自动调整喷洒的角度和喷洒量,避免农药过量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问题。
三、精准农业技术在优化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1. 个性化种植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根据农田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求等因素,对不同地块进行个性化种植方案的设计。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行业的应用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行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3db53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9.png)
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行业的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是一种复杂的信息技术,它可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生态污染以及其他目的。
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精准农业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首先,精准农业技术可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
例如,农民可以使用精准农业技术对作物进行可视化定位,以及监测作物的健康状况,以此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精准农业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更精准地控制施肥,浇水,病虫害等,从而有效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其次,精准农业技术还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
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精准地识别病虫害,以及更精准地把握入侵时间,所以农民可以有效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减少药物残留量及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外,精准农业技术还可以减少农业生态污染。
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农民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施肥,浇水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农民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田间植保和在线遥感,以有效减少药残留物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精准农业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农业收益。
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有利的市场行情,以及追踪作物产量和价格变化,更加有效地利用农作物,以提升农业收益。
最后,精准农业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农业服务。
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技术服务,更加有效地使用农业技术服务,更好地提升农业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行业中的应用情况是极其广泛的,它既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生态污染,又可以改善农业收益,改善农业服务等,给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因此,应加强对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大力推广应用,以推动农业发展,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研究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71ca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0.png)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研究精准农业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旨在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精准施肥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并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原理精准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等。
其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农田定位和实时监测,提供农田地块的精确定位服务;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对农田进行监测和影像拍摄,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信息技术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推动精准施肥和精准管理;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根据系统分析的数据提出生产建议和管理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近年来,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精确施肥为例,传统农业中施肥盲目、浪费严重,而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块的施肥量进行精确计算,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进行合理施肥。
此外,精准农业技术还可以实现农田的实时监测,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及时跟踪,为生产提供保障。
三、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前景精准农业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精准农业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同时,政府、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应当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不断改进技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总结上文所述的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将会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农业生产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学习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精准农业技术
![学习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精准农业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c4c13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a.png)
学习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精准农业技术在当今时代,农业生产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精准农业技术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测、管理和决策的农业生产方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这些精准农业技术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精准农业技术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其中,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础。
通过 GPS 技术,我们能够精确获取农田中每个位置的坐标信息,为后续的精准作业提供定位支持。
而 GIS 则可以将这些地理信息与农田的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农田的状况。
遥感技术(RS)也是精准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农田图像和数据,包括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土壤湿度等。
这些信息经过处理和分析后,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传感器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土壤中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肥力等参数;在作物植株上安装传感器,则可以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光合作用效率等。
这些实时数据有助于我们精准地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作业。
了解了精准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
第一步,要进行农田的基础数据采集和分析。
这包括对农田的地形、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种植历史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利用 GIS技术,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农田的数字地图,为后续的精准管理提供基础。
第二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农业生产方案。
例如,对于肥力较低的区域,增加施肥量;对于容易积水的区域,改进排水设施;对于病虫害高发区域,加强监测和防治措施。
在灌溉方面,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灌溉。
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状况,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开启灌溉设备进行灌溉,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水量,精确控制灌溉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70da6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4.png)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对策目录一、前言概述 (2)二、案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2)三、蔬菜种植现状与挑战 (5)四、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8)五、精准农业概述 (11)六、精准农业应用于蔬菜种植的可行性分析 (14)一、前言概述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精准农业的应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虽然智能化、自动化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在蔬菜基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种植者仍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缓慢,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有机、绿色蔬菜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成为蔬菜种植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精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将不断涌现出新的创新点和应用场景。
这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农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案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技术实施难度与成本挑战1、高科技成本过高在精准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各项现代高新技术如地理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传感器、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等的使用,往往伴随着高昂的成本。
这些成本有时甚至超过了通过精准农业技术节约的化肥和管理成本,使得部分农户在经济上难以接受。
因此,如何降低精准农业技术的成本,使其更加普及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2、技术操作复杂性除了成本问题,技术操作的复杂性也是一大障碍。
例如,GIS软件的操作相对复杂,对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农户来说,上手难度较大。
此外,作物产量传感器的缺乏,特别是针对高附加值作物如蔬菜的产量传感器,也限制了精准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
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践
![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4c6c07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8.png)
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践是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精准农业技术的定义、研究现状、应用实践以及未来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定义精准农业技术是指根据种植地、作物、气候等特定条件,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和管理,实现精细施肥、精确排灌、精准喷施药等精细化管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其目的是通过最小化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最大化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收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二、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在数据采集方面,农业传感器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成为主要手段。
在数据处理方面,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应用。
同时,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针对我国农业情况,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
例如,国家农业资源遥感监测和信息服务计划、数字农业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项目的开展,为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三、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实践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实践已经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例如,在水稻生产中,由于气候、土壤和水域条件的复杂性,传统的施肥方法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但通过采用精准农业技术,最大程度利用环境资源,实现施肥的“点对点”传递,避免了过量施肥和浪费资源。
在果蔬种植中,通过数据采集和管理,实现了灌溉的定时定量,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地下水污染。
另外,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畜禽养殖领域。
例如,通过传感器采集牛舍内环境数据,并实现了对饲料的精准量化,最终提高了养殖效率,减少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浪费。
四、精准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例如,随着5G技术的应用,农业数据处理和传输将更加稳定和快速。
智慧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
![智慧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9893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6.png)
智慧农业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在改变。
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所采用。
其中,精准农业技术是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精准农业的含义、技术应用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精准农业技术的含义精准农业技术,简单的说,就是根据作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精确的施肥、灌溉、植保等作业和管理方式。
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多种指标的实时监控,以及对大量农业数据的分析,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稳定和安全。
相比于传统农业方式,精准农业技术更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实现精准农业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备安装在土壤和作物上,可以采集植物的形态、生理以及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气体等等,在以后的生产中进行分析,调整农业生产措施。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和航空器等遥远距离的传感器来获取和记录信息的技术,对于在广域范围内获取大区域植被、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了解农田的状况,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合理的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管理方式。
3、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是根据农作物的地质环境和生长状况,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利用土壤检测仪器,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氮、磷、钾等营养素含量,从而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让农作物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营养。
三、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型,精准农业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其中,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会为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撑。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数据集进行学习、预测和决策,可以有效地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的进行决策和管理,并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
另外,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也是精准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的农业补贴、科研经费和政策扶持等,可以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带动农业生产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农业领域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领域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6497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d.png)
农业领域中的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传感技术等手段,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软件系统,对农田环境、作物需求、病虫草害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管理和优化决策。
在近年来,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精准农业技术在农田环境监测和调控中的应用农田环境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精准农业技术通过物联网、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农田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准确获取农田环境的状态,并结合农作物的需求,实现对农田环境的精确调控。
例如,农田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根据水分状况,智能灌溉系统将自动启动或关闭,使农田中的水分维持在最适宜的范围,避免了传统农业中的浪费和不足。
二、精准农业技术在作物生长调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的关键是作物的生长发育,精准农业技术能够通过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根据作物需求,提供合理的生长调控措施。
比如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利用无人机和高精度GPS技术,对农田中的玉米进行全面监测,收集到的数据包括植株的高度、苗势、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合数据库中的作物生长模型,可及时提供作物生长情况的评估和预测,进而调整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三、精准农业技术在病虫草害防治中的应用病虫草害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病虫草害防治常常依赖农药的大面积喷洒,不仅浪费资源还带来了环境污染。
而精准农业技术通过监测农田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实现精确诊断,并通过精准喷洒技术,将农药精确释放到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大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例如,利用无人机携带的红外相机可以对农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病虫草害的严重程度,进而通过植保无人机进行精确喷洒。
四、精准农业技术在智能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精准农业技术还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全程管理,通过云端平台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种植、养殖、收获等全过程的精确监控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导读: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精准农业也叫精细农业或精确农业,有时也被称作数字农业,通俗地讲就是综合应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
本章分三节,分别介绍现代农业与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基础理论、技术支撑与战略目标。
第三节现代农业与精准农业1.1.1农业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基础部分和最早出现的产业。
“民以食为天”,所以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就有了农业。
那时工业尚未出现。
即使手工业也是在农业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所以那时的社会称为农业社会。
考察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或生产要素就会发现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生产要素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不同的。
在农业社会,生产的发展,主要是农牧业的发展,主要靠两要素即资源与劳动力。
资源是指土地资源和牲口资源。
劳动力是指体力较强的人口。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拥有的资源量和劳动力的多少来决定的。
在工业社会中,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资源和劳动力两要素外,还增加了资金要素,所以称为“生产三要素”或经济发展“三要素”。
资源除了土地资源外,还包括机器和厂房等,劳动力除了农民外,主要还包括工人。
资金在工业社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了资金(本)就可以买到资源和雇佣劳动力,到了工业社会的中后期,又称为资本主义社会。
在工业社会中,农业生产也受“三要素”的影响,资金在农业生产中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有了资金也就有了土地和劳动力。
在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中,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三要素”是必要的保障,还主要依靠知识和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在农业社会主要依靠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在工业社会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和资金;在知识经济或信息社会,主要靠知识和科技,尤其是靠信息技术。
所以农业生产发展的驱动力,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当前人类社会正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或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或生产要靠科学技术,要靠信息。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虽然仍离不开土地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即原来的“生产三要素”仍然是今天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但主要还是要靠科技和信息,而不再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劳动力和资金投入作为首要条件。
虽然资金是非常重要的,但资金主要用于开发农业科技和信息,而不是用于开垦荒地或扩大耕地面积。
劳动力也十分重要,但主要是指有知识的农民和技术人员。
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驱动力重点放在依靠科技和信息,不仅是科学的、符合时代特点和当前的大趋势,而且也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10年来,我国无论在信息传播硬件建设,还是在农业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科技日报,2002)。
目前,我国拥有涉农网站2600多个;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展了“农业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研究”、“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863计划”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建立了20个示范区。
“网络农业”、“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等探索研究也应运而生。
在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科技基础数据库、小麦一玉米连作智能决策系统、农业词表和机器翻译系统、多媒体光盘应用系统、农场管理系统、畜牧营养数据库、土肥信息管理系统、草地信息系统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农业现代化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但对于“现代农业”的理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在20世纪的70年代,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指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
到了90年代,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指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和集约农业。
《百科全书》对农业现代化的注释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改造农业的过程”。
江泽民在20世纪90年代指出:“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基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
他又说:“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正在对农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由定性到量化,由经验到科学;网络技术使农业由分散封闭到信息灵通;精准农业技术使农业由粗放到精准;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使农业管理由宏观到微观。
信息技术正在大大改善农业的分散性、区域性、时空多变性、经验性以及不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的行业弱势,使农业登上信息化的历史巨轮。
在世界人口激增和工业革命的双重压力下,科技和工业革命大潮激发了农业科技革命,出现了化学肥料、合成农药、育种技术、拖拉机和农用电力,外源的物质和能量打破了古代农业封闭式的循环,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
高投入,高产出,也付出了高代价,化学物质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能源的高消耗,深深地困扰着当今社会,近代农业陷入困境,人们又在求索新的出路。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将生产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发展和发展的阶段性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精细化工、新型材料、自动控制、航空航天等现代工程技术也加速了对农业的武装。
紧密贴近作物营养需求,工业与农业相结合以及高效、多元、无公害的肥料生产和施肥技术体系正在形成;灌溉正由传统的沟输畦灌向着激光平地与低压管道输水、精细灌溉与水肥药联用相结合的节水农业方向发展;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是工程设计、新型材料、自动控制、专用品种、专门栽培饲养和植保防疫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生产和管理方式。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是常规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层次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一个崭新的现代农业技术平台。
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将逐渐完善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和生产体系,使现代农业成为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1.1.2农业技术革命农业技术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木犁一铁犁”,从单靠人力劳动到畜力支持劳动,尔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又出现了大量的农业机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大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智力劳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资金也主要用于农业科技开发上,于是在20世纪中叶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革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革命狭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发生在印度的“绿色革命”。
1967~1968年印度开始了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的第一次试验,结果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印度农业发生了巨变。
广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革命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开花结果。
可以说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从绿色革命所提供的新品种获益的。
由于对高肥土壤和水分反应良好的矮秆、半矮秆小麦和水稻品种的使用和推广,全世界粮食产量增加了2倍多,有18个粮食长期匮乏的国家改善了粮食的供应状况或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
我国也从这场绿色革命中受益,依靠传统的精耕细作和现代科技产品相结合,让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此后不久,绿色革命就逐渐暴露其局限性。
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必然要增加大量投资,不仅生产成本高,还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由于大量灌溉,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和盐碱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
2)白色革命1828年法国人莱达诺发明聚氯乙烯,此后德国人又对聚氯乙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38年,美国开始进行聚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
1951年,日本开始试验用塑料薄膜代替油纸和玻璃,此后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
50年代初期,美国在夏威夷将薄膜用于地面覆盖。
1976年日本地面用塑料薄膜覆盖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也正是这一项新技术,在人类农业生产史上掀起了一场以大幅度增产为目的的“白色革命”。
随着世界各国用于地面覆盖的塑料薄膜种类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目前,“白色革命”仍在持续和发展。
市场前景好,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奶品的消费量将不断增加。
特别是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民族强盛,我国将积极实施“奶类行动计划”。
显然,奶业在我国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
3)蓝色革命“蓝色革命”是相对于“绿色革命”与“白色革命”而提出的,被称为当代农业上的三大技术革命之一。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最初,人们用蓝色的大海形象地把这次革命称作“蓝色革命”,后来延伸到包括海洋和内陆水域,把人类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革命,统称为“蓝色革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蓝色革命”越来越成为各界探索关心的热点。
“蓝色革命”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急剧增长的人口对陆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加。
我国海岸线长,水面辽阔,湖泊星罗棋布,具有发展“蓝色革命”的优越条件。
工业生产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对渔业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同时,酷渔滥捕,过度捕捞,也会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同样影响渔业生物资源的繁衍,危害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
放养密度、品种结构、管理手段和养殖工艺等,都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因子,如操作不当,同样可以引起环境恶化、病菌孳生、自相残食而危害水产养殖。
高度重视水生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使渔业资源得到繁衍、增殖和合理开发利用,是实施渔业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4)白色农业近几年来,以高科技手段开发微生物资源的白色农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
白色农业的崛起将改变传统的以动植物生产为主的“二维农业结构”,从而构建起以动物、植物、微生物3者生产并重的“三维农业结构”。
白色农业又称微生物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组建的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白色农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它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生产者穿着白色工作服,在洁净的厂房里工作,不污染环境,故称“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优化配置微生物自然资源,利用微生物惊人的繁殖生产能力,生产人类及动植物所需的营养品、保健品、饲料、肥料等。
它的生产过程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得到稳定的保证,而且节水、节土、节能、不污染环境,可常年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