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散文《毕业了》分析
广播电视编导论文答辩《毕业了》

作品主题
• “毕业”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是一个令 人伤感的词语,是一个青春岁月的缩影, 是一个新的轮回。《毕业了》这个电视 散文,展现的是对毕业的感伤,对四年 大学时光的回忆以及告别。
作品定位
• 作品定位比较广泛。对于正读中学的青少年人 来说,会引起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对于 那些刚告别校园步入社会的人来说,会勾起他 们对这四年大学生活的回忆;对于在社会上滚 爬多年的人来说,那是一杯清新的绿茶,令你 赏心悦目;对于那些享受晚年时光的夕阳老人 来说,那是一杯陈酿的酒,越喝越浓。 • 所以观众乐意看这样题材的片子,就像冬日的 午后喝着咖啡,躺在摇摇椅上晒着太阳一样, 自在地享受着这个电视散文给他们带来的阳光 和快乐。
致谢
• 特别感谢:
•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 郑高鹏教授
毕业设计者
•06级编导与戏文系 电编本科三班
4.2电视散文的剪辑风格
• 电视散文《毕业了》运用了最朴实的剪辑方式, 基本按照大学生活四年的时间顺序,根据散文 的文本和音乐的起承转合进行剪辑的,没有大 的跳跃和强烈的节奏对比。大一时光的剪辑节 奏比较舒缓,展现新生的新奇;大二时光的剪 辑节奏有舒缓进入有激情点的稍动感的节奏, 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大三又转入舒缓的步伐, 对大学生活的深思和反省;大四进而走入抒情 感伤的步调,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即将离校的伤 感和感怀。
浅谈电视散文的视听语言
——解析电视散文《毕业了》 ——解析电视散文《毕业了》 解析电视散文
拍摄构思
• 所拍摄的作品为《毕业了》,以电视散文的形 式,用影像来纪念这四年的美好时光,纪念我 们的大学,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只所 以选择运用电视散文的形式来拍摄制作,源于 电视散文所表现的情感是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 的。其拍摄构思源于央视的一套诗歌电视散文 栏目,纯朴真切感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 雕饰”,可以这样形容它,我认为我们的主题 比较适合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
央视散文《毕业了,我的大学》(转)

央视散文《毕业了,我的大学》(转)篇一:我们毕业了所有视频链接视频资料《大学毕业》(散文) - 袁蛟的日志 - 网易博客[散文]毕业纪念册——别了,我的大学_青春文学_天涯社区大学毕业生致父母的一封信【情感散文】散文-央视散文《毕业了。
我的大学》-大学生活网-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刘牛牛的大学第五年(大学生电影节,11 届短片,华工建院)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大学生毕业超感人短片_刘晓梅_新浪播客喀什师范学院大学生原创 DV 短片——校园启示录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毕业了,再见大学!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华北电力大学首部学生电影那时的他们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山东建筑大学视频-毕业了-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毕业那月,我们说好了都不哭的……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毕业了凤凰花开的路口-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北工大毕业电影《大学再见》-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感动_四川大学自拍_毕业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献给大学快毕业的同学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河北农业大学我们毕业了 - 在线观看 - 56 网视频视频上传视频搜索视频观看视频分享电视散文大学毕业了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毕业大学大学毕业青春我们大学毕业了-电视散文-上下合辑.wmv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原创上下合辑我们大学毕业了阿杰电视散文毕业了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大学毕业伤感电视散文央视忘不了:广州大学毕业感怀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毕业广大广州大学散文毕生生电影散文《印象大学》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写进大学的童话 - 在线观看 - 56 网视频视频上传视频搜索视频观看视频分享 [诗歌散文]毕业了(大学生必看,带上纸巾)03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诗歌散文毕业了大学生《毕业了,来不及说再见》青春短片(新余学院学生毕业作品)纪念完整版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四川教育学院《毕业了.上篇(记忆.幸福)》第一级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四川教育学院大学校园生活毕业 2009 毕业生散文——足迹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今天我们毕业了(安徽工业大学 09 毕业留念)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道尽大学真谛的散文诗《我的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纪念作品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电视散文《那些逝去的青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 0605 班毕业留念 _ 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电视散文毕业《六月·七彩河畔》沈阳大学电视散文,送给即将离开的我们—豆芽作品 - 视频 - 优酷视频 -在线观看今天我们毕业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难说再见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华北电力大学电视散文七月.释怀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江阴学院艺术系 06 影视毕业留念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我和大学分手了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学生作品毕业 DV 短片东华理工大学 -视频散文-《峥嵘岁》_fhx04112215_新浪播客毕业了 2010 电视诗歌散文 cctv3 给那些准备上大学和毕业了的学哥学姐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2010 毕业了电视诗歌散文 cctv3 再见毕业 1 电视散文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毕业生感人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毕业生电视散文毕业留恋大学原创DV自拍毕业了余杰许巍朴树我们要走了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再见,我的大学(西华师范大学)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校园DV毕业了短剧再见,我的大学西华师大当毕业来敲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飞天工作室出品·09 届毕业献礼电视散文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 2010 届陕西科技大学毕业生----电视诗歌散文《2010,我们青春散场》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芗樟融冰陕科大 2010 届毕业生青春散场【山东大学】我的大学——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宣传片 - 视频 - 优酷视频- 在线观看央视散文《毕业了,我的大学》_北津学院吧_贴吧篇二:Xryhup我们毕业了所有视频链接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至纯真情至美意境电视散文《毕业了》评析

至纯真情至美意境电视散文《毕业了》评析至纯真情至美意境——电视散文《毕业了》评析电视诗歌散文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结合,再现以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毕业了》这部电视诗歌散文就成功地将散文与电视艺术相结合,达到了诗歌的意境与电视作品的美学特征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感觉,使人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电视画面所反映的文学意境当中去,从画面到心灵的感知使人们能切身体会作品的制作意图之所在。
电视散文是一种以形传神的电视艺术作品形式,它通过形象的感性的东西要观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讨论《毕业了》作为一部电视散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从视觉冲击到强大的美的感染。
文学描写美。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是将电视与散文结合,那么散文的优美是电视画面反映影像的基础。
《毕业了》这部作品之所以会感动观众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散文内容强大的感染力,简单的画面配合上感人至深的文字才是最令人从平淡中得到启示的。
文章中按照时间顺序,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大学生活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言一语仿佛一个个画面将原本沉积在记忆深处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挖掘出来,非但不让人觉得繁琐,反而更令人怀念,勾起回忆。
所以,《毕业了》的成功之处最首先就起源与散文的优美,才为拍摄提供了一个很有高度的平台,从而进行创作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故事立意美。
电视散文的优美不仅需要优美的散文做基础,更需要电视作品与散文的完美结合,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毕业了》的成功之处在于电视作品的导演与散文的作者选取了同样的角度,本着同样的立意,向着同样的目标迈进。
有的电视作品会用相反或相衬的搜发表现文字的内容和思想,而《毕业了》使用的一种最简单,也是贴切的方式将文字的思想与画面结合,共同选取了毕业时分忧伤的分别之情,使故事更加被经历过大学毕业和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所感染和接受。
画面拍摄美。
画面是电视语言中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所以画面的内容是最能感染观众的。
浅析电视诗歌散文《毕业了》的创作特色

浅析电视诗歌散文《毕业了》的创作特色电视诗歌散文是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文学承载着它情感的流动,画面彰显了它意境的唯美,声音赋予了它表现的灵魂。
《毕业了》这部电视诗歌散文就是电视艺术和文学散文诗歌意境的完美结合,它用最简单的笔触和最至纯至美的意境不加渲染的勾勒出来,使人能够自然而然的融入画面之中,让心灵的感知升华到更深的层次。
本文着重从画面拍摄的多角度立体展现、文学的描述和音乐的搭配来分析电视诗歌散文《毕业了》的创作特色。
一、真实的画面情境书写多角度的情感画面是电视语言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毕业了》用最简单的情节和唯美的画面意境向观众呈现了大学时代的缩影,它强大的美的感染力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运动镜头的结尾用快门特技把画面定格在一幅幅有完整意义的表现画面中。
那时充满浓郁文学气息的校园,那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那些青春洋溢的笑脸在蒙太奇的不断变换中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构成画面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大学时的流金岁月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印记,导演用镜头的细致多角度的呈现了校园的风景,那时的自习室、食堂、宿舍、篮球场、自行车、书本都是记忆里回想起来最深刻的场景,那些记忆的片段通过电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表达方式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情感。
本片每一个角度的变化都是一滴醇厚的甘露,一点点的在观众心里滋生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蕊,伴随着镜头的推进及拉远,花瓣一片片的绽放终开成最盛大的花朵然后一步步走向凋零,然后挥手告别,各自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
二、优美的文学叙述描绘记忆的篇章文学的描写是电视反映画面影像的基础,《毕业了》用并不华丽的词藻却感人至深的文字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校园记忆。
一部好的电视散文作品能够深入人心的不只是画面彰显的张力,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文学的表述,因为它承载着本片主要的情感流动,《毕业了》在一系列的时间顺序贯穿下把大学生活的一点一滴表现出来,它的言语仿如画面,可以把原来沉积在记忆深处的那些细节和感动挖掘出来,触动人的怀念心弦,勾起人的难舍回忆,让人们在这些简单的辞藻中中尽情的沉溺在过往的时光里。
电视散文评论-----毕业了

流淌在字里行字的真情-----评电视散文《毕业了》电视散文《毕业了》是由中央电视台于2005摄制完成的一个电视散文系列作品,创作者深入北京的各所高校,选择了许多典型的画面,捕捉住了许多大学生毕业的瞬间,传递出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际对母校的留恋以及对同学的深深不舍。
《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作为一目前中国唯一仅存的一档常规化播出的电视散文诗歌栏目,是当下整个中国电视荧屏唯一的电视散文及电视诗歌播放平台,在过去的数年里,它为喜欢电视诗歌散文的观众奉献了无数精典的电视散文作品,为了提高电视荧屏的文化品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准确地把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的情感,编导深入大学生群体之中,以采访和画面事现的方式,记录下了毕业这一人生特殊的时间点和瞬间,下面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则电视散文进行评论:首先,是音乐的选择。
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更为集中也比较容易感染观众。
电视作品常用的音乐往往是以配乐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器乐,但是这则电视散文采用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方式来作为毕业主题呈现的手段。
具体表现在《栀子花开》《爱的代价》《我的未来不是梦》《那些花儿》《放心飞去》等都是采用声乐的表现形式,所有编导选择的歌曲都暗合了毕业这一主题,作为校园歌曲,都传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怀恋、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除此之外,音乐与解说词,间隔出现也形成一种叙事节奏,避免了观众单独听音乐或者单独听解说带来的单调。
其次,是解说词的运用。
解说词是电视散文、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电视作品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段。
如果说音乐是一种传情的手段的话,那么解说词的功能更多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能传情又能达意。
好的解说词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一个是撰稿,这需要撰稿人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并且得熟悉解说词写作的规律;第二方面,必须要有合适的人来读。
对于《毕业了》来说,撰稿人姚雪写作的解说词是非常到位和细腻的,因为它以文字的形式敏感地抓住了生活的点滴,比如“这一次我不去闲逛,也不是去门口的网吧上网,更不是买盒饭,我是真的,真的要毕业了”“还记得我们日夜鏖战的屋子吗?自习室的灯还亮着吗”“窗外的晾衣绳,不知飘着谁的白衬杉”都是大学生活真实反映,能够让那些历经大学生活的观众产生深深的共鸣。
初三作文散文《毕业了》550字(共8页PPT)

关键词:毕业典礼,老师,手机,
感情,主持人,用心,节目,校长,讲话, 有所,教室,毕业证,宿舍,家长,没有, 还给,拍照,留念,感触,回到,颁发, 打扫,很美。
初三作文散文《毕业了》
今天毕业,有的兴奋,有的
伤感,但没有一个人哭。
跟老师讲话,好像永远有
话题 说不完的
,老师不让我们哭,
我们都做的很坚强。
初三作文散文
毕业了
550字
毕业 2015.6.3今天我们
今天我们毕业了,昨天晚上和往 常好像不一样。但是昨天晚上我们没 有疯,我们没有说心里话,我们没有 大声去笑,没有去讨论未来,没有人 在那里哭,我们听着慢歌。
今天早上我们都起的很早,我们
事情 都忙着
,打扫卫生,收拾着
床铺。
关键词:毕业,事情,床铺,好像,
我的好姐妹送我出校门,
到车上,给我买水,替我担心。而她
却一个人回家,三年时光,她
一直不离不弃,不紧不慢的陪我度过。
关键词:毕业,伤感,老师,讲话,
话题,姐妹,校门,回家,时光,兴奋, 没有,好像,说不完,不让,坚强,担心, 不离,不弃,度过。
初三作文散文《毕业了》
友谊最长久!
回家以后,我们都释放出了 在学校的情绪,哭了又哭。
吃饭,请客,走到,玩笑,迟到,不会, 舍得。
初三作文散文《毕业了》
。今天毕业典礼,老师
手机 再也没有凶我们拿
,他还给
感情 我们拍照留念。毕竟三年
,
主持 每个人都会不舍。毕业典礼
人很用心,节目都很美,校
长,主任,老师的讲话让我们都
有所感触。
回到教室,老师颁发毕业
证,打扫好卫生,我们拿着书,回
到宿舍,等着家长的到来。
毕业了

语言简洁优美,毕业了这部作品之所以感动观众,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散文内容上的强大魅力,真情实感的文字,平缓抒情的语调,配合着丰富的画面内容,使得这部电视剧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文章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大学生活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言一语都寄予深情,将原本沉积在记忆深处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挖掘出来,“半瓣花上说人情”,正是这些不可忽视的生活细节,通过文字表达勾起回忆,令人怀念。
结构井然有序,本部电视片虽然没有复杂的情节,但是简单的搭配和节奏的变换使得几个简单的画面在屏幕中并不显得单调,反而让人深入其中,流连忘返。本片的音乐配合的也极具特色,轻轻舒缓的音乐伴着富有情调的朗诵,让那种离别气息散发出来,让观众仿佛感同身受。作品中还穿插着许多流行音乐,老狼,朋友,恋恋风尘,栀子花开等充满青春气息的歌曲不仅唱出了毕业生对大学生活的不舍,还让未曾走进大学校门的我对大学充满了向往。这便是声画结合的魅力所在。本片的画面剪辑方面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片子不少地方运用快门特技,将一个个充满欢笑的画面定格,似乎是想让那些美好的瞬间永远停留在记忆深处。此外还有制作精美的文字配着抒情的朗诵,使得文字表现的画面与电视画面相统一。总之,各种剪辑手法的使用,将各种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是本片更具有魅力。
意境古朴清新。整部电视片都萦绕着一种清新唯美的风格,略带伤感的情调,一条条曲折的林荫小路,一朵朵淡雅的小花,一颗颗粗壮的大树,这些构成了大学校园里优美的风景。打篮球,踢足球,拍网球,这一种种凝聚欢笑的娱乐,构成了大学丰富的多彩的生活。一间间教室,一张张课桌,一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厚书,记录着那些埋头苦干的日子。通过这样的回忆,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气氛,久久不能散去。
论电视散文的画面与音响

意的 电视 文学样式 ,电视画面是
其主要 的表现手段 。电视散文把 美 好 的 境 界 直 接 呈 现 在 观 众 面
电视 散 文 画 面 和 音 响 , 的 确 为 开 拓 散 文 的意 境 ,增 强 散 文 的 抒 情 效 果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但 任 何 事 物 都 有 两 个 方 面 ,从 另 一 个 角 度 来 看 , 面 和 音 响 , 为 电视 散 画 又 文 带 来 了 一 定 的局 限 性 。 t9 年 99
乐 和 文 字 、画 面 一 起 共 同 强 化 着 情 感 的 表 达 。 电 视 散 文 的 制 作 者 只要 选 择 了适 合 作 品 情 感 、风 格
的主观 意识 ,对审美对 象进行 审 美体验 。它为审美 主体 提供 的想
象空 间是宽泛 的, 物质依 托 的, 无 甚 至 是 无 指 向 性 的 。读 者 文 化 背
呢?
: 二二二二 二一一:: ’'~ ’二 二 ¨ 一
时 ,也 具 有 电视 这 种 表 现 形 式 与
_ l Il§警 豳 一 一 ; _ 譬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俱来 的缺憾 ,这 缺憾 主要 体现
在两个方 面。 电视 散文 与文 字 散文 相 比 , 抑 制 了人 们 的 审 美 想 象 , 电 视 画 面 的 直 观 性 会 使 散 文 所 描 绘 的 形 象 表 现 得 太 实 ,从 而 消 解 了文 学
散文 是文学体载 中的一种 ,它是
通 过 文 字 媒 介 诉 诸 读 者 。 文 字 的 符 号 意 义 是 文 字 的 特 性 ,也 是 它 的局 限性 。 与视 听 符 号 相 比较 , 语 言永远是 苍 白的、 象 的。因此 , 抽 文字散 文的审美对象 是“ 不见 、 看 听不着 的” 它只能依靠审 美主体 。
电视散文《毕业了》解说词

《毕业了》解说词【前言】九月,熟悉的那片校园,一定又是一片喧嚣热闹。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曾和你们一样,带着满心的欢喜涉足这片陌生的风景,解开肩上的背包,新的生活铺展开来。
从那时开始构筑我生命里最灿烂的一段年纪最自我的一段轻狂岁月!开始体会学术的光芒,开始接近心中的梦想,开始独自应对生活的喜悦悲伤,故事就在夏天和秋天的区间里重复的上演着......就像一幕没有结局的舞台剧,情节没有变,场景没有变,而主角由我们变成你们,同样的年纪,我们在同样的校园里,体验着相似的成长,在终点与起点的交替中,那些记忆里幸福的张扬是否会勾起你我相似的回忆。
盛夏,我离开这里,而在酷暑消散的九月,我把四载的想念订作成礼物,化作祝福,与你分享。
在这个垂柳依依的夏天,在这个溢满伤感的校园,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在这个注定离别的瞬间,这一天,我们就要毕业了!也许毕业那天,我还会像这四年里的每一天一样,沿着再也熟悉不过的路线,走出这个公寓的大门,不过当我的脚步踏出门槛的那一刹那,我将不再是这里的一员,这一次我不是去买盒饭、去附近的网吧上网、去校外的小店闲逛......或者是睡眼惺忪的跑去上课,这一次,我想,我会很郑重的对这个留下我四年青春的地方说声:“再见!”再见了,我的宿舍,再见了,我的朋友,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了,我的大学,【第一章:流金岁月】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它今天的样子,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
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
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观纪录片《毕业了》有感

观纪录片《毕业了》有感导语:毕业的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不舍得,我们都要经过那么一个时段,去奔跑!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片的观后感文章,仅供参考!观纪录片《毕业了》有感伴着一段淡淡的·涩涩的旋律,我和同学们坐在教室的座位上,静静地看了这段视频——《毕业了》。
“毕业了,真的毕业了”,就这“毕业了”简单的三个字,他却是那么的有力量,因为它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种生活划上了句号。
在句号前面是一串串的珍藏与回忆。
曾经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那留下印痕的记忆是那样清晰与深刻。
走出校园的时候,心中感到意外的苍凉与冷静,仿佛在这一刻,突然懂得了许多。
依旧挺立的,是我们整日进进出出·为我们撑起一片乐园的教学楼··宿舍楼,此刻他也失去了往日的飒飒英姿,突然佝偻了似的。
留下我们脚印最多的,大概是那红绿相间的运动场了,在那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欢笑与泪水,留下了我们奋斗的激昂与豪迈,留下了我们默默的牵挂与祝福。
校园的容貌定格了我们流转的记忆,曾经与我们相伴的是给我们勇气与温暖的老师们,曾经和我们携手的是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们。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据了一个无法取代的重要位置,任凭时间的风蚀,他们只会越加凸显,成为我生命中的珍宝。
“毕业了,我们真的毕业了吗?”曾还在反复叩问自己,现在大家已经分散在四海天涯。
“毕业了,我们这的毕业了吗?”在这疑问的怀疑中,我将那往日的记忆装裱起,收藏下。
“毕业了,我们真的毕业了吗?”或许是吧,因为我们总要长大。
时光真的匆匆,我们曾怀着激动与憧憬踏入校门,相聚在一起,如今我们已带着留恋与感伤迈出校门,分散在四方。
曾经值得回忆,现在更值得珍惜,希望我们在一起,演绎人生的真谛。
观纪录片《毕业了》有感自2000年后,电视散文由于缺乏理论准备和文本资源供应而逐渐进入低潮期。
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时期,仍有不少优秀的电视散文作品涌入观众的视野。
《毕业了》就是这样一部佳作。
我们毕业啦结局解析

我们毕业啦结局解析《我们毕业啦》是一部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情感剧,通过几位主人公的成长和情感经历,展现了大学生活中的友情、爱情、亲情以及成长的故事。
以下是对《我们毕业啦》结局的解析。
在剧中,主人公们经历了大学四年的成长和变化。
他们面临着各种选择和困惑,但最终在大学毕业前夕,他们迎来了各自的结局。
首先,男主角李宁和女主角孙莉是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要角色。
他们是大学中的好朋友,也是互相支持和鼓励的存在。
然而,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面临着分离的命运。
李宁得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机会,但需要前往另一个城市。
而孙莉则打算留在原地,做一名教师。
两人面对这个选择,经历了许多痛苦和纠葛。
最终,他们决定为了各自的未来放手,并选择了各自的道路。
这是一个成熟和勇敢的选择,让人感叹他们的成长和坚持。
其次,助演角色小刘和小王的爱情线也是故事中的一大亮点。
小刘原本是一个害羞内向的女孩子,而小王则是一个善于表达的男生。
两人从大一开始就悄悄喜欢着对方,但一直没有勇气表白。
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终于迎来了表白的机会。
他们的感情也是经过了艰难的磨合和考验,最终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故事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让人相信爱情的力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描写。
无论是李宁还是孙莉,他们的家庭都是一个温暖的港湾。
无论是面对工作的选择还是感情的挫折,他们的家人始终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和支持。
亲情的力量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观众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温情的力量。
总结起来,《我们毕业啦》的结局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可能是一种遗憾的,因为两位主人公没有在一起。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各自的选择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收获和成就。
这样的结局给人以启发和反思,让人思考自己的选择和未来的方向。
通过对《我们毕业啦》结局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情感剧,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和人生选择的故事。
它通过主人公们的经历,向观众传递了勇气、坚持和成长的力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毕业散文赏析

毕业散文赏析毕业散文赏析毕业是离别的时候,以下的毕业散文内容,欢迎查看!毕业散文赏析【1】毕业,永远都是那么的伤痛,就像敷在伤口上的那把盐,火燎燎地烧着,为我们的悲欢离合,更为我们分别时满含着泪水却挤出了一个淡淡笑容的虚伪……我们总是那么的故作坚强,总是不愿别人看到我们的眼泪,总是在毕业的前夕向别人担保:“毕业时,我不会哭!”然而在毕业聚会的时候却哭得昏天黑地……毕业,一个让人难舍难分的时刻。
如果我们早就体会过这种悲欢离合的感觉,我们还会抱怨那件校服太单调,那条红领巾带的太麻烦,那间教室太闷热吗……等下一个夏天,教室里坐满了人,可惜不再是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那些老师捉弄人的男生,那些老师八卦矫情的女生,那些不厌其烦说道着的老师吗……那些毕业时的眼泪,是流淌在了我们的脸上,还是流淌在了我们的心里?那日从老师红肿着的眼睛,我们知道,明天,我们就毕业了……平日里吵闹的教室里变得格外安静,每个人的眼里都蓄满了泪水,总是遮掩着轻轻拭去,然后看着那个平日里自己最在意的同学,向他(她)投去的,不是深情地凝望,而是分别的不舍……那段日子里,所有的同学几乎都不管升学考试如何,都整日整日的泡在空间里,发表着自己的毕业感言……不论平时关系好的还是坏的,每一篇日志下都是一连串的回复……那夜我看到同学们给我的回复,看到闺蜜们给我的回复,看到老师们给我的回复,我哭了,哭了很久……六年来的情怎能说散就散,六年来的风风雨雨怎能说忘就忘?那个毕业的前一天,同学们的泪水,深深地刻画在了我的心里……平日里,最调皮的男生在空间上发来一段“要毕业了,不舍……”的说说时,我在他的下面给他回复:“放心吧,没有一个人舍得与你分开,也没有一个人舍得让你说‘不舍’……”我不知道那句话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意思,只是觉得,说出来了,就像毕业一般,尽管是满满的不舍,但终究不会再见……不是不会,只是今生我与你们的一起度过的这段时光,可能已是我们此生惟一的相交点……如若以后还能再见,便是最好;未能再见,只能在默默中安慰自己,我们曾经有过那么一个相交点,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还好我们的生命不是平行线,认识你,我感到很幸福。
电视诗歌散文 毕业了

电视诗歌散文毕业了毕业了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大学四年的光景已经匆匆过去了。
纵然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橙黄的夕阳透过宿舍的窗户洒在脸上,我还是有些不相信,终究还是要离开这个曾经安身立命了四年的地方。
毕业了,离别了。
思绪涌上心头,我不由得开始回忆起那些刻骨铭心的瞬间。
记得刚来大学的时候,我一脸的紧张和期待,背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走进这个陌生的校园。
刚开始的日子,犹如一个孤独的小舟,在人生的海洋中漂泊。
但渐渐地,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一起经历了难忘的熬夜、考试、追星、聚会、旅行,每一次的宿舍聚会、图书馆熬夜、操场慢跑、教室上课,仿佛都成了我心里一副独特的画卷。
毕业了,离别了。
虽然欢笑和泪水交织着,但这四年的大学生活真的是带给我无尽的宝藏。
记得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我对电视剧、电影、音乐、诗歌等艺术作品充满了兴趣,喜欢看看动听动听。
慢慢地,我发现校园中也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对艺术情有独钟。
于是,我参加了校园电视台的招新,成为了一名电视台的成员。
在成为一名导演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剧本创作、摄影技巧、音效制作等等,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一起设计制作节目,一起参与校内电视台的栏目录制,每一次的合作都是如此的充实和快乐。
毕业了,我告别了那个曾经是我第二个家的地方,但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毕业了,离别了。
我感到无比的沉重和留恋。
这里见证了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蜕变为一个勇敢的大学生的过程。
这里有我收获的友谊和爱情,有我经历的挫折和成长。
大学给予我无尽的欢乐和收获,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珍贵和转瞬即逝。
毕业了,不再拥有每天宿舍的欢笑声,不再有教室里的思考声,不再有图书馆里的苦读声,一切都随着毕业的钟声而告别。
毕业了,离别了。
我收拾起寝室的行李,关上门,留下一间空荡荡的房间。
望着窗外的篱笆花开,我心中涌上一股感伤之情。
有人说,大学的离别才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毕业了,离别了。
再见了,这个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的地方。
试论电视文学中电视诗歌散文的艺术特征

试论电视文学中电视诗歌散文的艺术特征作者:国成鑫张明浩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6期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文学又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
而电视文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电视与文学两门学科的艺术特征,它可以指电视屏幕上的一切文学形式,比如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小说等样式,主要是通过电视屏幕特殊的技术手段,把文学创作的规律,形象生动的呈现给观众,给人以审美情趣的影视作品。
文章主要围绕电视文学中的电视诗歌散文展开探讨,分析电视诗歌散文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电视文学;电视诗歌散文;艺术特征一、何为电视文学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以及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而电视文学则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电视与文学两门学科的艺术特征,它可以指电视屏幕上的一切文学形式,比如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小说等样式,主要是通过电视屏幕特殊的技术手段,把文学创作的规律,形象生动的呈现给观众,给人以审美情趣的影视作品。
电视文学使得枯燥无味的文字更加的生动形象且具体化,让静态的文字结合具体的视听语言达到了一种独立的影视作品的文学样式。
二、电视与文学的关系电视文学既然是电视与文学两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特点,也不同于单纯的电视节目样式,电视与文学两者之间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非常的抽象,需要通过读者自己去理解与感悟从而进行转化。
而电视则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无论是前期策划、中期拍摄还是后期制作,电视为观众提供了具体的听觉与视觉形象,即通过视听语言呈现。
电视与文学的结合呈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文学中的文字结合了电视中的视觉与听觉达到了文字、画面、声音的三位一体。
在电视文学中,文字、画面和声音这三大元素是互相补充、相互结合的,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电视诗歌散文的艺术特征电视文学包括了电视屏幕上的一切文学形式,其中电视诗歌散文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电视文学节目样式。
电视散文《冬季·毕业》文学剧本

电视散文《冬季·毕业》场景大纲:一、画面:草地照片(虚焦)一张张照片叠在草地照片上,关于艺术楼大全景,图书馆全景,馨园特写,学生上课,和同学一起在生态园打闹,小树林(生态园),魔方字画外音:毕业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纯真的青春(漫步生态园,两个人恋爱的场景);毕业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你那少轻狂的岁月(打篮球,踢足球的场景);毕业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充满幻想的时代(女孩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场景,女孩戴着耳机走在小路上时不时和鸽子嬉戏的场景,一群鸽子飞走的镜头)二、画外音:一提到毕业,人们就会想到七月,盛夏,以及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能拍就拍,调色,拍不到就截视频);但是,如今我们的毕业却是在这个十二月,寒冬,以及细雨凝结成雪花的季节(现在的场景配雪花,后期做),也许,若干年后,我们回想起这个冬天,并不感觉它是那么的寒冷刺骨,因为还有一束暖光照耀着我们,而这束暖光却来自于你们——我的大学,我的朋友······(阴冷的天气,温暖的太阳,女孩享受阳光侧脸微笑,吸气,走路,生态园动画小人物取景)背景音乐:英文歌(1分钟)三、画外音: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得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作品拍摄,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画面:下课场景,楼上俯拍,去食堂吃饭,拍毕业作品时的剧照,别人的,吃散伙饭,背书包说再见,同学之间各奔东西,情侣各奔东西,两个人走向不同的方向(淡出画面转场)四、采访:采访情侣的认识发展,采访同学之间,采访个人,在大学期间的经历有趣的事,上完大学的感想,采访老师——学生大一到毕业前的变化背景音乐:《爱的代价》画面:之前采访的画面五、画外音:刚刚来到这所大学,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参加大型校庆的兴奋不已画面:刚来时的视频,社团活动时的视频,社团证,校庆的视频,夏雨来时的场景六、画外音:而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青春拔节生长,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
《毕业了》观后感

《毕业了》观后感《毕业了》观后感在周一下午的职业生涯与规划课上,我观看央视新闻调查纪录片《毕业了》。
作为一个入学快一年的大一学生,这个节目还是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这部央视纪录片,以南京大学为背景,记录了毕业在即,三位南大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选择。
一心想去大城市的大四女生覃琦,想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崔龙龙,回到家乡企业应聘的王超强。
他们的学历不低,他们是上流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是同校毕业生中算很优秀的,他们的简历让我们望尘莫及。
然而,即便是他们,面对求职,也一波三折。
正如崔龙龙略带安慰自己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了。
在这部纪录片里,一直在传递这样的信息:工作越来越难找,本科生已经没有了竞争力,研究生都是一抓一大把。
好工作更是竞争激烈,千万人过独木桥,狭路相逢智者胜。
找工作是很容易,但是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却很难。
对于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人而言,无论是否是顶端大学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打拼都不太容易。
竞争很激烈,现实太残酷。
求职,简直是逼着人不断成长。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十分害怕,上流大学的毕业生的求职之路都如此艰辛,那我们未来的求职之路不就更加艰苦?我想起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就有大三的学长跟我们说,好好珍惜大学这三四年。
然而我们从紧张的高中进入宽松的大学后,我们都堕落了,早上不会再像高中一样五点多起床,不会再疯狂的学习,而是天天喊着“及格就好”。
我们每天都浑浑噩噩的度过,进入大学的我们好像忘了四年转瞬即逝,然后毕业的时候不仅留下不少遗憾,还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在求职战场上完败,成为失业大军的一员。
但庆幸的是,看完这部纪录片的我现在还是大一,还有机会补救,补救我曾经浪费的时光,补救我所错过的学习,补救我还没失去的大学生活。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会加强学习,作好职业规划与学习规划,打好基础,查漏补缺,全方面充实自己。
在大学这样一个安要学习场所中保持危机感意识,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这样做,不为别的,就为了不让自己毕业时后悔,为了毕业后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开花落两无言
——浅析电视诗歌散文《毕业了》
《毕业了》这部电视诗歌散文成功地将散文与电视艺术相结合,达到了诗歌的意境与电视作品的美学特征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感觉,使人自然而然地融入电视画面所反映的文学意境中,从画面到心灵的感知使人们能切身体会作品的制作意图之所在。
电视散文是把电视与文学的微妙处表现的交响化而使人兴趣盎然,声画汇聚强化了情感的韵味。
文学构思始终主宰着情感的流动,透过画面散放开来,赋予声画以灵魂。
《毕业了》所带给大家的真是一种唯美的享受。
一、多角度立体展现
导演的镜头,在不同的角度对那些能够勾起观众回忆的事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比如窗外的那只足球,用了俯拍,仰拍,平拍的角度,极尽可能地将其描述的完整,每一个角度的变化都如一滴甘露,它一点点地在观众心里最柔弱的地方滋生出一朵如青春般灿烂的花朵,花瓣一片一片地打开,随着镜头的推进及拉远,它开到了最盛,转而又一片一片地凋零。
自习室里的场景,先是以主观的角度,让观众感觉自己融入了曾经那些记忆里,仿佛回到了自己坐在那里苦读奋战的日子,镜头拉远,一个全景,如即将离开时的回顾,镜头再拉远,便是出门之后无比留恋的一瞥,象征着真正告别了那段生活,然后走向未知的未来。
一系列的摇镜头把要表现的全景一步一步地推向近景,在一些人物描写上给予了一些局部的特写。
每个镜头的描写都是十分细致的,但是却不给人一种乏味,枯燥的感觉。
从一些身边的点滴,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流连忘返。
曾经的校园,食堂,甚至是一条条自己曾经走过的小路都进行了拍摄。
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在里面,但是却可以让人有种赏心悦目的意境。
画面始终围绕着大学生活的一草一木,利用蒙太奇的手法不断变换场景,让我们在观看时更多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拍摄的间隙可以让我们回想起来的也许是停放的自行车、放在窗台上的鞋子、校园里的公用电话、在照毕业的时每个人都带着喜悦的笑脸给我们留下的全是一些很美好的景象。
十足可以看出拍摄者的心思是多么细腻。
二、文字生动优美
《毕业了》这部作品之所以会感动观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散文内容强大的感染力,简单的画面配合上感人至深的文字才能最能令人从平淡中得到启示。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大学生活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言一语仿佛一个个画面,将原来沉积在记忆深处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挖掘出来,非但不让人觉得繁琐,反而更令人怀念,勾起回忆。
所以,《毕业了》的成功之处首先就起源于散文的优美,才为拍摄提供了一个很有高度的平台,从而进行创作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三、音乐运用恰切
电视是声画的结合,所以电视散文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也需要音乐作为画面的解说和搭配。
《毕业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部分主要由画外音和音乐两种形式对画面进行完善。
轻轻的音乐伴着富有情调的朗诵,使散文的意境透进电视作品中,让观众感同身受。
每段文字过后又有一首反映文字感情的歌曲,使得每一小段都能完整地呈现大学中每一阶段的生活,以及这段年华在毕业生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栀子花开》、《爱的代价》、《那些花儿》,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内容与画面和画外音的散文都堪称完美的搭配。
画面里的花开花谢,就真的让观众觉得那些花儿,那些记忆,那些走过我们生命的人,都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静静地为我们开着,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不知道他们还好不好。
画面里记录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事物,仿佛每一样上面都涂抹着那段难忘的青春。
“那是年少时的梦吗?”或许吧,时光就在手掌里面悄悄地溜走了,曾经还怨它缓慢,当终点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才发现四年的光阴,快速到令人以为那是年少时的梦境。
淡淡的忧伤,深深的不舍。
音乐极强的感染力,便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凡经历过毕业的人,都会在眼里蓄满了泪水,仿佛听到了这段青春的脚步声一般。
一个优秀的电视散文,就是要运用电视所具备的声画结合的方式,让观众沉醉并感动,《毕业了》恰切的音画结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四、色彩变换有深意
画外音淡淡地诉说着“大一是橙色的,大二是绿色的,大三是蓝色的,大四是薄薄的灰色。
”伴随着这样的诉说,画面展现了斑斓多彩,充满激情的大一生活。
生机盎然翠绿的树林,一种生长的姿态。
蓝色冷静的夜幕,书柜上堆放的书本,象征着一种渐至成熟的思考。
忙碌奔走的同学,人去楼空的宿舍,留在空旷操场上的篮球,那是离别的色彩,成熟的,淡淡的悲伤的滋味。
画面将观众带回到曾经到过的每一个地点,只是它带上了旧照片一样的黄色,旧电影一样的斑驳,暖色调给人视觉上带来温暖的回忆与感伤,记忆的花瓣变成了一张一张的照片,它象征的是一种融入整个
生命的珍藏。
全片看似只是对大学生活的凌乱记录,实则是通过电视散文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表达方式。
将观众心里都存在,却从未说出的情感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提升,先是触痛了观众心里的那一片柔软,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后一点点地安抚,让观众在花开花落的意境中,拭去眼泪,留下一声长叹。
这是一部真正可以慰籍心灵的优秀电视散文!
至纯真情至美意境
——电视散文《毕业了》评析
电视诗歌散文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结合,再现以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毕业了》这部电视诗歌散文就成功地将散文与电视艺术相结合,达到了诗歌的意境与电视作品的美学特征的完美结合,给人…种舒缓、淡雅、优美的感觉,使人自然而然地融入电视画面所反映的文学意境当中去,从画面到心灵的感知使人们能切身体会作品的制作意图之所在。
电视散文是一种以形传神的电视艺术作品形式,它通过形象的感性的东西要观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下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讨论《毕业了》作为一部电视散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从视觉冲击到强大的美的感染。
文学描写美。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是将电视与散文结合,那么散文的优美是电视画面反映影像的基础。
《毕业了》这部作品之所以会感动观众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散文内容强大的感染力,简单的画面配合上感人至深的文字才最能令人从平淡中得到启示。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将大学生活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言一语仿佛一个个画面,将原本沉积在记忆深处的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挖掘出来,非但不让人觉得繁琐,反而更令人怀念,勾起回忆。
所以《毕业了》的成功之处最首先就起源于散文的优美,才为拍摄提供了一个很有高度的平台,从而进行创作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故事立意美。
电视散文的优美不仅需要优美的散文做基础,更需要电视作品与散文的完美结合,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毕业了》的成功之处在于电视作品的导演与散文的作者选取了同样的角度,本着同样的立意,向着同样的目标迈进。
有的电视作品会用相反或相衬的手法表现文字的内容和思想,《毕业了》使用的一种最简单,也是贴切的方式将文字的思想与画面结合,共同选取了毕业时分忧伤的分别之情,使故事更加被经历过大学毕业和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所感染和接受。
画面拍摄美。
画面是电视语言中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所以画面的内容是最能感染观众的。
《毕业了》这部作品虽然没有很多的画面和复杂情节,但是简单的搭配和节奏的变换使得几个简单的画面在屏幕中并不显得单调,反而让人深入其中,流连忘返。
虽然画面不多,但每个镜头都是精品,所以才不至于看上去重复乏味。
美丽的校园,悠远的小路,青春洋溢的同学都是画面中不争的主体,也正是他们,构成了毕业之时所有的伤感,正是他们,把毕业演绎出来,展现在我们眼前,构成画面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音乐搭配美。
电视是声画的结合,所以电视散文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也需要音乐作为画面的解说和搭配。
《毕业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部分主要由画外音和音乐两种形式对画面进行完善。
轻轻的音乐伴着富有情调的朗诵,使散文的意境透进电视作品中,让观众感同身受;每段文字过后又有一首反映文字感情的歌曲,使得每一小段都能完整地呈现大学中每一阶段的生活,以及这段年华在毕业生的心中留下的痕迹。
我总结了一下这部作晶中用过的音乐作品: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周华健的《朋友》,水木年华的《今天我们要走》和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
当我看过这部片子,再听到在这部作品中用过的音乐的时候,我能想起片中的画面,能想起我的大学生活,我觉得这是一部电视作品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证据。
编辑包装美。
通篇看过以后发现,不仅从创意上、拍摄上、音乐上,更从后期细致的制作上都是《毕业了》这部作品的成功之所在。
从制作精良的字幕,到流畅的下图标,都能看出编导对于这部作品的用心良苦。
虽然片中没有大量的特技,但仅有的几处确实极具风格与特点。
我印象最深的是快门特技的运用。
在运动镜头的结尾用快门特技将画面锁定,停留在一幅幅能够表现完整意思的画面中,进而将文字表现的画面与电视画面相统一,是我从《毕业了》这部电视散文作品中学到的制作手法。
此外,《毕业了》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细节表现象征意义。
印象最深的就是作品多次出现的自行车、挂在寝室窗外的衣服、凌乱放在地上的暖壶、校园里的公共电话,还有结尾时出现的铁轨,一点一滴都是导演对于大学生活的简单缩影,却又让校园中的人一旦看到就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