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A
在标准状况下将1.92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 在标准状况下将1.92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 1.92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 随着铜粉的溶解, 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 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 NO组成 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 的混和气体1.12L 则混和气体中NO 1.12L, NO为 的混和气体1.12L,则混和气体中NO为 A A.112mL B.1008mL C.224mL D.448mL
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 、 、 、 、 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 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 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 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 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G→Q + NaCl ② Q + H2O→X+H2 ③Y + NaOH→G + Q + H2O ④ Z + NaOH→Q + X + 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 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 序为: G Y Q Z X 序为:

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 2、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 NaClO与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则溶液中NaCl NaCl与 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溶液中NaCl与 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C、11︰ D、 A 、9 ︰4 B 、5 ︰4 C、11︰2 D 、1 ︰1 (变化)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 其产物中NaClO、NaClO3、NaCl、H2O经过分析, ClO-、ClO3-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 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 A、1:1 B、4:1 C、1:4 D、5:1 3.84gCu与适量的未知浓度的硝酸反应 与适量的未知浓度的硝酸反应, 3. 将3.84gCu与适量的未知浓度的硝酸反应, 当铜全部溶解完毕后, 当铜全部溶解完毕后,在标准状况下共收集到 (0.22mol) ) 2.24L气体 求反应中消耗的HNO 物质的量。 气体, 2.24L气体,求反应中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

氧化还原重点规律总结

氧化还原重点规律总结
析、数学建模等。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 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为后续的 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03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指 出实验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为
后续的实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04
05
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首先要明确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还原剂在反 应中失去电子。
在实验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操 作技巧,如温度控制、搅拌速 度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 数据和结果,为后续的数据处 理和分析提供依据。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01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去 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
02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 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如谱图分
氧化数概念
定义
氧化数是表示原子或分子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数值。
规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零;在单质中,氧化数为零。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原理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理,通过调整化学计量数使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电池法等方法进行配平。
失电子守恒的规律。
电子转移的方向通常是从失电 子的还原剂转移到得电子的氧 化剂,通过化合价的变化来体
现。
如何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01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 题时,首先要分析反应物和产 物的性质,明确反应过程中电 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02
其次,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 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 电镀、金属冶炼、燃料电池等 。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

神木县第七中学2015届化学备课组必修(1)导学案第周课时班级组别姓名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编号29合作探究1、表现性质的规律:“高氧、低还、中兼”规律(价态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S元素:化合价-2 0 +4 +6代表物H2S S SO2H2SO4(浓) S元素的性质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2、性质强弱的规律(强弱律)(1)比较强弱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产物+弱氧化产物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减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

K+Ca2+Na+Mg2+Al3+(H+) Zn2+Fe2+Sn2+Pb2+Cu2+Fe3+Hg2+Ag+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增强,即氧化性增强。

3、“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优先律)当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先氧化还原性强的,后氧化还原性弱的;当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先还原氧化性强的,后还原氧化性弱的。

4、“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转化律)含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的变化“只靠拢,不交叉”。

编写人王洁审核人学习目标1. 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掌握其内在联系;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重点难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课前预习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的五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五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五大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五大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五大重要规律。

一是守恒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

二是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三是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四是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

五是先后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作用。

现在让我们来幽默风趣地解释这些规律吧。

先看守恒律,这就像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氧化剂和还原剂就像两个精明的商人,氧化剂拿出多少电子,还原剂就得接收多少电子,一个电子都不能少。

氧化剂好比是慷慨的施舍者,每给出一个电子都要记清楚,而还原剂就像勤俭持家的接受者,得到的电子数量必须和对方给出的一样多,不然这场“交易”就不公平啦。

强弱律呢,可以想象成一场力量对决。

氧化剂是强壮的勇士,还原剂是较弱的挑战者。

勇士总是找相对较弱的挑战者战斗,这样才能稳稳获胜,而且胜利后产生的“战利品”(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肯定是没有自己原来那么强大的能力啦。

就像拳击比赛里,厉害的拳手总是找实力稍逊一筹的对手,打完后双方都会有一些变化,变得没有比赛前那么强或者弱得更明显了。

价态律就像是一个身份规则。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的时候,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贵族,只能施舍(具有氧化性),不能接受;处于最低价态的时候,就像一个穷困潦倒的穷人,只能接受(具有还原性),没有东西可以施舍;而处于中间价态呢,就像一个普通的小市民,有时候可以施舍一点,有时候又需要接受一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 守恒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例 1。

14g 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 (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 9.6gB 6.4gC 3.2g D1.6g例2、24 mL 浓度为0.05mol/Lna 2SO 3溶液,恰好与20 mL 浓度与0.02mol/L 的K 2Cr 2O 7溶液完全 反应,则元素Cr 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6 B +3 C +2 D 02、 价态变化规律(2)、岐化规律歧化反应:同种物质分子内同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反应中化合价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

中间价态两边转,即“中间价→高价+低价”例1、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3Cl 2+6NaOH =5NaCl +NaClO 3+3H 2O ,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数之比为 ( )A .1︰1 B .1︰5 C .5︰1 D .3︰2 例2、NO 2被水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NO 2+ H 2O === 2HNO 3+ NO ,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的个数比是( ) A .1︰2 B .1︰3 C .2︰1 D .3︰1(3)、归中规律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也称“反歧化反应”。

Eg:C+CO 2 =====(高温)2CO当有中间价态时,反应才发生,否则反应不发生,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Eg:Fe 2+与Fe 3+、 SO 2和浓硫酸(4)、不交叉规律同一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药降低,低价要升高,他们多变为同一价态,不可能出现交叉现象。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一、就近原则eg: KCIO 3 + 6HCI ===KCI + 3CI 2 f + 3H 2O反应中KCIO3中的氯元素为+5价,而HCI中的氯元素为-1加价,产物中KCI中的氯元素为-1价,Cl? 中的氯元素为0价,那么究竟是由+5到-1、还是由+5到0呢?在这里就运用了就近原则,因+5离0 比+5离-1要近,所以应为+5到0;其中+5价的氯只有一个,而0价的氯有6个,说明6个0价的氯中只有一个是由+5价得电子而转化为0价,其余的5个则必然是由-1价转化而来的。

习题:H2SO4 + H2S ===== S + SO 2? +2H2O 应为:+6价的硫T +4价的硫-2价的硫T 0价的硫转移电子总数为2个电子二、①、同种元素的不同种价态,最高价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Eg:CI有-1 0 +1 +5 +7五种价态当处于-1价时则只有还原性当处于+7价是则只有氧化性而处于0 +1 +5价态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限于兀素、而不是物质:eg: HCI中H为+1价,是氢兀素的最高价,从而导致HCI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而氯则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又致使HCI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所以HCI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不能单纯的看其中某一种元素。

而在物质中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我们就能说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eg:SO2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0、+1、+5、+7均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无-1价,-1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1、0、+1、+5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无+7价)化合价越高,该价态的元素所具有的氧化性越强;反之价态越低该元素的还原性越强也就是说氯的氧化性:+7>+5>+1>0还原性:-1>0>+1>+5*通常只适用于元素,而不是物质eg:HCIO4(高氯酸)中氯元素为+7价高于HCIO中氯元素的+1价,但氧化性却是HCIO> HCIO 4三、左大于右(氧化剂、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eg:2HBr + H 2SO4(浓) Br2 + SO2? + 2H 2O氧化剂:化合价降低H2SO4(浓)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Br2还原剂:化合价升高HBr 还原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SO2氧化性:H2SO4(浓)> Br2还原性:HBr> SO2习题: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顺序12 + SO2 +2H 20 ==== H 2SO4 + 2HI2FeCI 2 + CI2 ====2FeCI 32FeCI 3 + 2HI =====2FeCI 2 + 2HCI + I 2- 2+ -A、I >Fe >CI >SO2-2+ -B、Cl >Fe >SO2>I2+ - -C、Fe2+>I- >Cl- >SO2- 2+ -D、SO2>I >Fe >Cl四、不同种氧化剂氧化同种还原剂时,价态变化越大,对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大eg: Fe + 2HCl ===FeCl 2 +H 2 ①2Fe + Cl2 ==== FeCl 3 ②相应的氧化性:因①式中Fe由0价到+2价,而②中是由0到+3变化了三价,所以氧化性:Cl2> HCl 还原性比较亦然。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
如:浓H2SO4的S只具有氧化性,H2S中的S只 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 〉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
2FeCl3+2KI=2FeCl2+2KCl+I2,
氧化性: FeCl3 〉I2, 还原性:KI >FeCl2。 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 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2SO4,S02(H2S03),S; 还原性: H2S>S>SO2。
3、下列反应属于一种元素还原两种元素的是
( CD )
A. Cl2 +2NaOH===NaCl+ NaClO+ H2O B. 4FeS2+11O2===2Fe2O3+8 SO2 C. HgS+O2 ===Hg+ SO2 D. 2Ag NO3===2Ag+ NO2↑+ O2↑
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
• 一、有关概念 •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
小 结
氧化还原 反应的特征


关 氧 化
氧化还原 反应的实质

原 反
反应物类属
应 的
反应物性质
概 念
反应过程
联 系
反应类型
反应产物
化合价升高
H2 +
失电子 (或电子 对的偏离)
CuO = H2O + Cu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或电子 对的偏向)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性 指 氧化性
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一、“两强两弱”规律: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除高温、电解条件),总是强氧化性物质和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和弱还原性物质。

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应用有二:1、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例如:(’93)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例如: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42-+4H+B.I2+SO2+2H2O=H2SO4+2HIC.H2O2+H2SO4=SO2↑+O2↑+2H2OD.2Fe2++I2=2Fe3++2I-二、“高氧、低还、中兼”规律对于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而言,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S元素化合价-2 0 +4 +6代表物H2S S SO2 H2SO4(浓)S元素的性质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三、“单强离弱、单弱离强”规律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反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b Pb (H) Cu Hg Ag还原性逐渐减弱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Fe3+Ag+氧化性逐渐增强2、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反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需注意的24条基本规律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需注意的24条基本规律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需注意的条基本规律一、元素化合价与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一般只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时,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如:、、等,遇还原剂时、、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一般只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如:(浓) ↑,其中中处于最低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浓氧化成,化合价升高。

再如:、、、、、中处于低价的元素,均可表现较强的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遇到强氧化剂,它作还原剂,遇到强还原剂,它作氧化剂。

如:,当遇到强氧化剂时,它只作还原剂,被氧化为;当遇到强还原剂时,它只作氧化剂,被还原为.注意:最高价元素的物质可以有氧化性,但不一定为强氧化剂,最低价元素的物质可以有还原性,但不一定为强还原剂。

如:中为其最高正价,但氧化性很弱,而中,为其最低负价,但还原性很弱。

二、影响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几种主要因素事物的外在因素总是通过主观因素起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身性质所决定的。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当强弱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来说只有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除此之外,还有浓度、溶液酸碱性、温度、催化剂等外在因素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起影响作用。

.浓度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一般说来,溶液浓度越高,溶质的氧化、还原性就越强。

制氯气反应中,若盐酸浓度过低则反应不能进行;因浓硫酸氧化性强于稀硫酸,所以可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则不能;再如与-浓度较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度较小时发生复分解反应:-↓。

另外,氧化剂、还原剂浓度会使氧化还原产物有所不同,如稀硝酸还原产物一般是气体,浓硝酸还原产物则是。

.温度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一般说来,物质所受温度越高,氧化还原性就越强。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

这类反应涉及到电子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而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而被还原。

以下是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总结:
1. 氧化态和还原态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氧化态是一个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而还原态则是它在反应中获得电子之后的电荷状态。

例如,氧气(O2)中的氧原子具有零氧化态,而水(H2O)中的氧原子则具有-2
氧化态。

2.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并将其他物质氧化的化学物质。

相反,还原剂是指能够捐赠电子并将其他物质还原的化学物质。

例如,氧气(O2)
是一种强氧化剂,而钠(Na)是一种强还原剂。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具体而言,氧化剂接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并因此被还原,而还原剂捐赠一个或多个电子,并因此被氧化。

这个电子转移可以发生在两个原子之间,也可以涉及一个分子或离子中的多个原子。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这种方程式中,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侧,而产物则写在右侧。

在方程式中,氧化剂通常写在左侧,而还原剂则写在右侧。

电子转移的方向可以通过方程式中物质的氧化态变化来确定。

例如,在以下反应中: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铜是还原剂,因为它失去了两个电子,而氧化银离子(Ag+)则是氧化剂,因为它接受了这些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金属单质只具有复原性,金属阳离子具有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和复原性,其单核阴离子只具有复原性。

①归中原那么:某些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如果是相邻价态的,不能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如果是不相邻价态的,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②中间价态理论:两种含有上下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可能起反响;而且,元素的上下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歧化反响:Cl2 + H2O == HCl + HClO③只相撞,不交叉。

H2S + H2SO4(浓) == S↓+ SO2↑+ 2H2O【例4】K35ClO3晶体和含有H37Cl的浓盐酸反响生成氯气,反响方程式为KCl03+6HCl(浓)KCl++3Cl2↑+3H2O,此反响生成氯气的摩尔质量为〔〕A.74g.mol-1B.73.3g.mol-1C.72g.mol-1D.70.6g.mol-1【例5】G、Q、X、Y、Z均为含氯的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①G→Q+NaCl,②Q+H2O→X+H2↑,③Y+NaOH→G+Q+H2O,④Z+NaOH→Q+X+H2O。

试判断氯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X>Y>Z>G>Q B.Y>X>Z>G>Q C.G>Y>Q>Z>X D.X>Z>Q>Y>G3.强氧弱还规律氧化复原反响发生的条件是: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复原剂反响生成较弱的复原剂(复原产物)和较弱的氧化剂(氧化产物)。

(即:强强代弱弱)Zn +CuSO4=Cu +ZnSO4较强复原剂较强氧化剂较弱复原剂较弱氧化剂4.反响先后规律: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复原剂〕,当向溶液中参加另一种复原剂〔或氧化剂〕会把氧化性〔或复原性〕最强的氧化剂〔或复原剂〕先复原〔或氧化〕。

①最强的氧化剂与最强的复原剂最先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反应。

它是指物质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质则被还原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一些基本规律,本文将对这些规律进行探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中电子的转移现象。

其中,氧化反应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而还原反应则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涉及到的物质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剂接收还原剂失去的电子,而还原剂则提供电子给氧化剂。

这种电子转移的过程导致了氧化剂的还原,还原剂的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

2. 氧化反应的规律氧化反应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在氧化反应中,存在着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活泼金属通常会被酸性溶液氧化。

其次,一些物质在与含氧化剂反应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如硫化物、亚硫酸盐等。

此外,一些非金属元素在与氧气反应时也会发生氧化反应,如硫、碳等。

3. 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在还原反应中,也存在着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活泼非金属通常会被酸性溶液还原。

其次,一些含氧物质在与还原剂反应时会发生还原反应,如过氧化氢、高价态氧化物等。

此外,还原反应也可以通过一些电化学方法实现,如电解还原等。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不仅涉及到物质的电子转移,还涉及到反应的平衡问题。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配比关系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平衡位置。

通常情况下,氧化还原反应会趋向于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之间的比例是关键因素。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矛盾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化剂就有还原剂,有氧化反应就有还原反应,有 氧化性就有还原性,有氧化产物就有还原产物,有电子失去就有电子得到,有化合价升 高就有化合价降低,氧化与还原共存在一个体系中。

这一规律揭示了解决氧化还原反应 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重点放在谁升谁降、升到何处降到何处、升了几价降了几价这是 个核心上。

一个只有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一个不可能的反应,写出的方程式是一个永远 也配不平的方程式。

例如,在Cl 2+2NaOH ===NaCl+NaClO+H 2O 反应中,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 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NaOH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既没有体现氧化性, 也没有体现还原性,Cl 2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NaOH 既没有发生氧化反 应,也没有发生还原反应,NaCl 是还原产物,NaClO 是氧化产物,H 2O 既不是氧化产物, 也不是还原产物。

2、电子守恒律: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不仅遵循原子守恒的规律,还遵循电子守恒规律。

电子 守恒律指的是: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即: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n(失去电子)=n(得到电子)电子守恒律揭示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总 数相等的事实。

即: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电子守恒律所形成的化合价升降法将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主导方法。

电子守恒律所形成的电子守恒法将是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主要的快捷方法。

例如,2KClO 32KCl+3O 2↑ 氯元素共得到12e -,氧元素共失去12e -。

3、价态律:氧化性是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还原性是物质失去电子的性质。

所以,元素处 在最高价的微粒一般只具有氧化性,处在最低价的微粒一般只具有还原性,处在中间价 的微粒一般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要看该微粒遇到是强氧化剂还是强还原剂,如 果遇到强氧化剂,它就显示还原性,如果遇到强还原剂,它就显示氧化性。

高考化学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高考化学考点突破: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知识梳理】1.价态规律(1)升降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值相等。

(2)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简记为“两相靠,不相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⑤中不会出现H 2S 转化为SO 2而H 2SO 4转化为S 的情况。

(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2.强弱规律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遵循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即“由强制弱”。

3.先后规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Fe 2+先与Cl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

4.电子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典型例题】题组一电子转移数目判断与计算1.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B项,硫元素发生歧化反应,两个S由0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一个S由0价升高为+4价,总升高4价,共失去4个电子,正确;C项,根据化合价不能交叉的原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5价降到0价,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应从-1价升高到0价,转移电子数是5;D项,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箭头应该是从O指向Cl,故D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1、 氧化性:物质从其它物质中得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给其它物质能力或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非金属性:气态非金属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气态金属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金属活动性:金属单质在水中生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

氧化性≠非金属性还原性≠金属性≠金属活动性2、强弱氧化剂相遇,强氧化剂作氧化剂,弱氧化剂作还原剂 (质量守恒不是唯一标准) 2KMnO 4 + 5H 2O 2 +3 H 2SO 4 === K 2SO 4+ 2Mn SO 4 + 5O 2 + 8H 2O2KMnO 4 + H 2O 2 + 3H 2SO 4 === K 2SO 4+ 2Mn SO 4 +3 O 2 + 4H 2O3、从具体反应判断氧化、还原能力强弱氧化剂: 得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剂: 失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判断不能根据得失电子多少判断(反应剧烈程度才能判断Al 、Na )同一元素一般高价氧化性比低价强;相反特例ClO —>ClO 4—4 如Fe 2+、S 5、最高价无还原性,最低价无氧化性。

例:SO 42-中的S 无还原性,H 2S 中的S 无氧化性6、一般不用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的变多种价态来说明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l 2 + H 2O == HCl + HClO 不能用此反应说明Cl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7、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间不反应。

如:Fe 2+与Fe 3+ (搬家)8、强氧化剂得电子后变弱还原剂;强还原剂失电子后变弱氧化剂;强氧化剂F 2得电子变弱还原剂F —,易得电子就不易失电子;强还原剂Na 失电子变弱氧化剂Na +,易失电子就不易得电子;9、歧化反应:同种物质的同一元素同种价态转变成一高一低化合价的生成物的反应. 歧化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可拆分.(一种物质拆分为氧化剂、还原剂两部分) Cl 2 + H 2O == HCl + HClO 3Cl 2+6KOH==5KCl+ KClO 3+3 H 2O歧化反应的反应物价态在生成物价态的之间。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需要更多资料加VX:wxg757294490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最高价态的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如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H2SO4可干燥SO2;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向中看齐”,最多只能达到相同的价态,而绝不能出现高价变低价,低价变高价的交叉现象,也不会出现价态互变。

如KClO3与盐酸反应,最终+5价Cl变为0价,-1价Cl也变为0价,绝不会出现+5价氯变为-1价。

(2)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

例如:2FeCl3+Cu====2FeCl2+CuCl2,氧化性:Fe3+>Cu2+,还原性:Cu>Fe2+。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首先与溶液中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

例如FeBr2溶液中通入Cl2,若Cl2少量则只氧化Fe2+,若Cl2足量
Fe2+全部氧化完才开始氧化Br-,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先氧化Fe2+。

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一、反应中氧化物收缩,还原物扩大:
当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它所能释放出来的氧化物,就会减少,而它可以接受到的还原物就会增加。

例如,当硫化锌和氯气发生反应,硫化锌氧化为硫酸铜,其中硫化锌就会减少,而氯气则会增加。

二、反应总是把氧元素运送到还原物质:
当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它可以放出氧元素。

然而,这些氧元素的最终目的总是被运送到另一种还原物质,以完成还原反应。

例如,当硫酸铜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时,硫酸铜将氧化为硫化铜,而过氧化钠可以接受这些氧元素,从而发生还原反应。

三、反应通常会产生微量的碱性或酸性物质:
反应的发生是由于物质的微量碱性或酸性物质而影响的。

例如,当一种氧化物和一种还原物发生反应时,反应的本质就是碱性或酸性物质的作用。

四、氧化还原反应是水的重要部分:
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做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帮助鱼从水中获取有氧气,还有些藻类也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

虽然水中反应的含量不多,但是它们可以维持水体中的氧化还原平衡,使得水能满足生物的需要。

它们也清除了陆地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使陆地生态系统能够得到保护。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实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实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实例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涉及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物质的电荷状态发生改变,通常涉及电子的转移。

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遵循一些基本规律:1. 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涉及至少一个物质的氧化和至少一个物质的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两个基本的粒子:电子(e-)和质子(H+)。

电子转移使得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成为可能。

3.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被氧化的物质。

氧化剂接受物质的电子,而还原剂提供电子。

实例以下是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1. 金属铁在空气中氧化成铁(III)氧化物(Fe2O3)。

反应方程式如下:4Fe + 3O2 -> 2Fe2O3在这个反应中,铁原子(Fe)失去了电子,被氧气(O2)氧化,形成铁(III)离子(Fe3+),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

2. 氧气(O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水(H2O)。

反应方程式如下:2H2 + O2 -> 2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气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形成氢离子(H+),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

3. 铝(Al)和氧气(O2)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

反应方程式如下:4Al + 3O2 -> 2Al2O3在这个反应中,铝原子(Al)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形成铝(III)离子(Al3+),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

这些实例展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电子的转移使得反应能够发生。

总结起来,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了解反应规律和实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五大规律:
1.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值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4.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5.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理概念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做氧化反应,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即是说氧化剂在使被氧化物质氧化时,自身也被还原。

而还原剂在使被还原物还原时,自身也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实质是发生电子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
大全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
1、 氧化性:物质从其它物质中得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非金属性:气态非金属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气态金属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金属活动性:金属单质在水中生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

氧化性≠非金属性
还原性≠金属性≠金属活动性
2、强弱氧化剂相遇,强氧化剂作氧化剂,弱氧化剂作还原剂 (质量守恒不是唯一标准)
2KMnO 4 + 5H 2O 2 +3 H 2SO 4 === K 2SO 4+ 2Mn SO 4 + 5O 2 + 8H 2O 2KMnO 4 + H 2O 2 + 3H 2SO 4 === K 2SO 4+ 2Mn SO 4 +3 O 2 + 4H 2O 3、从具体反应判断氧化、还原能力强弱
氧化剂: 得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剂: 失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
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判断不能根据得失电子多少判断(反应剧烈程度才能
判断Al 、Na)
同一元素一般高价氧化性比低价强;相反特例ClO —>ClO 4—
4 如Fe 2+、S
5
例:SO 42—中的S 无还原性,H 2S 中的S 无氧化性
6、一般不用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的变多种价态来说明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l 2 + H 2O == HCl + HClO 不能用此反应说明Cl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7、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间不反应。

如:Fe 2+与Fe 3+ (搬家)
8、强氧化剂得电子后变弱还原剂;强还原剂失电子后变弱氧化剂; 强氧化剂F 2得电子变弱还原剂F —,易得电子就不易失电子; 强还原剂Na 失电子变弱氧化剂Na +,易失电子就不易得电子;
9、歧化反应:同种物质的同一元素同种价态转变成一高一低化合价的生成物的反应。

不能等同但有
歧化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可拆分。

(一种物质拆分为氧化剂、还原剂两部分)
Cl 2 + H 2O == HCl + HClO 3Cl 2+6KOH==5KCl+ KClO 3+3 H 2O 歧化反应的反应物价态在生成物价态的之间。

10、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生成一种价态生成物的反应。

——————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5NH 4NO 3=== 4N 2 ↑+ 2HNO 3 + 9H 2O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拆分) 11、氧化剂、还原剂质量比问题(同一物质可拆分) 3Cl 2 + 6KOH === 5KCl + KClO 3 + 3H 2O
12、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同一物质可拆分,质量比问题
5NH 4NO 3=== 4N 2 + 2HNO 3 + 9H 2O KClO 3+6HCl == 3Cl 2↑+ KCl + 3 H 2O SO 2 + 2H 2S==3S+2 H 2O CaH 2+2 H 2O == 2H 2↑+Ca(OH)2 13、被氧化、被还原对应关系
MnO 2 + 4HCl === MnCl 2 + Cl 2↑+ 2H 2O 2KMnO 4 + 16HCl == 2MnCl 2 +5 Cl 2↑+2KCl + 8H 2O
3Cu + 8 HNO 3 === 3Cu(NO 3)2+ 2NO ↑+ 4 H 2O Cu + 4 HNO 3(浓) === Cu(NO 3)2+ 2NO 2↑+ 2H 2O
14、化合态变游离态不一定被还原
Cu 2+ Cu 被还原 2I — I 2被氧化
15、记忆:升失(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降得(电子) (被)还原(是)氧化剂
16、单线桥、双线桥氧化还原电子转移表示法。

双线桥电子转移表示法:双线桥跨过等号指向同一元素,得失电子的元素分开画线桥。

单线桥:线桥在反应物中从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线桥上写电子转移总数。

电子转移——得失电子过程的总称。

S +2KNO 3 + 3C === K 2S+N 2↑+CO 2↑ 电子转移总数== 得电子总数 === 失电子总数 ≠得失电子总数之和(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电子转移总数是方程式是系数最小时的得或失电子总数........................ 得电子总数 === (得电子的原子个数) × (一个原子的得电子数) 失电子总数 === (失电子的原子个数) × (一个原子的失电子数) 一个原子的得电子数=反应物化合价— 生成物化合价
一个原子的失电子数=生成物化合价—反应物化合价
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与完全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有直接关系 部分变化的原子总数==总原子数—未变的原子总数
部分变化的原子总数==总原子数—完全变化的原子数(适合归中反应、歧化反应)
7、电子得失总数最小 A 、系数最简 B 、电子转移方向正确
2KMnO 4 + H 2O 2 + 3H 2SO 4 === K 2SO 4+ 2Mn SO 4 +3 O 2 + 4H 2O
18、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电子转移沿最短途径进行,此时电子得失总数最小。


32+ KCl + 3 H 2O 不是最短途径
2FeS + 6H 2SO 4(浓)==Fe 2(SO 4)3 +2S+3SO 2↑+ 6H 2O
失6×e —
将所有化合价画在数轴上不出现交叉,即氧化产物化合价≤还原产物化合价
19、歧化反应的反应物价态在生成物价态的之间。

同种元素价态变化一升一降,转移路径不交叉。

20、得失电子易向相邻价态转化。

Fe 3+ Fe 2+ MnO 4— MnO 2(干态) MnO 4— Mn 2+(酸性) 21、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反应。

如Fe 3+ 与 Fe 2+
22、常见氧化剂:O 2、O 3、Cl 2、浓H 2SO 4、HNO 3、KMnO 4、FeCl 3 23、常见还原剂:Al 、Zn 、Fe 、C 、H 2、CO
24、氧化性强弱:KMnO 4>Cl 2>浓H 2SO 4>Br 2>Fe 3+>I 2>Cu 2+>H +>Fe 2+ 25、还原性强弱:Fe >H 2>Cu >I —>SO 2>Fe 2+>Br —>Cl —>Mn 2+ 26、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 (与金属活动顺序相反)
Ag +>Fe 3+>Cu 2+>Pb 2+>Sn 2+>Fe 2+>Zn 2+>Al 3+>Mg 2+>Na +>Ca 2+>K + 27、常见氧化剂
a 、 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 F 2、Cl 2、Br 2、I 2、O 2、O 3
b 、 变价元素中的高价态化合物:KMnO 4 、KClO 3 、Fe 3+
、K 2Cr 2O 7、浓H 2SO 4
浓稀HNO 3、固体硝酸盐
c 、 电离出H +的物质:稀硫酸、稀HCl (表现H +
的氧化性) d 、 其它:HClO 、Ca(ClO)2、MnO 2、Na 2O 2、NO 2、H 2O 2、
银氨溶液 Ag(NH 3)2OH 、新制Cu(OH)2
28、常见还原剂
a 、 金属性较强的单质 K 、Na 、Mg 、Al 、Fe 、Zn
b 、 某些非金属单质 H 2、C 、Si
c 、 变价元素中的低价态化合物:CO 、H 2S 、硫化物、Fe 2+
、Fe(OH)2、HBr 、HI 、碘化物、 SO 2及亚硫酸盐
d 、 其它:单质S 、Sn 2+
、浓HCl 、NH 3
29、氧化还原反应规则
A 、方程式系数最小
B 、方程式系数之和最小
C 、电子转移总数最小
D 、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E 、电荷平衡
F 、质量守恒
G 、同种元素电子得失途径最短 H 、不同元素电子转移方向正确 I 、歧化反应价态
J 、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间不反应
30、出错问题 Na 2S 2O 3 + 2HCl === NaCl + SO 2+S + H 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