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必修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adc3ddb3186bceb19e8bb22.png)
例2:当60º E的地方时是9点时,120º W是 几点? 经度差=180º ,地方时差=12小时,
所求地点在西,所以9—12=-3小时, ﹣3+24=21小时(前一天)
例3: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50分钟, 兰州的经度是103º 50'E,求北京的经度。
三、日界线
1、概念: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 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 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 线”。它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0时经线) 2、日期变更:日界线两侧日期要变更 0点(24点) 180°
天一减
加一天
天一加
减一天
3、日期范围确定: 从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今天的范围 从0时经线向西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昨天的范围
D
A.AM为晨线 B.MB为晨线 C.AMB为昏线 D.AMB为晨线
18:00 昏线
24:00 (0:00)
N
晨线 6:00
12:00
方法技巧: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
(1)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6时, 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18时。 (2)直射点所在经度的时间为正午12 时,与正午相对的经线为子夜。
0点(24点) 180°
昨天
今天
昨天
日期变更规则:
东11区 13时
12 区 14时
西11区 15时
①东、西12区同属12区,钟点相同; 但日期相差一天。
②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西
东
下图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 例 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31e97cddccda38376baf2a.png)
7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8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原因
太阳光照射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思考: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会有昼夜交替吗?
昼夜交替的界限叫晨昏线
9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晨昏线定义: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昏线 越过晨线,白昼开始;越过昏线,黑夜来临
3.地方时和区时
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 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 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二)地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的地理意义
3.地方时和区时
特点: ①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 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 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③ 经度差15°,地方时差1个小时。经度差 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
(一)、地球的自传
思考:
线速度和角速度 随纬度变化的一 般规律?
5
(一)、地球的自传
纬度 线速度(千米\时) 角速度(度\时) 0° 1670 15 30° 1447 15 45° 1181 15 60° 837 15 90° 0 0
归纳:地球的表面除了南北两个极点为0°外,任何
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为15°。而地球自转线速度,则 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线速度以赤道为界向南北 纬递减。
注意:极点上没有角速度,没有线速度。
6
(一)、地球的自传
地球的自转周期有两个,一个是以 太阳为参照的太阳日(也就是24小 时),在一个太阳日里,地球自转 了360°59′;一个是以恒星为参照 物,在一个恒星日里,地球只自转 了360,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如 图:图中我标的角度就是地球在太 阳日里多转的59′,实际上就是地 球在一个太阳日公转的角度。。。。 简单点说就是:太阳日就是地球上 固定一点看到太阳的时间,它转了 不是360°,而是大于360°的 360°59′,用时 24小时整 。。。恒星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圈的 时间(严格的一圈)是360°,用时 是 23小时56分4秒
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5413ed000b1c59eef8c7b4a4.png)
夜弧
赤道 黑 夜
晨 地球是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
昏 线
太
白
阳 昼弧
天
光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D)
A.一个恒星日
B.24小时3分56秒
C.23小时56分4秒 D.24小时
2、若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会出现
(B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年 C.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半年 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要比现在小
4月11日。
(1)则甲的时间为: A
A.3时 B.9时
C.15时 D.12时
N
(2)北京时间是:D A.10日8时 B.10日20时
甲·
C.11日20时 D.11日8时
120°E
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1.求地区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 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即“东加西减”。 3.如果存在交通位移,计算时要考虑时间的消耗。 4.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 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 天。
第三节
课标
1.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意义:昼夜更替、 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移
2地球的公转特征及其意义:昼夜长短 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探究1 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探究2 地球自转的周期
15º 0º 15º 30º 45º
180º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7be221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3.png)
180°时间法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例如:
(3)明确日期范围类问题的解法
解法一 数轴法 求出0时所在经线+科学绘图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共占16小时,全球的2/3180°是几点?180°是16点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轴
北极星
1.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概念、方向、周期、速度)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附近。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仰角_______。北极星指示正北。赤道上看,北极星位于地平线上。南半球无法看到北极星。
北极星
越大
1)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叫地球自转。
①经线展开图示
②极地投影图示
从0时经线开始往东到180º经线为新的一天
从0时经线开始往西到180º经线为旧的一天
N
0时
180º
明确日期范围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的经线。(时间计算)
解法二
(3)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1)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同经同时经度每隔④______,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⑤_____,地方时相差4分钟计算:位置在东用加法,位置在西用减法;东加西减
15°
1°
相对位置越靠东,地方时越早,相对位置越靠西,地方时越迟;东早西晚、东大西小
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运动——3自转的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运动——3自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0fee7e4b9d528ea80c77910.png)
18时
0时
子 夜
太
正
午 12时 阳
日照图的分析:
6时
(1)抓住“自转方向”,找出晨线、昏线及6点和18点经线
(2)抓住昼夜半球“中间线”,发现12点和0点经线
探究点五:区时计算
计算依据: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任意两个时区相差几个时区, 区时也就相差几个小时。
1.已知东八区为9月15日8:00,求下列时区的区时: 东九区:9月15日9:00 西五区: 9月14日19:00 中时区:9月15日0:00(或9月14日24:00) 东十二区:9月15日12:00 西十二区:9月14日12:00 2.你能总结出区时的计算公式吗?和同学们分享一 下吧!
(1)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中时区(零时区) (2)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时间
(2)重要国家使用的标准时 中国? 北京---东八区 美国? 东部纽约(西五区)----西部洛杉矶(西八区) 英国? 伦敦----中时区 俄罗斯? 莫斯科----东三区 印度? 新德里孟买----东5.5区
7.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 120°E的地方时
2 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定义: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用“h”表示)
h
h
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周期是24小时即1太阳日
2.太阳高度(角)
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 90° 昼半球太阳高度 >0° , 夜半球太阳高度 <0° , 晨昏线,太阳高度 =0° ,太阳刚好在 地平线 上
(3)若右图中F为太阳直射点
(2)0 ° (或地方时0点) 180° 3:00
3时区
西
东
……
中
时
区
15 ° 西
15 °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a031fa6b0717fd5370cdc01.png)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20º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º´N或70ºS。
2、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
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2)时区与区时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如图4-14。
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运动—自转的地理意义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球运动—自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5c546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c.png)
(1)东八区中央经线度数? (2)东八区范围? (3)东十二区范围? (4)西经126度在哪个时区? (5)东三区和西五区相差几个小时? (6)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相差几个小时?
(7)西经70度所在时区和西经140度所在 时区相差几个小时?
常 见 光 照 图
二.时间的差异
原理:1.地方时东早(先到)西晚(后到)。 (同东,越大越东;同西,越小越东;一东一西,东在东) 2. 经度每隔15°,地方时差一小时; 1°=4分钟
计算: 1.经度差=同减易加
2.时间差=经度差×4分钟 3.“东加西减” 若未知在东,已知+时间差;若未知在西,已知-时间差
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 2、当20ºE为1点时,求40 ºW为几点? 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 E为几点?
12点20分 前一天21点 第二天2点
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1、当东经150º为8点,6点在哪儿? 东经120º 2、当西经120º为9点,15点在哪儿? 西经30º 3、当东经30º为8点,5点在哪儿? 西经15º
(1)人为规定:
180º
西
东
国际上规定以180º经线与地球上日期的 分界线基本重合,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定线不定时)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2)自然形成:
地方时为0时经线(定时不定线)
减一天
加一天
东
西
十
十
二
二
区
区
0时以东为新一天 ,180º以东为旧一天
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 越明显。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c42524abe23482fb4da4caf.png)
(2)求时区差
(3)东加西减 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
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
时区和区时
2. 区时
(1)定义
(2)计算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 70°W所在地的区时?
步骤(求区时) (1)求所在地的时区
西五区
15° 求所在地时区=某地经度÷ ___________
减去时区差,减去13小时
例题:1、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 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 8.7 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 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 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 方,据此回答。 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D )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2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保( 60°N , 30°E )起飞,向西南 经过 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 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据此回答 飞机到达哈瓦那里,当地时间是 ( D)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小结:
1、概念:因经度不同的时刻。每隔经度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2、计算方法: (东加西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例1、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
14点4分
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 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110°W
(2015· 新课标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 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 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 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2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 12:00和14:00~18:00作 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 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 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 选在当地时间的 A. 8:00~9:00 B. B. 11:00~1 2:00 C. 14:00~15:00 D. 17:00~18:00
地理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理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17c11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f.png)
地理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运动之一,它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昼夜变化。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所以每天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经过近似一天的时间,地球上的不同地区都会经历白天和黑夜,这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基本时间单位。
地球不同经度上的时差也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比如当中国北京时间是上午9点时,美国纽约的时间就是上午8点。
这种时差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进行跨时区的国际交流和商业活动时需要进行协调,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其次,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球表面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大气层随之旋转,形成了各种气候系统和风带分布。
赤道附近气温高,空气升温,造成空气上升,形成赤道上空的升腾气流。
由于地球自转效应,这些气流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东北风和东南风,分别被称为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和南半球的东南季风。
而在地球的两极地区,由于地球自转效应,空气较冷,下降下来形成了极地东风和极地西风,这导致了北极和南极地区极为寒冷和干燥的气候。
风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它可以影响降水分布和水循环,从而影响气候和植被分布。
此外,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形状的偏离。
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的物质向地球自转轴方向“挤压”,使得地球在赤道周围呈现扁球状。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要大,地球的南北两极是稍微扁平的。
这种扁球状的地球形状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产生了影响。
比如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使得地球上海洋水和大气层在赤道周围堆积,形成了赤道上最低的海平面,进而影响了海洋循环和气候分布。
此外,地球自转还可以引起地球的地壳运动,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和地球板块的运动。
地壳运动对地球的地理构造和地形地貌变化,如山脉的形成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结起来,地球的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运动之一,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自转特征及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特征及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0fecd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7.png)
地球自转特征及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的特征(一)方向1.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周期1. 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它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点,地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
2. 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点。
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360°59′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
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天的时间。
(三)速度1. 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小时。
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为0。
2.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千米/小时;两极点的线速度为0。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例如,在海拔较高的山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要大。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1. 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为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半球。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2. 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这就使得地球上各地有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对生物的作息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人类的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植物的白天光合作用、夜晚呼吸作用等都与昼夜交替的周期密切相关。
(二)地方时1.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这样,东边地点的时刻就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
2. 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例如,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可以通过经度差计算出时间差,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
如东经120°的地方时为12时,求东经135°的地方时,两者经度差为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且东经135°在东经120°东边,所以东经135°的地方时为13时。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3a567ce009581b6ad9eb11.png)
4.不理解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问题解决
一、知识拓展— —经纬网
➢纬线和经线主 要特点的比较
➢经度和纬度 的划分
➢经纬网的应用
❖经线和经度 东经116°或116°E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经线特点 1. 是半圆 2. 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 3. 指示南北方向 4、变化显示为东西方向 5.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 分为两半。
B.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的界线
C.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几条重要的纬线
应用:
A. 0°纬线
划分南、北半球;
B.30°60°纬线
划分高中低纬度
C. 23.5°和66.5°纬线 划分五带;
即学即练
90°
135°
180°
结论 在北极图上,图 的正中心是北方,图
45° A C N 60°
8.图中,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 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 B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概况, 即方向、周期和速度,并且复习了 初中学的经纬网,还学习了昼夜交 替、地转偏向力。
课后作业
1.熟悉本课主要内容(知识点); 2.完成固学案作业; 3.自主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3. 地球自转周期; 4. 掌握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5.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现象
(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
问题展示
1.不能熟练判读经纬线,并认识几 条重要的经纬线;
必修1 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必修1 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37ec40c03d8ce2f01662300.png)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产生原因:地球是、的球体。
昼夜现象 分界线(圈): 线(圈)。
晨昏线可分为 线和 线。
晨昏线把每条纬线分成了两部分,其中在昼半球的纬线叫 ,在夜半球的纬线叫 。
原因:地球在不断的 。
周期: 小时(太阳日)。
昼夜交替 意义:调节地表的 ,使白天不至于过热,晚上不至于过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制约着人们的 制度。
2、晨线和昏线的判定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
根据该方法判断图中AB 、AP 、PC 是晨线还是昏线。
先判断这两幅图中是侧视图的是 ,是俯视图的是 。
在字母后面写上晨线或者是昏线 AB : AP : PC :3、读必修一图册图P12“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分布图”左侧三个小图,观察晨昏线与经线、赤道的关系回答:晨昏线是否全都与经线重合? 。
在什么时间出现重合? 日。
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是:晨昏线总是 赤道。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思考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地心的关系。
在图3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 侧视图中晨昏线的画法 过地心垂直于太阳光线。
2、画出下面三幅图中的太阳光线,并写出相应的节气(可参照图册P12)提示在侧视图中 太阳光线与 晨昏线垂直 且均穿过地心节气 节气 节气3、晨昏线的在地球表面移动方向是 ,移动的角速度是 °/小时(提示: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及速度考虑)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太阳照射D.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不发光不透明B.地球的自转C.地球绕日公转D.晨昏圈的存在3.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24小时) C.23时56分4秒4.如果地球不自转,只绕太阳公转,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没有昼夜现象 B.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C.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年5.如果用a 表示晨线,b 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6、判断下图中的是晨线还是昏线。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15abf0c16fc700abb68fc6a.png)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及自转地理意义【高考目标定位】【基础知识梳理】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昼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见右图);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即24小时。
(注意:昼夜更替与昼夜现象的区别)(2)产生时差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每相差15个经度,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
地方时计算方法:钟点东加西减,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每隔1°,相差4分钟)(3)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a.规律:在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
b.影响:地球上,气流和水流等流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如自西向东流的长江其南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为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泥沙多沉积在北岸。
【例题1】读“地球公转轨道图”从北极上空垂直俯视轨道平面),回答:(1)在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在A、B、C、D四点中,近日点位于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位于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
(3)A、B、C、D四点中日地距离比较,由近到远的排列依次是_______。
(4)A、B、C、D四点公转速度比较,角速度、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_______。
【例题2】读侧视图1:写出各点的地方时读俯视图2或变式图:写出各点的地方时,此时北京时间是图1 图2判断方法: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或昼半球最中间经线)为地方时时。
夜半球最中间经线的地方时为时。
1.3-1 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
![1.3-1 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12add8bdaef5ef7ba0d3cf4.png)
晨线
昏线
• 判读晨昏线以及晨昏线上的时间:
18:00
昏线 24:00 (0:00)
N
晨线
12:00
太 阳 光
6:00
2.地方时
思考:比较北京和西安日出早 晚?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 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 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 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 之分。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称为地方时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有一位母亲在远洋轮船上生下一对双胞胎, 结果人们发现姐姐出生的日期是7月28日,妹 妹出生的日期是7月27日,这是怎么回事呢?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公转
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一、自转的基本特点
北极星 (1)自转中心:
地轴北端始终 指向 北极星
太 阳 光
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 ,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的划分
全球跨经度360°共 分24个时区 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中时区
时区的划分
7.5° 7.5°
时区的划分
西时区 东时区
日界线的故事:
有一位母亲在远洋轮船上生下一对双胞胎, 结果人们发现姐姐出生的日期是7月28日,妹 妹出生的日期是7月27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轮船经过了日界线,日界线两侧日 期不同,姐妹分别在日界线两侧出生,生日自 然就不同了。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看)
2.地方时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偏移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 4.地球椭球体的形状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小知识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https://img.taocdn.com/s3/m/6d08f524c1c708a1294a4467.png)
P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18点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通过地心的大圆。
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
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分为晨线和昏线。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的应用:①确定地方时、日期、季节
12:00
极昼
(4)在一年中,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如何?
AB是______线,AC为______线
图(一)表定示_西____五___节区气,区D点地时方时为____点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9~20题。
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跃的是:
据此完成19~20题。
晨昏线的应用:①确定地方时、日期、季节
(5)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跃晨昏线上空时,当地时间是8日19时。
N 6日5时20分 D.
图(十)中,极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M点(切点)地方时为______点,有______现象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14)晨昏线(在圈春)分平、分 秋地分球与吗经?线重合,其它时间与经线呈一夹角。
阿沿根地廷 表潘水帕平斯运草动原物牧体草的枯偏黄移。
图(7中十的一斜)线中示,意R晨点昏地线方。时为________点
P 图(2是四“)神中舟,八A号EC冶为与昼“弧天(宫跨一经号度”1首40次°对)接,空CB间A位为置夜示弧意,图昼。长__________,夜长______________
N
B
图5
10.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 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 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P
M
M
A
N
1.3.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转偏向力)
![1.3.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转偏向力)](https://img.taocdn.com/s3/m/e6b109f53186bceb19e8bb9d.png)
例: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我国“神州”五 号载人飞船在酒泉顺利升空。此时某宾馆墙上的四座 时钟指示的钟点,错误的是: AC
A
东京(东9区)
B
洛杉矶(西8区)
C
莫斯科(东2区)
D
伦敦(中时区)
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N)起 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 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四川 省内江市(29.5°N)降落。回答: 11 (1)飞机飞行了___________ 小时。 105°E (2)内江市的经度为 _ _______ 。 加拿大、俄罗斯、蒙古 (3)飞机途经的国家有美国、_______ 和中国。 (4)如起飞时费城的区时为10月1日8时, 那么降落时内江的时间(北京时间)为 10月2日8时 ________________ 。
例:已知西经60°W为10点,求 90°E地方时?
地方时的推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 注:“东加西减” 例:甲地经度为1360E,乙地经度为 120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 时的时间。
1200E 乙11时
经度相差160
1360E 甲
甲地时间=11+(16×4)=12:04
150º W
西十二区 180°
45º E
150º E东十一区 东来自区东十二区7.5º E
东一区 22.5º E
东二区 东三区
37.5º E
172.5º E
52.5º E
157.5º E 142.5º E
地球自转方向
时区: 中央经线:
区时:
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 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等于时区数×15 ° 定义:就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计算:东加西减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开课有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开课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e9e9b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0.png)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章:地球自转1.1 地球自转的概念解释地球自转的含义,即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现象。
强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 地球自转的周期说明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解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最快,极地地区最慢。
1.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探讨地球自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
解释地球自转对昼夜更替的影响,即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
第二章:地球公转2.1 地球公转的概念解释地球公转的含义,即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强调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2 地球公转的周期说明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解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接近近日点时最快,接近远日点时最慢。
2.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探讨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即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解释地球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即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长短变化。
第三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1 地球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关系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和地球引力。
强调地球运动对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影响。
3.2 地球运动与昼夜更替的关系解释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产生。
强调地球公转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3.3 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解释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强调地球运动对农业生产、旅游业等的影响。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实例分析4.1 地球自转的实例分析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球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强调地球自转对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影响。
4.2 地球公转的实例分析分析地球公转对昼夜更替的影响,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强调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如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思考5.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总结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80188bb168884868762d6de.png)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 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 6、7、8,冬季 12、1、2)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 度-黄赤交角度数五: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2f8d80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b.png)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
意义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下面是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供参考。
1、昼夜更替:
此处需要注意,容易明白得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 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来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点时与区时:
(1)地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显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点时。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点时。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通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点时12点。
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经度相同的地点,地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点,地点时不同。
南、北极点不计地点时;东早西迟;
经度每隔15°,地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点时相差4分钟;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就为大伙儿分享到那个地点,更多杰出内容请关注高考地理知识点栏目。
1.3(2)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1.3(2)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add3969a8114431b80dd840.png)
一般来讲,北半球河流 右 岸侵蚀严重,河床深,河港 一般分布 右 岸。南半球相反。对大气运动、洋流流动、 铁道的磨损都会产生影响。如京广线上的火车南下时,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西 (东、西)侧的铁轨更容易受到 磨损。
16.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 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 )
在地球光照图中,晨昏线经 过地心,永远与太阳光线 相垂直,把地球分成了昼夜 两半球。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1)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 地转偏力向。
(2)偏转规律:北半球 右偏,南半球 左偏,赤道 上 不偏。
典型例题:右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该河流
位于 南(南、北)半球。
都相同,约为 150/小时;线速度—由赤道(最大)
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
的 1/2 ;南北极点线速度、角速度都为零。
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ABCDEF六点的自转线速度对比:
A=B>C=D>E=F
ACEN四点的自转角速度
2.关于各点自转的线速度的描述: ① VA > VB ② VC > VB ③ VC = 2VA ④ VN =0。其中 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返回前表7 8 9 11来自巩 固 练 习 、 、 、
巩 固 练 习
6
巩 固 练 习
13
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到 昼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 昼半球进入到 夜半球的界线。 判断右图中A点在 晨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2019·沈阳一中期末)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答案】1.A 2.A【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
第2题,图示乙点大致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2019·承德一中期末)2019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读下图,完成3~4题。
3.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 )A.23日20:30 B.23日10:30C.24日20:30 D.24日10:304.当图中“今天”为3月24日时( )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答案】3.D 4.A【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24日当地时间20:30~21:30,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0个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4日10:30。
第4题,当图中“今天”为3月24日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今天”的时间范围为0时到6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2019·辽宁大连一中期中)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5~6题。
5.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6.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答案】5.C 6.B【解析】第5题,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
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0时经线为90°W,A点(所在经线0°)为6:00(东加西减。
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
)选C。
第6题,上题得,0时经线为90°W,北京时间(120°E)为14:00(东加西减。
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
故选B。
(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
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完成7~8题。
7.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上D.回归线上8.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A.北岸B.南岸C.东岸D.西岸【答案】7.B 8.B【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所以该河位于北半球。
第8题,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南岸为右岸,河流主要侵蚀南岸,所以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南岸。
(2019·郑州外国语学校期末)如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1月初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 330 km。
据此回答9~10题。
9.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A.3:20 B.8:40C.15:20 D.20:4010.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8小时B.10小时C.14小时 D.16小时【答案】9.A 10.D【解析】第9题,EF为1月初的晨昏线,因此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图中EF为晨线,则①地地方时为6:00,②位于东半球,因此①经线的度数为160°E,北京时间比其晚2小时40分,为3:20。
第10题,根据①②两点最短距离是3 330千米,可推知①②两点间的经度差为30°,故此刻④点地方时为4:00,则④点的昼长为16小时。
(2019·河北秦皇岛一中模拟)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P、Q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P、Q线两侧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下题。
1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8时B.12时C.14时D.20时【答案】C【解析】P、Q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说明两点的纬度数值相同,P、Q线两侧日期不同说明该线为180°经线或0时经线,结合题意只能为180°经线,此时,晨昏线与180°经线重合,PQ的地方时为18时,故北京时间为14时。
(2019·安徽蚌埠二中质检)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
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
读图,完成12~14题。
12.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A.21时B.15时C.9时D.3时13.当北京时间8:00整,长指针指向( )A.M B.NC.P D.Q14.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 )A.逆时针7.5°/小时 B.顺时针7.5°/小时C.逆时针15°/小时D.顺时针15°/小时【答案】12.B 13.C 14.D【解析】第12题,根据图示经度分布知,该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Q为135°E,地方时为0时,结合地方时(或区时)计算方法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区时)为15时。
第13题,当北京时间8:00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8:00,此时中时区为0:00,故长时针指向P。
第14题,根据长短针意义并结合地方时产生原因可确定长指针做顺时针运动,并确定其转动的角速度为15°/小时。
(2019·福建福州一中模拟)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
读“某河流水系图”,回答15~16题。
15.在河流A处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 )A.靠近河中心航行 B.航道最深处航行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 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16.当图中B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此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澳大利亚北部草木枯黄B.黑龙江冰封河面,雪景迷人C.印度半岛气候凉爽干燥D.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答案】15.C 16.A【解析】第15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向右偏,因此顺水行船时应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借助地转偏向力;逆水行船时应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以减少地转偏向力造成的阻力。
第16题,当图中B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
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季,北部草木枯黄;黑龙江为夏季,河流解冻,气候凉爽;印度半岛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
(2019·北京海淀区二模)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8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
如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可能位于( )A.北京B.黑龙江C.新疆D.西藏18.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A.21时0分0秒B.21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D.20时52分8秒【答案】17.C 18.D【解析】第17题,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时间21时时,该地地方时为18时,则其位于75°E,结合该地位于北纬40°,可知应在新疆。
第18题,地球自转一周(恒星日)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而在25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20时52分8秒。
(2019年天津卷)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
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图8)。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 D.南宁(108°E,23°N)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答案】1.D 2.C【解析】1.从材料中得知,小明拍摄日出照片后随即就发到朋友圈,已经7点29分,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地处于冬半年。
考虑选项都为中国城市,所以再结合北半球冬半年晨线特征分析出: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城市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日出也就越迟。
小明所在的城市日出和天津接近,所以在冬半年,要么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要么纬度比天津高,同时经度比天津大。
天津位于(117°E,39°N),综合上述条件,只有南宁(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符合条件。
故选D。
2.根据图文信息,可以得知北半球正处于冬半年,此时无论甲城市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观测到的太阳日出方向都应位于东南方,日落方向都位于西南方。
具体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无法从材料提供的数据推断出。
故选C。
(2018·课标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题。
3.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7日9时B. 2月7日15时C. 2月7日17时D. 2月8日7时4.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东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北方向【答案】3. A 4. D【解析】3.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
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