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刺绣之湘绣的文化内涵及其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刺绣之湘绣的文化内涵及其工艺

何为刺绣?

在新华字典中有着这样的解释: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今天我主要了解了一下湖南名片之一的湘绣。

在湖南长沙有着一座向世人展示湘绣历史与技艺的专业性博物馆——湖南湘绣博物馆。从《湘绣的历史渊源》到《湘绣的崛起》再到《当代湘绣撷英》,一千多件展品生动地再现了湘绣工艺的演变和先辈艺人精湛的力作,形象地介绍了湘绣发展的历程和当代精美绝伦的作品,展示了刺绣艺术新的风采。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其中用独创的“毛针”精心研制的《雄狮》、《饮虎》等湘绣精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双双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珍品;研制的《杨贵妃》、《望月》和《群仙祝寿图》等被国家珍藏。

到底湘绣的起源是什么?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湘绣历史悠久,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了,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的起源,据资

料记载,是从农村妇女用来装饰衣裙、荷包、烟袋开始的。后来有些画家参与湘绣的设计,把国画的一些技法移植到刺绣上,从而逐渐形成了湘绣的独特风格。

在历史上,清代嘉庆年间,长沙县就有很多妇女从事刺绣,光绪二十四年(1898),优秀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作品精良,流传各地,湘绣从而闻名全国。

清光绪年间,宁乡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还了创造了多种针法,提高了湘绣艺术水平。早期湘绣以绣制日用装饰品为主,以后逐渐增加绘画性题材的作品。

从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深褐色菱纹信期绣”、“黄绢地长寿纹绣”等大量刺绣残片可以窥见当时湖南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据记载,1958年在长沙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品图案之精美,绣工针法之细腻,早为世人叹而观止。1972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来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代,湖南地方刺绣即湘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辉煌灿烂的楚绣与马王堆汉绣,不但是中国刺绣史上足资骄傲与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绣顺理成章的最初发展之源。”

说起湘绣技艺,技艺之高超,风格质朴而优美,使之湘绣风格特点十分之鲜明。

湘绣工艺的特点是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形

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纸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是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也一丝不苟。针法考究,每一幅作品要依据画稿中的不同物象,采用不同针法,加旋纹针、回旋针、花游针、齐毛针和掺针等七八种针法绣制;再配以粗、细、浓、淡的各色丝绒线,极其真实的还原作品本身神韵。

以刘爱云大师的代表作《雄狮》《饮虎》

为例,在作品中以特殊的鬅毛针绣出的狮、

虎,毛丝有力、威武雄健,生动的表现了狮、

虎的凶猛性格和神态。狮、虎眼睛的绣法更

是精细。一只眼睛,要用黑、白、暗绿、棕、

蓝、黄等八九种颜色,又以黄色为主,使色

调浓淡混台,运用丝线的光泽反射,使眼睛

晶体透明,闪闪发光,极具真实感。

据了解,与其他传统工艺一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益发达的现代文明面前,湘绣的危机,戛然而至。目前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湘绣都受到较强烈的冲击。在国际市场上,高档装饰品苏绣占了80%,湘绣仅占5%;在国内,湘绣只占30%,而苏绣占60%的市场。一些湘绣生产厂家纷纷倒闭,湘绣出口受困,现有市场也是惨淡经营。

研究显示有三点原因:

(1)机器印刷冲击传统工艺。诞生于民间的湘绣,一直有“与日常用品结合、注重实用”的传统,因而早期湘绣主要的顾客群是平民百姓。后来,随着湘绣工艺的发展,慢慢由日用品转移到了工艺品,其品位、档次得以大大提升。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机器印刷湘绣作品的出现,湘绣在日用品上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大片市场。而在工艺品市场,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把粗制滥造的湘绣作品投放市场,以低廉的价格冲击精品湘绣,使湘绣在工艺品市场上的声誉大受打击。

(2)湘绣人才青黄不接。人才的青黄不接,跟经济利益不无关系。在具有多种就业选择并能获取更高收入的前提下,愿意从事湘绣特别是刺绣的人越来越少。据介绍,绣工们从很小时学绣,要经过20多年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熟练工,一般来说,到40多岁技艺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绣工的工资普遍都不高,这显然没有多少吸引力。

(3)精品遭遇“克隆”病。湘绣的可复制性常常影响顾客的购买决心。省湘绣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与其他艺术品不同的是,一件湘绣作品完成后,可以马上根据原作品的构图和设计,重新刺绣另一件崭新的作品。而且,如果由同一位刺绣大师执手,还有可能超过原来的工艺,因为他已有了更丰富的经验。目前湘绣精品遭遇“可复制”硬伤已成为众多湘绣厂家颇感头痛的问题。

我想,艺术来源于生活,湘绣中所体现的无不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非常生动。懂得了其中所承载的历史渊源,我希望湘绣变得更加强大,将这份历史传承下来的遗产发扬光大,而不是穷途末路。湘绣是诗书画印与刺绣工艺紧密结合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