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及减摩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的探究..

合集下载

摩擦与磨损全课件第章耐磨减摩材料及表面处理解析

摩擦与磨损全课件第章耐磨减摩材料及表面处理解析

2. 制造耐磨零件的常用钢种
① 优质碳素结构钢 ② 锰钢、锰钒钢及锰钼钨钢 ③ 铬钢 ④ 铬镍钢及铬镍钼钢 ⑤ 铬锰钢 ⑥ 含硅合金钢 ⑦ 轴承钢 ⑧ 高锰钢
6.1.3 耐磨铸铁
铸铁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料,广泛用于制造各 种摩擦副,如机床导轨、气缸套、活塞环等零 件。
铸铁的耐磨性通常比钢好,因为有石墨存在。 ① 工作时,石墨易在表面脱落成为润滑剂,起减
⑤ 铅青铜浇铸时,易产生比重偏析。为此,可加入适量的 镍、锑等元素,阻止铅的积聚;同时可增大冷却速度, 以减轻比重偏析。
4.铝基轴承合金
铝基轴承合金是随着近代发动机向高速、高压、 重载方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滑动轴承合金。
优点:密度小、导热性好、承载强度和疲劳强度 高,且有高的高温硬度,优良的耐蚀性和减摩性。
特点:有高的疲劳强度和承载压强,良好的耐磨、 耐热和耐蚀性。
可用于载荷变动大、有冲击载荷及润滑条件易受 破坏的动力机械上的轴承材料。如高速大功率内 燃机车、重型汽车和拖拉机的轴承。
5.多层合金减摩材料
上述各类合金可分别与低碳钢带一起轧制复合成 双金属轴承材料。
为改善表面性能,可在减摩合金表面再镀一层质 软而薄的金属层,构成三层减摩合金材料。
塑性变形能力,以减少安装和制造误差的影响。 嵌藏性是指油中杂质和外来的微粒能嵌入减摩合 金内而不至于划伤轴颈表面。
4)足够的强度。即有一定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和良 好的抗疲劳性。
5)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应有高的导热性和 热容量,热膨胀系数小,耐蚀性好,湿润性和亲 油性好等。
6) 工艺性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① 加入硅、锰、铬能提高硬度。
② 钼、钒、钨会部分溶于钢中生成M3C或M7C3形 化合物,提高耐磨性。

摩擦磨损特性的材料测试与分析

摩擦磨损特性的材料测试与分析

摩擦磨损特性的材料测试与分析引言:摩擦和磨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无论是机械设备的运转还是日常用品的使用,都离不开这两个概念。

然而,摩擦和磨损对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摩擦磨损,我们需要对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

第一部分:摩擦测试方法摩擦测试是评价材料摩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摩擦测试方法包括横滑摩擦测试、滚动摩擦测试和旋转摩擦测试等。

横滑摩擦测试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垂直负载并施加相对运动,在不同的负载和速度条件下测量摩擦系数。

滚动摩擦测试则通过在滚轮和材料表面之间施加负载和旋转运动,测量滚动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

旋转摩擦测试是通过将试样固定在转盘上,并施加负载和旋转运动,测量摩擦系数和磨损特性。

第二部分:磨损测试方法除了摩擦性能的测试,磨损性能的测试也是十分重要的。

磨损测试可以分为干磨和润滑磨损测试。

在干磨试验中,常用的测试方法有质量损失法、尺寸损失法和表面形貌法。

质量损失法通过测量试样经过摩擦磨损后的质量变化,来评价其耐磨性能。

尺寸损失法则通过测量试样在磨损过程中的尺寸变化,来评估其磨损性能。

表面形貌法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分析磨损后试样表面形貌的变化,来研究磨损机理和特性。

第三部分:摩擦磨损分析通过摩擦和磨损测试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分析以了解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首先,摩擦系数的测试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和控制摩擦力。

其次,磨损量的测试结果可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能,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材料。

此外,通过分析磨损试样的表面形貌,我们可以了解磨损机理,以便进行改进设计和优化。

结论:摩擦磨损是材料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摩擦和磨损测试可以有效地评估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润滑方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

在今后的实验和工程实践中,摩擦磨损测试和分析的研究将会持续发展,为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摩擦磨损机制与耐磨材料研究

摩擦磨损机制与耐磨材料研究

摩擦磨损机制与耐磨材料研究摩擦磨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无论是机械设备的运转、人体运动还是车辆行驶,都会产生摩擦磨损。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研究和应用耐磨材料是减少摩擦磨损、提高设备寿命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摩擦磨损机制与耐磨材料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摩擦磨损的基本机制。

摩擦是指两个物体表面因相对运动而发生的接触力。

当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其间的不平滑度,只有少数接触点承受相对运动。

这些接触点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剪切应力和摩擦热,从而导致摩擦磨损。

此外,摩擦磨损还受到材料硬度、表面粗糙度、润滑情况等影响。

针对摩擦磨损问题,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耐磨材料。

耐磨材料是指在摩擦磨损环境中具有较高抗磨损性能的材料。

为了研究耐磨材料,研究者们通常会从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损性能以及润滑性等方面入手。

首先,硬度是耐磨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度越高意味着材料的抗磨损性能越好,这是因为硬度高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划痕和抗穿刺能力。

例如,金刚石是已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切割和打磨领域。

然而,金刚石的价格昂贵,应用范围有限。

因此,研究者们还在探索其他材料,如碳化硅和氮化硼等一些超硬材料,以期找到更经济、实用的替代品。

其次,强度也是耐磨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

强度越高意味着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摩擦时的断裂和变形。

许多耐磨材料也同时具备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特点。

例如,高铬铸铁由于其良好的耐磨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冶金等行业。

另外,材料的耐磨性能也与其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

微观组织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材料的耐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特殊合金材料,如高锰钢、铸铁等,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结构,能够在摩擦运动中形成一种坚硬的摩擦面层,从而增加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此外,润滑也是影响摩擦磨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润滑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摩擦过程中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摩擦磨损。

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研究

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研究

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研究第一章绪论
金属材料作为现代工业最为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其减摩耐磨性能的研究对于产品质量和寿命的提升至关重要。

减摩耐磨性能是材料工程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将对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章减摩的概念
减摩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时,通过一定的材料处理和结构设计,减少或消除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摩擦力和磨损的现象。

减摩技术主要是通过铺涂、喷涂、表面处理等方式来实现,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耐磨材料的选择
金属材料的选择对其减摩耐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硬度、高抗磨损能力和耐腐蚀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如陶瓷、金刚石复合材料等。

此外,铜基、铝基、镍基合金等在摩擦磨损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减摩耐磨技术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减摩耐磨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其中,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高速火焰喷涂、沉淀硬化以及表面纳米
处理等技术,在提高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利用生物化学反应、液体动力学、热力学等方法来研究和探讨减摩耐磨性能的机理,也对相关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第五章减摩耐磨材料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评价材料减摩耐磨性能的重要手段。

本章将通过实验来研究不同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的诸多因素。

第六章结论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减摩耐磨性能,而这些性能的变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我们应该在选择材料的同时,也注意通过工艺技术的完善和优化,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

摩擦摩损与表面耐磨性的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摩擦摩损与表面耐磨性的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摩擦摩损与表面耐磨性的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机械零件的运动摩擦与摩损问题成为了制约机械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摩擦与摩损不仅会导致机械零件损坏,影响机械性能,还会损失大量的能量和材料,加重生产成本,影响经济效益。

而表面耐磨性的提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摩擦摩损与表面耐磨性分析与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摩擦摩损的成因分析机械零件在互相接触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和剪切力,会产生摩擦。

这些摩擦力和剪切力会导致材料表面出现磨损,内部产生塑性变形和热变形等物理化学现象,造成零件的进一步损坏。

因此,摩擦摩损的成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决定其摩擦摩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硬度、强度、韧性,表面组织状态、化学成分等。

2.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是指机械零件之间的互动状态。

调整机械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可以减小摩擦摩损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润滑状况良好的润滑状况可以降低摩擦力,减少磨损,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

4.环境因素摩擦和摩损也可能由环境因素引起,如气体、液体和固体杂质,表面污染和化学腐蚀等。

以上四点是影响摩擦摩损的主要因素。

为了减少摩擦和磨损,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并寻找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表面耐磨性的提高方式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表面耐磨性。

1.表面处理在机械零件的表面进行加工,提高其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强度等参数,增加其耐磨性。

2.涂层技术通过在机械零件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可以形成高硬度、高耐磨、高粘附性、高耐腐蚀性的涂层,从而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表面耐磨性。

在一些润滑材料和减摩材料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4.特种合金特种合金通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抗高温等特点,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在机械制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 ppt课件

第五章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  ppt课件

PPT课件
2
例如:
在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矿山设备,摩擦副材 料应有高的耐磨性。
各类轴承、齿轮、蜗轮运动副、机床导轨等要 求摩擦副材料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
运输和工程机械(如汽车、火车、拖拉机、飞机、 起重机、提升和卷扬机等),制动摩擦副材料应 有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
PPT课件
第五章 耐磨、减摩及
摩阻材料
PPT课件
1
一、概述
摩擦副的摩擦与磨损,是影响机器设备的工作效 率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根据摩擦副不同的工况条件(速度、负荷、温度、 介质等)和使用要求,从摩擦学的观点研究分析 摩擦副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分别采用不同的 耐磨、减摩或摩阻材料,以确定相应的材质选配。
(4) 相对耐磨系数ε:
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标准材料试样的体积或线磨 损量hs (或磨损率) 与被测材料试样的体积或线磨损 量h (或磨损率) 之比:
PPT课件
7
3、耐磨材料的选择原则:
一种材料对不同类型的磨损,具有不同的耐磨性,因 此,在选择耐磨材料时,首先应了解磨损类型。例如:
① 以疲劳磨损为主的零件,由于它的磨损与裂纹的
在低应力的磨料磨损条件下,石墨钢比高锰 钢的耐磨性好,且成本低。但它的导热性差,在 热应力高的情况下会发生热裂。
PPT课件
12
(4) 耐磨铸铁
• 机械性能不及钢,但含有石墨,具有一定的耐 磨性和减磨性,且成本低,可用于对减摩、耐 磨要求不高的场合。
• 各种合金白口铸铁,常用的有高铬合金白口铸 铁(含Cr15%-30%)、镍硬白口铸铁(含Ni 3.3%-5 %)、钨系白口铸铁等。
材料的配对、摩擦副的结构形状、磨损的形式、维护条 件等的不同,其耐磨性也不相同。

热喷涂技术制备减摩耐磨膜层及其摩擦磨损机理

热喷涂技术制备减摩耐磨膜层及其摩擦磨损机理

用于表面有磨损的转动零部 件,如阀门、柱塞、轴颈、 导轨、叶片等。可以是高温 磨损,也可以是低温磨损。
21
自润滑减磨涂层 常用于具有低摩擦系数 的可动密封零部件,涂 层的自润滑性能好,并 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和间 隙控制能力。
抗腐蚀涂层 常用于海上船舶、卫星 塔架、桥梁、化工石油 机械、铁路车辆等。涂 层在喷涂后大多需要封 孔之后使用。
26
涂层在承受交变的接触应力 时,其次表面发生的塑性变 形更容易诱发微观裂纹在微 缺陷、未熔颗粒和层状结构 界面处萌生并随机扩展,当 裂纹扩展连接到一定程度的 时候,则会产生主裂纹(Main crack),主裂纹处极易发生断 裂失稳产生剥落,这可能是 浅层剥落失效的主导机制。
即将剥落位置的截面微观形貌
体表面而形成连续的涂层。在
电弧喷涂原理示意图 1-电源;2-金属丝;3-送丝滚轮;4-导电块;5-导电嘴; 6-空气喷嘴;7-电弧;8-喷涂射流;9-工件;10-涂层
电弧喷涂过程中,雾化的颗粒 速度最高达180m/s - 335m/s, 电弧最高温度可达5000℃。
16
涂层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涂层性能
9
二、如何“穿上战衣”
2.1热喷涂流程
1
2
3
4
表面预处理
预热
喷涂
涂层的后处理
10
表面预处理
净化处理的 目的
粗化处理的 目的 增加涂层和基材表面 之间的接触面,提高 涂层的结合强度,还 可以改变涂层中残余 应力的分布。常用的 粗化处理方法有:喷 砂、机械加工法、喷 涂自粘结材料作结合 底层等。
11
电 弧 喷 涂 特 点
电弧喷涂的效率高
电弧喷涂的节能效果突出,能源利用率高
电弧喷涂费用低,十分经济

第五章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

第五章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

b. 体积磨损率 V :单位滑动距离摩擦表面体积的减少 体积磨损率K 磨损体积V表示磨损率, 表示磨损率 量。用磨损体积 表示磨损率,即:
;单位为m2 单位为
c. 重量磨损率 G :单位滑动距离上,每单位面积摩擦 重量磨损率K 单位滑动距离上, 表面重量的减少量。用磨损的重量 表示磨损率 重量G表示磨损率, 表面重量的减少量。用磨损的重量 表示磨损率,即: 单位为kg/(m2s2),式中 a为名义接触面积。 单位为 ,式中A 为名义接触面积。 d. 质量磨损率 m :单位滑动距离上,每单位面积摩擦 质量磨损率K 单位滑动距离上, 表面质量的减少量。 磨损的质量m表示磨损率 表示磨损率, 表面质量的减少量。用磨损的质量 表示磨损率,
对于以粘着磨损为主的零件 其主要选用原则为: 粘着磨损为主的零件, ④ 对于以粘着磨损为主的零件,其主要选用原则为: a.材料的脆性特征: a.材料的脆性特征: 材料的脆性特征 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的抗粘着能力高。 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的抗粘着能力高。塑性材料粘着点的 破坏发生在表层深处,磨损颗粒大。 破坏发生在表层深处,磨损颗粒大。脆性材料粘着点的破 坏主要是剥落,发生在表层浅处,磨损颗粒小。 坏主要是剥落,发生在表层浅处,磨损颗粒小。 b.材料的不互溶性特征 材料的不互溶性特征: b.材料的不互溶性特征: 异种金属或冶金相溶性小的材料摩擦副抗粘着磨损能力较 异种金属或冶金相溶性小的材料摩擦副抗粘着磨损能力较 金属与非金属摩擦副抗粘着磨损能力高于异种金属摩 高。金属与非金属摩擦副抗粘着磨损能力高于异种金属摩 擦副。 擦副。 c.材料的组织不连续特征 材料的组织不连续特征: c.材料的组织不连续特征: 材料的粘着性在很大程度上与金属间的吸附有关。由于多 材料的粘着性在很大程度上与金属间的吸附有关。由于多 相金属(如在金属中添加第三相)的组织不连续, 相金属(如在金属中添加第三相)的组织不连续,相互吸附 力小,有利于控制粘着磨损的发生和扩展,故多相金属比 力小,有利于控制粘着磨损的发生和扩展, 单相金属的抗粘着磨损能力高。 单相金属的抗粘着磨损能力高。

材料的磨损机制及其耐磨性能改进

材料的磨损机制及其耐磨性能改进

材料的磨损机制及其耐磨性能改进材料的磨损机制是指在摩擦、磨削或磨损等作用下,材料表面因连续接触和剪切力而逐渐失去原有质量。

磨损机制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一、材料的磨损机制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包括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三种形式。

1. 磨粒磨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摩擦作用下,外界的磨料颗粒进入其间,对材料表面造成切割和擦拭作用,导致材料表面的层状剥落、凸起及表面粗糙度增大。

2. 疲劳磨损:在周期性摩擦、滑动或冲击作用下,材料表面发生微小损伤和裂纹,逐渐扩展并形成磨损颗粒,此过程称为疲劳磨损。

3. 粘着磨损:当两个物体在摩擦作用下密切接触时,由于摩擦力和局部温度的升高,材料表面出现微观塑性变形,导致表面的微小物质相互粘附,形成磨损颗粒。

以上三种磨损机制往往同时存在于材料表面,可以相互作用导致磨损的加剧。

二、耐磨性能改进的方法为了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选择合适的材料:不同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下,材料的磨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应特定工况的耐磨材料。

常见的耐磨材料包括金属合金、陶瓷、高分子材料等。

2.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来增强材料的耐磨性能。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热处理、表面喷涂、表面改性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硬、耐磨的保护层,减少磨损和摩擦。

3. 添加耐磨剂:在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耐磨剂,如颗粒、纤维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磨损。

耐磨剂能填充材料表面的微观凹坑,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料颗粒对材料的进一步切割和磨损。

4. 提高材料硬度:增加材料的硬度可以提高其抗磨损性能。

可以通过热处理、合金化等方式来提高材料的硬度。

5. 润滑和减摩:采用润滑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材料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常见的方法包括润滑油、固体润滑剂和涂层等。

6. 设计优化: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力学优化等方法来降低材料的受力和磨损,提高其耐磨性能。

机械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机械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机械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摩擦磨损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材料的摩擦性能和磨损机制的理解。

在机械系统中,摩擦磨损会导致能量损失、部件失效、噪声和振动等问题。

因此,对机械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 材料的基本摩擦特性材料的摩擦特性是指材料在接触和相对运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和摩擦表面的变化。

摩擦力是指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是导致摩擦的主要力。

摩擦系数是描述材料之间摩擦行为的量,是摩擦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摩擦表面的变化包括磨损、腐蚀、润滑等。

2. 摩擦磨损机制摩擦磨损机制是指材料在接触和相对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表面破坏和材料损失的过程。

常见的摩擦磨损机制包括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热磨损和表面疏松磨损等。

不同机制下,摩擦性能和磨损形式有所差异。

3. 材料的磨损测试方法为了研究机械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需要通过一些测试方法进行实验。

常见的磨损测试方法包括滑动摩擦试验、磨损实验和划痕实验等。

这些实验能够提供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性能数据,为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

4. 摩擦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摩擦材料是保证机械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摩擦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摩擦系数、磨损速率、温度特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5. 摩擦材料的改性与涂层为了提高摩擦材料的性能,可以对其进行改性或涂层处理。

改性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和成分来改善材料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

涂层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摩擦力和磨损。

6. 磨损机制模型的建立通过建立磨损机制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材料的磨损行为和磨损过程。

磨损机制模型一般基于摩擦学理论、材料力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磨损机制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摩擦磨损的本质和机理。

总结:机械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对于机械系统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解读

第五章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解读
;单位为kg/m3
(3) 耐磨性E:耐磨性E为磨损率的倒数。 对于线磨损率,耐磨性表示为: 对于体积磨损率,耐磨性表示为: 对于重量磨损率,耐磨性表示为: (4) 相对耐磨系数ε: 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标准材料试样的体积或线磨 损量hs (或磨损率) 与被测材料试样的体积或线磨损 量h (或磨损率) 之比:
(2) 低合金耐磨钢 高锰钢在冲击载荷不大的情况下,由于其加 工硬化不够,耐磨性并不高。而低合金钢在这种 情况下,显示出更高的耐磨性。 低合金钢具有仅次于高锰钢的高韧性,如果 合理选择合金成分和热处理方法,能够获得比高 锰钢还高的强度和比较深的表面硬化层,其适用 范围较广泛。 在耐磨粒磨损方面使用的低合金钢有中碳铬 锰硅钢和高碳铬锰硅钢,其化学成分一般为 Cr 1-3%, Mn 1%, Si 1-3%。
在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矿山设备,摩擦副材 料应有高的耐磨性。
各类轴承、齿轮、蜗轮运动副、机床导轨等要 求摩擦副材料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
运输和工程机械(如汽车、火车、拖拉机、飞机、 起重机、提升和卷扬机等),制动摩擦副材料应 有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
二、耐磨材料
1、材料耐磨性的定义 材料的耐磨性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摩擦副材 料在摩擦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 材料的耐磨性离不开工况条件(速度、载荷、温度、介 质等)。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其耐磨性相 差很大。 如,高锰钢。 高硬度的材料具有好的抗磨料磨损性能,而在交变 接触应力作用下抗疲劳磨损的能力却不好。 材料的配对、摩擦副的结构形状、磨损的形式、维护条 件等的不同,其耐磨性也不相同。 **因此,可以说并不存在一种材料,它在各种情况下都是耐 磨(或减摩)的。材料的耐磨性是有条件的,也是相对的。

工程材料的耐磨性能与材料磨损机理研究

工程材料的耐磨性能与材料磨损机理研究

工程材料的耐磨性能与材料磨损机理研究引言工程材料是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寿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材料的磨损问题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领域。

磨损导致材料失去原有的形状和功能,进而影响设备的性能。

因此,研究工程材料的耐磨性能和磨损机理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的耐磨性能材料的耐磨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磨损作用时能够保持其原有性能和形状的能力。

耐磨性能是工程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和可靠性。

各种工程材料具有不同的耐磨性能,容器材料、建筑材料、造船材料等多种领域都需要考虑耐磨性能的问题。

1.1 耐磨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能,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测试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滑动磨损测试、刮擦磨损测试和冲击磨损测试。

滑动磨损测试通过模拟材料在实际工作条件中的滑动摩擦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能。

刮擦磨损测试则是以刮削行为为基础,通过刮擦材料来模拟材料受到的磨损情况。

冲击磨损测试则是通过在一定速度下对材料进行冲击来测试其抗冲击磨损性能。

1.2 影响耐磨性能的因素除了测试方法外,材料的耐磨性能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硬度、强度、韧性等。

材料的硬度越高,通常意味着它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其次是材料的结构,例如晶体结构和晶界结合等。

不均匀的结构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增加磨损的概率。

此外,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也对耐磨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表面冶金处理和涂层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

二、材料磨损机理材料磨损机理研究是理解材料磨损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的基础。

磨损过程通常包括磨料的侵入、微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以及材料的疲劳破坏等。

通过研究材料磨损机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材料磨损问题。

2.1 磨料颗粒的侵入和疲劳破坏磨料颗粒是导致材料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磨料颗粒与材料表面接触时,产生的应力和压力会导致材料表面的塑性变形和微裂纹的产生。

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摩擦磨损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

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旨在寻找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的材料,提高机械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耐磨材料。

耐磨材料是一种能够承受摩擦力和磨损的材料,通常由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制成。

在高温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磨损加剧。

因此,研究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在高温润滑条件下,摩擦磨损的机制与常温条件下有所不同。

高温下,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速率往往较低,这是因为高温下材料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同时,高温润滑剂会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膜,减少了实际接触面积,减少了摩擦和磨损。

因此,研究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可以为工程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磨损问题仍然存在着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高温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高温会导致材料晶界扩散、晶粒长大等现象,降低了材料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

第二个挑战是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润滑剂选择。

虽然润滑剂可以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速率,但是在高温条件下,润滑剂的蒸发速率加快,造成润滑效果不佳。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分析。

一方面,他们通过控制材料的组分和微观结构,提高了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性能。

例如,添加适量的碳纳米管可以改善材料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优化润滑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改善了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润滑效果。

例如,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可以减慢润滑剂的蒸发速率,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耐磨材料在高温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

首先,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验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需要深入研究摩擦磨损的机制,以便优化材料和润滑剂的设计。

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摩擦和磨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从鞋底和地面的摩擦,到机械零件的磨损,这些现象都与摩擦和磨损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工程领域中,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对于材料的选择、表面涂层的设计以及机械装备的寿命预测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研究摩擦磨损性能有助于优化材料选择。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摩擦磨损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钢材容易发生氧化、软化和膨胀等现象,而陶瓷材料则具有耐磨损和耐高温的特点,因此在一些耐火器件和摩擦副中广泛应用。

其次,研究摩擦磨损性能有助于设计合适的表面涂层。

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具有良好摩擦磨损性能的涂层,可以有效减少机械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装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例如,对于磨擦副泵浦制造中,表面涂层的设计和优化能够减少机械部分之间的摩擦损失,提高泵浦的效率和性能。

另外,研究摩擦磨损性能还有助于提高机械装备的寿命预测。

摩擦和磨损是机械装备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和掌握机械装备的摩擦磨损性能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装备的寿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避免因摩擦磨损而导致的故障和事故。

例如,对于机车车轮的磨损和疲劳破裂的预测与检验工作,可以减少潜在风险并提高列车的安全性。

此外,研究摩擦磨损性能还对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机械设备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摩擦带来的,例如,发动机中气缸和活塞之间的摩擦损失会导致能量的浪费。

因此,通过研究和改进摩擦磨损性能,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总之,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优化材料选择、设计表面涂层、预测装备寿命以及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减少故障和事故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

减摩耐磨及摩阻材料
高锡铝基轴承合金旳成份为: 20%锡、1%铜 、其他为铝。合用于裁荷达28N/mm2,滑动速度 在13 m/s下列旳滑动轴承。
(3) 铜基轴承合金:
用作减摩材料旳铜基合金主要有锡青铜和铅 青铜。
锡青铜是指具有(5%-15%)旳锡和少许锌、铅 等元素旳铜合金,加锌可使基体强度提升,加铅 可增长合金旳抗粘着性和顺应性,锡青铜旳机械 强度较高,减摩性和耐磨性也很好,合适于制造 重载轴承。
(2)良好旳顺应性和嵌合性;
顺应性是材料旳表层经过弹塑性变形,对制 造误差、受载变形和表面租糙度旳适应性能。
嵌合性表达将外部杂质和硬颗粒嵌入摩擦表 面而不外露以防擦伤对偶表面,影响性能。
一般,硬度低、塑性好和弹性模量低旳材料, 其顺应性和嵌合性也很好。
(3)足够旳强度;
(4)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抗腐蚀好,与油膜 旳吸附能力强。
但材料中旳孔隙成为了应力源,降低了材料旳强 度和抗疲劳性,所以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常用于润滑 不足、加润滑油困难、轻载高速或低速载荷较大以及 常需换向旳场合。
3、常用旳非金属减摩材料:
诸多无机和有机材料都具有减摩性能, 可用于在干摩擦或边界摩擦条件下工作旳摩 擦副,其中应用较多旳是高分子聚合物和多 种工程近来几十年发展起来旳一种新型 减摩材料。其特点是比重小,导热性好,疲劳强 度高和耐磨性好,且原料充分,价格低廉。但热 膨胀系数大,抗粘着性、嵌合性与顺应性较差。
目前应用旳有铝锑镁轴承合金和高锡铝基轴承 合金。
铝锑镁轴承合金旳成份为: 3.5~4.5%锑、 0.3~0.7%镁、其他为铝。合用于载荷不超出20 N/mm2及滑动速度不不小于10 m/s旳滑动轴承。
铅青铜是一种硬基体软质点型旳轴承合金, 其成份有30%左右旳铅,其他为铜构成。铅青铜 旳承载能力和疲劳强度高,能在250ºC下列旳温度 正常工作,但顺应性和嵌合性较差,也不耐磨蚀 。

3-材料表面耐磨与减摩处理

3-材料表面耐磨与减摩处理
第一定律:摩擦力与两接触体之间的表观 接触面积无关;
第二定律:摩擦力与两接触体之间的法向 载荷成正比;
第三定律:两个相对运动物体表面的界面 滑动摩擦阻力与滑动速度无关。
5
摩擦公式
F N
• 式中,F为摩擦力(切向力);N为法向力 (载荷);µ为摩擦系数。
• 材料或体系的耐磨性高低一般用摩擦系 数来表征。
• 滑动干摩擦过程依据相对运动的材料不同, 可能发生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或两者兼 而有之。
• 滚动摩擦过程中不仅可能产生疲劳磨损、 粘着磨损,在一定环境介质作用下还会发 生腐蚀磨损或冲蚀磨损。
20
粘着磨损、润滑和固体润滑
• 粘着磨损的发生与发展十分迅速,容易使 零件或机器发生突然事故,造成巨大的损 失。
• 由于摩擦学三“定律”的经验性或不严格性与传 统意义上“定律”的精密性存在差距,人们往往 认为“摩擦学中无定律”。
7
摩擦与磨损的分类 干摩擦
• 按照实际工作条件的差别,可以将摩擦分为四类, 即干摩擦、边界润滑摩擦、流体润滑摩擦和滚动 摩擦。
(1)干摩擦 干摩擦又称无润滑摩擦,经常发生于制 动器、摩擦传动和纺织、食品、化工机械和在高 温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中。在这些工况下,无论 是从污染、安全和实际工作需要考虑,都不允许 使用润滑剂。
22
表面凸体之间的应力调幅分布
• 导致接触应力产生调幅 分布,即:一个较大范
围的应力场,变成了很
多分散的微观应力场,
每一个应力峰对应一个
微凸体的接触点,如图 所示。
• 由于实际接触面积远小
于名义接触面积,每一
个微凸体上将承受更大
载荷。
23
粘着磨损机理
• 当接触表面相互压紧时,由于微凸体间的接触面 积小,承受的压力很高,足以引起塑性变形和 “冷焊”现象。这样形成的焊合点因表面的相对 滑动而被剪断,相应的力量构成摩擦力的粘着分 量。此外,较硬表面的微凸体对于较软材料会造 成犁削作用,从而构成摩擦力的犁削分量。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变得愈发重要。

其中,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是一个关键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探讨其意义以及相关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摩擦磨损的基本原理。

摩擦磨损是指物体之间的接触运动中,表面间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冲击与磨损。

在现实生活中,摩擦磨损无处不在。

不仅是机械设备的运转中,甚至在人体内部的骨骼关节也存在着摩擦磨损现象。

因此,研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对于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中,常用的手段是使用试验仪器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例如,摩擦试验机可以模拟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运动条件,通过测量摩擦系数、磨损量等指标来评估材料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使用纳米压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先进的测试设备来研究材料的微观摩擦磨损行为。

这些试验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针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例如,弗鲁兰克尔模型是一种经典的摩擦磨损理论模型,通过考虑材料表面的形态特征和摩擦力的分布,可以预测材料的磨损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分子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方法,可以模拟材料的摩擦磨损过程,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除了理论和试验研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也受到材料表面状态、摩擦润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通过表面处理、涂覆材料等方法,可以改善材料的抗磨损性能。

此外,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方式,也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摩擦磨损。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不仅关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优化摩擦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能耗和污染。

此外,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直接关系到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加强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磨耐蚀材料题目:耐磨及减摩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探究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指导老师:路阳杨效田学生姓名:***学号: ************2104年5月1日耐磨及减摩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探究摘要:综述了耐磨及减摩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简单阐述了常见的耐磨及减摩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等和目前耐磨及减摩材料的新进展及方向。

最后,论述了耐磨及减摩材料在表面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形式,及耐磨涂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耐磨材料;减摩材料;耐磨涂层0前言众所周知,摩擦磨损特性的探究对国民经济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1-3/1的能源以各种形式消耗在摩擦上。

而摩擦导致的磨损是机械设备零件失效的三大原因之一,大约有80%的损坏零件是由于各种磨损形式引起的[1]。

为了节约能源和材料,解决因磨损带来的损失显得至关重要,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其解决措施也变得各种各样,而本文主要从最基础的材料的选择上入手,来综述耐磨及减摩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的探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 耐磨材料材料的耐磨性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摩擦副材料在,摩擦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

材料的耐磨性不是材料固有的本性,而是材料性质在一定的摩擦规范、表面状态、环境介质、工件结构、材料配对等某种条件下的体现。

因此材料的耐磨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耐磨材料的一般性要求有以下几点[2]:1.机械性能方面要有高的抗拉、抗压、抗拉、抗剪切强度;有高的硬度和韧性;有较高的相对延伸率;在摩擦的高温、高压下,机械性能应该稳定。

2.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要有良好的导热性,低的热膨胀系数,且各相的线膨胀系数差别要小;合金元素在其内的溶解度要高,分布要均匀;各相间微观电势要小,抗腐蚀性好;各相成分要在较宽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3.金相结构方面金属晶体的滑移系要少;固溶体与强化相要恰当配合;强化相要有高的弥散性,分布要均匀;各相的位向要互相接近。

4.工艺性能方面要有良好的淬透性和机加工性,以及其他必要工艺性能,如铸件的铸造性。

1.1 常见的几种传统金属耐磨材料1.高锰钢[3]高锰钢是一种历史悠久,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耐磨钢。

其含碳量约0.9%--1.3%,含锰量约11%--14%,加热到1000--1100℃可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然后在水里迅速冷却仍保持奥氏体状态。

这种钢的硬度不高(HB约200),但韧性很好,在受到高的冲击载荷或高的压力时,其表层产生加工硬化,硬度大大提高(HB高达450--550)。

高锰钢由于表面加工硬化而具有高的硬度,心部奥氏体组织具有高的韧性和一定的强度,所以主要用于制作承受剧烈冲击或挤压零件。

2.其他合金钢[4]作为抗磨粒磨损的合金钢,应具有足够高的含碳量,以提高淬透性和增强马氏体的硬度。

低合金铸钢有仅次于高锰钢的高韧性,如果合理的选择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将获得比高锰钢还要高的强度和比较深的表面硬化层。

在磨粒磨损中实使用的合金钢有中碳铬锰硅钢和高碳碳铬锰硅钢,化学成分为Cr1%--3%,Mn1%,Si1%--3%。

此外还有铬--钼系,锰--铬系,镍--铬--钼系铸钢。

这些合金元素都能提高淬透性、或作为弥散硬化处理以提高耐磨性。

这些低碳合金钢可以通过热处理获得一定的韧性和表面硬化层,所以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3.石墨钢石墨钢综合了钢和铸铁的优点,既有良好的耐磨性,也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较好的铸造性能,其化学成分一般为C1.25--1.45%,Si1%--1.25%,Mn0.3--0.5%。

为了改善其综合性能可以进行孕育处理工艺,在石墨中加入Fe--Si ,Si--Ga等孕育剂,或加入促进石墨化的元素,以改变石墨的形态和分布。

在低的磨粒磨损下,石墨钢比高锰钢耐磨性好,而且成本低。

但是,石墨钢导热性差,在高的热应力下可能发生热裂。

4.耐磨铸铁[5]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为人们共知,虽然他的机械性能比钢差,但在相同条件下,成本低,经某些工艺处理后,也能满足不同的要求,故还是广泛的应用于摩擦副的耐磨材料使用,尤其是在当摩擦副有高的耐磨性,又要好的减摩性时,往往采用铸铁比钢更有利。

主要有,普通白口铸铁和合金白口铸铁:(1)普通白口铸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屈服强度,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传统的抗磨材料之一。

适用于干摩擦和冲击载荷不大的磨料磨损场合。

因为其脆性差、韧性大,应用范围有限。

(2)镍硬合金铸铁镍含量 3.3%--5%,其铸态组织:马氏体和少量的奥氏体,碳化物的结构式(Fe,Ni)C型,形态为连续网状渗碳体,因此具有高的韧性3和高的耐磨性,但淬透性不高,铸造性能差。

(3)高铬合金白口铸铁若摩擦条件是要承受高应力的磨料磨损,又要求好的抗腐蚀磨损时,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它的铬含量较高(15%--30%),且碳化物的结构和形态还随着铬的含量的增加而改变,热处理后,在基体马氏体上分布着较均匀的块状碳化物,强度、韧性都较高,甚至比镍硬合金白口铸铁还高,故耐磨性比它好。

(4)金属基复合耐磨材料依靠第二相硬质颗粒弥散强化基体得到的耐磨复合材料。

1.2 非金属耐磨材料常见的非金属耐磨材料主要有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抗拉强度为98~107MP,弯曲强度152~176MP,体积密度1.16~1.18g/cm3,摩擦系数0.4~0.6 。

高分子材料质量轻、易加工,并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可以承受外部压力,并能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

同时,高分子材料硬度低,主要利用自身滑动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性能强来减少摩擦阻力,以抵抗磨损。

但高分子耐磨材料受温度限制,所以应用范围受限。

陶瓷材料具有耐磨、耐蚀、耐高温特性,所以是一种较好的耐磨材料。

而复合材料,更是发挥其特有性能,也进入了耐磨材料的选材范围。

1.3 新型金属耐磨材料由于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复杂化程度提高,传统的几种耐磨材料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经过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和突破,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许多性能更优越的新型金属耐磨材料。

文献[6]中提到,虽然耐磨钢具有好的耐磨性,但是有其使用条件,比如在冲击力大、应力高、磨料硬等情况下。

同时由于高锰钢的屈服强度低,初次使用易于变形,而造成较大磨损。

因此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其耐磨性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高锰钢合金化及变质处理是改善此传统材料耐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高锰钢传统成分中加入Cr、Mo、V、Ti、Re等合金元素来进行合金变质化处理,从而在其奥氏体上获得弥散分布的第二相碳化物颗粒以有效提高其耐磨性。

同时,通过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基体的强化进而增强其形变硬化能力,同样可以有效改善合金化高锰钢的耐磨性手段之一[7-8]。

何力、卢锦德等[9]人关于合金化对高锰奥氏体基体强度及耐磨性影响的研究表明:经过合金化处理后的高锰钢除了获得弥散的碳化物颗粒外,奥氏体基体点阵亦发生了较大畸变,磨损后的磨痕形态较传统高锰钢发生了明显变化,磨料颗粒划过的犁沟两侧材料的流变形态反映出,合金化增强了奥氏体基体形变硬化的水平及变形-硬化的响应速率。

表面强化技术是通过一定方式手段在工件表面形成一种残余压应力,显著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

目前,爆炸硬化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强化技术,李兴霞、赵干[10]等人对高锰钢爆炸硬化机理做了深入仔细研究表明:(1) 由于爆炸硬化的作用时间极短且爆炸会使奥氏体趋于稳定因此爆炸硬化处理后高锰钢组织仍为单一奥氏体未发生马氏体相变。

(2) 在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作用下爆后高锰钢晶体内部各晶面的晶格常数大幅增大其中[044]晶带轴的晶格常数的影响最大其晶格常数增加了50.4% 晶格常数的增加加剧了晶格畸变在高锰钢内部形成大量位错和层错位错密度和层错密度随着离爆炸表面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

(3) 高锰钢爆炸硬化的微观机理为:位错和层错阻碍位错运动使高锰钢硬化。

2 减摩材料减摩材料是指在摩擦过程中,所选摩擦副摩擦系数较小,而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的材料。

不同的工况条件,对减摩材料的要求也各有差异,一般性对减摩材料具有以下性能要求:1.应该具有低而稳定的摩擦系数,尤其是当处于边界摩擦和局部干摩擦时,摩擦系数应保持较低值,且在摩擦过程中变化不大,这是减摩材料最重要的性能。

2.减摩材料本身的耐磨性要好,且与之的对磨件磨损也要小。

此外,还应具有较好的抗粘着性能和好的磨合性。

3.摩擦副一般是要承受一定的载荷作用,所以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抗塑性变形能力,抗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

4.应具有一定的熔点,高的导热系数和热容量,低的热膨胀系数,好的油膜吸附能力,耐蚀性好。

5.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且生产工艺简单,经济可行。

2.1 常用的减摩材料1. 巴氏合金这是最早应用于滑动轴承上的减摩材料,它是一种以锡或铅为基体的软合金,因最初由E.Babb:tt(1839年:发明而称为巴氏合金,其成分含有82-34%锡,5—6%铜和11—1%锑。

后来将所有锡、铅基合金均称为巴氏合金。

又因为它主要用于轴瓦,故又称为轴承合金。

巴氏合金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

这是因为在机器最初的运转阶段,旋转着的轴磨去轴承内极薄的一层软相基体以后,未被磨损的硬相质点仍起着支承轴的作用。

继续运转时轴与轴承之间形成连通的微缝隙。

微缝隙将作为润滑油的通道,使轴和轴承保持良好润滑状态并产生减摩作用。

2.铝基轴承合金新型减磨材料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疲劳抗拉强度高、耐蚀性好等优点。

并原料丰富,价低,但膨胀系数大,运转易咬合。

目前采用铝基有铝锑镁合金和高锡铝基合金两种,其中以高锡铝基的应用最广。

高锡铝基轴承合金的成分为20%的锡和l%的铜,其余为铝,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以铝为硬基体,均匀公布着软的锡质点,添加的铜洽于铝中使基休强化。

这种合金由于含锡最高,可以提高抗粘着性能,其制品也可用08钢为衬背.轧制成双合金带,可用来代替锡基轴承合金和铜合金,用于载荷达28N/mm2,滑动速度在13m/s以下的滑动轴承。

3. 铜基轴承合金常用代号为 ZQpb30 的铅青铜(一种硬基体软质点型的轴承合),含铅量为27-33% ,余量为含铜量。

优点:与巴氏合金比承载能力大、抗拉强度高,能在较高的温度 300C 下工作,价低。

用于高温高压下工作的轴承,如航空发动机、变速柴油机和轴承等。

缺点:铅加入后使抗拉强度下降,再铜和铅密度相差大,易偏析抗蚀能力下降,耗铜量上升。

铝青铜是一种成分为含铝约在8-11%之间铜基合金。

优点:铝青铜比锡青铜机械性能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好,它是铜合金中强度较高的一种减摩材料。

缺点:顺应性差,嵌藏性差用途:主要用于制造蜗轮、轴套等。

王智平[11]等人利用RFT-Ⅲ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新型铸造高铝青铜Cu14AlX的摩擦磨损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铝青铜中Al含量,可显著改善铝青铜的组织结构,使合金强硬化,从而提高其耐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