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研究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微观力学成因及孔道选择机理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微观力学成因及孔道选择机理
丁帅伟;姜汉桥;席怡;李俊键
【期刊名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38)001
【摘要】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多以非连续相存在,微观作用力影响明显.以特高含水期孤滴状剩余油为研究对象,对毛细管模型中油滴的微观力学成因进行分析,明确毛管力是孤滴状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微观作用力;选取双孔孔隙结构模型建立油滴运移孔道半径临界条件模型,研究剩余油滴选择毛细管孔道的机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驱动力和黏滞力对油滴通过的孔道半径最小界限值的影响较大.该结果可为分析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动用条件及提高采收率提供指导.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丁帅伟;姜汉桥;席怡;李俊键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53
【相关文献】
1.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孔道选择微观机理研究 [J], 刘浩瀚;刘志斌;丁显峰
2.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研究 [J], 于春磊;糜利栋;王川;赵玉云;姜汉桥;田野
3.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微观剩余油分布 [J], 魏丽影;孙先达
4.大孔道油藏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采收率实验室研究 [J], 彭红利;周小平;姚广聚;孙良田
5.特高含水期单砂体剩余油成因及分布探讨 [J], 仝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厚层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及认识摘要:本文通过对濮城南区沙二上2+3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描述了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厚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精细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利用隔夹层识别技术对厚层进行了细分,分析水井吸水剖面细分及剩余油监测资料,研究了厚油层层内分段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
应用选择性补孔提液与精细注水相结合的配套技术挖潜层内弱水淹区剩余油,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sidual oil in southern pucheng oilfield es2 2+3 reservoir,describe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esidual oil of ultra-high water cut stage reservoir thick layer in detail, set up the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framework through detailed study on drilling core, logging and other data, conducted subdivision of thick layer by using sandwich insulatio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studied the segmented oil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law in thick layer to understand the remaining oil potential again. using the matching technology of selective filling pore solution combined with fine water injection to explore the remaining oil in weak water flooded zone of the salt layer can improve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multi-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servoir.关键词:剩余油分布;厚油层;含油饱和度;韵律段key words: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thick oil pay;oil saturation;rhythm section中图分类号:o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310-020 引言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位于濮城构造的南部,系濮14断层与濮24断层所夹持的断块构造油藏,区内发育着濮12、文17二条三级断层,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濮12、濮53、文17三个断块区。
海上特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下 分流河 道 砂体 和滨 外 砂 坝 砂 体 是 主 要 的储 集 体 [ 1 ] 。主 力 油 藏 单 砂 体 厚 度 4 0 ~1 0 6 m,平 均 厚 度 6 ~
1 2 m。储 层 物性较 好 ,孑 L 隙度 l 8 ~3 O ,渗透 率 1 0 0 ~1 0 0 0 mD。油 藏 类 型 以块 状 底 水 油 藏 为 主 ,其 次 为受 岩性 控制 的层 状 边 水 油 藏 。原 油 品质 好 、密 度 低 、黏 度 小 ,地 面 原油 相 对 密 度 0 . 7 5 4 ~0 . 7 9 0 , 黏度 0 . 8 7 ~1 . 6 2 mP a・ S ,具典 型 轻质 油特 征 。x 油 田于 1 9 9 8年 投产 ,采 用不 规则 井 网进行 天然水 驱开 发 ,截 至 2 0 1 2年 底 ,油 田共有 1 1口开 发井 ,油 藏 采 出程 度 4 3 ,综 合 含水 率 9 6 . 5 。笔 者在 精 细油 藏 描述 的基 础上 ,分 析 了剩余 油 的分布 规律 ,建 立 了特高 含水 期剩 余油 分布 模式 ,对下 步 的剩余 油挖潜 及 类似 油 田的开 发调 整具 有指 导 和借鉴 意义 。
[ 收稿 日期]2 0 1 3—0 8 —2 9 [ 基金项 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十一五 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 CNO OC - K J 1 1 5 Z DNM0 6 L T D) 。 [ 作者简介]何贤科 ( ] 9 8 1 一 ) ,男 ,2 0 0 7 年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毕业 ,硕士 ,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工作。
2 . 1 . 1. 边缘 相 带储层 物 性差 形成剩 余 油 富集
砂 体展 布决 定 了水体 的侵 入方 向 ,储层 物性 则影 响水 线推 进 的速度 。在 水驱 油过 程 中 ,水线 首先沿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从层 数 、 砂岩 厚 度 和 有 效厚 度 三个 方 面 对 试 验
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0 3 0 0 联合资助 5642 )
区油层发育状况进行 了研究 , 从各油层组油层发育
情况 看 , Ⅱ、 和 GⅡ油 层 发 育 较 好 , S GI SⅡ组 油 层
作者简介 : 马文国( 9 9 ) 海伦人 , 师 , 17 一 , 讲 博士研究 生 , 研究方 向 : 提高采收率 技 术和 油 气 田开 发 及岩 心 微 观孔 隙结 构研 究 技 术 。
包 括油井 8口 , 井 3口。1 8 水 9 8年 1 至 1 9 1月 9 1年
键 J 。本 文试 验 区在 长 期 的 注水 开 发 过程 中油 层 整 体动 用效 果较 好 , 厚 油 层 和 薄 差 层 间 动用 效 果 但
差 异较 大 , 力 层 层 内动 用 差 异 明 显 , 此 进 入 特 主 因
E— i : we g o 1 ma l ma n u l 0@ 1 3. o 。 6 cr n
发育砂岩厚度 2 . 有效厚度 l. 39m, 5 2m。G I 组油
层发 育 砂 岩 厚 度 2 . 有 效 厚 度 8 8m。G1组 5 0m, . 1
1 4期
马文国 : 高含水油 田剩余 油分布研究
产井 4 8口。
高 含水 开发 阶段 仍 有 相 当一 部 分剩 余 油 富集 , 用 采 传 统井 网调 整 技 术 已 不 适 应 地 下 油 水 分 布 的新 特 点 j 。为 了充分 挖掘 砂 岩 油 藏 的剩余 油 , 据层 间 根 油 藏 特征及 开 发现 状 进 行 注 采 井 网 的 重新 调 整 , 并
用程 度差 异较 大 ; 验 区所 有 沉 积单 元 中均 存 在 不 试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孔道选择微观机理研究
进 入特 高含 水期 ,由于含 水率 上升 ,油 田大部 分 区域遭 到水 淹 ,剩余 油 由中低 含水 期 的连片 状变 为 高度分 散状 ,越 到含 水开 发后 期 ,微观 因素 影响越 显 著 。有 学者 口 认 为 :由于微 观 因素 的影 响 ,有 大 概
6 0 ~7 0 左 右 的剩余 油残 留在 油藏 中 ,而 且水 驱开 发油 田特 高含 水期 剩 余 油分 布 具 有 高 度分 散 特性 。
石油天然气学报 ( 江 汉 石 油 学 院 学报 )2 0 1 3 年5 月 第3 5 卷 第5 期 J o u r n a l o f O i l a n d Ga s T e c h n o l o g y( J . J P I )Ma y 2 0 1 3 V o 1 . 3 5 N o . 5
特 高 含 水 期 剩 余 油 孔 道 选 择 微 观 机 理 研 究
瀚(
耍
0 5 0 0 …)
刘 志 斌 ( 西南石油 大学 研究生学 院, 四川 I 成都6 1 0 5 0 0 )
丁 显 峰 (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 I r q / { I 成 都6 1 0 5 0 0 )
目前 ,中 国大 多数 陆上 油 田均进 入 高含 水 甚 至 特 高含 水期 ,但 采 收 率 仅 3 O %左 右 。冈 而 ,为 了提 高 采 收率 保 持油 田稳产 ,关 于特 高含水 期 剩余 油 相关 研究 迫 在 眉睫 。2 0 1 2年 ,刘 志斌 ( I i u Z B )等I 建 立 了高含 水期 两相 渗流 区饱 和度分 布方 程 ,描绘 了不 同 时 间不 同渗 流 区域 的 饱 和度 变 化 规律 。除此 之 外 , 还 有许 多学 者[ 3 对 特 高含水 期剩 余油饱 和度分 布及剩 余油 开发 技术 进行 了研 究 ,但关 于 特 高含 水期 剩 余 油微 观 渗流机 理研 究较 为少见 。特高 含水期 剩余 油滴 孔道 选择微 观机 理研 究对 提 高采收 率 ,保 持 油 田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研究以胜利油田A断块为例
第12卷第32期2012年11月1671—1815(2012)32-8667-05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12No.32Nov.2012 2012Sci.Tech.Engrg.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研究———以胜利油田A 断块为例孟浩1汪益宁2郝诗濛3滕蔓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1,262714;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02249;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3,071000;中海油服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油藏技术所4,065201)摘要为对我国老油田后期挖潜、尤其是特高含水低效开发油藏的战略调整等提供新的思路,拓展老油田挖潜的领域与方向。
以胜利某油田A 断块高渗透大厚层高含水油藏为例,对其开发效果、水淹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该断块采收率仅11.9%,而预测采收率在23%以上,一半以上的可采储量没有采出;剩余油在平面上分布于区块的绝大部分区域,纵向上主要集中于7个主力小层,尤其是ES1—32、ES2—13、ES2—22、ES2—23小层,剩余可采储量在3ˑ104t 以上,是将来挖潜的主要对象。
此外,在系统研究与总结基础上,提出了A 断块两种主要剩余油分布模式。
关键词复杂断块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水淹特征剩余油中图法分类号TE328;文献标志码A2012年5月28日收到,6月13日修改国家重大专项(2009ZX05009)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孟浩(1968—):高级工程师,地质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开采的生产技术管理。
1研究区地质概况A 断块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博兴洼陷的金家-樊家鼻状构造带中偏南段,地层总的趋势[1],南高北低、北西倾,南薄北厚,主要目的层段沙一段(E S 1)、沙二段(E S 2),埋藏深度约为(1000 1470)m ,埋深较浅。
该断块由近东西向断裂分割成条带状,断块内部有三条小断裂,有较强的边地水发育。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与实践
巡
文0 刘广 天 马俊英 冯卫华 ( 中国石化集 团国际石 油勘探开发有限公 司)
眉 圈
特高 含水 期剩 宗 油分 布 规律 研 夯与实 践
摘 要 :孤 东 油 田进 入特 高含 水 开 发 阶 要 影 响 槽 等现 象 日益严 重 。七 区西 5 2+3注 聚 区 注 入 倍 数 对 波 及 系数 的 影 响 包 括 两个 外 层 系抽 样检 测结 果 表 明 ,外 层系有 37. 方面 :一是 在 平面 上 , 当注入 倍数 较 高时 , 9% 的 油 井见 到聚 合 物 显示 ;同位 素监 测 水 驱 前缘 可以 越 过 井 组 范 围 ,甚 至 越 过 井 结果表 明 ,外层系 有 4 9 的井见到 同位 2. % 距一 倍 以 上 ;二 是 在纵 向上 , 当注 入 倍 数 素 显示 ,同时 层 内渗 流速 度高 者 已达 82. 较高 时 ,能 改 善 纵 向波 及程 度 ,但 是 也 会 5 m/h,是注水开发 初期的 7 3倍 ,加 上 4. 造成 窜 层 、窜 槽 及 大 孔 道现 象 加 剧 ,挖 潜 由于 套管 腐 蚀 ,井 下作 业 过 程 中 的封 隔 器 难 度加 大 。统 计 资 料 表 明 , 当注 水 倍 数 在 卡 丢 封 见效 率 低或 有效 期 短 ,以 及 层 间压 I. 以 内时 ,层 内水 淹厚 度随 注 水倍 数增 力 的 存在 ,出 现 高压 层 向低 压 层倒 灌 的 现 0 关键 词 : 余 油 ; 高含 水期 ; 制 因 剩 特 控 长很 快 ,随 后 变 化趋 干 平 缓 , 当注 水 倍数 象或 有 潜 力的 油 层不 能 发 挥 作 用 ,造 成 储 素 ;分布 规律 ; 发对 策 开 超过 2. 0时 ,层 内水淹 厚度基 本不再 增加 , 量 的 损 失 。 1、前 言 这 对 注 水 开 发 油 田 采 收 率 的 影 响 是 很 大 3、开发 对 策 疏 松 砂岩 油藏 经 过 长 期 开发 , 由 于油 的 。 根 据 油 藏 剩余 油 潜 力 分布 状 况 和开 采 层 压 力 变 化导 致 有 效 地 应 力 的改 变 引起 油 2. 储 层非 均 质性是 影 响剩 余油 分布 特征 ,针 对 不 同单 元实 施 分 类 调 整 。 5 藏 孔 隙 度 和 渗 透率 的 变 化 ,储 层物 性 发 生 的 关 键 3.1水 驱一类 单元 :重点 实施 注采 结 了很 大 变 化 ,原始 的油 藏 参 数 已不 能 反 映 油 藏 非 均 质性 和 开 采 非 均 匀性 是 导 致 构调 整 ,扩 大 注水 波 及 体 积 , 实施 了以 完 目前 的 油 层性 质 。特 别是 对 于孤 东 油 田非 油藏 非 均 匀 驱 油 的 两大 因素 。其 中 ,储 层 善井 区单 砂 体 注采 关 系 为 目标 , 与原 井 网 常复 杂 的 多类 型断 块 岩 性 油藏 ,在 经 过 精 非 均 质 性 是控 制剩 余 油 分 布 的 最 重要 的 地 衔接 ,分 别 采取转 注 、大 修 、更新 、补孔 、 细 油 藏 描 述 、调 整 挖 潜 之 后 ,地 下 剩 余 油 质 因素 。 受 储 层非 均 质性 影 响 ,平面 水 淹 补 钻 水 井 等 方 式 进 行 3 个 单 元 的 系统 调 分布更加隐蔽 。 严 重 ,但 波 及 程 度有 差 异 ;层 间 水淹 差 异 整 , 见 到 了 良 好 增 油 效 果 。 明显 ,主 力层 强 于与 非 主 力层 ;层 内水 2、储 层精 细 剩 余 油研 究 3. 2水驱 二三 类单 元 以完善 单砂 体注 注水 砂 岩 油 藏 高 含 水期 地 下 剩 余 油分 淹 ,不 同 韵 律 段 呈现 不 同特 点 ;厚 油 层受 采关 系改 善 差 油 层动 用 状 况 、 治理 低 效 和 布 具 有 普 遍 性 、 多 样 性 和 复 杂 性 的 特 点 。 层 内 夹 层 控 制 ,剩 余 油 纵 向 差 异 更 为 明 无 效 水 循 环 场 为 重 点 ,将 其 深 化 到 分 砂 油 田经过 不断 的 开 发 调 整 , 区块 间 、分 类 显 。 体 、分井 区 、分 小层 以及 层 内韵律 段挖 潜 , 2.6开 发工 程 因素影 响越 来 越突 出 扩 大 水 驱 波 及 体 积 , 改 善 厚 油 层 开 发 效 井 间 的差 异 在 逐 步 缩 小 ,影 响 剩 余 油 分布 的 因 素 ,其 控 制 程 度 也 发 生 了很 大 变 化 。 开发 工 程 因素 是影 响剩 余 油 分 布 的 一 果 ,提 高 油 田采 收 率 。 2. 1构 造对 剩余 油分 布 的控 制作 用有 个 系 统而 关键 的 因 素 ,系 统 中 任 何一 个 环 “ 速 ”油砂 体 :治理 重 点是完 善流 动 高 所 减 弱 节 不 当 ,就 会 对 最 终 采 收率 产 生 巨大 的 影 单元 注采关 系 ,通 过新井 、扶停 、补孔 、堵 调 等 手 段挖 掘 低 渗 区和 低 渗 段 潜 力 ,提 高 由于 水 驱 波及 体 积 的 不 断扩 大 , 构造 响 。 对 剩 余油 分 布 的控 制作 用 大 大 减 弱 。 统计 2. 6.1井 网的部 署及密 度的 影响 :不 多 向对 应 率 。 20 0 6年含水低于 8 % 的井 ,不 同位置均有 管 采 用 何种 井 网 ,都 有 其优 势 与弊 端 ,都 0 “ 中速 ” 油砂 体 :合理 增加 注 水井 点 , 分布 ,位 于微 构造低 点的 占 2 6 ,位于 会 有 由于 井 网 的 原 因 形 成 的 剩 余 油 存 在 。 通 过 层 系 问报 废 、停 产 、低 效 井进 行 井 网 5. % 微构造 中部 的占 2 1 ,位于 微构造 高点 例如 ,七 区西 52+3单 元 目前采 用 的行 列 综 合 利 用 或 重 组 。 1. % 的占5 3 %。另外 ,含水 9 % 以上的井在 注采 井 网 ,其 井 网 之 间 的分 流 线 由于 油 井 3. 5 “ 速” 油砂 体 :建立 简单 注采 对应 关 低 构造 各个 位 置 也 均有 分 布 ,反 映 出特 高含 压 力 漏斗 的 关 系 ,形 成 死油 区 ,并 且 由于 系 或 单 井 注 水 吞 吐 等 措 施 来 补 充 地 层 能 水期 构 造 不 是 影响 平 面 水 淹 差 异的 主 要 矛 后 期 的 强 注 强 采 ,油 水 井 之 间 形 成 大 孔 量 ,提 高 动 用 程 度 。
河14断块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挖潜对策
河14断块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挖潜对策摘要:河14断块经过30多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2010年在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通过钻新井、转注、大泵提液等工作,优化产液结构和注水结构,见到了明显的控水稳油效果,有效提高了开发水平。
关键词: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挖潜1.概况河14断块位于现河庄油田的东北部,含油面积4.5km2,石油地质储量842×104t,构造上属于中央隆起带西段郝家鼻状构造的东北翼,构造复杂,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二段的5、9、10砂层组,是早期东营三角洲前缘自东向西推进时形成的滑塌浊积砂体,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为20-25.1%,渗透率为50-800×10-3μm2,为中孔、中低渗储层。
断块自1972年投入开发,到2009年综合含水94.7%,采出可采储量的76.13%,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14.2%。
断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淹严重,注入水沿高渗带水窜,造成剩余油高度分散。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针对该断块综合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油层动用程度高、稳产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以油藏研究为核心,应用三维地震技术、隐蔽油藏描述技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测井多井储层评价技术、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2.1应用三维地震技术,精细构造研究断块具有窄条带,多油层的特点,进入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以高度分散状分布于储层之中,要挖掘其潜力,首要的任务是利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成图技术,建立精细的构造模型。
具体的做法:利用7个非标准层做图,通过对构造和断层综合两个方面的校正,用10米间距做出控制断层的断面图,用4米间距做出了13个层的顶面构造图,用1米间距做出了主力储层单元的局部微构造图。
通过精细构造研究,发现构造高部位沿断层向北偏移200-300米。
2.2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建立精细沉积模型综合岩性、岩相、电相、粒度、沉积构造、古生物、测井曲线及其组合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区域沉积背景,从剖面、平面上研究了厚层砂岩的沉积特征。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我国大部分油田均是陆相沉积型油田,而且油田的平面、储层内和储层间的渗透率改变情况均比较大。
由于油田主要是采取注水方式进行开发,随着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油田的开采也会逐步进入高含水期,而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便会增加挖潜油田的难度。
为此,本文首先对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挖潜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油田的开采潜力及效率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标签:高含水;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1)片状剩余油。
片状剩余油是指在注水的过程中,由于水没有驱入,造成剩余油残留于模型的边角位置,进而产生的剩余油。
片状剩余油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簇状剩余油;二是连片剩余油,所谓的簇状剩余油指的是四周环绕着较大孔道的小喉道中的剩余油,事实上簇状剩余油属于水淹区内的小范围剩余油块,是注水绕流于空隙中而产生的。
(2)分散型剩余油。
所谓的分散型剩余油,指孔隙占用较少的剩余油,其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孤岛状剩余油;二是柱状剩余油。
其中,孤岛状剩余油属于一种亲水孔隙结构的石油,其主要是通过水驱油而逐步形成的,注水顺着亲水岩壁表面的水膜进入,在没有彻底驱完之前,注水已蔓延至喉道,阻止了油的流动,随着孔隙中油滴的不断增多、孔隙不断增大,从而逐步形成了孤岛状剩余油。
而柱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喉道位置,且喉道大部分是由孔隙相连而形成的,且较为细长。
1.2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1)地质因素。
砂岩的空间分布、碎屑岩的沉积韵律特点、储层的非均质性、沉积层理种类、薄夹层分布以及沉积微相展布等地质因素均取决于沉积条件。
其中,小断层、沉积微上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等是影响剩余油的主要原因。
同时,随着构造运动的不断进行,其所形成的裂缝、断层及不整合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水的运动,进而对剩余油的分布产生影响。
①断层构造与油层微构造给剩余油分布造成的影响。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以八面河油田面一区开发为例
1 区 块概 况
八面河 油 田面一 区位 于济 阳坳 陷东 营 凹陷南斜坡 八面河 鼻状构 造带 东北部 ,是一 个被 2条二级 断层
控制 、1条三级 断层复 杂化 的条带 状 断鼻 构造 油 藏 。含油 面积 1 8 k ,地 质储 量 8 0 0t . 1 m 7 X 1 ,主要 开 发层段 是沙 河街组沙 三上亚 段 、沙三 中亚段和 沙 四段 。其单元 储层 物性较 好 ,但 均质性 较差 。平均 空气 渗透率 (5  ̄2 5 ) X 1 _ 7 9 14 0 。 m ,变 异 系数 0 6 ,油层 岩 性 以 粉一 砂 岩 为 主 ,平 均 孑 隙度 3 . 。 .2 细 L 39 原 油性质 差 ,具 有地 面密度 大 (. 4 6 / m。 、粘度 高 (5  ̄2 0 . mP s 、凝 固点低 ( ℃)和含 o9 4gc ) 7 9 8 0 2 a・ ) 9
硫 高 (. 9 ) 的 特 点 。 饱 和 压 力 高 ( 1 5 MP ) 地 饱 压 差 小 (. 3 a 。 油 层 与 水 层 连 通 状 况 好 , 1 6 A 0 1. 8 a , 1 6 MP ) 边 水 较 活 跃 ,属 弹 性 水 压 驱 动 油 藏 。
2 油 藏数 值 模拟 研 究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21 年 9 第 7 第 3 00 月 卷 期:理工 J u n l f a g eU ies y ( a c E i S p 2 ,V !7No 3 c & E g o r a o n t nvri N t i d t Y z t S ) e. 0 1 0 o. . :S i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潜力分析
[ 摘 要] 胡状集 油 田断层 发育 、属 于近物 源快速 沉积 ,储层 非均质 性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严 重,给油 田开发带来 了很大 的困难 , 目前 油 田主力 油藏 已 经进 入 高含水 开发 阶段 ,开发 难度 愈来 愈大 ,如何挖 潜剩 余油 ,提高 采收 率成 为 目前 开发 的一大 难题 。本文 从剩 余 油研 究方 法入手 ,对胡
状 集油 田剩 余油 的分 布 进行 了定 性 、定 量描 述 ,对 剩 余油潜 力进 行 了分 析 ,为下 步剩 余 油的挖 潜 提供 了 思路 。 [ 关键词】 胡状集 油田 剩余油分布 动态分析 沉积微相 非均质 性 中图分类号 :T 文献标 识码 :h E 文章编号 :1 0 - 1 x 2 1 ) 2 0 2 一 9 9 ( 0 0 - 0 0 们 0 4 0
胡状 集油 田为 储层 非均 质 十分 严 重 的复杂 断块 层状 砂岩 油藏 , 三大矛盾突 出。特别 是注 水开发后 ,由于层间渗透级差 的存 在造 成高 渗条带 的形成 ,导致 相对 差层难 以动用 ,水驱动用程度差 ,剩余 油难 以挖潜 。为提高储量 动用及 油田采 收率,提出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粕 余 油 研 究 方 法 胡状集 油 田剩 余油 分布规 律研 究采用 综合 研究方 法 ,以油藏 地 质再认识和油藏精细描述 为基础 ,以油藏动态分析、油 田监测资料分 析为依据 ,应用大规模 精细 油藏数值模 拟技术 综合研究剩 余油分布 , 主 要 研 究方 法 如 下 : 1、 动 态 分 析 方 法 加 强 单井 、 井组 、小层 、层 系 的综 合 分析 ,利用 油 藏 注水 开 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 资料分析 ,单井、小层的动用状况 ,绘制 出小层水淹图 ,它虽然是 一个定性一半定 量的图件,但是一个必要 的 基础图件 ,对于进 一步的动态 分析具有直观 的指导作用 2、沉积 相方 法 油层的沉 积微相 类型 不 同,在注 水开 发后会 形成特 定 的剩余 油 分布特点。沉积主体带一般 是油砂体 的高渗透 带,注入水首先沿河道 主流线高渗透 部位突进 ,位 于河道砂岩主体 带上的油井见效快 、见水 快,此相带既是主要的产 油层,也是主要 的出水层,经过长期水洗之 后,这个方 向有可能发展成为 “ 大孔道 ” ,而在河道两侧渗透率相对变 差的部位则是剩余 油分布较 为集中的地 带。 3、油 藏数值 模 拟方 法 上 述两种 方法 都是定 性一 半定量 的方 法 ,而 油藏 数值模 拟则可 使我们对油藏 的认识定量化 和可视化 。在胡状 集油田油藏剩余油分布 研 究中,我们利用动态拟合 的方法来计算 油层 中含油饱和度在空间 的 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以此确定某一时间油藏地下剩余油的分布和大小。 = 剩 余 油 分 布 描 述 1、剩 余油成 因分析 () 1 储层宏 观非均质性对 剩余油分布 的影 响 影 响剩余油分布 的一个重要 的地质 因素是储层的非均质性 。从平 面上看 ,因油层平面非均质性 的影响,物性好 、注采完 善的部位水淹 程度高 ,而物性差的部位水淹程度低或未水淹 ,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 纵向上,由于层间渗透率 的差异 ,层间干扰造成渗透 率较低的油层动 用差或不动用。 () 2 开发 因素对剩 余油分布 的影响 剩余油分布与井 网布 置及注采系统 的完善程度有直接关系 。在小 层 平面上井 网不完善 、注采 不配 套的部位是剩余 油相对 集中区。另外 由于层系历年逐井上返、 井况恶化 , 各层系注采系统受到严重威胁 , 造 成注采 井网不完善 。剩余 油就集 中在 已无井控 制的部位 。 2、剩余 油宏观 分布 形式 根据 胡状集 油 田剩 余 油分布状 况 ,确定 胡状 集油 田剩余 油分布 的主 要 类 型 为 : () 1 注采 不完善型 。这类 剩余油主要 是指未注水 区、层 、小砂体 及 由于含油面积 小未能形成注采或 者是 由于井况损坏 等原因,致使储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作者:高淑芳李健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5期[摘要]油田开发的后期阶段会进入高含水油田开发阶段,对其进行剩余油的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分析高含水油田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其分布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对其开发的效率,提高油田产量。
本文结合实际问题,对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状态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其分布规律,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93-01对油田中剩余油的分布的研究依旧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大部分油田开发所采用的方式是注水开发的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中期和晚期开发过程中,由于油田中含水量增大,使得开发难度上升,采出程度降低。
所以,把我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对于油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剩余油层分布研究现状分析1.1剩余油层分布研究现状经过多年的开采和发展,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油田开发期,剩余油层的分布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不同的地质环境以及地形条件需要结合不同开采方法进行开采,因此,对剩余油层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由于我国油层开采方式利用的是注水开采法,所以,在剩余油层研究方向上主要是注水开发多层状油田,并且,不同的油田的剩余油模式有有所差别,所以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也要有所区别。
1.2微观剩余油分布现状以微观驱油模拟实验技术为基础进行剩余油层分布的观点认为剩余油主要是分布在细小孔道、油层死区以及流向垂直孔道中阻塞段等,剩余油层的分布主要受到压力场分布状态影响。
剩余油微观分布状态由凝块状、连片状、条形等,其微观影响因素包含了层理、空隙机构、岩石分布以及润湿性等。
1.3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
其中地质因素主要是指地质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到剩余油层的分布状态。
特高含水期油藏倾角及韵律性对油滴受力状态影响研究
层 内剩余 油描 述及 挖潜技 术 ;徐 正顺等 _ 7 以 喇萨杏 油 田为例研 究 了特 高含 水期开 发调 整技 术 ;李 洁等 l 8 j
研 究 了大庆 长垣油 田特 高含 水期精 细 油藏描 述技 术 ;李彦平 等 研究 了陆 丰 凹陷块状 砂岩 油藏 特高 含水 期 剩余 油分 布 ;徐 国民等口 叩 研 究 了特高 含水期 精 细分 层 注水 需 要解 决 的 问题 ;钟 仪 华 等口 提 出 了特 高
[ 收稿日期]2 o l 3 o 7一 o 8
[ 基金项目]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项 目 ( 2 0 0 9 5 】 2 1 1 1 0 0 0 3 ) 。 [ 作者简介]李金丹 ( 1 9 6 6一 ) ,男 ,1 9 8 7 年大学毕业 ,副教授 ,目前从事油气渗流机理研 究。
第 3 6卷 第 2期
产和 高产意 义重大 。笔 者将 以毛 细管 中 的剩 余 油滴为 研究 对象 ,研究 特 高含水 期 油藏倾 角及 韵律性 对 油
滴受 力状 态影 响 。
1 特 高含水期油藏倾角作用下油滴微观 受力状态 方程
对 于特高 含水 期毛 细管 中油滴微 观 受力状 态 分析 ,参见 文献 [ 1 2 ] 。进 入特 高含 水期 .重 力 、浮力 、
sf0gcos为驱替压力mpa为润湿角rad为界面张力mn等径毛细管中的油滴欲运动时由于两端界面形变便会产生滞后效应阻力此时油滴受注入水驱力楔压效应阻力重力浮力摩擦力及滞后效应阻力的共同作用其所受合力表达式如下cos2cos11sf0gcoscos2cos1分别为前后端润湿角rad不等径毛细管中的油滴通过狭窄孔道时会产生液阻效应阻力此时油滴受注入水驱替力重力浮力的分力液阻效应阻力重力浮力的分力产生的摩擦力共同作用其所受合力表达式如下sinsf0gcos2cos2cos1当油滴运动时还必须克服黏滞阻力的作用此时所受合力变为sinsf0gcos2为油滴的移动速度cm为原油黏度mpascos2cos1dv一旦油滴全部进入窄小孔道此时受力情形变回到了油滴在等径毛细管中的受力情形只是必须考虑黏滞力对运移速度的影响
浅谈高含水时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油 田进入 高含水 期后 , 常规 的注 水开发效 果变差 , 注水 利用 系数 降低 , 时 这
可 以采 用 周期注 水 、脉冲 注 水和 改变 液流 方 向等水 动力 学方法 。水 动力 学方 法的研 究 和应用 已有 比较 长 的历 史, 但是 规模较 大 的现场 试验 始于 5年 代末 、 O 6 0年代 初, 主要 是在 前苏 联和 美 国, 得 了比较好 的 效果 。 取
1绪 论 近 年来 , 国大 多数 油 田总 体 上 已处 于 高含水 期, 我 如何在 高含 水期 提高 原
油水驱 采收 率是 保持 原油 生产 稳定 的攻 关 目标 。其关键 问题 是揭 示剩 余油 的 形成机 理和 分 布规 律 。从 当前 水驱 油 田的 开采动 态 来看 , 余油 的分 布 日趋 剩 分散 、复杂 , 开采 的 难度 越来 越 大 , 剩余 油分 布预 测 已成 为世 界性 难 题 。国
换注水 , 取得 了日产油 增加, 都 含水 率 下降 的增产 效果 , 近十 年来 , 1个 油 田 有 6 进 行 了各 种形 式的周 期注水 矿场 实验, 应该说在 我 国改方法 具有广 阔 的应用 前
景。
含水 期稳产基 础技 术研 究, 水驱采 收率 已成为 国 内外 实现注 水开发 油藏深 提高
我 国大庆 油 田在 1 8 年 开展 周期 注水 , 92 吉林扶 余 油 田1 8 开始 细分层 轮 91
2国内外 现 状及 发 展趋 势 高含水 期油 藏 的采 出程 度一 般较 高, 剩余 油分 布零 散, 而且 进入 高含水 后 期, 井况 变差, 原有 的水动力 特征 发生 了较 大 的变化, 网控制程 度和水 驱动用 井 储量 降低, 井网布 局和 层系 组合 方式 已不 适应 油 田的深 度开 发 。因此, 强高 加
国内外高含水、特高含水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
国内外高含水、特高含水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增长,国内陆上油田总体上都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油藏生产动态复杂,稳产期短,油井见水快,产量递减快,油田开发指标预测难度大,预测结果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但对于老油田而言,地下仍含有大量的剩余油,如何准确地描述剩余油的分布和提高油气采收率是当今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主要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科学地进行精细油藏述、油藏数值模拟、开发方案调整、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剩余油的分布,不仅是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也是有效地开发油气藏的基础,在整个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高含水;剩余油;采收率已开发的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随着开采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关系、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非均质性更严重,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东部许多主力油田已成为高含水油田,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仅能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三高二低”的开发矛盾突出,即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储采比低、采收率低,仍有约较多的剩余石油残留在地下,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
据估计,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增加全世界2~3年的石油消费量。
因而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高含水油田的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情况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除采取强化采油措施外,国际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主要有:井网优化技术(包括细分层系、加密调整井、井网重组)、注水调整技术(包括不稳定注水、选择性注水、优化注水压力、提高产液量、调整注采井网、注污调剖等)、特殊钻井技术(包括水平井技术、大位移多靶点定向井、侧钻井技术等)、油层深部调剖技术等。
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一直是国外油气开采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外在不稳定注水技术、水平井技术、油层深部调剖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控水稳油及区块综合治理工作是实现老油田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复杂油藏高含水期流动单元研究及剩余油预测_李松泽(特种油气藏,2015)
Ⅱ类 平均值 2 4 8 9 2 9 1 . 9 1 9 2 范围 2 1~2 6 4 0~1 6 0 2 8~3 0 1 . 5~2 . 8 9 0~3 7 0
Ⅲ类 平均值 2 1 2 4 3 1 1 . 4 5 1 范围 1 8~2 1 1 0~4 0 3 0~3 3 1 . 3~1 . 5 1 7~9 0
图 1 储层质量指标与标准孔隙度交会图
物性差异大 , 储层非均质性强 。 经过几十年注水开 发, 综合含水高达 9 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 5 . 1% , 采阶段 , 采出程度为 3 1 . 4 6% 。 由 于 对 储 层 复 杂 性 认识有限 , 导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层间动用不均衡 、 注采井网不完善、 产能自然递减快, 开发形势严峻。
。 通过统计可知 , I V 类流动单元剩余油
分布含量基本小于 3 0 %, Ⅲ类流动单元剩余油含量 其中小于 3 小于 5 0 %, 0 % 所占比例较大 , Ⅱ类流动单 元剩余油含量小于 6 其中 3 0 %, 0 % ~6 0 % 所占比例 较大 , 类流动单元剩余油含量大于 4 0 % 。 总体可看 Ⅰ 流动单元类型越好 , 剩余油饱和度越高 。 出, 4 . 2 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变化规律 通过井史分析 , 将开 发 过 程 分 为 1 9 9 5至2 0 1 2 年和 2 0 1 2 年至今 2 个开发阶段 。 由主力层位单层 单砂体流动单元平 面 展 布 与 2 个 阶 段 剩 余 油 的 平 ) 面展布 ( 图3 分析可知 , 从开发初始至今 , 由于储层
3 流动单元特征
由流动单元分类标准分析 ( 表 1) 可 知, Ⅰ类流 动单元以高孔 、 高 渗 为 主, 该类储层的开发效果最 好, 见效快且采出 程 度 高 , 具有极佳的储集能力和 渗流能力 , 但在注水开发中后期容易出现水窜现 象, 影响附近储层的开采 。 Ⅱ 类流动单元在研究区
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Ξ
2010 年第 21 期 申小敏等 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153
初期生产状况 井号
H 7- 9
目前生产状况 含水
14 65 56
投产日期
2008. 6. 3
层位
S3 下 4 上 4 下 S3 下 5
日产液
( t) 13 31. 6 12 56. 6
日产油
( t) 11 . 2 11 . 1 5. 3 27 . 6
液面
1643 633
层位
S3 下 1- 4 S3 下 4- 5
日产液( t) 63. 4来自2 . 5 24. 5 90. 4
日产油
(t ) 4 . 4 1 . 9 2 . 6 8 . 9
累产油 含水
93 26 90 90 . 2 (t ) 2967 1297 459 4723
H 7- C25 2009. 1. 30
152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年第 21 期
Ξ
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申小敏, 王玉堂, 王永站, 李顺凯, 丁海霞, 李 军
(中原油田分公司)
摘 要: 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 , 产量不断下滑 , 油藏开发难度逐年加大, 近两年胡七南沙三下区块 在构造精细研究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基础上 , 利用老井大修换井底、 套管补贴、 堵水等工艺手段进行剩余 油有效挖潜 , 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 为深化老区挖潜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 胡 7 南断块; 剩余油; 大修换井底 中图分类号: TE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7981 ( 2010) 21— 0152— 02 1 油藏概况 胡七南断块位于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第二断阶 带胡状集油田的中部 , 是受石家集断层及其派生的 次级断层—胡 7- 7 断层共同夹持的西高东低的一 个鼻状构造, 沙三下主要含油层位为 S 3 下 3- 10 砂 组, 油藏埋深 2210- 2900m , 含油面积 1. 7km 2 , 石油 地质储量 393×104 t。属于构造较为简单、 埋藏较浅、 常温常压、 中高粘度、 非饱和的层状中、 高渗严重非 均质孔隙性砂岩油藏。 进入 2007 年以来开发 状况逐 渐恶化 , 递减加 大, 到 2007 年 5 月份降至最低 , 该区块油井 19 口 , 开 井 18 口 , 日 产液 551m 3, 日 产油 41t, 综 合含水 94. 1% , 采油速度 0. 29% , 采出程度 20. 84% ; 水井 15 口, 开井 12 口 , 日注水平 1021m 3 , 自然递减 19. 82% , 综合递减 18. 24% 。 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 1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水驱动用程度低, 水驱采 收率低 该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形成了一套以滨浅湖 扇三角洲砂体为主的快速沉积建造, 加上物源近 , 水 体动荡, 沉积环境极不稳定 , 沉积相在平面上变化 大, 水下分流河道在纵向上继承性差, 因此该区储层 三大矛盾均较突出。 由此造成目前水驱动用储量为 153. 9× 104 t, 水驱动用程度仅为 42. 5% 。 油田标定 采收率为 27. 9% , 低于同类油藏。 2. 2 剩余油分布类型日益复杂, 综合含水与采出程 度不匹配 , 自然递减居高不下 胡 7 南沙三下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 , 导致目前 剩余油分布类型日益复杂 , 目前油田含水高达 94. 1% , 而采出程度仅为20. 84% 。 近几年自然递减均高 于 25% , 稳产难度极大。 2. 3 井筒状况日益复杂 , 影响区块开发水平 随着开发的深入, 区块井筒状况日益复杂, 目前 该块总井 34 口, 井况有问题井1 5 口, 占总井数的 44 .
剩余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探析
212近年来,地下油水分布也因为油田的开发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油田开发的愈趋成熟,地下油水分布也和之前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也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大片连续的石油已经变得十分稀少,开采石油的对象也逐渐变成了局部富集又高度分散的石油为了更准确的预测和划分在三维空间中,岩石物性非均质性、隔夹层以及各级分隔体的分布方式和规律,使驱油工作变得更加高效,要精细的描述油藏资源。
1 剩余油技术研究必要性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原油性质差异大,水驱油过程不均匀,这些因素都导致在经过一次或采油之后,仅仅有地下储量三分之一左右的石油能够被开采出来,但是剩下的三分之二石油就仍然处于地下,难以挖掘,也就成了剩余油。
如果能够提高石油的采收率或者改革技术以增加石油的可采储量可以开采更多的属于石油储量在60%~70%之间的剩余石油。
这也是无论是油藏工程师还是地质工作者始终将石油开采过程提高采收率以及深入研究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作为研究的重点工作。
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开发技术,通过改进技术手段,提高采收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根据调查,石油在全世界范围内,两年到三年使用量,仅仅使每个油田提高1%的采收率便能实现,可见提高采收率对于石油行业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采收率呢?一方面,要加强地质勘探,了解油藏的性质和分布情况,精确掌握油田的开发潜力。
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如增油、压裂、热采、化学驱油等技术,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1]。
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但对于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我国油田开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提高采收率,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 剩余油技术的研究现状2.1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在油田开发和生产中越来越广泛,成为油田工程师们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已经成熟,越来越接近实际情况。
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
价值工程1油藏概况濮城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东北部,自文留构造向北东伸展的被断层复杂化的长轴背斜。
南与文留构造带相接,北与陈营构造相连,东与濮城洼陷相邻,西与卫城—古云集构造隔洼相望。
探明含油面积79.31km 2、石油地质储量1.5358×104t ,标定可采储量5007×104t ,标定采收率32.69%。
是一个复杂的陆相断块油田。
发现沙一、沙二上、沙二下、沙三上、沙三中、沙三下、沙四共计7套含油气层系。
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一、沙二上、沙二下,石油地质储量1.0386×104t ,占总储量的67.6%。
经过30a 的勘探开发后,油田采出程度达到30%,综合含水为94%,主力含油层系都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
近年来围绕提高采收率进行了精细的研究与挖潜,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充分显示了油田在高含水后期开发中通过进行深度精细开发的潜力。
2濮城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2.1剩余油微观分布濮城油田投入开发以来,共计实施8口密闭取心井,建立了精细的储层水驱模型,基本搞清了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二次开发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其中高含水后期取心3口,分别在沙一下油藏中部、濮53块沙二上2+3、沙二下中部。
取心时油藏处在采出程度较高的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对密闭取心井资料分析:相对高渗部位(层)水驱程度很高,剩余油饱和度低,主要是分布在细小孔隙内或孔隙内壁,水驱提高采收率难度大;相对低渗部位(层)水驱程度低,仍然有较多的剩余油,是水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目标。
长期注水开发使储层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孔隙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渗透率变化较复杂、含油饱和度逐渐降低、泥质含量降低、粒度中值增大。
2.2剩余油宏观分布濮城油田目前剩余油赋存状态主要表现为:中渗油藏剩余油普遍存在,局部富集;低渗油藏剩余油普遍存在,连片分布;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普遍存在,高度零散。
从剩余储量分布特征上看:层间剩余油仍为主要开发对象,平面上剩余油区域主要分布在构造该部位、砂体相带变差部位,沉积相是控制宏观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胡七南块特高含水期油藏流场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
胡七南块特高含水期油藏流场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3-31T06:00:39.89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5期作者:冯博[导读] 流场调整技术就是利用注水井的不同注水量和注水方向,采油井的差异化采油强度把地层中的剩余油驱向目的地的一种油田开发技术比较适用于老区的二次高效开发。
冯博中原油田分公司濮东采油厂河南濮阳 457001摘要:胡七南块进入特高含水期含水上升与能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受平面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影响,经过多年的水驱开发地下渗流通道形成优势流场,高出水区带耗水严重含油饱和度低水驱效率降低,低耗水区耗水量小能量不足含油饱和度高,由此导致平面水驱不均衡,存水率下降明显。
流场调整技术就是利用注水井的不同注水量和注水方向,采油井的差异化采油强度把地层中的剩余油驱向目的地的一种油田开发技术比较适用于老区的二次高效开发。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流场调整水驱开发精细注水流场指的是在渗流力学作用下地下流体在三维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范围油气资源的储存空间和运移通道油气水等复杂的地层流体都在其中流动其中流线方向代表流体运移方向流线范围代表流体驱动面积流线密度代表流体驱替速度数值模拟表明注采方向发生转变后可有效扩大注入水的波及范围所以流线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平面波及体积。
1 流场演变的因素研究影响流场演变的因素有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细化流场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线区域划分。
影响流场演变的静态因素有储层分均质性、沉积微相、孔隙度、渗透率、胶结程度和流体粘度。
动态因素有区块开发方式、累计冲刷强度、井的注采量、流体流速、压力梯度、和含水率等。
根据流场演变的因素,研究了不同开发时期的油藏流场演变历程。
在开发初期阶段,静态因素是影响流场演变的主要因素;开发后期,动态因素是影响流场演变的主要因素。
流线、流场随着注采关系不断变化,需要不断跟踪、调整。
以此将胡七南分为以下四个区:2 流场调整技术研究在流线识别的基础上,控制优势方向注水,提高弱势方向注水,致使流线由弱变强,扩大水驱波及系数,动用弱流线方向的剩余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50% 厚度 比例
50-60%
大于60%
厚度 比例 厚度 比例
m
m
%
m
%
m
%
m
%
m
%
m%
Ng33 166.4 19.5 11.7 25.4 15.3 36 21.7 33.2 20 33.6 20.2 18.6 11.2
Ng34 98.6 13.1 13.4 18.6 18.9 30.8 31.2 22.7 23 11.7 11.8 1.8 1.8
T2,us
核磁共振一维谱 水驱油测试中油、水信号叠加,油 水无法准确区分
引入扩散系数
一维→二维
油 峰
时间渐变测量法 短弛豫组分 精确测量
快速反演技术 0.5h→1min
水 峰
扩散系数
核磁共振二维谱 油、水信号可准确划分,实现了油 水的定量表征,测量精度达3‰
(一)实验方法
2、建立了基于拓扑学的CT三维重构技术
分类描述
单孔型
孔隙、喉道数=1
形状因子 取值范围
>300
100~300
接触面积比 取值范围
0~1
<0.45或>0.6
油膜型 厚度小于孔道直径的1/3
100~300
0.45~0.6
多孔型
2相连孔隙数5
7~100
0~1
连片型
相连孔隙数>5
<7
0~1
2.赋存量定量表征
三维空间微观 剩余油提取
三维油水分割
空间分辨率相对 较低
微观 模型
局部孔隙动态测试 图像直观形象
真实岩心观察无 法实现
“改进方法+组合优势”
实现剩余油的微观测量
微核 观磁 剩共 余振 油实微 验观 方模 法型
(一)实验方法
关键技术 核磁共振二维谱定量分析技术 核磁共振二维谱快速反演技术 微小尺寸模型制作技术 基于拓扑学的三维重构技术
(二)定量表征方法
微观剩余油 按形态分类
多孔型剩余油
四种类型微观 剩余油分类统计
50%
40%
剩
余 30%
油
饱 和
20%
度
10%
0% 连片型 多孔型 单孔型 油膜型
实现不同类型剩余 油的定量表征
(二)定量表征方法
3.赋存位置定量表征
赋存位置—赋存于不同孔喉半径范围中的微观剩余油的量
采用方法—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与核磁弛豫谱对比法 建立孔喉半径R与油饱和度So的对应关系
油水分辨
岩石
水
油
类间最大方差分割法 结合
常规分割方法 未考虑体素空间分布关系
油水难以准确区分
拓扑学孔喉描述技术
油水三维准确区分和测量
(一)实验方法
2、建立了基于拓扑学的CT三维重构技术 三维构建
移动立方体 三维构建
孔隙三维空间展布 结合
26邻域剩余油标识
实现了三维空间 剩余油分布的准确表征
(一)实验方法
So<20% (占比12.1%)
20%<So<50% 普遍分布 (占比65.8%)
So>50% 局部富集 (占比22.1%)
进一步挖潜 改善开发效果 高效合理开发
孔隙尺度微观 剩余油研究
前言
微观剩余油研究面临的问题
技术现状
面临问题
孔隙尺度微观剩余油的 实验方法
定性描述
微观孔隙内剩余油表征 参数及表征方法
赋存位置
•孔喉大小
如何建立对应关系?
1.赋存形态定量表征
(二)定量表征方法
传统的描述方法
依据形态定性描述 主观性较强
判识标准不统一
形状因子 接触面积比
单块剩余油的体积 形状因子=
(单块剩余油的表面积)1.5
剩余油与孔隙的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比=
剩余油的表面积
(二)定量表征方法
1.赋存形态定量表征
剩余油类型
剩余油赋存量多少 剩余油以什么形态赋存 剩余油赋存的孔喉大小
汇报提纲
一、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表征方法 二、不同开发方式剩余油微观赋存特征 三、认识及下步研究方向
(一)实验方法
现有的微观分析技术指标对比
分析技术
观测对象
分辨率
测试方法 成像清晰度 定量可行性
环境扫描电镜
岩石表面
1m
静态观测
低
不可行
铸体薄片
3、建立了基于真实砂岩微观模型的物理模拟技术
新型强固结 可溶性灌注剂
模型压封技术
体视显微技术
玻璃蚀刻模型
孔隙结构与真实岩心存在差异
超薄、高清晰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实现了真实砂岩的微观图像表征
(二)定量表征方法
赋存形态 赋存量
•孤岛状 •条带状 •柱状 •……
如何区分描述?
•不同类型的量 如何定量统计?
特高含水油藏 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研究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二零一三年二月
前言
目前整装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整体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认识的该阶段宏观剩余油分布的特点是“普遍分布,局部富集”
孤岛中一区新钻井二次解释含油饱和度分析表
小层
层厚
小于20%
20-30%
30-40%
厚度 比例 厚度 比例 厚度 比例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制作技术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体视显微技术
实现目标
油水准确区分 定量测试
提高三维空间 分辨率
真实砂岩微观 物理模拟
(一)实验方法
1、建立了基于二维谱的核磁共振测试技术
信号幅度
8000
7000
6000
5000
水+油
4000
3000
2000
油 water+oil oil
1000
0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含 12 油 10
饱8
和6 度4 %2
孔径分布 弛豫谱
0
0.01
0.1
1
10
100
1000
孔喉半径,m
核磁弛豫谱与毛管压力曲线孔径分布对比
(二)定量表征方法
基于扩散二维谱的核磁共振测试技术
实
现
剩
建立剩余油微观
基于拓扑学的岩心CT三维重构技术
动态测试
高
核磁共振
岩样整体
0.1m 动态测试
低
可行 可行 可行
适用性:能同时满足动态测试和定量分析的需求
(一)实验方法
三种主要剩余油赋存状态测试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实验技术
技术优势
技术局限性
核磁 共振
分辨率高(0.1m) 剩余油可量化表征
高粘油与水准确 区分困难
CT 扫描
无损动态测试 剩余油三维空间分布 表征
Ng35 140.9 17.3 12.3 20 14.2 41.4 29.4 38.6 27.4 21.5 15.2 2.2 1.6
合计 405.9 49.9 12.1 64 15.8 108.2 26.7 94.5 23.3 66.8 16.5 22.6 5.6
12.1%
65.8%
22.1%
前言
二维局部孔隙
10m
静态观测
高
不可行
含油薄片
二维局部孔隙
10m
静态观测
高
不可行
显微荧光
二维局部孔隙
0.4m
静态观测
中
不可行
激光共聚焦 二维局部孔隙
1.04m
静态观测
高
不可行
局限性:只能局部静态观察,不能反映整体动态变化;只能定性描述,不能定量分析
微观模型
二维局部孔隙
1m
动态模拟
高
CT扫描
岩样整体三维构建 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