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3(1)
九年级化学《3.1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学案 沪教版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 习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学习目标】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3、能对原子与离子进行比较,能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阴、阳离子和原子; 【学习重点】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理解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学习难点】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 和 都很小,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 (2)分子总是在不断 着,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 ; (3)分子间有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
(5)分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可分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
分子 原子 新的分子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概念(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 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 构成的物质。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变化; 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 变化。
4.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 和 两种粒子构成的。
5.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6.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交流活动一、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Ⅰ)请判断下列现象能否用微粒的性质来判断1. 春天闻到花香的味道;2. 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易发生爆胎事件;3. 秋天北京易刮沙尘暴;4.冬天水银温度计中的示数比夏季都要低(Ⅱ)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分裂 组合述现象的原因是:①____ ___;②____ ___。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讨论并回答:湿衣服晾晒后变干了、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久置的酒酒味淡了,等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
备注(个性化设计)
三、微粒之间有间隙
【演示】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化
30cm长的玻璃管中先放一半水,然后再放一半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变化。
观察现象:
水不易被压缩,而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讨论并回答:
小结: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大
温度越低,运动速率越小
3、微粒间存在一定间隙
而且温度越高,间隙越大
温度越低,间隙越小
物体热胀冷缩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隙发生变化,而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
从微粒的观点来看,
【演示】氨气微粒的运动
A:
B:
观察现象
酚酞变红
酚酞也变红
【提问】A中浓氨水滴入后溶液变红。为什么实验B中两杯溶液并没混合,而酚酞试液也变红?从这个实验说明了微粒具有什么特性?
讨论并回答:
浓氨水中微粒在不断运动,氨的微粒先运动到空气中,然后再从空气中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所以酚酞试液也变红。
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设问】盐放入水中,盐会看不见,水变咸了,为什么?
糖入入水中,糖也会看不见,水会变甜,为什么?
观察与思考】
1、展示一瓶高锰酸钾,取少量放在白纸上。
2、用研钵研碎高锰酸钾,放在纸上。
3、高锰酸钾溶于10mL水中,再倒入50mL水中。
提问: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已成粉状的高锰酸钾是否还可以再分?
九年级化学专题3.1 分子和原子(七大题型)

专题3.1 分子和原子题型梳理【题型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题型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题型3】探究分子其他性质的实验【题型4】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题型5】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题型6】从微观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题型7】微粒图像的分析与应用举一反三1.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题型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例1】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酒和醋的酿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水变成水蒸气——分子体积变大 D.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变式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B.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变式1-2】化学教会我们从微观角度去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春天公园里柳絮纷飞,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B.氮气不如氯气活泼,说明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D.一滴水大约有1.6×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变式1-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题型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例2】如图是“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A中加入5mL浓氨水,B中加入20mL酚酞溶液,罩上大烧杯。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试题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试题1.步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
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是可分的D.分子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
分子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隔,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在花园里,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整个花园充满了花香的分子,所以,进入花园,使人感到花香四溢;在烧鱼炖肉时,鱼肉的香气分子通过运动分布到整个厨房里,所以走近厨房时,使人感到香味扑鼻。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分子这种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能够闻到花香,与微粒的质量大小、分子的间隔无关。
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才会分,分子的运动不是化学变化。
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学会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观实质。
2.“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间隔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
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酒精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分子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特殊的香味。
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学会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观实质。
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答案】D【解析】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
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说明微粒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说明微粒不断运动且微粒之间有间隔;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说明微粒不断运动;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说的是宏观方面,不能说明微观粒子的性质。
3.1.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 化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 持可燃物燃烧 化学性质
(4)( D )
பைடு நூலகம்
5.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 空隙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做氨的运动实验,他们先将 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然后实验如下:
取等量的蔗糖,放入等量的热水与冷 水中,热水中的比冷水中的溶的快。
二、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1.不同的微粒运动能力、范围不同。
2.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探究: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操作 1、10mL水与10mL水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20ml 20ml 20ml
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 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答 案
(1)( B ) (2)( (3)( (1)50水mL和50mL酒 A.微粒很小 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2)水电解分解 B.微粒之间有间隙
C) A)
(3)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7个水的微粒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同 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 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聚集在一 起才能体现出来的;构成物质的微粒能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了解微观世界 • 借助先进仪器将事物放大,才能到观察事物的微观构成,如光 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将物质放大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倍。 • 微观世界截然不同于肉眼观察到的宏观世界。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案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授课人:徐州三十一中常鸣[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及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的交流讨论,并充分调动其想像能力,构建其微粒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微粒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推理能力[学习重难点]树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观点;能用微观理论解释实际问题[教学设计]§3.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可以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客观存在的是() ①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构成物质的微粒图象 ②把蔗糖溶于水,其溶液具有甜味 ③把高锰酸钾溶于水,其溶液呈紫红色 ④煎过中药的厨房中充满了浓重的草药味 A 、仅①②③B 、仅①②④C 、仅①③④D 、全部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A 、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B 、等质量的水夏天比冬天蒸发的快C 、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化工厂附近气味难闻3.下列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的是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D 、海绵能吸水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5.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4)( )D.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4)白糖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更快 (3)( )C.微粒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 (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7个水的微粒 (2)( ) B.微粒之间有间隙 (2)水通电分解 (1)( ) A.微粒很小 (1)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答 案解 释实 验 现 象A、构成氧气的微粒大小B、构成氧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了C、构成氧气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变D、构成氧气的微粒本身变了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A、八月桂花香B、酒香不怕巷子深C、湿衣服凉干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7.已知,碘单质和淀粉反应会变蓝。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3.1.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教案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粒子之间存在空隙;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学会运用有微观粒子的知识对生活中或化学变化中的有关现象,进行想象和推理。
(二)过程与方法:1、能设计(或完成)、分析和说明有关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2、了解想象、类比、模型化、假设、验证等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形成物质可分的观念,发展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兴趣;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粒子之间存在空隙;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难点:运用有微观粒子的知识对生活中或化学变化中的有关现象,进行想象和推理。
三、教学策略设置情境探究、学生演示探究、学生活动探究、问题讨论探究、教师演示探究、比较探究。
四、课前准备收集与本课教学有关的生活事例、图片或实物,准备一段有关微粒运动的视频资料。
教学用具:准备一套利用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用品、一套演示水和酒精混合探究微粒间存在空隙的实验用品、一套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用品、一套冰糖溶解(可以饮用)探究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实验用品。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介绍:宏观和微观的差异、微观与化学的联系联系:第一、二章学过的化学反应设问:物质与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化学反应?不同的物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化学性质?静思从宏观到微观体现了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奥秘的欲望提问:物质都能被分割吗?分割到最后物质是什么样的?回忆、想象回答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宏观入手创设情境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肉眼看不见。
展示:碾碎前后的冰糖设问:粉末的冰糖还能被分割得更小吗?如何做到呢?演示:少量冰糖粉末加入水中。
提问:冰糖水中“消失”了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品尝:师生代表品尝冰糖水。
物质构成的奥秘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概要许多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概要:1.许多实验表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的特点:(1)微粒是极其微小的;(2)微粒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好运动越快)例子:花园中花香弥漫,酒店前的酒香(扩散现象均可用此观点解释)(3)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
例子: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热胀冷缩(4)微粒之间存在斥力例题精讲:【例题1】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
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A.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B.构成物质的微粒体积很小C.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D.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很小答案:A解析:构成洋葱的微粒不断地运动,使我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例题2】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总体积之和,这一事实说明()A.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B,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再分C.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着D.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很小答案:A解析:典型的证明微粒间有空隙的例子。
【例题3】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
其原因是()A.球内气体微粒体积增大B.球内气体微粒间空隙增大C.球内气体微粒质量增大D.球内气体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答案:B解析:微粒是有固定体积的,但是微粒间的空隙大小是随着温度而变化的。
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了。
【例题4】在加压条件下,25立方米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很小B.构成物质的微粒由更小的微粒构成C.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D.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答案:C解析:此题说明气体可以被压缩,在加压条件下,微观上,气体间的空隙变小,从宏观上就表现为气体的体积变小。
【例题5】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妈妈在厨房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旧)快乐学案 沪教版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隙。
2、学会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
3、能通过实验获得信息,学会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二、新知我学(一)物质的构成结论:物质都是由构成的(二)微粒的性质观察与思考1:操作1: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2:向操作1后的烧杯中加入3mL~5mL浓氨水。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实验一:CC如图所示:另取三只小烧杯A、B、C,先在B、C烧杯中均倒入约20mL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剂,再在A烧杯中迅速倒入约20mL的浓氨水,然后立即用大烧杯(或水槽)把A、B 两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观察与思考2: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现象:;结论:。
探究实验二:用注射器取4mL空气,用食指堵住口部,另一手拇指向里推活塞,进行压缩,体会难易程度,然后取4mL水做相同的实验。
现象:;结论:。
三、达标检测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化学知识中的 ( )A.微粒都很小 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C.微粒在不断运动 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下列生活、学习经验中,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的是()A、铁路上的钢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B、向一定体积的气体施压,体积明显变小C、1升大豆和1升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D、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柜里卫生球消失了仍可闻到其气味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4.物质的微粒性是指:(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构成的;(2)微粒是在的,并且温度越高,;(3)微粒之间存在,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初三化学学案第三章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时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2.一大块冰糖,你如何使它变成更小块的冰糖?你还有什么方法使它分割成更小的看不见的微粒?3.取少量的食盐加到一杯水中,食盐会,水的味道变成。
4.一杯盐水,你能用什么办法从中获得食盐固体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听。
5.高锰酸钾是由许多高锰酸钾的微粒构成的,高锰酸钾的颗粒是颜色的,把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可得到颜色的溶液。
6.大量的实验证明,物质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7.把一块金属不断地分割,当分割到我们的肉眼不能看见的时候,把物质放到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物质还存在吗?知识回收站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把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糖和食盐都是白色的固体,为什么味道却不一样呢?把糖加到水中,一段时间后糖就会“消失”,而水却变成了甜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分析: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而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性质。
构成糖和食盐的微粒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味道。
糖的固体加到水中,糖被不断地分割,直到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因而表面上看糖“消失”了,但是糖的微粒只是扩散到水中去了,并没有变成其它物质的微粒,因而此时的水也变成了甜的。
1.下列变化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是()A.碘加热后变成紫色蒸气B.冰块融化成水C.樟脑丸放在衣柜中逐渐消失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盐溶于水逐渐消失B.红墨水滴入水中使水变红C.石蜡燃烧逐渐消失D.金刚石加工成钻石3.晾干湿衣服时,构成水的微粒所发生的变化是()A.构成水的微粒被分解了B.构成水的微粒变成其他物质了C.构成水的微粒扩散到空气中了D.构成水的微粒受阳光作用体积变小4.下列转化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A.由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B.由块状物质转变为粉末C.由固态物质升华为气态物质D.由一种纯净物转变为另一种纯净物5.关于氧气和液氧,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不同B.它们是完全相同的物质,因而性质也完全相同C.因为构成两者的微粒相同,因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简单

会依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那么书写化学式即可。
记忆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可采纳口诀:
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钙镁钡锌氧
三价铝,四价硅,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假如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适当的数字,那么一般只有微观意义。
看到一种元素的名称就应想到这种元素的符号,看到一种元素符号就应想到这种元素的名称。
单质与化合物的根本区分是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共同点是它们都不是混合物。不要把化合物当作混合物。
元素影响人体安康,在人体内哪种元素的含量过多或缺,都不利于身体的安康,所以要合理膳食,均衡养分,不要偏食,不要挑食
2、驾驭技巧学习化学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要留意总结一些学习技巧,比方大家在记忆化学元素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顺口溜或者口诀歌记忆,记化学反响方程式的时候可以留意总结酸碱盐反响的规律等等。
另外大家还应当高度重视化学试验,化学试验许多细微环节都可能是考试的考点,只有将这些小细微环节都留意到,考试的时候才可能得高分。
依据原子不显电性和原子内粒子的带电状况不难得出这个关系。
正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要理解这种分子的构成。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学问导学
在对元素的理解中,必须要强调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指的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样的一类原子。从而体会到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重点。
分子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个分子是不能表达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状态等物理性质的,物质的物理性质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个水分子可以表达水的化学性质,在表达水的化学性质时是不行再分的,再分就不是水的分子了,也就不能表达水的化学性质了。
3.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导学案)

C.微粒的体积很小D.微粒的质量很小
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温度升高,微粒运动得越快
B.“墙内开花墙外香”——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C.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微粒间有空隙,而固、液的微粒间无空隙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的间隙变大
3.压缩等体积的空气和水,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而固、液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
订正栏:
学习过程:
一、物质是可以再分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P59观察与思考
思考:(1)用研钵研碎后的高锰酸钾粉末能继续分吗?
(2)溶于水后烧杯中高锰酸钾粉末还有吗?
你的启发:。Biblioteka 二、微粒的性质资料链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呢?以水为例,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观看)苯分子微粒的图像
你的启发:。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①在废弃药片塑板(没有标签)的小穴内滴加浓氨水,再滴加2滴酚酞试液
现象:酚酞试液直接接触氨水会。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高港区永安中学戴爱国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3.建立微观意识: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
预习自学:
1.物质是由构成的,微粒是不断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
2.走在校园里,会闻到花香,从微观角度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你的启发:。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对照书P60页的图3-4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初三化学试题(上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归纳1.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存在,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
在固体、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所以,气体通常比较容易被,固体和液体。
答案:空隙不同较小较大压缩很难被压缩2.高锰酸钾是一种色固体,取一小颗粒的高锰酸钾放人5 mL水中,会看到溶液变成色,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紫黑色紫红色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很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
这其中的原因是。
答案:微粒在不断运动4.将50 mL的酒精与50 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这是因为。
答案:微粒之间存在空隙,酒精微粒分散到水的空隙中5.取2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往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人。
内装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中的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
答案:空气微粒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液体、固体间的空隙要大得多6.物质的微粒性是指:(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构成的;(2)微粒是在的,并且温度越高,;(3)微粒之间存在,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答案:微粒不断运动运动越剧烈间隙较小较大7.请你将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与其相应的原理用连线连接。
⑪热胀冷缩a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⑫花香四溢b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⑬食物腐败c发生化学变化,微粒种类发生改变⑭空气看不见、摸不着d微粒之间存在间隙答案:⑪d ⑫a ⑬c ⑭b方法研习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的微粒构成的B.同种微粒的性质不同C.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微粒之间是紧密排列的,没有空隙2.“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化学知识中的( C)A.微粒都很小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C.微粒在不断运动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3.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汽中都存在碘的微粒,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滴入2~3滴酚酞
浓氨水
•
•
1、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而不是空气或 水; 2、氨水中氨的微粒从一只烧杯跑进另 一烧杯中,发生化学变化,使酚酞 变红。 3、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不同物质的微粒运动速度不同,温 度越快微粒运动速度越快
•
•
实验探究4:水和空气的压缩
取两支针筒: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 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另一支针筒内抽取相同体积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 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 的原因吗?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
绚丽多姿的物质
•
•
实验探究1: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高锰酸钾的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为什么糖是甜的而盐是咸的?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微粒构成的。
不同物质由不同微粒构成,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
实验探究2: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滴入2~3滴酚酞
•
பைடு நூலகம்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 气体容易被压缩 固体、液体物质中微粒的空隙比较小, 难压缩。
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微粒之间的间隙 发生改变的过程;
•
•
小结: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微粒构成的。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实验现象 解释 答案
(1)50水mL和50mL酒 A.微粒很小 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2)水电解分解 (3)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7个水的微粒 B.微粒之间有间隙
九年级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3(2020080610075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哪项除外A.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B.腹痛、腹泻明显C.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D.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炎性细胞E.脑脊液化验正常 索赔文件包括。A.证据部分B.论证部分C.总述部分D.索赔款项(或工期)计算部分E.摘要部分 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A.膜迷路纤维化B.膜迷路充血C.膜迷路积水D.螺旋器退行性变E.血管纹萎缩 用水泥砂浆做垫层铺砌的普通粘土砖其表面平整度是。A.3mmB.5mmC.6mmD.8mm 男,9岁,因腰腹疼痛就诊,排尿可,有恶心、呕吐,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右肾积水。查体:右腰腹肿块,有波动感,无压痛。尿常规化验正常。肾图示右肾呈梗阻曲线,功能中度受损,右肾正常。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应采取何种治疗措施A.肾部分切除B.肾切除C 肾盂输尿管成形E.无需治疗 简述医院工作人员医德规范。 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导致肺癌发生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A.大气污染B.支气管炎C.吸烟D.哮喘E.肺气肿 经发包人同意后,承包人可以将部分工程的施工分包给分包人完成。该条款所依据的法律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的规定。A.债权转让B.债务承担C.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D.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 “双因素说”理论认为,智力由构成。A.理解能力与推理能力B.思维的材料与思维的结果C.记忆能力与知觉能力D.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 下列哪项不是“干性支气管扩张”的特点。A.反复咯血B.平时无咳嗽C.一般无脓性痰D.多位于引流不畅的部位E.不易感染 硫酸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时的停药指征是。A.膝反射消失B.血压低于140/90mmHgC.尿量>35ml/hD.分娩后E.子痫发作 平衡功能评定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测试时需保持环境安静B.不能站立者可评定其坐位平衡功能C.仪器评定时患者必须直立60sD.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进行平衡测试E.注意保护不能安全完成要求动作的患者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论述的是()。A.投资对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B.投资在短期内对总需求的影响C.实际国民收入围绕潜在国民收入周期性的波动D.某段时期结构性失业的减少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下面哪项是正确的A.短时间内有频繁的癫痫发作B.30分钟内有2次以上的发作C.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全身性发作在2次发作之间意识不清楚D.1小时内有2次以上发作E.2次发作之间有定向力障碍 医生的特殊干涉权不适用范围有A.对精神病患者、意志丧失和自杀未遂等患者拒绝治疗时B.患者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情,但当了解后不利于诊断治疗时C.人体试验,为保守试验机密时D.患者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情但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时E.人体试验性治疗时,虽然患者已知情同意,但对一些高 时 商业银行应妥善保管与客户签订的个人理财业务相关合同和各类授权文件,并至少()重新确认一次。A.每季度B.每半年C.每年D.2年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A.宣传活动B.教育培训C.制度建设D.现代化管理E.全员参与 爆破作业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从事爆破作业的,应当事先将爆破作业项目的有关情况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A.爆破作业单位B.爆破施工作业C.爆破注册单位D.爆破保险单位 简述食管的3个生理性狭窄。 飞行考试每个项目分别评分,并给予总体评分和评语,最低通过分数为A、80分(百分制)B、60分(百分制)C、4分(五分制) "主四肢"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 农业用水区水质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2005)中的哪一类标准类。A.ⅡB.ⅢC.ⅣD.Ⅴ 食管疾病常引起的主要症状有()A.咯血B.吞咽困难C.呼吸困难D.吞咽疼痛E.呕血 在运输价格指数中,BFI是指()。A.波罗的海运价指数B.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D.国际石油价格指数 汇款人和收款人均为个人,需要在汇入银行支取现金的,应在电汇凭证的“汇款金额”大写栏,先填写字样,后填写汇款金额。 “五志过极”和“六气”皆可化生的是A.内风B.内寒C.内湿D.内燥E.内火 根据我国的定义,船舶最大吃水dmax是指。A.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龙骨下缘量至夏季载重线上缘的垂直距离B.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C.在船长中点处,由龙骨上缘量至夏季载重线上缘的垂直距离D.在船长中点处,由龙骨下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时,使用强心剂的情况是A.感染已控制,利尿剂无效B.心率大于120次/分C.明显气急紫绀D.两肺底湿性啰音E.肺动脉高压 某学院10名博士生(B1~B10)选修6门课程(A~F)的情况如表18-7所示(用√表示选修)。现需要安排这6门课程的考试,要求是:(1)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门课程考试,计划连续3天考完。(2)每个博士生每天只能参加一门课程考试,在这3天内考完全部选修课。(3)在遵循上述两 上,各课程的考试时间应尽量按字母升序做先后顺序安排(字母升序意味着课程难度逐步增加)。为此,各门课程考试的安排顺序应是AE,BD,CFB.AC,BF,DEC.AF,BC,DED.AE,BC,DF 下列不属于设定土地登记特点的是。A.它属于初始登记范畴B.它属于变更登记范畴C.具有经常性D.具有分散性 单位结算卡按卡介质不同分为。A.磁条卡B.纯芯片卡C.复合卡D.彩照卡 某男孩体检,身长75cm,体重9.5kg,前囟0.5cm×0.5cm,出牙8个月,刚会走,脊柱出现第3个弯曲,能叫出物品名字,认识碗、勺,其年龄大约是()A.3岁B.2岁C.1.5岁D.1岁E.10个月 下述哪项是对自旋回波(SE)序列中聚相位的描述()A.纵向磁化矢量的相位一致B.180°脉冲激励前的相位变化C.90°脉冲激励前的相位变化D.横向磁化矢量的相位一致E.以上都不对 土地预告登记后,申请人在自能够进行土地登记之日起内未申请土地登记,预告登记失效。A.十日B.十五日C.一个月D.三个月
九年级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3(20200806100750)

编辑账号发送短信领取彩金 www.bxioeΒιβλιοθήκη
[单选]一般来说,变更控制流程的作用不包括()。A.列出要求变更的手续B.记录要求变更的事项C.描述管理层对变更的影响D.确定要批准还是否决变更请求 [单选]假定甲公司本年盈余为110万元,某股东持有1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数的1%),目前每股市价为22元。股票股利发放率为10%,假设市盈率不变,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放股票股利之后每股收益为1元B、发放股票股利之后每股价格为20元C、发放股票股利之后该股东持股比例为 [名词解释]条码 [单选]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最凶险的并发症是()A.感染B.贫血C.大出血D.肝昏迷E.低蛋白血症 [单选]动物频频作排粪动作而无粪便排出时,常常是()的表现。A.分娩B.腹泻C.梗阻D.疼痛 [单选,A1型题]房间隔缺损特征性的改变是()A.生长发育延迟、乏力、心悸B.心前区可听到粗糙收缩期杂音C.有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青紫D.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并固定性分裂E.X线可见心房心室的扩大及肺门"舞蹈" [填空题]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罐藏容器为()、()、()。 [单选]以下哪项不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适应证?()A.不明原因性不孕B.宫颈因素不孕C.子宫内膜异位症D.双侧输卵管阻塞E.子宫内膜结核 [单选]高热的体温范围为()A.38.1~38.5℃B.38.5~39℃C.39.1~41℃D.41.1~41.5℃E.41.5℃以上 [填空题]液压系统常用的密封圈有()型、()型、()型等。 [单选]关节镜的手术范围除外()。A.滑膜切除B.关节游离伴摘除术C.交叉韧带重建D.半月板损伤缝合、修补、切除术E.关节表面皮肤感染清创术 [单选]哪个路由协议默认用带宽和延迟作为metric()。A.RIPBGPC.OSPFD.EIGRP [单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其蒸气压()。A.前者大于后者B.两者相同C.后者大于前者D.无法判定相对大小 [单选]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护理哲理B.护理价值观C.护理工作环境D.护理组织制度E.护理组织形象 [单选]公路隧道围岩分为()级。A.3B.4C.5D.6 [单选]正确的行针辅助手法是()。A.提插法、捻转法、震颤法B.提插法、捻转法、弹针法C.刮柄法、弹针法、提插法D.搓柄法、摇柄法、刮柄法E.捻转法、循法、震颤法 [单选]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C.率先由当地民族当家作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B.杨继洲著《针灸大成》C.徐凤著《针灸大全》D.高武著《十四经发挥》E.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 [单选,A1型题]关于免疫耐受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产生免疫耐受后对各种抗原均不感受B.免疫耐受无记忆性C.免疫耐受就是免疫抑制D.产生自身耐受是自身免疫病的起因E.对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的机体易发生该病毒的疾病 [多选]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乙为买方。合同约定,由甲负责运输,运输方式为火车运输,后双方在合同的履行地点上发生争议。就本题的合同履行地点,表述不正确的有:()A.甲方所在地的火车站B.乙方所在地的火车站C.乙方的营业所在地D.乙方的仓库所在地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具有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功效的药物是()A.硼砂B.明矾C.炉甘石D.芒硝E.铅丹 [问答题,简答题]花卉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判断题]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患者男,20岁。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术后两个月,现排尿困难,应给予()A.导尿B.少饮水C.膀胱造瘘D.尿道探子扩张尿道E.给予利尿剂 [单选,A1型题]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E.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 [单选]下述哪项是肝硬化的典型病理改变A.纤维组织增生B.肝细胞变性坏死C.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D.再生结节及假小叶形成E.呈小管样结构的新生细胞 [单选]解肌宁嗽丸的功能是()A.解表宣肺,止咳化痰B.清热解暑,清利头目C.发散风寒,疏肝行气D.疏散风热,宣肺平喘E.发散风寒,健脾益肾 [多选]DH值测定()A.属电位滴定法B.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C.用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D.需进行温度补偿E.配制缓冲液与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放冷的水 [单选]护理人员排班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降低人力成本B.满足患者需要C.合理组合人力D.公平原则E.提高工作效率 [问答题,简答题]一列数的规则如下:1、1、2、3、5、8、13、21、34......求第30位数是多少,用递归算法实现。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可能的病因是()。A.甲状旁腺肿瘤B.与血中钙减少有关C.甲状旁腺炎症D.以上都对E.与自身免疫有关 [单选,A1型题]201Tl所表示的核素()A.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B.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C.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D.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E.中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 [单选]关于三踝骨折错误的是()A.腓骨应作内固定B.完全纠正下胫腓联合分离C.使用坚强的固定,术后早期活动D.后踝骨折占关节面面积1/5,须作内固定E.下胫腓关节固定螺丝钉不能超过3个月 [单选]在阳气随一天不同时段而有盛衰的变化规律中,“平旦”时段属于()。A.阳气已虚B.气门乃闭C.阳气隆D.人气生E.旦慧 [名词解释]渣仓 [单选]()是指劳工成本指数与所需运输的总重量的比值。A.劳动效率B.劳工效益指数C.劳动生产率D.劳工系数 [单选]一般平版胶印的润版液组成为()。A.纯水B.酒精C.水+少量药品D.酒精+少量药品 [单选]下列关于川乌、草乌在痹证治疗中的用法哪项不正确()A.两药皆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品B.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C.适用于风寒湿痹的疼痛剧烈者D.久煎或与甘草同煎可以缓和毒性E.服药后患者若出现唇舌麻木或手足麻木、恶心、心悸等症状时,可不减量继续服用 [配伍题,B1型题]治疗慢性贫血可首选()</br>治疗脓毒症可首选()A.浓缩白蛋白液B.新鲜冰冻血浆(FFP)C.浓缩红细胞D.浓缩粒细胞E.右旋糖酐 [名词解释]生物碱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微粒的性质一、微粒的性质(1) 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肉眼看不见。
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肉眼看不见。
(2) 不论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
不论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
微粒的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微粒的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3)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微粒间空隙大小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微粒间空隙大小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气体物质的微粒间空隙较大,因而受压强的影响,压强越大,微粒间空隙越小,气体体积变小;固体、液体微粒间空隙本身较小,难被压缩。
小,气体体积变小;固体、液体微粒间空隙本身较小,难被压缩。
※注意:1.温度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与微粒间的空隙大小都产生影响。
在分析时,可根据具体现象回答主要影响。
可根据具体现象回答主要影响。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物体随温度的“三态”变化都可以用温度改变时,微粒间空隙大小改变来解释。
间空隙大小改变来解释。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如铁、铜、镁等,金属中除了金属原子,还有金属离子和电子;金属,如铁、铜、镁等,金属中除了金属原子,还有金属离子和电子; 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少数固态非金属,如:金刚石、石墨、硅等。
少数固态非金属,如:金刚石、石墨、硅等。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硫、磷等;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硫、磷等; 由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酒精等。
氢、酒精等。
③由离子构成的物质③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活泼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镁、氧化钙等氯化钠、活泼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镁、氧化钙等(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或最小微粒)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