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显微技术复习.docx

合集下载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复习总结资料Microsoft-Word-文档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复习总结资料Microsoft-Word-文档

下面是显微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取出显微镜时,用右手握住【】,左手托住【】,放在桌上略偏,离桌边缘厘米处。

(2)如果目镜放大的倍数为10X,物镜放大的倍数为4X,则该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为。

(3)在载玻片上看到的是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

(4)用下列显微镜观察细胞,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显微镜(),看到细胞体积最大的显微镜是(),看到细胞体积最小的显微镜是( )。

A.目镜5X和物镜8X B目镜10X和物镜40XC目镜15X和物镜10X D目镜20X和物镜45X(三)课堂练习:1.当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操作者的眼腈一定要看着 A. 目镜 B.物镜 C.镜茼 D.粗难焦螺旋2.小明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

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使用了低倍物镜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C.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3. 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 ”,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d B .q C .p D .b4. 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 )A .15倍B .50倍C .500倍D .150倍(四)课后练习: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显微镜、放大镜 B .放大镜、放大镜C .显微镜、显微镜D .放大镜、显微镜3.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A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4 .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B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5.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A .目镜B .物镜转换嚣C .反光镜D .粗准焦螺旋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A.反光镜B.目镜C.物镜D.细准焦螺旋7.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在右上方。

生物显微技术总结范文

生物显微技术总结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显微技术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研究生物体微观结构的方法,它为我们揭示了生物体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生物显微技术的总结。

一、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放大微小物体,使其在视觉范围内被观察。

显微镜由光源、物镜、目镜和载物台等部分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放大,再通过目镜观察,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观察。

二、生物显微技术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生物显微技术中最常用的显微镜,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等。

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生物体的显微结构,荧光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则可以观察生物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动态变化。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生物体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则可以观察生物体的表面形态。

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聚焦和光学切片技术,实现对生物体的三维成像。

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4. 多模态显微镜:多模态显微镜将多种成像技术结合,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实现对生物体的多方面研究。

三、生物显微技术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生物显微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如细胞结构、细胞功能、细胞代谢等方面的研究。

2. 医学诊断:生物显微技术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如肿瘤、感染等疾病的细胞学检查。

3. 环境科学:生物显微技术可用于环境监测,如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4. 生物工程:生物显微技术可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如细胞培养、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等。

四、生物显微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随着显微镜分辨率的提高,生物显微技术将更加深入地揭示生物体的微观结构。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八——显微镜的复习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八——显微镜的复习

专题八显微镜的复习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1、取镜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7cm。

然后安装目镜和物镜(已安装就不安装)2、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练习:在使用单筒显微镜时,他(她)两眼视力正常,且习惯用右手写字,则他使用显微镜时,应(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C.两眼张开,用左眼观察D.两眼张开,用右眼观察。

3. 放置标本提示:把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 调焦观察(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为什么?)(2)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练习使用显微镜1、观察时发现标本向左移动,视野中的图象向右移动,这说明标本与图象的移动方向____ _______(写“相同或相反”)2、观察写有“上”字的标本,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____(填实或虚)请思考一下怎样将“上”字变成?3、变换不同的目镜和物镜进行观察,看看物象有什么变化?反馈练习右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填出各部位名称,并思考其作用。

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1)对观察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

(2)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位是_________,能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的部位是_________。

(3)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位是_________,中有。

(4)要使镜筒在较小的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生物显微技术》课件

《生物显微技术》课件
详细描述
荧光显微镜在观察细胞和组织时,利用荧光物质对样品进行 标记。这些荧光物质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通过 显微镜的观察和记录,可以了解细胞内分子的分布和动态变 化。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法
总结词
共聚焦显微镜采用点扫描方式,逐层 扫描样品,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 。
详细描述
共聚焦显微镜采用点扫描方式,逐层 扫描样品,并对每个点进行聚焦成像 。这种技术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 图像,适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和动态变化。
分子生物学研究
检测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分子水平的变化。
生态学研究
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与 功能。
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 2
污染物检测
检测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评估环境 质量。
生态监测
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种群变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
3
放射性监测
检测放射性物质,保障人类和环境安全。
达和定位。
荧光染色
利用荧光染料对细胞或 组织进行染色,以便于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

特殊染色
针对某些组织或细胞类 型,使用特殊的染色方
法以显示其特征。
观察与记录
显微镜操作
调整显微镜焦距、光线等参数,以便清晰观 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记录方式
采用拍照、绘图或文字描述等方式记录观察 结果。
观察目标
观察组织样本中的细胞形态、排列、结构以 及抗原表达等情况。
目前,生物显微技术已经 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 、农业等领域的基础研究 和应用研究。
应用领域
生物学
研究细胞结构、细胞器功能、 基因表达等。
医学
诊断疾病、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观察病理组织等。

生物实验复习题.doc

生物实验复习题.doc

生物实验复习题一、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对光、调光、观察、成像原理、放大倍数)、临时装片的制作。

夏日,取池塘中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

(1)你判断所观察到的“物体”属于生物的依据是什么?(2)下面是一位同学利用从池塘中取回的水制成临时装片的过程,这位同学的操作哪里不正确?请指出来。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滴管取池塘水,滴一滴在载玻片的清水中;③用手拿起盖玻片轻轻地盖在载玻片的水滴上;④用吸水纸从盖玻片两侧把水吸干。

(3)、某同学在利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类似细胞结构的物像,但由于亮度太大,无法观察清晰。

为了进一步观察,她应如何调节显微镜?;由于观察到的物像太小,她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该同学用的显微镜镜盒里,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镜头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内部条件:完整成活的胚练习1: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基本相同的大豆种子,分成四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标号为1、2、3、4,在4个罐头瓶里分别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大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只有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25℃,的环境中,其他与1号瓶相同。

练习2: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显微复习题(最终答案全版)

显微复习题(最终答案全版)

显微技术包括哪些部分内容?显微技术:利用光学系统或电子光学系统设备,观察肉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形态结构及其特性的技术。

包括1各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应用的技术2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技术3观察结果的记录分析和处理的技术。

固定时应注意事项1注意固定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质,选用适合的固定液,固定时间根据材料特点增减2固定微小材料直接投入固定液中,对于较大材料先将其解剖成较小材料迅速投入固定液,完成杀生固定作用3固定体积较大材料时,会出现外部固定过度,而内部未固定好,考虑选用渗透快的固定液(乙酸乙醇或苦味酸乙醛混合液),加用超声波发生器能达到迅速固定目的4对多毛的芽或根茎的固定时,先投入乙酸乙醇液浸泡数分钟,然后再入纳瓦申固定液或其他固定液完成固定。

同时,要进行抽气,另可用超声波发生器进行固定抽气5一般固定液多为酸性固定影像,盐基性固定影像较少,除考虑影像外,还应在脱水剂、渗入剂方面进行观察6固定剂的浓度不可忽视7固定材料的记录:固定标本瓶上必须贴上标签,用笔书写以下内容:编号,采集时间、地点、处理者的姓名简写,固定液的名称,保存液的名称等常用的染色剂类型根据来源:天然染料和人工染料根据化学性质:碱性染料酸性染料中兴染料根据染色性能:核染料细胞质染料细胞壁染料组织化学染料荧光染料活体染料注意事项1应根据观察目的、样品结构、性质选择适当的染色方法2材料从某一溶液进入染色液时,两种溶液的浓度必须相同3酸性染料着色速度快于碱性染料,双重染色时,先用碱性染料染色,再用酸性4染色宁可深,因为水洗和脱水会使颜色变浅5用分色剂时,要在低倍显微镜下随时观察,分色适度即彻底洗净6染色的时间不是一成不变,要根据染色剂的性质,配方,切片的厚薄,材料的结构等在使用时灵活掌握常用的透明剂透明剂都是石蜡溶剂,不能与水混合例如:二甲苯氯仿冬青油浸蜡1浸蜡瓶放在温箱中过夜时,材料不能太多2浸蜡一般从低温到高温,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使石蜡慢慢渗入组织内,将透明剂替代出来包埋1注意安全防火防烫伤2包埋速度不能太慢以免石蜡凝固3包埋石蜡温度不能太高以免损伤材料4蜡中出现气泡可将镊子烧热烫去5未冷却前不能将蜡盒移入水中6应注意包埋材料的位置、方向,要有利于切割切片及研究7熔蜡时人不能离开,如果石蜡出现冒烟情况时,不要揭开蜡杯盖,要及时切断电源徒手切片方法制片过程。

生物显微技术复习-2013课后答案

生物显微技术复习-2013课后答案

附三: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生物制片,它分几大类?生物制片:就是要经过特殊手段,将所观察的材料制成体积小而又透明的薄片,使其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和研究。

它分切片法和非切片法两大类。

2.什么叫切片法?简述其主要过程。

切片法:就是要将新鲜的材料经过特殊的处理,用刀片切成薄片的过程。

基本过程:固定→冲洗→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分化→封片。

⒊什么叫非切片法?它有哪些方法?简述其主要过程。

非切片法:就要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生物体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或薄片,或将整个生物体进行整体封藏。

非切片法包括:整体制片法、离析法、压片法、涂片法、透明法。

基本过程:固定→冲洗→整体染色→分化与退染→脱水→透明→压片。

⒋什么叫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什么?固定:就是将所要观察的新鲜材料,从动植物体取下后立即投入某类的化学药液中,借助化学药品的作用使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保存下来不使其改变形态和变质的一种手续。

固定的目的和作用在于:①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②使细胞内的各种内含物沉淀保存下来,使其保持了与生活时相近似的形态和结构;③将各种细胞和组织成分的析光率作不同程度的改变,增强组织的析光指数,使各种染色成份更容易辨认;且有的固定剂还有助染的作用,从而使细胞的各部位更易于染色。

④固定剂还兼有硬化的作用,使柔软的组织硬化而不易变形,有利于操作。

⒌简述单纯固定液乙醇、醋酸的特点。

①乙醇(alcohol) C2H5OH,通称酒精。

特点:杀死快、渗透力强、可使材料变硬;可沉淀白蛋白、球蛋白和核蛋白;是还原剂。

②醋酸(acetic acid) CH3COOH,又称乙酸。

穿透力极强,有软化作用,能固定核蛋白和胞质。

一般可以使细胞膨胀和收缩。

⒍透明常用的透明剂有哪些?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甲苯、苯、氯仿、香柏油和丁香油。

透明的主要目的:包埋前的材料通过透明剂的透明,使之便于透蜡包埋;染色后的透明,目的是增加透明度,不仅可以便于观察,而且可以溶解封藏剂,使封片均匀紧密。

生物显微技术复习题

生物显微技术复习题

生物显微技术复习题复习题(一)1.简述制作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

答:(1)取材(2)固定(3)洗涤(4)脱水(5)透明(6)透蜡与包埋(7)切片(8)贴片(展片、捞片)(9)染色(10)封片2.固定的意义和目的有哪些?答:(1)意义:在制作切片的过程中,取材后应将组织材料立即固定,才能进行制片,固定是制片极为重要的一步。

(2)目的:○1使各成分凝固和沉淀下来;○2防止自容和腐败;○3使不同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率,便于显微镜观察;○4硬化组织,便于切片;○5媒染—使细胞易于着色。

3.(1)最常用的单纯固定液是哪种?答:甲醛和乙醇。

(2)解析Bouin氏液、Zebker氏液的成分?答:○1Bouin氏液:饱和苦味酸水溶液75ml、甲醛水溶液25ml、冰醋酸5ml;○2Zebker氏液:升汞5g、重铬酸钾2.5g、蒸馏水100ml、冰醋酸5ml。

(3)Bouin氏液固定后,为了加速清除固定后组织块上的黄色,可在洗涤液中加入少量氨水或__。

4.最常用的脱水剂是酒精,最常用的透明剂是二甲苯。

5.包埋前透明和染色后透明的目的各是什么?答:(1)包埋前透明:将脱水剂替换出来,使石蜡能顺利进入材料中。

(2)染色后透明:脱去组织中的水,防止封片时出现雾状膜。

6.软蜡和硬蜡的熔点范围各是多少?一般包埋时使用的石蜡的熔点是多少?答:(1)软蜡:42~45℃、45~50℃;硬蜡:52~54℃、54~60℃(2)动物材料常用的石蜡熔点为52-56ºC;植物材料为54-60ºC。

复习题(二)1.一般制作石蜡切片时切片厚度是多少?答:4~10微米。

2.为什么切片要进行染色?答:使组织或细胞的某一部分染上与其他部分不同深度的颜色或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光率,便于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3.封固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封固剂有哪些?主要适用于哪些情况?答:(1)封固的目的:便于保存和观察;(2)常用的封固剂:○1含水封固剂:如甘油,甘油明胶和Apath糖浆等,用于未染色的材料、脂肪染色、异染染色等。

八年级生物复习总结概要.docx

八年级生物复习总结概要.docx

初中生物复习概要第一章显微镜、显微镜构造:2. 知识原理①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 物镜放大倍数;②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内的细胞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 视野越暗,物镜离玻片标本越近;③ 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④ 显微镜污点问题:视野中的污点只可能来自目镜、物镜或玻片。

二、使用显微镜:操作步骤:1.显微镜构造图:目镇(放大物像)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镇)粗准点蜴烘(调焦距)编准焦H 吱(调焦距)ttA (提握镜身)压片夹(固定玻片)反光锭(使光线射入物镇)镜柱(支持馈身)镇座(税定镜身)i.安装:第一步:安装目镜: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从箱内取出显微镜及镜头盒平放在实验桌上;取下镜筒盖,选择合适的目镜装进镜筒,并把镜筒盖装进镜头盒盖好,放到实验桌合适的位置。

第二步:安装物镜:先上升镜筒,选择合适的物镜安装在转动转换器上,并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第三步:转动遮光器,优先选用最大的光圈。

2.对光:左眼观察,转动反光镜(强光用平面镜,弱光用凹面镜),直到视野变为光亮的白色圆圈为止。

(注意:显微镜对光成功后再不可以挪动)3.观察:第一步:安装玻片标本,正面朝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第二步:下降镜筒,距离玻片1〜2cm;转动粗准焦螺旋,边转边观察,直到看到最清晰物像为止。

(注意:调整粗准焦螺旋时,眼睛时刻平视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防止物镜压碎玻片)观察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A.找不到物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一般控制在2cm左右,向不同方向缓慢移动玻片寻找物像。

B.清晰度调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当物像越来越清晰时缓慢调整,直到最清晰为止。

C.玻片的移动:显微镜成倒立的实像,视野中物像偏向哪方,玻片就向哪方移动(物像要移动的目标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第三步:绘制标本结构图:结构图大小适中,一般偏左上方,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用铅笔细点表示阴影部分,阴影越深,细点越多。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复习终版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复习终版

南安一中 2012 届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复习资料生物考试说明对教材实验要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并能将这些实验波及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运用。

学会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呈像原理:映入眼球内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注: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置镜(装镜头)→对光→置片→调焦→观察1.布置:略偏左2.对光:选低倍镜→选较大的光圈→选反光镜(平面反光或凹面聚光)(左眼观察)注:调治视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3.观察:侧面观察降镜筒→左眼观察找物像→细准焦螺旋调清楚(先低倍镜)4.低倍转高倍:序次:移装片→转变换器→调反光镜或光圈→调细准焦螺旋注:换高倍物镜时只能搬动变换器(调光圈),换镜后,只准调治细准焦和反光镜(或光圈)。

问 1: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若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像,可能原因?(ABC)A 、物像不在视野中B 、焦距不在同一平面C 、载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D 、未换目镜故装片不能够反放。

问 2: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视野越亮,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短5.装片的制作和搬动:制作:滴清水→放资料→盖片搬动:物像在何方,就将载玻片向哪处移。

(原因:物像搬动的方向和本质搬动玻片的方向相反)6 .污点判断: 1)污点随载玻片的搬动而搬动,则位于载玻片上;2)污点不随载玻片搬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7.达成工作:整理归位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一.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一样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能够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比方:能够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部分需要染色),进而能够差异不一样的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显微镜及其附加设备第一节显微镜的光学原理放大镜放大镜的放大率公式,通常采用以下形式:r =250/ f '由上式可知,放大镜的放大率仅由其焦距所决定,焦距越小则放大率越大。

由于单透镜有相差存在,加上加工的原因,不能期望以减少凸透镜的焦距来获得很大的放大率。

简单放大镜放大率都在10X以下。

构造相对复杂的为解剖显微镜,它由几个透镜组成,其放大率在200X以下。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其焦距越短,工作距离也越短。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若u>2f,则2f>v>f,杲侧倒立缩小的实像若2f>u>f,则v>2f,异侧倒立放大的实像若u二f,则V— 8,不成相若uvf,则同侧正立放大的虚像分辨率分辨率是指能区分两个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称为分辨距离。

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也就是分辨细微结构的能力越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极限是0.2 u mo可把物体放人1500倍。

放大率放人率就是放人倍数,是指被检验物体经物镜放人再经冃镜放人后,人眼所看到的最终图彖的大小对原物体大小的比值,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总放大率砌镜放大率X目镜放大率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物体长度的放大。

显微镜放大率公式:r =250 A / fl f2式中:△为光学筒长,一般为160mm;250为明视距离,单位为mm; f 1为物镜的焦距;f 2为目镜的焦距。

在考虑其总放大倍率的同时,首先应选取所用物镜的放大倍数,其次才考虑目镜的放大倍数。

其原因在于显微镜的成像质量主要取决于物镜的分辨率。

镜口角孔径角又称“镜口角”,是物镜光轴上的物体点与物镜前透镜的有效直径所形成的角度。

孔径角越大,进入物镜的光通亮就越大,它与物镜的有效直径成正比,与焦点的距离成反比。

数值孔径数值孔径(刚:是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和孔径角半数的正玄之乘积。

用公式表示如下:NMis inu/2 o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与焦深成反比,2值增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

数值孔径与其他技术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几乎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各项技术参数。

必须指岀,为了充分发挥物镜数值孔径的作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

• 降低波长入值,使用短波长光源。

• 增大介质n 值和提高NA 值。

• 增大孔径角。

• 增加明暗反差。

焦深焦深为焦点深度的简称,即在使用显微镜时,当焦点对准某一物体时,不仅位于该点平面 上的各点都可以看清楚,而且在此平面的上下一定厚度内,也能看得清楚,这个清楚部分 的厚度就是焦深。

焦深与总放大倍数及物镜的数值孔镜成反比。

焦深大,分辨率降低。

镜像亮度镜像亮度是指显微镜观察中的图像明暗程度。

皿值越大,镜像的亮度就越大,总放大倍数就越好。

视场亮度视场亮度是显微镜所观察的整个视场(或视野)的明暗程度。

它与物镜、目镜、聚光镜、视场光阑、光源等因素有关。

视场亮度大,镜像亮度大。

视场直径视场直径也称视场宽度,是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圆形视场内所能容纳被检物体的实际范 围。

视场直径23最为科学,大视场容易引起场曲。

F 二FN/M; F:视场直径,FN :视场数,M:物 镜放大率。

视场数(Field Number,简写为FN ),标刻在目镜的镜筒外侧。

由公式可看出:1. 视场直径与视场数成正比。

2. 增大物镜的倍数,则视场直径减小。

因此,若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被检物体的全貌,而换成高倍物镜,就只能看到被检物体的很小一部份。

覆盖度覆盖度: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也包括盖玻片在内。

由于盖玻片的厚度不标准,光线从盖玻片 进入空气产生折射后的光路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了相差,这就是覆盖差。

国际上规定,盖玻片的标准厚度为0.17mm,许可范围在0.16-0.18mm., 工作距离图3-7不同倍数物镜的工作距离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

平时习惯所说的调焦? 机械筒长从镜筒的肩部(目镜下缘)到物镜螺旋肩部之间的长度叫机械筒长,一般它的长度为16tan 焦点:决定图像是模糊还是清晰?焦点与焦距有关,且可以通过聚焦旋钮控制。

样本载玻 片上的盖片厚度也会影响图像对焦。

正确的盖片厚度应标注在物镜的侧面。

分辨率:图像中的两个像素达到多近的间距时会分辨不清?分辨率与物镜的数值孔径(数 值孔径越I1 J /rS O40/0. 65160/0. 17盖玻片上平面芒大,分辨率越高)以及通过透镜的光线波长(波长越短,分辨率越好)有关。

调节不同参数产生的效果•亮度:表示图像有多明亮?亮度与照明系统相关,因而可以通过改变灯的电压/电阻器, 以及调节聚光器和光圈/针孔孔径进行更改。

此外,亮度还与物镜的数值孔径有关(数值孔径越大,图像越明亮)。

•对比度:样本周围区域的光照差别怎样?对比度与照明系统相关,可以通过改变光线强度以及光圈/针孔孔径对其进行调节。

除此之外,对样本进行化学着色也可以增强对比度。

明视距离从眼球的水晶体到放大的虚像之间的距离叫明视距离,它的长度为25(hm这是观察显微镜中物像最适宜的距离。

一、物镜•物镜分前透镜和后透镜。

•高倍镜为弹簧物镜。

(一)几个概念1、齐焦反映某一倍数的物镜观察图像清晰后,在转换至另一倍率的物镜时,其成像亦应基本清晰,且物镜光路也基本合轴,中心不偏离。

2、色差3、球差4、场曲2、透镜的像差某一物点发岀的光束,经过透镜以后,仍然是同心光束,还都会聚在一点,由这种方式形成的像点称为理想像点。

由理想像点构成与原物形状、颜色完全相似的像,称为理想像。

实际上,从一点发出的光束在通过透镜后并不完全会聚于一点,而是分布在空间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成为一个模糊的斑点或称弥散圈。

同样,一个物体通过透镜后也不可能形成一个与原物体完全相似的像。

造成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透镜本身存在的各种像差。

像差■单色相差■轴上点的单色像差一一球差慧差像散■轴外点的单色像差一场曲畸变■复色像差------------- 色差1)轴上点的单色像差一一球差•由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不再是同心光束,入射光线的孔径角不同,其出射光线与光轴交点的位置就不同,相对于理想像点有不同的偏离,这就是球差。

孔径角越大,则光线的折射率越大。

球差及球差的消除球差•球差也称球面差、球面像差,指透过透镜边缘的光线曲折度大于透过中央部分的现象, 会聚的焦点参差不齐,使成像不清晰,有时变形。

2)轴外点的单色像差•(1)慧差• 慧差即慧形像差,又叫侧而球差。

它是光轴外一点发出宽光朿通过透镜折射会聚所形成的一种像差。

其形成原因是由于透镜边缘一带的光线与透镜主轴一带的光线所会聚的焦点位置和影像人小有差别。

得到的影像的一端宽大虚散而较暗,另一端则窄小清晰而较亮,严重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慧差(Coma)靠近光轴的物点发出的大孔径光线不聚焦于一点Y慧差的校正:•复合透镜;•非球面透镜;2)轴外点的单色像差•2)像散•当轴外一点发出很细的光束投射在透镜上成像时,由于细光束的光束轴与法线不重合, 其出射光束不再存在对称轴,而只存在一个对称面(子午面)。

与此细光束对应的微小波面并非旋转对称,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曲率,因此形成像散光束。

存在着像散的光学系统,不能使物面上所有物点形成清晰的像点群。

(3)场曲:即像场弯曲。

每个物点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点,但是整个像而不是一个平而, 而是一个回转Illi而。

因此,像平面是不清晰的。

当使用存在场1111的镜头拍摄时,如果景物小间部分清晰,则边缘部分模糊;反Z,当景物边缘部分清晰吋,则中间部分模糊。

场曲:曲也称像场弯曲,指整个像平面是一个曲面,这样的像平面是不清晰地。

(4)畸变产生畸变的原因是在一对物、像共轨平而上,垂轴放人率随视场人小而改变,不再保持常数, 使像相对于物失去了相似性。

如果主光线和高斯像面焦点的高度随视场增人而大于理想像高,即为正畸变,又叫枕形畸变;如果主光线和高斯像面焦点的高度随视场增大而小于理想像高,即为负畸变,乂叫桶形畸变。

•3)复色像差一一色差•1•位置色差•描述轴上物点用不同色光成像时成像位置羌异的像羌称为位置色差,也称为轴向色差。

同一•透镜对不同色光有不同焦距。

当透镜对于光轴上--点成像时,按色光的波长的由短到长,每种色光形成的像点离开透镜由近到远地排列在光轴上,这就是位置色差。

•2.倍率色差•当光学系统校正了位査色差以后,可认为两种色光的像面重合在--起。

但对于轴外点來说,由于不同色光的焦距不等而放大率不等,因而有不同的像高。

光学系统对不同色光的放大率的差界称为倍率色差,也称放大率色差或垂轴色差。

倍率色差破坏轴外点像的清晰程度,造成口色像的模糊。

色差的消除色差是指光线通过一个透镜后,不能使所有颜色的光都聚在一个焦点上,而是残次不齐的。

(二)物镜种类功能:a产生物体的第一次倒立实像b放大作用1.按介质来分:•干燥系物镜• 油浸系物镜•水浸系物镜油镜的使用方法⑴首先用低倍干系物镜找出要观察的区域。

⑵当标本被照明时,把一滴(不要多于一滴)浸油准确地滴到盖玻片上的照明区域,并注意不耍在滴入的浸油里混有气泡。

⑶在现代显微镜中,川干系物镜聚焦标木后可以在不改变粗调和细调的情况下转动物镜转换台直接把汕浸物镜浸到汕里。

⑷当油浸物镜已经浸入浸油之后,用细调进行进一步的调节直到像被清晰地聚焦,并在细调旋钮的刻度尺上记下所转动的刻度。

当第一次聚焦使用固定的低倍干系物镜时,每次使用油浸物镜的聚焦都需要相同的调节,即沿着同样的方向使细调转动相同的刻度。

•消色差物镜Ach消除红蓝光的色差,由含铅的火石玻璃单凹透镜粘合成•复消色差物镜APQ能消除红、绿、蓝光的色差,校正红蓝二色光的球差。

特种玻璃或萤石、氟石等材料制成•半复消色差物镜FL校正红蓝二色光的色差和球差,氟石等材料制成•平场物镜Plan增加一块半月形的厚透镜,视场平坦,视场较大,工作距离也增大。

Plan AchPlan APQS Plan.S FLan APO•特种物镜带校正环物镜带彩虹光阑的物镜相衬显微镜(ph)无应变物镜(P0或POL)无荧光显微镜(UVFL)无罩物镜(NC)长工作距离物镜(倒置)•170;表示所适用的显微镜机械筒长,即从物镜的肩部到目镜上缘的距离为170mm。

•0.17:表示物镜所耍求的盖玻片厚度为0.17mm o•PLAPo;表示物镜的矫正程度为平而复消色差,NPL表示标准平面消色差。

•100(或40):表示物镜的放人倍数为100(或40)倍。

•Oil;表示物镜的浸润介质为油浸。

物镜没有标记这种字母,表示介质为空气的干系物镜。

•0.65:表示物镜的数值孔径(即镜口率)为0.65,这是决定物镜性能的非常重要的参数。

二、目镜:目镜分接目镜和场目镜眼点:从目锐透射出来的光线,在1=1镜的接1=1镜以上形成的交叉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