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召” 与乌梁海蒙古族

合集下载

内蒙古地名含义以及内蒙古之“最”

内蒙古地名含义以及内蒙古之“最”

内蒙古地名含义以及内蒙古之“最”内蒙古自古以来就充满了很多传奇的色彩。

碧蓝色的天空,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还有满满的草原风情。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内蒙古每个地方名字的特殊含义吧。

内蒙古地名含义呼和浩特曾用名:归绥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

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包头曾用名:九原包头——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即“有鹿的地方。

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新兴的钢铁工业名城,有“草原钢城”之称。

“包头”一称始于清乾隆初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鹿鸣呦呦,成群出没嬉戏。

由此包头又有“鹿城”美誉。

鄂尔多斯曾用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

因有成吉思汗陵而闻名。

伊克昭盟即鄂尔多斯市的旧称,伊克昭系蒙古语,意为大庙,因清初蒙古鄂尔多斯部六旗(时为六旗)王公第一次会盟于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即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藏传佛教大庙王爱昭,相传王爱昭为当时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故而得名伊克昭盟。

简称伊盟。

赤峰曾用名:昭乌达盟赤峰——蒙古语为乌兰哈达,是红峰的意思。

宜有红山文化发源地之意。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乌兰哈达镇也为此意。

昭乌达盟是是赤峰市的前身。

“昭”,蒙古语中有丘陵、庙宇、百数之意,这里是泛指复数而言。

“乌达”,蒙古语意柳树。

乌海曾用名:乌达和海勃湾乌海——不是蒙语,是汉语缩名,乌海由乌达、海渤湾和海南三区组成,取字头缩拼即成。

因乌海盛产煤,故又有“乌金之海”之美誉。

呼伦贝尔市曾用名:呼伦贝尔盟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

呼伦湖又称呼伦池或达赉湖。

“呼伦”为突厥语“湖”之意,“达赉”则是蒙古语“海”的意思。

(现已更市)兴安盟曾用名:兴安盟兴安盟——兴安是满语,意思为小山(丘陵),在蒙语里是“大石”的意思,因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由雅克山、岳尔济山、雉鸡场山、吉里格山等群山构成。

清末民国时期的藏传佛教与蒙古族人口

清末民国时期的藏传佛教与蒙古族人口

清末民国时期的藏传佛教与蒙古族人口
刘军
【期刊名称】《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卷),期】2001()2
【摘要】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在蒙古社会政治上出现了僧侣特权阶层,部分地区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经济上由于大批男子削发为僧,脱离生产劳动.加重了社会负担,影响了生产的发展;思想意识上沉溺于虚幻的宗教世界,思想空虚、精神萎靡,勤劳顽强、勇敢进取的精神受到挫伤。

特别是总人口的30%以上的人充当喇嘛,独身不娶,不仅造成人口增长率的减少,同时导致了总人口数量的下降。

【总页数】5页(P91-95)
【关键词】喇嘛;寺庙;人口
【作者】刘军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C921.12
【相关文献】
1.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政区管理体制变迁及对蒙古族的影响 [J], 周竞红
2.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人口分布状况及数量 [J], 孟楠
3.论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对于蒙古族藏传佛教的政策 [J], 刘国俊
4.论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对于蒙古族藏传佛教的政策 [J], 刘国俊
5.清末民国时期蒙古族会计演变研究 [J], 杨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乌梁素海景区简介

内蒙古乌梁素海景区简介

内蒙古乌梁素海景区简介
内蒙古乌梁素海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北部,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乌梁素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沙漠湖泊之一,被誉为“草原明珠”、“北方夏日避暑胜地”。

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而闻名。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雄伟的山峦、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多彩的湖泊景色,同时还可以进行钓鱼、拍摄、徒步、骑马等各种户外活动。

此外,乌梁素海景区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遗产,如乌梁素海石窟群、哲里木盟南部古城址、古墓群、传统蒙古族村落等,这些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参观体验和学习机会。

总体来说,内蒙古乌梁素海景区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乌梁素海旅游区景点介绍

乌梁素海旅游区景点介绍

乌梁素海旅游区景点介绍
乌梁素海,蒙语意为“青色的海”。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距包头70公里,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相距48公里。

这里是内蒙古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乌梁素海位于大青山北坡,是一片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众多湖泊和湿地的天然生态系统。

这里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鸳鸯、天鹅等;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黄芪、甘草、大叶芹等;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银莲花,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细叶蓼和水葱等。

乌梁素海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湖泊,曾是古代黄河九曲的第一曲。

早在5000年前,乌梁素就被先民们视为“龙脉”和“风水宝地”。

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商周时期,乌梁素先后被匈奴和突厥所占据。

西汉末年至新莽末年,又先后被匈奴、鲜卑等势力占领。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匈奴人呼厨泉率军攻打乌梁素,被刘秀击败,呼厨泉也被斩首。

—— 1 —1 —。

阿尔泰乌梁海人的宗教信仰初探

阿尔泰乌梁海人的宗教信仰初探

作者: 何星亮
出版物刊名: 民族研究
页码: 66-74页
主题词: 乌梁海;宗教信仰;阿尔泰;唐努乌梁海;准噶尔;喀尔喀蒙古;明末清初;兀良哈;康熙年间;乾隆年间
摘要: <正> “乌梁海”是古代部族名称,史籍中曾有“嗢娘改”、“斡朗改”、“兀哴孩”、“兀良合”、“兀哴罕”、“兀良哈”、“乌梁罕”、“乌浪汗”等异称。

明末清初,乌梁海部分布在“蒙古诸部之北”,“业采捕,散处山林,而受役属于喀尔喀、准噶尔诸大部”。

至康熙年间,喀尔喀蒙古内属,“其所属之乌梁海等亦皆归顺”。

乾隆年间,准噶尔所属之乌梁海归顺,“乌梁海遂全归版籍矣”。

之后,乌梁海部一分为三:一为唐努乌梁海;二为。

“喇嘛召”与乌梁海蒙古族

“喇嘛召”与乌梁海蒙古族

教 的各 族 人 民 , 当地 苏术 人 和僧 侣纷 纷逃 亡 外 地
及 科 布 多 。 两 年 后 .逃 亡 的 苏 木 人 因 怀 念 故 乡 , 且 受 不 了寄 人篱 下 的生 活 , 纷 纷 要 求 回 到 罕 达 盖 网, 却 被 外 蒙 政 府拦 截 、 枪杀 , 只 有 不 足 百 十 户
文 明
千层 石
刀 , , 喇 嘛 口 与乌梁海 蒙古族
撰文 / 张 建 玲
88
- L _ .
f 百 p土 耍 , 占 I 土 】豕
白 / , 七
千u} 1 愠 I / " 1, , 由 A u ]- 5 、
儿 罕 山 及斡 难 河 、 克鲁 伦 河 流 域 一 带 , 在 成 吉 思
庙 逐 渐 毁 于 一 旦 没 有 J , 寺庙, 地 六 苏 小 人 烧 香 祈 福 的 活 动 一 刻 也 没 有 停 止 过 他 们 在 河 边 建 立 能 移 动 的 寺 庙 — — 毡 房 , 一 鹰 可 以 移 动 的 寺
多年 居住 汗 德 尕特 乡 的蒙古 族 老人 岁布 森 说 ,
汗 统 一 蒙古 各 部 落 的 战 争 中 ,乌 梁 海 部 骁 勇 善 战, 勇猛 无 比 , 屡 立 战功 。成吉 思 汗死 后 , 葬于 不
岩 画 展 示
儿罕山, 乌 梁 海 部 的 一 部 分 就 留 下 来 守 候 埋 葬 在 不 儿 罕 山 的 蒙 占大 汗 寝 陵
明 代时 期 , 留 在不 儿 罕 山 的乌梁 海 部 沿 着杭
阿勒 泰乌 梁海 。
经 书
乌梁 海 的蒙 古族 人
居住 在 阿尔 泰 山南 麓 的汗 德 尕特 乡乌 梁 海
部 依 然 保 持 着 传 统 的祭 祀 活动 。每 年 的 四 、 五

阿勒泰岩画与滑雪文化研究

阿勒泰岩画与滑雪文化研究
Fl 2 2 e b. 01
阿勒泰岩画与滑 雪文化研 究
彭金 城
( 新疆 昌吉 学院 体 育 系,新 疆 昌吉 8 1 0 ) 3 10

要 :通 过 实地考 察 、测量 、专 家访 谈和 查 阅历 史 资料 等 方法 ,研 究 了阿勒泰 市喇嘛 召 乡滑 雪彩绘 岩 画 ,
岩 画可 能创 作 于此前 23 0 0 0 —55 0年 .在 实地调 查 中,发 现 当地 蒙古族及 图瓦人 仍 然使 用 着古老 的滑 雪板 ,
变成 红色 .红色 是塞 人崇 拜 , 并视 为象 征生 命 的色彩 .表现 技巧 着力 刻 画了动 物行走 时腿 、 颈部 的运动 幅度 , 这是 典 型的草 原地 区动 物艺 术风 格 ,即塞 种人 的艺术 风 格 ,国外 称之 为斯基 泰艺 术 . 【 ”2 】
综上 所述 ,这 幅岩 画应 是塞 人 的作 品 ,而 其在 阿勒 泰地 区生 活 的时间 约为公 元前 l 一 元前 3世 纪. 0公 根据 盖 山林对 阿 勒泰 地 区多处 岩洞 彩 绘岩 画研 究 的结果 来看 ,阿勒 泰彩 绘岩 画有 以下 特点 :1画面 中 ) 的动 物多 以野 牛 、野 马 、野 驼等 为主 . ) 画色 彩是赭 红 色. ) 处 出现太 阳脸谱 图案 . ) 画 的制作方 法 、 2绘 3多 4岩 作 画环境 和岩 画风 格有 很多 共性 I.由此 盖先 生认 为这 些特 征可 断代 为新 石器早 期 的作 品. l 】 盖 山林通 过研 究 我 国阿勒 泰 山以北 蒙古 国境 内多 处洞 穴彩 绘岩 画 ,认 为 “ 蒙古 国境 内 ,石 器时 代岩 在 画 ,一般 以红 色颜 料作 画 ,其时代 可 至新石 器 时代 ”. () 3 阿勒泰 气候 特点 . 彩绘 滑雪 岩 画 向西 不 足 1 m 处 ,有一 个 杜拉特 岩 画群 ,其 中有 两 幅动物 岩 画 在 0k 很特 别 ,一 是大 象和 二是 麇鹿 .这 两种 动物 在新 疆 出现 非 常蹊跷 ,它们 的生 活环 境要 求气 候 比较温 和 、雨

乌梁海部落史·永谢布-喀喇沁系先民

乌梁海部落史·永谢布-喀喇沁系先民

乌梁海部落史·永谢布-喀喇沁系先民永谢布-喀喇沁万户构成了喀喇沁蒙古人的另一系先民。

这个万户体系非常庞大,一直是蒙古本部极为重要的一支,达延汗之前,北元汗廷的历代实权太师几乎全部出自这个万户。

我们对其内部部族结构的了解相比朵颜兀良哈则要清晰很多。

这里,首先对该万户的演化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对更好地分析该万户各部族的来源。

元末,汉地以及交界地区的蒙古人纷纷北撤,其中包括元朝皇室的护卫亲军钦察卫、阿速卫等,滦河上游的察罕脑儿行宫的各族工匠;东北地区的“五投下”之众。

这些北撤的元朝遗民逐渐演化为蒙古草原的部族集团,并最终汇合为一体,在北元汗国的体系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来自卫拉特和西北汗国系统的一些部族,汇入并主宰了这个部族体系,促成了永谢布万户的形成与强大。

达延汗时代,永谢布的异姓王公被打败,达延汗后裔入主永谢布万户。

其后,他们的势力向东部的朵颜兀良哈延伸,逐渐形成了包含朵颜兀良哈与东土默特部众的喀喇沁万户。

十五世纪癿加思兰太师统治下的永谢布万户进入鼎盛时代,其中至少包括十个部族集团,分别为:阿速(阿速特)、阿喇嗔(喀喇沁)、舍奴郎(西剌努特)、孛来(布里亚特)、叭儿廒(巴尔虎)、当喇儿罕(Danglagar)、荒花旦(晃豁坛)、失保嗔(昔保赤)、奴母嗔(Nomucin)、塔不乃麻(Tabun Aimag)。

阿速(阿速特):阿喇嗔(喀喇沁)、舍奴郎(西剌努特):三部被称为旧喀喇沁,为该万户的核心成分。

阿速特起源于元代皇廷阿速卫,祖先为游牧于南俄草原上的阿兰人,属突厥化较深的伊郎语族。

喀喇沁源于元代皇廷的钦察卫以及草原上的喀喇沁皇家牧马群,钦察人原为游牧于南俄草原上的突厥语族,分支众多,迁徙于蒙古的一支,其皇族有着库莫奚(契丹近族、蒙古语族)血统背景。

喀喇沁部起源还有着另一种不同的意见,认为他们起源于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交界地区的呼罗珊,为乌古思突厥的主要支系之一合拉什。

西剌努特的源流不详,但西剌努特字面上含有黄色之译,可能暗示他们也有着某些高加索人种的特征,与上述两部的起源类似。

拜谒喇嘛昭

拜谒喇嘛昭
在上个世 纪 3 O 一 4 0年代,喇嘛 昭 内的金银 财宝曾经 用 6 0
年 ( 公元 1 8 9 4 年) , 当时蒙古族左翼厄鲁特营组建之 后曾
多次迁建寺院,经几番周折后, 最终选址在 西天山紫气普 照的洪纳海河沟 口, 并从千里迢迢之外的北京请来 当时著
名建筑师李照福等 8 0名技 师, 于1 8 8 9 年动工, 历时 4年多,
以 超 凡 脱俗 之 感 据 史料 记 载, 喇 嘛 昭始 建 于 清 光绪 二 十
2 0 0 1 年 6月 2 5日 , 它被 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五批全 国重 点
文物 保 护单 位 。
经过 岁月沧桑的喇嘛 昭,积 淀 了历代 无数金银珠 宝,
堪称 “ 伊犁宝藏”之地。据 当地人传说,为躲避劫财之 难,
当时运 出的财 宝只是喇嘛昭 内的极少部分,其余大部分散
埋于昭寺院 内地下,是真是假,至今是个谜。E ( 作者 : 新疆 自治区昭苏县 )
勒克崇寿寺等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后因战乱不断,伊犁
Oc t o b e r 2 0 1 4 5 9
硬 山顶,钟、鼓楼为八 角平面,在国内庙宇中实属 少见。 大雄 宝殿 是这座古寺的主体建筑, 大殿脊檩绘有 “ 光 绪 二十四年五月吉 日建修”字样。殿顶 高高矗 立着一个用
黄 金 做 成 的 熠 熠 生 辉 的 金 顶。 整 个 大殿 宽 l 7米, 7 开 间,
2 层,平面正方形, 大出桅, 高举折, 陡屋顶,四角飞檐
多峰骆驼运 出,沿着西南朝 阿合 牙孜 沟方向进沟,不知去 向, 一个多月后, 这6 0 多峰骆驼从 萨尔阔布方向空空而出
举行送 巴凌、放 乌布藏等事。 ”伴随清朝皇位接传 与更换, 每任皇帝都对伊 犁河谷建寺 鼎力支持,先后建起绥定城 兴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现代乌梁素海主要靠乌加河和长济渠、民复渠等灌溉的尾水补给。水深0.5~1.5米,最大水深约4 米,蓄水量2.5亿~3亿立方米。水的矿化度呈上升趋势,70年代初为4克/升。70年代后期,矿化度上升到6克/升。 湖中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除盛产鲤鱼外,还有鲫、草、鲢等20多个鱼种。芦苇、蒲草资源亦很丰富。乌梁 素海,古时是黄河的一部分。黄河改道后形成了河迹湖。
当地特产
当地特产
乌梁素海乌梁素海附近盛产甘草、枸杞、贺兰石、滩羊皮等;乌梁素海是后套地区排泄农田退水和山洪水的 唯一容泄区,也是巴彦淖尔市鱼、苇生产的重要基地,而且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地球同一纬度(北纬41°) 最大的湿地,并被列为自治区湿地自然水禽保护区。湖区苇蒲茂密,鱼类丰富,盛产鲤、草、鲫、鲢、乌鳢等20 多个鱼种,尤以黄河鲤鱼最为有名。年产芦苇12万吨;年产鱼1500多吨,最高年产4000吨,被誉为“塞外明珠”。 春、夏、秋三季这里有140多种水禽在栖息、繁衍,其中黑鹳、玉带海雕、疣鼻天鹅、斑嘴鹈鹕为国家重点保护 鸟类。
但目前的乌梁素海大量黄苔滋生,大量垃圾飘浮水面,多处可见死鱼。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乌梁素海现状:黄苔滋生严重污染(2012)乌梁素海地处后套平原东端,明安川和阿拉奔草原西缘,北靠狼 山山前洪积扇,南邻乌拉山山后洪积阶地;北纬41°,东经108°54′,距乌拉山镇22千米。此外,乌梁素海距 西王公路4公里,距哈磴高速公路乌拉山出口15公里。
由于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湖区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沼泽化进程加快。 专家预测,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或者治理,乌梁素海10到20年内可能就将消失。
乌梁素海“营养过剩”
200多年前因黄河改道而形成的乌梁素海,处于我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河套灌区。而河套灌区90%以上 的农田排水都进入到乌梁素海,这给这个地处干旱地区的湖泊补水的同时也过度补充了氮、磷等“营养”元素。

阿尔泰乌梁海之印及其有关问题

阿尔泰乌梁海之印及其有关问题

作者: 何星亮
出版物刊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3-49页
主题词: 乌梁海;札萨克;银印;民国政府;新疆省政府;印文;阿勒泰;社会历史调查;二十年;蒙文
摘要: <正> 笔者于1983年在新疆阿尔泰地区作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期间发现阿尔泰乌梁海(现属蒙古族的一支)的三颗银印和一颗木印。

其中两颗银印是1918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发的旗札萨克之印;另一颗银印是1931年新疆省政府颁发的盟长之印。

木印是散秩之印,颁发时间不详,但从一些资料来看,当是清代遗物。

这几颗印对研究阿尔泰乌梁海的社会历史有一定的价值。

喀左蒙古族民居小考

喀左蒙古族民居小考

喀左蒙古族民居小考王铁华(喀左县博物馆,辽宁 朝阳 122300)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历史背景、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的不同,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也不同,造成了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特征不同,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

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民居建筑也呈现出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的民居形式随着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转变,是我国民居发展的一个缩影,下面对喀左的民居形式演变作简要考证,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指正。

一、森林狩猎时期的居住形式喀喇沁左翼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祖先来自贝加尔湖畔的“森林中百姓”森林狩猎部落,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以森林狩猎为主。

由于长年生活在深山密林,适应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较弱,生活资料来源不足,大多以采集果实和狩猎为生。

其居住形式与所处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相适应,决定了居住形式具有防寒保暖和便于取材的特点。

他们当时的居住形式是利用森林中随处可取的木材搭建简单的帐篷—“撮罗子”。

撮罗子意为用木杆搭起,门道向南或东南,高且近乎陡直的尖顶屋,外部覆以树皮或兽皮,在寒冷的冬季里,可避免被山林里厚厚的积雪压倒,其顶端并不密封,生火时烟气可以顺利从顶部排出,在屋中央是灶和生活区,四周用木头架起,有床,是居住区,这便是他们的家。

二、草原游牧时期的居住形式十二世纪,从兀良哈部族走出的济拉玛(又称者勒篾)追随铁木真东征西讨,建立了不朽功勋,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以来部落纷争的分裂状态。

从此,蒙古由部落名称变成了民族的名称。

他也因此被封第九位千户那颜(千户长),其子孙承其厚荫,从森林中迁徙到蒙古草原,生产方式转向游牧经济。

“蒙古博”是满族语“穹庐”的音译,后来变成“蒙古包”。

蒙古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从事游牧经济,逐水草而居。

源自匈奴时代的毡帐是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草原特有的建筑形式,易于拆装,便于游牧,既可以遮挡风雪,也可以起到防止虎狼袭击的作用。

内蒙古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内蒙古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内蒙古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两则关于内蒙古族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传说故事一:响沙湾的传说故事传说,在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有一座拥有千余名喇嘛的大召庙。

有一天,庙里的铜号吹响了,“呜——呜——”声传向远方,千余名喇嘛衣着整齐地坐在大殿里嗡嗡嗡的念经。

这时候,有一个讨吃喇嘛赶着一头灰毛驴从西北方向向经大召庙悠游自得地走来。

讨吃喇嘛来到召庙门前正要进庙门,被看门得小喇嘛拦住了,小喇嘛问道:“从哪里来的客人,到这里干什么?”讨吃喇嘛说:“我是云游四海的讨吃喇嘛,想进庙见一见你们的主持大喇嘛,顺便在这大召庙留宿歇一歇脚。

”小喇嘛叫讨吃喇嘛在门外等着,自己进庙里给大喇嘛报信去了。

大喇嘛听说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讨吃喇嘛,就不屑一顾,拒绝接见,更不答应留在庙里过夜。

这时,外面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转眼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讨吃喇嘛隔门高声呼喊,请求佛门发慈悲,收留这个云游四海的讨吃喇嘛在庙里歇脚过夜。

大喇嘛又一次断然拒绝。

过了些日子。

大召庙又在做佛事。

呜——呜——几十支六尺长的铜号被吹的发出悦耳的响声。

千余名喇嘛的念经声和号声传出数十里远。

这时,从西北面走来一个讨吃喇嘛,赶着一头灰毛驴,上面驮着一条细长的口袋。

讨吃喇嘛来到庙的门口,大声喊道:“见难不助,见困不帮念经诵经徒有虚名假慈假悲佛门败类腾格里杀慢慢细流要把你们统统埋葬。

”说着,他把口袋的扎口绳索解开,里面流出一股金黄的细沙,这股细沙不停地流,直到把这座召庙全部埋掉为止。

一座沙梁就这样高高耸立。

从此,这座沙梁被人触摸时,就会发出嗡嗡或呜呜的响声。

有人说,那是喇嘛们还在念经。

也有人说,那是被诛连的千余名喇嘛的悲鸣。

内蒙古传说故事二:马头琴的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放牛娃,名字叫苏和。

一天,太阳下山了,天慢慢地黑下来了,苏和才赶着羊回家。

召乌力吉喇嘛圆寂遗体烧出彩色舍利

召乌力吉喇嘛圆寂遗体烧出彩色舍利

作者: 刘志武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31-32页
主题词: 乌力吉;喇嘛召;实胜寺;格西;瑞应寺;辽宁省阜新县;布丹;蒙古语;释迎牟尼;慧三
摘要: 一九九三年五月七日上午九时许,藏传佛教实胜寺高僧召乌力吉师徒一行四人,出现在沈阳南站天桥上,他们准备搭乘九时三十五分开往阜新的火车,去瑞应寺主持佛事。

沈阳实胜寺大喇嘛召乌力吉(蒙古语,意为一百个吉祥)俗姓白,法名益西扎布丹,蒙古族人,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县七家子乡。

八岁时,召乌力吉出家入阜新县瑞应寺,专攻藏传佛教经典。

四十年代即获“格西”称号(相当于博士学位),在国内藏传佛教界德高望重。

一九八七年,沈阳实胜寺恳请召乌力吉来沈阳传授经书。

入实。

阿尔泰乌梁海人的节日

阿尔泰乌梁海人的节日

作者: 何星亮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49-51页
主题词: 乌梁海;敖包;阿尔泰;皮绳;节日;祭品;贝子;右翼;左翼;苏木
摘要: <正>阿尔泰乌梁海人现为蒙古族的一支。

清乾隆年间,阿尔泰乌梁海人被编为七旗,并“分左右翼,左翼旗四,右翼旗三。

”据乌梁海人的习惯称呼,左翼四旗:一为左翼贝子旗(又
称“祖尔干苏木旗”,意即“六个苏木旗”);二为阿克索彦旗(意即“白索彦旗”);三为喀喇索彦旗(意即“黑索彦旗”);四为买楞盖旗。

右翼三旗:其一为右翼贝子旗(又称“堆尔提苏木旗”,意
即“四个苏木旗”);其二为库克蒙恰克旗(意为“蓝色的。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马头琴马头琴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

它那深沉悠扬的旋律,宽广优美的音色不仅在蒙古族各种乐器中独占鳌头,在全国诸多民族乐器中,马头琴也以自己蕴含着的那种塞外草原苍茫辽阔的情致,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并多次在全国器乐演奏中获奖。

马头琴以琴杆上端雕刻的马头得名。

最早的马头琴叫作"奚琴',因它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

北宋诗人欧阳修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

这"奚琴"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马头琴。

后来,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马头琴就已经在蒙古人民中广为流传开了。

马头琴有梯型,方形、八方形等几种形状。

它的共鸣箱的框板用硬质木板做成,箱的两面蒙着马皮或牛皮,马头琴的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拉奏的。

它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

安代舞是蒙古族集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

载歌载舞,简单易学,唱词随跳随编,朴实、红火,富有感染力,男女老少均可下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

它的基本动作就是"踏地甩巾",舞蹈者挥起手绢或绸巾,踏着舞曲边唱边跳,尽情欢舞。

有时跳舞者的情绪越跳越高,大圈变成若干小圈,跳得汗水淋漓,唱得嗓音嘶哑,安代舞便接近尾声了。

安代舞过去以唱为主,所以人们又叫它"唱安代"。

现在,安代舞逐渐发展为以舞蹈为主,辅以领唱、伴唱;由简单的三、四个舞蹈动作,丰富发展到二十多个,有时还可提衣襟跳舞(群众称它为"蝴蝶飞")。

它既可以作为完整的作品在舞台上演出,也可以择取其中基本动作在广场、街道、联欢晚会上作自娱表演,形成蒙古民族的自娱性民间舞蹈。

90年代初开始,安代舞已成为呼盟那达幕盛会开幕、闭幕仪式上的表演项目。

蒙古族青年男女婚前相互相识交往的主要方式是跳乐。

跳乐是彝族的一种集体舞蹈,蒙古族接受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把它作为男女青年互相交往和娱乐的一种方式。

举行跳乐活动,一般是本村的青年男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女子,或本村的女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男子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喇嘛召”与乌梁海蒙古族有山有水的地儿就是一方宝地。

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有山有水,一条汗德尕特河从乡的中央缓缓流淌,养育着这方水土的生灵。

汗德尕特乡曾经有很多名字,例如:罕达盖图、康布铁堡、东方红公社、喇嘛召、喇嘛昭等。

居住在阿勒泰的老户人家,都习惯称这个乡为“喇嘛召”,亲切而又随意。

在一次汗德尕特乡采访时,我遇到了一个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从他那儿我得知“喇嘛”一词是藏语“和尚”的意思。

在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将僧人称为喇嘛,蒙古语叫“尕娃”。

喇嘛召的“召”是蒙古语“寺庙”的意思。

所以,喇嘛召,直接意译是有喇嘛的寺庙。

这才使我迫切地想了解“喇嘛召”这一地名的来历。

“喇嘛召”的由来“喇嘛召”这个名字究竟是怎么喊起来的?据多年居住在汗德尕特乡的蒙古族老人罗布森说,汗德尕特这个地方,史书中称“罕达盖图”。

清朝时期,那里是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后旗六苏木的狩猎游牧地,因建有喇嘛庙被称为喇嘛召。

要了解喇嘛召,必须先了解居住在这里的乌梁海蒙古人。

据史料记载,公元9―10世纪,蒙古族乌梁海部主要居住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活动于不儿罕山及斡难河、克鲁伦河流域一带,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的战争中,乌梁海部骁勇善战,勇猛无比,屡立战功。

成吉思汗死后,葬于不儿罕山,乌梁海部的一部分就留下来守候埋葬在不儿罕山的蒙古大汗寝陵。

明代时期,留在不儿罕山的乌梁海部沿着杭爱山向西北迁移,活动于唐努山和阿尔泰山一带;康熙年间,唐努山的乌梁海部归附于清朝,乾隆年间,清朝出兵征服了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的乌梁海部众。

清朝在对乌梁海部的统治中实行盟旗制度,将居住在阿尔泰山南的乌梁海部称为阿勒泰乌梁海。

乌梁海的蒙古族人居住在阿尔泰山南麓的汗德尕特乡乌梁海部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祭祀活动。

每年的四、五月,汗德尕特乡的蒙古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祭敖包大会。

乌梁海人崇拜天,他们认为天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他们给天磕头,朝天撒酒和牛奶;他们也祭火神、山神,他们在高高的敖包上,挂满彩色的布条,向敖包撒奶酒,祈求神灵赐福、祈求天神降雨。

现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和十五,乌梁海人都会到喇嘛寺庙里祈福。

阿勒泰市喇嘛召有寺庙的历史源远流长。

时间可以追溯到1757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二年。

该乡的汗德尕特河一带,一直居住着乌梁海左翼六苏木的蒙古牧民。

他们先后在河两岸修建了三座寺庙,其中早先建造的两座是土木结构的寺庙,规模不大。

在1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这两座寺庙逐渐毁于一旦。

没有了寺庙,当地六苏木人烧香祈福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他们在河边建立能移动的寺庙――毡房,一座可以移动的寺庙。

将佛像供奉在大的蒙古包内,把蒙古包作为念经祈福的寺庙,这座“寺庙”可以移动,哪里需要就将庙搬到哪里,祈福活动也就在哪里举行。

罗布森曾听长辈说,最早移动的寺庙毡房,扎放的位置还是比较固定的。

几年前,罗布森老人在汗德尕特乡的老水磨坊那个位置,还捡到了有100多年历史的用石头做的香台。

石头香台就在罗布森老人的家里,表面很光滑,经过数年的香烛熏绕,石头已经变成黑色,被人工凿的凹陷处香灰和酥油混合,软硬度适中。

今天,石头做的香台仍然被罗布森一家使用着。

香火的缭绕里,仿佛还能听见昔日喇嘛念经诵佛时的声音。

阿尔西乔龙庙的历史第三座寺庙修建于1925年,六苏木2 000多人在太平贝子的倡议下,筹资兴建了一座大庙,地址选在今汗德尕特乡政府驻地东边的山坡上,也就是阿尔恰特村,“高刹摩霄,金番耀目”的喇嘛寺庙――阿尔西乔龙庙(古称)。

据说当时土木建筑的庙宇气宇恢宏,3米多高的墙,300多僧侣分住在200多间僧房里,僧房是土木建筑,经堂、藏经楼都是砖木结构。

大殿有三个部分组成,正殿是僧侣参禅的地方,僧徒分四排竖列坐在地毯上,随喇嘛念经。

寺庙除了念诵经文外,还有很多器乐,如锣、鼓、钹、磬、喇叭、唢呐等,寺庙里佛像数量也很多、很全。

例如,正神是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其他神像有麦德尔等神像,有专人负责看守和打扫,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1933年,该寺庙有土地、草场2 000余亩,羊1 600余只,牛马骆驼数峰,金银财宝无数。

这些财产都有转世的“霍布勒汗”掌管。

有了这一座寺庙后,方圆千里的信徒都来此参禅。

因是汉人修建,喇嘛召这个名字就在汉人中流传开了。

久而久之,“罕达盖图”(汗德尕特)这个古来的名字逐渐被人淡忘,“喇嘛召”一名开始广泛被人称呼沿用。

据多年生活在汗德尕特乡的罗布森老人说,修建阿尔西乔龙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修建这座大寺庙,当地有威望的乌梁海人纷纷捐出上百只牛羊,解决资金问题,并从京城请来有名的工匠修建这座寺庙。

经过多年的发展,阿尔西乔龙喇嘛庙,香火旺盛,喇嘛庙不仅有自己的牛羊,还有自己的牧场。

其他流落在此地的民族会到喇嘛庙寻求帮助,分得到一小块草场,得以生活。

历史记载,老的阿尔西乔龙庙毁于1933年的“伊斯兰圣战”。

当地土匪疯狂屠杀非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当地苏木人和僧侣纷纷逃亡外地及科布多。

两年后,逃亡的苏木人因怀念故乡,且受不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纷纷要求回到罕达盖图,却被外蒙政府拦截、枪杀,只有不足百十户的牧民历尽艰辛回到故乡,进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大庙被焚,神像被砸,经堂被毁一片废墟。

而今,阿尔西乔龙庙的残垣断壁也在历史的风吹人毁中找不到任何踪影了。

当历史的车轮驶过21世纪90年代,曾经的阿尔西乔龙庙在阿勒泰市委市政府、汗德尕特乡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全力配合下,全面修建,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汗德尕特人的视野里,取名吉祥大法寺(阿尔西桥龙庙)。

经过数年的发展,无论是部落之争还是土匪横行,从移动的寺庙到金番耀目的古阿尔西乔龙庙,再到今天建设牢固的吉祥大法寺,乌梁海人对信仰的坚持、对美好生活的祈福都从未停止过。

(本文图片由汗德尕特乡政府提供)有山有水的地儿就是一方宝地。

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有山有水,一条汗德尕特河从乡的中央缓缓流淌,养育着这方水土的生灵。

汗德尕特乡曾经有很多名字,例如:罕达盖图、康布铁堡、东方红公社、喇嘛召、喇嘛昭等。

居住在阿勒泰的老户人家,都习惯称这个乡为“喇嘛召”,亲切而又随意。

在一次汗德尕特乡采访时,我遇到了一个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从他那儿我得知“喇嘛”一词是藏语“和尚”的意思。

在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将僧人称为喇嘛,蒙古语叫“尕娃”。

喇嘛召的“召”是蒙古语“寺庙”的意思。

所以,喇嘛召,直接意译是有喇嘛的寺庙。

这才使我迫切地想了解“喇嘛召”这一地名的来历。

“喇嘛召”的由来“喇嘛召”这个名字究竟是怎么喊起来的?据多年居住在汗德尕特乡的蒙古族老人罗布森说,汗德尕特这个地方,史书中称“罕达盖图”。

清朝时期,那里是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后旗六苏木的狩猎游牧地,因建有喇嘛庙被称为喇嘛召。

要了解喇嘛召,必须先了解居住在这里的乌梁海蒙古人。

据史料记载,公元9―10世纪,蒙古族乌梁海部主要居住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活动于不儿罕山及斡难河、克鲁伦河流域一带,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的战争中,乌梁海部骁勇善战,勇猛无比,屡立战功。

成吉思汗死后,葬于不儿罕山,乌梁海部的一部分就留下来守候埋葬在不儿罕山的蒙古大汗寝陵。

明代时期,留在不儿罕山的乌梁海部沿着杭爱山向西北迁移,活动于唐努山和阿尔泰山一带;康熙年间,唐努山的乌梁海部归附于清朝,乾隆年间,清朝出兵征服了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的乌梁海部众。

清朝在对乌梁海部的统治中实行盟旗制度,将居住在阿尔泰山南的乌梁海部称为阿勒泰乌梁海。

乌梁海的蒙古族人居住在阿尔泰山南麓的汗德尕特乡乌梁海部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祭祀活动。

每年的四、五月,汗德尕特乡的蒙古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祭敖包大会。

乌梁海人崇拜天,他们认为天是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他们给天磕头,朝天撒酒和牛奶;他们也祭火神、山神,他们在高高的敖包上,挂满彩色的布条,向敖包撒奶酒,祈求神灵赐福、祈求天神降雨。

现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和十五,乌梁海人都会到喇嘛寺庙里祈福。

阿勒泰市喇嘛召有寺庙的历史源远流长。

时间可以追溯到1757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二年。

该乡的汗德尕特河一带,一直居住着乌梁海左翼六苏木的蒙古牧民。

他们先后在河两岸修建了三座寺庙,其中早先建造的两座是土木结构的寺庙,规模不大。

在1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这两座寺庙逐渐毁于一旦。

没有了寺庙,当地六苏木人烧香祈福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他们在河边建立能移动的寺庙――毡房,一座可以移动的寺庙。

将佛像供奉在大的蒙古包内,把蒙古包作为念经祈福的寺庙,这座“寺庙”可以移动,哪里需要就将庙搬到哪里,祈福活动也就在哪里举行。

罗布森曾听长辈说,最早移动的寺庙毡房,扎放的位置还是比较固定的。

几年前,罗布森老人在汗德尕特乡的老水磨坊那个位置,还捡到了有100多年历史的用石头做的香台。

石头香台就在罗布森老人的家里,表面很光滑,经过数年的香烛熏绕,石头已经变成黑色,被人工凿的凹陷处香灰和酥油混合,软硬度适中。

今天,石头做的香台仍然被罗布森一家使用着。

香火的缭绕里,仿佛还能听见昔日喇嘛念经诵佛时的声音。

阿尔西乔龙庙的历史第三座寺庙修建于1925年,六苏木2 000多人在太平贝子的倡议下,筹资兴建了一座大庙,地址选在今汗德尕特乡政府驻地东边的山坡上,也就是阿尔恰特村,“高刹摩霄,金番耀目”的喇嘛寺庙――阿尔西乔龙庙(古称)。

据说当时土木建筑的庙宇气宇恢宏,3米多高的墙,300多僧侣分住在200多间僧房里,僧房是土木建筑,经堂、藏经楼都是砖木结构。

大殿有三个部分组成,正殿是僧侣参禅的地方,僧徒分四排竖列坐在地毯上,随喇嘛念经。

寺庙除了念诵经文外,还有很多器乐,如锣、鼓、钹、磬、喇叭、唢呐等,寺庙里佛像数量也很多、很全。

例如,正神是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其他神像有麦德尔等神像,有专人负责看守和打扫,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1933年,该寺庙有土地、草场2 000余亩,羊1 600余只,牛马骆驼数峰,金银财宝无数。

这些财产都有转世的“霍布勒汗”掌管。

有了这一座寺庙后,方圆千里的信徒都来此参禅。

因是汉人修建,喇嘛召这个名字就在汉人中流传开了。

久而久之,“罕达盖图”(汗德尕特)这个古来的名字逐渐被人淡忘,“喇嘛召”一名开始广泛被人称呼沿用。

据多年生活在汗德尕特乡的罗布森老人说,修建阿尔西乔龙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修建这座大寺庙,当地有威望的乌梁海人纷纷捐出上百只牛羊,解决资金问题,并从京城请来有名的工匠修建这座寺庙。

经过多年的发展,阿尔西乔龙喇嘛庙,香火旺盛,喇嘛庙不仅有自己的牛羊,还有自己的牧场。

其他流落在此地的民族会到喇嘛庙寻求帮助,分得到一小块草场,得以生活。

历史记载,老的阿尔西乔龙庙毁于1933年的“伊斯兰圣战”。

当地土匪疯狂屠杀非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当地苏木人和僧侣纷纷逃亡外地及科布多。

两年后,逃亡的苏木人因怀念故乡,且受不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纷纷要求回到罕达盖图,却被外蒙政府拦截、枪杀,只有不足百十户的牧民历尽艰辛回到故乡,进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大庙被焚,神像被砸,经堂被毁一片废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