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侦察技术
军事信息对抗技术
![军事信息对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e19cce77e21af45b307a8eb.png)
(军事信息技术2 生长干部系列教材通信指挥学院)第三章军事信息对抗技术第一节通信对抗技术通信对抗技术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效能并保护己方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效能的正常发挥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
通信对抗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无线电通信对抗侦察技术(简称通信对抗侦察技术)、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简称通信干扰技术)、反通信侦察/抗干扰技术(简称通信防御技术)3部分。
其技术体系如图6-2所示。
一、通信对抗侦察技术(一)概述1、通信对抗侦察通信对抗侦察是指使用通信侦察设备对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分析识别、监视跟踪以及测向和定位等,以获取信息内容、技术参数、工作特征和辐射源位置等情报的活动。
通信侦察是通信对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信对抗的前提和基础。
2、通信对抗侦察的主要任务通信对抗侦察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3个方面1)侦听侦收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获取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技术参数(如工作频率、调制方式)和工作特征(如联络时间、联络代号)等。
2)测向定位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测定敌方通信信号的来波方位,确定敌方通信电台的地理位置。
3)分析判断通过对敌方通信信号的技术特征参数、工作特征和电台位置参数的分析,查明敌方通信网的组成、指挥关系和通联规律,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类型、数量、部署和变化情况。
从而可进一步判断敌指挥所位置、敌军战斗部署和行动企图等。
3、通信对抗侦察的特点通信侦察的目标是无线电信号。
这些信号是多种多样的,敌人在进行通信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希望能顺利进行通信,通信的内容不被对方截获。
而作为侦察者则反之,总是希望能搜索、截获尽量多的敌方通信信号,以便从中分析出多的情报内容,作为干扰或攻击敌人的作战行动的情报依据。
在这种侦察与反侦察的对立斗争中,使得通信对抗侦察有如下特点:1)信号频段宽、数量多通信侦察需要覆盖无线电通信所使用的全部频率范围。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看,这个频率范围人约从几千赫兹到几十吉赫兹。
黑鸟侦测无线电信号技术之一
![黑鸟侦测无线电信号技术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f0bf8ca1284ac850ad02427d.png)
黑鸟侦测无线电信号技术之一信号的侦测与判决技术安捷伦应用工程师罗建引言安捷伦公司自从2005年5月在国内推出N6820E信号侦测系统(黑鸟)以来,受到国内专家和工程师们的特别关注和讨论,广泛应用于电子侦察、频谱监测、卫星监测、电磁兼容以及移动通信等领域,满足了当前由于无线电通信和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复杂信号和瞬态信号的截获测量问题,也满足了军事领域内的信息战和电子对抗方面的需要。
本系列文章从信号的检测与判决技术、特性记忆与搜索、速度与分辨率、综合能力、应用案例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黑鸟的核心技术。
本文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介绍黑鸟的信号检测与判决技术。
第一篇信号的检测与判决技术一、概述二十一世纪无线电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无线电信号在信号类型、存在方式上日趋复杂。
在军事领域,捷变频雷达、复杂调制雷达和跳频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军兵种;在民用通信领域,G SM、B l u e t o o t h、R F I D以及T D-S C D M A等瞬态(时分)信号深入到大众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在频谱监测领域,无线信号的种类呈爆炸式的增长,频谱变得越来越拥挤,拥挤的频谱当中隐藏着大量的干扰信号,影响着各种无线电系统的正常工作;网络化的移动通信技术更让无线信号监测困难重重;军工和民用电子产品的大量生产与使用,造成电磁兼容问题非常多,使得系统间相互避免干扰以及抗干扰的压力越来越大。
电路和系统间的无用信号与噪声已经让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感到头疼,复杂的有用信号构成的瞬态形式与干扰更是长期困扰无线工程师的问题。
在现代无线电工程的信号侦测中,无论是对稳态信号、瞬态信号还是有用信号或干扰信号的检测,出现以下困难:1、信号类型复杂,表现为复杂的调制方式,如数字调制、跳频技术和分址技术等,造成信号的频谱复杂。
2、被测的信号频率未知、功率未知、出现的时间未知、持续的时间未知。
3、频谱拥挤,宽带、窄带信号同时存在,几百个信号中只有几个信号是关注的。
现代战争中的电子战技术
![现代战争中的电子战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acd8f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8.png)
现代战争中的电子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电子战技术已经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电子战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利用电磁波谱,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监听、干扰、破坏或欺骗,从而实现获得信息优势、消减敌人战斗能力、保护自己电子设备等多种目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现代战争中电子战技术的重要性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深入分析包括无线电侦察、电子干扰、电子干扰反制、电子战模拟仿真等四大方面的技术。
一、电子战技术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各国军队的装备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和升级的状态。
电子设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例如通讯、导航、情报收集、望远镜、雷达等,在各个军种中都有广泛应用。
而电子设备的使用也带来了电磁波的辐射,成为了电子战的研究对象。
电子战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首先,电子战技术可以实现情报收集和数据交换。
利用电子战技术的侦察能力,可以对敌方通讯、雷达、导航设备等进行监测并收集情报,实现获得信息的优势。
其次,电子战技术可以实现敌方电子设备的干扰和破坏。
通过利用电磁波,可以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干扰和破坏,从而达到消减敌方作战能力和破坏敌方通讯、雷达等关键设备的效果。
最后,电子战技术可以实现自身电子设备的保护。
在现代战争中,各国军队的装备都离不开电子设备,保护这些设备的稳定和正常运转时至关重要的。
通过电子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电子设备免受敌方电子设备的干扰和攻击,确保作战的顺利进行。
二、电子战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 无线电侦察无线电侦察是电子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战场上获取情报的一种方式。
由于现代军队装备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情报的传输方式已逐渐转向电子信息的传输网络。
针对敌方的通讯系统和雷达信号,无线电侦察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分析电磁波,获得敌方通讯情报和雷达图像。
同时,通过无线电侦察技术还可以找到敌方侦察设备和无人机,并及时应对。
无线电侦察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指挥员制定战略计划和作战方案,提供实时信息支持,有利于打赢战争。
二、侦察监视技术现状[共6页]
![二、侦察监视技术现状[共6页]](https://img.taocdn.com/s3/m/028250bf7e21af45b207a898.png)
军事理论教程94方式和设备的技术水平空前提升,为指挥员在全时域、大空域构建“千里眼”和“顺风耳”,能适时、准确、全方位地提供各种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为实时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克敌制胜创造有利的条件。
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在全时空内用于发现、区分、识别、定位、监视和跟踪目标所采用的技术。
一、侦察监视的工作过程及分类(一)侦察监视的工作过程侦察监视是军队为获取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情报而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探测目标信息。
整个探测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发现、区分、识别、定位、监视和跟踪。
发现,即发现目标,确定目标位置。
主要是通过目标与背景的对比,或依据目标背景的某些不连续性,将目标从背景中提取出来。
区分,即确定目标的种类。
主要是根据目标的外形和运动特征加以区分。
目标的外形特征对区分目标非常关键,且目标的运动特征也有助于对其进行区分。
识别,即在探测目标过程中,对其进行详细地辨认。
主要是辨别真假、区分敌友及确定种类型号。
定位,即按照一定的精度,探测出目标的位置。
主要包括目标在空间的方位、高度和距离三个要素。
监视,即对目标进行严密的注视和观察。
一般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器材,隐蔽地对目标进行监视。
跟踪,即指对运动目标进行不间断的监视。
现代战争中,要想实现对运动目标的跟踪,对技术器材提出了比监视更高的要求。
(二)侦察监视技术的分类侦察监视技术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根据运载侦察监视技术设备平台的活动区域不同,可分为地(水)面、水下、航空和航天侦察监视四类。
按侦察任务、范围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侦察监视三类。
根据实施侦察监视技术的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学、电子和声学侦察监视三类。
二、侦察监视技术现状(一)地面侦察监视技术地面侦察监视,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侦察监视行动。
其手段除熟悉的光学侦察外,还有无线电技术侦察、雷达侦察和地面传感器侦察等。
概念窗第 章 军事高技术 9541.无线电技术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是指使用无线电技术器材搜集和截收对方无线电信号的侦察。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52cd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4.png)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反侦察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止敌对情报机构和间谍对我国安全的侦察和监听行为,以防止敌人获取敏感信息和数据,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反侦察技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范围涉及国防、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
一、电子反侦察技术电子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来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电子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干扰技术和电子隐身技术。
1. 电子干扰技术电子干扰技术是通过对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设备进行电磁干扰,干扰其监听和侦察设备的正常工作,达到阻止敌方侦察行为的目的。
电子干扰技术可以采用频率跳变、频谱扩展、干扰信号发射等手段,对敌方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干扰和破坏,从而使敌方无法获取我方的敏感信息。
2. 电子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通信设备和网络进行加密和伪装,使其不易被敌方侦察设备探测和监听,从而有效地保护我方的敏感信息和数据不被窃取。
电子隐身技术可以采用密码编码、频谱扩展、抗干扰等手段,对通信信号进行加密和隐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通信安全。
二、光学反侦察技术光学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光学信息技术手段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光学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反侦察技术和激光反侦察技术。
1. 红外反侦察技术红外反侦察技术是利用红外传感器和探测技术来对抗敌方的红外侦察设备,通过屏蔽、干扰和掩护等手段,使敌方无法对我方的红外信号进行侦察和监听。
红外反侦察技术可以采用高温伪装、红外屏蔽、红外干扰等手段,有效地保护红外信息的安全。
2. 激光反侦察技术激光反侦察技术是利用激光传感器和激光技术手段来对抗敌方的激光侦察设备,通过干扰、对抗和反制等手段,使敌方无法对我方的激光信号进行侦察和监听。
激光反侦察技术可以采用激光干扰、激光干扰、激光对抗等手段,有效地保护激光信息的安全。
三、网络反侦察技术网络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无线电通信侦查
![无线电通信侦查](https://img.taocdn.com/s3/m/5bcd9c0af18583d048645910.png)
2017年11月22日
获取情报比较及 时
侦察距离远,范 围广、准确
组织实施隐蔽安 全,不易被敌方 发现
较少受地形、季 节、气候等自然 条件的影响
无论平时战时都 可不间断地进行
中国现今的侦察 技术已经得到了 飞速的发展,跻 身世界先进水平, 侦查方式也愈发 丰富,先进。 相信通过我们一 代代人的努力, 中国会更加强大。
• 目标是敌方的无 线电电报、电传、 电视和传真等图 像信号
无线电 测向
• 通过专用设备对 敌方的无线电发 射机进行定位, 继而掌握敌方重 要目标的位置
无线电通信信号侦察
• 使用无线电收信器材,截收敌方各种无线电通话、通报信 号,通过对密码、密话的破译和通联特点的研究,以及对 电台进行测向定位,直接获取敌军兵力、部署、调动、作 战企图等情报
非通信信号侦察
• 通过对敌雷达、导航、制导、遥控遥测、干扰等无线电信 号的侦测、分析,查明其电子器材的类型、数量、用途、 位置及战术技术参数,进而判断敌方部队的部署及动向
可根据情报搜集任务和敌无线电波辐射情 况,由地面侦察站、电子侦察船、电子侦 察飞机、电子侦察卫星和投掷 小布红军总部时,毛泽 东、朱德还是非常高兴, 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带着 “耳朵”可以收听情报 的电台,并因此立即下 了一道命令:“胜利后 须注意收缴敌之军旗及 无线电机不准破坏,并 须收集整部机器及无线 电机务员、报务员……”
一部半电台”起家
在龙冈大捷之后的 东韶战斗中,红军 在痛击谭道源师时 又缴获了一部电台。 这次,由于有了那 道命令的保障,红 军战士们将这部电 台完好无损地送到 了小布红军总部, 这样红军便开始有 了自己的电台,也 因此有了“一部半 电台”起家的说法
xxxxx
无线电探测原理
![无线电探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0e91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4.png)
无线电探测原理
无线电探测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和震荡特性来探测目标物体或环境的一种技术。
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并接收信号的反射或散射波,从中获取目标的位置、距离、速度、形状等信息。
无线电探测原理的核心是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发射端通过发送电磁波信号,可以是连续波或脉冲波,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而接收端则用于接收电磁波信号。
接收端可以是主动接收式的,如雷达系统,也可以是被动接收式的,如接收地球自然辐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辐射源定位。
在发送电磁波信号之后,这些信号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
当这些信号遇到目标物体时,根据目标的材料、形状、尺寸和表面特性等,部分信号会被反射回来或散射。
接收端会接收到这些反射或散射的信号,并通过对信号进行处理来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根据电磁波的特性和物体的特征,无线电探测原理可以实现不同的应用。
例如,雷达系统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来探测飞行器、船只、车辆等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无线电成像技术利用电磁波的散射特性来获取目标物体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信息,如医学影像中的X射线成像。
无线电定位技术利用地球的自然辐射
信号来确定发射源的位置,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
总之,无线电探测原理通过利用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能够实现对目标物体或环境的探测和分析。
不同的应用需要根据
具体的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无线电探测方式和参数。
这种原理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和创新。
无线电频谱侦测 无人机原理
![无线电频谱侦测 无人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211c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d.png)
无线电频谱侦测无人机原理
无线电频谱侦测是一种通过监测和分析无线电频谱来识别、定位和跟踪无线电信号的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和管理无线电频谱的使用,也可以用于侦查和监视无线电信号的来源。
无人机在无线电频谱侦测中的应用通常涉及以下原理:
1. 平台选择,无人机作为载体具有灵活性和高度机动性,可以快速部署到需要监测的区域,提供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灵敏的监测能力。
2. 载荷装备,无人机通常搭载无线电频谱侦测设备,如频谱分析仪、信号侦听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扫描和记录周围的无线电频谱信息,包括信号强度、频率、调制方式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无人机搭载的侦测设备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链传输回地面控制站进行分析处理。
地面控制站上的操作人员可以利用专业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识别出不同信号的类型、来源和活动模式。
4. 实时监测与反馈,无人机可以实时将监测到的无线电频谱信
息反馈到地面控制站,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调整监测策略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5. 多传感器协同作战,除了无线电频谱侦测设备,无人机还可以搭载其他传感器,如光学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等,通过多传感器协同作战,提高对目标的识别和定位能力。
总的来说,无人机在无线电频谱侦测中的应用,利用了其灵活性、高度机动性和载荷搭载能力,能够为频谱管理、通信侦察、电子情报收集等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无人机的无线电频谱侦测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e9dde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4.png)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无线电监测技术是一种用于监听、收集和分析无线电波的技术,目的是获取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利用情况,并提供对无线电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的依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无线电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频谱监测:频谱是无线通信的基础资源,在频谱监测中,利用无线电频谱监测设备对频谱进行扫描和分析,以实时获取和监测指定频段的频谱使用情况。
现阶段,频谱监测的发展趋势是实时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2. 无线通信系统监测:随着无线通信的普及和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线通信系统监测旨在对无线通信设备和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以确保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无线通信系统监测主要应用于对无线基站、无线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进行监控和测试。
3. 无线电干扰监测:无线电干扰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问题,对通信信号质量和通信服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无线电干扰监测旨在快速发现和定位干扰源,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消除。
当前无线电干扰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频谱扫描、信号分析和干扰源定位等方法。
4. 无线电侦察:无线电侦察是指借助无线电监测技术对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获取无线电情报和进行电子侦察。
无线电侦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对敌方无线电通信进行监视和破解。
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1. 高频谱利用率:由于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频谱资源已成为紧缺资源。
未来,无线电监测技术将针对高频谱利用率进行研究,实现频谱的高效利用。
2. 大数据分析:无线电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庞大,如何对大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和处理成为一个挑战。
未来,无线电监测技术将发展更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以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
3. 自动化与智能化:无线电监测技术将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数据处理,减少人工干预和提高监测效率。
军事科技--电子对抗技术(物理与高新技术)
![军事科技--电子对抗技术(物理与高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0ae107e168884868762d6ba.png)
5、保证作战任务顺利实施
--战斗力的倍增器
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作用 的发挥,日益依赖于先进的 电子技术、依赖于电子对抗 的手段运用。
有源干扰可分:
1、压制性干扰:又称杂波干扰,是利用干扰 发射机发射强大的干扰信号,压制住敌雷达的目 标回波,使其淹没在干扰信号之中,使其敌方雷 达迷盲。
2、欺骗性干扰:
欺骗性干扰,一般采用回答式干 扰。就是模仿敌雷达信号发射干扰信 号,使敌方雷达以假为真。假目标诱 使敌雷达测定的目标距离、方位和速 度产生错误,以破坏其跟踪和兵器制 导,从而使其火炮和导弹打不准。
3、电子对抗的产生与发展:
1)二十世纪初, 无线电通信出现 后便开始在军事上应用, 从而产 生了电子对抗。
主要形式:通信侦察与反侦察 通信干扰与反干扰
2) 二次大战期间全面形成。
从通信对抗扩大到雷达对抗。
3)二战后电子对抗技术发展到新 阶段。 出现了: 制导对抗;
激光对抗等。
4)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战 场的多维化,电子对抗正向
1、无线电通信侦察
方法手段:截收与识别; 测向与定位。 A、截收:侦收无线电通信信号必
须满足 三个基本条件,即 1、工作频率相同 2、功率达到一定值 3、解调方式相同
B、识别:对信号进行解调、破译。 无线电信号有:模拟信号 (如调频、调幅、调相)和数字
信号。
要有不同的解调方式。
C、测向与定位。
全方位; 全频谱;
立体化; 自动化发展。
二、电子对抗的分类:
(一)按技术应用可分为: (二)按作战应用可分为:
电子侦察与反侦察; 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电子摧毁与反摧毁。
通信对抗; 雷达对抗;光电对抗。
三、电子对抗的主要手段:
国防知识:现代五大侦察技术
![国防知识:现代五大侦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c9ce28eec3a87c24028c498.png)
国防知识:现代五大侦察技术一、手段多样的陆地侦察陆地侦察是传统的侦察方式之一,它主要由武装侦察分队、无线电技术侦察分队、谍报站、特种作战分队、两栖侦察部队、边防观察哨、雷达观测站、边防情报站、遥感侦察站,以及直升机侦察分队、无人机侦察分队等多种力量协同实施。
地面侦察的主要手段有观察、潜听、搜索、火力侦察、捕俘和审讯、秘密侦察、战场技术侦察等。
捕俘和审讯在地面侦察中最具特色,有时甚至是最有效的一种侦察方式。
尽管现代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层出不穷,但地面侦察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向伊科边境派遣了大量的地面侦察力量及负有战场侦察任务的特种作战部队。
地面侦察力量不仅进一步充实了战场指挥官所需的战役战术情报,而且及时校正了卫星和航空情报在分辨真假目标时所存在的偏差。
二、能长时间活动的海上侦察海上侦察主要包括水面舰艇侦察和潜艇侦察两种方式。
水面舰艇主要担负查明敌方舰艇、潜艇和飞机的位置、运动情况等任务,其主要侦察手段有雷达侦察、声纳侦察和电子侦察等。
除普通水面舰艇外,部分国家还建造有专门担负海上侦察任务的电子侦察船或海洋监视船。
监视船主要执行全球海洋监视任务,运用拖曳阵式传感器监视系统,可对水下活动的潜艇进行辨别、存档,仅美国海军目前就有20余艘海洋监视船在服役。
潜艇侦察主要指深入到敌方海岸、基地和防御纵深内的海区实施侦察;其活动时间长,自给力强,能够对敌进行长时间的监视与侦察,受气象条件影响小。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为隐蔽地侦察对方的军事实力及战略动向,均有针对性地向特定海域派出为数众多的海洋调查船、海洋监视船、核动力潜艇等海上侦察力量来搜集情报。
去年8月,俄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时突然发生事故沉没时,美国海军核动力攻击潜艇孟菲斯号和另外一艘攻击潜艇就正在出事海域附近对俄北方舰队进行监视。
三、应用广泛的航空侦察航空侦察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侦察方式。
航空侦察按飞行平台分为飞机(包括无人机)侦察和气球侦察;按任务性质分为战略侦察、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按侦察手段分为照相侦察、目视侦察和电子侦察等。
四渡赤水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
![四渡赤水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https://img.taocdn.com/s3/m/bf4f1202b9f3f90f77c61b23.png)
四渡赤水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作者:曹冶来源:《党史博览》2012年第07期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和中革军委(以下称军委)带领红军将士共同创造的战争史奇迹。
从情报视角看,四渡赤水是军委二局(以下称二局)一路进行无线电技术侦察,毛泽东和军委妙用二局情报,指挥行军作战,最终胜利突围的过程。
二局是红军总司令部中从事无线电技术侦察的机要单位。
1932年10月,曾希圣、曹祥仁成功首破国民党军密码——“展密”,以此为契机,建立二局。
在此后的反“围剿”斗争中,二局发展壮大,成为红军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
经由破译得来的情报比其他任何手段得来的情报都及时、准确。
往往敌军自己尚未完成译电,二局已经把侦译的电文送到了军委首长的面前。
1933年8月,军委授予局长曾希圣二等红星奖章、破译科科长曹祥仁和破译能手邹毕兆三等红星奖章。
至第五次反“围剿”后期,曾、曹、邹三人已破译国民党军密码400余本。
红军长征远离根据地,行踪飘忽不定,无线电侦察几乎是唯一的情报来源。
长征时二局的序列是:局长曾希圣,副局长钱壮飞;一科负责破译,仅有科长曹祥仁、副科长邹毕兆2人;二科负责(校)译电,科长李作鹏;三科(侦收)科长胡立教,有侦察电台6部。
全局共有技术人员30余人,另有警卫、运输等辅助人员数十人。
在长途行军中,侦收人员分为两个梯队,交替行军,轮班工作,破译科则紧跟敌军频繁变换的密码,不间断地向军委报告敌军动态。
巧妙利用二局情报,土城之战绝处逢生1935年1月19日,按照遵义会议后期召开的军事会议决定,中央红军放弃在黔北立足的计划,离开遵义向西进军,争取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赤化四川”。
根据朱德、刘伯承等以往所了解的川军情况,选择在川南的宜宾与泸州一线渡江。
因为这段江面平缓,渡口较多,敌人防守亦弱。
军委1月20日制订的《渡江作战计划》表明,总部首长清楚地掌握了敌军的动向:遵义已被黔敌占领;薛岳兵团的两个主力纵队(吴奇伟纵队和周浑元纵队)各一部正分别向仁怀、茅台追击和堵截红军;刘湘的川军正调集约3个师8个旅的兵力在彭水、重庆、綦江、合江、泸州、叙永一线,企图阻止红军渡江入川。
预警机中的顺风耳:无线电侦察对抗与测向技术
![预警机中的顺风耳:无线电侦察对抗与测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62cbf4c2e3f5727a5e9621e.png)
预警机中的顺风耳:无线电侦察对抗与测向技术1996年4月22日凌晨4时,俄罗斯空军苏-25飞机在距目标40千米的地方发射了两枚DAB-1200反辐射导弹,击中了正在通话的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杜达耶夫和4个贴身保镖命丧黄泉。
事后据法国专家们分析认为,俄罗斯情报机构利用装有无线电侦察设备的A-50预警机,截获了杜达耶夫的手机通信, 分析了杜达耶夫电话的频率,利用简单的无线电测向法连续进行两三次定位,确定了通话位置后发射导弹。
那么,无线电测向法是怎么回事?无线电侦察设备有什么神通?它们用到了哪些基本技术?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 T2 S2 O9 ^( F; B' L! }* |. ^: I2 A/ y+ b* r' S) D躲在暗处的“**”9 @% _" v9 o6 g6 k7 w$ C- V6 U0 \% N$ C9 W0 N7 j人们常把侦察设备比作现代战争的耳朵。
因为侦察设备在工作时,不需要自身发射无线电波就可以侦收到敌方无线电波的辐射,是无源的。
就像人耳不能发声,但可以听到别人的发声。
侦察设备的这个特点,使得它在战场中有着雷达无以比拟的优点——隐蔽性。
雷达就像战争中的“大嗓门”,虽然自己发出的“声音”(也就是无线电波)可以传得很远,却容易被敌方的“耳朵”听见,从而被导弹或炮弹攻击。
由于侦察设备本身“不出声儿”,敌方很难发现侦察设备的位置, 避免了被攻击的危险,同时又能先敌发现。
这就是为什么侦察设备在现代战争中应用得越来越广的原因之一。
8 {$ Y+ j% I. n, O侦察设备工作时像人耳一样,需要弄清楚它侦听到的“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叫作“测向”。
这里所说的“声音”是个比喻的说法,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敌方通信设备的通话,发出的可能是真正能听到的“声音”——明话(没有加密的话音)或密话(加了密的话音)。
在侦收到密话后,还需要解密才能获取敌方的战场情报。
无线电通信侦察对抗
![无线电通信侦察对抗](https://img.taocdn.com/s3/m/5f5ed619ff00bed5b9f31d8d.png)
信号与系统作业无线电通信侦察对抗何为通信对抗?对敌方无线电通信进行侦察,测定其技术参数,据此采用适当的无线电干扰手段,破坏和扰乱敌方的无线电通信。
实施有效的通信对抗,可降低敌方的通信、指挥效能。
通信对抗是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对抗的研究领域,从波段来看,包括从超长波、长波、直到超短波、微波,并已扩展到光波的所有通信波段。
从通信方式来看,包括天波、地波、空间波等电波传播方式;包括调幅、调频、调相、单边带、脉冲调制等调制方式;包括话音、电报、传真、电视等模拟和数字通信。
军事应用来看,包括战术通信和战略通信。
总之,所有军事无线电通信都是通信对抗的对象。
通信对抗设备起初是单机工作形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工作频段展宽,沟通联络快,且无线电通信在战术通信中大量使用,在战场上形成通信信号密集的环境。
以手工操作单机的通信对抗方式已不能适应要求。
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大量单机自动协调工作的各种通信对抗系统相继产生。
这些通信对抗系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并可同时干扰多个通信网。
通信对抗包括通信侦察和通信干扰两部分一、通信侦查与截获、(1)通信侦察使用电子侦察测向设备,对敌无线电通信设备所发射的通信信号进行搜索截获、测量分析和测向定位,以获取信号频率、电平、通信方式、调制样式和电台位置等参数,对其截听判别,以确定信号的属性。
通信侦察是通信干扰的支援措施,用以保障通信干扰的有效进行。
一般包括信号搜索截获、信号测向定位、信号测量分析、信号侦听、信号识别判断等侦察过程。
(2)信号搜索截获采用侦察接收设备,在侦察频段上(如对战术超短波调频通信进行信号搜索,侦察频段为20~500兆赫),从低频端(20兆赫)到高频端(500兆赫),按信道间隔(如25千赫),按顺序逐个信道进行搜索。
当搜索到某信道(如30.050兆赫)发现有通信信号时,即作记录。
这样,可以截获敌方各个通信信号。
然而,通信信号瞬息万变,为了及时、准确地截获所要侦收范围内所有信号的情况,要求接收机具有宽的频率覆盖,可用计算机或微处理机进行控制,使接收系统自动化,能迅速判定侦收范围内各信号的参数,区别出信号的敌、我、友属性。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思想》:侦察监视技术的手段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思想》:侦察监视技术的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0880f0d158f5f61fb7366685.png)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思想》:侦察监视技术的手
段
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提干考试培训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考点提干考试大纲
1、无线电侦察技术
无线电侦察技术(亦称电子侦察技术)分为无线电通信信号接收、侧向和非无线电通信(如雷达)信号接收、侧向两大类。
使用无线电收信器材,截收和破译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及其战术技术性能。
特点:侦察距离远,速度慢,工作隐蔽,受环境、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小。
分类:侦听和侧向定位。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2、照相侦察技术
照相侦察技术是依靠照相机摄取目标图像,获取情报资料的一种技术,包括:可见光照相侦察,红外线照相侦察,紫外线照相侦察,多光谱照相侦察,微波照相侦察和激光照相侦察。
3、雷达侦察技术
雷达侦察技术是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性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状态(距离、高度、方位角和运动速度)的一种侦察手段。
优点:1、发射功率大,探测距离远。
2、工作波长长,能全天候使用。
3、侧位精度高,能自动搜索和跟踪;主要缺点是易受电磁干扰。
张为臻博客
4、声学侦察技术
根据声音在不同媒质中传输特点,使用设备拾取声音、进行放大和远距离传输,测定声源位置,探测目标参数。
主要设备:炮兵声测仪,水下探测设备,声响传感器。
略谈中央红军的无线电侦察
![略谈中央红军的无线电侦察](https://img.taocdn.com/s3/m/b007f8d10242a8956bece456.png)
略谈中央红军的无线电侦察作者:陈伙成来源:《百年潮》2012年第07期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中的四渡赤水战役行动,是他在战争指挥艺术中的得意之笔。
他的战友萧华,则在《长征组歌》中唱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
毛泽东用兵的确如神,本文也将谈到四渡赤水的确值得毛泽东得意。
但用兵如神也罢,得意之笔也罢,依靠了准确及时的情报。
对此,毛泽东也说过。
他在率领中央红军完成长征任务后,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经验时说,“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这里的各种侦察材料,指的就是准确及时的情报。
毛泽东对当时中央红军的情报工作,也有形象的高度评价。
他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这里的二局,就是当时的红军总部情报局。
这个局有以局长曾希圣为代表的包括曹祥仁、邹毕兆等几名破译敌人密电的高手,正是由于他们对敌电报的破译,获取准确及时的情报,为毛泽东如神用兵打下了基础。
取自国民党军的无线电通信,却先于国民党军开展无线电侦察破译是无线电侦察的最高境界,无线电侦察则与无线电通信伴生。
对于一切装备都取决于战争缴获的中国红军来说,其无线电侦察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它固有的规律,而且受装备来源的制约,又有其特别的过程。
大部队正规战争,要求通信联络的快速和保密。
因而,无线电通信一经面世便被用于战争。
但对科学技术落后的国民党军来说,其无线电通信的使用,稍落后于世界科技强国强军。
大体说,1929年前,国民党军各部通常在明码基础上自编密码,利用地方有线电报传递信息。
1929年,国民党中央军和主要的地方军,开始引进无线电通信,翌年装备到主战部队的师一级,随即迅速普及到作战部队的旅一级。
1930年夏,以朱德、毛泽东直接领导的部队为代表的中国红军主力部队,进入了由游击军游击战向正规兵团正规战的变革,作战规模由小部队游击战转为以正规军团(大部队)统一指挥遂行的战役为主。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25a0f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3.png)
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无线电技术在通信、导航、电子对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电磁环境的日益恶化,无线电干扰、频谱浪费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对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成为保障通信安全和有效利用频谱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无线电监测技术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加强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推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通信安全水平,优化频谱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2 研究意义无线电监测技术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意义不言而喻。
无线电监测技术可以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利益,通过对无线电信号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干扰敌对势力的通讯活动,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
无线电监测技术有助于提升通讯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于监测网络通讯中的异常信号和黑客攻击,防止信息泄露和数据损坏。
无线电监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商业领域,帮助企业监测竞争对手的通讯活动,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态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加强无线电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当前,无线电监测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无线电监测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内,无线电监测技术已经在军事、通信、公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无线电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力度,以保障国家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
目前,无线电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监测设备、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三个方面。
监测设备涵盖了各种先进的射频设备和信号处理设备,其中包括频谱分析仪、频谱探测器、信号解调器等。
监测方法主要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准确地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
侦察装备的构造原理
![侦察装备的构造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b3800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8.png)
侦察装备的构造原理
侦察装备的构造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装备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侦察装备及其构造原理:
1. 光学侦察装备:这类装备主要利用光学原理进行侦察。
例如望远镜、热像仪等。
望远镜通过透镜系统对光线进行聚焦,使目标在观察者眼中放大。
热像仪则利用目标物体射出的热辐射进行侦察,通过探测器将热辐射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使目标可见。
2. 无线电侦察装备:这类装备主要利用无线电原理进行侦察。
无线电侦察装备可以收集、拦截和解码无线电信号,用于监听通信、电磁情报等。
其构造原理包括天线接收信号、信号放大与处理、解调和解码等环节。
3. 雷达侦察装备:雷达装备利用无线电原理,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探测目标。
雷达发射器发射脉冲无线电波,当波遇到目标时会发生反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通过测量反射波与发射波的时间差和强度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性质。
4. 化学生物侦察装备:这类装备主要用于检测和分析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化学和生物特征,以便确定潜在的威胁。
其构造原理包括传感器探测信号、信号转换和处理等环节。
这些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侦察装备的构造原理,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侦察装
备,其构造原理也各不相同。
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
![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e88cb390b4c2e3f572763a3.png)
《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
“四个体系”建设
◦ ◦ ◦ ◦ 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先进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有力、高水平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高效、权威的无线电管理行政管理体系;
•
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电管理的理念、技术手段也都在进行着深刻的 变革。管理的方式正向着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方向 发展。管理理念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转变、从被 动监测到主动监管转变。 网格化管理是通过现代通信和信息化技术将管理的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 元实现网格内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响应、考核;网格间信息交流,资源共 享。通过将大范围的粗线条管理逐步分解细化逐步实现无线电管理的标准化 管理,增强快速查询、快速分析、快速反应的动态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线电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通信技术的飞速发 展也促使电磁频谱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越来越准确精细。从前“以点概面”的 粗犷式定性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的定量管理方向发展。使得原本空洞的无 线电管理变得有目标、有内容、有头绪、可操作、可检查、有依据、有成果, 为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
无线电频谱(radio spectrum)一般指9KHz~3000GHz频率范围内发射无 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 无线电波的划分
频带名称 极低频 超低频 特低频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甚高频VHF 特高频UHF 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 至高频 频率范围 3-30Hz 30-300Hz 300-3000Hz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300-3000GHz 波段名称 极长波 超长波 特长波 甚长波 长波 中波 短波 米波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丝米波 波长范围 100kkm-10kkm 10kkm-1kkm 1000km-100km 100k-10km 10k-1km 1000-100m 100-10m 10-1m 100-10cm 10-1cm 10-1mm 1-0.1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波通信 (3kHz ~ 30kHz) 。长波主要沿地球表面进行传播 (又称地波),也可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形成的波导中传播, 传播距离可达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长波能穿透海水和土 壤,因此多用于海上、水下、地下的通信与导航业务。
中波通信 (30kHz ~ 3MHz) 。中波在白天主要 依靠地面传播,夜间可由电离层反射传播。中 波通信主要用于广播和导航业务。 短波通信(3MHz ~ 30MHz)。短波主要靠电离层发射的 天波传播,可经电离层一次或几次反射,传播距离可达几千 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短波通信适用于应急、抗灾通信和远距 离越洋通信。
3、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和专门设备进行破译
Thank you
二、信号规律及侦听
无线电所传播的信号,要为通信双方传递信息,必然 由通信双方按一定的规则制定信号的形式,因此传播的信 号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 1、从信号调制角度考虑 2、从信号的组合规律考虑 3、从波形考虑
三、联络规律及侦听
在无线电通信中,除发射载有信息的无线电波外,还必须相 互规定呼号、频率、联络时间等通信诸元和勤务用语,并按一定 的规则建立通信网络和确定电台之间的联络关系。这此通信诸元
无线电侦察
xxx
பைடு நூலகம்
无线电通信侦察 Part one
无线电通信侦听 Part two
目 录
无线电通信侦听的手段 Part three
contents
无线电通信侦察
Part one
1
无线电通信侦察
无线电通信侦察是使用无线电收信器材, 截收和破译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查明敌方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及其战术 技能性能的一种侦察手段。
sincerity and openness to unvarnished experience.
无线电通信侦听的手段
Part three
3
无线电通信侦听
电波传播规律及侦听
信号规律及侦听
联络规律及侦听
信号的截获与识别
一、电波传播规律及侦听
根据频率和波长的差异,无线电通信大致可分为长波通 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
无线电通信是通信双方依靠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来 传输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的通信。
无线电通信侦听
Part two
2
无线电通信侦听
无线电通信侦察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可分为无线电通信侦 听、无线电通信侦收和无线电测向三大类。其中,无线电侦听是指 对敌方的无线电通话进行截听;而无线电侦收的目标则是敌方的无 线电电报、电传、电视和传真等图像信号;无线电测向则是通过专 用设备对敌方的无线电发射机进行定位,继而掌握敌方重要目标的 位置。
无线电通信侦听主要是运用电波传播、信号及联络三个规律来 实施侦察,它能够在不知道敌方通信地点、通信制度、工作频率、 They are about the ordinary, 调制方式、记录方法等情况下,实施并完成无线电通信侦听任务。 looked at in a special way with unusual
超短波通信(30MHz ~ 300MHz)。超短波对电离层 的穿透力强,主要以直线视距方式传播,比短波天波 传播方式稳定性高,受季节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小。由 于频带较宽,超短波通信被广泛应用于传送电视、调 频广播、雷达、导航、移动通信等业务。
微波通信(300MHz ~ 300GHz)。微波主要是以直线视 距传播,但受地形、地物以及雨雪雾影响大。其传播性 能稳定,传输带宽更宽,地面传播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 能穿透电离层,对空传播可达数万公里。微波通信主要 用于干线或支线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
和联络关系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四、信号的截获和识别
截获是获取情报的基础,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侦察接收机频率范围要覆盖敌方的通信频率
2、侦察接收机的解调方式要与敌方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相对应 3、侦察接收机的天线要处在敌方电台能传播到的位置 识别是获取情报的关键,有三个方面内容 1、利用各种技术分析设备,对地方无线电信号参数进行测量 2、利用已掌握的敌方无线电通信有关资料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