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格尔茨与解释人类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仅仅是解释要一直落实到最直 接的观察层次上,解释在概念上 所依赖的理论也要深入到这一层 次。
重新构造社会关系的模式即是重 新排列经验过的世界的座标。社 会的形态即是文化的实体。
文化分析本质上是不完全的。
事实是坚定相信一种符号学的 文化概念和研究文化的解释方 法,就是要坚定地相信民族志 的论断是“本质上可以反驳的 ”。人类学,或至少解释的人 类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其进 步不以达于观点的一致为标志 ,而是以辩论的巧妙为标志。 使我们在争论中彼此激怒对方 的精确性才是最上品的。
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是 整理抽象的规律,而是使 深描成为可能;不是越过 个体进行概括,而是在个 案中进行概括。
文化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二 个条件,它不是(至少在 这个词不达意的最严格的 意义上)预言式的。 文 化解释只是事后解释
从细小的,但却非常紧凑编排的 事实中得出大结论;是要把关于 文化在集体生活结构中的作用的 一般主张与复杂的具体情况联系 在一起,通过这机关报办法支持 这些主张。
P11我们称之为资料的东西,实际上 是我们自己对于其他人对他们以及他 们的同胞正在做的事的解释之解释— —之所以被弄得含混不清,是因为大 部分我们借以理解某一特定事件、仪 式、习俗、观念或任何其他事情的东 西,在研究对象本身受到直接研究以 前,就已经作为背景知识被巧妙地融 进去了。 我们已经在进行析解:而
运动不是从已经证明的定理向 新的证明的宣发展,而是从笨 拙地摸索最基本的理解发展为 有根有据地宣布、已经获得了 这种理解并且超越了过去。一 项研究,如果比先于它的研究 更加深刻——无论这意味着什 么——这就是一种进步;但是 ,与其说它中踩在它们的肩膀 上,不台说它受到挑战且进行 挑战,从它们身旁冲奔而过。
且更为不妙的是,我们在对析解进行 析解。
人类学著述本身即是解释,并 且是第二和第三等级的解释。 (按照定义,只有“本地人” 才做出第一等级的解释:因为 这是他的文化。);因此它们 是“虚构”的产物;虚构的产 物,是说它们是“某种制造出 来的事物”,是“某种被捏成 形的东西”——即fictio——一 词的愿意——而不是说它们是 假的,非真实的。或者仅仅是 “仿佛式的”思想实验。
P6 如果你想理解一门学科是什么 ,你应该观察的,不是这门学科的 理论或发现,当然更不是它的辩护 士们说了些什么;你应该观察这门 学科的实践者们在做些什么。
所谓从事民族志就是建立联系、选 择调查合作人、作笔录、记录系谱 、绘制田野地图,记日记等等。 可以界说它的是它所隶属的理性努 力的种类,借用吉尔伯特*赖尔的一 个概念,就是详尽的“深描”( thick description)的尝试。
人类学家并非研究村落(部落、小 镇、邻里……);他们只是在村落 里研究。 为什么人们对于人性的 最为紧迫的要求会以集体自豪感的 形式表达出来?
人类学家的发现的重要之处,在于 它们复杂的特殊性和它们的境况。 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由在限定情景中 长期的、主要是(尽管并非无一例 外)定性的、高度参与性的、几乎 过于详尽的田野研究所产生材料, 那些使当代社会科学痛苦不堪的巨 型概念——合法性、现代化、整合 、冲突、卡里斯马、结构……意义 等——才能得以具有可感觉的实在 性,从而有可能不仅现实地和具体 地对它们思考,而且,更重要的是 ,能用它们来进行创造性和想像性 思考。
因此,深入一个陌生的符号行为 世界的需要与发展文化理论技术 的要求之间,领会的需要和分析 的需要之间,必须存在着巨大而 又本质上无法排除的张力。的确 ,理论越发展,这种张力就越深 。这就是文化理论的首要条件; 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由于它 不能摆脱深描所呈现的直接性, 它以内在逻辑形成自身的能力因 此受到限制。它努力获得的普遍 性来自其区别方式的精细性,而 非其抽象的范围。
(8)“习得行为”;
(9)“一种对行为进行规范 性调控的机制”;
(10)“一套调整与外界环 境及他人的关系的技术”;
(11)“一种历史的积淀物
最后,他求助于比喻手法, 把文化直接比做一幅地图、 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
我主张的文化概念(下列各文将试 图论证这种概念的效用)[实质上是 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 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 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我本人也持相同的观点。所谓文化 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纺织的意义 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 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 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我所追求的 是析解(explication),即分析解 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
第七讲 解释人பைடு நூலகம்学
格尔茨
寻找深层的乌龟
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
美国人类学家,解释人类学的 提出者
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中产阶层家庭 。1950年毕业于俄亥俄州的安逖澳克 学院,获得哲学学位。受当时美国人 类学家C.克拉克洪学术思想的影响, 对经验主义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哈佛大学社会学关系学系学习。 1956年,他以《爪哇宗教》这部著作 获得了人类学博士称号。
民族志的微观本质提出来的 方法论问题真实而又关键。
社会行为是对除它们本身以 外更多的东西的注解;认识 到解释来自何方并不能决定 它将被迫去往何处。小事实 说明大问题,挤眼牵涉认识 论,或偷羊袭击涉及革命, 因为它们就是如此安排的。
文化解释确实具有一些特点使其理论 发展格外困难。首先要求理论始终保 持与其基础的紧密联系,而不是像在 科学中那样,趋于全力以赴地、想像 地抽象。在人类学中,惟有简短的推 理才是有效的,繁长的推理总是趋于 偏离轨道,变成符合逻辑的梦想、形 式对称的学术困境。文化的符号学方 法的全部要旨,如同我已说过的,在 于帮助我们接近我们的对象生活在其 中的概念世界,从而使我们能够与他 们(在某种扩展的意义上)交谈。
所谓文化分析是(或者应该是)对 意义的推测做人这些推测,而后从 较好的推测之中得出解释性结论, 而非发现意义的大陆,然后标画出 没有实体的景观。
民族志描述有三个特点:它是解释性 的;经所解释的是社会性会话流( fhe flow of social discourse); 所涉及的解释在于将这种会话“所说 过的”从即将逝去的时间中解救出来 ,并以可供新闻记者的术语固定下来 。 它是微观的。
解释人类学的主旨:探求意义
人类的本质特征:追求意义、创造 符号象征、解释各种不同的文化。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学家 对此认识逐渐明朗起来,直面“意 义”的解释与“意义”的象征问题 ,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研究。于是, 出现了人类学理论的第二次重大的 转折。
作为研究方法也是一次转折,即由 客观民族志转向主观民族志。
P8 民族志的对象:意义结构的分
层等级;通过这些结构,眨眼 、挤眼、假挤眼、模仿、模仿 之练习才得以产生,才为人所 知觉,为人所解释;而假如没 有这些结构,则无论人们怎样 挤巴眼睛,也不会存在这些事 实(即便是零形态的眨眼也不 会存在,因为,作为一个文化 范畴,眨眼即是非挤眼,正如 挤眼是非眨眼一样)。
文化分析,在追寻极其深藏的乌 龟的过程中,会失去与生活的坚 硬表层——人在其中远处不在的 政治的和经济的分层实体——的 联系,失去与这些实体存在于其 上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必然性的联 系,这种危险始终存在。防止这 种危险,从而也是防止把文化分 析变成一种社会唯美主义的惟一 措施,就是首先在这样的实在和 这样的必然性上从事这样的分析 。
把分析以及这些分析的理论含义扩展 到更大的情景中,才使它们受到普遍 的注意,从而证明了我们对它们的建 构。
怎样才能从民族志描述所惧的诸如 我们的羊的故事这些微观材料—— 杂乱无章的言谈和轶事——达于那 些民族、时代、大陆或文明的巨大 的文化景观呢?
“琼斯村即美国”式的“微观”模 式;“复活节岛即试验试验案例” 式的“自然试验”模式。
无论是一小段田野日记,还是 马林诺夫斯基那样的长篇专著 ,决定其好坏的问题则是它是 否将挤肯与眨眼区分开来,是 否将真挤眼与模仿的挤眼区分 开来。我们不是在一大批未经 解释的资料,在极浅的描述上 ,而是在能使我们与陌生的人 们建立起联系的科学的想像力 上,衡量我们的解释是否具有 说服力。
人类学解释是什么追溯社会性对话 遥曲线,把它留定在一种可供考察 的形式里。简言之,我们所定的是 说话的noema(“思想”、“内容 ”、“要旨”),是说话这个事件 的意义,而不是事件本身。“民族 志学者是干什么?”——他写作;
格尔茨曾先后担任斯坦福 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 心的研究员、加利福尼亚 大学巴凯学院人类学系副 教授、芝加哥大学新兴国 家比较研究会任人类学副 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科学 研究所社会科学教授
p5克莱德*克拉克洪在《人类之镜 》将文化依次定义为(1)“一个 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2) “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会社 会遗产”;(3)“一种思维、情 感和信仰的方式”;(4)“一种 对行为的抽象”;(5)就人类学 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 际行为方式的理论;(6)“一个 汇集了学识的宝库”;(7)“一 组对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标准化认 知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