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1

合集下载

计算机导论实践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践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践报告本文档是关于计算机导论实践报告的详细描述和总结。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也学习了如何使用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和软件工具,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

我们了解了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基本硬件组成部分,也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网络技术等软件技术。

在学习硬件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如使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的参数,熟悉了计算机的开机、进入BIOS设置等操作,并搭建了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对硬件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操作系统方面,我们学习了Windows、Linux、Mac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如何打开和关闭软件、如何创建和删除文件夹、如何进行文件和目录管理、如何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等等。

在学习编程语言方面,我们学习了C++、Java等基础语言的语法和基本编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编程实例练习。

在学习网络方面,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协议、地址、端口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通过安装和配置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并进行了简单的网络通信测试。

二、实践收获通过这次计算机导论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包括:1. 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对计算机的整体工作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2. 掌握了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的基本操作方法,对计算机的日常使用和维护有着实际意义。

3. 对基础编程语言C++和Java有了初步认识,掌握了基本编程思路和方法。

4. 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了解了局域网、广域网、协议、地址、端口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基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技能。

5. 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计算机导论-实验1-硬件组装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1-硬件组装实验报告

硬件组装实验报告计算182 张宇航实验机:一台基本的PC由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软驱、显示卡、声卡、显示器、音响、机箱电源、键盘、鼠标等构成。

我拆装并记录的部件有以下8个。

1.CPU: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 Unit ),主要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是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的组合。

我组装的CPU品牌是intel pentium4(奔腾4)系列2.内存:是存储单元的集合,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

内存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Ram axel 32M×64 DDR RME340H28C5T-266 256M PC2100-25333.光驱:光盘驱动器,电脑用来读写光盘内容的机器。

CD-ROM驱动器DRIVE MODEL D-48×6D DC==5V 1.0A DC==12V 1.5A4.软驱:软盘驱动器,由于它存储容量小、读写速度慢、寿命和可靠性差、数据易丢失等缺点,渐渐被淘汰了。

Panasonic(松下) Model No.ju-256A907PC RED.M5.硬盘:计箅机的二极存储器(辅助存储器)6.显卡:显示接口卡(显示适配器),是电脑进行数模信号转换的设备,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还具有图形处理能力,可协助CPU工作。

7.北桥:用来处理高速信号,通常处理CPU、RAM、AGP端口或PCI Express和南桥芯片之间的通信。

它是主板上的一块芯片,位于CPU插座边,起连接作用。

由于数据处理量较大,一般有覆盖散热片。

8.南桥: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因为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观察机:我的电脑:1.型号:华硕VivoBook 15 ASUS Laptop X570UD 笔记本电脑2.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位(DirectX 12)3.CPU:英特尔Core i5-8250U 1.60GHZ 四核4.主板:华硕X570UD(英特尔Xeon E3 - 1200 v6/7th Gen Intel Core/DRAM Registers – 5914- 7th Generation Intel)5.内存:8GB(三星DDR4 2400MHz)6.主硬盘:SK HYYNIX HFS128G39TND-N210A(128GB/固态硬盘)7.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50(4GB)8.显示器:友达AUO61ED(15.5英寸)9.声卡:瑞昱Audio @英特尔High Definition Audio 控制器10.网卡:瑞昱RTL8168/8111/8112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华硕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教学安排]:2课时(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组装顺序。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6年9月12日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1 熟悉计算机环境及输入法练习实验目的(1)熟悉机房环境(2) 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3) 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4)通过练习培养正确的打字姿势与指法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 进入机房,熟悉机房环境,然后对号入座,查看主电源开关的位置。

(2) 观察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之间的连接情况,了解计算机的外部组成。

(3) 打开显示器开关,检查显示器电源指示灯是否已亮,若电源指示灯已亮,则表示显示器已经通电,否则,打开主电源开关。

(4) 按下主机电源开关,给主机加电。

(5) 等待数秒后,即可出现Windows 7桌面,表示启动成功。

注意,如果是网络化机房,启动后会出现登录界面,此时根据机房管理员或老师的要求输入账号及密码,并确认即可。

(6) 金山打字通软件主界面如图所示,如果计算机上没有安装该软件,需要自行下载并安装。

实验结论在上课的时候我对导论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只是知道与计算机有关,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我初步了解了这是一个什么课程,而且老师讲解了输入法的使用,并且用相应的软件联系,通过练习我的打字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学会了怎样安装输入法。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2 Windows操作(1) 熟悉Windows 7的工作桌面。

(2) 掌握Windows 7的桌面元素的操作。

实验目的(3) 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 7桌面,观察桌面元素。

(2) 在桌面的空白位置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大图标】命令,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3) 重复刚才的操作,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中等图标】命令,再次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4) 继续重复刚才的操作,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小图标】命令,观察桌面元素的变化。

(5) 在桌面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看】/【自动排列图标】命令,取消该命令前面的“对勾”符号。

计算机导论实验范文

计算机导论实验范文

计算机导论实验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1.计算机的定义与组成结构计算机是一种用于进行数据处理的工具,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等。

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三、实验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验中,首先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存取、数据的传送、运算的过程、控制的实现等。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实验设备和软件。

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了解,找出电脑中的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3.计算机的基本原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存取、数据的传送、运算的过程、控制的实现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原理以及工作原理。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并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了解到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修改版]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配置及优化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虚拟机软件一套,常用操作系统安装软件,优化软件一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 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 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 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6. 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 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 WINDOWS 7 的基本操作;9. 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应用软件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应用软件若干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WINDOWS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掌握OFFICE软件的安装及基本应用;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1. OFFICE软件的安装;2. Word 2010 的基本操作;3. Excel 2010 制表及常用函数的使用;4. Powerpoint 2010的简单应用;5. 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熟悉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实验内容:观察并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3)实验步骤:①观察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外观;②了解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计算机软件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实验内容: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②学习一种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③了解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和特点。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实验内容: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基本知识,如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②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协作关系。

4. 计算机网络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实验内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TCP/IP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②学习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的使用。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1. 计算机硬件实验:通过观察和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了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计算机软件实验:通过学习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了解了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和特点。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协作关系。

4. 计算机网络实验: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了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的使用。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进行计算机导论实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计算机硬件:个人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等;2.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浏览器、文本编辑器等;3. 实验文档、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与结果:在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实验项目,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连接的配置以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实验项目一: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我们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首先,我们准备好所有所需的硬件组件,包括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和连接。

经过认真操作和仔细检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实验项目二: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首先,我们将操作系统安装盘插入光驱,并按照提示完成了操作系统的安装。

然后,我们对操作系统进行了基本的配置,包括语言设置、时区设置、用户帐号创建等。

最后,我们还安装了必要的驱动程序,以确保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验项目三:网络连接的配置为了能够连接互联网和其他设备,我们需要进行网络连接的配置。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适合我们实验环境的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

然后,我们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了网络连接的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最后,我们进行了网络连接的测试,确保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和其他设备。

实验项目四:应用软件的使用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进行使用和操作。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文档、使用图像编辑工具进行图片处理、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使用邮件客户端进行邮件发送与接收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们对这些应用软件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目录1. 引言1. 背景介绍2. 问题陈述2. 计算机导论实验概述1. 实验目的2. 实验内容3. 实验流程3. 实验结果分析1. 数据收集2. 数据处理3. 结果展示4. 实验总结与启示1. 实验收获2. 反思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计算机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问题陈述本实验旨在通过计算机导论实验来探索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并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升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计算机导论实验概述2.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计算机导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概念的学习、计算机组成部分的介绍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2.3 实验流程- 阅读实验指导书-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进行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数据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收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获得大量关于计算机导论实验的数据,包括观察结果、实验记录等。

3.2 数据处理将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推理。

3.3 结果展示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的过程和结论。

4. 实验总结与启示4.1 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计算机导论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4.2 反思与展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同时,也要展望未来,继续学习计算机导论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日益增长。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所了解。

通过实践探索计算机导论的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和相关实践。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我所参与的计算机导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背景:计算机导论实验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部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如何进行基本的编程和数据处理。

实验过程:1. 计算机硬件认识在实验课上,我们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了解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主要硬件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我们还通过拆解一台废弃的计算机,亲自触摸和感受了硬件设备,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 操作系统体验在实验课程的下一个环节,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通过安装和使用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我们体验了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文件管理和软件运行的过程。

我们还学习了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的操作,并掌握了一些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技巧。

3. 编程基础练习在实验的后续环节,我们开始接触编程。

通过学习基本的编程语言,如C和Python,我们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

我们编写了一些简单的程序,如计算器、猜数字游戏等,来加深对编程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并理解程序的运行原理。

实验结果:通过参与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计算机硬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前,我只是使用计算机,对于计算机内部的运作原理并不了解。

通过实验和操作,我学会了拆解和组装计算机,认识了各种硬件设备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这为我将来在维修和升级计算机方面提供了基础。

其次,我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面有了更多的经验。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1. 引言计算机导论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本实验报告将对我在计算机导论实验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实验目的计算机导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内容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并能够正确安装和拆卸这些硬件设备。

-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学生需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硬盘、安装驱动程序等。

- 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的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网页浏览器等。

4.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并学习如何正确安装和拆卸硬件设备。

-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并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

- 步骤三:学习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幻灯片制作软件。

- 步骤四:学习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

5.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安装了操作系统,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幻灯片制作软件。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

6. 实验心得通过参加计算机导论实验,我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操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7. 结论计算机导论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安装了操作系统,并学习了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大一计算机导论实验

大一计算机导论实验
2效率不高
实验二欧几里德算法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2.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
3.理解算法到程序的转换
(二)实验器材
PC机;操作系统: Windows XP
(三)实验内容
1.理解欧几里德算法的含义
2.用自然语言描述欧几里德算法
3.用流程图描述欧几里德算法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
(三)实验内容
1.WORD文档编辑、排版
(1)在Word中编辑一下邀请函
邀请函
———先生、女士
我公司定于本周六上午九点在天鹅饭店二楼开新闻发布会,敬请光临。
蓝天公司
(2)在Word编辑一下表格
2.EXCEL电子表格及数学公式的使用,实现以下表格的自动输入学号,求总分、求平均分等功能。
单击(开始)找到(程序)——MICROSOFT OFFIC(单击) MICROSOFT OFFIC EXCEL2003操作
(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常用的算法描述工具有哪些?
2.良好的程序编码风格有哪些要求?
3.算法具有哪些特点?
.通过看书了解自然语言是用平时的语言解释一个算法。
实验三OFFICE办公组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OFFICE办公组件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PC机;操作系统: Windows XP;OFFICE 2003
学号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20100203
李玉
105
110
100
315
20100204
风马
100
120
100
320
20100205

标准写法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标准写法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标准写法)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2011~2012第一学期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一、实验目的1.掌握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操作。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步骤。

3.熟悉VMware虚拟机软件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环境作为后继实验平台。

(1)双击桌面“MicrosoftVirtualPC”图标,打开VirtualPC虚拟机软件。

(2)在VirtualPC菜单中选择“文件”—>“新建虚拟机向导”,进入“欢迎使用新建虚拟机向导”对话框,点击下一步,选择“新建一台虚拟机”,指定虚拟机的名称和位置,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_P”,使用推荐(或更改分配)内存大小,选择新建虚拟硬盘,指定名称和位置,创建完成。

(3)运行虚拟机,在“CD(C)”菜单中载入ISO映像,指定一个有效的Windows_P安装盘的镜像文件。

2.在新建虚拟机中,使用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合理的分区操作。

(1)启动新建的Windows_P虚拟机平台。

(2)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PQ8-图形分区软件”选项,进入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

(3)将硬盘分为:主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两个逻辑驱动器。

具体步骤如下:①、先选定主磁盘C盘,选取FAT32格式进行格式化,再分配总存储空间的一半约30G给C②再建立两个逻辑分割磁D盘和E盘,将余下的储存空间合理分配后再用FAT32格式进行格③单击执行命令,执行上述操作。

(结果如图)3.安装Windows_P系统:(1)重新启动Windows_P虚拟机平台后,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_P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_P系统安装过程。

(2)具体安装过程如下:①“WIN_PSP3精简安装版”选项,按下ENTER键,进入Windows_P系统安装过程,②等待约39分钟,让系统进行文件读取及安装;③安装完毕后,重启这台虚拟机即可。

计算机导论总结报告范文(3篇)

计算机导论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

本文将对我所学的计算机导论知识进行总结,并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奠定了计算机理论基础。

随后,冯·诺伊曼在1952年确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即冯·诺伊曼结构。

60年代后期,高级语言的发展和80年代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计算机的信息表示与运算在计算机中,信息可以通过二进制、字节和字来表示。

数制、编码、算术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础。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1. 科学计算: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数据处理:计算机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3. 实时控制:计算机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为产品设计、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5. 人工智能: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6. 通信和文字处理:计算机在通信、办公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7.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在多媒体制作、播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8. 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

四、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 巨型化: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不断提高,巨型计算机在科研、国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微型化: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模板(实验1)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模板(实验1)

《计算机导论》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Linux 操作系统使用姓名赵恒院系软件学院学号1103710611 任课教师战德臣、聂兰顺指导教师雷君林实验地点B8402 实验时间2010-10-17 实验课表现出勤、表现得分10% 实验报告得分40% 实验总分操作结果得分50% 实验目的:1.掌握Linux 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

2.熟悉Linux 操作系统的使用。

实验内容:1.在Linux 操作系统上实践以下方面的常用命令(参照讲义):•(1) Linux 安装•(2) Linux 基本命令•(3) Linux 文件系统•(4) 管理用户和组•(5) 文件和目录属性/权限•(6) 文本编辑•(7) 文件内容查询•(8) 备份与压缩•(9) 软件包管理•(10) Shell 编程实验要求:(学生的预习情况)(10分)得分:通过提前预习书本了解到Linux 系统和它的特点,以及现在应用在什么领域,了解到怎样安装Linux 系统,预习了Linux 系统的一些基本命令,为实验课做好准备。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10分)得分:问题1:输入who-q who-q时显示时显示bash: who-q: command not found原因在于原因在于who who who和和-q -q之间少了空格,加上空格后,显示:之间少了空格,加上空格后,显示:hit hit问题2:使用more 命令查看已存在的文件hello 时,输入more more hello,hello,没有显示文件内容,原因在于没有输入正确的路径,输入/home/hit/hello 后成功显示文章内容得分:分) 得分:本次实验的体会(结论)(10分)本次实验初次接触了Linux系统,并输入了一些基本命令,在学长的帮助下,解决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初步了解了Linux命令的规则。

本次实验虽然出现较多问题,但总体上还是成功的完成了实验任务和目的。

功的完成了实验任务和目的。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让我们对计算机导论的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和理解,并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计算机硬件结构2.操作系统3.常用软件的使用三、实验过程1.计算机硬件结构首先,我们通过实物展示了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并且老师还详细讲解了每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让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操作系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老师首先讲解了什么是操作系统及其作用,然后我们进行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实验。

通过该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安装操作系统以及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3.常用软件的使用在最后的实验中,老师介绍了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乐播放软件等。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文件编辑、图片处理和音乐播放。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导论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这对我的日常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对一些软件的使用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实践和掌握。

其次,我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操作系统安装的问题,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导论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会越来越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总之,这次实验让我对计算机导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我的操作技能。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导论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导论实习报告模板

计算机导论实习报告模板

计算机导论实习报告模板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通过计算机导论实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领域有更全面的认识,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xxxx大学计算机实验室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导论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编程语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等。

2. 实习过程(1)计算机硬件实验在硬件实验环节,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亲自动手拆装计算机,了解了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机的组装过程,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2)计算机软件实验在软件实验环节,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了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等功能。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机编程语言C、C++、Java等,并完成了多个编程实例,提高了编程能力。

(3)计算机网络实验在网络实验环节,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了解了TCP/IP协议、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组建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故障的排查和修复等技能。

(4)综合实践在综合实践环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一个个小项目,如网页设计、小程序开发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习,我对计算机科学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编程方法。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作为该课程的一部分,实验环节起到了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作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计算机导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实践。

三、实验过程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组成在实验一中,我们通过拆解一台计算机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我们分别拆下了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部件,并进行了标记和记录。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二:操作系统实验二主要是对操作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首先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然后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操作,如安装操作系统、配置系统环境、管理文件和程序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

3. 实验三:网络通信实验三主要是学习和实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我们首先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通信原理,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网络实践操作,如配置网络连接、测试网络连通性、进行网络通信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实验结果:1. 计算机硬件组成: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对计算机内部的各个硬件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操作系统:我们学习和实践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能够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3. 网络通信:我们学习和实践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够进行网络的配置、测试和通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操作系统配置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和网络通信中的一些困难。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3篇)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3篇)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3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通用3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篇1实验名称:应用软件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应用软件若干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WINDOWS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掌握OFFICE软件的安装及基本应用;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1.OFFICE软件的安装;2.Word20__的基本操作;3.E_cel20__制表及常用函数的使用;4.Powerpoint20__的简单应用;5.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名称: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二、实验目的:(1)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2)理解Cisco 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3)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4)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三、实验环境: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AU_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1)router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

计算机导论实验实训报告

计算机导论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编辑软件的使用、互联网应用和网页制作基础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二、实验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启动和退出Windows操作系统;(2)熟悉Windows桌面环境,掌握“回收站”、“任务栏”、“帮助菜单”的使用;(3)掌握Windows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的操作;(4)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5)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等基本操作;(6)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移动与退出,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7)掌握Windows系统的设置,了解Windows附件的使用。

2. Word文字处理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文档;(2)输入和编辑文本内容;(3)设置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格式;(4)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5)排版文档,设置页边距、页眉页脚、页码等;(6)打印文档。

3.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工作簿;(2)输入和编辑数据;(3)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4)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5)插入图表、图形等元素;(6)数据排序、筛选和汇总;(7)打印工作簿。

4. PowerPoint演示文稿编辑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2)添加幻灯片,设置幻灯片版式;(3)编辑幻灯片内容,如文本、图片、图表等;(4)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5)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如从头开始、从当前幻灯片开始等;(6)打印演示文稿。

5. 互联网应用和网页制作基础(1)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获取信息;(2)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3)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如HTML、CSS等;(4)使用网页制作工具(如Dreamweaver)创建简单的网页;(5)上传网页至服务器,实现网页发布。

计算机导论大一课程实习报告

计算机导论大一课程实习报告

计算机导论是大一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的实习环节中,我参与了多个实践项目,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完成多个与计算机导论相关的实践项目,如计算机硬件组装、操作系统安装、网络配置等。

二、实习过程和内容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践项目。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参与的两个项目的具体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组装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硬件。

首先,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如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并学会了如何识别它们。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拆卸了一台计算机,并详细观察了各个硬件组件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我们重新组装了计算机,并检查了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2. 操作系统安装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安装和使用操作系统。

我们首先了解了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如Windows、Linux和macOS等。

然后,我们在虚拟机中安装了不同的操作系统,并学会了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对操作系统进行优化和维护,如安装驱动程序、更新系统补丁、清理磁盘等。

三、实习收获和感想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其次,我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理解,知道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最后,我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因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总之,这次计算机导论课程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会在计算机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2011/2012 第一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网络工程(1)班
姓名:庙世义
学号:1110421049
指导教师:谢飞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操作。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步骤。

3.熟悉VMware虚拟机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环境作为后继实验平台。

(1)双击桌面“Microsoft Virtual PC”图标,打开Virtual PC虚拟机软件。

(2)在Virtual PC菜单中选择“文件”—> “新建虚拟机向导”,进入“欢迎使用新建虚拟机向导”对话框,点击下一步,选择“新建一台虚拟机”,指定虚拟机的名称和位置,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 XP”,使用推荐(或更改分配)内存大小,选择新建虚拟硬盘,指定名称和位置,创建完成。

(3)运行虚拟机,在“CD(C)”菜单中载入ISO映像,指定一个有效的Windows XP安装盘的镜像文件。

2.在新建虚拟机中,使用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合理的分区操作。

(1)启动新建的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

(2)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PQ8-图形分区软件”选项,进入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

(3)将硬盘分为:主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两个逻辑驱动器。

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右键,选择建立;
2、选择主要分割磁区,格式选择NTFS,选择20000.0MB内存;
4、选择逻辑分割磁区,格式选择NTFS,选择20000.0MB内存;
5、选择逻辑分割磁区,格式选择NTFS,选择剩余内存。

3.安装Windows XP系统:
(1)重新启动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后,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XP 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 XP系统安装过程。

(2)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选择格式化,重新启动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XP 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 XP系统安装过程,等待约45分钟即可。

三、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问题:在运行虚拟机时,一开始常常忘记在CD菜单中载入ISO映像。

解决方法:多加练习,在“CD(C)”菜单中找到载入ISO映像。

2、问题:不能熟练的掌握步骤
解决方法:多加练习
四、附:1、创建的Windows XP虚拟机平台的截图。

2、使用Partition 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后的硬盘状态截图。

3、Windows XP系统安装完毕后首个桌面状态截图。

实验二Word 2003 文字处理软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档的输入与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2.掌握表格的创建与编辑操作。

3.掌握图文混排与公式的输入操作。

二、实验内容
1.输入文本(见实验指导书第88页),完成如下操作
(1)文章标题设为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和剧中。

(2)正文中文设为楷体,英文设置为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段落首航缩进2字符,左、右各缩进1字符。

(3)段落的段前段后均为0行,1.5倍行距。

(4)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为2cm,左、右页边距为1.5cm,纸型为A4。

(5)页眉内容设置为“前辈先哲”,宋体、五号、居中。

(6)将文本中的“兔”字替换为“猫”。

(7)编辑完成后,命名为“实验3.1.doc”,保存在“我的文档”中。

2.创建如下表格(见实验指导书第89页),格式要求如下:
(1)表的标题为宋体,小五号,黑体,居中。

(2)表内文字为宋体,小五号,水平居中,垂直居中。

(3)计算总成绩(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4)表格外框线为1.5磅实线,内框线为1磅实线,整个表格居中。

3.制作如下文档(实验指导书第90页),格式说明如下:
(1)艺术字标题为32号字体。

(2)文字为五号楷体。

(3)首字符下沉3行,距正文0cm。

(4)图片环绕方式为“四周型”。

三、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问题:开始时,找不到首字下沉的位置。

解决方法:向同学请教。

2.问题:将“兔”换成“猫”一个一个替换很麻烦
解决方法:在文本中选定“兔”,在“替换”命令中选择“替换为”将“猫”输入,单击“全部替换”即可完成,方便简洁。

四、附:实验文档打印
实验三Excel 2003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与保存方法。

2.掌握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3.掌握Excel中制作饼图的方法。

4.掌握Excel中管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创建工作表(实验指导书第125页)
根据工作表中数据,计算“姓名”列的“房价款”。

房价款按“3200×住房面积×(1-0.005×工龄-0.01×房屋年限)”公式计算,并以单元格格式中货币类的“¥”货币符号加上小数点后2为小数(例:¥44 886.20)的格式表示,最后存盘。

2.制作饼图(见实验指导书第126页),要求如下:
(1)图中文字部分设置为黑体、字形倾斜、12号字、颜色为红色。

(2)图形边框为无色、背景为黄色、饼图全部为绿色。

(3)标题为“数计学院教师职称结构图”,显示名称和百分比。

数据为:教授20;副教授30;讲师30;助教20.最终效果如图所示。

3.数据源如4.74所示(实验指导书第126页),并完成如下要求:
(1)填充“总人数”。

利用公式计算总人数:总人数=课容量-课余量。

(2)填充“具体时间”。

说明:“具体时间”填充时需要参考“日期”和“节次”,例如,“星期5,第3大节”的“具体时间”要表示成“53”,其余以此类推。

(3)按照“具体时间”为主要关键字,“课程名称”为次要字全部降序排序。

(4)将“具体时间”为“71”的单元格背景颜色改为红色。

(5)将“具体时间”为“72”的单元格文字颜色改为蓝色。

三、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问题:分不清降序和升序。

解决方法:操作一下,弄清问题
2、问题:在表格中没有72这个数字。

解决方法:选54代替72就行了。

四、附:实验文档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