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中药治疗【网球肘】灵方推荐【网球肘】又名...

中药治疗【网球肘】灵方推荐【网球肘】又名...

中药治疗【网球肘】灵方推荐【网球肘】又名...
中药治疗【网球肘】灵方推荐
【网球肘】又名为肱骨外上髁炎。

属中医学“伤筋、肘痛”范畴。

中医学认为:“此病是由于肘关节局部过劳,血不荣筋,或受凉后引起气血凝带,不能濡养经筋导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肘部酸胀不适、压痛、不能持重,症状严重者,痛如锥刺,症状昼轻夜重,患者常因疼痛不能入睡。

本方经多例临床验证,目前仅供同行交流、学习,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方剂组成】
伸筋草、透骨草、大黄、川芎、牛膝、鸡血藤、威灵仙、桂枝、红花、三棱、莪术、赤芍、延胡索。

【适应病症】
网球肘
【用法用量】
成粉状,酒精调和后,外敷,每日一次。

肱骨外上髁炎的诊疗

肱骨外上髁炎的诊疗

肱骨外上髁炎的诊疗展开全文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肱桡滑膜炎、肘外侧疼痛综合征等。

是由于前臂伸肌腱在肱骨外上髁起点处的劳损,而引起的肘外侧部疼痛,影响前臂旋转和伸腕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本病属中医的“肘劳”范畴。

一、珍断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操劳家务的女性及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做前臂旋转及伸屈腕部动作时,如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4.X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发现。

二、治疗(一)内治1.风寒阻络主证: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

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祛风舒筋活络。

用方1、舒筋汤加减:当归、白芍、伸筋草、海桐皮、羌活、防风、续断各10克,姜黄、松节、甘草各6克。

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小活络丹:每日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

用方3、追风透骨丸: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2.湿热内蕴主证:肘外侧疼痛,有灼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口渴不欲饮。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泄湿热。

用方1、三妙丸加味:当归、赤芍各15克,川芎、桑枝、黄柏、苍术、牛膝、山栀、柴胡各10克,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饮服1支(10毫升)。

(二)外治1.外用药可用风痛灵擦剂、按摩乳外搽,或外敷关节镇痛膏、麝香风湿膏。

2.小针刀疗法将肘关节屈曲90度平放于治疗桌面上,常规消毒后,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再用切开剥离法,然后使针身与桌面呈45度角左右,用横行铲剥法,刀口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

中病即止,不愈5天后再作1次,一般3次即可治愈。

3.推拿疗法可采用旋前牵抖法。

肘劳的针灸治疗方法

肘劳的针灸治疗方法

肘劳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辨证要点
肘劳主要与肘部的慢性劳损有关。

病位在肘部手三阳经筋。

前臂在反复地做拧、拉、旋转等动作时,可使肘部的经筋发生慢性损伤,以致劳伤气血,血不荣筋,筋骨失养,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肘关节,手三阳经筋受损,筋脉不通,气血阻滞导致本病。

本病属于实证。

肘关节外上方(肱骨外上髁周围)明显压痛者,俗称网球肘,为手阳明经筋证;肘关节内下方(肱骨内上髁周围)明显压痛者,俗称高尔夫球肘,为手太阳经筋证;肘关节外部(尺骨鹰嘴处)明显压痛者,俗称学生肘或矿工肘,为手少阳经筋证。

(二)肘劳的治法:
舒筋通络。

取局部阿是穴为主。

(三)肘劳的处方
主穴阿是穴
配穴手阳明经筋证配曲池、手三里、三间;手太阳经筋证配阳谷、小海;手少阳经筋证配外关、天井。

方义阿是穴能疏通局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四)肘劳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泻法。

压痛点局部采用多向透刺法,或齐刺法,得气
后留针,局部可加温和灸或电针。

网球肘局部疼痛明显者可加电针。

2.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取阿是穴,选当归注射液或1%的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1.Oml,每日或隔日1次。

(2)隔姜灸法取局部压痛点、曲池、天井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

(3)火针法将火针烧至发向后,点刺肘劳疼痛局部,深度为3~5分,隔日治疗1次。

董氏针灸处方之【网球肘】

董氏针灸处方之【网球肘】

董氏针灸处方之【网球肘】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疼痛。

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

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

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

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较常见,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

【网球肘处方】【肾关、四肢、侧三里侧下三里】临床上全部健侧取穴【网球肘案例分享】1.上次林老师指导治【网球肘酸痛】在四肢,肾关,四花加制污,止涎,手千金五金,效果很明显2.给大家分享一个,昨晚来一位客户帅哥打球伤到【手腕痛】已经半个月了,我帮他扎网球肘穴,肾关穴,四肢穴,侧三里侧下三里穴,建力中力曲陵穴,过十分钟我问他好些了没,他说还是痛,我又给他加扎三重穴,七虎穴,再过五分钟,问他还痛不?3.女44岁右侧【小手臂痛】,长期劳累,按老师的网球肘的方,第一次扎上后,就让她活动手臂,当时就轻松了,不怎么痛,大呼神奇,共针了4次,针方:肾关,四肢,侧三侧下三里,中力建力,曲陵4.报告老师:患者【网球肘】,按老师给的处方,扎了患侧中力建力曲陵,对侧肾关、四肢,5.男,56岁。

【网球肘】针刺:健侧阳陵泉,患侧五虎穴,健侧灵骨,大白,重魁,手解,留针50分钟。

起针疼痛消失。

6.【网球肘】,红肿弯曲痛数月。

针刺:曲陵,建力,中力,患侧大白透腕顺,肾关,四肢,膝关节痛点倒马。

好转8成。

7.【网球肘】。

针刺:痛点放血,对侧双龙,肾关,四肢,患侧三叉三。

30分钟好转很多。

8.女,42岁。

【网球肘】,发病1个月,不能提拿重物。

针刺:肾关,四肢,腕顺,曲陵,建力,中力,活动患处。

一次好转6成,2次好转9成,能拿几十斤重物体。

9.强烈推荐一个处方。

【网球肘】: 肾关,四肢、侧三里,侧下三里,腕顺,曲陵,建力,中力。

10.吹空调【网球肘】发作,连带肩部酸胀。

针刺:阳陵泉,侧三里,肾关,四肢,灵骨,三肩,患侧手千金,手五金,曲池。

(完整版)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

(完整版)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疼痛呈持续渐近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体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俗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症候诊断1.淤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增痛,夜间加重,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1、毫针治疗(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辩证配穴:淤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题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2、灸法(1)常规灸法①悬灸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其中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可采用温和灸、回旋灸、每灸距皮肤2~3cm 施灸10~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膈俞、血海等腧穴可采用雀啄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cm施灸15~2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网球肘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网球肘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网球肘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表现为肘部活动时疼痛,并可向前臂、腕部放射,有固定的压痛点,严重者手不能持物。

本病多因反复伸腕、伸指及前臂旋转致肱骨外上髁处的筋膜发生慢性劳损性炎症,中医称为“肘劳”。

采用多针丛刺阿是穴配合中药外敷,取得良效。

针刺治疗:选取1寸一次性毫针5支,丛刺阿是穴至骨面,留针15分钟,5分钟行针一次,只针一次。

外敷处方:白芥子5克,血竭10克,当归10克,三七粉5克,羌活10克,大黄10克,冰片3克。

上药共打碎成粉,75%酒精调如膏状,外敷阿是穴外贴伤湿止痛膏。

每日一次,每次10小时,10天一疗程。

治疗期间尽量减少肘关节活动,勿提重物,有利于该病恢复。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定义】[1]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属于中医“伤筋”、“筋痹”、“肘劳”范畴。

【诊断标准】 [2]1、肘部损伤史及前臂伸肌群反复牵拉刺激的劳损史。

2、诉有肘外侧疼痛: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在某些方向性动作时疼痛加重,如拧衣服、扫地、端水壶、打羽毛球等活动。

疼痛有时可向前臂、上臂放散,但在静止时,疼痛减轻或无症状。

3、常因疼痛而使肘腕部活动受限,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

4、肘外侧、肱桡关节处、环头韧带部有明显压痛,多无肿胀。

5、Mill征阳性:即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尽量掌屈,前臂旋前,再将肘伸直,些时肱骨外上髁处明显疼痛。

6、抗阻力腕关节背伸痛阳性。

【辨证分型】本病多由于风寒湿热邪入侵或者慢性劳损,损伤局部经脉,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于局部,不通则痛。

(一)风寒阻络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二)湿热内蕴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三)气血亏虚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瘀血阻络肘外侧疼痛日久,逐渐加重,拒按,活动后疼痛加重,舌暗或舌下淤青,脉涩。

【治疗方案】 [1][3](一)治疗原则1.针灸及中药疗法:可作为主要及首选的治疗方法,要辨证施治。

2.封闭疗法:疼痛剧烈时,可以封闭止痛。

3.物理疗法:早期可消除水肿,中后期可改善血液循环。

4.手术疗法:顽固的病例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二)辨证施治1.辨证论治(1)风寒阻络: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方药:防风汤防风9克、当归9克、赤茯苓9克、杏仁6克、黄芩3克、秦艽9克、葛根9克、麻黄3克、肉桂9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枣3枚取穴:曲池、阿是穴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尾灸艾段温针,灸两壮(2)湿热内蕴治则:清热化湿止痛方药:四妙丸苍术12克、黄柏6克、怀牛膝9克、苡仁15克、取穴:曲池、丰隆、阿是穴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丰隆穴提插泻法,阿是穴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出针时摇大针孔,拔罐放血。

网球肘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肘关节疼痛的请收藏。

网球肘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肘关节疼痛的请收藏。

网球肘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肘关节疼痛的请收藏。

概述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指肱骨外上髁、桡骨头、肱桡关节滑囊处无菌性炎症而言。

祖国医学称肘劳,也可归于痛痹、骨痹之范畴。

好发于家庭妇女、工匠及网球、羽毛球运动员及前臂劳力强度大的工人。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劳伤气血、筋脉不和所致。

多因前臂旋转用力不当,致使前臂伸腕肌的起点处,相当于肱骨外上髁处扭伤,引起局部慢性无菌性炎症和滑囊炎。

临床表现肘关节前外侧疼痛,用力握拳及作前臂旋转动作,如拧毛巾时加剧,握物无力。

检查时,在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和桡骨头的前缘等处可以找到压痛点。

在关节背伸时,在手背部加压也可引起肘部疼痛,但震痛和被动运动痛往往不明显。

局部无红肿,肘关节活动正常,X线检查大多属阴性。

辨证施治治则:舒筋活络处方:肘部压痛点(一)酌情选配曲池(一)、手三里(一)、合谷(一)。

方穴简释:本病病位局限,以局部治疗为主,疼痛常在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上,故可取大肠经曲池、手三里等近部穴,合谷等远道穴。

操作方法:压痛点可用一针多向透刺,如合谷刺和恢刺,或一穴多针刺,如齐刺和场刺,进针得气后用提插泻法,早期不必留针,晚期留针10~15分钟,加用温针或电针。

疗程: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其他疗法1.艾负:取压痛点,艾条灸10~20分钟,或用附子饼灸1~3壮,每日1~2次。

可结合针法使用,疗效更佳。

2.拔罐:取压痛点,先用皮肤针叩刺至微微出血,加拔火罐。

如局部火罐不易吸附,可先铺一馒面饼,然后再我,隔天治疗,10次为一疗程。

中医名词解释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名词解释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名词解释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被称为网球肘。

它是一种肘部肌肉和韧带的过度使用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肱骨外上髁,这是与肩膀相连的肘部骨头的突起。

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症状是肘部疼痛,特别是在握紧拳头、抓握物体或旋转前臂时。

疼痛可能会向下传导到前臂和手部。

在严重的情况下,疼痛可能会干扰到正常的日常活动,如握笔、抬重物或进行运动。

中医认为,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寒湿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肌肉、筋膜和韧带的气血循环不畅,引发炎症和疼痛。

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包括调理气血、化瘀通络、温热理疗等。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针灸、中药熏洗、推拿按摩等。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中药熏洗则可以通过草药的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

推拿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促进身体的整体恢复和健康。

除了中医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护理措施来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

这包括休息肘部、避免重复性动作、适当冷敷与热敷交替、进行适度的伸展运动和肌肉加强锻炼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肱骨外上髁炎症状和病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无法缓解,建议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肘关节的肱骨外上髁部位。

该疾病的主要症状是肘部疼痛,尤其在运动时症状加重。

外用药物主要以中药外敷为主,通过热敷、贴敷等方式来缓解肘部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外敷药物有川芎、红花、天南星等,这些药物具有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肘关节的疼痛和不适感。

内服药物主要是通过中药口服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增强机体自愈能力。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五子衍宗丹、桂枝汤、通窍络骨汤等,这些方剂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恢复。

针灸和推拿等中医手法也常常用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

针灸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肿胀;而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肌肉和牵拉关节来改善局部的循环和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疾病的程度和病程等。

在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还应注意休息和避免过度运动,同时结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对于症状严重或者病程较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中医药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处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 X 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证候诊断1.瘀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痛增,夜间加重。

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1.毫针治疗(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辨证配穴:瘀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 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

每天治疗1次。

中医骨伤科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骨伤科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骨伤科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这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进行反复用力伸腕活动的人群来说,更是容易“中招”。

中医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中医是如何应对这一病症的。

咱们先来说说中医对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劳损、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

长时间的劳作、运动过度或者姿势不当,会导致肘部的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局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就好比一辆车,如果总是超载超速行驶,零部件就容易出问题。

而气血不足呢,就像是车子的燃料供应不足,动力自然就跟不上,局部的筋脉失去了滋养,也容易引发病症。

风寒湿邪侵袭则像是恶劣的天气影响车子的性能,外界的邪气侵入肘部,阻塞经络,导致气血凝滞,疼痛也就随之而来。

那么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都有哪些方法呢?首先得提到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如果是因为劳损导致的气血瘀滞,可能会用一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比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

要是有风寒湿邪的因素,那就会加入一些祛风散寒除湿的药物,像独活、羌活、防风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内服来调理身体的整体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外敷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把一些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打成粉末,调成糊状敷在患处,能够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效果往往立竿见影。

比如常见的有大黄、黄柏、侧柏叶等。

针灸治疗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针刺肘部的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外关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缓解疼痛。

而且,针灸还能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有时候,还会配合艾灸,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驱散寒邪。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

专业的推拿师会通过手法在肘部进行按摩、揉按、点按等操作,放松肌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针灸治疗网球肘的方法

针灸治疗网球肘的方法

针灸治疗网球肘的方法近年来针灸在治疗网球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网球肘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网球肘通常是伸腕肌肌腱疼痛且位于肱骨外上髁处产生发炎,特别是桡侧伸腕短肌的发生率最高,因为此点是桡侧伸腕短肌的起始点,所以此点发炎是起因于桡侧伸腕短肌拉伤所产生的炎症。

此肌肉发炎后会产生肌肉紧绷及日常活动动作上的些微差异及代偿,所以网球肘痛久了会导致肱桡关节产生些微的错位。

1.1网球肘的病理1.伸肌腱附着点发生撕裂。

2.由于反复损伤,腱纤维的肱骨之上髁部发生撕裂,出血,形成骨膜下血肿,继而机化骨化,导致骨膜炎,产生肱骨外上髁骨质增生,而病理组织切片检查,为透明样变性缺血,故而又称缺血性炎症。

有时伴有关节囊撕裂,关节滑膜因长期受肌肉的牵拉刺激,而增生变厚。

3.环状韧带的创伤性炎症或纤维组织炎。

4.肱桡关节滑膜被肱骨与桡骨小头嵌挤引起的炎症。

5.肱桡关节与伸肌总腱滑囊炎。

6.肱桡韧带松弛,桡尺近端关节轻度分离。

1.2网球肘临床表现1.症状,网球肘大部分患者发病缓慢,它的初期症状是肘关节外侧疼痛,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时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用力或者油运动,会使疼痛加重。

一般在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压痛可向下扩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轻度压痛或者活动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曲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可疼痛,严重者伸指,伸腕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2.体征,在肱骨外上髁的远端1cm有明显固定的压痛点,而且伸肌腱牵拉试验为阳性。

3.影像学检测,x线片检测一般无骨质异常,病史较长者可偶见髁钙化阴影,骨膜反应或肱骨外上髁粗糙等。

2针灸治疗网球肘的方法2.1基本治疗治则:疏筋活血、通络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肘关节局部手阳明经腧穴为主。

曲池肘髎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为辅。

方义:肘劳好发于肘外侧,此乃手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主润宗筋”,对劳损引起的肘关节疼痛,取手阳明经曲池、肘髎、手三里、手五里旨在疏通经络气血;配用阿是穴以祛邪活络、疏筋止痛。

中医治疗肘痹案(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治疗肘痹案(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治疗肘痹案(肱骨外上髁炎)刘某、女、58岁、退休工人。

初诊(2011年01月16日)患者因“右肘外侧疼痛1月余加重伴活动受限3天”前来专家门诊就诊。

患者形体偏胖,好冬泳,1月前游泳后出现颈肩部及右肘外侧疼痛,休息并热敷后有好转,未重视,也未给予特殊处理,继续坚持冬泳,疼痛存在,并呈持续性加重。

3天前患者游泳上岸后感右肘疼痛非常明显,休息、热敷不能缓解,自购芬必得内服也无效,疼痛剧烈,右上肢不能旋转、屈伸、持重,难以入眠,伴颈肩部强痛、前臂及手指麻木沉重。

查体:右肘外侧微肿不红,有压痛,以肱骨外上髁部最为明显,屈伸、旋转受限,不能持重。

舌质淡,苔白微滑腻,脉浮滑。

CR片:右肘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肘痹(寒凝经脉,阳气郁痹);西医诊断:右肱骨外上髁炎。

*老师治疗先针刺大椎、右侧阿是穴、双侧外关,得气后先留针配合TDP照射30分钟,30分钟后行针,从大椎开始,再阿是、双外关,得气后行大幅度提插捻转,再摇大针孔出针,患者术毕即感右侧肘部疼痛明显缓解,旋转、屈伸灵便,手端茶杯已较轻松。

再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以温经散寒、通脉止痛。

药用:葛根40克、桂枝12克、当归9克、白芍20克、桑枝20克、细辛6克、通草6克、防风12克、生姜3片、吴茱萸6克、甘草10克、大枣10克。

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

并嘱患者暂停冬泳,早晚坚持做八段锦之“双手托天理三焦”功能锻炼操10—15分钟。

二诊(2011年01月21日)患者诉上次治疗再配合服药5剂后,颈肩部强痛基本解除,右肘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屈伸、旋转自如,受寒后疼痛有所反复,热敷后可缓解。

守上方去葛根、吴茱萸,加丹参30克,再服用5剂,并继续暂停冬泳,早晚坚持做八段锦之“双手托天理三焦”功能锻炼操10—15分钟。

三诊(2009年01月28日)患者诉颈肩部强痛及右肘关节疼痛基本解除,屈伸、旋转自如,提拿重物无影响,继续服上方5剂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肱骨外上髁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由于长期的劳损,导致肌腱和软组织部分纤维撕裂或损伤,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或因摩擦造成骨膜创伤,引起骨膜炎,导致关节内外粘连,阻碍肘关节活动所致。

骨伤科-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骨伤科-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3)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变化,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

(1)有前臂伸肌的慢性牵拉损伤史(2)肘外侧痛,可波及肘两侧或前臂(3)桡侧腕伸肌起点处(或肘外侧)压痛(4)前臂内旋、屈腕伸肘时引起肘外侧痛(5)肘关节活动正常,肘部X线片显示正常。

:(二)证候诊断1.风寒阻络证: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

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2.湿热内蕴证:时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3.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寒阻络证治法:祛风散寒,通络宣痹。

:推荐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姜黄、当归、赤芍、黄芪、防风、炙甘草、生姜等。

中成药:祛风散寒类制剂。

2.湿热内蕴证治法:清热除湿。

推荐方药:加味二妙散加减。

黄柏、苍术、牛膝、防己、萆薢、当归、龟甲等。

中成药:清热除湿类制剂。

3.气血亏虚证治法:补气补血,养血荣筋。

…推荐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

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枝、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等。

中成药:补气补血类制剂。

(二)特色疗法1.推拿(1)首先采用扌衮、揉、点、按、弹拨等基础手法,放松肘关节周围肌肉、韧带。

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以肘部外侧压痛,作伸腕握物或前臂旋后活动时出现以肘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损伤性疾病。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学伤筋、肘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系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而发为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伤造成的,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可出现肘部疼痛。

中医中一、什么是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发作时,患者可以感觉到肘关节外侧剧烈疼痛,有火辣辣的感觉,此时用手提东西使不上劲。

少部分患者在活动手臂时能听到里面有弹响的声音。

病情严重的时候连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都无法做到,不能自己拧干毛巾,也不能用手拍球。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疼痛会越加严重,不能穿衣、端水,严重影响生活。

对于该病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果半年后治疗效果不好,就要采用手术治疗,缓解肌腱的压力。

一般来说手术的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彻底根治炎症,但是要注意日后对手腕的保护,佩戴护肘装备。

当疼痛发作时,需要立刻停下运动,限制手腕活动,同时找来冰袋对患处进行冰敷,每次敷三十分钟,中间间隔三个小时再次冰敷,直到疼痛消失为止,也可以使用艾灸对患处熏烤。

如果疼痛持续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消失,可以口服止痛药。

不要自己随意活动手腕,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在每次锻炼结束后要注意休息,对手腕进行按摩、针灸。

二、发病原因临床上本病发病较为缓慢,多与前臂伸肌肌腱变性、退化和撕裂密切相关,导致肱骨外上髁炎的常见原因有:1、重复性受创、劳损或过度用力;2、长期重复地劳损手肘及手腕;3、经常不正确的手部姿势提起重物;4、前臂力量不足;5、前臂柔韧性不足等。

三、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本病多以疏通经络、舒筋止痛为主,下面为大家介绍本病的穴位保健方法:①曲池穴定位: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主肘痛不仁,疏通肘关节局部经络气血。

②手三里穴定位: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一、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ICD-10编码:M77.12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协作组制定的“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阻络证湿热内蕴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协作组制定的“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2.肱骨外上髁骨质破坏、骨感染或局部皮肤炎症、破损及对中药过敏者,不进入本路径。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肘关节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常规、凝血酶原、血糖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寒阻络证:祛风散寒,通络宣痹。

(2)湿热内蕴证:清热除湿。

(3)气血亏虚证:补气补血,养血荣筋。

2.特色疗法(1)推拿(2)针灸(3)外治法(4)针刀治疗(5)局部封闭3.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无肱骨外上髁疼痛,肘关节旋转自如。

2.没有需要继续门诊随访治疗的合并症及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中医外治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肱骨外上髁炎属于“肘部痹痛”范畴,可以通过中医外治的手法来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中医外治主要包括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针灸治疗中,可以选取一些特定的穴位,如肘关节痛的主穴曲池、肘关节周围的络穴等,配合灸法或者针刺疗法,刺激经络,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在推拿按摩方面,可以采用一些局部推拿手法,如揉、推、拿、拉、挤等手法,通过按摩可以缓解疼痛,促进淋巴循环,增强局部的营养供应,有助于炎症的消退。

拔罐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法,可以通过拔罐的负压作用来促进淋巴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泄,促进组织修复。

这些中医外治的手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作为中医外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肱骨外上髁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肌肉的功能和活动范围。

针刺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炎症的消退,减轻疼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配合灸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一项关于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肘部功能,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针灸治疗在肱骨外上髁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拔罐器产生的负压作用来刺激局部组织的治疗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负压刺激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循环,加速废物代谢的排泄,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一项针对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表明,经过拔罐疗法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明显改善,而且对于肌肉的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病机、病理、治疗经验的研究,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作用。

中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多因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引起,与腰肾气虚、气血运行不畅、湿热蕴结等有关。

一、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内服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汤、通窍活络汤、四逆汤、十全大补汤等。

桂枝汤是根据气血不通引起的肘部疼痛而设计的,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来缓解疼痛。

通窍活络汤主要是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引起的肘部疼痛,通过祛风散寒、活络化瘀的作用来缓解症状。

四逆汤则主要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肘部疼痛,通过解表散寒、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的作用来缓解疼痛。

十全大补汤是用于腰肾气虚引起的肘部疼痛,通过益气补肾、活血化瘀的作用来缓解症状。

二、外用贴敷治疗外用贴敷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外用贴敷方法有艾叶热敷、辣椒膏敷贴等。

艾叶热敷是将熟艾叶煮沸后,敷在肘部疼痛处,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来缓解疼痛。

辣椒膏敷贴则是经过处理的红辣椒,贴敷在肘部疼痛处,通过温通经络、祛风散寒的作用来缓解症状。

三、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等作用来缓解肘部疼痛。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风池、肩井、肘髎、合谷等穴位的刺激。

风池是位于颈背部的穴位,通过刺激可缓解肘部疼痛;肩井是位于肩胛骨上缘的穴位,通过刺激可缓解肘关节的疼痛和肿胀;肘髎是位于肘尖外侧骨隆起处的穴位,通过刺激可缓解肘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合谷是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凹陷处的穴位,通过刺激可缓解肘关节的疼痛和强化活动痛。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由于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特点是因人而异,疗效因人而异,因此在选择中医药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样本量小、研究设计不严谨等,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验证其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处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 X 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证候诊断
1.瘀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痛增,夜间加重。

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针灸治疗
1.毫针治疗
(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辨证配穴:瘀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 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

每天治疗1次。

2.灸法
(1)常规灸法
①悬灸
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

其中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可采用温和灸、回旋灸,每穴距皮肤2~3 cm施灸10~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膈俞、血海等腧穴可采用雀啄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 cm 处,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使之像鸟雀啄食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施灸,每穴距皮肤2~3 cm施灸15~2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

②直接灸法
足三里穴可采用直接灸法,首先在穴位皮肤局部可先涂大蒜汁、凡士林、甘油等以增加粘附或刺激作用,然后将艾炷粘贴其上,自艾炷尖端点燃艾炷。

在艾炷燃烧过半,局部皮肤潮红、灼痛时术者即用镊子移去艾炷,更换另一艾炷,连续灸3~5壮,隔日一次。

③隔物灸法
曲池、手三里、合谷等腧穴可选用隔物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 cm、厚约0.14~0.16 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连续灸3~5壮,隔日一次。

④温针灸法
肘髎、曲池、尺泽等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1~2个腧穴施以温针灸,将2~3 g 艾绒包裹于毫针针柄顶端捏紧成团状,或将1~3 cm 长短的艾条段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无热度后除去灰烬。

连续施灸2~3壮,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操作规范:采用纯艾条,每次治疗以腧穴热敏现象消失为度,每日1次。

①热敏腧穴分布:以患侧局部及颈部为高发区,热敏腧穴多出现在曲池、肘髎、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等区域。

②灸疗操作:治疗室内温度保持在 24℃~30℃,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部位;
治疗工具为两支热敏灸艾条,根据上述腧穴出现热敏现象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③热敏灸感及疗程:在灸疗过程中出现了扩热、透热、传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端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时均为有效灸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饱和灸量,直至完成四相传导(以腧穴热敏化现象消失为度),都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热敏灸通过“小刺激大反应”、“气至病所”,最大限度提高临床疗效。

每日治疗1次。

3.刺络放血
患者取坐位,患肘屈曲,在患侧局部找到压痛点,进行局部消毒后用皮肤针在局部叩刺至局部皮肤渗血,使之出血少许,隔日1次。

(二)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患肘屈曲,一般选用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注入。

如仍有疼痛,7天后再注射1次。

2.推拿治疗:先用扌衮法、按法、揉法等手法作用于肘部,继以弹拨法、擦法及一指禅推法等手法作用于曲池、肘髎、手三里、手五里、阿是穴、合谷等腧穴。

每次治疗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3.中药外敷:选用延胡索、白芥子、独活、伸筋草、千年健、川芎等药物研磨外敷局部或制成膏剂敷于局部。

隔日1次。

4.小针刀:用拇指找准压痛点,做好标识,常规消毒后,按照小针刀进针四步法进针,按纵形切开分解粘连,顺前臂伸肌肌腱纵轴作条线状松解,出针后,针刀口用无菌纱布贴敷。

7天治疗1次。

5.物理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局部红外线、激光等物理治疗。

(三)健康指导
1.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寒冷刺激。

2.避免从事拧衣、提物、打字等腕力劳动较多的活动。

3.患者可配合自我按摩,局部热敷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疗效评估判断标准:参照蒋协远、王大伟主编《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中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估判断标准。

治愈:肱骨外上髁疼痛消失,握力恢复,握拳及腕关节背伸、旋转时不诱发疼痛。

显效:肱骨外上髁疼痛偶尔发生,用力活动后出现疼痛,握力基本恢复正常,腕关节背伸时不诱发疼痛;检查mills征阴性,却可发现阴性压痛点。

有效:用力活动后肱骨外上髁感觉不舒服,但与治疗前比较有好转,感觉握力轻微或中度下降,腕关节背伸时诱发轻度或中度疼痛。

无效:肱骨外上髁疼痛没有减轻,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感觉握力明显下降。

2.肘关节功能评分:参照An KN, Morrey BF. Biomechanics of the elbow. In:Morrey BF,ed. The elbow and its disorders.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1985,43-61中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分。

(附表一)
治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0-100分。

显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80-89分。

有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70-79分。

无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70分。

(二)评价方法
7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每疗程前、第1次治疗后、每疗程结束后(包括不足7天痊愈者)按照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估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用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