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下乡插队45周年——宝应夏集镇王桥村知青真情相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下乡插队45周年——宝应夏集镇王桥村知青真情相聚
纪念下乡插队45周年—宝应夏集镇王桥村知青真情相聚
一、
在宝应与高邮二县的交接处,邻近界首镇的大运河东堤上,有一座子婴闸,闸下是子婴河。从运河引下的水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一路泛波东去,先经过宝应县的王营镇,再流经高邮县的临泽,其后折向东北直至兴化境内。沿子婴河的北岸,从运河边开始向东延伸直到毗接临泽的这十几里狭长土地上,六、七十年代一流排分布着十几个大队。这就是今生与我们这一批南京知青结下不解之缘的、我们曾插队落户过的、那时被称作子英河公社的熟悉故土。当时正豆寇年华的我们中的大多数,将人生最宝贵的近十年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留在了这片苏北大地上。
其实当年我们刚下去时公社的名子叫子婴河。可文革涤荡一切,连这历史留痕也未能幸免,不久“子婴”竟被视为四旧从此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改成了革命化的名子“子英”。此举很造孽,因为历史就是历史,是客观存在,不能抹杀也不应篡改。留住历史、不忘历史是我们中华子孙的神圣职责。子婴河本是条历史悠久的古河道,以往也曾宽阔得很,有过风帆如林、百舸争流的盛景。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
变化,68年下乡插队我们第一次见到它时,河面已很狭窄,只能行小舟大船无法航行。08年我们大批知青再返第二故乡时,40年的沧桑让苟延残喘的河道进一步萎缩,更近似一条大沟,令我们深为痛惜、嗟叹不已。估计他寿终正寝之日已不会很遥远。然而他确曾是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此的高宝人民赖于生存的一条重要河段。要知道这条公元前的动脉,是以秦始皇的长孙——子婴的名子命名的啊!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子婴河”、“子婴闸”,多好的名子!这“子婴”二字,像历史的图章、似古老的铭文,深深印在了这片蕴涵丰富文明的土地上。使之令人神思,使之让人暇想。
当年我们班组插在子英河公社的胜利大队,紧邻的是王桥和潼河。这三个大队知青中除少数投奔兄弟姐妹的外,都是清一色的南京一中老三届人,故彼此间都有剪不断的人脉和联系。拿我们高二(5)班来说,均有一个班组分别插在各大队。咱这个班组和分在王桥的徐保森(立轩子)、蒋伟、王伟,因为都是男生,平素虽说跑动不多,但多少有些交往。可分在潼河的范京华、崔斐斐她们,多年似只知在洞天自乐,尽管双方住地鸡犬之声相闻,可在乡下那么多年大家就是不相往来,一道无情的三八线将我们的男女界线划得泾渭分明。只到老了,活明白了的我们才知道重叙这校友情、同窗谊。她们大队的聂泽梓、裘炳顺等那时和我们反倒玩得较熟,这是二位文娱活跃分子,常给大家带来欢乐。
知青陆续离开后,当地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王、潼、胜合在一起成了夏集镇的王桥村。经过重组,可以说现在不但“子婴”的域名早已消亡,连他的替身“子英”也从此夭折。自己是个有念旧情结的人,为此心中总感到有些失落不畅。离开那么久了,但插友们总难忘那里的一草一木、轶人轶事,难忘那里的乡友、插友。虽身在南京,对之却常魂牵梦萦。几十年来个人或结伴去探望的不计其数。2008年11月3号,是我们这批知青下乡插队40周年纪念日,为重温那艰苦岁月
,为解那一份浓浓的乡愁,许多人都萌生了集体去宝应探访的念想。于是原三个大队的五十多位知青,在金秋的十月以王桥乡知青的身份共同组成“还乡团”,重返了那大运河畔的子英乡。当年的故土之行真难忘,那横在路口的欢迎条幅,那噼啪作响的声声鞭炮,此时仿佛仍现在眼前、响在耳旁;那一声声熟悉的乡音,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和父老乡亲在新居促膝谈心、共叙衷肠,我们又踏上了那片曾挥洒过无数汗水、曾艰辛劳作过的庄稼地;我们又结队走在了美丽辽阔的高宝湖上。在回宁的大巴车上,王桥乡的这些老知青曾许下愿望:下乡插队50周年纪日来临的时候,大家还要再探第二故乡。
二、
可十年的时间还是嫌太长,大伙有点憋得慌。于是经三个大
队的知青带头人陈志新、方宗慈、徐保森、李晓惠牵头,原王桥村的知青11月2日在位于张府园的“爱家畅学养老所”又欢聚一堂:聚餐、叙旧、欢歌、畅想。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把大家再次联系起来,把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那份情,再一次的建立起来,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王桥村知青。岁月无情,人有情,苏北的乡情我们永远不会忘。因此特从宝应请来八位老乡的代表参加我们的联谊,除了叙旧还准备让他们在南京好好享受一番地主之谊,保证他们吃好、喝好、玩好。接到邀请的乡亲亦兴致勃勃,昨天一早六点多钟就开着一辆面包车从家出发驰往南京。李晓惠、陈志新二人则开着车在二桥路口恭迎。在这里我要特别介绍一下胜利知青李晓惠其人。她不是一中的,是第二年由他的哥哥——原一中初三(5)班的李晓铮帮助迁移到我们大队,与一中著名老校友“大洋马”的妹妹组成一家,在东风生产队落了户。她哥哥后来因病被退回了南京,不久就去世了。文革开始只读到初一的她在本大队年龄最小,可后来这个心眼好、能力强的靓妹,实际上成了本大队知青活动的招集人和大姐大。当上南汽集团财务一把手的她,曾无数次地为大伙的活动和聚会精心策划、提供场所、车辆等实惠。唐咸人女儿的婚姻也是她热心作的媒。一中老三届初三(4)的同学一向以有小娥为骄,我们胜利大队知青则以有晓惠为傲。长期以来这二位女强人都给她们所在的集体带来了活力和福祉,愿
这样的凤冠、龙头在我们老三届人群中越多越好。而插在王桥的原一中老三届学生会主席——大才子陈自新,在一中老三届人中知名度很高。后来他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个人魅力,迷倒了晓惠班组的“小洋马”,从而成为了我们胜利大队的女婿。此是后话,欲知详情请问本人,此文不再敖叙。徐保森是位热心肠的人,曾为珍版在“爱家畅学养老所”
的活动多次牵线搭桥。为了办好这次聚会,今天他一早就和方宗慈、郭宗玖,唐咸人、无忧草二对夫妇来到该养老所布置会场。而李、陈二位接到宝应客人后,先带他们到南汽宾馆安排登记住宿,再领他们来与大家见面。我因为被授予了写报道的任务,也是上午来的少数先驱者之一。来到南京的宝应客人中,只有原胜利大队的虞会计是我的老熟人,二任村支书、管生产的付主任、妇女主任等于自己来说则很陌生。但王桥和南京,这一条源远流长的纽带早已将我们的距离拉近,将我们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大家像亲友见面一样手握着手互相问候,接着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据了解当地的变化很大,现年轻人一般都长年在外打工,在家种田也不用人挖肩挑,有开墒机、拖拉机、收割机,干什么都用上“机”了,真今非昔比。人舒服了不算,粮食产量还比以前翻番,日子好过得很。不过岁月如刀剑,当年我们下去时的大队几位主要干部,现只剩下了会计虞在义一人。比我们大不了十岁的书记、大队长、民兵营长等前几年都已先后离世。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