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骨骼肌收缩机制
肌节长度 2-2.2 μm
5
粗肌丝(thick filament)的组成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 (myosin)分子组成:包含 两条重链(heavy chain)、 两条碱性轻链(alkali light chain) 和 两 条 调 节 轻 链 (regulatory light chain)
尾部
横桥 铰链部 6
的横桥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将水解
ATP产生的势能转换为动能
横桥向M线方向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16
肌肉收缩:水解ATP释放的化学能 机械能 横桥周期(cross-bridge cycling)
指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扭动、解离、复位与再结合的过 程。周期的长短决定肌肉的缩短速度
13
两类肌管的膜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蛋白分子
T管膜上除了有同肌膜一样的电压门控Na+、K+两种离子 通道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电压门控L型钙通道(DHP受体) SR终池膜上则有另外一种钙通道(RyR),其参与SR内Ca2+ 向胞质内释放;SR膜还有存在许多钙泵,消耗能量的情况 下,可逆浓度梯度将胞质内的Ca2+主动转运到SR中储存
钙触发钙释放 21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22
收缩、舒张均耗能!!!
骨骼肌舒张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后
肌膜电位复极化
终池膜对Ca2+通透性↓ SR膜Ca2+泵激活
胞质[Ca2+]↓
Ca2+与肌钙蛋白解离
原肌球蛋白复位覆盖 横桥结合位点 骨骼肌舒张
23
思考题:试述神经兴奋引起骨骼肌细胞收缩 的全过程
24
骨骼肌-RyR1 心肌-RyR2 机制不同
神经和肌肉生理训练题
第三章神经和肌肉生理一、名词解释1. 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eplete tetenus)2. 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enus)3. 钠-钾泵(Na+-K+ pump)4.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5. 兴奋(excitation)6. 兴奋性(excitability)7. 阈值(threshold)8.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9.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10.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11. 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12. 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13. 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14. 前负荷(preload)15. 后负荷(afterload)16. “全或无”现象(“all or none” phenomenon)17.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18.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5种。
2.细胞膜上的通道主要可分为________ 门控通道、________ 门控通道和________ 门控通道。
此外,某些组织的相邻细胞之间还有________ 通道。
3.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物质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等。
4.可兴奋组织包括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
它们安静时在膜两侧存在________ 电位,受刺激时产生 ________电位。
5.局部兴奋的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生理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6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1、分析肌肉发生收缩总和的条件与机制..条件: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机制:若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绝对不应期内;则不会有动作电位产生;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收缩的任何反应;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相对不应期内;会产生一次较弱的二次兴奋;致使终池释放较多的Ca+从而产生一次较强的肌肉收缩..2、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与机制..当一串刺激作用于肌肉时;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舒张期内;则会使肌肉再一次收缩后;还未完全舒张就发生另一次收缩;此谓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时;也可能是后几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则前后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发生融合;使得肌肉的收缩力显着增大并持续表现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强直收缩..3、何为临界融合刺激频率指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与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的分界频率..4、本实验表明骨骼肌的那些生理特性试说明其生理意义答:当骨骼肌在收到足够靠近的刺激时会发生收缩的融合..若为一串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则会发生强直收缩..当肌肉发生强直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力度会显着增加;而且能在不破坏肌肉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持续一段时间..这就为机体的持续运动;以及持续发力并保持一种用力姿态提供了实现的前提..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记录与观察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图形为什么不是“全或无”的一条神经干中有无数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不同;膜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故兴奋性不同、阈值各异;而本实验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是神经干中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复合表现..故神经干没有确定的阈值..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不会有“全或无”的特征..2、你测量出来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为什么与细胞内记录的不一样..同一题;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是许多条神经纤维的复合电位表现;因此与单个细胞内记录的不同..3、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为什么是双相的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损伤标本后;为什么动作电位变为单相单相上相的动作电位形状与双相有下相有何不同为什么因为动作电位是由两电极的电位差计算出的..当去极化的电位传到第一个电极时;显示电位差是正的;当传导第二个电极时;第一个电极处电位回复;二者相减就变为负的..故动作电位是双相..损伤标本后动作电位传不到第二电极;故只显示正相动作电位..单相动作电位的区间较双相动作电位得上相部分要短;因为在两电极之间动作电位就已经停止..4、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的上、下图形的幅值和波宽为什么不对称在剥离蟾蜍的坐骨神经时;某些神经被切断导致神经干的直径不等;传导动作电位的神经的数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其幅值和波宽的不对称..5、如果将神经干标本的末梢端置于刺激电极一侧;从中枢端引导动作电位;图形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图形的幅度会变小但是相位不会发生变化;因为神经的末梢端神经纤维数较中枢端少;而且在两个神经元相接的地方只能单相传导兴奋;故若在末梢端刺激在中枢端引导幅值会变小..6、如果改变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观察双相动作电位的图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解释为什么上相电位峰值与下相动作电位峰值出现的时差会增大..因为动作电位在引导电极之间运动时间增长..7、如果将引导电极距离刺激电极更远一些;动作电位的幅值会变小;这是兴奋传导的衰减吗试解释原因..不是..因为如5题所说;在中枢端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有一部分会因神经纤维的损伤或分支而停止;故离中枢端越远受到的神经冲动就会越少..因此动作电位的幅值就会越小..8、试验中神经屏蔽盒的地线应怎样连接将刺激输出端负极以及信号采集接口的负极接入地线..骨骼肌电兴奋与收缩的时相关系1、从刺激开始至肌电出现;标本内部发生了哪些变化刺激引发神经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由神经纤维传输至肌细胞;肌电开始出现..2、从肌电之肌肉收缩之间;肌肉内部又有什么生理活动1 刺激在肌膜上传导2兴奋——收缩耦联表现为:肌膜兴奋释放钙肌收缩..3、分析神经兴奋、肌肉兴奋与肌肉收缩有何不同答:神经兴奋是指控制肌肉的神经产生动作电位;之后动作电位由神经纤维传输至肌细胞引起肌细胞的兴奋;产生肌电;然后经过三联管、粗细肌丝的结构转化成肌肉的收缩..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1、什么是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细胞经过一次兴奋之后短时间内兴奋性丧失或降低的现象;首先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兴奋性为零称绝对不应期;随后兴奋性有所提高;但低于正常;需要高于阈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且产生的动作电位去极速度和幅度低于正常;此称为相对不应期2、刺激落到相对不应期内时其动作电位的幅值为什么会减弱动作电位幅值的大小取决于膜电位去极化时钠离子内流量的大小;Na+通道在被激活以后会失活;之后又会逐渐恢复活性;在相对不应期内只有部分Na+通道复活;因此去极化时Na+内流量较正常值小;故动作电位幅值就会相应的减弱..3、为什么在绝对不应期内;神经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再发生反应同二题;在绝对不应期内时;所有Na+通道都处于失活状态;因此神经在受到任何刺激时都不会发生去极化;故没有动作电位..4、绝对不应期的长短有什么生理意义不应期的长短对生物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可兴奋组织细胞的不应期长短是不尽相同的..神经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一般较短;这是为了能较快地接受外界刺激信号和传导信息;一是集体及时做出反应;而心肌细胞的不应期较长;这是为了使心肌在一次收缩后有充足的舒张休息时间;防止出现心肌过度疲劳甚至出现强直收缩的现象而危机机体.. 5、若某神经的绝对不应期为2ms;那么它美妙内最多可以发放多少次神经冲动500次。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课件
电刺激神经纤维达阈值 神经纤维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到神经末梢 Ca²+进入轴突末梢 轴突末梢量子式释放递质ACh 递质经过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
兴奋 收缩 耦联
收缩 过程
终板膜对Na+(还有K+)通透性增高而产生终 板电位
ACh被胆碱酯酶破坏 邻近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产生肌膜动作电位 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传到细胞内部 肌质网终末池释放Ca²+入肌浆 Ca²+与肌钙蛋白结合,暴露肌纤蛋白上与粗肌 丝结合的位点 粗、细肌丝间形成横桥连接,细肌丝沿粗肌丝 向M线滑行,使肌小节缩短
2、肌管系统 (sarcotubular system)
横管系统(transverse tubule)
{ 纵管系统(longitudinal tubule) 肌质网 (sarcoplasmic reticulum)
三联管结构:由每一横管与来自两侧的纵管的 终末池组成的结构。其作用是把横管传来的电 信号与终末池Ca2+释放两个过程联系起来。完 成横管向肌浆网的信息传递。
舒张 过程
没有动作电位传来时 Ca²+被泵回肌质网
Ca²+脱离肌钙蛋白
粗、细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停止, 细肌丝弹性回位
二、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2、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终板电位引 发动作电位
电压依从性 Na+通道开放
阈电位
Na+
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1)单向性传递 (2)1对1传递 (3)兴奋传递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4)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理实验报告7
实验七: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神经肌肉兴奋的传递的阻断张博伦 131140046一.实验目的:1.验证兴奋收缩的耦联2.双向动作电位、肌电图、肌肉收缩同步描记3.一些阻断剂对神经肌肉活动的阻断作用二.实验原理:1.琥珀酰胆碱抑制兴奋传导机理: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能特异性的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
对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导起到连接作用。
琥珀酰胆碱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是乙酰胆碱的类似物,属于去极化型肌松药,它能够竞争性结合胆碱受体而不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导致兴奋传导受到影响。
2.甘油降低肌肉兴奋性机理:甘油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肌细胞的横管系统,这时如果再给肌肉以外加刺激,虽然仍可在完好的肌细胞膜上引起动作电位,但不再能引起细胞收缩。
3.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机制: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到神经肌肉接点处时,引起Ca2+通道开放,使得细胞外液中的Ca2+进入突触前膜,使突触前膜释放Ach,Ach进入突触间隙并扩散到达突触后膜(运动终板)并与突触后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引起运动终板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导致运动终板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通过局部电流作用,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实现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4.双向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放置一对记录电极a、b,静息时记录不到电位差。
当在神经干一段进行刺激时,表现为负电位变化的动作电位由此极端向另一端传导。
当其传导到a电极时,a、b之间出现电位差,a负b正。
此时可记录到上相波。
当动作电位传至两电极之间是时,a、b又处于等电位状态。
动作电位进一步传导当到达b 电极时,a、b之间又出现电位差,a正b负,此时可记录到下相波。
然后记录又回到零位。
如此获得的呈双相变化的记录就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5.损伤电位:指神经或肌肉的无损伤部分与损伤部分,即断端或破溃部分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
无损伤部分为正。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在无损伤部分,其细胞膜常常存在着外侧为正的极化的膜电位,而在负伤部分这种极化消失所产生的现象。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of a skeletal muscle【教学对象与学时】一、教学对象:五年制本科二、学时:4学时【预习要求】预习骨骼肌收缩-耦联的概念、步骤、肌丝滑行机制、单收缩及复合收缩【目的要求】一、操作:1.学会正确制备离体缝匠肌肌肉标本2.掌握同时记录骨骼肌动作电位和收缩的实验方法二、理论:1.引起组织兴奋的有效刺激必须具备的条件2.可兴奋组织兴奋一次其兴奋性的变化3.掌握兴奋-收缩耦联的定义、步骤、耦联因子和结构基础4.了解肌丝滑行的机制和骨骼肌收缩的总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 掌握正确的制备离体缝匠肌肌肉标本的方法2. 理解不同频率的连续有效刺激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3. 理解横管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的作用二、难点1. 理解记录离体肌肉的放电情况与单个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异同【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提问和预习检查2.讲解同时记录离体肌肉放电和收缩活动的原理3.介绍肌肉标本和实验装置的连接和机械-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4.讲解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相关计算机操作5.演示制备缝匠肌标本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观察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有效刺激以及20%的高渗甘油任氏液对肌肉放电和收缩活动的影响7.实验结束前汇总全班实验结果,讨论比较刺激强度和频率变化时骨骼肌放电和收缩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课前预习检查或提问】一、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二、什么是兴奋、兴奋性、阈刺激?三、正常情况下体内骨骼肌收缩是以何种形式进行的,有何生理意义?【课前讲解】一、实验设计的原理蟾蜍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故选用蟾蜍缝匠肌标本来观察骨骼肌的收缩特性。
活的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在肌肉组织表现为收缩,但刺激要引起兴奋,其刺激强度、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均须达到某一最小值,即为有效刺激。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舒张 过程
没有动作电位传来时 Ca²+被泵回肌质网
Ca²+脱离肌钙蛋白
粗、细肌丝间相互作用停顿, 细肌丝弹性回位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Hale Waihona Puke 5页二、骨骼肌收缩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骨骼肌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第40页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41页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42页
兴奋-分泌 耦联
化学接收
电刺激神经纤维达阈值 神经纤维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到神经末梢 Ca²+进入轴突末梢 轴突末梢量子式释放递质ACh 递质经过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43页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 The excitable transmission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2页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第3页
结绨组织
神经-肌肉接点 肌纤维
运动神经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肌原纤维 细胞核
第4页
1.神经-肌肉接头结构
兴奋 收缩 耦联
收缩 过程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终板膜对Na+(还有K+)通透性增高而产生终 板电位
ACh被胆碱酯酶破坏 邻近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产生肌膜动作电位
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传到细胞内部
肌质网终末池释放Ca²+入肌浆 Ca²+与肌钙蛋白结合,暴露肌纤蛋白上与粗肌 丝结合位点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Ca2+进入肌浆
↓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
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 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
↓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
↓
横桥摆动
↓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四、骨骼肌舒张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后
肌膜电位复极化
终池膜对Ca2+通透性↓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肌浆网膜[Ca2+]↓
原肌凝蛋白复盖的 横桥结合位点
Ca2+与肌钙蛋白解离
骨骼肌舒张
• 返回
∴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物
2.肌丝滑行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小结:骨骼肌收缩全过程
1.兴奋传递
第三节 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骨骼肌收缩示意图
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肌丝滑行原理示意图
1.兴奋-收缩耦联—— 三个主要步骤:
①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②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指终池膜上的钙
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 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 行,肌细胞收缩。
2.兴奋-收缩(肌丝滑行)耦联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
↓
N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入N末梢内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_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C )1、钠泵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A.维持细胞内高钾 B.防止细胞肿胀 C.建立势能贮备 D.消耗多余的ATP ( D )2、骨骼肌中横管的功能是:A.Ca2+的贮存库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D )3、有关胃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壁细胞分泌 B.初分泌时就具有活性C.能使蛋白质水解,主要产物为氨基酸。
D.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 C )4、有关小肠对氨基酸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 B.属被动吸收C.不需要钠泵的存在 D.经血液和淋巴进入体循环( ABC )5、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反应会出现:A.晶状体变凸 B.瞳孔缩小 C.两眼视轴会聚 D.睫状肌中环形肌舒张( C )6、不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A.生长素 B.胰岛素 C.皮质醇 D.甲状腺激素( B )7、在耳蜗感音换能过程中关键因素是:A.前庭膜振动 B.基底膜振动 C.内淋巴振动 D.盖膜的振动( C )8、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B.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C.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D.激活因子Ⅻ( C )9、能增加机体产热,使基础代谢率(BMR)升高最明显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睾丸酮( A )10.最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是:A.皮肤温度 B.口腔温度 C.腋窝温度 D.直肠温度( C )11、毒蕈碱受体又叫:A.α受体B.N受体C.M受体D.β受体( B )12、突触前受体与配体结合后主要影响:A.递质合成B.递质释放C.递质重新摄取D.Ca2+进入突触小体( A )13、尿中出现白蛋白(蛋白尿)主要与下列哪项变化有关:A.滤过膜孔隙增大 B.滤过膜表面唾液蛋白(即糖蛋白)减少C.血中白蛋白数量增多 D.血中球蛋白增多对白蛋白造成影响( B )14、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非条件反射:A.伤害性刺激可引起肢体出现屈肌反应 B.见到美味食品可引起唾液分泌C. 低氧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D. 新生儿的吸吮反射( A )15、影响CO2血中运输的因素是:A.碳酸酐酶 B.肾上腺素C.肾素 D.乙酰胆碱( C )16、冬天某人入浴室后不久,突然晕倒,其血液动力学的原始因素是:A.全身血管收缩 B.心脏射血量不足 C.血管容量增加 D.血流速度增加( C )1、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A. 不易形成止血栓 B. 血管不易收缩C. 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D. 血凝块回缩障碍( D )2、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心肌呈“全或无”式收缩 B.有自律性,可产生自动节律收缩C.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D.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C )6、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A.动脉血压升高 B.血流速度加快 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低( D )8、糖皮质激素对下列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的叙述,哪项错误:A.使红细胞增多 B.使血小板增多C.使中性粒细胞增多 D.使淋巴细胞增多( A )9、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A.因子X的激活过程B.凝血酶激活过程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有无Ca2+参与( A )10、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A. 运输O2和CO2B. 缓冲功能C. 参与生理止血D.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C )11、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完成反射所必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以有体液因素参与( C )12、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哪项而言:A.体液 B.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组织液(A )13、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呼吸运动B.肺的扩大和缩小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胸内负压的变化( D )14、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A.血液中的CO2 B.血液中的H+ C.脑脊液中的CO2D.脑脊液中的H+( A )15、下列效应器上β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是:A.心肌B.支气管平滑肌C.小肠平滑肌D.骨骼肌血管平滑肌( C )16、最大吸气末肺内存有:A.肺总容量 B.肺活量 C.残气量 D.潮气量十功能残气量( B )12、胰蛋白酶原的激活物主要是:A.盐酸 B.肠激酶 C.胃蛋白酶 D.胰蛋白酶(D )13、调控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下列哪个因子最不重要:A.肾素 B.血K+ C.血Na+ D.ACTH( B )14、促进胃运动和分泌的因素是:A.促胃液素 B.促胰液素 C.缩胆囊素 D.抑胃肽( D )15、用酒精擦浴使高热患者降低体温,其机理属: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皮肤蒸发散热( B )1、兴奋不应期发生的机制是:A.膜内外Na+分布尚未恢复 B.Na+通道暂时性失活C.细胞膜所有通道全部关闭 D.Na+通道数量急剧减少( B )4、内呼吸是指:A.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线粒体膜内外的气体交换( ABC )1、下列生理功能中哪些是生命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B.生殖功能C.兴奋性D.植物性功能E.动物性功能( AC )2、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A. 0.9%Nacl溶液B. 1.9%尿素溶液C. 5%葡萄糖溶液D. 0.3mol/L葡萄糖溶液E. 0.15mol/LNaCl溶液( BCDE )3、关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A.对心脏有紧张性作用B.使心率加快C.冠脉血流量增加D.心肌收缩力增强E.房室传导加快( BC )4、在动物实验中,能够使呼吸频率增加的因素有:A.缺氧 B.增大无效腔 C.吸入一定量的CO2D.静脉注射适量乳酸 E.切断迷走神经( ABC )5、胃运动的形式主要为:A.紧张性收缩B.容受性舒张C.蠕动D.分节运动E.集团运动( ABC )1、视近物时眼调节反应会出现:A.晶状体变凸 B.瞳孔缩小 C.两眼视轴会聚D.睫状肌中环形肌舒张 E.晶状体变凹( C )4、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A.壁细胞B.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C.主细胞D.胃幽门粘膜G细胞E.壁内神经丛细胞()1、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同横桥结合的物质是肌钙蛋白。
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结构
题目
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答案解析
解答一
个人认为是Ca+(即钙离子),这个兴奋收缩耦连就涉及到了骨骼肌收缩的肌丝滑动原理(sliding filament mechanism).
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sliding filament mechanism).其过程大致如下:①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
③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Ca2+转运到肌浆内;④肌原蛋白TnC与Ca2+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⑤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头接触;⑥肌球蛋白头ATP酶被激活,分解了ATP并释放能量;⑦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⑧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但H带因细肌丝的插入可消失,由于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⑨收缩完毕,肌浆内Ca2+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则处于松弛状态.因此,相对于其他生理过程,可能Ca+起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是靠一些肌细胞的收缩活动来完成的。
例如,躯体的各种运动和呼吸动作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心脏的射血活动由心肌的收缩来完成;一些中空器官如胃肠、膀胱、子宫、血管等器官的运动,则由平滑肌的收缩来完成。
不同肌肉组织在功能和结构上各有特点,但从分子水平来看,各种收缩活动都与细胞内所含的收缩蛋白质,主要与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关;收缩和舒张过程的控制,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本节以研究最充分的骨骼肌为重点,说明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骨骼肌是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
在骨和关节的配合下,通过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人和高等动物的各种躯体运动。
骨骼肌由大量成束的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就是一个肌细胞。
成人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直径约60 μm,长可达数毫米乃至数十厘米。
在大多数肌肉中,肌束和肌纤维都呈平行排列,它们两端都和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腱相融合,后者附着在骨上,通常四肢的骨骼肌在附着点之间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可能引起肢体的屈曲和伸直。
我们的生产劳动、各种体力活动等,都是许多骨骼肌相互配合的活动的结果。
每个骨骼肌纤维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它们至少接受一个运动神经末梢的支配,并且在体骨骼肌纤维只有在支配它们的神经纤维有神经冲动传来时,才能进行收缩。
因此,人体所有的骨骼肌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神经末梢处时先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细胞膜上称作终板的膜凹陷中,但轴突末梢的膜和终板膜并不直接接触,而是被充满了细胞外液的接头间隙隔开,其中尚含有成分不明的基质;有时神经末梢下方的终板膜还有规则地再向细胞内凹入,形成许多皱褶,其意义可能在于增加接头后膜的面积,使它可以容纳较多数目的蛋白质分子,它们最初被称为N-型乙酰胆碱受体,现已证明它们是一些化学门控通道,具有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亚单位。
兴奋收缩耦联因子
兴奋收缩耦联因子
兴奋收缩耦联因子是将神经信号与肌肉收缩耦联起来的因子,其结构基础是肌管系统中的三联体,关键的耦联因子是Ca²⁺。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发生电活动后,打开钙通道,让钙离子进来,这是钙的第一个作用——叫醒下面的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是能够让肌肉细胞兴奋的化学物质,有了它,神经传递的电信号才能转为使肌肉收缩的化学信号。
在整体内骨骼肌受运动神经支配,当神经冲动导致肌细胞兴奋时,肌膜的动作电位便迅速地传导到横管膜并深入到终池近旁,使终池膜的Ca²⁺通道开放,Ca²⁺浓度增高,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而神经冲动一旦停止,即肌细胞兴奋过后,终池膜上的钙泵即将肌浆中的Ca²⁺重新泵回终池内贮存,造成肌浆中的Ca²⁺浓度降低,肌钙蛋白上结合的Ca²⁺解离,于是肌细胞舒张。
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
肌丝滑行学说: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
维缩短,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
果。
肌浆中Ca2+升高→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原肌凝蛋白扭转→肌纤蛋白的横桥结合位
点暴露→横桥和肌纤蛋白结合,横桥循环 →细肌丝向M线方移动
横桥循环
横桥循环
钙泵将钙泵入终池→肌浆钙减少→肌 钙蛋白脱下钙而变构→原肌凝蛋白变 构并重建阻抑→细肌丝滑回原位
习题(提问与讲解相结合)
1.___的作用是将细胞兴奋时的电变化
传向细胞内部;___的作用通过对Ca2+的
贮存、释放和再聚集,触发肌小节的收缩和
舒张;而___则是把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
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衔接起来的关键部位。
2.横桥的主要特性有二:一是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和细肌丝上的___分子呈可逆性结
合;二是它具有___的作用。
细肌丝
a、肌动蛋白,又称肌纤蛋白(actin)
b、原肌凝蛋白(tropomyosin)
C、肌钙蛋白(troponin)
2.肌管系统
①横管-
肌细胞膜凹陷
②纵管滑面内质网
③终池
三联管(triad):由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 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 作用:把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池Ca2+释放 联系起来。
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
制作人:樊志刚
主要内容
一、
知识回顾 兴奋-收缩偶联
二、 三、
习题与讨论
总结
四、
主要内容
一、
知识回顾 兴奋-收缩偶联
二、 三、
习题与讨论
总结
四、
神 经 骨 骼 肌 接 头
-
Hale Waihona Puke 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 (终板膜)
第三章 第四节 肌肉的收缩功能
横桥摆动及与细动蛋 白解离快,所以速度 快。瞬间处于产生、 维持张力状态的横桥 少。 横桥摆动速度缓慢, 横桥周期长,瞬间处 于产生、维持张力状 态的横桥多。
*肌肉收缩的缩短速度: 取决于横桥周期的长短; *肌肉收缩的收缩张力:取决于每一瞬间与肌动蛋白结合 的横桥的数目。
(3)肌肉的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 ——与负荷无关、决定骨肉收缩的效能的内在特性。
2.各类平滑肌均具有:时相性收缩、紧张性收缩两方式。
3.平滑肌活动的神经调节: 骨骼肌收缩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支配。 平滑肌(主要是单单位平滑肌)具有自律性,外源性神经冲 动不是引发肌肉收缩的必要条件,仅具有调节兴奋性、影 响收缩强度和频率的作用。不具有自律性平滑肌则与骨骼 肌相似。 支配平滑肌的神经纤维末梢形成曲张体,释放神经递质。
接头间隙(junctional cleft) 接头后膜 (postjunctional membrane ) :对应的肌细胞膜, 又称终板(end plate)
2. neuromuscular junction 的兴奋传递
Na+
AP达运动神经末梢前膜去极化 ↓ 前膜Ca2+通道开放, Ca2+入前膜 ↓ ACh释放(量子化释放) ↓ ACh扩散至endplate
• 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 EPP)
1)定义 : 终板膜上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可随 ACh 释放增加而产生等级性变化。
2)不表现“全或无”传导,只能在局部进行紧张性电扩
布 3)一次神经冲动释放ACh所引起的EPP大小超过引起肌细 胞AP所需阈值3~4倍,可刺激周围具有电压门控Na+通道的 肌膜产生AP,使神经冲动与肌细胞收缩保持1对1。
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模块一测试1.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可()。
A:排出2个Na+,移入3个K+B:排出3个Na+,移入2个K+C:排出3个K+,移入2个Na+D:排出2个K+,移入3个Na+E:排出和移入Na+,K+数量相等答案:B2.人体氧气、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主动转运B:出胞作用C:入胞作用D:易化扩散E:单纯扩散答案:E3.以载体膜蛋白质介导的物质转运特点不包括()。
A:结构特异性B:消耗能量C:饱和现象D:不消耗能量E:竞争性抑制答案:B4.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A:横桥B:肌原纤维C:肌纤维D:肌节E:肌丝答案:D5.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是:()A:动作电位B:终池逆浓度差摄回Ca2+C:ATP酶的活性D:肌浆内Ca2+浓度的变化E:肌丝滑行答案:D6.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复极相有关的主要离子是:()A:Na+B:Cl-C:K+D:Ca2+E:Mg2+答案:C7.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K+B:Mg2+C:Cl-D:Ca2+E:Na+答案:D8.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当其受到刺激变成-90mv时的膜电位变化,称为:()A:反极化B:超极化C:极化D:去极化E:复极化答案:B9.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A:胆碱酯酶不能被磷酸化B:乙酰胆碱活性降低,胆碱酯酶堆积C: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堆积D:乙酰胆碱被水解为胆碱和乙酸E:胆碱酯酶活性增高,乙酰胆碱减少答案:C10.关于终板电位的特点,错误的是:()A:由K+内流所致B:终板电位没有不应期C:EPP大小与ACh释放量有关D:存在时间性、空间性总和作用E:只有去极化,不出现反极化答案:A模块二测试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形成渗透压B:形成血液粘滞性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D:调节酸碱度答案:C2.红细胞成熟因子是:()A:蛋白质和铁B:内因子C:维生素B12和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答案:C3.红细胞生成的原料主要为:()A:蛋白质和镁B:蛋白质和钙C:蛋白质和锌D:蛋白质和铁答案:D4.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产生凝血酶B:释放前列腺素C:产生抗体D:吞噬异物答案:D5.毛细血管自发性出血现象主要由于:()A:血细胞减少B:红细胞减少C:血小板减少D:凝血固子减少答案:C6.血清中无凝集素的血型为:()A:B型B:AB型C:O型D:A型答案:B7.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A:红细胞不发生凝固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C:红细胞不发生粘连D: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答案:B8.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此人血型为:()A:B型B:AB型C:A型D:O型答案:A9.关于Rh血型系统,正确的有:()A:凡红细胞膜上含D抗原者为Rh阳性B:我国少数民族中Rh阴性者较多C:D抗原抗原性最强D:人类血清中有相应的天然抗体答案:ABC模块三测试1.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为:()A:60~90次/minB:90~150次/minC:80~120次/minD:60~100次/min答案:D2.以下关于正常心动周期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心率加快时,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以舒张期的缩短更为明显B:心率加快时,心房收缩期与心室收缩期在时间上有重叠C:舒张期一般长于收缩期D: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答案:B3.以下关于心肌收缩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的Ca2+内流是触发心肌收缩的关键因素之一B: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C:左右心室同步收缩D:心室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答案:D4.下列哪一个时期左心室压力最高:()A:等容舒张期末B:快速充盈期末C:等容收缩期末D:快速射血期答案:D5.心室射血期时,错误的是:()A:动脉瓣开放B:室内压小于房内压C:房室瓣关闭D:室内压大于动脉压答案:B6.心室等容舒张期时:()A:动脉瓣开放B:房内压大于室内压C:室内压大于动脉压D:房室瓣关闭答案:D7.心室充盈期,错误的是:()A:室内压小于动脉压B:动脉瓣关闭C:室内压小于房内压D:房室瓣关闭答案:D8.第一心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半月瓣开放的振动B:室缩时房室瓣关闭的振动C:心室舒张房室瓣关闭振动D:房室瓣开放引起的振动答案:B9.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A:心力储备B:心输出量C:心指数D:射血分数答案:D10.心输出量是指:()A: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B: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C: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答案:C11.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不含:()A:前负荷B:后负荷C:心率与心收缩力D:心房舒张初充盈量答案:D12.心肌纤维的初长度:()A:即收缩前长度B:随中心静脉压增大而增大C:可无限增大,有利射血D:随后负荷增大而增大答案:A13.心指数等于:()A: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B:心率×体表面积/心输出量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D:每搏输出最×体表面积答案:A14.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A: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B: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C:大动脉血压D:心房压力答案:C15.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指:()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局部电位D: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答案:D1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是由于:()A:K+外流B:Na+外流C:Na+内流D:K+内流答案:A17.关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下列错误的是:()A:1期是Ca2+内流B:0期是Na+内流C:2期是平台期D:3期是K+外流答案:A18.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可分为:()A:0,3,4期B:0,2,4期C:0,1,2,3,4期D:0,1,2期答案:A19.工作细胞指的是:()A:浦肯野细胞B:房室交界细胞C:窦房结细胞D:心室肌细胞答案:D20.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生物电活动主要区别是:()A:0期去极化幅度B:4期自动去极化C:3期复极化离子转运D:0期去极化速率答案:B21.窦房结能成为正常心脏起搏点的原因是:()A:0期去极化速度快B:静息电位更靠近阈电位C:无平台期D:4期去极速度快答案:D22.心脏内传导速度最快的是:()A:心室肌B:窦房结C:浦肯野氏纤维D:心房肌答案:C23.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A:浦肯野纤维B:房室交界C:左、右束支D:心房答案:B24.决定心肌细胞自律性的主要因素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B:动作电位4期除极化的速度C: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和幅度D:阈电位的水平答案:B2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B: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C:增强心肌收缩力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答案:D26.影响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的主要因素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B:阈电位的水平C: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和幅度D:动作电位4期除极化的速度答案:C27.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中,不含:()A:有效不应期B:超常期C:代偿期D:相对不应期答案:C28.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原因是:()A:心肌呈”全或无”收缩B:心肌浆网不发达C:心肌有效不应期长D:心肌会自动产生节律收缩答案:C29.心房心室不同时收缩是因为:()A:房室交界传导速度慢B:心房肌传导速度慢C:心室肌传导速度慢D:窦房结传导速度慢答案:A30.以下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QRS波群代表两心室去极化B: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C:PR间期代表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D:T波代表两心房复极化答案:D31.阻力血管指:()A:大静脉B:小动脉C:大动脉D:小静脉答案:B32.平均动脉压等于:()A:舒张压B:收缩压C:舒张压+1/3脉压D:收缩压-舒张压答案:C33.关于动脉血压的形成,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越好,则动脉血压波动的幅度越大B: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只是部分在心室收缩期流到外周C:没有外周阻力,则不能形成动脉血压D: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答案:A34.人从平卧突然变为直立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动脉血压的影响更明显B:心脏水平以下的容量血管扩张C:心脏水平以下的动脉血压升高,心脏水平以上的动脉血压降低D:心脏水平以上的容量血管塌陷答案:C35.下肢肌肉运动时节律性地压迫下肢静脉:()A:可驱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心脏和毛细血管两个方向流动B: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C:可减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压力差D:是人在站立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唯一动力答案:B36.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其正常值变动范围为4~12mmHg(0.53~1.60kPa)B:是指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C: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D:可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参考指标答案:A37.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A:舒张期室内压低B:心输出量增加C:动脉血压升高D:血流速度加快答案:A38.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高低取决于:()A: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B:动脉血压和外周阻力之间的相对关系C: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之间的相对关系D: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之间的相对关系答案:A39.大动脉管壁硬化,引起的后果,不含:()A:脉压加大B:脉压减小C:收缩压升高D:舒张压降低答案:B40.搏出量主要反映:()A:舒张压B:平均动脉压C:收缩压D:脉压答案:C41.关于中心静脉压,正确的是:()A:与心射血能力有关B:与静脉回心量有关C:均是D:腔静脉和右心房内压答案:C42.促进静脉回流的因素主要是:()A:右心室与右心房压力差B: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C:毛细血管压与静脉压之差D:动脉压与毛细血管压之差答案:B43.安静时,微循环血流量大部分经:()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淋巴通道D:动、静脉短路答案:B44.与有效滤过压有关的因素,错误的是:()A:组织静水压B:毛细血管压C:血浆晶体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答案:C45.右心衰,肺水肿产生的原因是:()A:组织胶体渗透压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毛细血管压升高答案:D46.延髓心血管中枢中,不含:()A:心交感中枢B:舒血管中枢C:心迷走中枢D:缩血管中枢答案:B模块四测试1.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B: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C:大气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D:胸膜腔内压与跨胸壁之差E:大气压与跨胸壁之差答案:B2.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呼气肌收缩B:气道阻力减小C:胸膜腔密闭D:胸廓扩张E:肺内压增大答案:C3.肺的有效通气量是()A:肺活量B:无效腔气量C:每分通气量D:补吸气量E:肺泡通气量答案:E4.肺换气的驱动力是()A:气体分子溶解度B:呼吸膜气体交换面积C:呼吸膜通透性D:呼吸膜两侧气体分压梯度E:气体分子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答案:D5.CO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B:形成碳酸C:物理溶解D:形成碳酸氢盐E: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答案:D模块五测试1.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和分泌的作用是()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B:胃肠运动及分泌均增强C: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D:胃肠内的括约肌抑制E: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答案:C2.当胃酸分泌减少时,不受影响的是()A:钙和铁的吸收B: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C:对细菌抑制杀灭作用D:维生素 B12 的吸收E:胰液和胆汁的分泌答案:D3.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A:内因子B:前列腺素 E2C:胰蛋白酶D:盐酸E:丙谷氨答案:D4.胆汁中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的有效成分是()A:胆绿素B:脂肪酶C:胆红素D:胆盐E:胆固醇答案:D5.可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的胃液成分是()A:胃酸B:粘液C:HCO3-D:内因子E:胃蛋白酶答案:A模块六测试1.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A:肌肉活动B:寒冷C:精神活动D:高温E:进食答案:A2.正常人一昼夜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A:傍晚 6~ 7时B:清晨 2 ~ 6 时C:睡前 9~ 10 时D:午后 l ~ 6 时E:早晨 7 ~ 9 时答案:B3.成年人受到持续寒冷剌激时,产热量大为增加的主要方式是()A:褐色脂肪组织产热B:肌紧张产热C:骨骼肌代谢增强D:肝脏代谢增强E:基础代谢增强答案:C4.给高热患者使用冰帽的散热方式属于()A:蒸发散热B:传导散热和蒸发散热C:对流散热D:传导散热E:辐射散热答案:D5.炎热环境中( 30℃以上),机体维持体热平衡主要是通过()A:发汗及增加皮肤血流量B:发汗及减少皮肤血流量C:增加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D:增加有效辐射丽积E: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答案:A模块七测试1.肾小球不能滤过的物质是:()A:无机盐B:脂肪C:大分子蛋白质D:葡萄糖答案:C2.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出现蛋白尿:()A:大分子血浆蛋白含量增加B:滤过膜面积增大C:滤过膜通透性增大D:肾小管分泌增加答案:C3.葡萄糖的吸收部位是:()A:远曲小管B:近曲小管C:髓袢升支D:集合管答案:B4.酸中毒时常伴有高血钾现象是由于:()A:Na+ -H+交换增加和Na+ -K+交换都增加B:Na+ -H+交换增加而Na+ -K+交换减少C:Na+ -H+交换减少和Na+ -K+交换都减少D:Na+ -H+交换减少Na+ -K+交换增加答案:B5.渗透性利尿是由于:()A: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渗透压升高C: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渗透压降低答案:C6.大量饮清水后引起的利尿是由于:()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C: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D: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降低答案:B7.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B:肾小管晶体渗透压升高C: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降低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答案:D8.静脉注射甘露醇后引起利尿是由于:()A: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降低答案:A9.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的部位是:()A:肾小球B:远曲小管和集合管C:近曲小管D:髓袢答案:B模块八测试1.视近物时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A:瞳孔变大B: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大C:眼球前后径增大D:角膜曲率半径变小E:房水折光指数增高答案:B2.正常人对声音频率的可听范围是()A:1000~3000HzB:100~6000HzC:5000~20000HzD:1000~10000HzE:20~20000Hz答案:E3.声波振动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时()A:压强增大、幅度增大B:压强减小、幅度增大C:压强减小、幅度减小D:压强增大、幅度不变E:压强增大、幅度减小答案:E4.正常人眼在视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A:晶状体变凸,瞳孔不变,视轴会聚B: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会聚C: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不变D:晶状体不变,瞳孔缩小,视轴会聚答案:B5.能引起耳蜗底部的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的是()A:低频声波B:高强度声波C:高频声渡D:低强度声波E:中频声波答案:C6.耳廓和外耳道的主要作用在于()A:集音作用和共鸣作用B:感音换能作用C:对声音信息只有整合作用D:传音作用和增压作用答案:A7.折光系统中,最主要的折光发生在()A:玻璃体B:角膜C:晶状体D:睫状肌E:房水答案:C8.乘电梯上升时可反射性引起四肢的()A:伸肌紧张抑制,下肢屈曲B:屈肌紧张抑制,下肢伸直C:伸肌和屈肌紧张都加强,下肢无姿势改变D:伸肌紧张加强,下肢伸直答案:A9.当注视物由远移近时,眼的调节反应为()A: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缩小,视轴会聚B: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两眼会聚C: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视轴散开D: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散大,两眼会聚E: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散大,两眼会聚答案:B10.男孩,4岁,中耳炎鼓膜穿孔引起()A:听觉敏感度大为降低B:感音功能部分降低C:全聋D:听力正常E:骨传导功能降低答案:A11.晕船是由于下列哪一部位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所引起()A:视网膜B:听觉器官C:感觉器官D:前庭器官E:椭圆囊答案:D12.某儿童在游乐场坐旋转木马游玩时,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可能原因是()A:脑缺血B:低血糖C:前庭自主神经性反射D:低血压答案:C13.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其生理意义在于()A:作吞咽动作,维持鼓室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平衡B:为与乘客更好的沟通C:使乘客的紧张心理得以放松D:作吞咽动作,维持基底膜两侧压力平衡E:作吞咽动作,维持前庭膜两侧压力平衡答案:A14.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不会出现()A:瞳孔缩小B:双眼会聚C:眼轴变短D:晶状体变凸答案:C15.工作学习中我们经常戴着眼镜,但很少会觉察到眼镜的存在,主要原因是由于感受器存在()A:抑制B:传导衰减C:适应D:疲劳E:传导阻滞答案:C16.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是()A:外耳道—鼓膜—鼓室—圆窗—内耳B:外耳道—鼓膜—鼓室—卵圆窗—内耳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D:咽鼓管—鼓室—内耳E:颅骨—内耳答案:C17.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B: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C: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D: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E: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答案:A18.视网膜上无视杆细胞而全部是视锥细胞的区域是()A:中央凹B:视网膜周边部C:视盘D:盲点E:中央凹周边部答案:A19.与声波传导无关的结构是()A:鼓膜B:膜半规管C:听小骨与卵圆窗D:内耳淋巴答案:B20.视紫红质的合成需要()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BD:维生素CE:维生素D答案:A模块九测试1.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A:Ca2+内流B:Na+外流C:Ca2+外流D:K+外流E:Na+内流答案:A2.下列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Ca2+在突触传递中有重要作用B:都不是C: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D:突触传递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E:突触后膜有相应受体能与递质结合答案:D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A:Cl-B:Na+和K+ ,尤其是K+C:K+和Ca2+D:Na+ 和Ca2+E:Na+ 和K+ 尤其是Na +答案:E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种离子提高了通透性?()A:Na+、K+,特别是Na+B:Cl-、K+,特别是Cl-C:Cl-、K+、Ca2+,特别是Ca2+D:Na+、K+、Cl-,特别是K+E:Na+、K+、Ca2+,特别是Ca2+答案:B5.对于内脏痛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发生牵涉痛B:定位精确C: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D:对牵拉刺激敏感E:常伴有情绪活动答案:B6.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A:梭外肌松弛B:梭外肌受到牵拉C:梭内肌紧张性降低D: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E:梭外肌收缩答案:B7.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时()A: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B:抑制闰绍细胞的作用C:兴奋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D:对支配其他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E: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答案:C8.叩击跟腱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骨胳肌收缩,是由于刺激了下列哪种结构?()A:触-压觉感受器B:痛觉感受器C:肌梭D:腱器官E:皮肤感受器答案:C9.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多巴胺C:肾上腺素D:5-羟色胺E:去甲肾上腺素答案:A10.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E:去甲肾上腺素答案:E11.不属于交感神经兴奋效应的是:()A:膀胱逼尿肌舒张B:瞳孔扩大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D:消化道平滑肌蠕动增强E:心跳加快答案:D1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彼此拮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肌球蛋白复盖的 横
1、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 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 )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2、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 接头前膜的:( )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Cl-通道关闭
3.骨骼肌收缩的基本过程
A.当肌浆中Ca2+浓度升高时:
①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随即引起肌钙
蛋白的构象改变;
②通过肌钙蛋白亚单位I的调控作用,使原肌球
蛋白的构象也发生改变,结果使原肌球蛋白与 肌动蛋白的结合力减弱,引起原肌球蛋白侧移, 从而暴露出肌动蛋白上能与肌球蛋白结合的位 点,使横桥和肌动蛋白相结合而连接起来;
横 桥 摆 动 示 意 图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1、概念 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的电兴奋与肌细胞 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2、结构基础:“三联体” 3、关键(耦联)因子:Ca2+ 4、过程(主要步骤): ①电兴奋传入横管; ②“三联体”的信息传递; ③终池对钙的释放和回收。
肌丝滑行的过程(1)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质中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肌小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肌丝滑行过程(2)
兴奋-收缩耦联后
肌膜电位复极化 终池膜对Ca2+通透性↓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肌质[Ca2+]↓
③横桥具有ATP酶的活性,能水解ATP而获能。 当与肌动蛋白结合后,横桥便利用来自ATP分 解的能量,拖曳肌动蛋白向M线方向摆动。 ④完成一次摆动后,横桥即与肌动蛋白脱离, 再与肌动蛋白链上下一个分子的结合位点结 合。如此重复进行结合、摆动、脱离的过程, 使肌节逐渐缩短。
B.当胞质中Ca2+浓度降低时: 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解除,肌钙蛋白和 原肌球蛋白的构象恢复,原肌球蛋白重新掩 盖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阻止横桥与肌动 蛋白的结合,结果使细肌丝回到原来位置, 从而出现肌肉舒张。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洪学军
教学内容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三、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学习目标
掌握
肌节、兴奋-收缩耦联;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熟悉 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基本过程)。 了解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随堂练习
5、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 A.肌原纤维 B. C.肌纤维 D.粗肌丝 E.
6、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 A、Na+ B、K+ C、Ca2+ D、Mg2+ E、Ach )
随堂练习
7、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8、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的离子是( ) A.Na+ B.Ca2+ C.Cl- D.K+ E.Mg2+
(一)骨骼肌细胞的组织层次
肌丝系统 肌小节→肌原纤维→肌纤维→肌束→肌肉
肌管系统
(二)肌丝系统 1)粗肌丝 由肌球蛋 白组成,头部一膨大部 横桥 ①能与细肌丝上 结合位点可逆性结合 ; ②具有ATP酶作用。
(二)肌丝系统 2 )细肌丝 ① 肌动 蛋白:有与横桥结合位 点,变构后 , 使原肌球 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 位点。②原肌球蛋白: 位阻效应。③肌钙蛋白: 与Ca2+可逆性结合。
随堂练习
3、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 A.化学性突触传递 B.局部电流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 E.电传递 4、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肌无力、肌束 抽搐主要是由于:( ) A.ACh释放减少 B.ACh释放增多 C.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E.终板膜上的受体增多
(三)肌管系统 1)横管系统 2)纵管系统-末 梢形成终池 3)三联管-横管 和两边的终池
肌丝、肌管系统示意图
三、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1、肌肉收缩的概念
指肌肉长度的缩短或肌肉张力的增加。
骨骼肌收缩并非是肌丝本身的长度缩短,而
是由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导致的肌小节缩短
的结果。
2、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收缩机制:滑行学说。 内容:骨骼肌的收缩是因为肌细胞内的肌原 纤维缩短所致。肌原纤维的缩短,是由于每 个肌节中自Z线发出的细肌丝向暗带中间的 (H带M线)移动,导致相邻Z线相互靠近,肌 节缩短,表现为整个肌细胞和肌肉的收缩。
随堂练习
9、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 ) A.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B.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C.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Ca2+释放 D.肌浆中的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 结合的Ca2+ E.当肌浆中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触发肌丝滑行 10、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 缩称为:( )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 D. E.等长收缩